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单元教学设计 (精选)(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3:5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 (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单元教学设计 (精选)》。

第一篇:化学单元教学设计 (精选)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单元教学设计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 录

一、单元内容和知识体系

1.本章主要内容

2.本章知识体系

二、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可行性分析

四、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3.教学关键点

五、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教学策略和主要措施

七、课时分配和教学方法

八、教学准备设计

1.实验准备

2.课堂动画准备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教学设计

班级:高一(2)班 时间:2012年4月26日 课时数:八课时 制定者:张丹丹

一、单元内容和知识体系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要内容和线索,将原子结构、碱金属与卤素的性质、电子层排布、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紧密结合。

本章内容划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元素周期表:它主要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且通过碱金属和卤素两个典型的族,引入同一族的元素的性质递变,最后基本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等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是元素周期律:本节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用第三周期为例,通过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的性质递变,引入元素周期律;第三节是化学键:介绍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电子式和结构式,本节主要是为了选修内容和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基础。全章内容的设计,通过实验和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元素化合物,利用探究模式,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

2.本章知识体系:

本章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要内容和线索,将原子结构、碱金属与卤素的性质、电子层排布、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紧密结合。

二、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通过《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通。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为今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可行性分析

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学习了有关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通过之前对金属和非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元素知识的学习方法和规律,例如用类比的方法学习钠、铝、铁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知识,并知道用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同时在初中时候也学过了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但是方法的应用、相关计算等还不够熟练和准确,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再加上该部分知识出现的比较集中,内容繁杂而分散,而且和初中化学知识相比难度高。所以在该章的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记忆后由于不理解元素内部规律而容易遗忘。再加上课时分配减少,学习任务重,学生的反思、整理、消化时间不足而造成知识缺陷的不断积累。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因此对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来说在以往认知的基础上呈现出来是可行的和易于接受的。从物质结构到元素周期表再到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是连续的一气呵成的。

四、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点

1.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碱金属、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核

外电子的排布;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元

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理

解;电子式的书写;: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 的本质理解;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综合应用

2.教学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金属族的性质递变

和非金属族的性质递变规律的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核素、同位素、元素、原子的概念区分与联系;原子核外电子的排

布规律;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元素非金

属性强弱判断规律;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应用;离

子键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共用电子对的理解;极性键和非

极性键的理解;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 综合应用;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的相互计算;化学键;核素同位素

的概念理解

3.教学关键点:

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种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理解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5)认识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地变规律;

(6)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会用元素周期律来推断元素的性质;

(7)知道共价键的概念,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2)以位、构、性之间的关系为线索,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元素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推断能力;

(3)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通过学习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和综合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联系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学习这一章节让学生感受到高深的化学其实就在身边从而激起学生

探索化学世界的欲望。

六、教学策略和主要措施

第一课时教学策略和措施

以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引入→学生学习“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的应用范围→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生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师综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给学生学案练习。

本课时容量不大,课堂时间比较多,但是内容却比较枯燥,用化学史激发学生兴趣,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周期表的结构和使用。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好,也可以把第二课时的一部分内容放在本节上。以减轻第二课时的压力。

第二课时教学策略和措施

实验前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碱金属的原子结构表格→学生通过表格预测碱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比较na和k的化学性质后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na和k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小结碱金属族的性质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卤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卤素之间实验验证卤素性质→小结卤素的性质变化规律→探讨金属族与非金属族的性质变化规律的本质→练习巩固。

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可以把碱金属和卤素的实验作为复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完成,课堂上学生实验的时间要控制好,必须要注意学生对于非金属的置换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谈论小结金属族和非金属族性质变化的异同以及原因。本节时间比较紧,上课内容可以视学生情况而定,如果讲不完,卤素的内容可以放到下节课。但是一定要小结一个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变化的规律。

第三课时教学策略和措施

通过学案或者练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顺便由初三的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提出金属活泼性的判断方法→提出第11页课本作业第5题的问题→将课本第10页的表格空出来让学生填写→引出核素同位素两个概念→比较元素原子核素同位素四个概念,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练习巩固→列举同位素的各种应用→让学生自行小结归纳本节内容。

由于本节内容的概念性比较强,所以要多联系初中学过的元素原子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多举例子,让学生多一些感性的认识。在课前进行上一节内容的复习练习,以巩固第一节内容的重点知识。

第四课时教学策略和措施

学生通过学案复习第一节的内容并且讲评→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前18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电子排布→教师结合电子排布知识和第一节的知识让学生练习→学生完成第13页下方的表格→电子排布与化合价的相互推导→小结电子

排布。

本节电子排布的内容并不多,也不难。上新内容之前练习巩固第一节的一些重点内容。安排电子排布与化合价的相互推导,先引入部分元素周期律的线索。

第五课时教学策略和措施

由同一周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引入→提出问题,同一个族的元素化学性质存在相似性和规律性,同周期的元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根据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推测→实验验证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查找资料验证非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学生自行小结一个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原因。

元素周期律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可以让学生用探究模式自行探究推理,实验验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死记硬背十分枯燥,也容易忘记,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动脑思考探究,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是记忆最牢固的。当然学生的探究结果不一定十分全面,最后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和修正。

第六课时教学策略和措施

典型例题引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原子结构推导同一族的元素和同一周期的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本质→引入“位、构、性”三者之间联系→综合性联系强化三者之间的综合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把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三者结合起来,必须通过综合性的联系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所以这节课的例题要精心准备,可以是分阶段的大题,让学生从练习中体会到“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七课时教学策略和措施

动画引入→学生直观了解原子内部结构以及电子的排布→展示各种实物后提出问题物质如何由各种元素组成→引入课题化学键→动画离子键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化合物→学会写电子式→练习→教师当堂随机批改→学生自主总结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注意事项→小结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刚开始学,能够用动画课件实物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非常重要。学生有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时,再接受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等枯燥内容时会比较容易。电子式的书写不要求太难。

第八课时教学策略和措施

复习引入→设问“分子是什么” →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引出共价的概念→通过结构模型解释共用电子对→对比练习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说文解字“极”的意义→引出极性键非极性键→归纳什么是化学键→引出化学反应的本质(可以通过石墨变成金刚石是什么变化来理解)→小结本节内容

第三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微观,概念性比较强,用探究的模式似乎超过学生的能力,可以采用直接切入或者旁敲侧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举一些实物事例让学生了解,让他们感到高深的化学其实就在身边。

八、教学准备设计

教学过程中要用到的所有的实验仪器、药品、用具: 实验一:钠与水的反应

金属钠、水、培养皿、镊子、玻璃片、滤纸 实验二:钾与谁的反应

金属钾、水、培养皿、镊子、玻璃片、滤纸 实验三:钾在空气中燃烧

金属钾、坩埚、镊子、滤纸、三脚架、铁三角、酒精灯 实验四:钠与氯气反应

金属钠、氯气、镊子、滤纸、集气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 教学过程中要用到的动画,提前制作

第二篇:化学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的的低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1.第一单元的学习是学生一生中化学学习的启蒙,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法都起着先入为主的极其重要作用。教材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线索,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在治理环境,开发能源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并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学生在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感悟化学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学,让学生在主动、愉悦的心情中开始学习化学的历程,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科书在编写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就完全打破老教材的体例格局,对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变化、物质性质三个知识点只保留了一个。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到第二单元课题2中出现,物质性质在第二单元课题1中出现。这样编写好像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但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一下,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时时减少了学习上的压抑感,可以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教学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兴趣上,也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想像美好的化学世界,去憧憬未来的世界。.课题2的是新增的内容,体现新课标将探究学习作为学习的重要的内容,重视过程与方法,重

视学生学习的经历与体验。.课题3与老教材中学生基本操作实验相比,减少了浓酸、浓碱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仪器的连接等内容,将这些操作分散在气体制取实验中。增加了活动与探究,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学习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提高了学习的趣味,增加了给学生亲身感受的机会。

本章学习的地位主要是: 激发兴趣,学习方法。其作用是:

开启化学的大门——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体验化学的生活意义和社会价值(课题1)

激发兴趣的起点 ——在化学的探究中感悟求知的乐趣(课题2)学习方法的启蒙——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方法(课题2)化学实验的起步——在实验的尝试中学习基本技能(课题3)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列举与化学有关的事例说明什么是化学及化学研究的对象;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化工生产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化学研究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现象的观察和人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的探究实验初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观察记录等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与化学有关的事例,使学生从化

学对生命、生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中萌发学习化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继而产生朦胧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学生进行化操作的训练。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

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理解。

三、学情分析

化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生活中的事和物无一不可作为教学的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从熟悉中发现陌生,从已知中了解未知,不断激发兴趣,调动求知欲,并从中挖掘出化学的意义为学生掌握化学变化做铺垫。

对一门学科的好奇心是化学启蒙教学有利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个探究实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将好奇心提升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研,迁移到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从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及探究的思路与方法。

学生已有了物理和生物学习的经验,如氧气可以帮助燃烧、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分析、推理实验现象。

四、本单元实验与活动分析

学完课题1后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图书资料等途径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的关系,了解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哪些属于绿色化学,哪些不符合绿色化学,提出你的改进意见并与同学交流。

课题2第一课时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先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并记录观察的现象,同时查阅、收集有关蜡烛性质、用途的相关资料,并尽可能收集生活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蜡烛,用于课堂交流;第二课时学习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想办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并交流各自的办法和体会。这些活动既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课程资源,学生用于交流可以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化学学习的方法。第二课时学习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想办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并交流各自的办法和体会。

课题3的操作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这个学习过程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因此不能用学生演示代替,更不能仅做教师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教师要演示试管的具体位置,否则实验耗时长且容易失误或造成试管炸裂。

五、本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1 —— 一课时

课题2---------两课时:一课时用于探究蜡烛极其燃烧。一课时用于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课题3——-两课时:一课时用于了解实验室及其守则、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学习药品的取用。一课时用于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

七、本单元教学措施

1.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化学的世界里,从而走近化学。课题1(相当于以前的绪言课)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的课题,其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有用的知识.与原教材绪言相比新教材删去了物质变化、物质性质等知识点,增加了关于化学与生活、科技及化学发展史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这一单元的处理,以往教师都将绪言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和重要知识作为“主料”,而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辅料”。而现在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确实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起他们对化学世界的憧憬,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化学学习对他们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通过对物质性质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化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走进化学。课题2分两课时完成,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以两个探究实验为载体,让学生体验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教师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重点追求探究的过程和体验,因此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的时空,在体验中学会观察,学会设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合作。(课题2的设计)两个实验的体验点有所侧重,蜡烛燃烧侧重观察方法的体验,可通过学生实验

——交流———再实验的方法,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对蜡烛的观察;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比较则侧重实验的设计,体验对比方法的应用。

3.通过实验操作及探究活动使学生建立热爱化学的情感,应用化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求知欲,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化学,亲近化学。课题3是实验基本操作课,分两课时完成,其重点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建议先让学生参观实验室,使学生对化学实验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参观之后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提出问题,使学生对化学药品的归类、保存、放置的方法有大致的印象。基本操作的教学要和附录1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结合起来。

4.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会有出乎意料的想法和做法,教师要对学生大胆的想法和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找出其亮点,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千万要避免把学生硬拉进教师预设的“轨道”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进入误区。

第三篇: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为将来的发展奠基。

化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倡导学生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该部分知识内容属于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初中教材有物质的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本节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得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初步原因,为在高三深入学习“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基 于以上分析,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设计 A、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②大致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B、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施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②通过分组实验,培养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发展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意识。

②增强学生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原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三、通过本节课研究的问题

本节课有个特殊的要求:学生不要预习书本知识,目的是研究不预习和预习对学生思维的不同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新闻视频]: 第五轮中日东海问题磋商于5月18日在东京举行。

(设计意图: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节约能源。)

(二)实验探究

1、分组实验

把班级学生分为八组,将书本上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设计意图:把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使学生得出反应分为到吸热和放热反应两种类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自主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注意学生不预习提出的问题与经过预习后提出问题的区别。)

各组经过讨论后提出的问题如下:

第1组:反应为什么会放出能量或吸收能量,有没有即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热量的反应?

第2组:铝与盐酸的反应为什么会放出热量,在Al与盐酸的反应中为什么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加快?

第3组:常见的哪些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哪些反应属于 吸热反应?

第4组: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什么意义? 第5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原子或分子有什么关系,在Ba(OH)2〃8H2O的粉末与氯化铵反应中,为什么反应后变为悬浊液,产生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什么?

第6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全部转化为热量了吗,在铝与盐酸反应中为什么溶液逐渐变黑,静臵后又变为无色?

3、分析、解决问题

师:各组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和值得研究的问题,请各小组同学研究这些问题,可以看书也可以查阅资料,组内同学达成一致意见,若有不清楚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生:小组讨论

(说明:学生有两个问题未能解决,一个是:在Al与盐酸的反应中为什么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加快?另一个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什么?

第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告诉学生速率加快是因为温度升高,至于为什么,请同学自学第二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36页: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二个未解决的问题:告诉学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氨气,如果感兴趣的同学自学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氨气。

同时鼓励学生发扬科学家的坚忍不拔的毅力,课下攻克这两个问题,并问:“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生齐声回答:“有”。)

4、自主学习师: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非常重要,这对于我们合理利用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自学燃料的充分燃烧。在自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播放幻灯片)各小组可以相互讨论,若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以提出来由全班同学共同商讨。

1.什么是化石燃料?目前使用最多的燃料是什么?这些燃料能再生吗?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燃料燃烧时,若空气不足,会造成什么后果? 4.为什么固体燃料要粉碎后使用? 5.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怎样高效清洁的使用煤炭?(设计意图:加深对燃料燃烧条件的理解,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生:自学、然后讨论第6个问题。

生1:可以将煤炭粉碎,以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也可以将煤炭气化或者液化。

生2:因为煤炭中含有硫,燃烧后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可以脱硫,且将硫综合利用。

生3:也可以将煤深加工,分离出其它的有用的物质。师评价:同学们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意识,你们非常优秀,老师为能有你们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你们一定还会遇到许多问题,一定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共同商讨,学会合作,要想信团队的力量。

5、总结提升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当今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树立节约使用能源意识,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节约使用能源,保护好我们的能源。

五、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采取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注意到了让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问题时的存在的思维偏差,教育学生善于倾听并汲取别人的建议,培养了团队意识,感悟到了科学研究方法,达到了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家霍林姆斯基说过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师带着课题进行教学,调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积极性,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促使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地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实施课题的成 功,享受到成功的幸福,而不在式枯燥无味,这样教师就会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这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高境界。

促使教师增强教学机智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经过不断地研究、反思,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与创新,使教学策略与方法不断的进步,会有深层次的发展,教学才不断的创新,在教学中才站的高,看的是学生的明天——学生的发展。

(二)反思

1、如何让 “默默无闻”的学生张扬个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2、本节课对小组间的竞争关注偏少,需进一步加强。

六、不预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不要求学生预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超出了本节课的范围,而以往教学中学生预习后提出的问题均在书本范围之内,这说明预习对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起到了导向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所以不预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提出的超出教学内容范围的问题,教师一定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这样既不偏离教学内容,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分组实验和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落实了教学三维目标,切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主旨,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 展。

参考文献

[1]熊焰.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第四篇:化学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工作以创名校、出名师、育人才、建设示范性初中“为中心,以邓小平同志教育理论为指导,领会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创新意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使我校化学科工作再上一个阶梯。

二、工作要点:

1、确立新理念,抓好常规教学:

化学教学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学生绝大部分知识也是从课堂常规教学中获得,所以要求每一位化学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思考怎样上好每一节化学课要求: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科学的设计教法,锁定新的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成为成功课例。

2、发挥教师积极性,共同创新

落实科组计划,定时、认真、有一定目标的开好每一个科组会和备课组会,发挥所有教师的智能、潜质,精心研究设计每一节课例,推科组最佳课,最佳教案设计,最佳实验课和创新课。

3、抓优质、寻突破、培养创新人才

学科工作重点是“抓优质”,科研工作的重点是“寻突破”全面教学工作要做到“优质”决不允许有一节随便课,马虎课、应付课出现,建立互相听课制度,建立典型课例全面总结制度。在优秀中选优、发现人才,建立培优小组,化学兴趣活动小组,把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环境保护中,确定教师和培优教材,争取全国化学竞赛取得好名次。

三、本学期重要工作安排

9月:①对学生进行怎样学好化学教育 ②研究通过科组工作计划

③确定本学期典型课,创新课活动课讲授教师 10月:①参加新考初三教学经验交流会 ②参加区中考化学科分析会

③成立化学竞赛培优班,成立化学兴趣小组。

11月:①迎接区教研室工作检查,典型课、创新课、活动课展示12月:总结期中考情况,研究期中后工作

九年级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县教委规定进行教学,“以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回顾我们上学期的工作,在化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付诸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更好的开展本学期的工作,提高本校化学教学质量而努力,继续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二、现状分析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期末考试各班成绩看,各班学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本着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效率更高的目标,通过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我们制定了九年级下学期的化学复习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坚持理论学习,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改观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认真领会“中考指南”精神,认真制定好总复习计划,确保中考化学学科的合格率和优秀率。3.每周集体备课要讨论上法,每位同志真正的研究教学案的个性化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且及时总结,做到每次有收获,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集体备课时认真讨论好培优和补差工作的具体方法,并认真实施,做到有效。5.在学校各部门的领导下,备课组各位老师齐心协力,勤奋耕耘,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学校提出的目标,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把常规工作做得精细,及时检查教学案、作业批改、听课情况,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各位组员的自身素质,争创优秀备课组。

三、工作措施和教学要求

1.备课组各位教师均要参照教学进度,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调整教学计划,以保证全校化学教学的有序进行。

2.根据学校的统一布置,扎扎实实抓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学案既统一又各具个性。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能力要提高。认真研究教学案的生成,多研究中考试题,教师人人参与找好题。3.真正的研究教学案的个性化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且及时总结,做到每次有收获,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4.新课结束后,进行知识点的全面复习,按知识块有条理的复习。专题训练与综合练习相结合,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

5.本学期第七章涉及化学方程式多,帮助学生过好三关。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助,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6.做好本学期的实验考查工作。利用一切机会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工作,抓好两头,促中间,从课堂上要效益。认真讨论好教学案,组织好预约听课,以及听后反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多听老教师的课,老教师多听青年教师的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7.坚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培优教学案以中考题中的中档题为主,注重学生基础的夯实和能力的提高,针对上一学期培优中学生对培优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因此本学期将减少题量,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完成并当堂反馈。对于补差,以最基本的中考中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案中错得较多的题为主,把补差放在平时的课堂和课间,课后的补差学生要逐一过堂。每位教师坚持参加每周一的备课组活动,讨论教学案,统一进度,共 同探讨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讨论培优和补差的方法和内容。

8.每位教师相互勉励,取长补短,主动、积极参与各级公开课的教学活动,每位教师要认真上好家常课,要严究教法。每位教师要勤于记录,经常写感受及论文。

初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务处工作计划、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和谐、落实、突破”的工作总目标,结合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开拓思路、积极创新、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新课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09年的中考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团结协作,努力钻研,创新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教研组。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主发展力

3.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加强课改研究。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化学教学工作,使学生树立信心,努力拼搏,积极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去。4.发挥学科特色,丰富教学内容 5.校本教研-----常态录像课:组织同组教师观看、交流研讨、反思,以达一人作课全组提高;做好教学质量分析会,着重研究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做好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资源共享。7.争取“优秀教研组”“学习型教研组”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注重精神引领,不断创新发展

1.思想决定行动。向本组教师大力倡导:“自强不息、真学实干、全力以赴、追求卓越”的精神。鼓励本组教师积极承担区、校级各种观摩课、评优课

形成一个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的初三化学教师团体,做到初三化学组的整体优化。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爱心、学识、机智、能力、责任心、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影响,做到公平公正、率先垂范、有效沟通使教师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尊敬爱戴老师,从而逐渐促进健康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铭记: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但首先应该是服务者。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话不说,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事不做。

(二)注重学习引领,促进本组教师的自主发展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主发展力。业务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每次教研组活动把学习作为固定板块,精选学习内容,组内教师轮流推荐优秀文章、教学交流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帮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注重研究。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研究。

(三)增强常规管理力度,提高工作实效

1.结合教务处工作安排,收集整理教学资源,达到校内资源共享。每位教师注意平时将资料分类整理收集,注重可参考性和实用性。原则每月整理一次,学期汇总一次。

(1).教案或教学设计:标明章节、课题、课型(2).课件:标明章节、课题

(3).论文:标明论文题目及获奖情况(4).课堂实录:标明章节、课题、课型

(5).习题:标明章节、课题、检测所用时间、答案。2.教研组活动

提前布置活动内容、安排教师分析教材,说课、评课,统一备课,统一布置作业,并把备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难点的突破上向课堂单位时间要质量。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要求听同组教师、同班教师的课。

3.每月检查一次教案、作业、听课记录等,并做好详细记录。4.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和教学经验总结,并上交参加各种评选。

5建立谈话制度,任课教师不定期与学生谈话,多沟通多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波动。

(四)校本教研

1、重视科研工作,申报本组课题,加强本组教师的科研意识,以科研带动教学工作。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科研课题。

2、组织好常态录像课、研究课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两次公开课;组织备课组复习研讨会

3、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袋内收集教师在学科上的个人发展计划、教学反思、案例、论文、公开课资料、教学质量分析等

(五)稳中求升,力争09年中考再创新突破

1.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为突破口。教学上立足以“改变师生教和学的方式”为中心,将“以学定教、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作为课堂改革的主旋律,切实在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学法和教学策略上优质的突破。重视考试信息和策略研究,抓好试题和学情分析。

2.每位教师以教学反思的形式,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听组内教师的课,及本班任课教师的课。利用好身边优秀教师资源。

3、研讨提高优秀率的具体措施,争取09年有更大突破。

四、对本组成员要求:

1、按时参加教研组活动,提前准备好活动内容

2、安排主讲人认真准备、内容充分。备课包括教案、实验、课件、习题。

3、每次测验成绩要登统,将试题分析、学生情况分析一并上交组长

1月:复习,研究准备区调研考

第五篇:化学教学设计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2)深化对溶液微观形成的理解。(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5)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6)探究溶液的奥秘:汽水中的气泡、淀粉碘溶液褪色。(7)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

(1)探究不同类型溶质所形成的溶液的奥秘,学会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途径。(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技能技巧。(3)学会记录、比较、分析、归纳信息,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4)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心,激发探究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3)学会关注生活、生产和科技,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4)让学生爱护仪器、校准仪器,培养学生爱校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概念。

(2)认识溶质、溶剂和溶液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1)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

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环境资源] 实验室和多媒体

[教学方法] 促进认知问题法 ;比较、归纳、实验法 [教学用品]

CuSO4

KMnO4

FeCl3

蔗糖

品红、碘、酒精、硝酸铵、氢氧化钠

冰、试管、密度计、烧杯、矿泉水瓶 【导课】本节带着大家旅览“人间仙境----九寨沟”。著名景区七彩池里的水为什么是蓝色的?七彩池中含有哪些成分?通过本节《溶液的形成》的学习将揭开这一谜团。【板书课题】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溶液的定义

【探究实验1】学生亲自体验、感受“七彩池”的形成

1.操作步骤 :试管架上的6支试管中,已分别装好盛有少量的CuSO4

KMnO4

FeCl3

蔗糖

品红等,请各小组任选两种药品,并向其中倒入半试管水,振荡,观察现象。2.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学生实验后展示(指导学生液体药品的取用、倾倒)【师】加水后的试管里,是不是纯净物? 【生】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师】试管里含有的物质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生】水;溶解其他物质。【师】试管里除水以外还含有什么物质? 【生】被溶解的物质

副板书:蔗糖

溶解在水里——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溶液)

溶解在水里——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溶液)【师】哪位同学给溶液下定义?

【生】一种物质溶解(或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师说生做】将上述试管中的两种溶液混合,溶液里被溶解的物质是不是只是一种物质? 【生】被溶解的物质不是一种

即一种或几种 知识点二:溶液的特征 【演示实验】验证均一性

将一瓶硫酸铜溶液,分别倒入2支试管中,用密度计分别测密度,比较密度是否相同? 【生】相同

【师】溶液具有均一性,试管里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了,溶液是否分层或浑浊? 【生】没有分层也没有浑浊。

【师】溶液具有稳定性,请同学们再给溶液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生】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知识点三:溶液的组成

副板书:蔗糖

溶解在水里——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溶液)

溶解在水里——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

命名 【师】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 【生】氢氧化钠、硫酸;水

【师】回忆前几单元学过的溶液有哪些?生活中接触到的溶液有哪些?并说出溶质和溶剂。【生】石灰水、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稀盐酸;汽水等 【师】溶质:固、液、气

溶剂:液(水)

【探究实验2】其他溶剂

向盛碘的2支试管中,分别倒入约2毫升水和2毫升无水酒精,观察现象。

【投影】溶液中的质量关系

知识点四:溶液的溶解过程(微观)【师】固体放入水中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蔗糖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食盐水中存在哪些粒子?

【生】学生猜想。

【播放课件】氯化钠、蔗糖溶于水的微观过程,播放Flash动画。【投影】分析水合过程的原因。【师】蔗糖溶液里是否含有离子?

【生】不含有离子,蔗糖以分子形式扩散,含有蔗糖水合分子。【投影】溶解过程分为

物理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化学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探究实验3】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在2个小矿泉水瓶里分别加入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水,振荡,用手触摸瓶外壁。

【现象结论】瓶壁发凉,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降低;瓶壁发热,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温度升高

【师】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将氯化钠溶于水时试管壁感觉到凉、热,还是不凉不热呢?

【生】不凉不热,说明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不变。【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物理过程——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化学过程——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温度升高——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温度降低——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温度不变——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知识点五

浊液和乳化作用

【师】氯化钠溶于水,而碘不溶于水;碘不溶于水,但碘溶于酒精。说明溶解与什么有关? 【生】溶质、溶剂性质有关。

【师】碘不溶于水,没有形成溶液,属于悬浊液。菜汤上的油珠不溶于水,属于乳浊液。【投影】悬浊液、乳浊液定义,区分动画。【师】在家里碗里有油,如何洗去? 【生】洗洁精

【师】洗洁精为何能洗去油污? 【投影】解释乳化作用。

知识点六 溶液应用

【探究实验4】验证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很快,缩短反应时间

硫酸铜、氢氧化钠固体;溶液(试管里、矿泉水瓶里药品)反应对比快慢。【投影】氯化钠溶液凝固点降低

沸点升高

融雪剂和防冻液

实验拓展:水溶液的性质

在500mL大烧杯中加入半杯碎冰,再加入约40mL冷水,混合后又加入20g硝酸钾制成冷冻混合液。采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将3支试管同时插入大烧杯中,观察现象,记录3支试管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融雪剂

寒冷的冬季路上的积雪很难化去,在积雪上撒些盐可使冰雪融化。这是因为氯化钠使混合物的凝固点降低了。

融雪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虽然这一类融雪剂融雪效果好,没有什么腐蚀损害,但它的价格太高,一般只适用于飞机场等地。

而另一类则是氯盐类融雪剂,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通常称作„化冰盐‟。它的优点是便宜,价格仅相当于有机类融雪剂的1/10,但它对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腐蚀是很严重的。防冻的方法

冬天汽车内水箱中的水结冰了,汽车无法开动,而且容易损坏水箱。向其中加入乙二醇,则可抗冻。原因是乙二醇加入后凝固点降低,不易结冰。一分钟反馈——学生反思

下载化学单元教学设计 (精选)(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单元教学设计 (精选)(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概况 绪言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事实,使用过大量的化学......

    化学教学设计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1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2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性质相反的一对物质。2.使学生掌握重要氧化剂和还原......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1 一、导课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飞船卫星都有一双巨大的像翅膀一样的太阳能帆板,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大家有没想过当飞船......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的过程......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方式方法1、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由于本班化学成绩不是很好,尤其是基础较差,学生反应慢,作业大部分相互抄袭。针对这种情况,本人采取了“低起点,低难......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

    单元6化学教学资源

    单元6 化学教学资源 第一节 常见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成长札记1】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宫老师抽空就往书店跑,总在新课程书架前徘徊。最近,他又发现了一本新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