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
我是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
由于初中生物只参与结业考试,有很多学生对初中生物不够重视。因此,很多生物教师都有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苦恼。那么如何才能优化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呢?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具体做法。
1、注重现象向本质的转化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只关心实验现象而忽略现象背后知识的情况,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应当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学生,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如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可能出现很多细胞重叠而无法观察细胞形态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哪步操作存在问题,学生经过分析后可能会认为是洋葱表皮未能展平或者制片时未压好。实验过程中,细胞可能会出现颜色过浅,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可能会得出染色时间不足而导致。实验教学不但会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试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助于学生由只关注实验现象向关注现象原因的转变。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若学生不感兴趣则就不能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就会对该门课程有抵触心理,初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为此,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①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过程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初中生物教学若采取填鸭式教学,则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使学生对此门课程产生情趣。为此,教师应当适当活跃课堂气氛,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学习的热情;
③鼓励学生;在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生物实验时,生物教师应当以欣赏和鼓励的视角看待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使学生对生物学习充满资金,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初中生物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来自于生物。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时,不但要使学生充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进而掌握知识。为此,在确保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应当引导学生进入生物教学实践领域。如在学习完种子萌发全过程后,我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每天记录种子萌发的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之后对记录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得出实验结果,之后再将所得到的结果与课本上介绍的理论进行比较。此外,实践教学还能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认识到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么做也会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进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初中生物学习中。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通川区第十一中学——李长平
由于初中生物在中考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有较多学生对初中生物不够重视。因此,很多生物教师都有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苦恼。那么如何才能优化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初中生物的必要性、重要性,从而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工作,才能够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来自于生物。生物是需要通过不断观察、实验、分析来学习、总结知识的一门学科。就目前生物新课程的要求来看,注重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平时就要让学生多实践,加强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新的能力,光靠书本上的内容还不够,那么教师就需要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扩充、延伸。即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并将其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广大生物教师平时在多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多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事件,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添加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可以将这些添加的内容记录在书本相应的部分或则写在笔记本上,待上完一节课后再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试着编写一些校本教材,这样做既可以将当地相关的生物知识与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使整个初中生物教学更为系统化,又有便于今后教学的参考和研究,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广大生物教师要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这样才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游刃有余。
每次生物课程内容结束后,要检查教学的效果,就应布置必要且适量的作业,通过学与做来促进教学相长。具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学生作业要适量。就初中阶段而言,最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书面作业,做到及时巩固知识。按照教材要求,可安排必要的必要的观察、调查、讨论、饲养、小实验、小制作等课外实践活动。期间一定要强调安全问题。完成之后再及时把实践结果反馈给教师。二是教师选择题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开放性的题目,并且注意难易结合。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操作规范有序。三是批改作业要认真。对学生作业要进行认真及时的批改,批改内容应包括批改日期、成绩及适当的评语。对于作业中的问题,教师要做好相关记录,以便反馈。要讲究实效,必要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评和辅导。如此,作业才能体现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除了作业,考试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教师不能奉行“拿来主义”,直接从网络上或参考书上把试卷照搬下来给学生考,要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来自己命题。这样的考试才能反映出最真实的情况。因此,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考试命题能力。考试命题能力是生物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有出好考卷的义务。考试命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着重考察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从命题的内容看,应当紧扣教材知识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出题,不能出偏题。在全部题目的组合中,既有教材内容可以回答的问题。又有理论联系实际或各种基本技能问题。要把握好试题的难易程度,考虑全面。期末考试可以结合生物中考的要求命题。一般把难、中、易题目的比例控制在7:2:1。难度系数基本控制在0.7左右。对于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不能是唯一的,批改时要建立在回答有依有据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防止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考试之后,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改卷、分析、统计考试成绩,总结教学得失并及时讲评。必要时要通过书面形式把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写出来,以供今后教学参考。对于后进生,教师不能嘲讽他们,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取下次考好。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表扬,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鉴于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因此,教师平时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锻炼和考察。
至于教师备课这方面,教师应该改变以前以个人为主的单一备课的形式。在当今课改时期,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且教师的课堂角色也有所改变。既然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强调了合作学习,那么教师们也该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因此,教师要适应课改,要把握好新教材,并要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最好进行集体备课,正所谓“集思广益”。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三大块,即认知目标,能力掌握目标,情感教育目标。如果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进行备课,恐怕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再说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也有个过程。在目前课改的时期,又许多变数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老师在一起备课就可以使教学准备得更加充分,从而减轻教备师课的负担,当然也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果时间不允许天天进行集体备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一周集中一两次对备课及课堂教学情况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以便查漏补缺。总之,要适应新课程,达到课改要求,集体备课势在必行。
虽然教科书是相关专业人士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但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变数不容易把握,生物课不能仅仅按照教科书来进行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标来进行灵活的教学。教材中有些偏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可以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进行删减或进行适当的教学,对于教材中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什么都要细讲,要做到繁简得当。这就需要教师要仔细研究生物课程标准,领会里面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只有精读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因此,仔细研究教学课程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于初中生物的科学探究,课堂上师生不一定要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这六个过程来进行,可以随着探究对象与探究环境条件的不同作出适当地调整,比如提出问题之前最好仔细观察被研究对象的一些特征,提出问题后要对问题进行评价,选出一个或几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来进行解决……只要有便与得出探究结论的方法都可以采用。对于探究的问题及结论,如果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延伸,那么要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探究,并写出相关的探究报告。
由于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展好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活动,就要懂得合理地运用相关生物教学资源。比如校内资源有实验室、图书馆、植物园、体育馆等各种场地及设施。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条件、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校外的一些生物资源,比如自己家社区的图书馆、植物馆、公园,城市的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等地方的相关资源。如何能够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起到促进作用,如能结合上述的资源,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开展一些实地考察,通过学生
观摩、动手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形成一些生物技能,同时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良好态度及情感也有所帮助。校外的资源可以很好地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还为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证。因此,合理地开发运用校内外资源对开展生物新课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新课程实施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逐步开展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会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这有助老师减负,有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发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如此便可以优化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更能体现出新课程的优越性。但是进行小班化教学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比如要考虑到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场地,教师观念转变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但就现今中国的教学情况而言,还不足以开展小班化教学。这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不够充裕,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师资严重缺乏,这就要相关政府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鼓励年轻人到这些偏远地区支教。虽说现今政府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但成效还有待检验。对于教学设施场地而言也还未达到小班化教学的要求,甚至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这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这就需要相关政府加大投资力度,适当扩建教学场地,增加教学设施。为未来的小班化教学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接下来就是教师观念转变的问题,因为老的教学观念在许多教师心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如果突然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难免会不适应。而要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当务之急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只有通过认识学习相关小班化的理念,真正认识到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优越性。再通过一些相关宣传培训强化意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教师的观念是可以转变过来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好了,就等于心里做好了进行因材施教的准备,这样就给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在此前提下,又有了前面提到的物质基础。那就意味着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时机已成熟。到那时,师生家长才能真正感受到小班化教学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停留在形式阶段,否则只会是劳民伤财,获益甚小。
在平时教学当中,适时地开展公开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一种相互学习、促进、提高的好方式。公开课活动的内容包括备课、上课、评课三个环节,教师只有做好前两个环节才能在第三个环节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不能通过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来获得好的公开课效果。公开课的开设应该结合教学实际,能反映出教师平时教学最真实的情况。即公开课应该注重“原生态”(真实自然),当然这不是说公开课可以很随意,必要的准备还是应该有的。比如教具的准备,教态,板书等教学常规应该三思而后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后再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交流研讨、反思,查漏补缺,这样才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同样一节课上了好几遍了,或则先给学生透露上课的主要内容问题,再来上公开课,这样就失去了公开课的意义。就生物公开课而言,应该注重实验探究,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适时地开展演示实验或者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注重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与做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领悟其中的奥秘,体会实验带来的喜悦,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实验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使之科学性、可操作性强,尽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廉价品或废弃品做为实验器材,变废为宝,在实验中宣传并理解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电脑运用的普及,生物教师要努力学习相关计算机知识,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有了课件,就可以将生物学中的知识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而且对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很有帮助的。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多媒体课件不宜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听课者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要在紧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有所扩展,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视频片段来引导学生从中归纳相关知识,再联系生活实际,举一反三。此外,对书本上的一些阅读材料也要加以重视,利用起来,从中提炼知识,扩展知识面,同时应适时地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情感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问时要有层次性,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提问的方式和内容要有所变化。平时要做好基础薄弱或则胆怯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励他们踊跃发言,在不断磨练中提高自信。避免总向一些优秀生提问,造成小部分权威化,这样可能会扼杀其他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他们能力的发挥。总之,提问要全面考虑,鼓励所有学生互动起来,答疑解问。在讨论、回答问题时,要分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积极思考,轮流回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解决问题。如此,良好的课堂氛围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公开课若过于形式化,既会增加教师的负担,也会降低教师对公开课的兴趣,久而久之,教师可能就会把开公开课当作一项单纯的任务去完成,把上公开课弄得花样百出。看上去教师们像演了一出精彩的戏,演完后似乎“皆大欢喜”,但这样就会渐渐失去了公开课的真正意义。试问如果每堂课都这么上教师的负担会真正减轻吗?
综上所述,公开课不能徒有其表,哗众取宠,要回归自然,合理安排课堂内容,能够真实地体现课堂氛围,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以及教师教学的情况。一堂能够与当地教学环境相适应,并能够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悟,教有所得、教有所乐的公开课才算是一堂好的公开课,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公开课的效果除了可以让专家、教师评价,还可以适当结合学生甚至家长的评价,经综合评定,找出其中的亮点与败笔,从中吸取经验,不断反思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善,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公开课的价值。
综上所述,生物教学当中一定要渗透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把握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介绍生物结构及其功能的时候要注重对比,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尽量讲得通俗易懂。在作课堂小结时,不要光由教师一个人总结,也不要照书上的标题简单说一遍,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小结要求有的放矢,简明扼要,有深度。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思考和归纳能力。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新课改的优越性、必要性。虽然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只要广大师生坚定信心,与时俱进,一步一个脚印勇敢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在生物新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最终达到生物教师的综合能力大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全面发展的目标!
2013,09
第三篇:谈谈我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谈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脚步,教师的任务更艰巨了,在当今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教师不得不加以深思和讨论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一个班级就好比是一个“小家庭,”如何使这几十个“家庭成员”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要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使各人的特长都得到进一步发挥,在班级管理上,着力废除传统的“主仆式”、“猫鼠式”的师生关系,采用合作管理、合作教育、合作学习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得以发展。教育学生“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成才”必先“成人”,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用说服教育作为武装学生思想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实行量化管理,一周一评比,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
二、注重自身业务知识及能力的提高
一名合格的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注重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向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求教,平时要多听课,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要走出校门,获取教学新信息;广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把握教改的方向和着力点;留心报刊杂志上好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
三、教育教学工作
1、在教学工作中,力求“严、实、活、新”,坚持常规教学,把好质量关,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抓起。
2、在差生的转化方面一直是常抓不懈,首先有一个正确认识,教学像建造一座高楼一样,一但基础不牢固,质量不合乎标准,就会出现庇漏或倾斜,大厦就无法再建造了,差生就是这样,是由于平时出现太多的“庇漏”产生倾斜。因此,要把缩短与差生心灵上的差距放在首位,不歧视他们,使之感受到生活在有人关心爱护,与其他同学平等的环境里。其次是鼓励多问,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由此产生的效应是:一个不懂就问,互帮互学的风气就会在全班漫然形成。另外可采用教师辅导和学生一帮一活动相结合,对差生实行几个优先,举手回答问题优先、课堂板演、座次优先等。这些差生就会不断进步,甩掉“差生”的帽子。
3、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如何把所教学科课堂上得有声有色,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从枯燥繁琐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近几年来我们探究的一个课题。通过长期实验,证明只要给学生一把“钥匙”,让学生通过思维自己寻求开启知识之门的的方法,从中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怎样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改革生物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修改初中各学科现行教学大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从1999年12月开始,至2000年4月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称新大纲),已于2000年7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根据新大纲修订的教材也即将在全国的各中学投入使用。为了便于广大生物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了解新大纲,本文将就大纲修订中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要求等变化做一简要的说明。
1.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此次大纲修订中的一个核心任务是要在生物课程中具体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修订组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的要求,确定了以下原则作为本次修订的指导思想和突破点:
(1)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新大纲着重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力求能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2)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按照教育部关于“减负”的要求,新大纲要删除那些不适应学生发展和需求的知识点,并要降低一些知识点的难度和要求,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3)突出实践性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要,适当增加联系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实践活动。
(4)坚持可行性的原则。原大纲知识体系已显陈旧,但为了保证新大纲的可接受性和生物教学的连续性,此次修改对原大纲的知识框架不做大的变动。
根据这些基本的思路,新大纲在教学目的要求、知识内容、实验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调整。
2. 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生物课在义务教育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根据生物课的性质和本学科的特点,新大纲是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三个领域构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特别注意了三个领域的平衡和协调。由于以往生物课程中过于偏重知识领域的要求,而使学生在三个领域的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新大纲在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的要求的阐述上都提高了对能力和态度情感方面的要求。例如,在能力方面增加了“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等要求。在态度情感方面,强调了“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等要求。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上的这些改变,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加重了态度情感领域的任务,使生物课更加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更加符合生物教学的实际,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新大纲的目的要求不仅使以往生物课程中三个领域失衡的情况得到了纠正,也标志着生物课程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和提高。
3.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交流的能力,新大纲共安排了12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特别注重了与社会、环境及个人生活相关的生物学内容,如:“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调查或养殖”、“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甲状腺肿的调查”、“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等。实践活动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堂扩展到了校外,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新大纲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安排了学生的探究实验。新大纲中探究性的实验共有9个,其中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的6个,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于光合作用的关系”等;新增加的探究实验3个,如:“探究原生动物的趋性”、“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等。探究实验的增加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并要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学生还要通过实验,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形成。
除了探究实验外,新大纲增加了5个观察实验和验证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新大纲删除实验5个。删除的实验是那些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有负面影响的、且对学生今后发展影响不大的实验,如:蛙的解剖实验。这些实验删除后,也为安排学生的探究实验和实践活动留出必要的课时。4.精简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长期以来,由于过多地考虑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修改前的生物大纲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繁、难、多、旧”的问题。特别是教学内容偏多,使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要“赶进度”,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因此,本次大纲修订中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原大纲有知识点293个,修改后删除了41个,合并和调整了45个,增加了2个,使这门课程的内容在总体上大为精简。修订中所删除的内容是那些过细、过繁、学生难以理解和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的知识,这些知识删除后,不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由于原教学计划规定的生物课时没有改变,所以精简内容后不仅可以直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探究等主动的学习活动,以便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现态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5.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知识点的表述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新大纲在知识的选取和要求上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之间生物分布的差异很大,以往的生物大纲中对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动物、植物)的要求过于划一,难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改变这一情况,新大纲在知识点的表述上采用了提纲挈领的、“粗线条”的描述方式,如:将原大纲中“双子叶植物纲的分科举例: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等”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分科举例:禾本科、百合科等”两个知识点的要求,改为一个更灵活的知识点“校园或家乡植物种类调查”。这给各地编写教材人员选择具体内容和实验材料提供了更大的余地,使他们能更好地结合各地的动植物资源情况、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和当地经常遇到的生物学问题来选取适合的内容,从而真正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6.“关于教学要求层次的说明”的改动
多年来,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要求层次的说明”是教师非常关注的内容之一。教师要根据大纲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来确定教学重点、课时安排、制定评价方案和标准。因此,“教学要求层次的说明”是教师在理解和实施大纲过程中的准绳。新大纲在教学要求层次上也有较大的变动,将原大纲在知识方面“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改为“A(知道)、B(识记)、C(理解)、D(应用)”四个层次的新要求。
重新设计教学要求层次的出发点和修订大纲的总体思路是一致的。生物科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科门类多、知识面宽,这一特点反应在教学大纲中则是知识点很多。由于当今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学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都有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将会导致中学生物课教学内容的增加。因此,要求学生记住学习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大现实,也不是现代生物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在原大纲中293个知识点中,“了解”层次的有188个,而且将这一要求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在新修订的大纲中,增加了“知道”层次,该层次不要求学生记忆,它是低于原大纲中“了解”层次的要求。而“识记”、“理解”、“应用”层次则基本等同于原大纲中“了解、理解、掌握”层次,其中,“应用”层次略高于“掌握”层次的要求。增加“知道”层次后,对于一些非主干知识,不要求学生记忆,使大纲中的一部分内容的要求降低,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而对于少量的重点知识,则要求达到“应用”的层次,即高于原大纲的要求,以体现“少而精”的原则。
新大纲对实验的教学要求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修改,特别是增加了对探究实验的具体要求,以解决课程中加入探究实验后教师对教学要求的把握。修订后的层次要求使用了行为动词表述,使层次要求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理解、掌握和使用。
新修订的生物大纲在指导思想、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改进,这使新大纲能够初步地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大纲的颁布和实施,给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让我们认真学习新大纲,并根据大纲的变化,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把我国的生物学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五篇:提高教学质量我该怎么办
提高教学质量我该怎么办?
夕阳学区
唐东利
为了全面提高五年级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区要求,我认真分析了我班教学工作的现状,本学期我在教学管理中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力争做到优化教学要素,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抓好业务理论和专业水平
1、继续教育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
2、至少订阅1份教学杂志、报刊,结合学校网络,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改进教法,提高理论修养。
3、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能力。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课件评比,评比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
二、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质量光靠授课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倾听别人发言、静心思考、大胆发言、勇敢质疑、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三、作业及时批改,分层辅导。
狠抓作业批改这一重要环节,要求家庭作业尽量在上课之前批改好,实在来不及的也要在课前翻阅学生的作业,了解情况,上课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课堂作业要求当天批完,见缝插针指导学生订正。习作当周批完,课间找学生面谈、面批。
除了列出一学期以来需要培优补差的学生名单,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更要根据近期上课的情况,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导,避免增加新的差生。在辅导时避免包办代替,就题讲题,打消学生的依赖思想。对于学习中的优生与差生分别对待,分层辅导,从而促使辅导更有针对性。
四、多种举措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重视“开小灶”。
○培优措施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上的练习做到有梯度,激发优生的思维,活跃于课堂,始终在思考活动中。作业练习有选择性,难度设计有梯度,优生可挑战自己能做到的作业,即个性化作业设计 多让优生参与班级学习活动,作业批改,学习活动设计等,做小老师。○补差措施
对差生的辅导转化做到一对一和有针对性。
1、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课堂上多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创造机会,请后进生回答问题,对差生的作业降低难度,刺激学习兴趣,激发成功体验。采取优生差生“手拉手,一帮一”的活动,为每一位后进生配备一位小老师,做他们学习的榜样、请教的对象,开展互动式学习。
2、对于缺乏自制力,组织纪律差,捣蛋不学习的学生要约法三章,开始时标准可以较低,慢慢提高要求,使其从被动性转化为自觉性,逐步引导其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3、因缺失家庭温暖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家长共同采取有效措施,从生活、学习、思想上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与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老师的关爱,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阳光,从而激起学习兴趣。
(二)、积极争取家长支持,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
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家长的支持是不行的,学生在家的预习与复习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直接关系到上课的质量。而学生在家里的学习质量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家长的管理与辅导,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并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调动家长的积极能动性,配合老师完成学生家庭作业的辅导。
对于有年轻家长的学生,教师要求家长要对孩子的家庭作业给予帮助指导,并检查签字。
1、对于没有年轻家长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家长往往是 “四老家长”,没有单独辅导学生作业的能力。学校要求这些家长可以把年轻家长请到自己家中,或是带孩子到那些年轻家长那里,让他们帮助辅导孩子的学习。
2、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同村的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帮忙解决学习困难。
3、对于村里有同年级同学的学生,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结对子等方式解决学习困难,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我相信,通过家校联手、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班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