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3.2角-3.2.2角的度量教案1(湘教版七年级下)
3.2.2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理解1度的角的概念,掌握周角、平角、直角的大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余角及补角的概念,并掌握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方法.3、掌握角的大小的计算.教学重点:测量角的大小,角的大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余角及补角的概念的理解,角的大小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P48的第一个做一做
1.画出P47的图3-26中的各个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大小.2.1度的角的大小的确定
3、角的换算单位:1°=60′=3600″
1″=1/60′=1/3600° 4.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二、P48的第二个做一做
1、测量P48的两个图形的角的大小,并求出它们的和与差.2、从两个图形的角的大小的计算,可以发现∠1+∠2=180度,∠3+∠4=90度
3、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
两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两角之和等于90度,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4、互为余角及互为补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的或等角的初角相等.三、讲解P49的例题
例 如图,已知∠AOB与∠BOD互为余角,OC是∠BOD的角平分线,∠AOB=29.66°,求∠COD的度数.按P49的例题写出解答
四、巩固
1、练习P49 1-3题
2、小结讲课内容
五、作业
P50的第1题 每3题 后记:
第二篇:七年级下数学平行线教案
京翰教育初中数学辅导网/
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这里“∥”是平行符号.教师应强调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设有交点的两条直线.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三、画图、观察、归纳概括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与a平行?
本问题是学生直觉直线b绕直线a外一点B转动时,有并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与b平行.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已知:直线a,点B,点C.(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C(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3.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a(1)由学生对照垂线的第一性质说出画图所得的结论.(2)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两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4.归纳平行公理推论.(1)学生直观判定过B点、C点的a的平行线b、c是互相平行.c(2)从直线b、c产生的过程说明直线b∥直线c.b(3)学生用三角尺与直尺用平推方验证b∥c.(4)师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结论,教师板书.a结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结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b∥a,c∥a,那么b∥c.(5)简单应用.练习:如果多于两条直线,比如三条直线a、b、c与直线L都平行, 那么这三条直线互相平行吗?请说明理由.本练习是让学生在反复运用平行公理推论中掌握平行公理推论以及说理规范.四、作业
1.课本P19.7,P20.11.京翰教育网 http:///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2.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边必__________.3.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与第三条直线都平行,这是因为________.4.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_,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_____个.二、判断题.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三、解答题.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后判断.(1)直线a、b互相垂直,点P是直线a、b外一点,过P点的直线c垂直于直线b.(2)判断直线a、c的位置关系,并借助于三角尺、直尺验证.2.试说明三条直线的交点情况,进而判定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情况.答案:
一、1.相交与平等两种2.相交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4.一个,零
二、1.×2.∨3.×
三、1.(1)略(2)a∥c2.交点有四种,第一没有交点,这时第三条直线互相平行,第二有一个交点,这时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第三有两个交点,这时是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都相交,第四有三个交点,这时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京翰教育网 http:///
第三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1
第一单元
因特网应用
第一节
网络世界巡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特点;(2)了解因特网的基本知识;(3)掌握浏览器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信息获取结果的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因特网的兴趣。(2)学生通过访问自己喜爱的网站,学会对网站进行简单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熟练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能在学生潜意识中形成主动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因特网的基本知识
(2)对所访问的网址进行简单的评价。教学难点:
(1)域名的意义和表示方法(2)浏览器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北京奥运赛事精彩瞬间”视频,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引出新课。
1、在这段视频中出现的运动健儿,有大家熟悉的面孔吗?(菲尔普斯、张怡宁(女乒乓)、何可欣(女子高低杠)、林跃、火亮(男子双人跳水)等)
2、我国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中,获得了多少块奖牌?金、银、铜分别有多少块?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金51,银21,铜28,共100块)
信息的获取是多样的,因特网是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但可以提供详尽的背景材料,还可以随时滚动播出新闻消息,其时效性更胜广播、电视一筹,在容量和检索上也可以和电子图书馆相媲美。
二、师生互动交流,感受因特网的魅力
从学生喜欢的话题“上网”为开题,调查班上有多少名学生会上网。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以QQ软件入手,询问学生上QQ是否等于上网?得到学生的回答之后,向学生介绍QQ不过只是上网的一种方式。它是网络聊天软件工具。
教师精心设计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问题询问学生上网的步骤及过程,使他们了解上网所需具备的条件以及接入方式,以及如何访问网站。
请有上网经验的学生向老师和其他同学们介绍一下常喜欢访问的网址。
三、演示讲解,理解因特网的含义
1、利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的环境,向学生演示如何上网的步骤。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跟着说,教师演示打开。
展示打开一个网页,向学生提问“网页”的构成。(“网页”包含文字、图片、音乐、动画和视频等内容。)
介绍“网站”概念(众多的网页组成了“网站”),网址(网址犹如一个你的朋友家地址,唯有知道地址你才能去访问他家)并介绍Internet Explorer窗口的构成。
2、讲解域名的构成。
3、向学生简单提一下二级域名、顶级域名的概念,以及介绍它们常见的类型代码。
四、小试牛刀,体验网上冲浪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两种层次进行学习。
基础组:(由于学习困难,没有接触过上网,教师让学生打开教师提供的自学PPT课件,访问PPT课件中提供的网址或访问课本P22中提供的网址,让他们体验因特网的强大魅力)
提高组:(对学有余力,且家里有条件上网的同学,教师可要求他们访问自己喜欢的网址。)
学生在访问1-2个网站之后,完成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填写“网上冲浪体验表”。
五、体验展示,经验共享
将学生完成的“网上冲浪体验表”收集,选出几名同学完成的练习点评,并请一名学生演示自己访问自己喜欢的网址,并让他讲述一下体验的感觉以及自己访问的步骤。
六、小结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因特网是我们获取信息最方便的形式,如果要想快速地查找到自己的信息,只有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才可能迅速地获取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那怎样使用搜索引擎呢?我们将会在下节课揭开它神密的面纱。
第四篇:2008-2009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1
2011-2012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普义中心校:魏子涪
一. 学生基本的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学内容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即第五章:相交和平行线,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七章:三角形,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2012年9月1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下)5.4平移教案
七年级
5.4
平移
一、目标] 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及简单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二、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移的概念、特征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感受平移,体验新知
你坐过公车和搭过电梯划过小船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运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活动1:学生讨论并观看实例现象)
2..观察图形,形成印象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 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学生思考讨论, 并回答问题.(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活动2: 师生交流.)
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每个图形都有“基本图形”,而“基本图形”是什么? 如第一个图形是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3、上面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和美丽的图案,其实和我们数学中的一种变换时紧密相连的,那就是平移.那什么是平移?它有哪些性质?我们又怎么去利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预习课本5.4节:平移.3.新知识讲解
1.平移的概念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如:
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回答下面问题:
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
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即图形中的每一个点)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概念详解:这里的图形可以是任意的图形;这里的平移是图形的一种简单的运动。
2、平移的特征
(1)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位置发生变化。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3)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3、如何作简单几何图形的平移图
首先找到原图形的关键点,然后沿着图形移动的方向找到关键点的对应点,(注意每个点移动的距离相等且对应点连线平行)最后连接新图形的关键点得到移动后的新图形。如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三角形的平移等。四.典例剖析 深化巩固
1.把鱼往左平移8cm.(假设每小格是1cm2)(老师提示学生上台操作)
2、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 后的三角形A′B′C′。
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平移
分析:平移的方向是A A′,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 A′.解:(与学生一起完成)如上右图,连接A A′,过点B作A A′的平行线L,在L上截取BB′=
A A′,则点B′就是点B的对应点。
类似地,你能作出点C的对应点C′,并进一步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五、巩固练习
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A 位置
B 大小
C 形状
D 位置、大小和形状
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A平行
B 相等
C平行且相等
D 既不平行,又不相等
3、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 无法确定
六、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七.小结(学生回答):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1学了平移,知道了平移的特征, 知道如何画平移图形(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八、课后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上 《练闯考》相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