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5.1.1随机事件教学设想
实录设想
上课前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队叫红队,一队叫绿队。上课,师生问好,准备上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做个游戏,有谁愿意呢?(希望学生会踊跃回答:我愿意。)都这样的积极,这个机会该留给谁呢?我想到一个比较古老的办法,抽签!
(播放抽签演示,说明要求,让学生快速产生参加游戏人员。)
好,抽到2号的幸运儿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游戏。这里有两个袋子,袋子里有一些形状、大小、质地相同的黄颜色和白颜色的小球,每队任选一个,轮流从中摸球,每人一次,摸完马上展示给大家看,摸到黄球的队增加一分幸运,看哪个队运气更好一些。
(显然有的同学会一再摸到白球,有的同学会一再摸到黄球。)哪个队更幸运啊?(×队)好,你们可以改叫幸运队了。请同学回到座位上。
难道真的是他们那么幸运吗?有没有猜得到原因的呢?其实老师在布袋中做了些手脚。(把球倒出揭示原因)
那么大家思考,我让同学在全部装有白球的袋子里摸到黄球可能吗?(学生齐答不可能;教师板书:不可能发生)我让同学在全部装有黄球的袋子里摸到黄球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学生齐答:一定摸到黄球;教师板书:一定发生)这个游戏公平吗?(不公平!)谁能帮我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一定会有学生想到把两种球放在一起来摸)你太聪明了,那现在我把两种球放在一起再让你摸出黄球,这回摸球的结果会怎样呢?(学生答: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不到黄球;教师板书: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在数学中,对还没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时,结果往往就这三种,我们把一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把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考虑是否可以用吹塑纸去粘?节省时间。)
对事件按这样的标准分类时一般是指对没发生的事情进行判断,如果一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它就属于必然事件。好,同学们齐读一遍三种事件的初步定义。(学生齐读,理解记忆。)
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这个标准去判断一件事属于哪类事件了呢?下面我们再做个简单的游戏。
(抽牌游戏:展示6张红扑克牌,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红色牌吗?为什么?展示6张黑扑克牌,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红色牌吗?为什么?展示6张黑红混合扑克牌,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红色牌吗?为什么?)刚才我说的是同一件事:抽到的牌是红色的吗?可是大家给出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在启发后可能会有学生说给出的条件不同,幻灯片显示:在数学中,在一定条件下。)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是属于哪类事件时,首先要判断它是否发生了,其次要考虑在一定条件下(板书:在一定条件下)好齐读完整概念。我看一下刚才你们的抽签过程中有没有这些事件?(出示幻灯片,学生单独回答。)
接下来我们到生活中找一找,看这些事都属于哪类事件,我读,大家可以抢答,看谁的反应快。
Are you ready ?
你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你们的反应真快,相信下面的题你一定会做得又快又对。准备一张纸,红队答前7个问题,绿队答后7个题,标好序号,简单记录即可。看哪队作得快,开始。(可适当播放点音乐。)
谁来汇报一下你的成果?其他同学判断他做得对不对。(学生逐一回答,其他学生齐答对不对,有疑问的适当讨论。)
学以致用:数学填空题。
接下来我把权利交给大家,你自己找一找身边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出示幻灯片,学生读要求,可简单强调一下要求:每人说几件?都是什么样的事件?注意什么?等。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左右。)
以两人一组汇报形式,其他同学可以判断,如果谁说得精彩,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开始,谁来汇报!(汇报完毕)
举例精彩可以表扬,举例不精彩可以鼓励。
其实把事件分成这样三类,早在古代就有人发现了,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到古代去见识一下。(出示故事明理,巩固概念。)可生可死、必死无疑、万无一失。
在我们身边的同学也十分乐于发现问题,让我们在他的日记中找一找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出示幻灯片)同学回答。
通过刚才一系列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希望听到你们哪怕是点滴的收获。
你们说,如果让你在三类事件中选一类来研究,你觉得哪类事件更具挑战性呢?(肯定会齐答:随机事件;板书:25.1.1 随机事件)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简单了解的一个知识,也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学习的知识,那么随机事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它会不会没有任何规律地随意发生呢?(幻灯片:让事实说话)作业一:
作业二: 作业三:
最后让我们看看随机事件发生在你身上的机会有多大。(砸蛋游戏)我特意为你们制作了六枚金蛋,这里面有一个藏着丰厚的大奖,你们想要吗?(想!)这个机会我又该留给谁呢?大家说应该怎样初选出这些幸运的同学呢?(要求,继续抽签,序号是5的同学参加砸蛋)要求,把鼠标放在蛋的下半部分,鼠标变成小手后就可以单击,当蛋金星四射时,请读出你的收获!
下课。(出示幻灯片:谢谢大家!)
第二篇:随机事件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金牛学校 丁文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随机事件概念形成,理解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变化规律。突破重点、难点方法:教学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多观察,多动手并注意同学间的互相协作。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循序渐进,逐步突破重点、难点。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展示分别装有红球白球、白球、红球三种盒子并提问:小明、小麦、小米一定能摸到红球吗? 2.课件展示三堆扑克牌。分别任意抽取一张,看抽到红牌的事件的发生情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
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 1 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抽到的序号会是0吗?(3)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4)抽到的序号会是1吗?
(5)你能列举与事件(2)相似的事件吗? 2.活动二
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并思考相关问题 3.知识归纳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三)议一议
(1)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你能举出例子吗?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你能举出例子吗?
(3)生活中,有些事情有时会发生,有时不会发生,你能举出例子吗?
(设计意图:学生要会举例子,就必须对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借助随机抽取软件介绍本节课内容
(四)练一练
教师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做这8道路题
1、在地球上,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2、有一匹马奔跑的速度是100千米/秒。
3、明天,我买一注体育彩票,得500万大奖。
4、用长为3cm、4cm、7cm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构成一个三角形。
5、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
6、任选13个人,至少有两人的出生月份相同。
7、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水会结成冰。
8、一辆小汽车从面前经过,它的车牌号码为偶数.(设计意图:以抢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相对于学生以前学习过的传统的数学知识,作为概率的第一课,对随机事件的描述,学生是会感到陌生和困难的,因此,再举一些例子加深对随机事件及其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五)能力提高
请你判断以下与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 事件相联系的成语:
种瓜得瓜,海市蜃楼,拔苗助长,种豆得豆,守株待兔,黑白分明,海枯石烂,画饼充饥,刻舟求剑。
(六)思考
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能否通过改变袋子中某种颜色的球的数量,使“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相同? 从而引出概率的概念
(七)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八)布置作业
第三篇:随机事件教学设计说明
《25.1.1随机事件》教案说明
江西省高安中学 陈国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学习的四个领域之一,本课《随机事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主要研究事件的分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事件,但前面学生所学的数学问题,其结果往往是确定的,而从本节课开始就要接触结果不确定的情况——随机事件,它既是概率论的基础,又是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的一个反映。因此,学好它,既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数学思考
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从事件的实际情形出发,会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解决问题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的合作。(4)情感态度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增强互助、协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4、教学辅助手段
黄、白球若干,不透明袋子两个,透明杯子若干,骰子若干,多媒体课件等。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结果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所以对随机事件概念的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特别是对小概率事件的理解较为困难,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
三、教法分析
为了说明什么是随机事件和它有什么特点,我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确讨论总结概括出定义,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它的特点,我通过一定的例题加以巩固,特别让学生对“一休受罚”的问题进行思考、再讨论,既能发现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特点掌握怎样?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具体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充分讨论和交流。逐步加深对随机事件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把握。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五、设计理念
本节是“概率初步”一章的第一节课,教学中,首先列举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熟悉的、生动的、鲜活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意义。然后,通过演示试验,小组讨论,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这样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入地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的安排,显得自然而又流畅。
本节课,没有纠缠在概念的具体文字上,而是通过经典的随机事件的例子,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
新的教育观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遵循了教科书的结构模式:创设情景→数学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以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引出课题,以熟悉的抽签和掷骰子游戏引导学生分清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习;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学习;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学习。
第四篇:随机事件教学反思
随机事件教学反思
随机事件
本节课,在课堂上我先由生活实际的例子吸引学生,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自己说一说,练一练,创造了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加深对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这三个概念的正确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了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思想方法,符合新课标理念。在授课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 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上完《随机事件》这一节课后,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本节重点在于对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这三个概念的正确理解,这方面应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从而加深对事件的进一步理解的和正确应用。概率的意义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25.1.1节随机事件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通过大量重复试验,体验用事件发生的频率去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而得到概率的定义
.1.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特点,这节课以用掷硬币方法分配球票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猜测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这符合《新课标》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理念.贴近生活现实的问题情境,不仅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热情,而且会促进他们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大胆猜想,主动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为寻求问题解决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经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2.随机现象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概率的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对随机事件的探索过程,通过与他人合作探究,使学生自我主动修正错误经验,揭示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从而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概率有关知识打下基础.3.在教学中,力求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注意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程度、自信心、是否愿意交流等,给学生以适时的引导与鼓励.用列举法求概率
上课时我用体育彩票的这一随机事件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先写一组数据,然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得到中奖号码是多少,学生很想增大自己的中奖几率,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以游戏形式展开:第一个游戏:前后桌四名同学是一组,以玩“手心手背“的游戏决出胜者;第二个游戏:老师准备了四道题(本节课需要用到的旧知识),请第一个游戏胜出的同学进行抢答,按成绩取前三名。第三个游戏:请第二个游戏胜出的名同学到前面来,面朝大家,老师发给每人一枚一角硬币,每人连续掷三次,三次都是正面的为胜,最后得胜者就是今天的幸运同学。”设置这三个游戏环节我想达到的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公平性,渗透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条件,体会随机思想。以比赛的形式复习已有的概率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数学课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一章知识的兴趣,最后通过第三个游戏为问题背景,引入新课。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将一枚一角硬币连续掷三次的游戏。游戏结束,我顺势提出:“同学们,你们能否从刚才的游戏中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一个同学马上举手回答:“我想知道一枚硬币 连续掷三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多大?”我马上予以肯定:“这个同学的问题提得太好了,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实践,本节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兴趣,课下有几个同学还追着我问:“老师,我们发现一个规律,两个同学玩手心手背的游戏中,全出手背的概率是四分之一。如果换成三个同学,全出手背的概率是八分之一,如果换成四个同学,全出手背的概率是十六分之一,假设咱们班的32名同学都来参与,那么一起出手背的概率应该是2的32次方分之一,对不对?”我高兴的回答:“对!你们真是又聪明又肯动脑,真是了不起!”新课的引入,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技能,它同时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新课导入得法,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情景,设计好的引入环节,争取利用较短的时 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本节课是在前面对于结果个别有限且每个结果可能性相等的随机事件,去用列举法来解决的基础上人人统计式试验频率的角度去研究一些随机试验中事件的概率,由于此方法不受列举法求概率的两个条件限制,所以本节要强调的是在什么情况下用这种方法,怎么用这种方法求概率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插入教学片断,在复习引入阶段首先把提出什么叫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条件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学生略加思考就回答上来,虽然有的同学表述的不够规范,但基本思想相差不大,但是出于为本节课后面要用到以前的频数频率知识点的应用,又提出了“什么叫频率”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学这个知识点的时间相隔时间比较长了,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花了一点时间,其实教完本课后感觉在这里没必要提出个这问题,因为后面的统计中有频数m,有总数n,有事件发生的频率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没必要在复习引入阶段让学生描述什么是频率,如果把这个问题所花费时间去间接的描述为什么不能用列举法去求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原因上来,可能效果要好的多,也为后段的练习腾出了一点时间。在举的两个不能用列举法概率的例子时,课前设计的时候主要是从后面第二课时的两个例题中的题材,主要考虑是在这里举这两例子可以为第二课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做些铺垫,把似乎感觉这两个例子用在这里不是特别恰当,不能很好地说明不能用列举法求这两件事的概率的原因,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的运用身边的活生生的典型,贴切的例子更有例子教学。纵观本节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板书的知识点,没有板书,主要原因是本节知识点不列于板书,所需时间较长,怕影响授课时间,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在课前预习阶段可以把这个知识点设计成填空题形式,提前预设,即巩固了学生的记忆,也让学生更加直现了解本节所需要点掌握的内容,一举两得。本节的教学节奏慢也是本节里显得有些忽忙结束的原因,导致教学节奏慢与本人教学习惯有一定关系,长期养成的一个习惯,总是担心讲的不够全面,生怕学生没听懂,以致课堂容量显得有点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训练,以后还是争取精讲、多练、有时间练。
总之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完成了,重难点出突出了,但仍有许多地方不够完美,或者说还存在问题,是以后需要努力探索和改进的,争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针对一个问题,讲解透彻,训练到位,而非法泛泛而讲,力争做到节节课能解。
第五篇:《随机事件》教学反思
《随机事件》教学反思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随机事件的一门学科.本课是“概率初步”一章的第一节课。随机事件是概率论初步的第一堂非常重要的课,就学习的连贯性来讲,这部分知识学生认识的深浅对下面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学习起重要的作用。为了打好这一基础本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对课程改革又有了新的认识,对课改的思想和意义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积极配合,津津有味的学习,使我明确了一个道理:想要搞好教学工作,必须把握住课堂的有限时间,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学中有玩,玩中有学。让课堂充满兴趣的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归纳本节课教学亮点如下:
1.课程导入亲切自然是本节课第一特色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新课导入上要营造宽松协调、快乐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学中首先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学生的日记中记录的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入手,调动学生的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性上接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和“随机事件”的概念。接着再由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摸球游戏为背景,从游戏入手,通过实验与分析,使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有些是不确定的、有些是不可能的,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通过对不同事件的分析判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这样由小游戏和生活实际的例子吸引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以设计游戏活动内容贯穿课堂激发兴趣是本节课第二特色
做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本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为背景,通过试验与分析,使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有些是不确定的、有些是不可能的,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念。再通过对不同事件的分析判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设计提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具有相当的开放度,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课堂参与面。
3. 学生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在乐中获得知识是本节课第三大特色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在课堂上我先由小游戏和生活实际的例子吸引学生,教师设计了摸球游戏,力求引领学生在游戏中形成新认识,学习新概念,获得新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在游戏中
参与数学活动,在游戏中分析、归纳、合作、思考,领悟数学道理。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把握了知识,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自然达成,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4. 学以致用,知识升华是我这节课的第四大特色
根据本节课内容特色,我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通过故事层层递进,步步设疑,力求引导学生在故事中获得新体验,通过感性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更加深了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懂得了数学和现实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快乐、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归纳本节课教学不足之处:
反思全部教学过程,我也感到了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1.有些学生比较拘束,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在鼓励性方面做的不好,同时自己语言缺少风趣感,不能更加灵活机智的调动学生,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待提高。2. 在练习时,幻灯片的设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授课时有的练习做过了,但事后不知道具体是哪道。课堂上需要重新再应用时不知道如何把做过的题与没做过的题用何种手腕加以联系起来。
3. 引入时先把整章的内容做一下交代,然后再引入。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学习有目标。
4.练习时应把书上的练习题打在屏幕上,一起来做,就可以共同解决问题,还可以节约时间。
5.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应再设计一道故事情景,让学生集思广益,利用本节所学知识集体解决寻找到解决办法。
6.由于怕完不成任务,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安排有些不合理,这样容易让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7.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我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我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我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更明确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益。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成功和不足,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