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发展出境游的对象是哪些人(共)
当前发展出境游的对象是哪些人
为了去非洲旅行经过津巴布韦时去看一眼瀑布,互联网从业者马莉在北京就已经耗神费力:一个半小时内在津巴布韦驻华使馆进出五趟,为了补齐签证所需材料来回奔波。除了护照,她还要准备签证表、来自津巴布韦的邀请函或证明信、酒店预订单、行程单、照片,最好再准备一份工作证明。但提交全部材料后,还不能很快拿到签证,津巴布韦使馆还得将签证材料寄回本国,至少两周后才能给到申请人。
“想要磨炼自己的意志吗?去申请签证吧!”
在此番漫长的折腾之后,马莉以webbie的网名在穷游网发帖吐槽感叹,“中国人申请签证真的要有强大的内心。”马莉只是2013年中国出境游群体中的一个。尽管中国公民前往世界许多国家旅行,都需要办理材料繁琐、程序复杂的签证,却没能阻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境旅游。
在4月25日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开幕致辞时表示,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已超过9800万人次,人均出游达2.5次。
增长是极为迅猛的。就在2003年,中国出境游的人次才首次突破2000万,十年时间增长率就已达到近400%。在出境游人数壮大的背后,是中国中产阶级群体的迅猛 1
扩张与消费升级。中国社会科院就曾发布报告,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年均增长3.8%,到2009年时这一人群已达2.3亿人。
选择出境游的中产阶级收入和消费都不低。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刊载的一家酒店网站调查报告,2013年中国出境游客的平均年工资收入约17750美元,是中国人平均年工资收入的两倍。只有四分之一的出境游客年收入不足11300美元。
在非洲旅行的马莉便是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代表。她和朋友穿越了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三个国家,全程在当地租车自驾,欣赏沿途美景。他们没有选择跟团旅游,从签证到机票、酒店、租车,都由自己一手搞定。在旅途上自由地欣赏美景、拍照的方式,更符合这些追求自由自主的新兴人群。20多天的旅行下来,他们的人均消费约3.1万元。
这样的中国消费者还会越来越多。“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百姓变成中产阶级,2030年预计有10亿人都会变成中产阶级。”世界旅游旅行协会总裁兼CEO大卫。斯克斯尔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记者,“所以出境游市场增长还会非常迅猛,近期每年都将有近1亿人出境旅游。”
但横亘在中国人出境旅行面前的障碍也很明显。目前,全世界对中国实行免签或落地签的国家有46个,多是亚非拉美洲发展国家。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及其他不免签的发展中国家,中
国人仍然需要办理签证。
签证的难易程度成为影响中国人选择出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上述酒店网站对中国游客的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的出境游客将申请签证的难易程度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毗邻中国的东南亚国家为了吸引中国人,逐步向中国开放落地签证,更方便了大批中国中产阶级飞往泰国、印尼等小岛度假休闲。
因为签证手续复杂将中国游客挡在门外的国家不少,英国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欧洲的申根签证能让游客仅凭一个签证走遍大多数欧陆国家,但去英国却需要单独办理更为严苛的签证。这也使得英国在吸引中国游客方面远落后于一水之隔的法国。2012年,英国向中国发放21万份旅游签证,但同期法国吸引的中国游客高达140万。
英国旅游局负责人罗德里格斯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记者,英国已经意识到签证对于吸引中国游客造成的障碍,但目前中国游客仍不能持申根签证前往英国,英国也希望能够简化程序方便更多中国游客到访。
更多国家在试图简化对中国游客的个人旅游签证,或者希望成为中国的ADS国家,也即特许旅游目的地国家,获得这一资格后,有相关资质的中国旅行社便可以使用ADS签证组团去该国旅游。这一中国特有的签证政策,因中国出境游群体的庞大而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
津巴布韦早已获得ADS资格,但个人旅游签证在中国依然面临信息少、手续复杂的问题。“办理签证之前,搜索了很多关于津巴布韦签证的消息,但都没有比较详细的说明。”马莉说,“个人申请旅游签证的信息基本没有,有提到去申请的也说非常困难,要动用非常关系。”若不是非要亲身试验并寻求结果,马莉也就无法在去非洲之前搞定津巴布韦签证了。
津巴布韦旅游部长穆赞比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到非洲旅游和考察投资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吸引中国人去津巴布韦旅游及投资,他们也正在考虑简化商务及旅游两种签证,并做更多的推广。
最近,津巴布韦刚刚开通了网上签证,但马莉告诉本刊记者,目前网申系统仍然不稳定,她的朋友网申不成功后还是去了使馆面签。
总之,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出境游人数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对中国开放或放宽签证政策,以争抢中国消费者。
第二篇: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
我看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评论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而来的。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
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秦腔》”,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秦腔》中各人物的性格”,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秦腔》的某一人物的链接作用”就容易下笔了。《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一文就抓住了一个人物牡丹,以这个人物揭示了《秦腔》的线索,从另一个方面理解了《秦腔》一书,深刻认识了现在文化的青黄不接,和对古老文化不再被人继续重视的畸形发展的反思。
写评论的时候观点一定要鲜明,要用确凿的材料的阐述解析去支持观点,引证的材料首先要来自作品本身,当然还可旁征博引,材料分析和观点要始终保持一致。在进行评论之前必须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这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受;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是以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来解读的,他是在对秦腔的进行深入思考才进行写作的,是在经过对文章的每句话进行深思之后才有这种思想的。
其次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一般的议论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中,怪胎女婴就是文章的中心,她是连接的中心,她既是世俗婚姻的连接点,表现了夏风的重男轻女,和当时社会的生殖崇拜,又表现了引生的精神式爱情,以牡丹的怪表现了引生的怪。
写评论时要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篇: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要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A.法定化 B.自由化 C.职权化 D.职能化
2、关于赔偿请求人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B.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被确认违法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C.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要求赔偿 D.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协商酌定
3、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4、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府()应当依法严格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A.法制机构 B.人事机构 C.监察机构 D.执法机构
5、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A.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政府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7、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要求()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D.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8、《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内容的是()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复监察工作
10、公安局对叶某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后随即执行。叶某申请复议,上级公安局作出维持原判处罚的复议决定。叶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维持拘留决定,叶某上诉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公安局对叶某的拘留处罚违法。此时,应如何处理本案?()
A.撤销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判令公安局赔偿叶某的损失
B.撤销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决定违法,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将全案发回重审
C.撤销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决定违法,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将行政赔偿案件发回重审
D.撤销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告知叶某就赔偿问题另行起诉
11、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员见林某态度不老实,遂对其拳打脚踢,导致林某全身多处外伤,因心脏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的治安联防队享有行政职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乡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乡政府是委托治安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林某死亡后,其父母有权要求赔偿
D.如果林某生前还抚养了一个丧亲的侄女,该侄女也可以要求赔偿
12、刘某1999年4月向某县郊区某村申请建房,经同意后,在该村地界修建了105平方米的平房。同年10月,县城建局认定该建筑为违章建筑,责令刘某强行拆除,并在强拆时将刘某部分财产损坏。刘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城建局的行为合法,不予赔偿
B.城建局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但因所拆建筑属违章建筑,因此不予赔偿 C.城建局的行为合法,只能对刘进行补偿
D.城建局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应对刘某财产权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13、《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要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A.法定化 B.自由化 C.职权化 D.职能化
14、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员见林某态度不老实,遂对其拳打脚踢,导致林某全身多处外伤,因心脏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的治安联防队享有行政职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乡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乡政府是委托治安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林某死亡后,其父母有权要求赔偿
D.如果林某生前还抚养了一个丧亲的侄女,该侄女也可以要求赔偿
15、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1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人事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7、1998年2月张某驾驶其父亲张老大的东风牌卡车行至城南环路时,因为逆行,又无驾驶证,被县公安交警支队执勤民警谈某等人将车扣押。该车在返回交警队停车场途中,谈某遇到路障没有采取制动措施,导致汽车底盘受挫,引擎报废。交警支队在事故认定书中认为事故并非民警操作不当所致,张老大不服,遂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交警支队的处理决定。张老大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请求。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张老大的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行为 B.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造成了违法的结果的行为 C.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扣车行为并未被确认为违法行为,所以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张老大的诉讼请求
D.张老大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18、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C.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D.政府各职能明确分工,互不干涉,各自执法。
19、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20、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立法不仅要考虑立法过程成本,还要研究其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A.社会成本
B.守法成本 C.运行成本 D.成本收益
2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22、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23、1998年2月张某驾驶其父亲张老大的东风牌卡车行至城南环路时,因为逆行,又无驾驶证,被县公安交警支队执勤民警谈某等人将车扣押。该车在返回交警队停车场途中,谈某遇到路障没有采取制动措施,导致汽车底盘受挫,引擎报废。交警支队在事故认定书中认为事故并非民警操作不当所致,张老大不服,遂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交警支队的处理决定。张老大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请求。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张老大的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行为 B.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造成了违法的结果的行为 C.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扣车行为并未被确认为违法行为,所以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张老大的诉讼请求
D.张老大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第四篇:采访对象是棵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掌握“驱车”、“垦区”、“树冠”、“风餐露宿”、“枝繁叶茂”、“万马奔腾”、“婀娜多姿”等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
3、学习本文按采访及行踪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叙事详略有致地处理材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述文中故事,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在保卫和建设西部过程中那些人物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勇于献身的崇高奉献精神,激发自己长大后努力建设西部的豪情壮志。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突破方法:复述故事,合作研讨,感情朗读。
难点:以“采访对象是棵树”来命名和行文的写作技巧。
突破方法: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要采访的真正对象是什么,抓住主体部分第2、5、6三个自然段第一句话综合探究。
教法与学法:
教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给予点拨。
学法:自学,讨论交流,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
塔里木防风林图片、小黑板等
课时计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计划5分钟)
1、师述: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8课《采访对象是棵树》,学会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语,下面就让我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出示小黑板:指名2名同学上台完成。
(一)选字填空。
垦 恳
1、我诚()地希望大家帮助我。
2、这棵树真活了,成了塔里木()区第一树。
栽 裁
3、它(军马)倒下的时候,战士们将它葬在这里,并()了这棵树。
4、苏州园林的布局可真是别出心()呀!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到处是伤痕。()
2、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
3、长时间站立着。()
4、形容姿态柔美。()
2、学生完成以上练习。
3、集体订正。
4、导入新学习:同学们,课文标题是“采访对象是棵树”,那么作者采访的对象真的是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计划25分钟)
1、自由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作者共采访了几棵树,代表人物是谁。
2、学生合作探讨,完成下表的第一二列。
3、分组复述三个故事。
(赤组和橙组复述“老班长”的故事,黄组和绿组复述“军马”的故事,青组和蓝组复述“知青李月娥”的故事。)
学生自由组内组对进行复述故事。
小组推荐同学班内交流复述故事。
4、细读课文,分组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精神。
a 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赤组和橙组同学齐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指名说出老班长最令人感动的语句,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引导学生找出“由于旧伤复发和劳累,他倒下了。临死前,他对连长说,开出一块地不容易,我死了就埋在大漠的最前端吧,再栽上一棵树……”指名说出表现出老班长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相机完善上面表格。
指导学生朗读。
b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军马”的精神
黄组和绿组齐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说出军马最令人感动的语句,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引导学生找出“屡立战功”、“与老兵们并肩拉犁,风餐露宿,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等词句。指名说出表现出军马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相机继续完善上面表格。
指导学生朗读。
c 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体会“女知青”的精神
青组和蓝组齐读第六、七、八自然段。
指名说出女知青最令人感动的语句,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引导学生找出“死时年仅18岁”“地平线上凭空出现了一道黑色的墙,那是风暴卷起的沙尘组成的墙,它挟着犹如万马奔腾的呼啸声,向人们推进”“她起身跃过了渠埂,去追赶那被风吹走的锅”女知青体现出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教师相机补充上面表格。
指导学生朗读。
三、情感升华,把握主题。(计划13分钟)
1、课文只采访了三棵树吗?还采访了哪些树?学生齐读课文第9、10自然段。继续完善上表。
2、学习课文结尾。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我终于来到了林带的另一头,蓬勃生长在沙漠边缘的是一棵白杨树。这是一位少年栽的,去年,他去南方上大学,临行前种下了这棵树。”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指名说说,意思大致对即可。
教师补充并板书:暗示着新一代青少年将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扎根西部、建设西部。
3、课文所采访的对象是树吗?是什么?
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教师小结并板书:课文表面上采访的是树,实际上采访的是一代又一代无数在西部开发和建设中献出生命的建设者。
4、夸一夸,谈一谈。对“老班长”等为西部建设献出生命的建设者你会怎样夸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计划2分钟)
第五篇:采访对象是棵树___教学设计
采访对象是棵树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和体会作者采访的对象
2、分析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精神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所发生的变化,培养
学生热爱家乡及爱护环境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精神
一、导入
1、课件展示:(塔里木垦区不同时期画面进行对比)
2、是什么让这里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再一次走进塔里木垦区,与那里的树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
二、略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 “我”着重采访了几棵什么样的树?你认为作者采访的对象真是树吗?请你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标记出有关词句。
(学生快速读文,思考。)
学生反馈,师生共同探究以上的提问:
1、“我”采访的第一棵树是?(白杨树)
2、那是一棵怎样的树-?(课件展示:它高大粗壮,它虽然伤痕累累,树干上有被火烧伤的痕迹,但树冠仍然茂盛,充满生机。它伫立在由不同树种组成的防风林的最前端,显得苍劲威武,像个将军。)
请你读读这句话,你脑海中会浮现一棵什么样的树?
3、你们认为采访的仅仅是棵树吗?------(不是)
师:是在这棵树的背后所蕴藏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是像这棵树一样的------(老班长)
4、那“我”采访的第二棵树、第三棵树呢?
指名学生反馈
5、小结:是啊,“我”采访的哪是一棵棵树呀,而是每棵树中像老班长、老马、上海女知青一样的英雄(板书:英雄),而是每一棵树中的一段段故事(板书:故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感悟精神
(一)现在,让我们再细细的读读课文,找出文中那些看似平淡却能让你感动的句子,再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等下跟大家交流交流。
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1、老班长---
“临死前,他对连长说,开出一块熟地不容易,我死了就埋在大漠的最前端吧,在栽上一棵树,我就不信,五尺的汉子还捂不熟一块地,养不活一棵树。”
说说你的体会。
师:老班长为什么要葬在大漠的最前端?
生:他要像将军一样守护着这片树林
师:结果怎么样呢?
生:这棵树果真活了,成了塔里木垦区的第一树。
师: “果真”是什么意思,从“果真”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是老班长的献身精神感动着人们,人们对这些树细心呵护,使每一棵树都长得十分茂盛。)
师:在塔里木垦区的沙漠上栽树,成活率极低,老班长用三年没能完成任务,临死前他给连长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就不信,五尺的汉子还捂不熟一块地,养不活一棵树,直到死他也不忘栽树,从老班长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生:
师:现在,这棵树果真活了。是老板长的身躯养活了这棵树吗? 生:不是
小结:是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西部建设者,大家像老班长一样为西部建设鞠躬尽瘁,让这棵树“果真活了,成了塔里木的第一树”。(板书:精神)全体带感情齐读句子。
2、军马---(课件展示:“它屡立奇功,到塔里木后,它和老兵们并肩拉犁,风餐露宿,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倒下的时候,战士们将它葬在这里,并载了这棵树。”)指名学生说体会,再请你读读。
师:军马屡立奇功,年岁已大,本可以退休或休息,可它还拼命地干,直至倒下,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指名学生回答。请一起来读读这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匹军马,以及和军马一样任劳任怨地建设边疆的人。)
3、上海女知青---
(课件展示:“她的名字叫李月娥,死时年仅18岁。”相机说体会。
“„„突然她发现行军锅飞滚在沙土中。她起身越过了渠埂,去追赶那被风吹走的行军锅„„”)
师:上海女知青发现行军锅被吹走时会想些什么呢?请谁来说一说。
(你想,如果行军锅被吹走了,多少人会吃不上饭呀,而在这恶劣的沙漠上,又有多少人会因此失去生命呀,所以她为了被风吹走的行军锅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师:现在这棵柳树怎么样了?
(课件展示:这可垂柳被人精心修剪过。尽管是深秋9月,片片柳叶依然鲜绿翠嫰,柳枝在微风中低垂摇曳,显得婀娜多姿。)
师:你记住她了吗?
师:让我们一起把人们的想念读出来(齐读课文)
(二)建设边疆的有老班长、有军马、有上海女知青,其实还有各族儿女,种下的一棵棵树,付出的无数的心血,有湖南女知青种的----(生接:榆树),有甘肃老兵种的---(生接:胡杨树),有河南支边青年种的----(生接:白蜡树),还有成千上万为建设边疆而无私奉献的人„„
(三)你看,在林带的另一头,一棵白杨树,不又蓬勃生长在沙漠边缘吗? 请大家说说,少年在临行前种下的这棵白杨树表达了他的什么愿望?。
(少年的家乡在垦区,故乡现在虽然贫穷,但他将来一定会回来,像这棵白杨树一样扎根于此,与广大的西部建设者一道努力建设自己的家乡,其实这棵树也就是少年自己。这棵树告诉我们西部边疆的建设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也将代代传承下去,建设边疆的队伍也会不断壮大,西部边疆一定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昌盛。)
从少年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热爱家乡,致力于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齐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
1、采访对象是棵树,每一棵树都是西部建设者的化身,每棵树都蕴含着一段感人英雄的故事,每一棵树都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让我们在一起来朗读板书的内容:
师:采访对象是棵
生接:树 师:采访对象是位
生接:英雄 师:采访对象是段
生接:故事 师:采访对象是种
生接:精神
四、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说说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有那些巨大的变化。
(课件展示几幅图片,略讲内容。)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里面的人物说些什么?
3、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你认为要怎样爱护我们的环境?
五、总结课堂,在《好大一棵树》音乐中结束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