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的联邦制(第一框题)教案
美国的联邦制(第一框题)教案
第一框题
美国的联邦制
一、【课程标准】:
3.7
了解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二、【新课教学】:
(一)、从邦联制到联邦制
、历史上的邦联制:
(1)、构成单位及其与邦联的关系
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宪法规定联邦和州分权。但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在一个短暂时期内实行过邦联制。
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依据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美国实行邦联制。美利坚合众国由13个州组成,各州保持其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仅仅是州之间的联合体,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2)、特点
①邦联国会的组成及代表性质
②中央与各州的权力分配
当时,作为邦联政府唯一机构的邦联国会,由各州代表组成。各州代表相当于独立的各州派出的大使。国家真正的权力在各州,中央的权力很软弱,对各州的公民没有直接管辖权,邦联国会颁发的任何法令须得到州政府同意后,才能对该州人民产生约束力。
(3)、弱点:
①政治上——松散的联盟;
最根本的弱点是,邦联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只是各州之间的松散联盟。
②经济上——税收贸易自由,邦联政府经费摊派权在各州;
在财政和经济方面,邦联政府既无权向国民征税,又无权管制州际贸易和对外贸易。邦联政府所需的经费,根据各州土地的价值,按比例摊派到各州,但是否缴纳则取决于各州。
③军事上——国防依靠各州民兵的支持。
再次,在国防上,邦联也十分软弱。邦联政府拥有海陆军,但军队规模很小,不得不依靠各州民兵的支持。
2、从邦联制到联邦制转变的原因:
(1)、应付危机,加强统治
美国在实行邦联制期间,政府难以应付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外部军事威胁等问题。特别是1786年美国爆发了反对当局的人民起义,使争权夺利的资产阶级各派有了一种共同的“危机意识”。因而,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镇压劳动人民的反抗。
(2)、法律保障——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为了用成文宪法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保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1787年美
国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依据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由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各州把国家权力的一部分转让给联邦中央政权,使联邦成为一个享有充分主权的国家。
(二)、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联邦制下的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有三个基本特征。、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①联邦政府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
②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
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宪法提出了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分权的准则,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或由人民保留”。根据这条规定,联邦政府享有宪法“列举的权力”,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联邦政府只能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关于州的权力,宪法没有具体规定。一般而言,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例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等。
材料一:
州
调控州内贸易
制定县或地区的地方性法规
管理结婚和离婚
设立公共教育体制
设立选区
材料二:
美国建国以来,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争夺从未停止过。l816年4月16日,国会通过《国家第二银行法案》,并在各州设置第二国家银行,该行动受到部分州的强烈抵制。1818年,马里兰州依据州的征税权规定,所有在该州营业而未经该州议会许可的银行必须纳税。第二国家银行巴尔的摩分行出纳员麦卡洛克拒绝纳税,马里兰州立即到州法院起诉,麦卡洛克在州法院败诉后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判决《国家第二银行法案》符合宪法,马里兰州向联邦银行征税的法案因违宪而无效。
2、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①联邦政府与州之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在各自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权力,均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
②两种宪法、两种法律体系;
③人员任命、施政行为互不干涉。
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在联邦制下,联邦政府与州之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在各自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权力,均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
3、联邦地位高于州
①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
②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③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联邦地位高于州。宪法规定,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三)、联邦制的利弊:、形成的历史原因——民主思想和历史环境
联邦制成为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与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密切相关,也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选择。美国立国之初,13个州均享有主权,都不同意出让全部主权。同时,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各州之间存在巨大分歧和矛盾。联邦制是调和这些矛盾的有效形式。从美国联邦制的历史看,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联邦制的优点:
从美国联邦制的历史看,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①保持国家的强大和统一——是最大的优点
②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关链接:
◆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
◇XX年美国的国防支出比紧排其后的十几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到XX年,美国的国防支出几乎超过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美国的经济规模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的两倍多。
◆州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明尼苏达州和科罗拉多州在1964年联邦通过《民权法案》之前,就通过了保护少数民族民权的法案。
◇怀俄明州允许妇女投票,比联邦宪法确认妇女选举权早三十多年。
◇1980年阿肯色州卫生部发布命令,禁止核电站将放射性气体释放于大气中,而联邦法律至今尚未作出这类规定。
3、联邦制的弊端:
(1)、效率不高:
(2)、集团分享权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不顾人民要求。
在美国实行联邦制的二百多年问,联邦制的弊端也显露无遗。美国联邦制的最大问题是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全国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与地方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分享权力,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资产阶级则利用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相互推卸责任。当大多数资产阶级利益集团意见接近时,联邦制既能保护州的灵活性,又能保证中央的权威;当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之间矛盾重重时,联邦制就处于低效运转之中。
相关链接:
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一项判决中宣布,公立学校实行种族隔离、拒绝黑人入学是违反宪法的。这一裁决引起南方一些州的抵制,一些州竟以暴力阻止黑人进入公立学校。1963年,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黑人开展反对公共场所种族歧视的运动,受到州和地方当局的血腥镇压,全国舆论一片哗然。为平息众怒,总统不得不动用联邦军队制止亚拉巴马州的暴行。
◇本框题小结:
◇3个特点:即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1)、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2)、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3)、联邦地位高于州
◇2个方面:即美国联邦制的优点和弊端:
◇1个转变原因:即从邦联制到联邦制转变的原因——应付危机,加强统治
第二篇:第19课 美国的联邦制教案
第19课 美国的联邦制
一、学习内容分析
(一)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二)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美国1787年宪法是本课基本史实。设计应围绕着这部宪法产生的必要性、内容和影响展开,理解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并引导学生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其“分权与制衡”的特点。
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特点不尽相同,本专题英、美、法、德四个典型国家采取的政体表现形式也不完全相同,以英国和美国为典型。本课在本专题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教学,对达成课标的总体要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愿望,有一定探究能力。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美国的民主政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美国对世界影响深刻而广泛,以及中国媒体对美国政治的关注,学生对探究美国政治体制有较强烈的兴趣。但对美国政治体制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上,对其特点、本质缺乏理性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想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其教育功能。一堂好的历史课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更要让学生学后有所感悟,得到启迪。因此,教学设计要有立意,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提炼出它的核心价值,这是教学的灵魂。“神入”历史就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历史理解和历史思维的教学艺术。本课的设计围绕“感受1787年美国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政治智慧”这一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理解美国的开国者们是如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何结合国情进行制度创新运用,把启蒙思想家的理想付诸于实践,从而进一步思考这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设计时,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历史知识,体验历史智慧。
四、教学目标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说出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理解1787年宪法的作用,知道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情景模拟,合作交流,历史比较,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政治智慧,体验美国人的创新精神;通过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民主制度因国情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美国三权的分配和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感受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政治智慧。难点:分析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不同而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基本特点。
六、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情景导入、问题引领、材料分析、对比分析等。
(二)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
七、重难点突破
1.1787年宪法所涉及的主要原则及历史作用
主要原则内容:(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上的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授予参众两院、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它们之间互不统属又互相制约,有效地防止了专制主义出现。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历史作用: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2.关于美国的两党制
从历史上看,美国基本实行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通过竞选总统轮流执政的两党制。
美国民主党建于1791年,由部分种植园主和与南方奴隶主有联系的企业家组成,当时叫共和党。1794年改为民主共和党,1840年正式称民主党。1861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民主党一蹶不振。1933年罗斯福利用经济危机引起的人民不满情绪竞选总统获胜并连任四届总统,民主党因而连续执政20年。民主党群众基础主要是劳工、公务员、少数民族和黑人。
美国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由反对奴隶制的东北部工商业主及中西部开发各州的农业企业家代表组成。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开始执政,并在南北战争中击败南方奴隶主势力平息了内战。1860年至1933年70多年中,除16年外,美国均由共和党执政。该党群众基础主要是郊区和南方的白领工人及年轻人。二战后中产阶级为其新的支持力量。
两党政治主张无实质区别。在每四年一次的全国总统选举中,由两党最高组织机构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本党总统候选人和总统竞选纲领。两党以在国会大选中获席位多少区分多数党和少数党。两党党员人数不定,视投票情况而定。民主党的标志为驴,共和党的标志为象。
八、易混易错点辨析
1.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民选举 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的权力 有实权 无实权
政府行政首脑 总统 首相
内阁的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内阁的特点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但其受到议会的制约 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协调首相和议会的关系
例题:下列关于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
C.英国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
D.英国首相和议会对内阁负责
答案:B 解析:主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总统制与君主立宪制的理解。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非直接选举产生,A项错误;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脑,B项正确;英国的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非是内阁,C项错误;英国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
2.“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异同
(1)不同点
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联邦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统一国家,如现在的美国、德国、印度等。
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如现代的欧盟、东盟等实际上就是邦联。
第二,两者的范围不同。联邦的范围小,邦联的范围大,邦联之中有联邦,但联邦之中无邦联。欧盟中就包含了一些联邦国家,如德国。
第三,两者的机构不同。联邦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邦联无联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机关,其主要机构是邦联的议会或成员国首脑会议。
第四,两者的职权不同。联邦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的地位高于组成单位,一切重大权力均属于联邦中央政府,联邦法律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各州法律不得与它相抵触,联邦法院的判决,其效力适用于全国,各州政府、法院和公民均有遵守的义务;参加联邦的各州,可以根据联邦宪法制定本州宪法和法律,可以建立本州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并在自己的管辖区内行使权力,领导下属各级政府。
邦联的活动只限于特定方面,其首脑会议的决议必须经过成员国认可才能生效,但无法律效力,各成员国仍是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各自拥有立法、行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权力。第五、两者的国际交往不同。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不过有的联邦国家也允许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邦联不是国际交往的主要主体,其成员国各自保持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具有主权实体性质的仍是成员国。
(2)共同点:
第一、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都属于复合制。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进一步集中和统一,曾属于邦联的美国、瑞士、德国先后改组为联邦,相反,属于联邦的原苏联于1991年年底成为独联体(实际上已成为松散的邦联)。
总之,邦联是“国家的联合”,而联邦则是“联合的国家”。
例题:下列关于美国联邦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联邦组成单位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
B.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C.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D.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只有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联邦制”这一概念的理解。A、B、C三项都是正确的;D项错在在对外关系方面,不仅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九、设计反思:
1、以联邦宪法为主线贯穿始终,尽量体现“文明史观”的视角。
2、运用大量的图片、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及时评价和不断激励来刺激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总之,我设计本课的最大意图就是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研究者、实践者,学会“神入”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十、作业布置
查找《美国1787年宪法》,了解美国总统选举过程和弹劾总统的程序
十一、体验高考
例一
(2008广东文科基础.32)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题干中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体现的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A项不符合时间要求可删去;B、D两项比美国都晚,可排除。
例二(2008江苏历史单科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4分)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2分)
答案:
(1)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
(2)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华盛顿不贪恋权力。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
(3)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
(4)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
例三(2007江苏单科.17)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
B.华盛顿
C.伊达尔哥
D.俾斯麦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材料可以获知,此人应是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开国总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89年当选总统,1793年再选连任。由于他对争取美国独立、发展美国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和巩固联邦基础所作的贡献,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1797年两届任满后,华盛顿拒绝再参加竞选,隐退回乡。此举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因此可判断B项是正确的。
第三篇:国家的本质(第一框题)教案
国家的本质(第一框题)教案
专题
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综述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一、课程标准: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1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2 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
.3 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专题导语:
环顾世界,在形形色色的国家中,你能找出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吗?恐怕很难。要解释这种现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你必须清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然后,你才能说明:国家性质是怎样划分的?不同性质的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形式?不同国家的结构形式又有什么差异和意义?从各具特色的国家中能够归结出哪些基本形式?为什么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不仅仅是主权国家,还有众多国际组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运用正确的方法,理解和分析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三、新课教学: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板书)
、国家是什么(板书)
(1)、国家的产生(板书)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补充: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国家的本质属性(板书)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国家的构成要素(板书)
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补充:
人口,即国家定居的居民,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是国家存在的自然基础
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是国家存在的社会基础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和自卫权。管辖权包括国有在其所属的领土内的人和事物或发生的事件,除国际法规定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外,有权按照本国法律实行管辖,而且对在国外的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也有管辖权。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
政权,即政府组织,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政权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政权就不成为国家。
[总结]: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属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行使,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2、国家的性质(板书)
(1)、含义(板书):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板书):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板书)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根据国家性质划分的。在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甚至奴隶的人身,奴隶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在封建制国家,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专政与民主(板书)
、国家的含义(板书)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2、国家职能(板书)
(1)、政治统治职能——专政
①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②什么是专政
③专政工具
(2)、社会管理职能(板书)
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
3、民主(板书)
(1)、民主的含义
则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2)、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板书)
从民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实质上是一种对国家进行管理的制度。在阶级社会里,管理国家的权力,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的事,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哪个阶级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就表明哪个阶级在国家的阶级关系中处于统治地位。所以,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我们说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就是从这个角度上说的,真正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只是统治阶级。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下面,我们再谈谈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补充: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补充: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相互依耐,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同时两者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5、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板书)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专政的区别
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对极少数人的专政
③人民民主专政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三)、国体与政体(板书)、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板书)
2、政体(板书)
①含义: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②政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A、行使职能
B、维护其根本利益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必然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板书)
(1)、政体的多样性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补充:政体由国体决定并反映国体,国体是主要的方面。但是,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影响它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影响等。
②专政政体国体与政体,即是国家制度中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从国体、政体两个方面看民主制国家
补充:专政即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它与民主相对立,属于国体的范畴,而专制则与法制相对立,属于政体的范畴。
(4)、民主政体与专政政体(板书)
①实行专政政体的国家历史类型
②全面看待资本主义专政政体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优越性
小结: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三个主要概念:国家、国体、政体
两对主要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一个区别: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与资产阶级专政政体的区别
第四篇:第三课第一框教案
导入新课:咱们第一单元学习的是生活与消费,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货币,学习了价格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板书:第三课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 小丽家的故事
情景一:小丽的爸爸妈妈都是高中老师,有稳定的收入。小丽的妈妈是一个特别会精打细算的人,她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记账,看看每个月家里收支盈余情况。下面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她家八月份的账单,看看她们家这个月的家庭支出情况。1.八月可支配收入
7000元 2.八月家庭消费支出(1)食品
500元(2)衣服
500元(3)房贷
1000元(4)通讯费
200元(5)旅游费用
500元(6)小丽上特长班 500元
(7)租演出服装
200元
(8)日常用品(含水电费)200元
(9)交通费(含公交、出租车费)200元(10)其他(水果、有线电视费等)400元 3.八月结余 2600元 【自主学习】
上述消费涉及哪些消费类型,他们有何特点?(建议:求助课本)
一项消费支出不仅仅只对应一种消费类型是不是?如果按照消费的不同角度划分可以对应不同的消费类型。比如食品按照交易方式不同这个角度上说是钱货两清的消费,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又可以说是生存资料的消费。去西餐店吃牛排属于什么消费,按交易方式不同分为什么,按消费目的不同分为什么。
那么下面我们再次聚焦小丽家的账单,大家觉得小离家的生活状况怎么样? 生:还挺滋润的。
情景二:师:小丽家的生活过的还不错,可是每次回老家,小丽妈妈看到哥哥的生活状况很是感慨。小丽舅舅早早辍学了,没什么文化,和别人学了修车的手艺,在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月收入大约1500块;舅妈是家庭主妇,没什么收入来源。小丽妈妈非常了解哥哥家的情况,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小丽舅舅家的账单,看看和小丽家的账单有什么不同。小丽舅舅家的账单 1.可支配收入:1500元 2.家庭消费支出(1)食品
700元(2)教育费 100元(3)医药费 100元
(4)交通、通讯费 100元
(5)日常用品费(含水电费)200元 3.结余 300元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小丽舅舅的生活怎么样啊?拮据。情景三:多媒体展示:两个消费结构图的比较。从两份消费结构对比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丽家消费项目比较多,舅舅家食品消费占的比重比较大。同学们,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费用的比重叫做什么?从而引出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比较小说明什么?生活水平高,食品消费所占比重小,说明有更多的资金安排在休闲娱乐、交通通讯、教育培训等等,也就意味着生活水平比较高。所以说,恩格尔系数减小,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通过小丽家和舅舅家的消费结构的对比,从消费对象的种类也好,质量也罢,小丽家的消费水平要比舅舅家高出很多。但是呢,小丽家最近想通过买车来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消费结构,提升自己的消费水平,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情景四:通过了解小丽家的消费基本情况,她们家目前手里的资金不是很充裕,只有五万块钱。但是呢又想买车,咱们帮她家出谋划策一下,看看买辆什么价位的车合适,通过什么方式购买比较合适。
(1)生:可以买QQ,奥拓。可是小丽爸爸觉得QQ奥拓这种车性能不高,不是特别想买,那么大家想想还有别的方式买好一点的车吗?
(2)生:可以通过贷款买好一点的车。为什么会建议贷款买车吗?他们为什么能够贷款,敢贷款呢?会不会担心还不起车贷?(3)生:买一辆二手车
(4)生:可以在其他方面省一点。调整消费结构,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品质。原来,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不同消费类型之间的比重。大家非常踊跃,很有思想,为小丽家能够买车提供了这么多的方案。
大家建议小丽家买QQ、奥拓,是考虑到他们家当前可支配收入不高的情况。有人建议贷款买车,不仅是考虑到当前可支配收入不高,也是基于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说明预期收入也影响这当前的消费水平。
情景5:小丽家也思考了大家所想的这些情况,最后决定买了8万元的车,首付3.5万元,每月还贷1500元,三年还清。
买了新车,小丽家开着新车去了舅舅家,让舅舅看一看新买的车。舅舅那天也很高兴,老板看舅舅工作踏实认真肯干,为了留住他,答应每月多给300块钱。这让舅舅干劲更加十足,喜上眉梢,觉得每月多了这300块钱生活宽裕了好多,可以给孩子多买两件新衣服,给媳妇买化妆品了。
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小丽家每月家庭收入多300元,小丽家肯定也会高兴。但是小丽父母会像舅舅那样高兴坏了吗?为什么他们的反应会有差距呢?
生:因为舅舅挣得少,每月多300元对他来说已经很多了。小丽的父母每月工资已经不算少了,所以多300元对他们感受不大。
大家想一想,舅舅每月多的这300元,根据他的生活情况来说,他会选择消费的可能性大还是选择存起来的可能性大,还是用于投资呢呢?
生:存起来的可能性比较大,他可能为自己今后考虑的比较多,考虑到自己老了以后没有稳定收入,看病费用等等,就不太敢花了吧。从这里能看出当前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情景6:大家思考一下,中国低收入者的数量远远多于高收入者。所以,由此来看,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有怎样的变化(提高)。如果低收入者收入缓慢,即便高收入者收入大幅度增长,那么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影响大吗? 所以,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小结: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还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否、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等。集思广益
大家想一想如何帮助像小丽舅舅这样的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提高消费水平?(1)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提高居民收入。(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3)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
(4)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正常增长机制。(5)加大控制物价力度。
第五篇:政治教案 第二课 第一框 第一目题
第二课 第一框
第一目题《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授课人 :黄陂五中 李辉 指导教师:黄陂五中 易四华 祝唐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能针对生活中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说明消费者的需求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经济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讨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意识,提高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价格变动与需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由中国第二十届食品博览会在武展12月12日开幕引出物价的涨落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物价变动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引出课题。
二、情景分析
(一)同一件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1、出示课件:食博会中的展品《凤凰单枞茶》进行现场拍卖活动。
2、问:你发现了商品价格的涨落和该商品的需求是有什么关系。
3、问:是不是所有商品都是这个规律?举例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出示课件:买涨不买落)。
4、小结:一般情况下,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反方向运动(课件出示:需求法则、需求曲线)。
5、题目考查(课件出示)
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见课件)
(二)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
1、(课件出示)介绍第二款食博会产品《五常大米》,如果普通大米市场价格都上涨到贡米价格12元/500g,人们会不会不吃米了,为什么?
2、小结生活必需品消费特点。
3、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商品的需求是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的商品。
4、如果车价上涨或下降,人们又会有何反应?为什么?
5、小结高档耐用品消费特点。
6、学生举例。
7、小结(课件出示):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
(三)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替代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课件出示:开心果涨价,人们选择腰果、杏仁等情景。
2、开心果和杏仁、腰果是什么关系?什么是互为替代品。举例(课件出示互为替代品含义)。
3、在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中,如果其中一种商品涨价了,或降低了,会导致它的替代品怎么变化,举实例说明。
4、课件出示小结。
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课件出示:展览会上食品摆放规律
2、问:商家为什么要这样陈列?什么叫互补商品?请举例(课件出示互补商品含义)。
3问:在互补商品中,如果其中一种商品涨价或者降价了,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怎么变化?举例说明。
4、课件小结
5、题目考查:某一种商品价格提高,会带来的影响有()①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多; ③会使这种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会使这种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三、情景回归
1、课件出示材料:一户普通三口之家,父母是工人,月收入共2700元,女儿读高中,是父母的希望。在每月的收支计划中,有500元 储蓄为女儿读大学和生活中突发事件准备,另外高中教育学杂费、书籍资料费摊到每月400元,教敬老人200元,剩下1600元精打细算,安排如下:日常食品800元,能源类300元,交通费200元,洗刷用品100元,服装类200元,但物价上涨收支日渐不平衡,如果你是这家女儿,你为父母提几条合理的消费建议,并阐明理由。
2、合作探究。
3、教师小结。
4、视频《物价上涨,省钱小妙招》
总结: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我们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同一件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2、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3、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