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法纳税》教学反思
微格教学反思
政治与行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石满
20101108010029
《依法纳税》教学反思
在微格教学的过程中,我讲授的是经济生活的《依法纳税》,在整个备课、讲课、评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只有每一个环节做到精心准备,才能表现的更突出,更自然,同时,整个过程下来,会发现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在微格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我们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再思考。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案例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己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力求体现《经济生活》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要求,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内容在《经济生活》这一整体中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第三单元第一框题《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种类》的学习,在学习了税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依法诚信纳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也是充分体现我们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方面。
一、教学目标反思
根据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必须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的统一。据此,我确定了本节课必须达到的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区别和联系,通过对违反税法事例的剖析,学习偷税、骗税、欠税和抗税的含义和具体表现,说明公民依法诚信纳税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纳税人和负税人含义和联系的学习,提高中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其次是通过分析纳税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和种种违反税法的行为,提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中学生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培养主人翁的意识,树立依法诚信纳税的光荣观念,自觉抵制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但是,微格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通过课堂具体落实和实现。授课中出现如下问题:
一、内容过难,超出了初中生的知识和理解范围,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实接受力;
二、授课方式不利于内容的呈现,三、课堂的生成性与目标性结合的不好,不能收放自如;
四、例子和素材的选择和呈现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不够典型,也不符合学生的特点等;
五、没写主标题。
所以,我们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够按照其方向进行我们的教学过程,努力培养我们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全面认识的能力,以及提高树立依法诚信纳税的观念,进行思想政治点的教育。同时,使用ppt效果更佳,通过图片、视频、素材的呈现,更符合初中生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身心发展特点,便于理解和引起共鸣;目标的制作也要符合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法反思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教学知识,同时也是学生从小建立正确的纳税观念,渗透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创设、谈话启思、点拨指导、联系实际等途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培养学生诚信纳税的观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讲授法:在基础知识教学中,主要还是通过讲授法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对于容易混淆的观点我也主要采用讲授法来讲解,例如对于骗税和偷税的区分这部分知识点的讲解,我采用讲授法。
2.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列举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事例,引导学生在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归纳总结本课的相关知识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
3.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但为了使本节课知识更具有系统性,我把主要的知识点以板书形式向学生展示,以突出其重点地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讲授的不够深入,理论掌握的不牢固,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运用时常常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整理夯实,真正明晰于心;同时,案例所引用的材料有点过时,不能够联系时政,所以,在平时,应该多注意关注新闻热点,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多媒体演示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图片来丰富知识内容,材料的内容应该把核心词汇用其他颜色强调一下,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素材。这样,各种教法结合使用,可以使学生兴趣一直处于高涨阶段,学习效果更佳。
三、教学过程反思
在导入过程中,我通过时政四川省雅安市地震引入国家拨款,国家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又是国家向个人,单位征收税款,每一步都是提问大家共同回答,从而,继续提出一系列新课问题,便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一步一步的追问,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简洁直接,引入新课的内容,达到良好的效果。
讲授新课过程中,首先本框题的主要知识点有以下几点:本框题一共有2个小目,一是纳税人与负税人,第二个是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一目主要的知识点是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四个知识点: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学习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表现、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税收,增强纳税人意识、最后就是讲述发票的重要性。
我觉得整个过程的逻辑性很强,能够使学生轻松跟上教学过程,中间过渡也很自然。在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与区别方面,我通过材料运用增值税公式,既回顾了知识,又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一例来解释纳税人与负税人,更加清晰,但是,问题在于,整个分析的过程中,语言重复啰嗦,容易使学生混乱,思路不够清晰,所以需要加强的是对语言的提炼,重点突出。
在违反税法的行为方面,这个知识点的学习,我指导学生自读教材P86-87,并分析说明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它们有何区别?有什么具体表现?并通过案例教学法,列举四则生活中的事例从中让学生提炼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这四种行为的概念和具体表现形式,加深学生对这四种行为的认识和学习,在这个知识点的最后,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如PPT上所示的表格,并用讲授法强调偷税与骗税两者之间的区别。
我觉得这样的案例分析以及难点讲授,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在于,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只能无用的重复,不能够正确的给出深入的解释以及客观地评价,所以,通过学生的评课,我明白要敢于让学生回答问题,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水平,进行肯定或是鼓励。同时,讨论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每一个讨论的设置要有目的性,不能因讨论而讨论,过于重视形式化。
四、教学总结反思
在课堂小结过程中,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浅浅的教育学生要树立依法诚信纳税的观念,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所以,同学们提出了意见,要在课堂小结过程中,达到升华的效果,进行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点,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能力。
总之,在每一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努力,时间和理论结合的道路上,需要的是面对差距和挑战高度的教学勇气,持之以恒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精心投入,持久稳定的教学热情,爱生热情。同时,在每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过后,要不断的吸收同学们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再思考,相信我们在未来的教师道路上能够走得更精彩!
第二篇:《依法纳税》教学反思
《依法纳税》教学反思
本课是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的第3课的第一框。本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能够区分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能力目标:析一些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事例,说明公民城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纳税光荣,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第一目:个人税收面面观。主要是情景导入,通过两幅图片让学生对税收的有一份形象的了解。从而导出税收含义、意义、特点和种类。
第二目:个人所得税。这里主要讲了2个层次:一是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和重要性,而是所得税的征税方法。对此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买彩票引入教学主题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所学的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利用书本“互动空间”的内容,简单讲解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本提供的表格,引导学生自学以理解纳税的种类,应纳税额及税率的概念。通过练习学生知道了如何计算应纳税额。完成相关的练习,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三目:纳税人意识。利用影视明星偷税、漏水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纳税的意义和作用.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做为公民纳税是我们每个应尽的义务,明白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练习设计,我出示了几位员工的收入表格, 让学生算一算各自发热月纳税额。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身边哪些设施设备是有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建设的?等几个相关联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树立纳税光荣,自觉纳税的意识。理解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本课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的部分:
学生讨论发言的总体质量不高,以后要加强引导,加强鼓励,可以采取轮流发言迫使每个学生积极思考。
对税收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个人或者家庭的层面,关于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例子举不出来,缺乏对经济常识的宏观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用整体的眼光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
第三篇:依法纳税
教学设计
依法纳税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主持访谈节目的形式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自然引入本科主题。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区别负税人和纳税人,并提出一个话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初步明确纳税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出示正反两个案例,一个是迄今为止全国破获的最大一庄偷税案,一个是一位伤残军人连续24年当选为纳税先进个人,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一方面获得知识上的收获,明确违反税法有哪些表现,明确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同时也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升华,即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讲述一个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进一步明确要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明确应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而且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达到本课德育教育的目标。
在案例的解析中,话题的探讨中,观点的争鸣中自然得出课堂的主题,整堂课从知识的探究上,能力的培养上,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上是一个逐步提升的递进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掌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3、能够运用税收基本原理剖析一些主动纳税和偷漏税的事例,说明公民诚信纳
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4、情感态度的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同时,引导学生懂得公民既要有自觉纳税的意识,也要有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的意识。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
力。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难点:纳税人与负税人
教具及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互动式教学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1课时)
导入新课:小品,略
师:税收,谁收税?向谁收?是否向每一个人收?向哪一部分人收?在座的各位是不是纳税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什么是纳税人
学生答:略
(一)纳税人与负税人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模拟主持人采访问“中学生是不是纳税人?中学生与税收有没有关系?”学生回答(略)
人,也称为纳税主体。(学生答)
师:纳税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单位。大家能否举例子说出那些税种的纳税人
是个人,那些是单位
师: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是否就一定承担所有的税款呢?
师: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什么是负税人?
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学生答)
2、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如 皮衣厂购买皮革厂的皮子,支付10955元(原料费9500元+增值税1455元),其中皮革厂把1455元上缴给税务机关,此时皮衣厂是负税人,皮革厂是纳税人。
3、纳税人与负税人也有一致的时候,如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自己承担,此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多媒体展示】-------香港上市公司------普耀国际有限公司偷税案
【多媒体展示】-------(一等伤残军人连续24年当选“个体纳税先进个人”)学生讨论(略)
老师总结:以上这两个人,两件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的结果告诉我们,像施争辉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严厉打击,而像樊州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大力颂扬,让我们向他学习,学习他做一个守法公民,学习他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学习他自觉纳税,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现实中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2、三、纳税人意识
故事发生在2003年9月5日,当深圳市税务人员查账时,发现当地庆荣发 礼品有限公司刚好少缴了一分钱的税款。故事说到这里,我不知道税务机关和该 公司会如何处理这件事,你认为呢?只有一分钱,你觉得该税务机关会向企业追 缴这一分钱吗?企业会补交这一分钱吗?为什么?学生答(略)
【课后小结】本课通过纳税人、负税人等概念的剖析,对违反税法的行为及违反
税法应受到的处罚的学习理解,增强了学生的纳税意识,提高了对
自觉履行纳税义务,行使纳税人权利的认识。
板书设计
依法纳税
一、概念
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负税人-------实际、最终承担税款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3、公民应怎样做到依法纳税?
教学反思
《依法纳税》本课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模块《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个框题《依法纳税》。新课程下如何使政治教学回归社会生活,实现教学目标。课后本人进行了反思
一、这节课教学设计成功之处:
1、设计了较新颖的形式。在教学设计中,本人考虑用一种较为新
颖的形式---主持访谈节目的形式导入新课。
2、设计了生活化的话题。在一整节课的教授过程中,选择怎样的话题导入新课、如何使话题贯穿全课是相当重要的。本人选用了正反二个实例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3、在形式实施方面,学生较为接受这么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开始上课时,当我宣布今天来模拟一次电视访谈节目时,学生都感觉比较新鲜;当我拿着话筒走近他们时,很多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发言欲望。
4、在话题讨论方面,学生这一正一反的实例比较感兴趣。该事例
情景创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话题的深入,学生基本都能推出将要学习的结论,较好地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在交流互动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加
深了对新学知识的理解。避免了“一言堂”现象,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了师生交往、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二、本节课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充分。对于教师导入和教师讲解的部分,语
速稍显偏快,用时较短,原来预设为15分钟的环节只用了10分钟,导致在所有原定环节进行完之后还留有5分钟的空余时间,这5分钟虽被处理为课堂讨论,但显得整节课有些不连贯。
2、没有给学生充分的留白和等待的时间。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
意细节,抛出问题之后要善于等待,要善于给学生留白。在这节课中,由于太急于进行自己预设的环节,所以对学生的反应
关注不够、灵活性不够。
第四篇:依法纳税的教学设计
《依法纳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纳税人、负税人的含义
2、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反税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3、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纳税人和负税人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简单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随后让学生结合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及当前的社会实际,谈谈我国目前为何要上调个税起征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教师适当点拨,进行点评:分成两层:
(1)社会实际:经济发展,收入提高,物价上涨,人们的收入差距加大
(2)个税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实现共富,构建和谐社会
多媒体显示一则材料:在“梦想中国”中,明星获得高额奖金
教师活动:获奖选手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积极发言,一致认为要交税。
教师过渡:很好,只要是纳税人就应该依法纳税,那到底什么是纳税人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推进新课]
多媒体显示:探究活动一“父子对话”
父“我纳税我光荣”,子“纳税与我无关”
教师提问:你认同父子俩的观点吗?并且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热烈讨论,积极回答
教师活动:进一步提问“中学生和纳税有关吗?”
学生活动:继续认真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过渡: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纳税人的含义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1、纳说人
(1)含义: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教师活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直接”、“税法”、“单位和个人”
(2)成为纳税人的条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教师提问:哪些单位和个人要交税?哪些行为和收入要交税?联系前面所学的税种。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积极回答
教师点评: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教师活动:在开头的讨论中,我们提到在每个人消费时,间接地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税款,那消费者是否就是纳税人呢?
2、负税人
含义:负税人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教师活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最终“、“单位和个人”
3、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
(2)联系:
教师举例:教师的工资要交个人所得税,提问“此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否是同一人?”
学生活动:一致回答“是”
教师点评:以个人所得税为例,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由自己承担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教师过渡:那有没有不一致的时候呢?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课本84页探究活动,思考两个问题:
1、案例中谁是电器生产的增值税纳税人?谁是负税人?
2、超市是电器零售环节的增值税纳税人,谁是负税人?
学生活动:根据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回答该问题
教师点评: 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如 服装厂 织布厂
支付9945元(原料费8500元+增值税1445元),其中织布厂把1445元上缴给税务机关,此时服装厂是负税人,织布厂是纳税人。
(注:运用多媒体显示上述材料时,做成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判断服装厂和织布厂谁是纳税人,谁是负税人。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纳税人与负税人的理解)
教师活动:让学生判断“每个人不一定是纳税人,但都是负税人”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教师点评:要看是否符合纳税人的条件;因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商家把税款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抬高价格转嫁了我们消费者。因此,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多媒体播放Flash《假如国家没有税收》,以此说明税收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间接或者直接与纳税发生着联系。
多媒体显示:探究活动二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结合Flash的内容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的认识。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1)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比较中国的历史和现在,中国人民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都源于中国本身综合实力的提高,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荣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税收的作用——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依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
多媒体展示:国家利用税收办的若干件大事
教师过渡: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依法纳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人受到利益的驱使,公然与法律挑战,干些违法事情。
2、违反税法的行为
教师活动:分别介绍这4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1)偷(逃)税:(详讲)刘晓庆偷税案材料,让学生从案例中概括偷税的含义及偷税人惯用的手段,结合课本漫画《追星族》说明现在一些高收入者未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
(2)欠税(略讲)课本案例,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即可
教师活动:骗税和偷税都是利用欺骗的手段,两者有何不同?
学生根据课本上关于两者的描述,能够回答两者的目的不同:偷税的目的是为了少交或不交,而骗税的目的是为了骗取税收优惠。
(3)骗税(详讲)主要让学生从案例中知道骗税主要指获得国家的税收优惠,特别是骗取出口退税。教师在这里可适当提一下有关出口退税的知识。(对于出口商品实行出口退税是国际通行的一项鼓励外贸出口的重要政策。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
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骗取出口退税案材料:略
(4)抗税(略讲):主要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在掌握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后,由学生总结各种行为的异同点。
教师活动:实战演练
多媒体显示4则材料,让学生判断分别属于哪一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教师活动:让学生归纳这4种行为的相同点:
(1)都是没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2)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
(3)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多媒体显示:探究活动四:
小明去一家数码专卖店买一款心仪已久的MP3,在进行付款的时候,售货员这样对小明说:“你如果不要发票,可以享受八折优惠。”小明陷入了两难。
教师提问:(2)购物时你是否索要发票呢?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P86下面的相关链接回答
教师点评:发票不仅是消费者维权的凭证,也是税务机关依法收税的依据,索要发票能够保证税收足额入库。
多媒体显示:探究活动五
小明:爸爸,我们市中心广场的雕塑又换了,都换了三次了。
爸爸:我要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不能拿我们纳税人的钱随便乱花。
教师提问:你认为小明爸爸的做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学生活动:热烈讨论,积极发言
教师点评:这叫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树立“纳税人”意识
3、“纳税人”意识
一方面,公民应当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另一方面,公民还要行使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纳税人、负税人,以及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课余作业】
辨析:
1、我国的每一个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应纳税.2、增强纳税人意识,就是要求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
【版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五篇:依法纳税承诺书
依法纳税承诺书
本公司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5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和第56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之规定,我公司郑重承诺如下:
我公司在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中坚持依法纳税,所填写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住宅类销售明细表、房地产开发项目商铺类销售明细表、房地产开发项目车库、储藏室、地下室类销售明细表以及所提供的全部建筑施工合同均真实、合法、有效,我公司对以上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如有不实,我公司愿意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理。
****年**月**日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