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素质表现-教学教案
实施素质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素质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的要求,已多有论述。本文主要就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素质表现作一点探讨,期望广大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予以足够重视并加强训练,努力培养出出色的课堂教学素质,以利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
一、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素质
1、仪表教态 课堂中的教师形象必须合乎规范。教师应衣着整洁得体,仪表端庄,不能着奇装异服,穿拖鞋、背心、打赤脚或涂口红、染指甲。教态宜自然大方,举止亲切随和,语言文雅。作为教师基本素质的表现之一,教师的仪表教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对师生的双方情感具有无声的导流作用。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际情感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仪表教态,认真对待自己的仪表教态。
2、语言 积极推广普通话,努力为学生创造学、说普通话的环境氛围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力求读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宏亮,并能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语言技巧。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流畅,有条理,更要注入激情,有感染力。
3、书写 如果说教师的课堂语言是给学生的礼物,那么教师的课堂板书也是给学生的礼物。作家魏巍在他的回忆性散文《我的老师》一文中说,蔡芸芝先生写字的时候,学生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蔡先生握铅笔的姿势学生们都急于模仿。可见教师的书写对学生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字应工整、规范、大方,不能出现错别字,不能有笔顺方面的毛病。
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素质
1、朗读水平能说普通话,并不意味着就很有朗读水平。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是其专业功底的一个表现。教师朗读水平高,则其阅读理解能力强,反之就低;教师朗读水平高,则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大,其教学魅力就强,反之,则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小,其教学魅力就弱。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力求使自己的朗读声情并茂,能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情感,将学生带入不同的境界,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意境美、语言美。
2、理解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对一些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随时能背,而且要能够钻深钻透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语言作深入的钻研,力求能钻出自己准确的理解,独到的理解。否则,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很可能是浮光掠影式的,走马观花式的,不可能出新意,有深度,甚至连准确度也难以保证。语文教师不能总是啃别人嚼过的馍,而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对教材要能常教常新。
3、驾驭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接受水平,对教材作出大胆合理的取舍,要能够胸怀教材全局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教材的构成体系与单元课文的组合作出积极恰当的调整与补充,从而确定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与基点,逐步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王国,让学生学会求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放得开,古今中外的各种材料能广征博引,为我所用,又要收得拢,教学目的能集中,这样处理教材便达到了驾轻就熟的境地。
三、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素质
1、课堂机智 教师的课堂机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教师临堂发挥的灵感教学,即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随时提供的反馈信息与教师本人闪现的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即时对课堂教学内容或教学节奏或教学方法加以“妙手偶得”的灵活处理;二是指教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能以巧妙的手段加以淡化或转化处理,将教学引向深入。无论是教材学习方面的机智处理,还是意外事件方面的机智处理,要想处理得巧妙、圆满,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艺术修养。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其课堂机智的运用发挥上。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而且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力,灵活的决策力,努力培养出色的课堂机智。
2、创新求美能力 语文教师要上出富有才气、富有魅力的高水平的课来,能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一定得具有创新求美的过硬素质。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思想素质
1、面向全体的观念 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不能只侧重于教师作用的发挥,强占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学生朗读不太好的时候,干脆再不要学生读了,老师包读包讲;怕学生耽误上课时间,本来要让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的,最后由老师代替了;本来要让学生找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并分析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但事实上只让学生找了人物外貌,其余的全由老师包办了;提出了某个问题,本来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的,但并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做,最终只是老师的自问自答。这些现象都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必须加以彻底的改变,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还学生以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2、民主平等的观念 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一些教师低估学生的能力,不能对学生予以充分的信任,不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没有自由讨论、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结果,教师成了课堂的唯一主宰,语文课堂变成了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不尊重学生,随意指责学生、贬损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取心,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阴影。这种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应予以彻底摈弃,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3、寓道于文的观念 语文教师要能结合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自然恰当地而不是生硬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应该是鲜明突出的。要能够自然而准确地渗透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与理解水平,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为根本的原因则是教师本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不注意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的语文教师,片面强调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语文教师,都到了应该清醒的时候了,都应该重新树立寓道于文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自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第二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李家栋2011年9月28日 20:25浏览:10036评论:631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理:青岛太平路小学
商德远
一、研讨话题:
本次研讨是小学语文的第二次在线研讨,确立的两个研讨话题是: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很少有学生能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你对这种状况如何看待?有什么好的做法?我综述的是第一话题。
二、研讨情况:
2011年9月23日19时,第二次“在线研讨”准时开始,到21点结束,老师们围绕第一个话题,发言踊跃,分别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各自的观点、做法等,分享了各自的智慧和思想。本话题研讨,教师共发帖27202条。
三、观点综述:
《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加以思考: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
理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下面老师的观点也许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吴 忠豪教授:平时我们听课往往习惯于坐在教师的后面,看教师怎么讲;到日本去听课,听课教师是站在教室的前面,看学生怎么学。两种不同的站位,体现的是教育 理念的差异。我们说要俯下身子看学生,其实还不够,更好的做法是教师转变角色,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教,这样的教学可能会更加有效。
青岛 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金迪:教师在课堂上要变讲师为导师,在课堂教学中绝对不能以教师自我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灌入”学生大脑,而要调动多种教学 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重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思维的要领。
战秀 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教” 去代替学生“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方法的优化,不仅指教师“教”法的优化,更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上才 具有发挥主体性的能力。
郭峻:有时,会听到老师埋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太差!把这个学习任务放给学生,他们恐怕完成不了?学生为什么不会主动学习,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缺乏长期的训练。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填鸭式”“满堂灌”更简单、容易一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需要老师们更多 的教育智慧。所以,要想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必须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在综述本观点时,我以吴忠豪教授观点作 为开始,我想再以他的观点作为本观点的结束,吴教授认为,“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语文课 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应该看学生参与了哪些语文活动,参与的面如何,有效性如何。”吴教授的话给人启迪,引人思考,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 中,更多地在乎了教师的表现,而忽略了课堂的实质,即学生学得怎样?这是我们必须要转变的观念,观念变了,才能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改变了教学行为,才能 真正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收到好的效果。
(二)精心备好学情,落实主体地位
要想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主体地位的环节。有了精心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刘丽萍: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我们以往在备课时,主要是要备教材、教法,但忽略的往往是备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去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胶 南市海青镇中心小学丁海:要想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应该备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备课中深入思考,这篇课文,哪个地方学生能读懂,哪个地 方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怎样能读懂,多做预设,才能真正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最后从学生的认知出发精心设计教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 性,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进而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薛德霞: 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课上 怎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最后,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商德远评述:定准学情,潜心备课,充分预设,以学定教,落实主体。
(三)创设和谐氛围,师生平等互动
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之后,课堂上如何才能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创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互动对话,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张志刚教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做到心里有学生,在心里把学生当做学习过程中和自己真正平等的一员。
郭 峻:在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必须和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中互动交流。教师不能“唯我独尊”,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他 们独特的体验。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应该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这样学生才能平等对话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青岛新 世纪学校马洪俊:“春风化雨润心田,育人育德细无声”。教师应该心中有爱,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与关爱应体现在讲话时的语 调、面部表情及各种场合上。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求全责备,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平等与关爱,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真诚的平等与关爱,还体现在能够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赞赏地接受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善于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需要、困难及情绪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魏衍良:首先要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里,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商德远点评:师生平等,尊重差异,互动对话,主动参与,落实主体
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主动学习1.挖掘教材因素,诱发学习欲望
兴 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于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教材因素,是引 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兴趣点,易于诱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本身的因素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省教研室李家栋老师认为:虽然说教学是有共性的,但是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唤起,主体意识的落实一定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只有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喜欢学语文,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自然主体地位就得到了落实。
2.利用游戏激趣,激发主体意识
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把学习的一些内容变成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内容生活化、游戏化,无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武成全:在引导学生识字、阅读时,可以运用开火车、摘苹果、猜字谜、接力赛、打擂台、比一比、编故事、表演、当导游等方法,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3.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钟 静老师:我最近的语文课,每节课惯例是听记生字词,但是我慢慢发现学生却没有主动改错字的习惯,即使给时间盯着改,也不好好改,甚至把错字再改成错字,应 付了事,好像就是在给我改错字。怎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于是我创设了情境:我告诉学生,二年级二班开了个“门诊”,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医生,给谁治病呢? 给生病的字宝宝,凡是本子上出现的错别字都是有病投医的字宝宝,医生一定要好好给病人治病,解除字宝宝的痛苦。学生这下愿意了,很快就把错字改好了。随后 还当医生争抢着给其他同学检查错字有没有改好。再后来,我们班还开了“美容院”,学生当美容师,给写的不漂亮的字宝宝做美容,学生写字的积极性、态度和质 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反思,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每天呆板枯燥的教写生字词,学生不愿意学,而创设一个开门诊、美容院的情 境,学生怎么就接受了?关键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当“医生”“美容师”学生觉得自己成了“主人”,自然就有了主人翁意识,也就有了责任感。今后教学中,我还 要多动脑,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什么是孩子喜欢的,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再累也喜欢。
邹城市东滩煤矿学校孟凡龙:小学生都喜 欢游戏。在玩中学,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他们不仅从游戏中获得知识,更能在游戏中获得能力。我在教学九年制义务教学第九册的一篇课文《鲸》时,让学生听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种各样的鱼都游到了一个指定的 海峡,并顺利地通过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蟹将军挡在门外。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鲸和蟹将军发生了争吵,蟹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 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学生听着以《春江花月夜》为配乐的故事,学习热情高涨起来。接着,我让学生把鲸和蟹将军争吵时的情景表演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可 高了!个个都争着上台表演。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4.赏识激励激趣,诱发学习兴趣
秦爱华: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用多种方法激 发学习兴趣,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发言多进行赏识鼓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抑或是敢于发言的勇气都要给予鼓 励,一句称赞的话、一个微笑、一个含有关爱的示意,都可以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提升他们的信心。这样他们才敢说,进而想说、会说。其他好些的学生也会受到 鼓舞
三、实现学生为本,转变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促进儿童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 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儿童的敬重。而一旦这种不能以任何东西相比拟的精力力量的火花 熄灭之时,你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即使有影响儿童心灵的最英明、最精细的手段,它们都会成为死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张志刚教 授:我觉得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做到心里有学生,在心里把学生当做学习过程中和自己真正平等的一员。这是前提,内心里没有就很难在实践中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就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别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了。但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是需要教师付出艰辛努力的。
茶业口镇中心小学郭翠珍:老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的主要任务 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差异,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只有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才可能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充满生命活力 的课堂,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邹城市大束镇匡庄中心小学蒋邦芹: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在备课中才能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使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 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1.改变课堂模式,落实主体地位
李晓英:语文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于莉:在这种模式下,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两篇文章的阅读,每个学生都拥有课堂思考与发言的时间,并且能够在交流的环节充分听取他人的阅读感受,使自己的理解更为充分,更为全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课堂上所有学生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刘 丽萍:在我们的课堂上,更侧重于单向的知识灌输,“霸占”了学生课堂,原本学习应属于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们越俎代庖,代替了学生。我们只有从课堂的前沿退 居二线,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自己能讲解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展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解决的问题,放手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的奥秘。
于莉:唤醒学生主体意识,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内容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学习方式是他们所喜欢的。甚至有的时候,学生就是教师,课堂就是他们展示学习智慧,进行智慧碰撞的天地。
韩 春梅:做到先学后教,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教师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地展示交流的机会,教师只 是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以点拨提升;二是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转变学习方式。多用小组 合作,发挥“动车组”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吴忠豪: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才 能形成。语文课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应该看学生参与了哪些语文活动,参与的面如何,有效性如何。教师的工作是组织,指导,要尽可能增加学生的活动量。一堂课如果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一定不是一节好课。
周青: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实质上就是要把原本应由 学生承担的学习义务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建构知识,自主获得发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 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亲历知识的探索、建构过程,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促进学生 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2.释放学习时空,唤起主体意识
落实主体地位不是什么事情都由着学生来做,也不是教师不要任何的设计而期待由学生那里来生成。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两个主体互为作用,真正的语文学习才能发生。首 先要给学生时间。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讨论的时间,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有的老师喜欢在提问后,马上要求学生回答,有的老师不喜欢把问题抛给学生去讨 论,而愿意自己来强行解决,有的老师课堂上不允许学生问任何问题……这些都会让学生失去主人的感觉,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反之,提问后让学生自己先思考,让几名同学交流一下想法,然后再回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提出问题,问题包括对老师或其他同学表达得再度澄清。
其次是给学生空间。每堂课都由教师把持,学生不能有学习空间,不能随便翻翻书,不能私下交流,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与学习有关的事情……这些都不能让学生有主人的感觉。所以,要有预习,有练习,有复习,有自习,而不是所有时候都听讲。这样学生就会找到学习主人的感觉。
落实主体地位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只要老师相信学生的能力。落实主体地位不是很高深的事情,只要老师在某个阶段做出精心的设计。善于教的老师才能教出善于学的学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3.引导学会质疑,落实主体地位
“问 题是启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渡形式、转换器、桥梁和中介,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是学生思维 的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学生乐于质疑问难了,就能主能学习解决疑问,这样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五莲县实验小学郑召梅: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从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开始,到涉及重点的大问题,训练他们从敢问到善问的能力,远远比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显得重要。
毕 英春: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如,小学苏教版课本上《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李四光之所以长大之后能发现冰川活动遗迹,与他小时候做游戏时发现奇怪大石头 时产生的疑问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求知,重视学生的提问非常重要。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有疑。
魏衍良:精心设计问 题,设计具有启发性而又悬念的问题,使他们产生质疑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并交给他们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好学善思,质疑问难的 好习惯,鼓励学生在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刘丽萍:每节课期望孩子们大胆回答问题,大 胆质疑!当孩子们口无遮拦的随便提问时,我们又恼火孩子的不着边际,把握不住重点!可我们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了吗?我们舍得拿时间去训练学生提问吗?我们 总在考虑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引导孩子如何质疑?如何梳理自己的疑问并去寻找答案,这是需要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只要结果而不关注过程是没有收获的!
茶口镇中心小学郭翠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质疑问难,不引导、不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 题。实际上,高质量的质疑问难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强的表现,它可以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而且,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学生学习产生 疑问之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发展之际。因此,训练学生质疑、释疑,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 意识的重要手段。
4.引导自主学习,落实主体地位 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史芙蓉:我在本学期接到一个新班,以前他们的作业较多,但学生都很好 学,在此基础上,我做了以下几条:(1)教给预习方法,学生做后,我大大鼓励、表扬,树立自信。(2)作业减少书写性作业,尽量以积累、阅读为主,学生兴 趣、积极性高涨。(3)在书写上,阅读作业中,夸大优点进行鼓励,导致差变中,中变好。(4)讲求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学习不费力。最终全班没有落后 生,学习知识没有不会的,家长都说:“孩子在各方面开始上进了。”
刘丽萍:有时候在班里开展小老师讲课的活动,发现孩子们很感兴趣,自己备课自己 上台讲课,学习课文查找资料等比以前我给他们上课时积极性高多了,而且学生也愿意听!教室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也许为小老师的精彩课堂,也许为小老师的失 误!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浓厚的!但有时我坐在下面总感觉心里很急,因为学生讲课深入不到难点,他讲完之后我还得补充甚至重讲,感觉耽误时间,耽误了 教学进度!现在想来,自己放手还是不够!还是局限于自己的规划中!没有真正把孩子作为学习的主体!
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张景芳:要“真正唤起学生的 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老师还要尽可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以下几点:学有所得,跷跷脚摘到的果子才有会珍惜;学 有所用,有用的知识才有学习的欲望;学中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有良法,经常教学生“几招”,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中有一个练习题:比赛带“风”字的古诗。如果老师就是一个检查者,效果不会太好。于是,我提前一个周跟孩子们商量:怎样比赛?如何在比赛中取得好成 绩?孩子们给了我许多好建议,最后全班达成一致:男女生分成两队擂台赛,接龙似的背诵,背对一首奖励1分,不许重复,不能提示。违反纪律的一次扣除一分。一周时间他们特别有干劲:收集古诗、分任务、背诵。抄的抄,背的背,可积极了。比赛那天班级更是热闹,争先恐后、互不想让,最后统计了一下,最多一气的背 过31首,最少了也背了14首。孩子们也并不觉得增加了作业负担。因此,我认为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是唤醒主体意识最有效的办法。
5.加强合作学习,落实主体地位
茶 业口镇中心小学郭翠珍:首先要尽显一个“互”字,即有效发挥学生、教材、教师的综合力量,形成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三维互动局面。其次要 体现一个“动”字,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美育功能,使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学生眼动,口动,手动,心动,使学生用眼睛去 看书和看世界,使学生用嘴巴来说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用手来写一写自己的心声,使学生用心充分地发挥和想象,感受有其心动激发思维的运动,进而牵引语言表达 的灵动,引发学生之间互谈的欲望,从而达到整个课堂的丰满和生动,使学生在课堂有机探索、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还要体现一个“活”字,即教学实践要利用 好语文的形象性、表意性和人文性,让学生的心灵和思维多层次多角度的活跃起来。同时还应表现出一个“情”字,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他们 以充分的信任和真诚的鼓励,使他们多能够得到主动、活泼的发展。
李颖华: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在组内共同研讨切磋不能解决的问题,互相交流,既能帮助后进生,又能提高优等生,既能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如果小组内不能解决,教师就应作为与学生平等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燕 居丽:在这方面,魏书生做得非常成功。魏书生在课堂上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咱们商量商量”。商量什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以至教育方法都 和学生商量。就是在这商量、讨论中,学生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就是在这商量、讨论中,学生提高了语文素质,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6.设计实践活动,落实主体地位
刘玉霞:善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巧妙地加以引导,挑起争论,激起波澜,让他们从迷茫困惑中一下子豁然开朗,越思越勤、越思越精、乐趣无
韩春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活动化,让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由学生的活动支撑的。不能很好地设计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就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
韩 玉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方法很多:成功体验法。通过激励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的心态,建立了对自己替能开发的自 信心,外力就会变成内力,学生就能不断前进。责任约束法。借助广泛认同、自觉秉持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实现学生自觉的价值认同,自觉约束自 己。赏识教育法。发现并给予赏识,切合实际的鼓励和恰如其分的批评相结合,才能真正把赏识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去,并为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 用。
刘丽萍:杜郎口中学等其他课堂教学改革都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当时我跑到学校里去观摩,发现他们的教师很朴实,也没有什么 过人之处,介绍经验的时候也没说出多少,但看看他们的孩子却非常优秀!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把学生当成主体的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这样的学习符 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7.有效利用评价,落实主体地位
王 辉: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学习评价可以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课堂上对待说的好的、正确的同学,可以赞许 的目光给予鼓励,学生从老师的目光中知道自己得到老师的肯定,心灵充满了成功的快乐;对待说得不好或者错误的同学,可以亲切的语气、和蔼的态度对学生说: “看来你暂时还没有想好,继续想,等一会儿再听听别的同学的看法,你看他们的看法有没有道理”。对待不善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要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 见,“错了不要紧,说出来大家听一听。”这样经常地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也鼓舞鞭策了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发挥学 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李玉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放任自流,要解决好“主导”与“主体”的问题,课堂上 “让学于生”,教师要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扶一扶;理解有误时,帮一帮;似懂非懂时,点一点;思维定势时,拓一拓,从而真正发挥出教师在导学、助学、促学上的主导作用。毕英春: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控制住自己的表现欲,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教师切切实实起到引导作用,不去越俎代疱。
二、解放老师,给老师更多研究时间和精力
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小学李文梅:管理部门少一些检查和督导,多一些研讨和送课下乡,给一线教师多留一些钻研业务的时间。有时候老师们也想静下心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可是回忆一天的工作,基本每天都是事与愿违,做了许多形式性的东西,白白的浪费了时间。肥 城市石横特钢厂学校贾宗杰:一是老师观念要转变,丢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允许学生在过程中体验;二是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不怕费时,耐住性子,学生 才会思考问题,而不是思考老师想要什么答案;三是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钻研课堂和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四是管理部门少一些检查 和督导,多一些研讨和送课下乡,给一线教师多留一些钻研业务的时间。有时候老师们也想静下心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可是回忆一天的工作,基本每天都是事与 愿违。。。。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教得再好,而学生无动于衷,是收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的。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只有教和 学这两个过程在相互联系中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整的教学过程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就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只能 靠布置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课内不足,课后补,学生被动完成,从而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收不到好的效果。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发展学生个性,就必须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体验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言语中的表现探析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言语中的表现探析
摘要:本文以教师课堂教学言语入手,结合具体事例,着重分析教学言语中教育言语所体现的教学机智,从而归纳总结出教学言语是如何通过语气语调、措词方式和谈话方式来帮助教学机智实现的。
关键词:教学机智 教育言语 教学言语
引言
许多学者专家早已给出了教学机智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定义中把握教学机智的特点及意义,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因为课堂教学言语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经验的传递,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一切都离不开它。所以,教师的教学言语最能体现出教师的水平和综合能力。现如今,教学机智对于那些追求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能力,而教学言语又是教学机智最常见的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就从课堂教学言语入手,分析在具体课堂实例中,教学机智是怎样通过教学言语表现出来的。
一、概念界定
(一)教学机智
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将教学机智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1]
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给出的解释是:机智是一种教育学上的机智和天赋,他使教育者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积极的事件[2]。
通常,人们对“复杂教学情况”的理解是一些课堂教学中对于出自教师或学生的始料未及的现象,是一种处理“惊异”的能力。然而刘徽在《教学机智论》一书中提出,教学机智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它不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才有用武之地,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都需要教师教学[3]机智的参与。例如,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课堂讲授、作业指导、学生评价等方面都显示出教师教学机智的迹象。
综上,我认同刘徽的观点,我认为教学机智不仅仅是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的一种能力,更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是教师的“软实力”,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
(二)教学言语
教师的职业言语由课堂教学言语、教育言语和交际性工作言语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言语是教师职业言语中最重要的部分。
教学言语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智力能力时的言语活动,也包括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在课堂上进行的组织管理学生时的言语活动,还包括少量的教育性言语活动。而课堂教学以外的自习、班会、讨论会、辅导、考试等场合使用的言语活动,不包括在教学言语内[4]。
因此,我们认为教学言语专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言语。按照教学言语的功能,教学言语分为教育言语和教授言语两大类。但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教学言语中的教育言语。教育言语又分为赞扬语、批评语、评价语和指导语。接下来,我们就教育言语的这四方面,举例说明优秀的机智的教师是如何在这些教育言语中体现他们的教学机智的。
二、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言语中的表现
(一)赞扬语
赞扬语是用来称赞肯定学生听课、学习中的良好状态与表现,以激励全班学生,为全班学生树立榜样,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师的赞扬如一缕春风吹进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例1 绵阳市先锋路小学教师王礼勇的班里,有一名叫小志的学生。这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每天懒懒散散,不喜欢听课。
有一次,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小志正在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看到这种情形,刚要发火的王老师转念一想,和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他轻轻地拿起了小志的画。
看到老师突然站在自己面前,小志一时有些惊慌失措,低着头等着挨训。但出乎小志意料的是,王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真诚地赞美道:‚你画得很不错!但你知道吗?美术中所讲究的比例、大小的变化都与数学有关,为了将来你能成为美术大师,我们今天也要好好地学习数学呀!‛
接着,王老师拿着小志的画让全班同学欣赏:‚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小志同学的作品,非常不错!‛
‚是啊,画得真好啊!‛学生们都惊叹道。听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小志一脸兴奋,同时也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数学。从此,小志上课变得认真听讲了,而且越来越有自信,成绩也直线上升。[5]
在这里,王老师运用了赞美的艺术,通过赞扬,让小志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同时也促使他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范梅南指出:“机智能识别孩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加强它。教育机智知道如何去识别和评价差异性。”[6]拥有教学机智的教师,从不吝啬他们的赞扬,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相信是有它“真理”的一面的。教师的赞扬如一缕春风,能为学生带来自信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在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质后,要不失时机地、诚心诚意地给予赞美和鼓励,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信心十足地成长。我们相信,会把握时机、不吝啬、恰到好处地赞扬学生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师。
(二)批评语
批评语,用以批评,警戒学生在听课中所出现的不良行为和消极状态,以维持课堂的正常秩序和纪律,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例2 一位教师正在讲《游园不值》这首诗,‚砰‛的一声,一个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径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看了他一眼,接着就诗中的一句发问:‚大家想想,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柴扉,而不是‘猛扣’呢?‛大家回答:‚因为‘猛扣’不礼貌。‛老师接着说:‚‘猛扣’尚且不礼貌,假如不扣而‘砰’ 的一声撞开门而入呢?是不是更不礼貌?‛同学们都笑了,迟到的同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范梅南在与此类似的情境中说道:“机智要求成人以‘看见了却不注意它’或‘分享秘密’的方式来对待这样的情境,回避这样的情境。”[7]这里,这位教师所运用的措词不得不使人佩服,他不仅将课堂要讲授的知识以另一种方式向大家传达,而且给学生以适当的批评教育。这位教师将批评寓教于知识的讲授中,堪称完美。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批评”时的语气(因为我们是文本陈述,并不能看出教师的语气、语调,但我们通过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语气一定是温和的)。如果,教师运用的是一种温和的、富有机智的语调,那么这种批评言语所创设的气氛就一定能使学生与教师感到放松、愉悦、专注于学习,并能在这种情境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相反,如果教师运用的是一种刺耳的、抱怨式的、讽刺的语调,那么即便是这位教师的措词再完美,也会使学生感到不舒服、紧张、烦躁甚至愤怒。所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言语时,一定要注意语调、措词的恰当性,使那些富有机智的教学言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言语中深邃的内涵。
(三)评论语
评论语,用以分析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一些有代表性或普遍性的思想、观点及行为倾向,实事求是的分析评论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端正思想、提高认识。例3 生: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让人感动,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给爸爸听。师:为什么? 生:因为……因为他下岗了。师:是吗? 生:是的。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爸爸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想读完这篇文章后对他说,下岗是暂时的,希望是永存的。不管怎样,我和妈妈总在他的身边,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师: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相信你爸爸会在你的鼓励下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寻找机遇,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的。(掌声)好,那位同学你说说。
——袁卫星的《一碗阳春面》课堂实录⑥
袁老师的评论言语不仅归纳了学生回答的主要内容,在紧扣归纳内容的同时,他还以主导者的身份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无疑对于处于艰难和困惑中的孩子具有非常大的情感激励作用,而且能促使学生的思考生活化,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直面人生,激发起拼搏的勇气和信心。这便是袁老师教学机智的体现。仅仅是一段简短的评论,它并没有占用很多的教学时间,更不影响教学进度,但这画龙点睛的三言两语就足以使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使其直面生活,迎难而上。
(四)指示语
指示语,乃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课堂上做出活动内容与方式的指示。例4 教师:你们今天早上已对蝗虫做过了一些观察。能不能说一说你们做的一些观察?
Leanne:嗯,他很奇怪。他们的眼睛都在头的两旁。教师:你观察到眼睛在非常奇怪的地方——头的两旁。Leanne:是的。、教师:你有没有想法可以解释为什么眼睛在上边吗? Leanne:因为蝗虫可以看见前面和后面的东西。只要是快速多次接近它们的任何东西或者类似的东西(他们都可以看到)。
教师:那样的话,对他有什么好处,Leanne? Leanne:我想可以起到一些保护的作用。……
教师:还有其他关于它们可能是什么的想法吗? Lila:他们是用来感觉的,用来到处感觉。教师:你看到过动物是那样运用它们的吗?
Graeme:我观察到他们用那些东西到处感觉。就像你在黑暗中,用你的手在[8]前面到处感觉。
在这短短的一段课堂实录里,我们看到教师通过有技巧地询问学生、假设提问、释义反馈、无判断性接受和恰当限制思考等方式,来寻求学生的想法和表述。显而易见,教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中收获。教师通过不同的询问、指导和肯定的言语,给学生一定的指示和反馈。不仅是整个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且是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而这一切都源于教师的教学机智,机智的教师信任学生,给学生以力量。简洁、有目的的指示语,是教师对学生信任的表现。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谈过教学机智不仅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而且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从上述例子我们看到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在不需要自己去帮学生陈述那些知识,而是通过教师机智地设计一些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并反馈给学生一些积极的信息,帮助他们继续思考下去。
结束语
教师运用自己的言语,才能以叙述的方式表达出教育经验的新颖性、独特性,使自己的课堂与众不同,充溢着个人的鲜明风格。在例1中,我们看到王礼勇老师巧妙地赞扬,给学生以肯定和信心,使自己的课堂成为一块民主平等的乐土。例2中的老师,巧妙机智地批评,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犯错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位老师的教学机智恰恰也通过她温和的、富有机智的教学言语表现出来了。例3中袁老师画龙点睛的三言两语巧妙机智地评论了学生的回答,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并且能很快从评论中抽离出来,不影响教学进度。例4中的教师,巧妙地运用着他的教学言语。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示下,学会思考,从而达到一种无需教师“多说”,便能收到很好教学效果的境界。
总之,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学言语能“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防止受伤害,巩固好的品质,加强孩子的独特之处,支持个性成长。”[10]教师只有借助一定的表达方式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的教学要讲究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做到抑扬顿挫,言简意赅,同时还要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除此之外,还要有对学生无尽的爱,通过上述四个例子我 们可以体会到,每一位老师都是饱含着对学生深深的爱而进行教学的。只有与学生建立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感,就能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出一种亲和、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而在这时,教学机智往往会不期而至。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2][6][7][10](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2、223、215、212 [3]刘徽.教学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宋其蕤 冯显山.教学言语学[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5]高万祥.名师最具渲染力的口才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8 [8]资料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07035dec551810a6f5248616.html [9](美)萨玛·沃泽曼 乔治·伊芙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2 5
第四篇:在数学素质教学中
在多年教学中,我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针对当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入手,不仅要学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年所班级班风好,学风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力强。
第五篇:快乐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快乐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学期的时间匆匆而过。回想一下自己一学期在教学上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这学期的开学初听了陶教授的“过程完整化“教学方法及东河幼儿园教师来校讲的“奥尔夫”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对我的影响和启发都比较大,知道了语文的学习应该在轻松和悦的过程中完成。所以一个学期在教学方法上我也进行了转变,本学期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和““奥尔夫”教学方法”。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两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其实细想一下中专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又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初、中级实用性技术人才,它需要的是有技能、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劳动者。实用性决定了职校必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蓝领,学生必须具有较高语文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我们教学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相应的要进行改革,在具体的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时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而又有区别。例如:在07级两个财会班讲课的过程中因为两个班的学生人数都是四十多人,所以在运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上很方便。在讲《诗经》三首的过程当中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研究诗歌的意义,同学间的讨论很热烈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说出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在合作的商讨中得到很好的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07幼师班级就不是很实用,因为幼师班的学生过多讨论起来课堂局面不好控制,所以在幼师班大多数的情况下运用的是“自主探究法”学生自己的探究和想象的成分要多一些。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从思维上提高了学生的水平。而在07物流班和07旅游班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以同堂使用因为两个班的人数三十个左右决定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同学们先自己研究探讨然后再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这样即使同学事先形成自己的想法又能吸收借鉴别的同学的思想中合理的部分,做到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作为教师的我在具体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要体现教师的关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需求,教师的关怀作用
必不可少,教师的关怀凭借的是榜样作用,通过教师自身散发的关怀魅力使学生感到关怀的力量。结合我校学生具体的情况来看他们对语文不可能天生自觉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欲望,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师生关系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师应用友好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一个学期以来我不仅做学生生活上的朋友而且还做学生学习上的朋友,做学生知识的领路人。这样做一个学期下来有如下的好处:一是老师以朋友的关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在教学方法上的换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采用互动式教学,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我校的学生由于基础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以往的教师上课又一味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机械地记、背,缺少互动交流。而我运用以上两种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把教与学达到最佳结合,摒弃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再讲《诗经》中《静女》这首诗歌时让学生走进当时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中去,体会当时青年男女的情感和体会,要求学生上台当场表演,由台下的同学参与意见,看哪组同学在表演的过程中做的更好。其实这正如《叶圣陶教育论集》中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绝熟之功弥深”。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适时地予以引导,为他们创设这么一种快乐的氛围,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动起来。
第三、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是为了用,要真正学会,学好语文,就必须认真“说”、“写”和“思考”。有些同学不重视写和说,不肯写、说,怕动笔,不敢讲,这就很难真正学好语文。例如:在《论语》的讲解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背会《论语》并不是问题。但是一让他们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出现了问题,错别字过多,不会写字等多种情况都会存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的锻炼学生们写的水平,让学生不但会背还要会写,真正的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另外,在本学期的口语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同学上台演讲,台下的同学做点评。
在口语交际中为学生口语练习提供必要的时间和舞台。今年的新生刚进入新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同学,先从解除他们的陌生感入手,通过自我介绍、交谈这两项训练内容使他们了解他人、认识朋友、打消忧虑、融入集体、安顿心情。我一般都是在第一堂课时让新生班的同学先作自我介绍。接着制定计划:每堂课前 3 — 5 分钟作为我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仅要学会怎样说话,还要学会评议。从仪表礼节、普通话的准确度、主题的把握、是否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能否运用适当的体位等几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让语言能力差的学生有努力的目标,也让那些可能成绩不理想但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提高自信,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评论者往往为二到三人,作不同的补充以完整两个演说者全过程的演说中体现的长处、存在的短处。进行评议时,要求能用评论家的语言准确、到位地进行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评议。评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即席发言的训练,把生活中用口语形式进行的对人、事、物的评论采用书面语的形式表达,这是需要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需要你评论首先需要你学会倾听别人的演讲,学会在倾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剔除次要的东西,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学会观察别人在演讲时的表情转换、体位表达的内容。所以不仅是要会说,还要会听、会看、会评,是一个很好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过程。
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养,我校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主要以学习《论语》为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我校研究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特点,根据实践的需要来教学,实际上就切合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会在很大程度上诱发学生学习的动因,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质量。
口语训练方面,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到期末时整个班由原来推三推
四、扭扭捏捏不肯上台到踊跃发言,从语言的不流畅、无法组织到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话意,从对口语训练课的不感兴趣到能有意识地去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讲话,甚至有些学生还写出了较好的作文,爱上了语文课。经常训练口语的同学,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提高,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能踊跃参加。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例如:幼师班的张宏同学,旅游班的巩彩虹同学平时的口语交际课上的都很好,所以在全校的主持人大赛的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以上是本学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其宗旨在于能让学
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语文,多方面的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运用以上几点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给与
指导和批评。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路是一个很长的探索和开发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和其他的教师学习,多看一些教学方面的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语文教学真正的做到“快乐、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