第一篇:18文言虚词练习
18个文言虚词测试题(满分为100分)
班别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3、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②视之,形若土狗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天若有情天亦老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⑦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⑧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A.①②/③⑤/⑥⑦⑧/④ 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D.①②⑥/③④⑦/⑤⑧
4、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5、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6、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7、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9、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10、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廉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13、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4、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5、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二、解释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每题1分,共55分)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例:连词,表并列。和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3.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7.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8.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9.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11.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1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1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15.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16.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1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1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1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2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2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2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1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24.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2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26.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2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9.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0.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3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33.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34.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涉江》).35.河水清且涟猗。(《伐檀》).36.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37.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3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3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40.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41.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4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4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4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4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4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47.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48.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49.然,诚有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50.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起义》).51.“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促织》).5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齐桓晋文之事》)..53.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齐桓晋文之事》)..54.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5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18个文言虚词测试题(满分为100分)
班别 学号 姓名 得分
解释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题1分,共100分)
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用法: 意义: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3.将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史记·李将军列传》).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6.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8.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1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2.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1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15.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16.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17.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18.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9.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2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21.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2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2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25.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26.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7.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殽之战》).28.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29.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30.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3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2.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3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34.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35.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3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37.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3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39.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40.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41.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4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4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4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4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4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47.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4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49.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50.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殽之战》).5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52.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5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5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55.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56.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57.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58.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59.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0.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61.益州险塞,„„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6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63.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64.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65.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66.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67.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68.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69.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70.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7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7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73.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74.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75.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殽之战》)..76.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77.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78.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79.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80.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81.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屈原列传》).82.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83.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8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8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8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8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8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8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90.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9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92.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93.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9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95.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9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97.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98.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99.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100.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附加题:1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2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7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9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18个文言虚词测试题一(满分为100分)答案 一选择题
1而C(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2其、B(①他的 ②其中的 ③那 ④那 ⑤其中的 ⑥他,他们 ⑦我,自己 ⑧他,他们)⑨大概
3若、C(①如,像 ②如,像 ③假如 ④假如 ⑤你 ⑥像,如 ⑦及,比得上 ⑧你)4于、AC(A被 B比 C被 D引进对象)5焉、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6以、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7则、AE(A就,承接连词 B乃,是就是 C连词,用在对比句中 D转折连词 E就,承接连词)8者、B(A判定语气 B„„的人 C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D判定语气)9之、BF(A这 B助词,提前宾语 C往,到„„去 D助词,不译 E取独 F助词,提前宾语)10因CE(A于是,就 B趁机 C于是。就 D凭借 E于是,就 F通过)11也、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定语气 C表停顿 D助词,表疑问语气)12为、CD(A因为 B是 C对,向 D对,向 E为了 F呢 G“为所”表被动
13所、CD(A地方 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 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14乃.ADG(A才 B是 C竟然,却 D才 E就 F这样 G才 H你的)15何3.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
二、填空
1.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2.②连词,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3.③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4.④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5.⑤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6.⑥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7.⑦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8.(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9.(3)动词,如,如同
10.①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11.②复音虚词,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12.③复音虚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3.①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4.②语气助词.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15.③语气助词.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6.④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17.⑤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18.⑥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19.①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从 20.②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向 21.③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 22.④介词。相当于“于”表示比较,比,跟„„相比
23.①代词,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4.②代词,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他、她、它(们)” 25.③代词,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26.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27.⑤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其中的” 28.①副词,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29.②副词,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30.③副词,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31.④副词,在句中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32.①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33.②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34.(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翻译
35.①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又„„又„„” 36.②连词,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边„„一边„„” 37.③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况且 38.④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 39.⑤连词,表示承接关系,那么
40.①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状态,暂且,姑且 41.②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出现,将,将要
42.③副词,用于数词前,表示接近某一数字,将近,大约 43.(3)助词,作用相当于“夫”,表示以下要发表议论。44.助词,有时“且夫”连用,表示下文更进一步议论 45.代词,这样
46.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但是”“然而”
47.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之后,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可译为“地”“着”“„„的样子”等 48.②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之后,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可译为“地”“着”“„„的样子”等 49.副词,表示应对,常单独成句,可译作“对”“是”等 50形容词,正确,对 51动词,认为„„正确
52复音虚词,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53复音虚词,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4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
55“所”作助词,只能与动词结合,构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结构 18个文言虚词测试题二(满分为100分)答案
助词.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格式,表示被动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
4复音虚词,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5复音虚词,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6动词.做,干
7动词.引申为“治理”“管理” 8动词.成为,变成 9动词.担任 10作为,当作 11动词.是,算是 12动词.以为,认为 13介词,表示被动语气
14助词,放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可译为“呢” 15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给,替 16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为了 17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因为 18表示动作行为的朝向,对、向 19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当
20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根据情况可译为“啊”“呢”“了”等,有时也可不译 2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根据情况可译为“啊”“呢”“了” 22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根据情况可译为“啊”“呢”“了” 23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不翻译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状态,相当于“然” 25代词.表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 26代词.表疑问,哪里,什么,怎么
27兼词,可理解为“于是”,“是”代人、事或处所 28语气助词,经常放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29语气助词,经常放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0语气助词,经常放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31语气助词,经常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32用在句中,表示舒缓语气
3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3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可译为“拿”“用”等
35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身份,可译为“凭借(用)„„身份” 36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37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
38连词,和“而”有很多相似点,只是不能表示转折.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而”“又”“而且”“并且”等 39连词,(和“而”有很多相似点,只是不能表示转折)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40连词,(和“而”有很多相似点,只是不能表示转折)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41连词,(和“而”有很多相似点,只是不能表示转折)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42连词,(和“而”有很多相似点,只是不能表示转折)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省去
43副词,通“已”,已经
4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4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46复音虚词,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 47复音虚词,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 48动词.用
49动词.以为,认为
50语气词,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
51语气词,用于感叹句末,相当于“啊”“呀”“啦”等 52语气词,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 53语气词,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
54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55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可译为“趁着” 56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借助的事物,可译为“凭借”“依靠” 57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可译为“通过”“经由” 58连词,连接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59副词,表示两件事前后相承,可译为“继续” 60副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61动词.依靠,凭借 62动词.遵循,沿袭 63名词,机会
64介词.,介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到”“在”“从”等 65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到”“在”“从”等 66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
67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 68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69介词.,介进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可译为“向” 70介词.,介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可译为“到” 71介词.,介进事物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72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73复音虚词“于是”放在句子开头,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和现代汉语的“于是”用法相同 74复音虚词“于是”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作状语或补语,根据情况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对此”“从此”等 75复音虚词“于是”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作状语或补语,根据情况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对此”“从此”等
76介词,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和”“同”“跟”等 77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可以为“和” 78通“欤”,语气词,可译为“吗”“吧”等。此时读yú 79动词,给与 80动词,结交 81动词,赞同
82动词,参加,参与,此时读yù
83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84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85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啊” 86语气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啊”
87.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等 88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89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 90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
91副词,用在判断句中,加强判断语气。可译为“就是”
9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人、事、情况)” 93助词,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面,起提顿作用 94助词,放在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95助词,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
96助词,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97助词,与“若”“似”“如”等词语呼应,表示“像„„的样子” 98助词,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99助词,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100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 附加题
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 2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4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 5结构助词,定语标志。相当于“的” 6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7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9助词,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第二篇:文言虚词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①齐人伐燕,胜之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以弱天下之民 d.①人力不至于此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b.括母问奢其故 d.分断其军为二
解析 b项“其”是代词“其中”。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参考译文 ——第2题
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有一次同他父亲赵奢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认为好。他母亲就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赵国将来 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次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母亲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作大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奇兵,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括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了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既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既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主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注 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d.帝意解 解:解释 解析 解:缓解,消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d)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②(屠)以刀劈狼首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②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解析 ①表转折关系,②表承接关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敢以情恕者。
译文: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关键词:以、恕)(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
译文: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关键词:狱、竟、系)(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译文: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关键词:族灭、污染、诚、冀)参考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的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由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等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竟认不出来。寒朗知道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谋反,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人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如果没有罪,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想牵连很多的人,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既然是这样,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查他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谋反之罪,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竟这样模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寒朗说:“希望说完这句话后再被处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调查案件的人,都说奸恶大事,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一千多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棋 鬼(清)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聊斋志异》)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解析 会:适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a.①公礼之,乃坐②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①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②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d.①自晨至于日昃②于今七年矣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d)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解析 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解析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 棋“跪地求饶”。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礼之,乃坐。
译文: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关键词:礼、乃)(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3)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关键词:意、迁延、愆)参考译文 ——棋鬼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 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弈。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论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吏。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在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个省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综合近年来考查的情况看,考查频率最高的虚词依次是:以、而、之、其、乃、为、因。复习中可以把它们列为重点虚词。
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秘笈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9年广东卷第二大题第6小题中“发兵捕之,久不得”和“周怀政之诛,帝怒甚”的两句,前一个“之”是代词,他;后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第1题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3.代入验证法 4.结构推断法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虚词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第1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第三篇:10个文言虚词
10个文言虚词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4、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5、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6、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7、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8、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9、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0、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文言虚词复习
程建平
【课标要求】
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
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知识概要】
①、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
②、句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
③、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
④、从文体特点上辨别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一、“以”的用法.A、作介词。可译为“把”、“被”、“对”、“用”、“将”、“凭”、“因为”、“根据”、“按照” 等。
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⑵不以物喜
⑶何以战
B、作连词。可译为“和”、“又”、“而”、“以致”、“以便”等,也可以不译。
(1)以塞忠谏之路也。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C、作动词。一般译成“认为”、“以为”。
⑴皆以美于徐公
(2)我以日中时去人近
练习:
⑴以伤先帝之明。
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悉以咨之
⑸属予作文以记之。
二、“之”的用法
A、作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操蛇之神闻之。
B、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C、作结构助词,使宾语前置。何陋之有?
D、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
⑴辍耕之垄上。(2)送鲍浩然之浙东
E、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公将鼓之。
练习:
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丛祠中。
⑵恢弘志士之气。
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⑷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⑸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而”的用法:
A、表示并列关系。中峨冠而多髯者
B、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然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 “地”“着”。笑而止之
练习: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⑵长跪而谢之
⑶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任重而道远
四、“为”字的用法
1、wèi
介词,可以译成“被、替、给”等
不足为外人道也
2、wéi
(1)判断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一般动词:为坛而盟
为人五
3、名词
或异二者之为
练习: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为人谋不忠乎?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五、“然”字的用法
1、代词、译作“这样”“如此”
父利其然也。
2、连词,放句首,表转折关系。
然足下卜之鬼乎?
3、助词,分两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末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秦王怫然怒。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等连用,构成“如„„然”“若„„“可译作“„„的样子”“像„„似的”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5、动词,可译作“对的”“正确的”“是对的”
吴广以为然。
练习: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谓为信然。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六、“焉”的用法:
A、作兼词,相当于“于之”。
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作疑问代词,哪里。
⑴且焉置土石。
C、作语气助词。
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七、“于”的用法
1、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相当于“在”、“到”。
2、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给”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第四篇: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一)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 学》)/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1)代词,这,这个: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2)代词,那个: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3)代词,他(她、它)(的):
其夫呓语(《口技》)/ 并自为其名
(4)代词,其中,其中的:不能指其一端(《口技》)(5)助词,表反问,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6)助词,表推测,恐怕:其真不知马也(《马说》)(7)助词,加重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
(8)大概:其恕乎
(9)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三)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学而不思则罔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入则无法家拂士 / 然则北通巫峡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 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
蒙乃使就学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 花源记》)
2.“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的样子:泯然众人矣(《伤仲永》)/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2)但是: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3)正确:吴广以为然
(4)这样,那样:谓为信然 /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二十一)故
1.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副词,可译为“苟且”。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2.动词
(1)回合,聚会。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三峡》)
(2)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各个、众:其西南诸峰
(2)之、于(兼词):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二十六)及
1、到、至:及目中则如盘盂
2、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二十七)若
(1)像:烨然若神人(2)第二人称代词,你:若为佣耕
(3)至,至于:若夫淫雨霏霏
(4)假如:若士必怒
(5)比得上: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这,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二十八)为
(1)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为,当作:以虫草为林
(3)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4)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
(6)变成,成为:卒之为众人
(7)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句末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
(9)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二十九)与
(1)给:借旁近与之
呼尔而与之
(2)通“欤”,表疑问:轻寡人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和:与余舟一芥
尝与人佣耕
念无与为乐者
天与云与山与水
(4)参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通“举”,推举:选贤与能
2.亡
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传)②通
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丷丷)③死亡---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丷丷)④逃---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绝
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5.诚
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6.易
①容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记)
②交换---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改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7.顾
①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8.举
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中山狼传)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③全
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9.去
①离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②距离---去村四里有森林(冯婉贞)
10.当
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②距离
13.兵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伦)②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论积贮疏)14.度
①揣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越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20.道
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②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居
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记)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记)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门豹治邺)
11.益
①增加---有所广益《出师表》
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爱莲说》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
19.意
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②神情---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凶狠而放肆
义
表
聚会商议
虽然这样德行高尚的人
可以把
到达
失败19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 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恢弘,形容词作
(臧、否,形容词作
(奸,形容词作名
(良实,形容词作
(优劣,形容词作
(广益,形容词作
(效,动词作名词,(奸凶,形容词作
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6.存(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 全性命于乱世(生命)(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剑而起(跳起、站起)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挺2)益2)惟2)扶2)跨2)卒
((((((买鱼烹食(吃)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2)得2)广2)乃2)且2)陈27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38.许(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第五篇: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1.之
⑴(代词)它。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⑵(代词)这。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⑶(助词)的。①壬戌之秋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⑷(助词)取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③不知东方之既白(2009年浙江)
⑸(音节助词)①扣舷而歌之
2.与
⑴(连词)和。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006年湖南)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014年山东)
3.于
⑴(介词)在。①月出于东山之上(2012安徽),徘徊于斗牛之间(2007年重庆)②于是饮酒乐甚③托遗响于悲风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011天津)⑵(介词)表被动。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焉
⑴形容词词尾。①少焉
5.所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纵一苇之所如②而不知其所止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而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扣舷而歌之②顺流而东也③倚歌而和之(2010年浙江)④抱明月而长终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羽化而登仙③耳得之而为声④客喜而笑 ⑶(连词)表转折关系。①而今安在哉?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⑷(连词)表并列关系。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7.其
⑴(代词)它的。①而不知其所止 ⑵(代词)他。①方其破荆州
⑶(代词)这,那。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012天津)8.乎
⑴(介词)于。①枕藉乎舟中
⑵(疑问语气助词)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⑶(反问语气助词)①而又何羡乎!⑷(句中停顿语气助词)①知不可乎骤得
⑸形容词词尾。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③郁乎苍苍 9.者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逝者如斯②客有吹箫者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然
⑴(代词)这样。①何为其然也
⑵形容词词尾。①凌万顷之茫然②苏子愀然③其声呜呜然 11.为
⑴(动词)成为。①耳得之而为声 ⑵(介词)表原因。①何为其然也
12.也
⑴(疑问语气)①何为其然也 ⑵(肯定语气)①而卒莫消长也
⑶(判断语气)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3.哉
⑴(疑问语气)①而今安在哉
14.则
⑴(连词)那么。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5.以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挟飞仙以遨游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举匏樽以相属 16.且
⑴(连词)表递进关系。①且夫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