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点作文教案设计
蛋糕去哪儿了 ——巧设悬念 文生波澜
训练目标 :
了解悬念的含义及其作用,掌握巧设悬念的三种技法。
训练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巧设悬念的三种技法 难点:对巧设悬念技法的运用 媒体运用: PPT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视频导入,引出悬念。
二、明确概念,感知悬念。
课件展示悬念的概念,初识悬念。
三、合作探究,领悟技法。
探讨文中适合设置悬念的位置,明确:设置悬念最佳处在开头、中间、结尾。
(一)开头部分
1.材料引路:看材料,这些开头各有什么特点? PPT:
(1)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小木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羚羊木雕》
(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台阶》
(3)“啪”一记清脆的耳光。
男孩坐在床上,护着那红了的半边脸,低声哭泣,内心充满了愧疚。旁边的父亲正在大声的训斥,愤怒涨红了他的脸。《我对网络的悔与爱》
青光闪动,一柄青钢剑倏地刺出,指向中年汉子左肩,使剑少年不等招用老,腕抖剑斜,剑锋已削向那汉子右颈。金庸《天龙八部》
(4)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在沙漠中心》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卖火柴的小女孩》 2.引导明确开头巧设悬念的技法:(1)先交代起线索作用的物件(2)先突显人物反常的表现(3)先截取某个精彩片段
(4)先将故事和人物置身于特殊的环境 3.小结方法一:开头巧设疑问亮目光
4.小试牛刀:
以“生日”为题写一段富有悬念的作文开头。
备案:
哇!我的生日终于到了,想着美味的蛋糕,我迈着欢快的步子飞奔回家。咦,家里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啊!难道爸妈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吗?
(二)中间部分
1.出示ppt《猎狮》,感悟反常意外造波澜的特点。2.课文引路,明确反常意外造波澜的技法。3.小结方法二:中间反常意外造波澜 4.小试牛刀
根据所给的关键词,发挥想象和联想勾勒情节,重点要利用反常和误会巧设悬念。关键词: 蛋糕
备案
生日回家没蛋糕、愤怒气愤火滔滔、爸妈笑容藏诡异、蛋糕出现惹惊喜、感悟成长有意义
(三)结尾部分
1.出示PPT,思考:所给材料结尾有何特点?
(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 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 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2)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在沙漠中心》(3)地球上只剩下一个人了,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
2.明确:
三则结尾都没有交代最终结局,留给读者大量的想象空间。3.小结方法三:结尾含蓄留白引深思 4.小试牛刀
运用含蓄留白设置悬念的技法续写一句话结尾:
蛋糕出现了,望着爸妈脸上的笑容,我不禁沉思:
备案
“我真的长大了吗?……”
(四)强调在文章中巧设悬念要注意之处。
(五)总结归纳,强化技法。
(六)作品展示。
四、结束语
就像我们开头观看的憨豆先生的视频一样,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悬念,我们的写作之路同样如此。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掌握技法,勤加练习,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将不再是悬念。
板书:
蛋糕去哪儿了
——巧设悬念 文生波澜
方法
一、开头巧设疑问亮目光
方法
二、中间反常意外造波澜
方法
三、结尾含蓄留白引深思
第二篇:微点作文2
《巧妙抒情》悟写案之一
适合题目: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冬日暖阳
我爱
(四季)
故乡的雨
谢谢你,校园的阳光
仰望星空
上学路上
学年学期单元:2012-2013学年下学期 七年级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
课题:《巧妙抒情》 主备:梁红 审阅人:曾艳华 使用人:
训练目标
1、教会学生使用“几事写人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做到结合情境,在此基础上让人物“活”起来。训练重点
掌握“心理描写”、“直接和间接抒情”、“肖像描写”三者结合的“几事写人法”。训练难点
人物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形象特点,要引导学生抓住特定情境下人物的真实状态,符合人物的身份与心理特点。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活动:
(一)头脑风暴(你说我说3分钟)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丰富感情的。有时候我们的情感是用一个微笑代替,有时候我们的情感是用一个热烈的拥抱来表示,有时候我们的情感是用眼神来表达„„当我们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时,该如何做呢?
(二)课前预热:你觉得这些句子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1、我把你的名字写在烟里,吸进肺里,因为___那里是离心最近的地方!
2、我心里如同吃了蜜一样甜。
3、我看到的花花草草都在对我笑。
抒情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法,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直接抒怀,后者往往依托于叙述、描写和议论,在叙事、写景、状物或论理中抒发情感。
第一轮探索(14分钟)
一读:请读下面的三段文字,看这三段文字有什么特点?(3分钟)
1、我爱月夜,但我更爱星天。
巴金《繁星》
2、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袁膺的《井冈翠竹》 飞魄散,鬼哭狼嗥,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把把它们忘怀呢?
3、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总结: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1分钟)方法一: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这是指作者或人物形象在文章、作品中直接抒发情感,不用借托,无需遮掩,情感要直率朴实,不可矫揉造作,空洞呼喊,同时要注意适度。
一练笔:(5分钟)请你从自己的身边、生活说起,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一展示(5分钟)组内先展示,然后荐班级展示。
第二轮探索(14分钟)
二读:请读下面的三段文字,看这三段有什么特点(3分钟)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朱自清《背影》
2、他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若快走或跑,便更“好看”了。他有时学我,将两手叠在背后,一摇一摆的;那是他自己和我们都要乐的。朱自清《女儿》
3、这一夜,有多少朝鲜人家没有合眼,有多少人家午夜三点就亮起了灯,他们再一次整理好花束,把礼物放进竹篮,坐等着集合号就要响起的拂晓。拂晓,这是深秋的拂晓呵,可是人们已经走出来了,穿着单薄的衣裳走出来了。老人们戴着高高的乌纱帽。妇女们顶着竹篮,背着孩子。人们都拿着枫叶。就是背上的孩子,小手里也拿着枫叶。他们站在大路边,站在寒气袭人的晓风中。
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总结: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1分钟)方法二:叙述抒情(也就是寓情于事)作者叙述的是肥胖的父亲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小事,看来很平常,叙事中似乎不露声色,却倾注了深情,催人泪下,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小胖子的憨态和调皮跃然纸上,也将大人对他的喜爱之情表露无疑。这是在叙事中传达情感的写法,他寓情于事,叙事中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是饱含情感的叙述,这种写法多用于叙事类作品。
即事抒情不能停留于客观的交待和陈述,而应在叙事中处处显露写作者的情感,文中人物或作者虽没站出来直接抒情,情却隐含在叙事的过程中。
二练笔:(5分钟)你从下列题目中选取一件事写一段文字,抒发自己的真情。
课间十分钟 运动会 踢毽子 拔河 打乒乓球 跳绳 学骑车 上学路上
二展示(5分钟)组内先展示,然后推荐班级展示。
第三轮探索:(14分钟)
三读:请读下面的三段文字,看这三段文字有什么特点(3分钟)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的《春》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3、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的似的森林。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象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象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碧野《天山景物记》
三总结: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1分钟)方法三: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备案:作者通过对春花细致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表露出对春花真挚的爱,寄托了美好的情怀,令人神往陶醉。
这种写法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看似写景,实则抒情。作者将主观情感融入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使描写对象渗透了浓郁的主观情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寓情于景的写法,关键在于对所描写的对象要有深刻、独特的感受,情与景要相互协调,这样,才能情景相生,产生独有的魅力。
三练笔:(5分钟)你从下面的题目中选取一个,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家乡的秋 校园一角 下雪了 有雨的日子 那一抹绿 太阳花 梧桐树 雪松
三展示:(5分钟)组内先展示,然后推荐班级展示。总结:巧妙抒情法:
方法一:直抒胸臆法 方法二:叙述抒情法 方法三:借景抒情法 课后综合练笔:
写一篇记叙文,用到以上三种抒情方法,字数600以上。选题: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冬日暖阳
我爱
(四季)
故乡的雨
谢谢你,校园的阳光
仰望星空
上学路上
【备案一】我爱水,不仅爱它浮现在人们眼前的表象,更爱大自然赋予它的独特的内涵。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里,回想曾经一个柔情似水的女孩子似水一般的年华,感受那一段滴水成香的日子,水伴随着我的生活,引领着我的成长。我爱水,不仅爱它变幻多姿的模样,更爱它的思想,它的精神。
【备案二】最有趣的就算是扔沙包了,我和十几个同学来到一棵大树的树荫下玩扔沙包。我们分好四个组,每组四个同学站在中间,四个同学站在两边。游戏规则是:两边的同学向中间同学的身上扔沙包。中间的同学每人有三条生命,如果中间的人接着扔来的沙包,就可以增加一条生命,如果被两边的人击中,就会减少一条生命。二组的同学开始发“球”了,李若愚同学一下子就被飞来的“球”击中了,立刻就被减掉了一条生命,真可惜呀!开场就输,真叫人不痛快!石亚禹大声喊:“大伙都留点神,这次只能赢,不能输!”她这一嗓子还真管用,第二次交锋,就立刻变了样,我和朱雪然双双接住了对方的“球”。我们轻松得赢了对方。大家又蹦又跳,高兴极了!
【备案三】秋天的雨轻,轻的像沙,像雾,像羽毛。在秋雨来临之时,我们感到的是异常的清爽。它不像春雨那样细细飘飞,更不像夏雨那样倾盆直下,它有自己的方式,淋湿的也不只是天地万物,还有我们的心灵。
第三篇:用“微点”点亮作文教学
用“微点”点亮作文教学
——湖北省钟祥五中的“微点作文”教学探索
湖北钟祥五中“微点作文”课题组的邵金喜、王胜、汪俊华、唐汝全、何俊等历时6年潜心研究,寻找到了一条科学、系统、有效的作文教学新途径——“微点作文”。
他们探索出了“微点作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三大原则、五步教学法,提炼了微点宣言、微点语录,构建了“微点作文”的生态教学系统。
“微点作文”在省市及全国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推出的教学经验和展示课,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广泛好评,被誉为“作文教学的金点子”。
我们班同学都喜欢上作文课。一听说晚自习要在阶梯教室上作文课,所有人会混淆辈份,齐声叫老师为“爷(耶)”;有一半的同学会原地一蹦八尺高,估计跳高冠军也难做到;只有一个人奔向阶梯教室的速度超不过刘翔,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初进教室,同学间就开始争抢靠前的座位,一向友情笃厚的老朋友也会因此剑拔弩张,摆出决斗的架势。
——摘自湖北省钟祥五中学生作文
与上面的学生作文所描述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仍有很多学校的教师不会教作文,学生不爱写作文,师生都怕上作文课。
为什么作文会成为师生心头之痛?在不少人看来,一是缺乏构建作文的材料。学生写作,首先面对的是“写什么内容”的问题。而许多学生涉世未深,生活节奏单一,无奈之下只好胡诌作文。二是缺乏写作表达的经验。学生文法运用意识淡薄,缺少自我表达的技巧,需要语文教师多一些技法点拨。三是缺乏写作的快乐。在写作教学中,大量学生不快乐,甚至有学生一听说要上作文课,集体唉声叹气。
作为一线教师,面对这些困局所做的一点反省、反思,就是必须使作文教学有序列、精细化地进行,必须从写作基础(包括素材、语言、技法)上帮助学生积淀,必须让学生写作文轻松起来、快乐起来。湖北省钟祥五中教师邵金喜,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语文教师,一直致力于研究作文,让学生能写、会写、爱写。近年来,他们的研究成果“微点作文”,通过化整为零、构建三维完整体系等多种手段,从“微点”入手,有效破解了困扰师生多年的作文难题。
何谓“微点作文”
何谓“微点作文”?邵金喜这样表述:“微点作文”是将写作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粗为细,使学生写作能力聚零为整、积少成多、积薄成厚的系列作文教学策略。“微点作文”是一种作文教学方法,这种策略的基础是使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从细微处着手。“微点作文”更是一种作文教学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让作文教学走一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道路。
在“微点”训练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发散开来。有这样一个具体的课例: 为了训练学生“能够从生活琐事中发现一点生活的意义,感悟出一点人生的哲理”,我们设计了《“袋装”人生》这个训练“微点”,要求学生围绕“袋子”这样一个细微的点展开联想,从听关于“袋子”的方方面面故事入手,进行立意训练。由于是七年级学生,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多达12则关于袋子的故事,要求他们细心阅读、全方位地思维,提取出三种立意的方法,即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学习生活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做人品性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社会现实对接起来。实践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思维方法掌握了,思维品质提升了。当后来我们把“袋子”换成了苹果、河流后,学生都能够轻松地举一反三。
简而言之,“微点作文”就是将写作训练目标“化整为零”、在细处指导,让学生能力“聚零为整”、全面提升,它关注学生表达基础,能调动学生表达兴趣,单次训练目标集中,整体构建系列性强。
对抗“大而空”式作文教学
“微点作文”训练有四大特点:
找一个窍,小技巧,大能力。从教材中找写作的窍门。
练一个点,小切口,大目标。每节课都要练好一个小点,一个个小点串接起来,就是一个稳步的提升。
布一个局,小融点,大体系。初中3年6学期,前5个每学期12个基础点,6个综合点;第6学期18个综合点,共108个作文训练点,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文训练体系。
搭一座桥,小投入,大产出。搭建好“优美文本—写作„微点‟—写作能力”的桥梁,为学生的体味、探寻、练习作链接。
“„微点作文‟的最大价值是树立起了一面有组织对抗„大而空‟式作文教学的旗帜。”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如是说。
“微点作文”从三个维度构建了初中作文教学的完整体系:
一是以现行教材文本为示范。训练“微点”都来自教材,有规范、全面的语言范本。以《羚羊木雕》这篇课文为例,在这篇课文可以提取8个有训练价值的“微点”。其中,前3点是语言基础训练点,中间3点是取材布局技法训练点,后两点是构思立意训练点。最终,根据体系需要,选取第6点进入“微点作文”体系。“微点作文”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巧妙对接起来,形成“短平快”式的作文教学“微点”,发挥教材对学生写作的示范作用。
二是以写作技法为着力点。选取符合初中生写作需要的基本技法作为“微点”。把写作技法总体分为基础块和综合块,基础块对应写作语言训练,包括选用词语、句子拟写、修辞运用、段落拟写、景物描写等分支;综合块对应选材构思训练,包括取材、构思、立意、行文等方面。大致分布是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上册,每单元两次基础训练、一次综合训练;九年级下册主要进行综合训练。
三是以能力发展层级为纲目。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微点作文”的体系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排出3年6学期的作文教学体系。
通过“三个结合”,“微点作文”可以与高效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作文训练的最大效应。
方法上集中与发散相结合。“微点作文”课堂的训练方向明确,涉及题材集中,方便教师施教,利于学生思维发散。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次基础训练为例,这次训练的“微点”是《静听风雨——实几笔,虚几笔》,目标是让学生在实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化的虚写。而涉及题材仅仅是“静听风雨”,这个空间比起“美丽的大自然”、“雨景”等题材来说,显得非常狭小,看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其实,学生在狭小的空间里,思维集中,挖掘深刻,课堂上迸发出的灵感非常丰富,能够生成大量的佳句。
过程上发现与创造相结合。“微点作文”的课堂上要训练什么写作技法,是由学生从教材、美文或同学作文中发现规律,然后再用这种技法去写作、去创造,“微点作文”课堂是“发现—创造”的多轮升华。
组织上独创与共享相结合。“微点作文”讲究课堂实时生成作品,并互相交流。生成的作品强调学生的个体独创,是以仿写为基础,在一定技法指导下的独创作品。
“微点作文”怎么做
“微点作文”训练该怎样进行?其做法是:
每天五分钟的脑保健操。所谓的“脑保健操”,即语文课开始的前五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思考,进行表达,最后归结成文字。
比如教师给的话题是“我愿意”三个字,要求学生用相对整齐的句子来描述一种情境,于是有学生这样说:我愿意静静地坐下,轻轻闭上眼睛,慢慢遐想。我愿意让思想如放飞的小鸟,在那蔚蓝的天空之上尽情飞翔。我愿意坐在思绪的小舟上,随着溪流,肆意荡漾。
抓住机遇的拓展延伸。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就课文中的写作亮点,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比如,在教一篇说明文《奇妙的克隆》后,教师用十来分钟引导学生研究一个问题:生物的生命体(含植物与动物)都可以进行克隆,请同学们想一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克隆”?你有没有现成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学生的思维瞬间展开,有学生说当爱的内核淌入一颗心灵,将复制出一模一样的爱心;有学生说当真诚的基因融入一个灵魂,会滋生出绝对纯正的真诚;有学生说当善良的枝干植入一块净土,会繁衍出枝繁叶茂的善良。每个学生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验证自己的观点,思维得到拓展。
每周一次的专题小训练。“微点作文”训练的体系为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设置有两个基础训练点,每个点用一节课,从素材到方法,再到实战训练全都在课堂上完成。
三周一次的综合展示。每三周,“微点作文”训练设计有一次综合的训练与展示,作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综合平台。和基础训练不同的是,学生在综合训练中除了学习新的方法之外,同时还要用上基础训练中的语言训练的方法。
建构全新作文教学流程
“微点作文”体系为师生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备、激、探、练、拓。
“备”是生活经验储备,即鼓励学生课前围绕训练“微点”做好素材储备。以七年级上册基础版《竹韵悠悠》为例,这节课的训练目标是围绕竹林这一素材展开写景训练。考虑到学生对竹林可能有陌生感,需要组织学生去观察一下竹林,让学生在走进课堂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语文教育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振彪认为:“„微点作文‟以人生世相为话题,紧贴生活,凸显了生活的源头作用。”
“激”是锁定训练目标,即用巧妙的方式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确定出“微点”目标。这些方式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有时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有时是一段精彩美妙的文本,有时是一次调查采访,有时是一段录音、视频……
“探”是写作技法提取,即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文本的分析提取写作技法。如七年级下册综合版《那一刻,我真的长大了》一课,训练目标是以典型事件为转折点进行取材,要求学生比较文中两段文字,分析他们取材方面的共同点,经过探究,师生共同归纳出“选取引发联想的转折点”这样一个取材思路。
“练”是技法实践运用,即针对技法,围绕“微点”题材,开展实践运用训练。“微点作文”课堂的练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分段小练;二是综合练笔。
如七年级上册综合版《听雨》,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片段组合的方式解构文章的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种思路:
一、在特定时空中细致观察,多层面描写自然景物;
二、视角转移中细致观察,多维度刻画自然景物;
三、在时空变化中细致观察,多层次展现自然景物。针对这三种思路,教师设置三段分段小练,创设不同情景,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在综合练笔中,教师则这样设置作文题:“请把你在这节课的构思方法梳理一下,以《听雨》为题,写一篇写景散文,不得低于500字。”这样,学生的写景能力在课堂上就呈现出一种梯级式上升的态势。
“拓”是拓展延伸,即从“微点”中拓展开来,鼓励学生课后探索。每节课设置有拓展延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微点”写作技法的补充,二是对“微点”写作素材的拓展。如七年级上册基础版《喜好无极限》,教师在教给学生细节夸饰、虚拟假设、侧面点染的基础上,又给学生拓展了另外两种方法:荒诞不经式、意义升华式,供学生课下探究。有了拓展延伸,“微点作文”才有了“以个别带动一般”的意义。
“„微点作文‟是一线教师的原创性成果,是接地气有生命力的教学成果。„微点‟概念,在微时代便于传播。„微点作文‟成功破解了三大难题:第一,过去作文教学湮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微点作文‟变随机教学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二,过去文本和作文教学两张皮,„微点作文‟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学生写作水平序列化,做到一课一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有专家这样总结。
专家评论
周更武(《作文周刊》社执行总编):“微点作文”是一个创举,在作文教学上有新突破,很好解决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问题。
秦训刚(湖北省教研室研究员):“微点”这个概念的提出,相对于我们以前的那个空泛的写作指导的程序来说是一个改变和创新。“微点作文”教学从细节入手,从步骤上去探求表达的规律,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好像在上数学课一样,学生在探求规律的过程中进行写作,这个很有特色。
郑西银(湖北省荆门市教研室副书记):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还有一个团队能把教学研究作为最大的兴趣和业余生活的全部,不计报酬,默默耕耘,实在难能可贵!6年来,一路艰辛,一路欣慰,不变的是微点团队的梦想和不离不弃的执着。
第四篇:学微点感悟
初识“微点” 如沐春风
第一次接触“微点”,是两年前在钟祥市举行的“作文指导课”研讨会上。当时邵金喜老师和汪俊华老师各上了一堂课,反响很好。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训练点很细,可操作性强。但由于当时没有教案,也没有形成体系,也就没有过度关注。
第二次接触“微点”,是今年寒假集训大会上,我校请邵金喜老师来做报告。当然报告主要讲述的是他们如何发挥团队效应,如何坚守这份清贫的事业。我很受感动,感动他们对事业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第三次接触“微点”,就是这次全市的“微点作文”培训。我才真正走近了“微点”,认识了“微点”。“微点作文”是将写作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粗为细,使学生写作能力聚零为整、积少成多、积薄成厚的系列作文教学策略。“微点作文”是一种作文教学方法,这种策略的基础是使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从细微处着手。“微点作文”更是一种作文教学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让作文教学走一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道路。而我长期演绎着一种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①选一道题;②做一翻讲解;③学生写作文;④教师批改;⑤组织评讲。这样的训练过程就没有了系统性,重复的劳动中多的是随意,缺的是系统,三年下来,学生没有多少收获。在评讲作文时往往也是大而化之,对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语言,甚至标点符号、拟题、开头、结尾等等,作全方位的讲解,然后引用一篇完美的文章,要求学生从各个方面都加以学习效仿。这就是我平常的一些做法。这两天,微点团队的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几节微点作文的观摩示范课,一节“爱的尺寸”,一节“月朦胧,鸟朦胧”,还有一节“请不要对我说‘不’”。通过观摩这三节示范课,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微点作文的实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对我今后的作文教学颇有启发,甚至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汪俊华老师讲的“五步教学法”。即概括为五个字:备、激、探、练、拓。“备”是生活经验储备,即鼓励学生课前围绕训练“微点”做好素材储备。“激”是锁定训练目标,即用巧妙的方式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确定出“微点”目标。“探”是写作技法提取,即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文本的分析提取写作技法。“练”是技法实践运用,即针对技法,围绕“微点”题材,开展实践运用训练。“拓”是拓展延伸,即从“微点”中拓展开来,鼓励学生课后探索。每节课设置有拓展延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微点”写作技法的补充,二是对“微点”写作素材的拓展。“探”是这个环节的重点,这一环节处理好了,学生的思路就很清晰。总之,“微点作文”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让我感触良多,作文教学,这个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骨头,确实常令我们语文教师深感棘手,甚至束手无策,但这次学习经历,似乎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如沐春风,找到了作文教学的捷径,让我对未来的作文教学满怀着憧憬。我相信只要我们循着同仁先行的道路,一定会在作文教学上走出一条有实效,简炼易行、循序渐进的光明之路。
海慧中学
金玲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课文与微点作文训练点
七年级上册课文与微点作文训练点
序号
课文
训练点
蝉
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 2
贝壳
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3
紫藤萝瀑布
景物描写,体会深意 4
理想
排比句式的运用 5
行道树
象征手法的运用 6
春
景物描写,融入感情 7
济南的冬天
景物描写的顺序 8
羚羊木雕
记叙方式的运用 9
散步
以小见大的立意训练 10
皇帝的新装
在矛盾中展现情节内容
七年级下册课文与微点作文训练点
序号
课文
训练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多角度的景物描写方法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语双关手法的运用 3
最后一课
第一人称手法运用 4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巧用对比
闻一多的说和做
去粗取精描写人物 6
音乐巨人贝多芬
多角度刻画人物 7
福楼拜的星期天
描写外貌,彰显个性
安塞腰鼓
身边的民俗民风的取材训练 9
观舞记
通过烘托表现人物 10
猫
对生活琐事有所感悟
八年级上册课文与微点作文训练点
序号
课文
训练点
新闻两则
新闻的描写手法 2
芦花荡
景物描写的作用 3
蜡烛
细节描写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反语手法的运用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巧选角度,搜集素材
背影
在特定故事情境中刻画人物 7
信客
叙事要详略得当 8
中国石拱桥
说明要抓住特征 9
大自然的语言
使用恰当的说明语言 10
爱莲说
记叙议论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