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晓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晓君 性别:女 籍贯:湖北郧西 出生年月:1981、3 学历:本科 职称:中一 名族:汉 联系电话:***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刘晓君
(江苏省昆山市石牌中学 江苏省昆山市石牌南街154号 215312)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正确的解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主要依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认知水平、有效的审题方法以及良好的审题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培养其审题能力,本文主要对其有效性和有效途径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审题,培养
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审题错误或者审题不清而使得题目解答错误,导致解题失分。而学生在审题方面的能力尚缺,与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很大联系。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并且培养其审题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质量,帮助学生更快更正确的解答,提高学习效率。
一、审题能力概述
学生在解答题目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题目条件与结论进行充分透彻的理解,从而将有效信息筛选和提取出来,而且还能够在解答数学题目的同时根据有效信息而寻找到相应可以解答题目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审题不清而导致解答数学题失败。(编辑QQ:81451423,386557635)这种能力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之前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当学生审清题意之后,才可以根据该题目的相关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以确保答案正确。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师更是需要担当这项重任。学生在阅读数学题目的过程中必须仔细而且全面,从而可以获取题目中包含的各种信息,比如文字、符号、图形和数据等,以完成审题的第一步,即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框架。而在训练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教学,其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而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是指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以及深刻性等三种。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还需要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相关条件、结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严谨性。比如,如果方程kx2-x+1=0总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k的取值,将k≠0和k=0两种情况都进行考虑,从而才能得到完整正确的解题过程。思维的灵活性在解题中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展开联想,从而寻找多种解题方法,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3、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将解题的全过程分为4个阶段,依次是“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反思”,而其中的“弄清问题”也就是审题。由此可见,审题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是否能够成功解决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没看清题目就急着下笔,做着做着发现问题了,又不能重新看题,而是冥思苦想,结果可能会钻牛角尖或者误入歧途,从而使得自己的解题思路非常混乱,难以真正解答问题。
三、造成学生审题障碍的原因
1、学生的审题意识较弱,忽略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编辑QQ:81451423,386557635)实际上,有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往往以为自己对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得不错,拿起题来凭着感觉就开始下笔,容易忽略审题的过程。还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往往是题目随便瞄两眼,就开始写了,写到一半发现错误再重做,甚至写到最后,还不知道一开始就错了。因此,这种学生在对数学题目进行审题时,就会犯下粗心的错误,导致解题失败。
2、学生意志力不强,对审题产生畏惧心理
在教学中会发现,部分学生对比较复杂而且繁多的数学问题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他们大都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不愿意仔细看题,也就难以理清数学问题与数学条件之间的关系,最终会导致自己放弃这道题目。
3、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快捷的方法
审题时没有有效快捷的方法会导致审题不够准确,解答能力较低。这种学生主要是难以抓住重点和难点来审题,没有结合草稿和笔来对题目进行分析,无法采用图形和表格来对比较复杂的数学题目进行简单化,无法有效表征题目信息,其理解缺乏实质性。因此,学生都会在遇到灵活性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与困难度较高的题目束手无策。
四、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对策
1、引导学生养成审题习惯,激发学生的审题意识
教师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审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常常会自己先读题,还特意用重音将题目中的重要条件体现出来,或者直接提醒哪些是重要的信息,哪些是容易遗漏的信息。这样以来,当学生独立面对问题时,就缺乏自主读题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审题,让学生尽可能规范地在练习本上写出已知条件与解决题目所要求的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审题困惑,为其提供及时的指导。遇到学生不会做题目的情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重新对题目进行审题,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推测,转化数学问题,帮助他们寻找解答数学问题的突破口。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不断强调审题环节,不管是难题还是简单的题目,都应该认真审题,避免失误的发生,促使其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并且增强审题意识。
2、帮助学生克服对数学问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审题的自信心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和热爱学习的坚强意志,鼓励他们相信自己,从而战胜挑战带来的困难,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新鲜感的题目,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将其主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针对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对数学问题进行审视与分析,以克服对数学难题的畏惧心理,增强审题的信心。
3、指导学生采用合理有效的审题方法,以实现审题能力的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一般数学问题的思考步骤:
⑴通过读题,理清问题的条件和待解决的目标。读题时,要仔细斟酌认真思考,应该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对于重要的信息,可以用笔圈出来做上记号,如果需要画图,则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⑵再审题,思考有没有隐含条件。如果忽视了隐含条件,则会使得题目的解答比较困难,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不足。隐含条件有时是在图形中,有时是在题中的某个句子里,有时是结合实际生活背景,有时在一个概念或性质的描述中,审题时,认真挖掘出隐含条件,有利于突破数学问题的难点,寻找到有效解题方法。
⑶思考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与转化。有人说,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事实的确如此。常见的转化思想比如:未知转化为已知、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数化为形、动化为静、立体到平面等等。这些思想都应该在审题时加以运用,经常思考实践,解题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⑷回顾与反思。(编辑QQ:81451423,386557635)最后,如果解题碰到了困难,要实时进行回顾和反思。再考虑一下是否还有哪个条件没有使用?是否还有哪一条性质或定理没有用到?是否有做过类似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发现,常常会有学生在交了试卷之后突然想到了解题方法而后悔不已。回顾和反思还包括经常的进行一些解法的类比、归纳,这对提高审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但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还需要增强他们对数学题目的审题意识,将科学合理的审题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审题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审题的自信心。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巩固自己的知识,确保审题的正确性。这个过程具有一定难度,教师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总结,从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教师要重视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其审题能力,从而实现解题能力的有效提高。参考文献:
[1]周娟.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阅读,2013(7):125~126 [2]许娟娟.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8):137~138 [3]杨庆华.初中生数学审题和建模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3(5):143~144
第二篇: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习惯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审题错误的分析。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为什么还会审错题呢?我仔细想一想,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粗心。
学生审题时不认真,往往造成审题出现错误。例如:根据一位病人某日0时到24时的体温记录折线图,求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病人的体温升高了多少摄氏度?有的学生在读题时只是用眼睛扫了一下“中午12时”和“下午4时”后,直接用病人下午4时的体温减去中午12时的体温,答案肯定是错误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在于学生审题时缺乏细心和耐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审题时,要使得学生养成在读题时认真读每一个字、仔细揣摩题中的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的习惯,要让学生明白:题目中的文字虽然简单,但是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能马虎。
2、思维定势。
学生学习了某一个知识点以后,就错误地以为在最近的练习中出现的题都可以运用这个知识点来解决,所以就不仔细看题,却张冠李戴地进行解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后,对进行改写时出现了错误,原因在于题中的条件是将40075700米改写成用“千米”作单位的数,学生习惯性地将它改写成了用“万米”作单位的数。3.不善于“钻研”。
在高年级的数学题中,解决问题需要的关键条件往往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隐藏在另外一些条件之中。如果学生不认真思考,思路就无法打开。例如:长方体的高减少3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6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对于这道题,有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来解决。其实,这道题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减少的60平方厘米的表面积就是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如果发现了这个隐含的条件,审题的障碍也就扫除了,这道题就很容易解决了。造成高年级学生审题不当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学生的断句能力较弱,等等。审题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它包括阅读、分析、理解、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认真、细致、耐心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数学学科的审题就是为了正确解题而进行阅读,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并试图找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抽象思维活动。数学题目中的一些词语、一些句子,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时颠倒一下语句的顺序,题意就变了,学生如果不认真推敲,往往就会掉进题中的“陷阱”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才能使得学生避免看错题,做错题。
二、提高审题能力的措施。
审题是成功解题的前提,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而且也将影响到解题的结果。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要想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就要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
1、多读。
学生在审题时,往往要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多读。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往往是语言文字,所以在审题时,首先要理解文字的内容和意思。有的学生之所以没有审清题,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读懂题的意思。比如: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三角形,它的底是30米,高是20米。如果每平方米种8棵大白菜,这块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大白菜?对于这道题,有的学生没有读懂“每平方米种8棵大白菜”的意思,居然用白菜地的面积除以8,这种做法自然是不正确的。如果学生能够多读一读,揣摩清楚这句话的意思,这道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多划。
在低年级,教师经常要求学生用线划出题目中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但到了高年级,这样的学习方法逐渐被学生丢掉了,学生似乎认为划线太浪费时间了,而且显得幼稚,对划线的方法嗤之以鼻。然而,就算是教师,在做复杂题的时候,有时也会分不清题中的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以及多余条件。划线能够帮助我们分清题中的主干,理清思路,对解决问题的帮助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划一划,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短句,以及题中的问题。
3、多说。
小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不愿意开口说话,有什么想法总藏在心里,不愿意说出来供别人分享。对于审题,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不愿意表达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思维会被激活,对于理解题意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善于说的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往往比不善于说的学生要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一方面,让一些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让其余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4、多画。在高年级,学生对画线段图、示意图等作图方法的运用意识较弱,常常用思考来代替画图,总是嫌画图麻烦,不想画图。但是,有许多题需要借助作图来解决问题。比如:用4个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有些学生想当然地认为结果只有一个,实际上结果并不唯一。虽然有些题没有要求用画图来解决,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得学生养成审题时画图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
5、多检查。
学生在读完题以后,就匆忙下笔,往往出现了错误。学生在审题时难免会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如果学生能够检查一下,就会立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发生。比如:有的学生在读题时将“最少”看成了“最多”,如果不检查,就会求出“最多”的那种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引导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对于学生的审题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总之,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耐心;需要一个学习、积累、反思、提升的长期发展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找到适合学生审题能力提升的培养方法,然后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促进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利津县利津镇第二中学:刘新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初中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学中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着重于下面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具备清晰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不拘一格,大胆突破,敢于创新。(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树立先进的创造教育观。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想得越丰富,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这样往往会脱离实际,走入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新颖的见解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别人是否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把学生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创造主体,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迁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把与时
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尊重学生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集体的创新能力。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造型学生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一切想法和做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创造素质。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造素质,教师要理解和保护学生的这些创造性表现,使之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固有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爱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的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在学习中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创造力。鼓励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集中体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激发创造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师应当提倡发现,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
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总结。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从而保障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激情引趣,发展创新能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学生浓厚的兴趣来维持。关注人,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在每一堂课的开始给学生一个乐观开朗、情绪饱满的印象,并在整堂课上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热情洋溢、生动活泼的氛围,寓教于乐,使数学课富于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发展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一)利用学生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难易适度,并且是学生急于想知道得,这样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问题,去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的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利用数学中的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教学中若仅局限于教材上所列的内容,学生很难了解一些知识的来龙去脉。长期下去,势必造成学生知识单一,视野狭窄。如方程(组)这部分教学,若能介绍一些民间趣题,如“李白买酒”问题,“百和尚吃馒头”问题,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张丘建所著«张丘建算经»记载的«百鸡问题»,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再如,学生刚接触几何时,对“几何”这个词语相当陌生,为什么把这门学科称为几何呢?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介绍几何这个词的来源:古时候,尼罗河流域洪水经常泛滥,良田被淹,洪水之后学要重新丈量土地,以确定边界,从而形成一门专门技术—“测地术”这就是几何的原意。学生了解了几何的含义后,知道几何源于生活实际,就不会再觉得它神秘了,或许还会对学习几何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教师要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健康发展
学生在思想意识和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是允许的。教师的工作重点不是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这不正是一种良好的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二)多鼓励,少指责,对学生的创新行为或好的成果表示赞赏。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中来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在孩子心灵中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
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应给予爱护和培养。
四、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的标准。
传统的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琐碎,偏重速度和技能的熟练性,很少鼓励学生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评价就要鼓励拔尖,鼓励协作下的竞争,鼓励创新。教师在传授知识、评价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造性的学生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一种学习风格,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果学会举一反三,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就能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学习的动力.有些初中学生,就是因为缺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而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放在优先的位置,重视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数学学习来说,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比如,一些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还有相关的对称、旋转等数学知识.如果加以辅导,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教室就是想象的长方体,魔方就是正方体,故宫就是典型的生活中的对称.如果教师在课前提出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以及一些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例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就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就会有积极学习的动力,主动学习,不断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不懂得如何学习、怎样去学习,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就会做很多的无用功.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学习的指引者.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主要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及掌握有关知识点要注意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不会的题目与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在讲解一些题目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给学生传授每种题型的注意事项以及做题方法.在不断循环后,学生就会在做题、学习、教师的讲解中不断地了解数学做题的思路以及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这对于初中学生的进一步探究,节约了成本与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简单,也更加充满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自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也是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如果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那么他们就会在思想的碰撞中有新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不是自己本身没有一些新奇的或者先进的想法,而是在大部分的时候,由于学校或者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些激励或者空间,有可能扼杀了学生的想法.有些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有了自己的灵感,但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就会造成学生本来有的一些想法或者问题,没有合适的机会或者渠道表达.这样,学生就不再理会或者专门提起自己的一些相关的说法.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更需要学生有逻辑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在遇到一些数学题目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讲解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不断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思考过程中得到提升.
四、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永远只在自己的世界中,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合作.对于学生学习初中数学来说,可能在听课或者做题的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现象.有时教师由于自身的时间问题或者精力问题,不可能为每个学生都解答自己遇到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或者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这样,在平时遇到一些难题时,学生就可以和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因此,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也是让学生不断发掘思维的过程.只有有了这样的过程,初中学生才能在合作中深入学习数学,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从而逐渐提升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新世纪的初中数学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学生具有多种综合能力.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相互探讨的交流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篇: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
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造能力的基础。提问是创造性思维的诱因和动力。早在30年代,陶行知先生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我们有许多教师时常感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一个最深刻也最危险的表现便是不愿深入思考去寻找和发现问题,而只是习惯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正与我们长期以来只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去重视、训练、培养(至少是不化大力气去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一.学生提问减少的原因
1.教师缺少对学生提问意识、提问能力、提问方法的培养训练。
2.怕教师、同学讽刺、嘲笑、批评,对自己没信心,怕丢人现眼。
3.对学习不感兴趣,认知水平较低。自己研究不深,存在惰性。
4.迷信权威,迷信教师,迷信现成答案。
5.观念的障碍。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失去了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机会。
6.性格因素,不愿意问老师、同学,把问题憋在心里,积重难返。
二.学生提问的作用
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顺教有疑,有疑者顺教无疑。”学生能回答问题固然也是对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一种肯定,但缺少探索,发现和质疑的学习毕竟还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主体的积极性难以得到真正的激发,学习成果只能是停留在“学会”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谈不上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指导学生坚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教材、例题、习题进行研究、质疑,在某种意义上比教会学生知识本身重要得多。一旦学生有了探索和钻研习惯和能力,他们的潜能便会被无限制地激发出来,我们的教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有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量,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
学生如果有问题,他们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而启动。这时,一方面学生原有的以各种类型的知识、表象和智力行为方式而存在的已有经验起重要作用。学生思维内部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刺激、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并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原有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当学生思维遇到疑惑,产生探究心理时,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就会采用查找资料,请教师长等手段,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大大扩充了广泛领域的知识量。
2.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设想时,学生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4.就学生的方面看,原来被问的学生是处在消极的待问状态,现在提问的学生则是积极思维随时准备发问。学生的提问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着学生的个性,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鉴别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要提问,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题,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等等。因此,对学生学的要求也提高了。
5.就教师教的方面看,原来是教师自己设计问题,自己有准备地解答,教师心理压力较低。现在是学生根据数学教材内容,或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在某些问题上教师是无准备地解答,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较敏锐的反应问题、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这样,教师不仅要能回答问题,还要能及时归纳出学生提问中的共性问题、典型性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更有利于围绕教学目的、要求展开教学过程。
6.就师生关系而言,原来以教师提问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使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渠”不通畅,现在是以学生多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探究数学奥秘的思维方式、观点倾向都通过提问表露出来。作为教师来说,则可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研讨,将他们的思索点导向可以保留自己观点,发展自己的观点,直到学生对问题的解释认同。这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方式必将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
三.学生提问的几种类型
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想把问题作详细的分类较难,现在人们公认的是把所有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或称封闭型问题。另一类属于未定答案的问题或称开放型问题。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常为前者。按照布鲁姆教学,把教学目标分为
(一)认知能力;
(二)情感能力;
(三)技能能力;则可把学生提问分成低层次问题和高层次问题。低层次问题有(1)记忆性问题;(2)理解性问题;(3)运用性问题。高层次问题有:(1)分析性问题;(2)综合性问题;(3)评价性问题。按学生提问内容分大致有下列几种:
1.审题不清而提问。有些学生没有经过仔细审题而觉得自己不会做,急于向老师求助。
2.知识点不清而提问。问题反映出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对基本概念、定理理解不透彻或理解错误,只停留于文字上的死记硬背,却不能掌握定义的实质和内涵。
3.解题方法或思维方式的问题。有不少学生经常反映,某些方法上课听懂了,记住了,可遇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时候,思路比较紊乱,甚至只会生搬硬套,却不知为何要这么处理问题,这些学生关键是思维方式不够到位,不能从理解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求异创新的提问。这类问题往往来源于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挑战性的学生,他们不满足于课本知识和课堂传授,主动学习,善于思考。有些问题甚至连教师也一时无能为力。
按学生提问时间分则可分为:课内提问和课外提问。
四.如何培养学生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它反映了学生对教材的认识程度。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教材积极、能动的内化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良好契机。
(一)多问
李政道博士说: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积极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方法去理解,或是重新认识问题。
1.鼓励学生“敢问”。
“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提问时往往会想,“我的问题行吗?”“我的问题是否太浅,同学们会笑话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顾虑。这时,教师就应及时鼓励学生,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也可把自己的不理解、新建议提出来,有时这些问题可能是许多同学的疑问。
(1)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表示注意的态度,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有时一个赞赏目光、手势都会给学生极大的信心。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能打消学生提问的顾虑,能使他们在动手、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现问题。
(2)善待学生“插嘴”,善待学生超范围提问,及时表扬鼓励。教师的表扬肯定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于抓不住要点问题的学生,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耐心解释,让学生懂得最可怕的是不提问题;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从而就更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
(3)在班级里开设“问题信箱”或利用板报、壁报等开设“问题园地”,刊登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一些问题的多种解法及表扬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创设一种人人参与提出问题的氛围。
(4)适当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提问之前,教师的讲解、引导要富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索。
2.激发学生“多问”。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诱导学生步入学习的过程,提高数学能力。教师可以从正面、反面等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经过注意、困惑、思考、提问、释疑等心理阶段,激发学生“多
问”。
(1)要引起学生注意。
(2)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3)要设置适当的难度,但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摘得到”的乐趣。
学生的问题有的抓不住要领,教师要在关键时扶一把,拎一下,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多问。
(三)培养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中产生问题。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生发疑问,引起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对学生来说,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平时认真观察事物,并做到边观察边动脑筋。
(四)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就需要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解题教学,必须给学生创造观察的场所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解题前或解题后都应给学生留有充分充足时间,让他们思考解题途径,反思解题过程,促进他们提出新见解、新思路、新设想和新途径,指出推广的前景。
(五)培养“怀疑”,使学生有自己的创见。
创新来源于“怀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怀疑开始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怀疑”,要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怀疑、反驳、否定别人的理论,这样往往会导致新问题的发现与突破。
(六)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的“问题”有质量。
古人说“学则顺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但许多学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提出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 ”的飞跃,逐渐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较高质量。
1.从结论入手。这在数学中经常会运用到。
2.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教材,针对课本提出问题。
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提问:这一章,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适用范围是什么?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
3.引导学生自己研究习题,针对习题提出问题。从方法上另辟蹊径。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提问:这个问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一题多解)?有没有更一般的情形?用这种解法能解决其他问题吗?(一法多解)
4.从矛盾处入手。多想为什么会这样?是怎样产生矛盾的,要引导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
5.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良好数学素养之一。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如储蓄利率、降价销售、24点问题等。
五.如何解答学生的提问。
教师解答得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威信、教学的信度,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对答学生的提问,乐于解答。同时,要给学生予以鼓励。在解答时,应以最佳方式来使学生满足,使其听懂,印象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解答方法有:
1.直接回答法。
2.教师讲授法。有时某个问题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问题,教师可在全班讲授。
3.同学代答法。某些问题对部分同学是问题,对另一部分同学可能不问题,可由同学们内部自己解决,直接或间接请个别同学代为回答,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4.反问法。当学生提问时,不提示或稍为提示,马上直接反问学生,如“如果是你又将怎样处理?”“你认为怎样解决?”这种方法针对的内容一般是那些判断分析,具有推测性的问题。反问学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应变能力。
5.暂缓回答。在课堂上教师突然被学生提问,又不能一时讲清或要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又如课后学生提问一些较难题目,教师也要经过一定思考、推敲,可约定另外时间解答,但教师一定要按时给学生答复。
6.启示法。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按照思维方式,逐步诱导,慢慢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导至正确方式方法上来,最终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正确结论。此法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志,有利于学生今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的良好方法。
7.讨论法。对那些存在争议、当前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教师犹如“助产婆”边主持边引导,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不但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而且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
诚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向教师提问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对教学内容确实不懂就问,有的对其它领域内容出于好奇心而问,也有的想为难教师而问,等等。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时环境和具体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答。
让学生多问、善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和不断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回答问题,更能催发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只有让学生做提问的主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会更浓厚,学习责任感也才会更强,思维潜能才能更加得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