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04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传入中国。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欣赏、表演、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体现辛亥革命前后的习俗、礼节和称谓等变化,从中体验变化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所发展,出现了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有民主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趋势。
二、讲授新课:
上面我们谈到的仅仅是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回答问题。[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主要指的是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 [学生回答]火车和轮船。
[教师提问]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教师引导]请举例验证。[学生回答]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翻山越岭,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几天。[教师引导]除了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外,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火车、轮船这类便捷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讨论,火车和轮船在中国的出现,还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不管正面的,负面的,都列举出来。[学生讨论]„„
回答一:人们出行速度加快,可以节省好多时间,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回答二:商品流通的加快,可以促进商品生产的加快,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回案三: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商业的人增多,劳动力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安排。回答四:火车的开通,改变了铁路沿线的经济结构,对原有的经济是一个冲击。
回答五:火车和轮船的开通,传达了新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回答六:火车的开通,也使帝国主义的势力延伸到火车开到的地方,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回答七: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中国的经济结构,而且影响到文化结构,更重要的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教师小结]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课本上郑观应的一段材料。在材料里,郑观应把铁路比作一个人身上的血脉。如果有铁路,则血脉流通,此人手足灵敏。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铁路,则像一个人患了风痹之病,半身不遂,举动不灵。在这种情况下,连自身都顾不了,只能任人侮辱。同学们,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在经济上是主张商战固本的。他的观点在当时是进步的。由此看来,铁路等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认同。
[教师过渡]中国近代,不仅在交通方面出现了新的运营方式,而且在通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通讯方式,那就是电报。[板书]电报
[教师引导]近代通讯和近代交通一样,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这里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内容只有二个,即电报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如何看待这个新生事物? [学生回答]电报出现后,商人可以用来传达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也用上了电报。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新生事物? [学生回答]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是西方列强侵华,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传到中国,另一方面它的出现,又是历史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总体上应予肯定。
[教师过渡]上面我们学习的是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变化及其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逐渐变得丰富。这一点上,功不可没的,首推电影和照相的传入。除此以外,还有报纸以及专门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出现等。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文化生活的变迁”一目下的内容。了解中国近代在文化生活方面对人民群众影响较大的几项新成果。[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对中国近代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几项新成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照相、电影、报纸、出版。[教师板书]照相 电影 报纸 出版
[教师引导]应该是这样,文字描述和口头流传都可以失真,而且因理解不同,主观的成分增加得越多,就越远离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用照片来记载呢,就能较客观一些。我们可以看课本上的三个插图:“《定军山》剧照”“《渔光曲》剧照”“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都生动地记录了真实的情况。[教师引导]介绍完照相后,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电影的演变。[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
[学生回答]伴以朗读、伴以录音机或伴以留声机配音。(学生可能没有留声机的概念,需要教师介绍)
[教师过渡]前面同学们说了,对中国近代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还有报纸和出版业。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的主要宣传手段是什么?孙中山等人在发动辛亥革命时,主要宣传手段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主要是通过创办报纸和印刷发行书籍进行宣传的。[教师提问]当时的主要报纸有哪些?
[学生回答]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北京的《中外纪闻》《国民报》《游学译编》等。
[教师提问]这些报纸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政治性非常强,时事性也强,主要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而创办的。发行量不是太大。
[教师讲述]《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直到1949月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
[教师引导]关于出版业在中国的发展,同学们了解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是由它出版的。
[教师过渡]由于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由于文化生活的变迁,再加上中国近代不断变革的政治大潮,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的移风易俗政令,使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看一看民国政府当时曾着重在哪几方面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一是剪辫,二是易服,三是废止缠足,还有跪拜之礼。
[教师强调]当然,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轮船只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能出现;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长。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至于照相,则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共学习了三个问题:“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请大家集体回答每一个大目下面的具体表现。(说明:指新的事物)
[学生回答]在第一目下,主要是火车、轮船和有线电报。在第二目下是照相、电影、报纸和出版。在第三目下是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等。(学生回答时,教师把内容写在相关目下)
课后反思:
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第二篇: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02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在近几年来发生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提高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上海世博会涉及到社会生活方面的图片,并伴随世博会主题曲。
教师过渡: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我们见到了很多高科技的产品,体会到了城市确实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美好。那么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看看百年之前上海世博会的各个会馆会展出什么新鲜的事物。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
2、理解这些变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展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大量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采用历史情景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增强他们对历史的亲切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层面以及其对近代进步思想的更深的探索。
三、巧设疑问,突出重点:
1、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阅读材料,理清思绪)时间:1915年,上海召开世博会 地点:上海
人物:小明及其一家人
家庭状况:父亲是某公司职员,家庭较富裕 情景教学: 场景一:
小明一家人参观到中国馆中的一个分馆,这个馆是一组图片,因为实物太大,无法搬到现场。(教师:哦,那这个馆内到底都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图片的内容是:
(1)轮船的发展(2)火车的发展(3)汽车在中国的出现 问题:
1、请你给这个场馆起一个名字。
2、这些交通工具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突出动力的变化,是一种进步)
它们在中国的出现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辛丑条约的内容回答:使帝国主义的势力延伸到火车开到的地方,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
我们是否要拒绝铁路,以此来抵制西方的侵略?(结合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分析,铁路等近代交通形式在中国的出现,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认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3、这些交通工具是怎么出现的?(从西方传入)场景二:
小明在参观英国馆时遇到了他的同学小张和他的家人,小张刚刚剪了新的小短发,穿着黑色的西服,小明的父亲向小张的父亲友好的握手并说:“张先生,你好!”两家人在英国馆门前照相留影纪念。问题:
1、同学们课前已经自学课文,请同学们自己在场景二中找出都有哪些变化?(发型、服饰、称呼、礼节的变化)
这种变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妇女缠足)
2、以上我们说的这些变化发生在哪次革命之后?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3、相机的出现有什么作用?(为人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场景三:
下午三点两家人参观完世博会,小明和小张两个好朋友要一起去看电影《定军山》,随后两人又去商务印书馆买了几本下学期需要准备的参考书,小明顺便帮爸爸买了一份《申报》。
1、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在说什么?(伴以朗读、录音机或留声机的配音)
2、人们通过报纸可以了解到什么?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报刊,这些报刊都宣传什么思想? 场景四:
小明回到家,看到父亲刚刚收到一封电报:货物已从昆明发出,一周之内到达。望速汇款。父亲看完电报后,立即去打电话给公司。问题:
1、电报这种通讯工具给近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促进商品流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从电报中的内容看,当时的中国铁路发达吗?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是怎么出现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这些变化有哪些特点?(不平衡性、受封建守旧思想的阻挠)(这部分给学生提示:上海、家庭较富裕,补充慈禧坐汽车的小故事)
3、如何评价这些变化?(教师总结)
五、师生交流,释疑拓展:
六、归纳总结,点拨提升:
近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任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仅铁路不发达,轮船只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能见到,报纸、电影等也只能在大城市看到,而且很多旧的习俗依然顽固。中国的社会需要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七、当堂训练,及时巩固:
1、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 唐胥铁路
B 淞沪铁路
C 滇越铁路
D 京汉铁路
2、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A 《渔光曲》
B 《定军山》 C 《歌女红牡丹》 D 《八百壮士》
3、我国
建
造的第一
艘
轮
船
是()。
A黄鹄号
B 邓达斯号
C 菲尼克斯号
D 克莱蒙特号
4、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A 《渔光曲》 B 《定军山》 C 《歌女红牡丹》 D 《八百壮士》
5、早期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A《时务报》
B 《申报》
C 《国闻报》
D《中外纪闻》
6、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 商务印书馆
B 红旗出版社
C 中华书局
D 文艺出版社
第三篇: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案04
难忘九一八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政策的第一步,同时介绍日本的侵略罪行、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日本侵华政策的由来和九一八事变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每年的九月十八号晚上九点十八分,我国东北的沈阳都会撞钟和拉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为什么这个日子让人莫齿难忘,痛心疾首呢?究竟在九月十八日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通过14课《难忘九一八》的学习,一起来探讨答案。【视频】: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先来看一段视频,思考1931年的九月十八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回答】:1931年9月18号夜,日本在沈阳北郊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讲述】:因为这次事件是发生在九月十八号,所以称为“九一八事变”。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当时日本是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那么这次事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70页中间的蓝色小字部分的内容,待会请一位同学来简单概述一下。【提问】:当时日本是怎样有阴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的?
【回答】:当时日本关东军以巡查铁路为名,然后自己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东北军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总结】:当时,日本关东军的中尉河本自爆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然后将三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所以说日本是有预谋地行动。
【讲述】: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制定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政策,强调日本未来“权力上扩张方向应胃中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又日本参与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以建立全面侵华阵地的侵华方针。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上了密折,折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满蒙,就是指中国的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日本把灭亡中国作为国策,“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侵略中国国策的体现第一步。
【设问】:日本为什么在1931年向中国发动侵华战争呢?还有什么因素促使日本对外扩张的呢?
【讲述】:1929-1933,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国内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转嫁危机,日本将矛头转向了中国。
【提问】:在长春和旅顺之间的这段铁路就是我们书上提到的“南满铁路”。在旅顺这个地方,有没有看到一面绿色的旗帜?旁边写着什么? 【回答】:“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设问】: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有日本军队的司令部?为什么在中国的东北却有一条不属于中国管理的铁路呢?
【讲述】:其实,南满铁路本来不是日本控制的,而是沙俄。1896年,当时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中国的东北修建铁路。1898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把旅顺和大连湾附近的地区“租借”给他(25年租期),并改为“关东省”,1905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三省进行了一场战争,最终俄国战败了,把“关东省”和“南满铁路”转让为日本。后来日本就在关东省驻军,实行殖民统治,这些军队就称为“关东军”。它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提问】: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日本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垂涎三尺”日本对中国有过哪些侵略史实?
【回答】:甲午战争——掠夺巨款和台湾省。
瓜分狂潮——划福建为势力范围。
八国联军侵华——掠夺中国赔款和主权。
日俄战争——继承俄国租借我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
【提问】: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政府的最高代表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呢?后果又如何呢?
【回答】:蒋介石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结果中国东北三省沦陷。
【讲述】:当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仅仅用了四个月18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于敌人的手中。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什么概念呢?相当于3个日本国土面积。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三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提问】:面对的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怎么做呢? 【回答】:他们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进行抵抗,中国共产党员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故事】:学生讲述杨靖宇的抗日事迹。(日本砍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并解剖,胃里面只有棉花、树皮、小石头)
【提问】: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有没有就此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 【回答】:没有。
【过渡】:日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中日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了什么主张?
【回答】: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民国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讲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提出,符合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当时被蒋介石调到陕西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的主张,劝解蒋介石联共抗日。同学们,你知道张学良的父亲是谁吗? 【回答】:张作霖。
【讲述】:张作霖是被日本炸死的。当时东北军里面的很多将士都要求打会东北老家,这对张学良的影响很大。张学良怀着国仇家狠,强烈要求抗日。但是当时蒋介石却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回答】:当时蒋介石不但没有接受张学良等的主张,还调重兵到陕西围剿红军,同时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加紧围剿红军。
【讲述】:当时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实质上是在要求对外的幌子下,继续对红军进行围剿和对日本的妥协。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只能发动“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视频】:现在请同学们观看 “西安事变”的视频,找出“西安事变”的时间、性质和目的。【回答】:西安事变的时间是在1936年12月12日,它的目的是逼蒋抗日。为了逼蒋抗日,为中华民族谋利益,所以其性质是一个爱国的“兵谏”。因为西安事变是在十二月十二日发生的,所以也称为“双十二事变”。
【讨论】: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是杀蒋?还是放蒋? 【回答】„„
【总结】: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亲日派的主张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主张杀掉蒋介石,后来主张和平解决。为什么呢?因为蒋介石是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他的地位在中国暂时是无人可以代替的。杀掉蒋介石,中国势必出现全国内乱,不但达不到“逼蒋抗日”的目的,而且日本还会乘虚而入。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到西安跟蒋介石进行谈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同时叶标志着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讲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两位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命运如何呢?
张学良,1936年送蒋介石会南京,马上被送上军事法庭,被判刑10年。后来被蒋介石敕免,然后一直被软禁。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学良要求带领军队抗日,但蒋介石一直都没有答应。蒋介石死后,跟他的儿子说了一句话“不可放虎”。所以张学良一直被软禁,直到1990年才真正得到自由,一共被软禁了54年之久。后来张学良移居美国,于2001年在美国去世。与张学良相比,杨虎城的命运更加坎坷。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全面抗战爆发以后,1937年杨虎城回到中国参战。但马上被蒋介石逮捕。1949年,国民党溃退台湾时,杨虎城全家和他的。
【延伸】: 联系现实“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使学生勿忘国耻。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质量监测。
板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 沈阳)
1、策划者:日本关东军
2、两个步骤: ①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炮轰沈阳城,进攻北大营。
3、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4、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二、西安事变(1936、12、12 西安)
1、背景
2、经过
3、和平解决及意义
第四篇:历史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社会生活的变化》处在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这一单元是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课程标准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的传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由于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同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课“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均为本课重点内容。
难点:本课的知识点较多,时间跨度大,难于较为透彻地理解和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教师播放歌曲《夜上海》并播放老上海的一些图片如:
老上海外滩老上海的街道车水马龙老上海的夜灯火通明老式留声机 教师出示图片
伴随着图片的滚动教师讲解:一曲《夜上海》彷如时光流逝,让我们回到了20世纪初的上海,近代上海的变化源于西方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不断入侵,西方的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使中国的社会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了解近代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阿毛一家,走进百年前的上海。
20世纪初的上海人物:阿毛及全家生活时间:1915年地点:上海家庭状况:父亲是公司职员,家庭比较富裕。
【设计意图】通过阿毛一家的发生的几幕生活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一幕阿毛回家后,看到父亲刚刚收到两封电报电报一:侄子已从兰州出发去沪学习,由于交通不便,大约十五天左右到达。提前告知。
1、(1)教师:阿毛的哥哥要来上海,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 学生1步行 学生2骑马、划船 学生3坐火车„„
教师:出示轿子、独轮车、划船的图片,在近代中国,百姓出行选择的这些交通工具主要是以人力和畜力。随着列强对中国的入侵,西方的交通工具也开始传入中国。
结合课本和学生课下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黄鹄号”轮船和淞沪铁路。
学生1: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学生2: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搜集资料和讲述,培养学生平时注意搜集历史知识的习惯和提高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师补充: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在1881年的唐胥铁路,最开始竟然是用骡车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就像我们看过的一部电影《让子弹飞》的画面一样。
后来胥各庄铁路的修理工人自己动手设计,试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命名为“龙号机车”,龙号机车的一声长鸣拉响了中国铁路的第一声长笛也划破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沉寂。
龙号机车 【设计意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接轨,增添课堂气氛,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教师点拨:通过唐胥铁路结束马拉火车的景象,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也开始逐渐接受西方近代的科技。
(2)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
1、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与以往的交通工具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学生1动力不同
学生2相对于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一种科技的进步
2、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带来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极大的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教师:近代中国大部分的铁路是列强在中国修筑的,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
学生:帝国主义的势力延伸到火车开到的地方,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我们是否要拒绝铁路铁路,以此来抵制西方的侵略?
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为任其侮辱而莫之御。——郑观应《盛世危言》
学生1西方列强利用铁路当做侵略中国的工具,但是我们却不能拒绝,因为铁路的出现体现了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学生2不能,铁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教师总结:铁路等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认同,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设计意图】提供史料帮助学生学会从史料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3)教师出示:
电报二货物从昆明出发,一周之内到达。望速汇款。阿毛的父亲看完电报后,立即打电话给公司 教师:通过电报乙可以看出出现了哪些新的通讯工具?你认为这些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学生1电报、电话
学生2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1)教师过渡:阿毛的父亲在打完电话后,听到了敲门声,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二幕,通过此场景找出在称呼和礼节上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课本p107)
第二幕家里来客人张叔叔是阿毛父亲的同事,带着小明来阿毛家做客。小明刚刚剪了新的小短发,穿着黑色的西服,阿毛的父亲向张叔叔友好的握手并说:“张先生,你好!”。两家在阿毛家照相留影纪念。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1剪辫、易服、称呼、握手礼,照相留影 学生2还有废止缠足
教师:补充缠足的视频,宋代缠足开始盛行,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它是历史的进步。(2)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上的这些变化发生在哪次事件之后?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这些变化发生在辛亥革命后,体现了中国社会民主的进步。学生2:同时也说明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3)教师出示滚动图片
我今天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些古老的照片,是要感谢在近代的另一项发明——相机。相机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学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的图片使学生深刻的意识到相机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3、教师过渡:阿毛和小明很快成了好朋友,他们决定一起出去,请看第三幕
第三幕两位好朋友的外出阿毛和小明两个好朋友要一起去看电影《定军山》,随后两人又去商务印书馆买了几本下学期需要准备的参考书,阿毛顺便帮爸爸买了一份《申报》。
(1)教师:《定军山》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学生:是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教师: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在说什么?
学生1:可以加旁白
学生2:伴以朗读、录音机或留声机的配音
教师补充:随着电影业的发展,中国在1931年创作了第一部有声电影,而且还有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电影,1934年的《渔光曲》。
(2)教师:阿毛和小明看完电影后,去商务印书馆买书,并帮父亲买了《申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进一步介绍《申报》和商务印书馆。
学生1:1872年诞生的《申报》,是中国历史最长,在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学生2:1897年创办了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学生3: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包括今天我们使用的很多字典也还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学生4:当时的人们可以通过阅读书报开阔自己的视野。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搜集历史资料,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3)教师:由于报纸和书刊是当时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资产阶级的各个派别利用报刊来宣传自己的思想。
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的兴起时间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出版的报纸宣传的思想
(三)小结
(1)教师:通过本节课的课题可以看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哪一个字上面? 学生:“变”字 教师:
总结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2)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上海之行,这次经历的种种变化其实挺好。只是不明白:这一时期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
学生1: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先进的技术传入中国。学生2:社会习俗方面的改变主要是在辛亥革命之后。
教师: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分成是两个方面,一是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中国社会被动的发生变化;二是在近代化的探索中,通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来主动的接受西方的先进科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教师: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有什么局限?
学生:这些变化是有限的,各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习俗变化是缓慢的。
(四)结束 教师出示图片
结束语: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如今的这些差距已经在逐渐的缩小。中国的社会 8 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科技也是不断的腾飞;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也不断的提高。这些都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只有国家的独立、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有国才有家。最后让我们以一首《国家》来祝福我们祖国明天更美好!
【设计意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同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认识祖国的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问题、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时代代入感,加深他们对于一百年前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渗透了关于本课的情感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出行方便了,交往密切了,生活丰富了等。
同时也要学生明确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变化是有限的。但最终要让学生知道尽管同我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并且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