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装饰画》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现代装饰画》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现代装饰画》是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一些艺术类院校中的《现代装饰画》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却有待提高,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使用的是工作室教学模式来对《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进行改革。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以专业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现代装饰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然而当前《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学的效率不高,没有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因此必须对《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装饰画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当前《现代装饰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装饰画》课程的前身是《图案与装饰画》,尽管各个艺术院校都非常重视《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将其作为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但是《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代装饰画》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装饰画创作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然而当前《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性较低的问题。
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艺术人才要具备一定的综合专业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人们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单一的传统图案与传统装饰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时代在变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视野也变的越来越宽广,大众普遍文化与品味都日益提高。这就需要对《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现代装饰画》课程改革的理论
鉴于社会和市场对于艺术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装饰画》的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此为突破点来进行课程改革。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工作室模式在我国各大院校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是模拟工作室制进行教学,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改变。也就是将课堂打造成为模拟公司或手工作坊类的工作室,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优势进行分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由教师进行分组教学。
《现代装饰画》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1.在《现代装饰画》课堂上实行分组教学
根据工作室教学模式,在《现代装饰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大约有4至6名学生,来模拟工作室教学,使课堂模拟公司或手工作坊类的工作室。围绕《现代装饰画》的课程内容,教室要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进行选择。
例如教师可以将以下几个学习任务分配给学生,令每个小组自行选择:①在大小不同的葫芦上绘制地域特点强烈的朱仙镇木板年画,以及包公人物葫芦画、卡通人物葫芦画、水浒人物葫芦画、传统婴戏图等。②油纸伞工艺品组。在空白油纸伞上绘制传统吉祥图案,以及地域特点强烈的“汴梁八景”等③综合材料小幅漆画。利用综合材料绘制“汴梁八景”或具地方特色的漆画作品。④配饰类手工艺品的制作。⑤小型装饰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包括书签、彩绘车挂、彩绘挂件等)。⑥以立体雕塑与浮雕式墙挂饰墙面装饰作品。⑦装饰画的绘制与制作(包括沥粉画、仿古画等);⑧瓷器类彩绘工艺品。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发挥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兴趣。
2.分组教学的具体实践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分组可自行调换,比如第1周做装饰画,第2周如果学生觉得油纸伞更有趣便可做油纸伞,教师分组进行教学,主要是将制作各种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教给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多种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在具体制作过程中,由于课堂的自由性较大,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各组的制作经验,给彼此更多的意见,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的独立性。
分组调换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尝试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也能够学习各种工艺品的制作工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作用,如果某个小组的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些困难时可以及时向教师求助,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对其进行帮助。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各组可以将自己的制作经验总结出来,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因为每个组都与其他学生所在的组所做的作品不同,所以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也会各自审视其他组同学所做的作品,在心里与自己所在组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无形中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并且学生能够依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设计与制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分组教学中实现组内合作
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组内合作。也就是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依据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工作,可以一同分别制作,也可以流水线式制作。
比如进行葫芦画的组别中,有六个人来完成,这个组的任务是分别完成20个大小不同的葫芦的绘制,这6位同学可以每个人完成3~4个葫芦的设计与制作,也可以一个同学专门完成设计图案与绘制图案,在他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其他同学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切割葫芦、打磨葫芦表面等,4位同学进行上色与绘制的工作,1位同学进行最后的勾线、上清漆与后期处理的工作,这种流水线式的工作方法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而且与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工作方式比较相像。
实行组内分工与合作不仅可以更好更快的完成自己小组的学习任务,而且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更加熟悉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工作方式,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4.对《现代装饰画》的课程考核进行改革
对于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而言,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与教学都应与工艺品紧密结合,任何一类作品的体裁都应以地方文化与经济为根本,《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在课程改革中也要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
本专业的教学模式为“课堂作业等于产品”、“教、学、做、销”为一体,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课程的考核并不能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主要是辅导学生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教给学生每种工艺品的制作工艺,那么考核学生的主体应该是市场,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会直接投入到市场中看它是否被市场认可。
在各组学生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展销会活动,学校每年都会为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举办“六月展销”的活动,主要是用市场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考核。在具体的考核中,学生作为销售人员,由学校在开封游客聚集的地方联系好店铺或摊位,学生在这一周的时间轮流进行销售旅游工艺品,所销售的产品全部为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作业,以及三年级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的设计作品直接接受市场的检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设计作品更加具有市场针对性。
结语
本文对于《现代装饰画》的课程改革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现代装饰画》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只有对《现代装饰画》这门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教学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作者单位:开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第二篇: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而且走过不少的曲折路程。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学前教育的先驱,如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对当时那些严重脱离中国国情的幼儿园课程模式进行了锐意改革,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课程,形成了“但愿设计法”、“整个教学法”、“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设计幼儿园课程的指导思想,主张儿童“在活动中学”,通过实际生活获得发展。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模式,建立了分科课程,进行分科教学,幼儿园采用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课程。同时,全面批判美国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论,也全面否定了我国陈鹤琴等老一辈幼儿教育家的“活教育”思想。其结果是我国幼儿园课程走向单一模式,变得僵化,仍旧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和实际。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幼儿园课程研究受到了摧残,失去了发展方向。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工作积累了极为引人注目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去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行了大变革,要求幼儿园课程做出相应的改革,一方面吸收外国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课程模式,另一方面,借鉴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老前辈的幼儿园课程思想,逐渐形成了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整体教育课程、活动教育课程、游戏教育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新世纪之初,全国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对于中小学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性质;从上个世纪初,我国开始对幼儿园课程展开了研究,到今天已经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对我们今天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的主要观点对幼儿园课程的事实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外的一些幼儿园课程理论以及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创设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三篇: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报告
2001年11月,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我校承担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自课题申报立项以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全体实验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累了一批具有创新理念和适于普遍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下面仅就课题组三年来的工作情况作简要的汇报。
一、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本课题从课题申请批复后,学校课题组立即组织制定具体实验方案,本着严肃认真积极主动的精神开展课题研究,按照研究计划,分步实施,研究人员各司其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课题组探索总结了整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并建设了学科专题网站,撰写了大量论文和实验总结材料,推出了一批优秀实验课,组织了一系列教学研究观摩活动。
1、研究人员
鉴于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创建网络环境教学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组织了一批在教研领域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精湛的教师参加本实验,并且由校长周惠欣担任负责人。周惠欣校长是数学特级教师,辽宁省十大杰出校长。在1999年作为辽宁省唯一中学代表参加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作为一名科研型校长,他一贯坚持教育改革,坚持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理论深厚,思想超前,完全胜任本实验负责人工作。
主要参与人员中有教学校长,信息中心主任、教务科长及一批专业扎实的中青年学科教师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水平精湛的教师,他们大部分参加过国家、省市级教改实验专科课题研究,并在本学科教学领域多次参加省市公开课和业务大赛并获奖,同时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都已熟练掌握网络教学技能和多媒体软件制作技巧,有理论和技术能力参加本课题实验研究。
2、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环境变化,研究内容是: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素质 探索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模式即:“讲授式”教学模式、“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式” 教学模式、“网络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中各个环节、要素中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与反思。
探索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
3、完成时间进行调整
实验课题完成时间调整至2004年底。
二、课题研究的管理
1.组织管理
(1)设立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和对各类专题、子课题进行指导和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周惠欣、李伟、李铁、冯军。
(2)本课题为了管理的方便,按研究方向分成五个子课题。①讲授式教学模式子课题,刘洋负责。②探究讨论教学模式子课题,李强胜负责。③小组协作讨论教学模式子课题,齐次负责。④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子课题,邹海彬负责。
⑤网络应用、资源库建设、网络应用能力培训研究子课题,冯军、吴秀杰负责。2.课题活动管理
(1)课题核心组每月一次例会制度,交流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总结前期研究的经验,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作出决策。
(2)课题组全体成员每季集中活动一次,汇报、交流课题研究及实验情况,解决研究中碰到的各种困难,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课题组每学年组织2--3次大型探讨课活动,推广阶段性研究成果。(4)子课题负责人根据研究需要,进行正常的课题研究活动,可不定期交流研究情况,总结研究成果。重点、难点问题可集中力量攻关,课题核心小组做好协调工作。
3.课题资料管理
(1)资料管理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式,课题组定期进行收集、整理。(2)各子课题组应做好子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将研究资料和成果提供给课题组。
(3)实行资料信息网上共享,使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人员都能够使用对方的资料。
4.课题经费的管理
本课题作为学校的中心课题,从学校科研经费中支付课题研究的正常开支。课题研究过程中必然对校园网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学校将根据需要确保校园网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到位,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对教师的培训费用应作为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由学校财务部门按规定报销。对课题研究经费的使用,应本着厉行节约、严格管理的原则使用,执行财务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理论学习、技术培训、环境建设、资源建设阶段)
1、组织教育理论培训,加强教师理论储备,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建立领导小组,深入学习讨论,更新观念,全面发动,造成舆论。设计论证实验方案,落实到各教研组,培养骨干教师,壮大科研积极分子队伍。2001第一学期,课题组组织了四次教研活动,先后下发了20多篇理论文章和,从第三次全教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十六大精神,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到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国内课程整合的最新信息到国外的发展情况,大量教育科研的前沿理论材料都由课题组下发到实验老师手中。校长还集中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三次理论培训,从研究性学习到课程整合,从新课程理论到“3+x”改革。再到校本课程的开发。
定期组织实验教师统一学习课程整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观摩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实验小结,交流实验心得体会,撰写实验论文和实验总结及经验。其中重点学习了《信息素养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案例》、《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课程整合培训教程》、《校校通工程---应用篇》等著作和相关教学理论。使实验教师在信息素养和课程整合理论与教学设计等方面有了明确的思维方向和教学实验目标。为推进实验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派出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教师参加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南京课题开题会议,在东营组织召开的课题辅导培训会议、辽宁省电教馆首届课程整合培训班学习和参加教育部全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课程整合学术研讨会,同时积极与兄弟学校东北育才、省实验、沈阳11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等探讨、交流、研究课程整合的实验工作,同时聘请东北师大教育信息中心解月光教授、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刘晓中教授担任实验课题顾问进行理论辅导和具体指导实验工作的开展。
2、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首先提高和强化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以适应课程整合教学的开展: 提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具体目标:教师要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如文字处理、数据统计、课件制作、网络应用,在培训的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意识转变观念。
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整合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资源获取、教学软件应用、教学素材的处理和开发、网络应用。
活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方式:针对教师的培养目标要求的不同和技术素质的不同,教师的培训划分四个层面,制定四项制度、坚持六个结合。四个层面:专业层、提高层、普及层、管理层;四项制度:教研组长负责制、教研组电教员制度、帮教对子制度、奖励制度等;六个结合:专家讲学与外出学习相结合、重点培训与全体培训相结合、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校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典型引入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培训、考核、评比、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培训,使教师加深了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水平;促进了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逐步进行网络化管理,并努力向数字化校园迈进。通过培训,培养锻炼了一批骨干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了条件。
其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设置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坚持开足、开好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为开展课程整合,实现信息化教育打下技术基础。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总目标是提升信息素养,2000年为贯彻国家教育部高中课程设置方案,信息技术改为必选课。每周2课时,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智能信息处理等等。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文修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开展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为课程整合实验搭建研究平台。
学校领导高瞻远瞩,提出积极抢占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强化网络环境建设,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争创全国百强示范校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
鞍山一中全面推进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方针:注重普及,狠抓实效,积极创新,适度超前。
为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和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学校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组建了校园网络,加强了硬件环境建设,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搭建了高水平的硬件平台。
首先建设千兆校园网;通过光纤连接教学楼、综合楼、艺体馆、实验楼,共计900余个节点,全校每个教师配备1台联想P4电脑,形成了覆盖整个学校的校园网拓扑结构,保证了教学信息100M高速传输到桌面的需求;网络出口通过10兆宽带连接因特网,通过2兆数字电路连接教育科研网,保证教师高速、准确、快捷获取教学信息。
其次组建四个学生微机室和一个电子资料室,全部配备联想P4电脑,可容纳240名学生同时上课;其中包括专门学习微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个体学习式机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要功能的机房;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的机房等三种形式。
再次为适应网络教学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学校50个教室全部进行多媒体化改造,安装电脑、视频展台、液晶投影仪、电视机、电动屏幕和音响设备等,全部实现网络化多媒体教学。使信息技术真正走进了每一个教室,使之成为开放的课堂、广阔的教育空间。先进的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建设为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搭建了坚实的基础平台。
4、多种渠道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储备。资源库建设原则:采购+网络下载+教师自建三结合的原则。
为确保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我们首先采购了K12学科资源库、清华同方多媒体教学素材库,中教育星教育资源库等专业的成套教学资源安装在服务器上供全校老师使用;同时各组教师通过网络下载大量多媒体教学资源,并且进行分类保存,形成大量教研组教学资源;另外,最主要的是学校教师通过培训,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根据教研组需要,分工合作,分单元划类型,自制教学课件和教学网站,组内教师共享使用,共同完善提高。通过以上三中途径组建了鞍山一中教学资源平台系统,保证校园网为教师学生开展课程整合研究提供海量教学资源。
目前教学资源平台系统包括:电子一中校园管理系统、学科网站《物理在线》、《有机化学世界》、《行星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建模》等;学科资源库、学科课件库和专题学习网站,教学VOD点播系统等。构成了庞大的资源系统,为课程整合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储备。
(二)课题研究初步探索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和统一安排,组织课题组实验教师进行实验的初步探索。相继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开展“网络探究-讨论模式”教学、在语文学科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在化学学科开展“自主发现式”学习、在英语学科开展“讲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研究实验,并且都取得阶段性成果。
其中在2002年4月市进修学院召开的鞍山市课程整合研讨会上,我校物理教师李强胜的“网络探究-讨论式”网络教学课《电磁振荡》为与会代表作示范教学,获得一致好评。省电教馆韩宝祥馆长、马鉴副馆长、叶金霞主任等都全程听课并到会讲话,对李老师的课给予很高评价。同时在辽宁省电教馆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李强胜老师为全省各电教馆、学校与会教师就我校开展课程整合实验和《电磁振荡》网络教学作专题报告。引起极大反响。随后我们又举行了鞍山一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探讨课活动,在语文、外语等其他学科开展整合教学实验,分别上了《五人墓碑记》、《狮子王》、《平抛运动》、《原子的核式结构》等网络课。并且把这项活动作为我们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的展示平台。
2002年参加辽宁省电教馆网络课、教学设计、论文评比,我校的《五人墓碑记》、《狮子王》两节课被评为省一等奖并选送国家参赛。《平抛运动》、《原子的核式结构》、《电磁振荡》等网站被评为省一等奖,多个关于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被评为省一等奖。
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实践和初步探索,课题组及时组织教师开展讨论,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和出现的问题,大家积极参与,取得课程整合研究的初步经验和成果,为下阶段的全面开展研究实践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开阔的思路。
(三)深入研究阶段
2003年在实验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在课程整合实验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在校内全面推进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升华,本学期连续举行数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教学探讨课活动,每月一次。
3月25日,经过精心准备,物理组李强胜、语文组齐次老师的《万有引力》、《智取生辰纲》两节课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并邀请市内其他兄弟学校来校观摩研讨,取得了好好的效果和带动作用。
4月25日开始,分别是物理夏焰的《机械能的守恒》和化学邹海彬的《糖类、蛋白、食物》、数学王金禹《函数单调性研究》、《数学建模》等网络探讨课的进行。
从5月开始,化学、语文组、心理、美术、政治进行《化学结构》、《阿Q正传》、《心理羞怯》等一系列网络课,从而在全校掀起课程整合研究的高潮。此次活动受到全校教师和各兄弟学校的欢迎及上级部门的指导和表扬。
在实验进行中,我们随时结合具体实践,对实验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集中和自主学习,激发实验教师的实验热情,并能及时对教师的实验成果进行相关指导和督促,使之能及时总结,形成实验的宝贵资料。一系列的各学科的网络课,在全校掀起课程整合的高潮。
本次探讨课活动受到省市电教馆的重视,省馆韩宝祥馆长、马鉴副馆长、教研部郭丽雯主任,市进修学院秦国龙副院长、电教部李铁主任多次来学校现场指导课程整合实验工作。通过这一阶段的大量教学实践,课题组教师们对网络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网络教学课也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
2003年5月,为加强交流和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派出吴秀洁老师等5名教师参加了在郑州进行的全国课程整合研讨会。与兄弟实验学校相互交流关于课题研究的情况。12月冯君老师参加了中央电教馆在北京进行的全国教育技术实验校课题交流会,会上,我校选送参加评比的3节网络教学课,5个教学网站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和展示。
5月下旬我校参加了教育部计算机研究中心召开的东北片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会,会上,我校李伟副校长代表优秀课题研究学校做经验交流与发言,同时李强胜老师和冯军老师的论文《课程整合研究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及《我的课程整合研究之路》评比获得优秀论文。同时我校的课题研究被评为优秀研究成果收录成书。由教育部计算机研究中心出版。
10月份我校承办了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体课程整合研讨会,共有20余所学校参加,会上省实验中学和我校的王金禹老师的网络教学课《函数的单调性》获得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解月光教授在听课后对两节课做了详细的评价和分析,从教学环境、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和学生活动等几方面给予指导和建议。成分肯定了我校在课程整合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为大家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教学研究的探讨》。
在2004年11月举办的辽宁省网络课大赛中物理组李强胜的《万有引力》、语文组齐次老师《智取生辰纲》、数学王金禹《数学建模》和邹海彬的《糖类、蛋白、食物》获得辽宁省网络教学课比赛一等奖,其中语文组齐次老师《智取生辰纲》选送参加全国首届网络课大赛获得国家三等奖。物理组李强胜的《万有引力》、《磁场》、《机械能的守恒》、《化学结构》、《数学建模》等网站获得省网站比赛一等奖,其中李强胜的《磁场》获得全国多媒体软件大赛三等奖。
(四)交流总结提高阶段
结合实验报告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总结和实验体会,并对整合教学模式做分析、研究与反思,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各子课题组在这一阶段要出一批成果,发表一批论文,并不断丰富主页内容。网络教学论文、课件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做到获奖层次高、获奖数量多。总课题组汇总个组研究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
2004年7月吴秀洁老师参加在安徽举办的全国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中期验收会议,在大会上把鞍山一中在课题研究方面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从学校领导重视、网络环境建设、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学习,网络教学的探索交流和课题取得的成果和成绩等多方面做了具体的展示。获得与会代表和专家的肯定和赞扬。好多学校老师围着吴老师索要地址和联系方式,交流课题研究中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等。现场气氛热烈而隆重。重要的是刘晓中教授给予我们的课题研究很高的评价,他说:鞍山一中从领导到老师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不是走形式,浮于表面。课题的研究有深度、广度,而且进行了身层次的探索和总结,建立的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性。而且效果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和研究交流。
2004年10月,由于我校在中期验收中课题研究取得的优异成绩,我校承办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讨会”,我校为全体会议代表和专家展示了我校的实验研究成果,安排4节实验示范课。分别是物理组李强胜的《磁悬浮列车》、白丽花的《聚焦和平》和齐次的《一片树叶》、杨丹的《甲烷》。这四节课分别以网络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展开。充分体现了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示范课上教师提供的翔实而又、清晰的信息资源网站,学生熟练的信息技术技能和机智敏捷的思维,赢得在场会议代表的热烈掌声。下午的课程整合教学论坛由科研室何洪卫老师主持,首先由信息中心主任冯君老师介绍鞍山一中课题研究总体情况,然后分别进行语文、化学、物理和政治地理学科课程整合研究论坛发言。语文组齐次和周卫峰老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和多媒体环境下开展整合研究应用的情况;在语文学科中怎样巧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化学组邹海彬和杨丹重点讲课程整合应用的注意问题与化学特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物理组李强胜和于凤泽谈如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整合成长之路与主题学科网站的应用;政治白丽花、地理史立阳介绍分析文科课程整合的应用与资源问题的研究,即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政治教学资源的有限性、滞后性,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论坛会上,台上台下,专家与教师都就各自的研究实践展开了激烈的提问和讨论,会场学术气氛热烈而火爆。我校老师的发言获得全体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次会议和论坛,全面展示了鞍山一中三年来开展课程整合研究的成果和成绩。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校长和代表们展示了鞍山一中的高质量的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以及高素质的教师学生队伍。
2005年1月18日在天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颁奖大会上,我校再创佳绩,有七人获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这次颁奖大会是继2004年11月在我校举办的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这次大会有二十个省一百多所学校的三百多人参加会议,大会从全国各地送交的1600多节课中评选出一百多节优质课,我校齐次老师的《智取生辰纲》李强胜老师的《原子核式结构》获一等奖。冯君老师的《网页制作》、白丽花老师的《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张一老师的《球的概念和性质》、王金禹老师的《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张达丽老师的《欧洲古典建筑》获得二等奖。
我校李伟副校长作为大会特邀嘉宾为获奖教师颁奖并接受大会专家组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我校一等奖获奖教师参加颁奖大会并进行典型说课。齐次老师被安排在开幕式上进行典型说课,他作为高中网络课的唯一代表进行典型发言,他的发言受到专家好评,课题组副组长、全国现代教育培训中心刘茂森主任评价说:“相当深刻,相当好,反映了高中语文网络教学可使用的真实情况”。在下午的论坛发言中,李强胜老师的发言受到专家高度评价,课题组组长、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钟绍春教授评价说:“李强胜老师的小组探究式网络教学模式很有新意,值得提倡”,他还对我校的课程整合工作给予很高评价,他认为我校整体实力很强,整合工作搞得很扎实,在全国应属领先地位。本次大会共有十位学校代表说课,我校就有两位发言,是发言最多的学校,在会议期间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上次鞍山会议来我校听课的教师都交口称赞我校的整合研究工作、管理组织工作,称都对我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2005年1月1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央电教馆在广州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优秀课题成果表彰会议。鞍山一中选送的网络实验课例《智取生辰纲》在表彰会上获得一等奖,《万有引力定律》获得二等奖。
(五)总结思考阶段
对该实验进行结题总结。全体实验教师都要拿出实验成果,形式和内容不限。召开全体实验教师会征集成果,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课题实验写出较高水平的经验总结和学术论文,学校将评选出优秀论文,或优质课,集中出版反映本课题实验成果的专著,教学光盘,课件集锦和科研网站等。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巩固研究成果,形成论文集,并在网上发布研究成果,对比较适合中学教学,且切实可行的做法加以推广。同时为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做好准备,争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我校无论在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师素质和网络教学、学生信息素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整合实验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素养
通过实验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加深了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水平;促进了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逐步进行网络化管理,并努力向数字化校园迈进。通过培训,培养锻炼了一批骨干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了条件。目前我校教师已经达到信息技术应用教师普及率100%,学科覆盖率100%,课时覆盖率70%。
2、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创建了4种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通过实验,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实验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即
讲授式教学模式 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 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 网络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
3、形成独特实用的网络教学设计方案
在实验研究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不同,在教学中形成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网络教学设计两种方法。重点推广应用网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目标与任务、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组织、学习评价设计。
4、制定和形成课题管理机制和学习评价量规
五、课题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总结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以上4种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网络教学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发展和教育的主体性与层次性原则,加大了学习自由度。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探究的主体,教师通过教育软件、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组织等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关注每个学生发展的新课标要求。教学情境的分层次设计以及教学进度的因人而异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全体同学的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不受教师和时间的限制。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实现分层次教学成为可能。
2.加大了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拓宽了学习空间。
在网络课上,改变了以往以师生交流为主的课堂模式,口头交流与网上交流相结合,实现了多元交流,开创了生机、生生、师生交流的新局面。使学生通过交流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具体。
网络教学可以扩展到任意空间,学生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借助于计算机即可实现远程学习,教师也可以借助于网络实现网上答疑。例如,在教学中,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交流。但教师同样可以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实现网上学习。这样就把课堂自然地由教室延伸到世界。
3.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实现双语教学。
在下进行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时,在页面中安排了英文版的开普勒三大定律,让学生自己去翻译,理解这部分内容,上课时发现学生对本部分内容非常感兴趣,纷纷借助于教材,网络去钻研这部分内容。最后几乎所有同学都能翻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英语。达到了在做中学的目的。
4.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也是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过程。
在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时,英文版的开普勒三大定律中曾有一非常专业的英文词组,所有同学都不知道它的意思。借助于英文词典,发现竟没有收录。而这个词组对于文章的理解还非常重要。最后有同学聪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借助于互联网强大的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丰富了同学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在物理电磁振荡的教学时,有一问题是要求同学画出振荡过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开始同学对用计算机画正余弦图象感觉无能为力。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想出两种非常好的方法,一种是借助于强大的几何画板的函数功能去实现。第二种是借助于微软的POWERPOINT中鼠标的绘图笔来完成。同学们都受益非浅。
但是由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学中还有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能力弱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对学生重知识能力培养,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信息素养的均衡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弱化、学生主体绝对化的问题严重。网络教学进度安排与传统教学时限存在严重,冲突限制整合教学的开展。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不顾实际盲目套用网络教学模式。
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远未取得真正的成功。要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是当务之急,否则将影响课程的整合的开展和进度,同时也将影响课程的整合的质量,课程整合的顺利发展和推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焦点,通过近几年教育界各层次和方面的研究,但面临的问题和误区也较为严重,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与误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开展采积极取相应的对策,从教学理念、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和环境搭建、资源组合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实践以取得更多成绩,积累了更多宝贵经验,并结合理论研究经常作深层次的思考与提高升华,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工作向前发展。
第四篇: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现代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新版绪论
中国的外语教学实践需要自己的教学理论指导:
首先,语言教学对象不同。主要:母语背景和母语文化背景,母语的特殊语言结构特点和母语文化背景对中介语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不同。母语使用的环境、师资、教学方法的不同对目标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三,国人学外语的目的与他国学习者不同。
第四,中国“官本位”的文化中,只有建立在调查和实践基础上的外语教学理论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长官意志”对外语教学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教学实践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我国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落后
① 缺乏专业的研究队伍
② 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对重大、宏观问题的研究,如师资培养理论、课程设计理论、教材编写理论
③ 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脱节。论文是为了发表,为了评估 ④ 教师理论意识淡薄。没精力关注;理论太理想化
2.师资质量不高 3.教学资源匮乏 4.教学理念落后 5.应试倾向明显 6.权钱干扰严重。“长官”说了算,“形象工程”
第一章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从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学
传统外语教学重点:如何教。更关心教材编写、教学法设计等。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人们发现必须重新认识外语习得的本质及相关因素。
研究重点转移的原因还有:
1.教学方法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本人及主体的个性特点 2.教学方法经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认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其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等都影响课堂表现
4.母语习得研究证实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
外语教学中考虑的重点不再是“该教什么”,而是1.促进习得的条件是什么;2.如何在课堂上创造这些条件
对学习者的研究包括1.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2.学习过程的研究
学习者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语言潜能,动机,认知风格,性格等
关键期假说:儿童大脑有一个逐渐成熟,功能逐渐固定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语音的精确度上。可能的解释:大脑中专司语音的部分较早地完成固定化得过程,而学习其他语言成分的机制则与认知能力有关,因而也受到性格,动机和态度等情感因素的制约。
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在生理基础和社会心理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母语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习得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看待世界和周围环境的方式; 外语学习如果在掌握母语之后进行,则认知基础发生了变化,学习任务已不同于母语习得。
语言潜能包括:
Carrol认为: 1语音编码能力 2语法意识
3语言学习推理和概括能力 4 记忆力 Pimsleur认为:1 语言智力
2动机
听力 Skehan认为
1音位编码能力 2语音分析能力 3记忆力
语言潜能研究的局限和困难:很难区分一般智力和语言潜能,语言潜能与诸多其他因素有关,如认知风格等。认知风格指人们接受 组织和检索信息的方式上的差异。包括场依赖型和场独立型。不同的学习目的和任务,不同的学习环境需要不同的认知风格。
学习过程的研究:
经历了从对比分析到偏误分析,再到中介与分析的过程。
研究的重点:1.原有知识的作用
原有知识包括:1母语知识;2对语言的一般知识;3世界知识 偏误分析发现,外语错误只有一部分是由于母语知识的干扰引起的,另一部分由于认知因素,如过度概括,过度使用类推规则导致,还有一部分难于确定其真正原因。
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作用:1促进学习,即正迁移;干扰外语学习,即负迁移。
现在研究重点:1.如何确定正负迁移的比重和性质;2.如何提高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学习者策略研究:
研究重点:1.分类 2作用 3影响策略使用的因素
分类:1 学习策略:以最小的努力,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和外语知识学习新的外语知识
2交际策略:交际时因外语知识不足而使用的种种补偿或回避手段。
教学实际:培养学习者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基本交际策略。理论上:策略研究有利于揭示外语学习的本质 第二节 语言使用研究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 现代语言学研究由注意语言的形式分析逐渐过渡到注重语言的功能分析。代表性学科: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理论中有关交际能力的讨论,构成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反思和回归 传统外语教学法中占主导地位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主要内容: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Widdowson: 语言的组成:1综合性的,词块;2分析性的,语法规则 语法起调节作用,必不可少。要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而不是机械的句型操练。要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使学习者感受到语法规则并逐步掌握。文学教学对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提供了丰富而有趣的语言输入 2 文学作品反映了民族文化,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深入料及目的语社团的文化。第二章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第一节 目标 目标是解决外语教学实践中的理论问题。首先,研究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问题。语言是什么,语言学习是什么样的过程。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文化载体和文化象征,是符合系统。研究外语教学的本质,必须研究学习者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策略及社会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还要研究语言环境,教学环境和其他环境等的影响。其次,要研究外语教学的目的。环境和实施手段等问题。要结合国家的语言政策,政治和经济需求及学习者的个人需求等。然后才能制定教学政策、教学大纲,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环节。第三,要研究教学方法。如何贯彻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 相关学科 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 外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Stern的三层次模式:
第一层次:理论基础,包括:语言教学史,语言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等研究成果。
第二层次:中间层次,应用型理论,如学习理论,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
第三层次:实践层次,方法论,如目标,内容,步骤,材料和结果评估;组织结构,如计划和管理等。
相关学科的研究是外语教学理论的基础,从而影响学习、语言和教学理论的形成,继而指导实践层次。
优点:1 全面考虑了相关因素;2 充分注意了各层次之间的互相作用;3指出了语言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外语教学必须建立自己的语言理论和描写模式,相关学科只是启发它,而不是直接应用
第三节 教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本体论层次,哲学基础层次。
研究目标: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本质及外语学习过程的本质。2 实践论层次。研究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如组织机构,教师培训,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测试评估等。方法论层次。研究外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重点是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
外语教学与母语教学在本质上的异同:
相同点:
1.都需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如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一定的语言环境。2.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交际能力。
3.都必须掌握语音 词汇 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
4.大体上都经过感知 理解 模仿 记忆 巩固 应用阶段。
不同点:
1.动力不同。儿童学习母语是出于本能,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天然的动力。成人学习外语是受意志支配。
2.环境和方式不同。母语有天然的环境,“沉浸法”。外语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课堂上,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难以培养交际能力。
3.过程不同。母语学习是与生理、心理的发育同步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发展。
4.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儿童学习母语,自然习得文化和社会价值。
5.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这是最基本的不同。母语学习者一般为儿童,外语学习者一 般为成人,其认知和情感方面的个体因素不同。
首先,生理,心理和认知基础不同。
学习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和原有语言知识及世界知识对外语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年龄小的可以不费力地“吸收”语言,年龄越大,学习的速度和掌握的熟练程度越受影响。其中,我们不能排除生理上,即语言习得机制(LAD)的变化原因,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及学习者原有知识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即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和态度。态度消极,则阻力大,效果差。
年龄增大,对母语的熟练程度高,语言习惯和意识就越强,对新的语言系统和习惯的获得就越受影响。
其次,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跨文化交际,学习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
外语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语言是符合系统,要突出语法教学的重要作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有助于学习。
2.交际原则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途径是通过交际实践,工具为目的服务。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两者相互促进。
3.认知原则
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意识的对比母语与外语之间的结构特点的异同,加深对新系统的理解。充分考虑学习策略和记忆习惯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4.文化原则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
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1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学习;2 对文学作品的研读;3 对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了解。
5.情感原则
对学习者动机和态度加以引导,对性格,兴趣、情绪加以培养和控制。
其他原则:阶段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
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基于的认识:
1.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方法本身无优劣,关键是何时 何地 对谁 为何使用。
2.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非一成不变。
3.“拿来”时必须考虑国情。
过去存在的问题:
1排他性。否定其他教学法的有效性 2 片面性。直接法只强调语言的结构特性,忽视交际的本质。3 繁琐性。如沉默法。
要去粗取精,同时考虑到学习主体的认知因素。
第三章
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过程分析
第一节 母语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
第二语言指在本国语母语同等或更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可泛指任何在母语之后习得的语言。
外语指在本国之外使用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旅游或阅读文献等。
第一语言,母语和本族语的共同点: 1最早习得,常常是在家庭环境下习得。2 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
第二语言,外语和非本族语的共同点: 1 是双语现象时间上次于第一语言熟练程度上一般不如第一语言 习得方式一般是学习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学
狭义的第二语言与外语在语境、语言输入、情感因素、认知基础和掌握程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第二语言一般有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如在美国学英语。外语学习者很难有这样的环境,如在中国学英语。
其次,语言输入,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获得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如“针对外国人的谈话”,“教师语”,“同伴语”等。
再者,第二语言学习者有强力的学习愿望和动机,如为了减少种族歧视,争取同等待遇,择业,晋升等综合性动机和工具动机。
对于欧美学习者,相近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语言特征产生更多的正迁移。
对于中国学习者,母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文化传统,语言特征,包括语音、语法和文字系统的差异,带来很多困难。
最后,熟练程度。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达到近似于本族语者的程度,外语学习者很难达到。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自然成熟的,无意识的,在自然的环境中
学习是在正式环境下,如课堂,有意识地学习语法知识和使用规则的过程。
克拉申认为:
习得只有在自然地语言环境下才能产生;
学习作为有意识的对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训练,不可能导致习得。作用充其量有2个: 1监控学习者的语言使用,避免或改正错误 2 满足对语法知识的天生的好奇心。
母语习得是社会化的过程。外语学习是在母语习得后开始,认知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外语学习过程是否有意识取决于学习任务、方式和目标。学习过程包括习得和学习,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在认知心理学看了,外语知识和母语知识属于同一个知识系统。外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大脑中语言知识结构重组的过程,随着输入的外语知识越来越多,大脑中的语言知识结构逐渐调整到能处理两种或更多信息状态。
语用错误的出现表明母语交际能力也会迁移。
第二节 外语学习主体分析
1.年龄
关键期假说:过了一定年龄,即使有语言环境也很难顺利习得一种语言。我们设想,大脑中确有一个功能相对固定化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相对缓慢。关键期的起止界限不是突然的清晰的。
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语音的精确性越高,很可能专司语音的神经元更早专业化。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技能有不同的关键期。至于年龄越大,习得的速度和程度下降,可能是大脑中的语言习得功能逐渐下降,以及认知功能,如有记忆力逐年下降的趋势。
结论:
1起始年龄并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习得的程序或者路径;任何年龄都可成功。
2起始年龄明显地影响习得的效率和速度。如在语法、词义和词汇方面,少年组比儿童和成年组表现更为出色;
学习时间长短影响习得的成功程度,其实起始年龄影响语音的精确性。
2.智力
有人认为语言潜能和智力因素是平行的。
在母语习得过程中,智力不是决定性因素,除非弱智,一般儿童都能获得完整的语法能力。
Cummins提出两种能力:
1认知/学习语言能力,它与一般智力有关。基本人际交际能力,是口头交际能力的必需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语言技巧的因素。这两种能力互相独立,在母语和外语学习过程中都起作用。
意义: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外语,智力不起决定作用; 在课堂中,侧重于语言形式教学时,智力很重要。
年龄越小,智力因素的影响越小;学习环境越正式,越需要分析综合能力和技巧,智力因素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
启发:
1.智力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会更好;
2.侧重交际的活动对智力一般的学习者更有效,侧着形式分析和记忆的更有利于智力较高的学习者
语言潜能:指学习者所具有的某种能力倾向。包括: 1.语音能力,指识别语音成分及储存到大脑里的能力;
2.语法能力,指识别语言中句法结构的能力,指学习语法或组词造句时显示的潜在能力。3.推理能力,指语言学习者分析语言素材并由此确定意义与语法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09年考过这二人观点的比较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天赋,一种语法能力,一种普遍语法。体现在人类的婴儿在接受了一定的语言素材后便可以自动发展成某一特定语言的语言规则,从而创造性的使用该语言。
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是指语言使用者根据社会情景因素,恰当地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这扩大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内涵意义,涉及到了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之外的知识。
母语的习得似乎与个人的智力倾向不是十分有关,智力一般的人也能完美地掌握和使用母语 但是,外语学习的成败却与学习者的潜在的语言能力和其他智力倾向是密切相关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不一定是平行发展的。
从语言知识角度来看,婴儿学习母语是从无到有的(从普遍语法到个别语法),而学外语则是在已具备了一套具体语言的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有的知识必然会发生迁移。
从交际的角度看,学习母语是社会化的过程,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接受社会规约和文化价值的过程;外语交际涉及到跨文化的问题。
从认知能力角度,婴儿学习母语,是用母语来认识周围世界、判断事物的过程; 而外语学习者已经完成了依靠语言社会化的过程,认知基础发生了变化。
学习外语用到的四种知识:
1.关于人类语言和语言交际本质的一般知识; 2.母语结构的特殊知识,或其他所知语言的知识; 3.目的语知识; 4.各种非语言知识。
除去天生的语言听说能力外,外语学习潜能与人的一般智力水平有极大关系,同时也与一般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有关,语言潜能说到底是对语言特征的敏感性。学习潜能对习得的影响主要是在速度上,且有一定限度。因为不同能力类型的人可以利用另外的优势来克服某一方面的缺陷。
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外语时的新的认知基础,鼓励利用原有知识,运用分析和归纳能力。词汇教学中,注意对比母语和外语词汇系统的异同,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语言使用规则的教学中,更加注意交际能力中的文化因素的作用,使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和交际能力同步发展。
认知风格:指接受、组织和检索信息的不同方式。
场依赖型:依靠外部参照系处理有关信息,从整体上认知,往往缺乏主见,社会敏感性强,易与他人进行交际。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易于成功。
场独立型:以自我为参照,倾向于分析,有独立性,社会交际能力弱。在课堂正式环境中占优势。
情况很可能是:不同的学习目的、任务和环境,需要不同的认知风格或学习策略,要引导学生发挥特长。
情感因素 1.动机和态度 动机:(1)对某种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2)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的努力。态度:1.认知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信念;2.情感成分,对目标的好恶程度
3.意动成分,对某一目标的行动意向及实际行动
三种态度:1.对目的语社团和其本族语者的态度;2.对学习该语言的态度;3.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
态度与动机密切相关。态度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通过动机。态度影响并决定动机。
Brown 区分的三种动机:
整体动机:对外语的一般态度。
情景动机:比如在自然习得情况下,学习者动机不同于在课堂上的学习者的动机 任务动机:对具体任务的动机 最流行的动机分类:
综合性动机: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 工具性动机: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考试、晋升等。据认为,综合型动机往往更易习得外语。
动机、态度与外语习得的共识:
1.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因素
2.动机和态度的作用与能力的作用不是一回事。最成功的学习者是既有才华又有强力动机的 3.有时综合型动机有助于成功,有时工具型更易成功,有时共同起作用。4.动机的类型与社会环境有关
5.动机和态度主要影响外语习得的速度,对习得的路径和程序并不影响
个性:外向型与内向型
同性格的学习者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了不同的策略。外向型的学习者,他们善谈和善于反应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输入和实践的机会,但是他们往往不是十分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内向型的学习者,更善于利用他们沉静的性格对有限的输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形式分析,尤其在注重形式和规则教学的课堂环境下占有优势。
对不同性格的学习者:1.顺水推舟,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场合,让他们各自发挥特长; 2.促使他们想相反的方向转变,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理想的外语学习者(09年考点):
1.能适应环境中的团体活力,克服负焦虑和干扰; 2.寻找各种机会使用目的语;
3.利用所提供的机会练习倾听针对他输出的目的语,并作出反应。即注重意义而非形式; 4.通过学习技巧来补充与目的语社团成员直接交往的不足;
5.至少在语法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个少年或成年而非小孩(因为需要推理演绎能力); 6.具备足够的分析技巧和接受、区分和贮存外语的特征并监测错误; 7.具备学习外语的强烈“整体”动机并具有强烈的“任务”动机; 8.愿意冒险,用于实际;
9.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
第三节
学习过程研究
原有知识:1.母语知识;2.对于语言的一般知识;世界知识 原有知识,尤其是母语知识对外语习得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对这种知识的意识程度(awareness)。年龄小由于母语本身的交际能力有限,掌握的交际功能有限,对语言的明确意识程度小,因而受母语知识的影响程度小;相反,成年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程度大很多。
50-60年代,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时期,部分对比分析研究者认为: 母语知识负迁移是外语学习困难的唯一原因,只要通过母语与外语异同的对比即可预测学习者的困难所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偏误分析发现:只有25%的外语错误可以归结为母语的负迁移,其他往往由于过分运用一般认知手段,如类推、概括等。
关于习得顺序(sequence)的结论: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习得某一外语的顺序是一致的。怀疑的理由:
1.受试对象是在自然地目的语习得环境中学习外语的,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受到限制; 2.研究的对象仅仅是某些数量有限的语素和句法结构;
3.把那些语素和句法结构的使用的频率和准确率作为习得的标准缺乏心理学上的支持。4.忽视词汇、语义和语用方面内容的倾向
中介语的两种意义:
外语学习者所学的外语知识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连续体; 2.这个连续体上的每一个时点都形成一个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研究的意义:
了解学习者处于哪一个学习阶段;
2.了解学习者采用了哪些学习策略;
3.认识外语学习过程的特点,帮助更好地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人类的大脑在吸收了新的信息后,原有的知识系统必然发生重组(reconstruction)。词义、句法规则和语用知识的重组,无不影响学习者整个外语知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重组过程中,某种知识发展成一种技巧,又逐渐成为一种常规(routine)。经过实践,技巧和常规形成了一种自动的(automatic)过程,成为一种能力。
中介语研究的三个方面:1.对比分析;2.迁移分析;3.偏误分析。
1、3是重点
对比分析:
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那时人们认为通过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研究,可以预测到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推测出学习者语言中可能发生负迁移的部分,从而在教学中突出重点,达到避免或减少外语错误的目的。
60年代末起,对比分析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受到怀疑和批评。有时候,语言间差异大的部分反而容易掌握,差异不明显的却往往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后来逐渐被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所代替。
代表人物Lado的著名公式:
(目的语中)与学习者母语相似的成分对简单的,相异的是困难的。理论含义:
1.我们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
2.根据对比分析的差异,我们可以预测会引起困难的语言项目和可能犯的错误; 3.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课程和教材中的哪些项目需要进行特殊对待;
4.对这些特殊项目,我们可以利用强化手段(如重复和操练)来克服母语干扰,建立新习惯
心理学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理论和联想理论。
在这些理论中,语言被看成是一种习惯。学习外语就意味着学习一套新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旧的习惯(母语知识)比如对新的习惯(目的语)产生影响。母语与目的语相似的地方促进学习,相异的地方阻碍学习。差异大则困难大。这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影响的现象被称作“迁移”(transfer)。促进新知识学习的叫正迁移,阻碍新知识的学习的被叫做负迁移。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外语学习中的错误时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
教师应设法预测错误,通过对比,发现差异,预测错误,课堂上就可以重点讲解来克服由于母语知识负迁移引起的困难。
对比分析的贡献:
1.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对比分析方法。程序是描述、选择、比较、预测;
2.通过对不同的语言特征的描述和比较,发现许多特殊的语言现象,丰富了普通语言学理论 3.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研究素材和参考资料;
4.使广大外语教师意识到不同语言间结构和意义上的差异,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来促进其外语学习。
受到的批评:对比分析将差异和困难等同起来。差异是语言学上的,困难是心理学上的。因而其理论依据有问题环境和学习的阶段决定了母语知识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作用的发挥。在自然地外语习得环境中,学习者的注意了放在交际的内容上,力图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较之注重语言形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小。
从学习阶段来看,在初学阶段,学习者因缺乏足够的目的语知识,因而其表达更多地依赖母语知识,所以出现较多的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到了中高级阶段,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目的语知识,因而更可能依靠语言规则的类推原则等认知手段,这一时期的外语错误更多地来自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
研究范围的局限:主要限于音系系统和句法系统的比较,从语义和语用角度的对比还刚刚开始,从文化背景来进行的对比也做得少。
预测能力有限。但对比分析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偏误分析(EA):
Corder认为错误分析的作用:
1.对教师来说,可以发现学习者向目的语接近的过程中已经到达了哪个阶段,还剩下哪些内容要学习的; 2.对研究者来说,可以发现学习者如何学习或习得语言的证据,了解他们所用的策略和步骤; 3.对学习者来说,犯错误也是习得的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他们检验对所学语言的本质所作的假设的一种方法。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有密切关系。偏误分析的基本假设之一,即人脑中有一种处理语言的特殊机制。
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揭示普遍语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EA的一般步骤:1选择预料,2确认错误,3错误的分类,4解释原因,5评价错误
本族语者对语法和语音上的错误尚可容忍,对语用错误(受本族文化影响)却不那么宽容。衡量错误的标准:本族语人的标准还是学习者的标准?
根据外语学习的目的的不同,语言掌握标准和使用标准不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交际能力确实需要特殊的学习和训练。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内化,需要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记忆和实践。
如何对待学习者的错误:
1.行为主义的观点:错误时刺激反应中的一种偏差,应该通过新的刺激来对正确的形式加以强化;机械的观点。
2.认知主义的观点:错误恰恰证明了学习者是灵活的、有分辨和判断能力的决策者,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善于不断调整其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不必要特别地加以纠正,错误会自动消失。过于宽容的观点。
先区分两种错误类型:
1.理解性错误:学习者对某一语言规则无知,需要纠正。教师需告知其正确用法。
2.表达性错误:由于两种知识系统和能力的差距所致。不一定对某一规则无知,可能因为这一知识本身对表达起一个监控的作用,或者过分地利用了学习策略。教师应提供两种反馈,一是让其接触正确说法,让其自觉改正;二是直接指出错误,加以改正,这有助于培养其语法意识。
研究表明:学习者希望其错误得到纠正。
偏误分析研究的最大贡献:
1.使人们对对比分析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价,认识到对比分析研究对外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
2.使人们改变了对错误本质的认识,把错误从需要避免、需要纠正的地位,提高到了作为认识语言学习内部的向导的地位; 3.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错误分析方法和程序。
局限性:
1.错误的定义和区分标准难以确定。
难以处理语用错误和交际策略导致的错误 2.错误的分类缺少统一的标准 比如过度操练带来的错误
3.错误分析很难说明回避出现的情况 很难认定回避就等于错误
有价值的发现:
1.错误对语言交际的可理解性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2.对可理解性的影响不仅取决于错误本身的性质,还取决于语言环境的帮助大小
3.一般而言,词汇错误比语法错误更影响交际。语音错误除非十分严重,否则影响最小 4.语法中,整体错误(全局的组织)比局部错误更影响交际。5.经常运用交际策略的学习者,其语言常引起更多理解上的困难。6.话语中如过多出现迟疑、自我纠正等,也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7.一般来说,错误引起的反感主要取决于交际的效果,而不是本身严重程度。
中介语研究:
研究目标:
1寻找外语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
2为课堂教学提供选择材料并组织和安排材料方面的理论依据
主要方法:错误分析和策略分析。具体研究工作:
1.纵向研究,对某一(些)学习者跟踪调查
2.交叉研究,对同时处于同一学习阶段的进行研究
研究重点:
1词素习得顺序的研究 2.句法习得顺序的研究
中介语的三个特征:1.开放性;2.灵活性;3.系统性
中介语构建过程中的手段: 1.语言迁移
2.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 3.训练迁移 4.学习策略 5.交际策略
Widdowson统称为简化过程。
僵化(化石化,fossilization):指学习者在中介语连续体尚未达到目的语状态时便停止发展,某些语言错误已作为一种语言习惯固定下来,进一步的学习也无法改变。
中介语的差异的解释:
1.学习者年龄越小,其中介语系统相似点就越多。因为他们使用语言的功能有限,学习策略有限,对语言的意识程度不高;
2.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习环境越倾向于交际性,学习者中介语相似点就越多。因为真实的交际场合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表达意义上,更倾向于使用交际策略;
3.如果人类语言确有共性,而且学习语言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则中介语在起始阶段一致性较多。
因此,中介语最大相似性出现在:儿童在非正式环境中学习任何外语的起始阶段;反之,最大差异:不同母语背景的成人在正式环境下学习不同外语。
学习者的个人差异、原有知识、学习策略、学习环境等是中介语性质的决定因素。
中介语研究的局限:
1.研究范围局限于词素、句法方面,对语义、语用知识的习得研究不够。将学习者使用某一词素的准确性作为习得的标准没有心理学的支持。
2.忽视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自我标准。中介语研究以目的语为参照系。
3.忽视中介语与其他语言变体不同的标准;
4.研究的方法,如纵向研究和交叉研究本身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未能解决,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
第四节 外语学习者的策略分析 Carton 的三种学习者推理策略
1)语内线索推理,即利用对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
2)语际线索推理,即利用语言间的知识进行推理
3)语外线索推理,即学习者利用对真实世界的知识进行推理
Carton指出,语言学习过程就像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在语言处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Rubin成功的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① 心理特征,如冒险心理、对歧义和模糊的容忍等 ② 交际策略,如迂回表达、运用副语言手段等 ③ 社交策略,如寻找交流和实践的机会
④ 认知策略,如语义猜测、推理及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归类、综合和监控等
Rubin 对学习策略的分类:
1.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学习过程,如解释和证实、监控、记忆、演绎、概括和实践等 2.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学习过程,如创造实践和使用交际技巧的机会等
Naiman: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五大策略
① 通过寻找和利用有利的学习环境积极参与语言学习过程 ② 建立语言作为一个形式系统的意识
③ 建立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和交往的手段的意识 ④ 接受并妥善处理外语学习过程的情感需求 ⑤ 通过推理和监控,扩充并修正自己的外语系统
学习者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获取、贮存、检索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各种计划、行为、步骤、程式等,即为学习和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学习者的外语知识
1.陈述知识:内容知识(knowing what),由内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板块构成;
2.程序知识:方法知识(knowing how),由学习者用来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组成。可进一步分为社交和认知行为策略; 认知策略包括使新的外语知识内化和自动化,以及利用外语知识和其他知识用外语进行交际时所涉及的各种心理过程。这些过程既包含外语的学习又包含外语的使用。
学习过程说明学习者是如何通过注意输入和利用现有知识对输入进行简化,以积累新的外语规则并使现有知识渐趋自动化的过程。该过程也可以解释所谓的自然习得程序。
外语使用过程包括:输出策略、接受策略和交际策略。前两者指学习者以最小的努力有效而清晰地利用现有的外语知识;后者指学习者无法按照原定的计划实现其交际目标时不得不调整交际目标或寻找另外表达这一交际意图的方式。因此,交际策略是在无法实现某一既定输出计划情况下使用的。
外语习得过程分为:
形成假设阶段; 检测假设阶段;
3.自动化阶段 各阶段的学习策略不同:
1.形成假设阶段:① 简化策略:包括规则泛化和负迁移 ② 推理:语内推理,语外推理 2.检测假设阶段:
① 接受性策略 ② 输出性策略 ③ 元语言策略 ④ 相互作用策略 3.自动化阶段:
① 形式实践 ② 功能实践
通俗地说,学习者策略就是学习者对在获取学习机会、巩固学习成果、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时作出的种种反应和采取的策略。
两种不同的学习策略: 1.认知学习策略
2.元认知策略或协调策略
所谓元认知就是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的调整或自我控制,即对认知过程的认知。
认知就是学习者赖以获得知识和概念的大脑活动过程和策略。
Rubin列出的六种对外语学习有直接影响的一般性策略:
① 求解和证实:用来证实对新语言知识的理论的策略,如要求对方举例、重复某次以证实理解的准确性等
② 猜测和概括式推理:指利用原先获得的语言或概念知识来获得对语言形式、语义或者说话者意图的明确假设,如通过关键词、上下文等猜测词义;通过语境猜测词义等
③ 演绎推理:利用一般规则来学校外语的策略,如对比汉外异同等 ④ 实践:如重复操练到熟悉,仔细听讲并模仿等 ⑤ 记忆:如大声朗读等 ⑥ 监控:指学习者发现语言和交际方面的错误,观察某信息如何被接受和理解并作出相应反应的策略,如纠正自己的语音、词汇、拼写、语法等方面错误
元认知策略用于监督、调节和自我调整语言学习行为。
如自我调节、预先准备、预先组织、选择注意目标、减缓输出等。
以上是对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策略。而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被认为对语言学习过程产生间接影响。
交际策略重点在于参与语言交流活动,表达意义或者意图。学习者一般在他们的语言知识不能满足交际目的或被听话者误解时才使用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非常重要,它可以保持交际渠道的畅通。
常见的交际策略:迂回表达、运用同义或者同源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阐述要表达的意义等。
社交策略指学习者为创造、巩固所学知识和获得语言输入而参加的各种交际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并不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仅仅提供实践环境和机会。学习者策略:
1.直接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的策略:
(1)认知策略:解释和证实,猜测和概括,演绎,记忆等
(2)元认知策略:监督,调整
2.间接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的策略:
(1)交际策略:迂回表达等
(2)社交策略:结交朋友,听讲座、外语角等
上述分类优点:直接,明了;
缺点:无法区分输入和输出策略,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中间缺少协调策略的成分,标准不一致 Naiman的学习者策略分类:
① 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
积极地对学习机会作出反应,寻求和利用学习环境;在正式的课堂之外寻找
相关的学习机会;实践
② 把语言作为一个系统
把母语和外语进行对比分析;对目的语进行分析并作出推理;充分利用语言
是个系统这个事实,如将词典上的新词与同类词联系起来学习
③ 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和交往的工具
强调熟练比精确重要;寻求与本族语者交流的机会
④ 控制情感因素
克服怕羞感;敢于面对错误;知难而上
⑤ 对外语表达进行监控
通过和请求本族语者提供反馈等方式不断修正自己的外语知识系统。
该分类优点:简洁,抓住了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本质
缺点:过于宽泛,内容部是十分明确
交际策略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1.交际策略的定义
Corder:说话者在遇到交际困难时运用的一套呈系统性的技巧。
该定义的特点:1.交际策略的系统性;2.遇到交际困难时所采用的;3.是一套技巧
Faechkasper指出交际策略的特点:
1.针对某一问题的。因语言知识不足无法执行其原定计划时采取的某些行动; 2.能意识到的。说话者首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他们的定义:交际策略是用来解决对某一个人在达成某一特定交际目的时构成某一问题的潜在可意识到的计划。(该定义同样适合于母语使用者)
Ellis的定义:交际策略作为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是一种语言心理计划。这种计划具有潜在的可意识性,可作为学习者对无法完成的某一表达计划的替代。
优点:将交际策略提高到了说话者交际能力一部分的高度。受到了canaleswain关于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组成的观点的启发和影响。
交际策略的分类:
Tarone的分类: 1.转述
1)近似表达 2)造词 3)迂回表达 2.借用
1)从母语直译 2)语言转换
3.求助 学习者直接向听话者询问某一正确表达方式 4.手势语 运用非语言手段 5.回避
1)回避话题
2)放弃表达某一信息
优点:简洁、明了;
缺点:依据不明确,似乎仅是交际手段的罗列,不能反映出各策略对交际的作用或影响
Bialystock的分类:
一类:以母语为基础的交际策略(L1 based strategies)1)语码转换
2)本国语项目外语化 3)母语直译
另一类:以外语为基础的策略(L2 based)1)语义替代 2)描述 3)创造新词
优点:以目的语为基础的交际策略比以母语为基础的交际策略更为有效。缺点:忽略了回避之类的策略的归属,分类不完整。
FaechKasper分类: 一.减缩策略: 1)形势减缩 2)功能减缩 二.成就策略 1)补偿策略
① 非合作:L1 based,语码转换、外语化、直译等
L2 based,替代,转述,造词,重组
还有非语言行为累交际策略
② 合作策略:直接求助,间接求助
2)检索策略:
① 等待
② 利用语义场 ③ 使用其他语种
他们认为,减缩策略因为通过回避而改变了原来的交际目标,因而一般不会产生习得,而成就策略因为涉及到形成假设并利用反馈对假设加以验证,因而有可能促进外语的习得。
3.交际策略在外语习得中的作用:
在Rubin的研究中,交际策略被作为获得外语实践机会的间接影响外语习得的学习者策略。Faech、Kasper等人认为,只有成就策略促进外语习得,因为采用减缩策略意味着冒险,而冒险恰恰是外语知识自动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Tarone认为,所以交际策略都能起到扩充语言手段的作用。另外,交际策略可以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即使学习者不能学到某一特定的外语词项或者结构,他们仍然获得了接触其他结构或词汇输入的机会。
Ellis认为,过分成功地使用交际策略会抑制习得。
4.影响学习者使用交际策略的因素: 语言程度、问题来源、性格、学习环境等。
研究发现,语言程度差的学习者更多地使用减缩策略,随着语言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地使用成就类策略;
当母语与目的语中同源词较多时,语码转换的次数较多。另外,有人发现回避策略与语法结构的难易程度有关;
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对交际策略类型的选择而有不同; 课堂中的交际比自然环境下的交际较少地使用交际策略;
5.交际策略研究对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的启发 对普通语言学既是贡献又是挑战。
乔姆斯基提出交际能力,着重是是语言能力的先天性,忽视学习主体的认知能力在后天语言环境中的积极主动作用;hymes提出交际能力,研究的重点是交际能力的内涵和相关的社会因素,并不关心学习者如何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这种能力并利用这种能力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
外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新信息的摄入和组织过程。
对教学的启发:
1)学习外语是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知识和现有外语知识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外语习得都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现有知识,获取新知,巩固旧知; 2)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加以因势利导,利用学习策略能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3)过多地利用交际策略会影响正常的交际,影响外语知识的学习。
第四章 外语交际能力及其培养
第一节 交际能力的概念
“交际能力”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某种远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一种知识体系。语言能力并非一种处事的能力,甚至也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这种创造和生成新的语言的能力是人的天赋能力,是内在的机能。说话人 通过一系列结构规则可以生成这种语言的句子的深层结构,即在每个句子表达出来以前就在大脑中存在的概念结构。形成了这种句子的深层结构之后,他头脑中已经 有了一个正确的句子。
在乔姆斯基看来,人们在说话之前他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深层的语言结构或是思维能力,而且会形成一个内在的正确的句子。它仿佛是人们说话时的台词。乔姆斯基认为,深层结构通过“转换部分”可以转换成表层结构,这就是通过说话时的语音所表达出来的句子,表层结构是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代表句子的意义。乔姆斯基很注重两种语言结构的转换关系,但是在两种结构中他更加强调的是深层结构。)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能指出哪些声音或语素的组合是母语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可能是不存在的。
2)能区别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3)能区别出一些结构相同或相似,但实际意义却不同的句子。例如他们知道“John is eager to teach.”和“John is easy to teach.”两个句子虽结构相同,但意义却不同。前者表示
“
John is eager to teach others.”
后
者
则
表
示“It is easy for others to teach John.”
4)能辨别出结构不同但意义有联系的句子
5)能辨别出句子的歧义(ambiguity),即同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释义
6)能意识到句子之间的释义关系(paraphrase),即结构不同的句子具有相同的语义
受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启发,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海姆斯认为,乔姆斯基所谓的语言能力只是一种语法能力。语言能力恰恰是一种处事能力,即使用语言的能力。语法知识是源,并非是一种本身就存在的智力结构的抽象认知状态。他认为语法知识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然而,一个儿童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母语的,他不仅能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能在一定的场合和情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也就是说,他习得的是这样一种能力: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说的时候对谁说、说什么、怎样说,即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根据海姆斯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
1)语法性(grammaticality),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即能从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系统本身的角度判别某种说法是否正确。
2)可行性(feasibility),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实施手段上可行,即懂得哪些句子是可以被人接受的。用莱昂斯(J.Lyons)的话来说,话语的可行性指的就是“说本族语的人在某一合适的语境下已经说过,或者可能说的话,并且是已被、或可能被操该语言的其他人所接受的,确认为属于该语言的话语。”
3)得体性(appropriateness),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语境上得体。有些话语在语法上可能,在实施上可行,但在语境上不恰当。
4)现实性(done),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际出现了。即懂得哪些话是常用的。
要指出的:
1.海姆斯的交际有两点能力在理论上并非是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对等物。他们两人对能力的理解
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能力处于完全不同的层次。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是高度抽象的,而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是倾向于实用性和实际操作性。因此,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是受了乔姆斯基的启发,不是对语言能力的补充,也不是否定。造成两个概念的矛盾的是乔姆斯基对语法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混淆使用。
2.海姆斯对交际教学法的影响仅限于理论方面。交际教学法流派的形成是受到英国功能语言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韩礼德(M.A.K.Halliday)等人.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如身势语、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包括:
1.语言知识,即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2.认知能力,即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的世界知识 3.文化知识,指一个人对文化观念和习俗的知识;
4.文体知识,指根据交际对象和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进行交际; 5.其他知识,包括副语言知识,如身势语和面部表情等
6.情感因素,对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性格和习惯等
语言交际过程受到的三大制约:
1)输入限制(人际修辞,由社会因素决定)
2)语法限制(语法规则,包括语义、句法、和语音方面的限制)3)输出限制(语篇修辞,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原则)
交际能力的特点:广泛性:是一个知识和技能体系
相对性: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最低要求是“达意”,没有最高限度。
交际能力讨论的两大缺陷:
1)忽视书面语的交际能力的研究; 2)忽视理解能力的研究。
理解能力比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原因:
① 据心理语言学的语言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先于表达能力 ② 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
③ 语言理解能力也是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外语交际能力及其母语交际能力的关系
我们认为,外语交际能力在本质上和内容上与母语交际能力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获得的方式、程度、要求以及涉及的因素方面。
母语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实际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外语交际能力则遵循完全不同的途径。
交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正迁移,这就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也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母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结构上相近,文化背景又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中国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不足:
(1)缺乏本国语交际规则的明确知识。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尊重对方的交际习惯,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母语教学的过失。语文教学历来注意书目表达,忽视口语能力)(2)缺乏对外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的明确知识。不知道外语的语法结构中有时有一
定的程式。(外语教学的过失)
三.交际教学法与培养外语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交际理论
(1)语言是由其基本单位组成的系统;(2)语言的最基本功能是交际;(3)语言结构反映其功能和交际用法
(4)语言的基本单位并非仅是语法和结构特征,而是体现在话语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中的范畴
2.学习理论
(1)交际原则,真正涉及交际的活动提高学习效率(2)任务原则,语言用来完成任务的活动提高学习效率(3)意义原则,学习者感兴趣的语言材料,加快学习过程
交际教学法着重语言的功能,意念大纲实际上就是对语言功能分类细表;语法成为服务的手段,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语法教学的地位相对下降。该法最大限度地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强调语言形式表达意义的功能,将达意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情景主宰一切。这一做法的极端就是排斥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地位,片面强调语言使用的技巧,忽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因此,交际教学法并非是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
外语交际能力的缺乏包括两个方面:
1.对语言可分析性限制的无知;2.对语法使用的变化的无知。
Widdowson认为,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掌握了一大批部分装配好的结构、公式性套语和一套规则,并能根据不同语境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这一意义上说,交际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规则不是生成性的,而是调节性的、服从性的。
他还指出,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是词汇与语境直接结合产生意义。如果语境不足,词汇意义不能自现,才需要语法规则来对词汇进行调节。
许多过分强调语境作用的教学法之所以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能力的目的,就是忽视了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即语法)。
任何目的的外语教学都应贯彻的原则:
(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
(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
四.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 语言学习过程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技能,而且是学生整个知识结构和人格修养的调整和完善。因而,外语教学的作用为:
(1)外语教学能使学生对母语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从而进一步促进母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2)外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听说读写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获取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3)通过外语学习使学生具备一种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外族文化容易产生理解和容忍,有利于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自我文化中心的思想。
第二节 外语和汉语语法教学
一.语法的定义和分类(略)二.外语语法教学的历史回顾
近代欧洲流行的“语法——翻译法”特点:
(1)教学目的:阅读文学作品或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对语法规则的详细分析,把语法知识应用到翻译外语句子和文章中。因此,该法认为语言学习实质上就是学习一套语法规则。
(2)学习的重点:阅读和写作。听说能力不受重视;
(3)词汇选择主要根据课文,课文后有词汇表,附有母语的逐字解释。每课课文后有语法规则的详细讲解,并附有大量翻译练习;(4)句子是语法教学的基本单位;(5)强调精确性(正确性);
(6)语法通过演绎法传授,即先向学生介绍语法规则,后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7)教学用语:学生的母语,母语和外语有关的对比也用母语进行。
弊端:忽视了口语和听力训练,口头交际能力差;过于追求语法的精确性,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
直接法的诞生
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之间交流的加强对人才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教学专家编写了会话课本,另一些通过对小孩母语习得过程和特点的观察,提出外语教学中应强调意义,强调口语技能的培养,直接法应运而生:
(1)口语是第一位的。外语教学法应该以口语培养为中心‘(2)语言学呃研究成果应该应用到外语教学和教师培训中去;(3)学生应该先听说,后接触文字(即读写);
(4)词汇应该通过句子教给学生,句子应该在有意义的上下文中教给学生;
(5)语法应该在上下文中教给学生,即运用归纳推理法来教授语法,而不是演绎法;(6)尽量避免翻译,学生母语只应该用来解释有关单词或者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1)口语优先。语言材料应该先通过口头形式,然后通过书面形式教给学生;(2)新的语言点通过情景加以介绍和操练;(特色)(3)目的语为课堂用语;
(4)词汇选择应该尽量覆盖常用词汇;(5)语法项目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
(6)当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
情景法背后的学习理论的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认为语言习惯是通过不断地重复和反复操练而得到强化的。
20世纪50年代,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听说法在美国形成。听说法强调对比分析,把外语学习的困难归结于语言结构系统的差异,认为通过母语与目的语在语音和语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学生外语学习的困难所在。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最大的影响:(1)重视口语;(2)强调句型操练。
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是一套行为习惯,语言规则可以通过反复操练,反复“刺激”得到加强和巩固。因此,直接法、听说法等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流派的语言教学重点就是句子的构成规则,体现在对句型的穷尽分析和句子成分的过细分析和描写。对直接法、听说法等教学法的最大批评就是语法概念过窄,教学语法过于抽象,脱离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应付自然的语言交际。它们的另一个缺点是忽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把语言操练作为一种机械的重复和记忆,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50年代末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革命:他认为人脑中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在吸收了一定的语言素材后就会自动形成该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创造性地使用该语言。人脑中的这种语言习得机制是人类的语言蓝图,是一套语言的参数和原则系统,或者叫做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UG),而转换生成语法的任务就是发现、描写和解释这套普遍语法。
威尔金斯把意义分为两大类:
1.意念:时间,顺序,数量,频率等 2.功能:请求,否认,抱怨,道歉等
交际教学法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强调意义,对语言结构的准确程度的要求有所放松,语法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语法教学服从于交际教学,语法项目的安排也随交际教学的要求来安排,语法教学本身也缺少了系统性和阶段性,有些语法项目甚至被完全忽略。
70年年代后期克拉申的自然法中,语法教学几乎没有任何地位。
许多外语教师认为,语法教学能够使语言材料输入更易接受,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切分语言信号,使其成为可理解的单位,能够帮助学生证实对目的语语法的不自觉的假设,因而,语法教学不是教不教的问题,而是怎么教更有效的问题。教学语法必须博采各家之长,把语言作为一个系统,而且要引入语境因素,把语言形式和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编写教学语法时的原则:
(1)对比原则:在外语语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的方法,加强正迁移,减少负迁移,加
速外语学习的进程,提高学习的效率。语义系统的差异和交际原则、语篇原则之间的差异同样也应该通过对比分析加以强调,使学生意识到两种语言的词汇不可能 一
一 对应。交际上的差异也必须通过话语结构和语用原则的对比加以解释。
(2)认知原则:错误分析表明,学生的错误更多地来源于类推这种认知手段;中介语理
论认为学生发现自己的中介语系统与目的语系统有差异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越来越接近目的语系统。教学语法的编写者必须意识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语言材料的安排、语法项目的选择和讲解方面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利用和培养。语法项目的安排和处理也要考虑阶段性的特点;要在大量丰富、真实和分级的语言材料上进行。
概括起来就是:
系统原则,把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来描写; 交际原则,把语言规则和交际原则结合起来;
对比原则,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的结构和文化的敏感程度; 认知原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原则:
(1)通过对比突出语法的重点和难点。
(2)从句型入手,句型操练和语法知识的归纳相结合。(3)有句子扩大到话语。特别是话语的连贯和衔接。(4)语法结构的教学与语义、语用和功能的教学相结合。(5)精讲多练,以练习为主。
(6)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法项目。
(7)重视纠正学习者的语法错误,并把病错句的分析作为课题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
语法教学的方法:
(1)归纳法。先接触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再运用规则进一步练习。对不太难的语法点有优越性,但运用不当回浪费时间或出现盲目练习的现象。
(2)演绎法。先讲清语法规则,使学生了解语法结构,然后在语法规则的指导下练习,通过实践学会规则。适用成年人,对较难的语法点效果好,缺点是容易导致注入式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3)演绎和归纳相结合。
第三节 外语和汉语的词汇教学
Samuels认为,语言交际中,语法与词汇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一种语言词汇上的空缺可以通过语法的手段来弥补;语法上的空缺可以通过词汇手段来弥补。
Widdowson指出,在语境丰富的情况下,词汇与语法的交际功能比,词汇是主要的,语法是次要的。语法的作用是调节性的,服务于词汇。词汇表达实际意义,语法表达关系意义。
词汇知识是语言使用者语言能力的一部分。有关词汇的研究表明:
(1)某一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成年后词汇量仍然在增加,但句法方面发展却很小。因 而,词汇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该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碰到该词的概率(频率)。
(3)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功能和情景的变化对该词的各种限制,如时间、地位、社会 角色、语域等对词语的选择上的限制。
认识一个词意味着知道该词的句法特征(如作何种句子成分)。
(5)知道一个词隐含着知道盖茨的深层形式和从它派生来的词。
(6)知道一个词意味着知道它与其他词之间关系的网络,如反义词、近义词、上下位词
(7)知道该词的语义评价义(8)知道该词的其他不同意义。
母语词汇习得与外语词汇习得特点比较
儿童母语词汇习得过程是一个与生理和认知特点密切相关的特殊学习过程,他们所处的社会和语言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形成都起作用。儿童学习母语词汇的同时,也是在学习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其认识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互相促进的。
儿童词汇习得的特征:
(1)儿童倾向于把一组词按照主题横向组合起来,而成人则是把同类的词按照句法特征纵向进行分类。
儿童对词义的理解逐渐由具体到抽象。
(3)儿童对事物和词的理解逐渐概括化。
儿童学习母语词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概括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
母语词汇习得的特点:
词存在于一个语义空间里,学会一个词意味着知道它在这个空间里的位置。
学会一个词意味着知道它的组合和聚合关系,知道它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
理解和输出一个词是不同的两个过程,输出更为积极、复杂和困难
(4)表达具体意义的词一般更早学会,容易被记忆和检索
(5)儿童的词汇习得,一部分是母亲和周围人直接传授的,另一部分是他们自己习得的 外语学习在认知基础、交际能力、情感和语言环境方面不同于母语学习:
(1)认知基础:儿童母语词汇习得过程是在一个社会交际环境中习得某一事物的概念,同时也习得概念的表达方式,概念与语言学习室同步的;而外语学习者则是在已有概念系统之外学习一个新的语言符号来表达某一概念的。因此,外语学习者在如下方面遇到困难:
1)语音:母语与外语的语音符合和组合方式有差异
2)书写:如中文和英文的书写系统不同,视觉适应和阅读习惯会带来词汇学习的困难 3)词法:不同的构词法和形态变化
总体来说,差异越大,学习困难越大。当然,表面上相似而实际不同的更容易引起误解和困难
(2)交际能力:儿童母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得母语交际能力的过程,知道何时何地与 何人如何说话。
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正确);2.社会语言能力(得体); 3.话语能力(连贯);4)策略能力(使对话顺利进行下去
(3)情感因素:外语学习者在动机、态度、性格等方面不同于母语学习。
(4)语言环境:儿童母语学习是在母语环境中,接受真实的语言输入,语言习得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而外语学习是在有限的、模拟的环境中,输入的质和量都不如母语
外语词汇教学的最佳途径(原则)
(1)系统原则:词汇是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例如,聚合关系中,可以
利用词汇之间的同义、反义、上下义关系、同音词关系等来帮助掌握词义;组合关系中,对词义的搭配限制和句法搭配限制的分析来理解和掌握词汇的组合规律。
(2)交际原则:语言是交际工具,应该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学习使 用中的语言,对词义、词的使用等讲解、操练要考虑交际功能;
(3)文化原则:语言的底座是文化,要从文化角度辨析似是而非的问题,培养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认知原则:要进行一定的比较和分析,即对比分析;
(5)情感原则: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积极的态度和动机,克服负焦虑。
直接的词汇教学:把词汇教学明确作为教学的目标的一部分,对词的结构、意义和用法进行分析、讲解和操练; 间接的词汇教学:通过其他学习活动,如阅读和听说等,间接达到扩大学习者词汇量的目的。
关于词汇练习的小结:
1.词汇应该从理解和输出两个角度来教。
2.学习外语的最初阶段,应该利用各种办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尤其是借助母语词汇之间的声音和形象方面的联想;
3.教学初期要注意核心词汇,词表要据此而定;
4.到了高级阶段,越是应该强调输出的重要性,使用与遗传和语义栏特别有效;
5.猜测和利用上下文线索进行理解很重要,尤其是在阅读以及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性时; 6.习语教学很重要,对学生找我输出惯例特别有用,包括固定搭配和成语等;
7.在话语中教词汇能诶有学生的高级输出技能,同时也能使学习者了解词语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各个层次上的作用。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1.要认真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不能搞简单的一一对应。
2.词的教学应该与句子教学相结合,在一定的语境中掌握词汇,提倡“词不离句” 3.利用词汇的聚合和组合关系在系统中学习词汇。
4.掌握汉语的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语素)教学相结合。
5.不同的言语技能对词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词可分为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听说读写对词汇量的要求不一样。
6.加强词汇的重现与复习,减少遗忘。
词汇教学的方法:
1.直接法:表示具体意义的词语(事物或动作),常用直观法
2.翻译法:抽象的难以解释呃词语,用学生母语翻译,一点就通。但很少有简单的对应
3.情景法:把新词放在语境中,也就是联系句子、话语来理解。4.语素义法:用字义来解释词义。
5.搭配法:如量词与名词的关系,某些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6.话语联结法:在话语中学习词汇,特别是关联词语
7.比较法:对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不同点
8.类聚发:利用词语间的聚合关系,可以形成同义聚合、反义聚合或类属词汇聚合 9.联想法:利用人脑的联想机制,如学习“下雨”,可联想到“刮风、水灾、干旱、雨伞、担心、凉快”等
第四节 外语听力教学
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听力理解: 1.听力材料的特征; 2.说话者的特征; 3.听力任务特征; 4.听话者本人的特征; 5.过程特征。
两种策略影响听力过程: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1.听力材料的特征:
时间变量,语音,词汇,语法,视觉上的支持等对听力理解产生影响。
时间变量:语速,停顿,迟疑。
语速过快,听者来不及反应,必然影响理解;过慢则造成心理上的障碍,给人不真实的
感觉,引起厌倦。语速与材料本身的特点、学习者的背景知识等密切相关,语速不是独立作用的因素。
迟疑和停顿:许多人认为这个因素是积极的,但是Voss发现这个因素会分散听者的注
意力,引起非本族语者感知上的问题,进而引起理解上的错误;本族语者利用自上而下的手法,放弃与话语理解无关的语段。
初学者听力理解困难时因为缺乏音位能力和信息处理技巧。有人提出,真正的听力感知单位是音节和帮助分解语流的音段。有学者指出,联音也是影响语流切分的问题之一。即同化、缩音、连读和省音。重音和节奏的感知也影响听力理解。
听力材料在词法和句法上的改动对听力理解也有影响。
Chaudron发现,以名词重复的形式出现的信息冗余比其他形式更有助于辨认和回忆。句法上的改动会使中上程度的学习者受益。给高级阶段的学生提供解释性的内容或者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材料。对于程度低的学习者,有些冗余反而增加他们的听力负担。
冗余是否提高理解与语言程度和冗余的类型有关。
大多数书面材料句法上比口语材料更为复杂,信息冗余度小,比口语体更难理解。有实验发现,对话容易理解,讲座次之,新闻最难。
以时间为顺序的描述材料比打乱时间顺序的更易懂。
视觉支持能提高听力理解。录像如果用来提供信息处理的线索,则能提高听力理解,关键是选择,并非运用录像本身。
学习者语言程度越高,视觉帮助作用越不明显。这也与材料的难度有关,材料简单,听者可以不借助于图像理解话语。
2.说话者特征:
(1)中高级的学生回忆非专家的男性说话者的发言比非专家的女性说话者的发言更容易(2)高级程度的学生能够回忆起男性专家的讲话内容;
(3)如果说话者为女性专家,两组学生的表现比非专家的女性时要好。即,回忆专家和男性的讲话内容更易,但是不同的文化对此反应可能不一。
3.任务特征
多项选择题比特殊疑问句容易完成;
对具体线索的提问比依靠整体线索的提问容易回答; 概括推理和综合信息比寻找特定信息更为困难。
4.学习者特征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记忆力、情感因素和背景知识等都影响听力理解。
研究表明,目的语输入的记忆跨度比母语短,随着目的语水平的提高,能成功处理的目的语输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因而记忆时间的长度是学习者整体语言水平的标记。在注意力方面,程度低的学习者遇到生词或者难句时,通常停止听,或者不知道自己已经不注意所听的内容了。
听者的自信心对听的效果十分重要。
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学习者对熟悉的话题的兴趣和理解率都高于一般的话题。
5.过程特征
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平行过程上,即听话者是否运用他们的世界知识、情景和人类交往知识来理解意义(自上而下),然后利用词汇、句法和语法知识来理解语言形式;或者反过来,先自下而上,然后自上而下,以及两者过程的相互交替(平行过程)。
中下水平的学习者在听简易材料时,一般两种过程交替使用,但在听更难一点的材料时,更多地使用自上而下过程。
有效的听者好像更注意较大的板块,只有在理解中断时,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个别词上来。
二.听力策略与策略训练
认知策略:通过考虑如何贮存和检索信息以解决问题。元认知策略:包含计划、监控和评估理解。
个人知识:有关他们自己及最佳听力状态的元认知知识 任务知识:有关听多少内容、材料难度如何等
策略知识:有关策略及他们与材料的任务之间的关系的知识 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兼教对提高学习更为有效。
分三个层次进行策略训练: 盲目的(不告知策略及其价值); 有意识的(告知);
控制的(提供机会让其比较策略及其价值)
第五节 外语阅读教学
一.阅读过程特点分析
自上而下模式:以概念理论为基础,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根据本人大脑中已有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
自下而上模式:把材料作为信息输入,阅读者从字母和单词的辨认开始,不断进行信息组合,完成阅读活动。但研究表明,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并不需要上下文冗余信息度来完成辩词活动,其实际辩词过程是自动的、不自觉的,他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语言之外的信息上。
Rumlehart提出,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钟语言知识,包括文字、词汇、句法和语义等知识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任何单一的语言只是不能促成对阅读材料的真正理解。
Stanovich提出阅读能力的层次模式:在阅读过程中,有几个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词语识别、句法分析、语境知识等。阅读时各个层次的知识互相补偿。
语境知识包括语用规则和世界知识(即一般的文化知识等)。Leech认为,语言交际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阅读材料原作者来说,是通过什么方法怎样在读者的大脑中增加某一信息?对读者来说,是作者写了哪些话,通过这些话表达什么意思。
世界知识也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活动是一种多因素、多向交流与反应的复杂的解码过程。解码依据来自文字、语言、语用、世界等方面的知识。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语义等;世界知识包括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语用知识涉及到人际交际修辞规则和语篇修辞原则等。
二.外语阅读与母语阅读不同特点比较
语言的几个作用:表达,指示,描述,辩论,元语言。任何人和任何语言都能完成上述功能。
阅读能力发生迁移时肯定的、必然的,语言能力的正迁移是不可避免的。
调查表明,外语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来说母语阅读能力也很强,反之不然。外语阅读本身的特点:
首先,语言能力和技巧的正迁移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发生在更呈普遍现象的语言规则和语用原则上(无标记的、核心的),语言、文化的差异越大,正迁移越少。
第二,母语阅读能力和技巧的不足也影响正迁移过程,影响外语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
第三,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也对阅读过程发生影响,如态度、动机、性格、焦虑等心理状态。
三.外语阅读教学材料的选择标准
词汇困难的处理:1.后附词汇表;2.建议查词典;3.猜测词义
材料的真实性问题:
一.对材料本身不作任何词汇或者结构上的简化,而在练习的设计中考虑阅读者的阶 段和先后关系等
二.如果阅读者对材料的反应与作者的意图一致,则这种反映就是真实的
三.一切以阅读者为中心,材料只要达到阅读者的目的和实际情况,就是由真实性
阅读材料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兴趣和文化背景。对材料本身不一定要做结构和词汇上的控制,关键在于预测这些方面的困难并提供适当的理解线索,并在设计练习时采取不同要求,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及阅读者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级和变动。
四.阅读技巧及其培养
Barret认为,阅读技巧有五种:
1.理解字面意义;2.能对材料主旨进行重新组织;3.推理能力;4.评价;5.欣赏;
Davis提出的四种阅读技巧:
1.识别词义;2.推理;3.识别作者的技巧、写作意图和风格;4.寻找有关答案
技巧是习得的,是每个阅读者在实际过程中无意识地使用的种种方法;而策略是阅读者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采取的某种手段或方法。技巧和策略都可以有意识地训练。
五.对我国高校外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1989年的高校外语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提出的两方面要求:
(1).阅读课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速度的能力及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记忆,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2)阅读课应该选用题材广泛的语言材料,以利于培养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定期检查。
阅读课应该作为一门技能训练课。教师应该把握两点:
一,始终把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作为重点
二,在阅读材料讲解过程中,强调不同话语结构的分析,使学生适应不同的文体材料。
阅读理解练习的难度可参考国外各种阅读考试的题型,分出不同层次、不同要求。范围可以设计背景、词汇、主旨、风格以及隐含义等。
第六节 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 语言和文化的定义
语言是个符号系统,有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是个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广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由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
文化观念:精神文化;文化产品:物质文化。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
三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所有的语言知识都是后天通过社会习得的,语言是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四 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导入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所达成的共识包括:
(1)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3)部分由明确职业选择方向的外语学习者学习结束后职业岗位的需要
文化导入的内容 有争议。
有人主张文化教学分为:
1.交际文化:两种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影响准确传递(带来偏误和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2.知识文化:两种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还有人分为:
1.语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
2.语义文化: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3.语用文化:语言使用的文化规约。也就是把语言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相连结起来所应当遵循的规则,如称呼、问候、道谢、敬语、谦辞等。
文化导入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文化导入的几个重要原则(1)实用性原则
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
阶段性原则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必须注意文化内容本身的内部层次性和一致性,不至于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零碎。
(3)适合性原则
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适度。教学内容应考虑到该文化项目的代表性,属于主流文化。重点应在共时文化上,适当引入一些历时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等。教学方法上的适度,就是要正确协调好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的关系。
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1)注解法:课后用专门篇幅加以注解。灵活、简便;零散,缺乏系统性
(2)融合法: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潜移默化;选择编排有困难,真实性难易保证(3)实践法:观察,看电影,专题讲座,文学作品阅读。(4)比较法:对比发现异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5)专门讲解法:开设目的语语言文化课程
第五章 外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新版加入内容: 第四节 第三小节
外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外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 外语教学的实施有五大主要过程: 1.需求分析 2.课堂设计 3.教材开发 4.课堂教学 5.课程评估
一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及其错误的理论根源
传统模式:PPP,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
① 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权威,决定、执行教学步骤,决定讲什么、多少,如何讲。学生需求得不到
反映,没有参与教学决策;参与交际机会不多。
② 应试导向
间接性考试。通过考查语言结构知识来考察语言能力。PPP课堂成了语言知识课、语法分析课和复习迎考课。
③ 学生缺乏足够的输入
教师控制了课堂,关注的是知识的讲授,不是交际样本的提供。
④ 在学法上误导学生
误导学生对语言学习本质的理解,让学生认为记忆了规则可以应用到交际中去
PPP模式对语言学习本质的误解: a.学生按照所教的顺序习得外语
其实:结构“简单”的语言知识不一定“容易”,“复杂”的不一定“难” 一个是语言学的概念,一个是心理学的概念。b.语言仅仅是一个知识的系统
实际: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 c.语言知识会自动转化成语言技能
课堂上:讲陈述性知识(什么),不会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怎么做)d.课堂实践就能培养交际能力
二 外语课堂新模式设想
有利于学习外语的条件:(目标)
① 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动机 ② 创造和提供学习、交际的资源(课堂内外)③ 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策略 ④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1)培养兴趣
将学生工具型动机变成综合型动机(持久)。前者导致应试倾向,是不良习惯。a.教师个人魅力
b.课堂活动的安排(符合学生特点、遵循教学原则、创造有利的课堂环境)
c.学习资源(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d.成就感(多鼓励)
(2)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
(3)帮助使用有效的策略(认知、元认知),直接、间接培养(4)帮助克服困难(惯用法、语用、文化背景问题)
三 新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要有需求、愿望、动机、大量机会、给与成就感 3.教师角色的变化
“学习的促进者、建议来源、知识之源„”
4.“任务型教学法”“自主学习”“协商式教学”
需要对外语课堂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真实的交际”,“在活动中培养语法意识” 提供“自主学习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协商式大纲:个性化学习
四.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1.语言学习=课堂内+外
2.课堂教学=为课外学习做准备 3.课外学习=促进课堂学习
4.课外学习的方法、内容=学习+交际
新版加入内容
第六章 第三节 任务型外语教学(对外汉语实例见讲义)
(一)产生和发展
基础:20世纪80年代,prabhu在班加罗尔进行的交际教学改革试验。
作为强交际观(在运用中学习英语,using English to learn it)的支持者,prabhu认为:“„创造一种条件,使学习者全神贯注于意义,专注于说或做,能够最有效地促进这一过程„当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在意义上时,(语言)形式学得最好”
班加罗尔试验摒弃了传统的结构大纲或功能——意念大纲,代之以任务大纲。
教学单元由一个个任务组成,课堂教学围绕完成具体的实际任务,强调语言的自然输入,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语言,学生专注于完成任务,语言学习是完成交际任务的副产品。三种任务:1.信息差任务;2.观点差任务;3.推理差任务
(二)任务型教学原则 任务的特征:
(1)意义是首要的
(2)有某个交际问题需要解决
(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联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察
(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价任务执行情况
即:“任务”关注学生如何用语言沟通信息; 进行有实质意义的交际,不强调语言形式; “任务”具有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 学生的重点是如何完成任务; 评估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任务型教学的特征:
1)强调用目的语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学会交际; 2)讲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
3)为学习者提高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关注语言 4)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的要素的作用 5)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激活使用联系起来
(三)理论基础
1.系统功能语言学
该语言学的主要特征:
(1)以社会学视角研究语言的性质
研究人们如何借助语言来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
(2)以功能、语义、语境为研究重点
2.当代认知学习理论
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学习的结果并非外部信息的简单堆积或注入,而是主动获得越来越多认识事物、解决问
题呃程序,在“同化”(整合外部新信息)和“顺化”(重组原有信息)的共同作用下,主动建构复杂、完整的认知图式。
②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主动求知: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信息的提取
③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机械学习到的是孤立、凌乱的,要内化为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的容易提取的④ 社会建构主义的社会互动学习理论
肯定学习者的主动性、与认知对象的互动、个人经历和体验的重要性
为任务型教学的合作学习、交流互动、意义协商提供了理论支持。
3.活动教学论
(1)“以活动促发展”(2)主动学习
(3)以问题性、策略性、情感性、技能性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4)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Long的互动假说 可理解输出假说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1)体现了新的语言学习观、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协商、合作;教师作为帮助者、促进者和支持者 2)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材料的真实性、任务与现实相关性、师生与生生的互动、教学同时也是人际交往
3)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之一,同时落实到教学环节上去;学生学会合作、共处,教学的意义超越了语言学习本身
缺点
1)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过于偏激
低估教学的作用以及规则的讲解 2)任务选择的随意性
没有统一的任务大纲,从而导致对任务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混乱 3)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对语言环境有较高要求,因而不合适作为外语的教学,较为适合第二语言教学 4)以任务是否完成来取代专项测试以及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不适合学历教育
第四节 网络与外语教学
(一)发展历程
1.行为主义阶段的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计算机作为句型训练
2.交际法阶段的CALL
计算机提供语言输入,任务呈现工具
3.综合的CALL
作为语言学习环境,提供真实的材料,真实的交际对象,真实的任务
(二)定义
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外语教学活动,包括局域网和因特网,现在主要指因特网上的外语教学。
分类一:远程注册式、自由建构式、“三点合一”式(电话、电视、电脑)、课堂链接式、局域教学式
分类二:个别化学习、讨论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协作式学习
网络外语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1)更能促进真实、有意义的交际,使学习更有意义
2)直接接触目的语呃文化、语言,利于外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使课堂无限延伸,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
4)以建构主义、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为基础,多采用任务法、项目法等综合型教法 5)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念
(三)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 1.课堂为主,网络为辅
即借助网络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合作 2.网络为主,课堂为辅
即在学习的前中后期各有面授,或培训或总结经验交流、报告,其他学生利用网络学习
(四)研究与实践 研究现状:
首先,理论研究面多点少,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调查研究多于实验研究,描述性研究多于解释性研究;片面、肤浅,不具有说服力 最后,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独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存在的问题:
“低绩效”: 学习效率低、学习资源大量浪费、学习方式过于陈旧 原因:
首先,容易信息迷航;
其次,置身虚拟社区,不能适应,不善于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料,造成资源浪费
最后,缺乏培训,被动接受,不能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主动地学习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内部因素: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没有培养良好的网络学习策略
外部因素:资源良莠不齐,缺乏高效搜索、筛选机制,来自技术和教师的学习支持服务不足
第五篇:作业:《现代建筑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体会
《现代建筑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体会
通过《现代建筑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真是受益匪浅。我本是跨考建筑专业的研究生,基础差。在努力补习本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全心学习研究生阶段的知识,努力做出好的方案。正当感觉自己学习的知识多、杂,虽然学得充实,忙不过来,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在建筑技术课上,亲爱的沈老师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中一句话就点醒了我,“做现代新建筑要从两个方面评价,设计部分和技术部分。”这一句话点醒了我,给我指明了今后的学习方向:建筑设计部分要学好,同时,建筑技术部分也要掌握好。
课程的上课地点定在桂花岗校区,虽然每个周末都要挣扎着6点钟起床,接着坐一个小时的车赶着去桂花岗校区上课。但,却也非常值得。首先,亲爱的沈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既是很有原则,也是很和蔼的。一整天连上四节课,本以为会很闷很累。没想到老师把课讲得形象生动,课程内容丰富。全程听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一丁点。一整天下来,全程精彩。没上课前,原以为自己会在课堂上打瞌睡,没想到一整天的课讲完了,竟还意犹未尽。不得不说,亲爱的沈老师的讲课水平非常的高。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重点是我们都学进去了,理解了,也记住了。还有令我们非常感动的一点是,沈老师坚持黑板板书讲课。相对于PPT教学,沈老师通过黑板让我们真真正正地学进去了,深刻地把建筑技术的知识要点记在了脑海里,效率高多 了。
既然写的是课程心得体会,我觉得对建筑技术的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也重中之重。首先,第一章绪论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的含义,二是建筑技术包含的学科内容。重点是建筑技术学科包含的领域囊括了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及绿色建筑等学科(如图1)。
图1 建筑技术导图 图2 建筑构造组成
这些课程的引导,对于我今后学习好建筑技术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其中,建筑构造中的六大件是基础、墙柱、梁板、门窗、楼梯和屋顶;结构四大件分别是墙、柱、梁和板(如图2)。建筑物理包含了光学、声学和热工学三方面。
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建筑简称ECO,ECO是Eco-build的缩写,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 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实中的案例有:杨经文设计的那亚大夏(见图3)、德国的“三升房”(见图4)等。
图3 那亚大夏 图4 德国“三升房”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采用新型墙体材料,采用各种措施达到节能标准的建筑,涉及众多的技术领域 ,主要内容有:(1)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 :必须提倡建筑师的节能意识,发挥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和决定作用,重视建筑节能 “先天不足”的方案设 计对以后实施建筑节能所带来的投资浪费。(2)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太阳能建筑的推广 和应用将可以有效地节约常规能源并且无污染 ,热舒适条件好;同时夏季供冷的通风新技术和地热的推广和应用将可以节约空调耗能,改善城市环境。(3)建筑围护结构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是能耗 的主要途径,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 , 控制围 护结构的热工指标 ,提高窗的气密性,并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达到轻质、保温隔热、廉价的目标。(4)注重设备节能问题 :在建筑总耗能中, 空调 和照明设备消耗占 60% ~ 80%,提高设备运行节能 措施对建筑节能贡献巨大,必须解决设备效益、系统节能控制、使用操作节能等问题。(5)物业管理和使用操作节能:节能建筑在物 业管理方面的节能措施也适用于集中管理的居住建筑,而且必须强化使用。如在欧洲的BedZED项目(见图5)中,我们看到设计师将废物、阳光、空气和水充分利用,与现代人、建筑物一起进行永续的对话。
图5 欧洲BedZED项目
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从本质上讲,绿色建筑是一种建筑设计思维方式绿色建筑的实施,意味着必须调整现在具有破坏性的生活方式,使之能与脆弱的生存环境保持一种平衡;另一 方面,建筑师必须以绿色的观念对待所有的设计元素,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以创新的精神来研究新的技术措施,使建筑作品与环境更为和谐。
接着第二章讲得是的我国建筑项目的七个基本程序:申报书、上级批复、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施工阶段以及交付使用。这一章的主要内容讲得是施工图所包含的种类,主要包含了建施图、结施图、水施图、电施图、暖施图、空施图以及设施图。第三章讲得是楼梯设计(概念、画图方法、设计程序)。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包含了交通构件、楼梯分类及楼梯设计中相关的构件数值设计。重点讲了楼梯踏步设计,国际通用踏步尺寸和变化公式。楼梯宽度设计,B值依人流而定,楼梯平台宽度设计。
最后,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获益良多,不仅仅学习到了建筑技术的知识内容。还在课程感悟中,对今后的学习研究方向有了初步的确定。将来要做一个好的建筑师,建筑设计做好的同时,建筑技术也要做好。除了和建筑相关的,关注社会发展,对社会有所贡献,对社会有用同样重要。课程就要完结了,比想象中要快。心里还意犹未尽,我渴望学到更多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我会努力学习好,学好的同时,用好!
最后,感谢亲爱的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