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时间:2019-05-15 03:4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第一篇: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要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A.法定化 B.自由化 C.职权化 D.职能化

2、关于赔偿请求人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B.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被确认违法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C.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要求赔偿 D.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协商酌定

3、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4、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府()应当依法严格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A.法制机构 B.人事机构 C.监察机构 D.执法机构

5、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A.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政府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7、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要求()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D.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8、《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内容的是()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复监察工作

10、公安局对叶某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后随即执行。叶某申请复议,上级公安局作出维持原判处罚的复议决定。叶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维持拘留决定,叶某上诉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公安局对叶某的拘留处罚违法。此时,应如何处理本案?()

A.撤销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判令公安局赔偿叶某的损失

B.撤销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决定违法,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将全案发回重审

C.撤销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决定违法,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将行政赔偿案件发回重审

D.撤销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告知叶某就赔偿问题另行起诉

11、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员见林某态度不老实,遂对其拳打脚踢,导致林某全身多处外伤,因心脏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的治安联防队享有行政职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乡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乡政府是委托治安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林某死亡后,其父母有权要求赔偿

D.如果林某生前还抚养了一个丧亲的侄女,该侄女也可以要求赔偿

12、刘某1999年4月向某县郊区某村申请建房,经同意后,在该村地界修建了105平方米的平房。同年10月,县城建局认定该建筑为违章建筑,责令刘某强行拆除,并在强拆时将刘某部分财产损坏。刘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城建局的行为合法,不予赔偿

B.城建局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但因所拆建筑属违章建筑,因此不予赔偿 C.城建局的行为合法,只能对刘进行补偿

D.城建局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应对刘某财产权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13、《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要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A.法定化 B.自由化 C.职权化 D.职能化

14、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员见林某态度不老实,遂对其拳打脚踢,导致林某全身多处外伤,因心脏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的治安联防队享有行政职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乡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乡政府是委托治安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林某死亡后,其父母有权要求赔偿

D.如果林某生前还抚养了一个丧亲的侄女,该侄女也可以要求赔偿

15、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1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人事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7、1998年2月张某驾驶其父亲张老大的东风牌卡车行至城南环路时,因为逆行,又无驾驶证,被县公安交警支队执勤民警谈某等人将车扣押。该车在返回交警队停车场途中,谈某遇到路障没有采取制动措施,导致汽车底盘受挫,引擎报废。交警支队在事故认定书中认为事故并非民警操作不当所致,张老大不服,遂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交警支队的处理决定。张老大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请求。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张老大的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行为 B.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造成了违法的结果的行为 C.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扣车行为并未被确认为违法行为,所以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张老大的诉讼请求

D.张老大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18、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C.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D.政府各职能明确分工,互不干涉,各自执法。

19、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20、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立法不仅要考虑立法过程成本,还要研究其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A.社会成本

B.守法成本 C.运行成本 D.成本收益

2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22、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23、1998年2月张某驾驶其父亲张老大的东风牌卡车行至城南环路时,因为逆行,又无驾驶证,被县公安交警支队执勤民警谈某等人将车扣押。该车在返回交警队停车场途中,谈某遇到路障没有采取制动措施,导致汽车底盘受挫,引擎报废。交警支队在事故认定书中认为事故并非民警操作不当所致,张老大不服,遂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交警支队的处理决定。张老大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请求。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张老大的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行为 B.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造成了违法的结果的行为 C.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扣车行为并未被确认为违法行为,所以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张老大的诉讼请求

D.张老大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第二篇: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

我看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评论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而来的。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

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秦腔》”,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秦腔》中各人物的性格”,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秦腔》的某一人物的链接作用”就容易下笔了。《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一文就抓住了一个人物牡丹,以这个人物揭示了《秦腔》的线索,从另一个方面理解了《秦腔》一书,深刻认识了现在文化的青黄不接,和对古老文化不再被人继续重视的畸形发展的反思。

写评论的时候观点一定要鲜明,要用确凿的材料的阐述解析去支持观点,引证的材料首先要来自作品本身,当然还可旁征博引,材料分析和观点要始终保持一致。在进行评论之前必须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这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受;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是以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来解读的,他是在对秦腔的进行深入思考才进行写作的,是在经过对文章的每句话进行深思之后才有这种思想的。

其次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一般的议论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中,怪胎女婴就是文章的中心,她是连接的中心,她既是世俗婚姻的连接点,表现了夏风的重男轻女,和当时社会的生殖崇拜,又表现了引生的精神式爱情,以牡丹的怪表现了引生的怪。

写评论时要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篇:采访对象是棵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掌握“驱车”、“垦区”、“树冠”、“风餐露宿”、“枝繁叶茂”、“万马奔腾”、“婀娜多姿”等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

3、学习本文按采访及行踪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叙事详略有致地处理材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述文中故事,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在保卫和建设西部过程中那些人物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勇于献身的崇高奉献精神,激发自己长大后努力建设西部的豪情壮志。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突破方法:复述故事,合作研讨,感情朗读。

难点:以“采访对象是棵树”来命名和行文的写作技巧。

突破方法: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要采访的真正对象是什么,抓住主体部分第2、5、6三个自然段第一句话综合探究。

教法与学法:

教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给予点拨。

学法:自学,讨论交流,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

塔里木防风林图片、小黑板等

课时计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计划5分钟)

1、师述: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8课《采访对象是棵树》,学会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语,下面就让我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出示小黑板:指名2名同学上台完成。

(一)选字填空。

垦 恳

1、我诚()地希望大家帮助我。

2、这棵树真活了,成了塔里木()区第一树。

栽 裁

3、它(军马)倒下的时候,战士们将它葬在这里,并()了这棵树。

4、苏州园林的布局可真是别出心()呀!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到处是伤痕。()

2、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

3、长时间站立着。()

4、形容姿态柔美。()

2、学生完成以上练习。

3、集体订正。

4、导入新学习:同学们,课文标题是“采访对象是棵树”,那么作者采访的对象真的是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计划25分钟)

1、自由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作者共采访了几棵树,代表人物是谁。

2、学生合作探讨,完成下表的第一二列。

3、分组复述三个故事。

(赤组和橙组复述“老班长”的故事,黄组和绿组复述“军马”的故事,青组和蓝组复述“知青李月娥”的故事。)

学生自由组内组对进行复述故事。

小组推荐同学班内交流复述故事。

4、细读课文,分组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精神。

a 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赤组和橙组同学齐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指名说出老班长最令人感动的语句,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引导学生找出“由于旧伤复发和劳累,他倒下了。临死前,他对连长说,开出一块地不容易,我死了就埋在大漠的最前端吧,再栽上一棵树……”指名说出表现出老班长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相机完善上面表格。

指导学生朗读。

b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军马”的精神

黄组和绿组齐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说出军马最令人感动的语句,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引导学生找出“屡立战功”、“与老兵们并肩拉犁,风餐露宿,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等词句。指名说出表现出军马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相机继续完善上面表格。

指导学生朗读。

c 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体会“女知青”的精神

青组和蓝组齐读第六、七、八自然段。

指名说出女知青最令人感动的语句,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引导学生找出“死时年仅18岁”“地平线上凭空出现了一道黑色的墙,那是风暴卷起的沙尘组成的墙,它挟着犹如万马奔腾的呼啸声,向人们推进”“她起身跃过了渠埂,去追赶那被风吹走的锅”女知青体现出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教师相机补充上面表格。

指导学生朗读。

三、情感升华,把握主题。(计划13分钟)

1、课文只采访了三棵树吗?还采访了哪些树?学生齐读课文第9、10自然段。继续完善上表。

2、学习课文结尾。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我终于来到了林带的另一头,蓬勃生长在沙漠边缘的是一棵白杨树。这是一位少年栽的,去年,他去南方上大学,临行前种下了这棵树。”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指名说说,意思大致对即可。

教师补充并板书:暗示着新一代青少年将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扎根西部、建设西部。

3、课文所采访的对象是树吗?是什么?

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教师小结并板书:课文表面上采访的是树,实际上采访的是一代又一代无数在西部开发和建设中献出生命的建设者。

4、夸一夸,谈一谈。对“老班长”等为西部建设献出生命的建设者你会怎样夸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计划2分钟)

第四篇:教育法学研究

研究生作业封面

(中学教师硕士研究生班)

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名称:教育法学研究 课程类型:专题

开课时间(学期):2009年—2010年第二学期 主讲教师姓名:

田鹏慧 研究生学号:

09 研究生姓名:

时萍 完成时间:

2010.11 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我对教育惩戒的认识

2009级

时萍

现今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提倡赏识教育,让不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不敢再谈“惩”字,甚至认为“惩”是教育所不容许的事,教育就只能是表扬、赏识。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实践证明,没有‘惩罚’,教育是不完整的。只要我们正确理解教育中的“惩戒”,恰当运用好惩戒教育,则不但不会损伤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教育惩戒的内涵

惩戒,其本意据《辞源》解释是通过惩治过错来警戒,即以过去的失败作为教育。从其本意来看,惩治只是手段,警戒才是目的,惩戒是为了教育其不再犯和不违犯。由此可见,惩戒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其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违犯规定的行为实施惩治,以帮助过失者认识错误,警戒其本人或他人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二是,为了警戒将来,事先对应该怎样做和不能怎么做的进行必要的规定,其指导性非常明确并告知违犯了规定不能做的事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在事先就有规劝、提醒、告诫、警示的意思。

惩罚,从词意上理解,惩罚是严厉的处罚。一是惩罚所表示的惩戒力度是很严厉的;二是只强调了惩治本身,它并不以“警戒其不违犯”为出发点和必然目的。在一定情况下,虽然也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但这种教育是不具惩戒的积极作用的,而是一种消极的教训。

体罚,他本身就是用罚站、罚跪、撞击等手段折磨和损害人的身体、心理来实施的惩办行为。体罚不具有教育意义,是一种触犯学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是为当今学校教育所反对、所制止的行为。综上所述,惩戒教育为当前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行为,是维护学生安全,促进其健康成长之所必需。

所以,教育中“惩戒”是不必回避,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所以,在“非惩不可的时候”实施有效的惩处,就是惩戒教育。

二、惩戒教育的内容

惩戒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从从教育的角度和过错误行为的性质来看,惩戒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涉及违犯法纪的,各类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规定,通常以法制教育的形式实施,对违犯了法纪的人,则按现行法纪依法实施处罚。二是涉及违背道德规范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位居学校教育内容之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包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对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将以道德舆论谴责为主要方式实施惩戒。三是不符合一般生活、学习习惯的,这是小学德育最重要的内容,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着重以强制训练其养成良好习惯实施惩戒。

三、惩戒教育的实施

“惩戒教育”同“赏识教育”一样,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是策略,就像“赏识”并不必然就是好的教育方式一样,惩戒也并非必然就是不好的教育。和“赏识”乃至所有教育方式一样,“惩戒”也在于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实施的度,研究惩戒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作用——通过惩治达到警戒的目的。

1、把握惩戒教育的基本原则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惩戒的目的是教育,教育应促进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惩戒教育应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基本前提。但有人会说,处罚了人难道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吗?又怎能谈得上促进其身心健康呢?初一想,觉得提出这种疑问有道理,如若细想一下,想长远一些,就会明白:温室里培育的花草娇嫩艳丽,毕竟禁不起大自然的风雨,我们一味以“赏识”、奖励来教育学生,至多来一点不关痛痒的批评,不让他们承担因为自己错误而理应承受的责罚,他们不也像那些温室里花草一样么,哪里能适应能者上庸者下的激烈社会竞争呢?所以,我觉得教育者应理智的思考这一问题,用恰当的责罚不仅能帮助其本人改正错误,教育其他人,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遵守法律法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第28条第2款规定:“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应当符合儿童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第8条第5款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根据其规定,个人认为惩戒实质上是对儿童的一种保护教育,因此,实施惩戒教育要合法,这些法就是要防止因教育中越位处罚,而造成对受教育者的意外伤害。

(3)遵循教育基本原则。首先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虽然对错误行为进行处罚,有惩的的意思,但仍要坚持正面教育,处罚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处罚是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危害性,并努力改正。可见,处罚是为了教育学生以此为戒,引导其向好的方面发展,除了让做得不好的努力做得好起来以外,还要让做得好的坚持做得更好,所以必须要做到赏罚分明。其次是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强弱的差别,违反纪律有惯犯和过失犯(偶犯)之分,心理发展水平有高有低(有早有迟)等等,形成了个体差异,应该根据差异,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惩戒,才能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2、讲究惩戒教育的有效性

(1)掌握详细情况。准确了解事实经过,实事求的是划分责任,这是实施惩戒教育的重要前提。也许表扬错了,不会有太大影响,一般学生不会过余计较,但如果处罚错了,影响就大了,学生也绝不会无动于衷。尤其是面临突发事件,可供了解情况、判定错误的时间少,如果单凭所看到的或听到的,而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随意实施处罚,稍有不当,不仅事情处理不好,还很容易引发新的矛盾,就“好心办坏事。要坚持“热问题冷处理”的原则。

(2)选择适当时机。也就是选择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等。比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情绪正激动的时候就不是恰当的时机,当教师心平气和时,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错误的严重性,这时进行教育,实施处罚,不仅处罚方式及轻重比较合情理,而且学生了比较容易接受,惩戒的效果就好,相反则不然。一般来说,一是事发当时应当即制止错误行为,而不易当场进行处罚;二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危害性一无所知时,不适于马上处罚;三是一般不当众处罚。(3)反馈惩戒信息。对处罚后的情况要进行反馈,了解受处罚人的态度及表现,对改正不力的要进一步督促和教育;对于改正得好且有好的突出表现,可视情况取消处分和进行奖励。

3、实施惩戒教育的一般方式

因为惩戒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育,所以,在此我们所探讨的惩戒教育方式都应以前面所提到的一些基本原则为前提的。

(1)公众处罚。是一种较普遍的处罚方式,因为惩戒的内容大多是公共规则中已经涉及到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违犯了会受到什么处罚。所以对这样的一类错误行为,除较私隐的以外,大家都知道了,在处罚时以公众处罚为宜。比如,乱丢垃圾被发现,除了清理自己丢下的垃圾外,还要打扫规定范围的清洁卫生,并监督管理一段时间。对这类事件的处罚,大家都见得到,有时为了警示大家,还会特意在一定场合公告出来,扩大影响。再如对经常上网吧、游戏厅的,通常在对个人进行教育处罚之外,还要在班内甚至是校内把处罚决议公示出来。既是为了显示公共规则威严得到了保障,也是为了警诫他人。公众处罚突出了集体自律,有利提高制度约束力,能够较好的营造正确的集体舆论。

(2)个别处罚。对于一些比较私隐的的问题,或者心理品质特殊的人,又必要处罚的,适宜采用个别处罚。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学生自尊,这种方式对特殊问题和特殊学生教育很有必要。

(3)自选处罚。基本上是在学生对错误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也知道应该受到何种处罚,给予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处罚方式选择的自由,是处罚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像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在民主管理中都特别注重运用这种自选处罚的方式。

(4)舆论处罚。就是对发生比较普遍的事,或者是发生了尚未具体确定责任人,但又必须惩治的事等,对此可通过大家的讨论进行舆论处罚。在小学生中,随意拿别人物品的事常有,说他是偷窃吧,太重;但若不加教育纠正,必然会发展成偷窃。教育中有老师就采取了虚拟情景进行舆论处罚。教师利用一次班会,让同学列举了自己丢失的东西,然后老师把一个被假设的“小偷”——一把凳子,请到了讲台上,让大家痛诉其行为。这种“斥桑以育槐”的教育策略其结果可想而知。

总之,通过对教育惩戒内涵及方法的探讨,我们要坦然面对惩戒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来面目——有奖有惩,并做到赏罚分明,奖惩有术,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采访对象是棵树___教学设计

采访对象是棵树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和体会作者采访的对象

2、分析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精神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所发生的变化,培养

学生热爱家乡及爱护环境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精神

一、导入

1、课件展示:(塔里木垦区不同时期画面进行对比)

2、是什么让这里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再一次走进塔里木垦区,与那里的树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

二、略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 “我”着重采访了几棵什么样的树?你认为作者采访的对象真是树吗?请你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标记出有关词句。

(学生快速读文,思考。)

学生反馈,师生共同探究以上的提问:

1、“我”采访的第一棵树是?(白杨树)

2、那是一棵怎样的树-?(课件展示:它高大粗壮,它虽然伤痕累累,树干上有被火烧伤的痕迹,但树冠仍然茂盛,充满生机。它伫立在由不同树种组成的防风林的最前端,显得苍劲威武,像个将军。)

请你读读这句话,你脑海中会浮现一棵什么样的树?

3、你们认为采访的仅仅是棵树吗?------(不是)

师:是在这棵树的背后所蕴藏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是像这棵树一样的------(老班长)

4、那“我”采访的第二棵树、第三棵树呢?

指名学生反馈

5、小结:是啊,“我”采访的哪是一棵棵树呀,而是每棵树中像老班长、老马、上海女知青一样的英雄(板书:英雄),而是每一棵树中的一段段故事(板书:故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感悟精神

(一)现在,让我们再细细的读读课文,找出文中那些看似平淡却能让你感动的句子,再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等下跟大家交流交流。

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1、老班长---

“临死前,他对连长说,开出一块熟地不容易,我死了就埋在大漠的最前端吧,在栽上一棵树,我就不信,五尺的汉子还捂不熟一块地,养不活一棵树。”

说说你的体会。

师:老班长为什么要葬在大漠的最前端?

生:他要像将军一样守护着这片树林

师:结果怎么样呢?

生:这棵树果真活了,成了塔里木垦区的第一树。

师: “果真”是什么意思,从“果真”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是老班长的献身精神感动着人们,人们对这些树细心呵护,使每一棵树都长得十分茂盛。)

师:在塔里木垦区的沙漠上栽树,成活率极低,老班长用三年没能完成任务,临死前他给连长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就不信,五尺的汉子还捂不熟一块地,养不活一棵树,直到死他也不忘栽树,从老班长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生:

师:现在,这棵树果真活了。是老板长的身躯养活了这棵树吗? 生:不是

小结:是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西部建设者,大家像老班长一样为西部建设鞠躬尽瘁,让这棵树“果真活了,成了塔里木的第一树”。(板书:精神)全体带感情齐读句子。

2、军马---(课件展示:“它屡立奇功,到塔里木后,它和老兵们并肩拉犁,风餐露宿,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倒下的时候,战士们将它葬在这里,并载了这棵树。”)指名学生说体会,再请你读读。

师:军马屡立奇功,年岁已大,本可以退休或休息,可它还拼命地干,直至倒下,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指名学生回答。请一起来读读这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匹军马,以及和军马一样任劳任怨地建设边疆的人。)

3、上海女知青---

(课件展示:“她的名字叫李月娥,死时年仅18岁。”相机说体会。

“„„突然她发现行军锅飞滚在沙土中。她起身越过了渠埂,去追赶那被风吹走的行军锅„„”)

师:上海女知青发现行军锅被吹走时会想些什么呢?请谁来说一说。

(你想,如果行军锅被吹走了,多少人会吃不上饭呀,而在这恶劣的沙漠上,又有多少人会因此失去生命呀,所以她为了被风吹走的行军锅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师:现在这棵柳树怎么样了?

(课件展示:这可垂柳被人精心修剪过。尽管是深秋9月,片片柳叶依然鲜绿翠嫰,柳枝在微风中低垂摇曳,显得婀娜多姿。)

师:你记住她了吗?

师:让我们一起把人们的想念读出来(齐读课文)

(二)建设边疆的有老班长、有军马、有上海女知青,其实还有各族儿女,种下的一棵棵树,付出的无数的心血,有湖南女知青种的----(生接:榆树),有甘肃老兵种的---(生接:胡杨树),有河南支边青年种的----(生接:白蜡树),还有成千上万为建设边疆而无私奉献的人„„

(三)你看,在林带的另一头,一棵白杨树,不又蓬勃生长在沙漠边缘吗? 请大家说说,少年在临行前种下的这棵白杨树表达了他的什么愿望?。

(少年的家乡在垦区,故乡现在虽然贫穷,但他将来一定会回来,像这棵白杨树一样扎根于此,与广大的西部建设者一道努力建设自己的家乡,其实这棵树也就是少年自己。这棵树告诉我们西部边疆的建设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也将代代传承下去,建设边疆的队伍也会不断壮大,西部边疆一定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昌盛。)

从少年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热爱家乡,致力于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齐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

1、采访对象是棵树,每一棵树都是西部建设者的化身,每棵树都蕴含着一段感人英雄的故事,每一棵树都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让我们在一起来朗读板书的内容:

师:采访对象是棵

生接:树 师:采访对象是位

生接:英雄 师:采访对象是段

生接:故事 师:采访对象是种

生接:精神

四、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说说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有那些巨大的变化。

(课件展示几幅图片,略讲内容。)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里面的人物说些什么?

3、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你认为要怎样爱护我们的环境?

五、总结课堂,在《好大一棵树》音乐中结束新课

下载法学的研究对象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学的研究对象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访对象是棵树 教学设计

    18 采访对象是棵树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感受精神 3、学习本文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采访对象是棵树》教学设计

    《采访对象是棵树》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 预习课文,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塔里木垦区的防风林图片 现在,就让我们一......

    井下测量的主要对象是巷道5篇

    井下测量的主要对象是巷道,巷道测量和地面测量工作一样,应遵循“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巷道测量的主要是任务是确定巷道,硐室及回采工作面的平面位置与高程,为矿上......

    18《采访对象是棵树》教案

    18《采访对象是棵树》教学设计 教师:贺文静 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驱”“垦”、“犁”、“葬”、“榆”、“蜡”6个生字;理解新词如“伤痕累累”、“伫立”、“苍劲”、“屈......

    湘教版《采访对象是棵树》教案

    《采访对象是棵》 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驱”“垦”、“犁”、“葬”、“榆”、“蜡”6个生字;理解新词如“伤痕累累”、“伫立”、“苍劲”、“屈指可数”、“风餐雨宿”、......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

    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

    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 作者:朱苏力 关键词:社会学 法学院 法学教育 从1985年8月到1992年9月,我在美国留学了7年,先后在法学院和人文学院学习法律和法学,对美国的法......

    刑事判决书送达期限是多久,对象是谁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刑事判决书送达期限是多久,对象是谁 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后,法院就会出具刑事判决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