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时间:2019-05-15 03:5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第一篇: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保太完小

陈成秀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呢?本着教学的经验,略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个性化理解,创导自主诵读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就拿诗意来说,我认为只要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情怀深藏于字里行间,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学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清平乐。村居》时,上课伊时,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词人,学生根据注释大概了解诗意后,我重点引导学生诵读。先是划节奏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次比赛谁能美美地背诵,最后根据画面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这一家子的生活如何?你有什么感受?词人想表达什么情感?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能体验理解,并能背诵和说说词的意境,思维活跃,表达优美,虽说法不尽相同,但词的意境美已淋漓尽致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已悄悄地感染了学生,情感得以共鸣。学生在自主的诵读中,得到了个性化理解。

二、反复吟诵想象,读中悟情。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诵读对于古诗学习之所以这样重要,是因为古诗有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教师应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张继的《牧童》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一是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四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皎洁的明月,广阔的原野、悠扬的笛声,无悠无滤的牧童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美丽的黄昏,一位牧童吹着木笛放牧归来,他来不及脱下蓑衣就……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三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放牧归来的牧童,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只有欣赏者自己用丰富的想

象,才能去感受和再现诗歌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以,使学生进入意境之中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充分吟诵加联想,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形成画面。至此,学生才可以说进入了诗的意境。一旦进入意境,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不言而喻,学生也就掌握了诗词的精髓。因此,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整合教学内容,强化语言积累

古诗词积累,强调阅读记诵的过程,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要课内外结合,要前后联系,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例如,我们高学段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巧妙地根据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读前面学的诗词,适当推荐同主题的诗词引导学生诵读。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量,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另外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古诗进行题材分类——咏物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这样的整合教学,既增强了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又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拓展实践,深化古诗词的学习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文化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它精练的语言,深远的哲理,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是值得每一位学子去学习和运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小学古诗词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共计160篇(段),再加上附录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70首,小学阶段古诗词总量已经是相当大了。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诵读诗文、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等更多具体的要求。可见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在数量上增加,而且要求更为具体,内容也趋于丰富;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实施好这部分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我在班级开展每周一诗,每月一诵,每季一写,要求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去积累,去体验,虽然班级学生的作诗水平不怎样,但诗句能脱口而出,颇有诗人的味道。我们教诗的最大目的不只是为了教,而是要让学生体验,理解,运用,传承。平时的语言训练中,要让学生适当引用诗句,增加语言的魅力;在口语表达中,可以因地置宜地利用诗句提高语言的说服力;在课后练笔中,可以把诗句写成短文,对比阅读理解;在与学生说理教育时,可以引用诗句让其明白,如惜时句,爱国句,亲情句等。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但只要教师能深入浅出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领悟诗境,领略作者遇境吟诗的无穷魅力。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都能焕发出精神活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篇:如何进行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如何进行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因为小学生阅历不足,抽象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不容易将文字内容转化、想象成具体可感场景画面,再者,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文与学生思想感情的距离,也影响到学生对古诗意境的领会,通过实践教学,我觉得如能运用多种教法、多种渠道,便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兴趣在古诗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

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强化内在学习动力,吸引学生去了解五彩缤纷的古代自然和社会。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可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古诗大都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小学生十分偏爱,学生兴趣浓厚。教师根据这些特点,授课前教师把教学挂图挂在黑板上,并放磁带。这样图声并茂,会极大地诱发学生学古诗的动机,激起学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启发想象 培养学生领会再创能力

古诗教学可以从分析简练的语言入手,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引导他们领会诗情画意,培养学生再创能力。如教学《草》。我在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后,让学生听乐曲,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勾画出诗人站在原野上,背着手望着一大片茂盛的野草的简笔画。最后为了再现当时的情境,我又指名学生扮演诗人,想象自己是诗人,站在原野上,望着一大片茂盛的野草来吟诗、作画。这样学生就如亲临其境、亲身经历,不但加深了对诗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领会和再创能力。

三、借画释词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所在,教师如果仅把含义抄写下来,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并不真正了解。教师若再把其含义转化为相应的图形,效果就好多了。以《草》一诗为例。检查预习时,我发现学生基本上了解诗的意思,但对“离”、“荣”这两个词不甚理解,有的还把“荣”误解为“繁荣”,把“离”说成是“离开”,有的查阅字典,只能答出其大意,但是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词义就比较困难。这说明学生对这两个词还没有真正理解。于是我一边讲解词句,串释词义,一边用绿色粉笔在黑板上大致画了幅小草茂盛的图画,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词义,然后我再放CAL课件。小草一年一度由发芽、茂盛到枯萎,来年又发芽、茂盛到枯萎。观后,学生很快理解了“离离”、“荣”的含义。这样学生对词语不但理解了,印象加深了。学生对难理解的古诗,也会化难为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

语文教材特点,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在进行古诗教学后,教师给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老师是按什么线索去分析古诗的。另外,在检查学习效果时,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如教学每一篇古诗后,在检查学生学习古诗情况时,我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孙子、儿女回到家里向家人汇报自己在学校学习古诗的情况,老师再用不同的语气向学生提问来检查学生对古诗的字、词、句及作者、朝代等掌握情况。这样,不但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巩固了古诗的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和说话能力。

在古诗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古诗教学中应有的潜力,陶冶学生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使之具有一定的古诗赏析水平和古诗修养,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低年级古诗文启蒙教学方法初探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可谓字字珠玑,千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近年高考语文科目中,多年未曾露面的名言名篇默写和古文翻译再次出现在试题中,同时新增古文鉴赏试题。可见,诵读经典诗文极其重要!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能陶冶孩子的情操。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孩子自小诵读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诵读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诵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就能体会到人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开阔心胸,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情感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心灵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明悟,句句领会,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积累上。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我们要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要求学生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那么,如何使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饶有兴趣地诵读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我认为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辅助教学:

一、巧用绘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画。在诵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如寇准的《咏华山》,引导学生诵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一句,简笔画勾出—— 一座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的华山;诵读“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时,一边在华山之上添画太阳,一边在华山山腰画上朵朵白云。简单明快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学生读起来一定有滋有味。

又如骆宾王的《鹅》一诗,图画背景是一个两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弯着长脖子朝天空叫,水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绿”“白”“红”色彩艳丽,煞是好看。

像这样的古诗教学还有《江南》《独坐敬亭山》《敕勒歌》等,教师在作画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对字词、诗句的感知,同时因为动脑又动手,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背诵起来,大脑中不由便出现了这样的画面,避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学生也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诵读”,层层递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古诗的领悟力。

二、借助故事

八九岁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而在古诗中,有许多是诗人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如果在教学时加以改编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故事,那么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一定能理解古诗背后的道理。如在诵读《游子吟》一诗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孟郊要出远门,夜已很深,母亲还在油灯下为儿子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衣裳,衣裳千针万线,缝得密密的,生怕儿子回来太晚,衣服穿破没人补。第二天,孟郊上路了,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通过一边讲故事,一边诵读古诗,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借助讲故事进行诵读的古诗还有《咏华山》《锄禾》《悯农》《江上渔者》等等。

三、再现情景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学《锄禾》一诗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段录像:农民伯伯起早摸黑地播种、插秧,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最后画面定格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上,无需过多解释,学生便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动时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然后又播放几个生活小镜头:一个学生将吃不完的馒头随手扔到垃圾桶里;一个学生将一大碗白米饭倒进垃圾箱;几个学生在田间放风筝,踩坏麦苗„„看了这几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镜头,有的学生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有的学生露出生气愤怒的神色。我说:看了这些情景,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学生对浪费者也是对自己最深刻的教育。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带进课堂,学生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无需太多时间,学生既能很快熟记古诗,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浪淘沙》时,用课件展示飞流直下的瀑布、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腾不息的黄河,这样气势磅礴的画面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给心灵带来震撼。在朗读指导中,这样的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准确感受、记忆古诗非常有帮助。

四、问题引领

不管懂不懂,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紧接着采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来快速地理解。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再如《登鹳雀楼》,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学生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想到了什么?学生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能很快掌握古诗大意,从而快速记忆。

五、趣味读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配乐读,或加手势表演读,或范读领读,或齐读默读,或个别朗读背诵,或提问征答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经常听学生读古诗如小和尚念经,咿咿呀呀,拿腔拖调。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如停顿、重音、语速等,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如停顿“ / ”,重音用“ .”,延长用“-”等。比如旧版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歌《春晓》,旋律优美,便于吟唱。学完这首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别的古诗也拿来唱,唱得不亦乐乎。

六、等级奖励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被表扬,喜欢获得奖励。只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背诵古诗,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学生诵读的兴趣才会持久。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每背完一首古诗就盖一颗章或是奖给一颗星,获得五颗章或星时,就换回一份喜报。拿到五张喜报时,就能获“古诗小能手”称号,再高级一点的还有“古诗大王”等称号。通过这种方式引领孩子在诵读古诗的天地里自由翱翔,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当然平时多开展各种各样的古诗竞赛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每日,迎着清新的空气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学生们诵读古诗

文的琅琅书声,你会觉得这是多么美妙的时刻。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恩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品格„„这一切,都将成为“祖国花朵”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源泉。让我们与学生一起来诵读古诗文吧!不仅要让这古老的乐章回旋在学生的心田,还要让它融入学生的生命,伴随学生一生。

第三篇:小学古诗教学

小学古诗教学“三部曲”

内容概要:

文章阐述了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对于作为中华语言文学精华的古诗,可以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多积累古诗。使学生真正走进古诗,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关键词:

诵读、情境、意境、兴趣、积累。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但是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如果对其笼统的进行全面教学,耗时费力不说,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况且,由于各个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诵读古诗,感受韵律

古诗文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不管是何种句式,它们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儿童非常喜欢。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古诗,不是重在“阅”,而是重在“读”,这种“读”不是一般意义上读其他文章的“读”,而是放开情感高声朗读的“读”。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

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至于扼杀学生的个性及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古诗适合于吟咏,一首抒情较浓的古诗,如果反复吟咏的话,不但能体会它的语言的精美,还能感受到诗人表达的细腻的情感。例如反复吟咏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诗,就会仿佛看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更能体会出诗人的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我认为应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带领他们去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之美。

二、创设情境,欣赏意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⑴ 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⑵ 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几种赏析诗的语言:

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在教《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就把春天写活了,不仅写出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的写出来了。

根据诗句想象意境。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飞泻而下是怎样一幅画面,再引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境。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⑶ 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小池》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预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⑷ 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5)了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感悟诗情

想要彻底了解一首诗的意境、诗情,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的情况及有关诗文的一些简单的历史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继而解析诗的语言,涵咏的诗意,甚至完成教学目标都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我在教学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时,先让学生知道:这首诗李清照写于1128年。但应该是源于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的玉楼珠阁被毁,徽、钦二帝被掳,朝廷仓皇南逃。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某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爬下城墙逃跑了。叛乱平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从此开始对赵明诚冷淡疏远。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气氛尴尬。行至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一方面是借古讽今,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另一方面,也是对丈夫的逃跑行为的谴责。通过让学生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感悟诗情就是水到渠成了。

因此,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较快的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本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激发兴趣,日积月累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应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都接触一下古诗。我们可以在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一个“每日一诗”小活动,这个活动可用在3分钟预备铃后,每天让学生轮流背诵一首古诗,然后把自己背诵的古诗贴在教室前面“每日一诗”栏目下,我认为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不仅积累了很多古诗,而且还会对古诗慢慢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每学期必须举行一次全校型的古诗词朗诵会等等活动。

除了有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外,教师在教古诗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诗文学习应该成为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应有新的认识,新的感悟,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多更好地去探索、去研究。只有这样,儿童古诗文教学,才会真正出现新的局面,使古诗——巨大文化遗产更加灿烂。

第四篇:小学古诗教学

小学古诗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三、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为古诗教学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使古诗的学习回归了本真。它注重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提倡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对诗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体把握”即可。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个高度出发,笔者认为古诗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学习《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设下一疑:对诗句.文言文教学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

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九年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初中人教版第三册)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作业训练、作文训练、单元测试或月考等形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能“日日清”(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月月清”(当月的单元测试或月考发现问题当月解决)。

文言文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永远停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只代表我个人观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加入到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让文言文的芳香能飘散得更远。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文言文的创作时间离我们遥远,而本身语言优美,谋篇布局精巧,内涵深刻独到,学生学起来就倍感吃力。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字字落实,将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全部搞定,然后句句疏通,将字词连起来,翻译成准确通顺的现代文句,最后按“信、达、雅”的标准,连成一篇准确通畅的现代文。这之后带领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我认为此时在学生头脑中映现的,已不再是文言文,而是完完全全的一篇现代文了,也许这就是学生之所以觉得文言文难学的原因吧。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呢,我作了一些尝试,觉得效果不错。

一、读。读,读到六分懂。我认为文言文语感是勤奋刻苦地读出来的。我在教学中并不急着翻译,急着品析,而是让学生在晨读课、课前及课内反复读课文,直读到口齿伶俐、抑扬顿挫,甚至熟读成诵了不可。当然出于效率的考虑,诵读课文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我先范读,较难的文章有时领着学生一句一句来读,有时还给课文配上图画或音乐来读,以减弱学生反复诵读古文的枯燥感,从而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古代语言的美感。比如教《三峡》,我给课文配了许多三峡的精美图片,教《口技》,我为学生播放了现代人表演的各类口技的录像,教《小石潭记》,我则以图文和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法,美景、美文、美图、美乐,使学生诵读时不禁沉醉其中。通过读,学生能达到六七分懂,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再引领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的第二步。

二、品。品,品到八分透。对文言文的品析我一般放在授课的第一课时,因为我觉得学生对新授课的兴趣和热情最为高涨。如教学《陋室铭》,我以一个“陋”字贯穿全课的线索,设计了三大版块,陋室之陋—陋室之乐—陋室不陋,偶尔穿插一些知识点(如比兴的手法,对偶的修辞,典故的运用等)和训练点(想象陋室之陋,描述陋室之乐,评价陋室之主等),点线面结合,学生兴趣很大。教学《口技》围绕一个“善”字体会口技人的表演技巧之高超,教学《送东阳马生序》则由文末最后一名切入贯穿。总的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古代语言,当然要做到十分透彻是不可能的,品到八分就足够了。而且尽量将古文教学与现今我们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赋予其时代新义。如《陋室铭》中所表达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在当时特定的专制黑暗的封建社会里,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出世态度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在如今这个相对自由平等同时又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这样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三、译。译,译到十分熟。在读与品后再进行译,集中进行字词、句、篇的翻译,这样难度也就不大了。教学中我尽量联系学过的文言文及词句所出现的具体语境,使学生举一反

三。翻译时在原则上要做到字字落实,句句通畅,按“信、达、雅”的标准将原文改成一篇准确通畅又不失优美的现代文。课后必做的一份作业是整理笔记,将文言文与现代文翻译一一对应起来,使其清晰无误,一目了然。当然,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等,可促进知识的巩固和保持。将所学的每一篇文言文译到十分熟十分必要,这样,在进入下一篇文言文的学习时,就会产生令人惊喜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通过这样的“读、品、译”的训练,学生对文言文已不再视为洪水猛兽了,在熟记、理解了大量字词的含义和活用现象后,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做课内外阅读理解题就游刃有余了。并且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大大增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古诗教学

让孩子自由翱翔在古诗词的天空

——小学古诗词教学谈 宣汉县三河学校

杨秀斌

诗词所包含的审美和精神世界气象万千,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启悟,感受到瞬间对永恒的顿悟,梦幻对现实的超越。但这些都不是逻辑推理所得,而是尽力把学生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火花。正是这种审美、怡情中的创造思维训练、科学的右脑思维开发,孩子们从诗词中听到了昆虫的低吟,落叶的叹息;看到了鸟儿的飞翔,溪水的流淌;闻到了青草的气息,野花的芳香;甚至会感悟到离合悲欢的人间话剧,苍莽宇宙的神秘浩渺,坚韧不拔的人格力量„„继而敞亮了人生的道路。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从小就对我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品——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笔者认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古诗文诵读,一定能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出了“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般的寂寞尴尬境地,呈现出一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繁荣景象。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开学第一天,教室里就传来这朗朗的诵读声。这是我搞的一项特殊活动,就是学生在介绍自己姓名的时候,还要背诵上学以前学过的古诗。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加上老师夸张的表扬,他们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在孩子们尝到成功甜头的兴奋中,我规定今后每天晨读古诗几分钟时间。就这样,我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选取从古至今的诗、词、曲,古今格言警句、成语寓言,让孩子们朗读背诵。学生日日夜夜,天天读,周周读,月月读,年年读。从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到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孩子们畅游在中华古诗词的海洋里,吟唱着,诵读着。每天那习惯成自然的诵读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童年阶段是最好的记忆时期。“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每日的诵读既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记忆能力,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名篇。

随着慢慢的“酝酿”与渐渐的“反刍”,逐渐的量变一定会出现质的飞跃!我坚信,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精品,会同空气一样毫无痕迹地从学生的口中渗入血液,留存于生命之中,而且融会凝聚在诗中的智慧、风骨、操守、意境,并将成为他们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除了加强积累,我还注重诗词教学中的开拓训练

1、家庭自学充分利用家庭的有效时间学习古诗是巩固拓展古诗词学习的良好途径。目前小学生学习任务很繁重,学习的科目又多,再加上有些同学在校外还要参加一些音乐、英语、美术等方面的特长进修,因此,古诗文扩展教学的内容大多要靠学生自己挤时间自学完成。在这点上,教师的调度很重要。于是我周六、周日的作业少留一些,寒假、暑假的作业少留一些,以便留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让孩子学习古诗文。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了更多的古诗词。而且学生们大多养成了每晚向家长背诵古诗的习惯。

2、单元辐射学习。即以教材出现的古诗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例如教学《夜宿山寺》时引出李白的另一首《望天门山》;由贺知章的《咏柳》引出另外一首《绝句》;由杜牧的《山行》引出另外一首《秋色》„„这样,由于新出现的诗与教材中的诗是同一体载形式,所以学生都学得比较扎实。

3、组织诗歌朗诵会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我都要分别举行两次诗歌朗诵会。在所学的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比赛。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代表们有的配乐朗诵,有的浅吟低唱,有的编成小品进行表演。这项活动极大调动了他们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更使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有了用武之地。

4、诗配画和诗化作文。每周从背诵的3首古诗词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配上想象的画面,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出诗歌表现的空间与色彩形象。就这样,每周我都能欣赏到孩子们依据诗词的意境表现出的繁花锦绣般生动的“美”。另外,每周还要求选一首改写成小作文,将浓浓的诗情变为生动可感的篇章。学生们有的利用电脑多媒体设计出所想象的画面,有的上网互读改写的作文。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将自己喜欢的诗词在头脑中加工、物化,既训练了想象力,又培养了绘画能力、作文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5、诗文集锦。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诗词收集起来,并贴上自己的照片,附上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警句,再适当配上插图,贴在日记本上。

6、给诗人写信。每年的寒暑假,我都要求学生给自己喜爱的诗人写封信。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达2000多人,自村夫到皇帝,从稚童到老叟,诗坛群星灿烂。让学生寻找诗人的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代表作及成才的事迹或悲凉的人生,写出对诗人的感受认识或者鉴赏评价。有的学生写道:“李清照奶奶,你的心情还好吗?”“谭嗣同,您够男子汉!”“李白,你的铁棒磨针的故事是真的吗?”“杜甫爷爷,我从未看见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景象!”“虞世南先生,你的那首《蝉》难道仅仅是写不停叫着的‘知了’吗?不,你同时也在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在描写着自己。‘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我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这种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写作能力,既理解了诗人不同的精神境界又发表了新时代学子的看法。这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成了学生精神家园,他们怎能不欢喜呢?

教无定法,理在心中。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词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古诗词教学活动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诗词教学就不是问题了。

下载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

    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 古诗是我国文学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了我国古代的文明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汉语,尤其是学习我国的古诗文化,对婴幼儿早期智......

    小学古诗教学心得

    小学古诗教学心得 诗歌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小学生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也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

    小学古诗教学心得

    小学古诗教学心得体会 郝高灵 诗歌是我国丰硕的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的古诗教学,简单谈一下我......

    小学古诗教学落实

    小学古诗教学落实“三 诗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有着不同于其它 文体教学的特殊作用,优秀的古诗不但情理兼备,易 于诵记,而且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它不仅可使学生 了解我国优秀的......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教育模式 古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浅谈古诗教学 ——初步古诗教学侧重点 宽城第二小学 张晓莹 中国的古诗和中国的国画一样,是独立于世界的文化瑰宝。它有着国画的意境,有着与众不同的美。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古诗。每首古诗都有着自己的情境,诗人都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所以古诗教学是一种情境的教......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21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略) 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学习导语: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