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3: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

第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英语教学让师生共成长

摘要: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变化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预设,但预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滴水不漏的,它有时会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况且,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明确课堂教学的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本文将围绕课程的生成阐述相关的理论及笔者在探索中总结出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师生“双主”、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

一、引言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突出情境性、生活性、交际性,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重要的主阵地,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由以往的应试教育(只重笔头,忽视口语)转入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力求使中国学生的英语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

但纵观我们的英语教学,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还广泛存在,严重禁锢了师生双方的教学创造力及其应有的发挥,导致对欲被开发的中国智力资源的深度破坏。正在全国范围推开并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解构这种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课程改课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关键。作为从事英语基础教学的我们,也必须深切反省,并重新审视英语课堂教学。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刻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应用。”

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将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学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再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二、预设的利与弊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做出周密的安排。上一堂课,教师必须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和教材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预先设定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目标,预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先设定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计划(教案)。“凡事预则立”,预设是很重要的。全面、优质的预设是在教师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课的教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也能使教师非常显性地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这一切,仅仅是在预定的框架内进行的简单的任务型教学。

预设性课程,是在指令性教案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指令性教案,对教者和学者均产生了深刻的规定性,使双方在狭隘、单一和平面化的思维空间中作谨小慎微的“精神匍匐”。反思指令性教案,最典型的有这么两种类型。

其一,无“我”教案。这种教案视教学参考书或现成的优秀备课为不可有点滴挪移的“法典”,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到作业与反思,一应俱全,教师按照程式化的语言从头讲到尾,即使学生有“出格”,他也会极力、迅速将思路扳回,这是最典型的“以本为本”。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高涨,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会提升,发现问题还得另找时间进行补救,效度体现不足。

其二,无“他”教案。即教师在编写教案过程中,心中惟有欲达之教学目标和欲授之教学内容,却很少甚至全不考虑学习主体,更忽视学习群体之间的诸种个性差异,忽视他们在课堂特定时空中特定的知识体验及其动态生成。对教学过程的严密预设,其结果必然是学习主体灵性思维的泯灭,仅成为教学内容的传声筒,导致学生长期以来无可奈何地沦为接受性学习的容器。

以上两种教案,与《课标》中指出的全面培养学生英语素养所背离,英语教学绝不是由教师抛出一条线,简单地牵着学生从一头再到另一头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不同,在教师长期的指令性教学下,我们很难想象会有富有个性的学生出现。

三、课程改革呼唤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的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

生成性学习是一种强调积极整合新信息于已有图式的理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的一个主要假设是所有的学习都是“发现”,即使我们告诉学生某件事,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心理加工,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即知识的内化。

生成性最大的特点是强调课程与教学要通过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和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和教学“创造”“动态生成”和“改造”。课程不再仅仅是预设的内容(教材或预设的文本),不再是跑道——在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中循规蹈矩进行;课程是跑的过程本身,教师在跑道上不是发令员和裁判,也不是助跑者,而和学生一样,都是跑道上的运动员,有时是领跑者,有时却不是,但必须跟学生一起跑完全程。

在探索和摸索生成性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以生为本,预设课堂教学目标。

预设要不要?当然要!但教师应从学生角度来认识文本,精心选择,这样,目标就能留有空间。因为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占了大量时间,有时会有意料不到的问题出现。所以教师在确定预案时,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在确定目标和内容时,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认识水平:他们以前有没有接触过?能不能接受?接受和理解的程度怎么样?然后考虑怎样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中感悟,又怎样跳出书本知识加以扩大和认识。这样,精心选择的目标往往具有针对性,切合和切入学生的实际。而且,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也留有余地,不是满打满算走过场,从而充分保证了学生活动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特殊疑问句:What’s your job?时,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创设情景引出句型再反复操练,而是先复习What’s your name?这句已学过的日常用语,然后,适当提醒:想知道别人的名字时,可以这样问,那想要知道别人的工作、职业是该怎么问呢?学生经过对比思考,会得出今天的主要句型。这样的效果,要比教师“给”他们更好。

同理,在教What shape is it?时,也可用What color is it?对比进行。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重组的过程,并能对比记住结构相似的句型,让学习变得更有效。

2、与境俱进,进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充满感性和灵气的,正常的课堂活动中,往往有意料不到的情况出现,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有时往往超出教师的设想,也超出正在讨论的话题,或预设的目标。这是教学的确定性中存在着不确定性。此时,教师就要“与境俱进”,及时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目标,让目标不断生成,使教学充满灵动、指挥和活力。

例如,在补充教学音标的时候,与英文字母有所差异的音标很难被学生一下子记住,按序读是一种方法,按清浊对应规则背也是一种方法,但都有死记硬背的痕迹。在小学阶段,能让学生轻松而又效地记住音标,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还在为学生掌握不了音标而犯愁时,一位男生在自我巩固音标时的发言使大家对音标有了新的认识,记忆有了新的动力:sh字母组合的读音,从外观上看像长发女性的简笔画,就可以记住she来记sh的音标;th字母组合的清、浊音也很好分辨,清音的外观像扑克牌中的Queen,但牌是不会讲话的,所以它没有声音;浊音的外观像反犬旁,令人联想到狗,狗会汪汪叫,所以它是有声音的。虽然学生的发言及讲解会占用掉一点课堂时间,但他们自己发现了规律并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也正是有效记忆音标的过程,比起一遍又一遍地读、背,同伴自创的方法更能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又如,在讲解闭音节的时候,一位女生别出心裁把它形象地称作“汉堡包”,也是,两个辅音夹着个元音,不是汉堡又是什么?听到有学生在遇到闭音节时会轻松地说声“汉堡包”,我没有因为他没记住闭音节而生气,而因他能通过同学的点拨准确地认出闭音节而高兴。

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和问题,从这种交流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蕴涵了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实践。在不断抓住目标的生成的同时,学生的见解也为我的教学积累了鲜活生动的实例,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记忆,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3、发挥“双主”,生成动态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不能动摇的,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在学生讨论正酣时,或争论激烈时,或困惑不解时,就需要教师点拨一下,提示一下,或明示一下。四两拨千金是教学的艺术,也是教师的机智、机灵和机变。它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和时空,尤其在他们进入思考,有所悟,但不彻底,苦于找不到如何表达时,师生的合作就尤为重要了。

在一堂主要句型是I like(doing something).的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What do you like? 学生听到是已学句型,就有许多手举出示意要回答。教师点了几个,学生的回答是I like green.I like apples.等,并没有出现教师所期待的I like „ing.那位教师没有肯定学生的答案,只简单地评价“No.”再接下去问其他学生。而学生却一头雾水,不敢回答。试问,学生根据教师提的问题所给答案是错误的吗?不,是这位教师错了。要是这位教师能够先肯定,然后再适时进行点拨,引导问 What sport do you like? 学生一定会清楚这一导向,回答正确。

另一节公开课上,我让学生进行同桌操练句型后进行点名反馈,三四组学生都按我的要求互相问答。又有学生举手示意了,我叫了他的名字,却只有他一人起立。我问道,Who is your partner? 这个学生居然说Miss Hu, I want to ask you.学生单独站起当堂问我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完全没有预设,学生迫切想知道他认为是难题的答案,将问题抛给了我,这又何尝不是突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呢?面对这次突发事件,我没有拒绝,还认真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得到了他满意的评价,也给了其他学生大胆提问的正面例子。

4、保留问号,延伸课外自主学习。

学习和思维是无止境的,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求知欲望,让学生始终面临挑战。面临问号,怀抱好奇是教师的责任。韩愈老先生把“解惑”作教师的任务,“惑”是一个接一个,只有如此,才会不断有创造性的思维出现。也有名师给好课的界定是:一堂好课,并不是将所有的问题解决掉,而是在教学之后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出现,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我们当然可以运用问题的解决来促进教学的生成。

例如,在刚接触there be句型的时候,学生容易与have搞。有个学生刚下课就追问我:“同样是‘有’,为什么要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我先是肯定他善于思考,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把家庭作业改成了探究这个问题,还提供了参考资料:(1)书上的例句;(2)英语报上的相关练习;(3)牛津双解词典。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两种有的区别和用法。由自己得出的答案印象深刻,不易遗忘。所以,学生的问号我们不能“包答”,有时,这些不起眼的小小问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呢!

综上所述,生成性学习的根基在于生动的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生成性学习,不仅能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也能使教师转变角色观念,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而且还能使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据学生心理基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小学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中,真正享受学习英语的幸福和快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有效地调控好每一个生成性教学细节,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变得具体、丰富而充实,使教学过程充满变化与灵动,充满诗意与创造,诱发教学现成的高潮,开掘教学深层的意蕴,使师生主体共长,实现教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邱才训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

2、陈秀玲 《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设计》

3、刘电芝,张荣华 《学习策略教学的类型、阶段与特点》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智慧应对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一般特点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随机出现的教师预期之外的超出预设方案的影响课堂氛围、师生思路及行为的即时信息。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自主性不断增强,课堂变得更加自主、更加开放,生成的问题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类生成性问题。这些生成性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成性。例如,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对话中因思维融合、思想碰撞、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总结反思而即时生成的新情境、新发现、新思维、新方法、新疑问,这些问题的生成是即兴的,是随机的,是来自课堂自身的。二是动态性。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会随着教师应对方法的不同而发展,有的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从而使生成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三是多样性。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地理问题、教学进程中的一次突然冷场、一次干扰教学活动的突发事件等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四是隐蔽性。课堂中大量的生成性问题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蔽的,有些甚至是稍纵即逝的,例如学生心中的一个疑问、教师一句影响学生思维判断取向的口误等。

二、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现状

课堂中许多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成性问题,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会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彩,对师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价值。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大量蕴涵教育契机的生成性问题,许多教师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原本鲜活的课堂并没有因此而灵动起来,预设与生成并没有达到和谐与融合。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

1.教师过于强调预设,对生成问题置之不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的乐园。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固执于“表演教案剧”,忽视了课堂的民主性、开放性和生态化特征。有的教师在课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往往是按照知识目标和个人思维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预设,甚至课堂中每个教学环节或每个知识要点讲授的时间或回答问题的学生代表等都事先进行了安排,课堂教学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来展开和推进。这样的课堂,无疑会使蕴涵生机和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变成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造成了教学活动的僵化和刻板,从而使学生生态主体居于被动、压抑的状态,抑制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发展。这种预设看似周密严谨,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信息资源。有时,即使在课堂中出现具有潜在价值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如果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范围,许多教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以至于经常使课堂僵硬、枯燥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活力,使教学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2.教师过于关注生成,使教学目标偏离方向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不可更改的,也不是脱离教学目标、随意生成的。任何课堂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设计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进程中无论有什么样的生成,教学目标都不能丢,教学的主旨都不能偏。然而,有的教师机械地理解生成的含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对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不加判断,一旦发现有生成问题,就紧抓不放,一味地跟着学生跑,缺乏科学的有机调控和价值引导,导致课堂思维散漫、失却中心而陷入无序状态,致使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课堂教学成了没有方向的航程。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也尊重了学生,但缺乏目标意识,甚至影响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

3.教师缺乏基本素养,让生成资源悄然流失

可以说,每一节课都会或多或少有生成性问题产生,许多生成性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事实上,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使许多能够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白白流失,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彰显;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也意识到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意义,却因缺乏对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探索研究和应对能力,不知道如何甄别、取舍、利用这些生成资源,不知道与头脑中固有的课程资源建立联系,致使身边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悄然流失,无法将有潜在教育教学价值的生成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1.课前充分预设,关注生成

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难以全部预知的,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社会阅历、心理特点、听课状态以及课堂具体教学内容等,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时,对课堂中可能生成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例如,教师在备课时,要能设想学生在学习每个知识内容时可能会产生什么疑问、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要事先做好应答这些疑问或问题的多种准备;又如,教师上试卷讲评课时,事先要对试卷中学生的典型错题多备几种解题方法,讲评当中发现学生接受有困难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其他方法来应对。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真正顺学而导,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与学生对话,才能收获诸多生成的精彩。只有这样,在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才不至于手足无措。

当然,课堂是复杂的,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变化,应该进行弹性预设。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主干内容、过程与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教师在进行课前预设时,要研究学生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对学生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进行弹性化的设计。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合理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2.课中智慧处理,应对生成

丰富繁杂的生成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学生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向教师质疑。再如,教师分析了某个问题后,学生顺势进行深度追问。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不符合课程内容,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干扰或阻碍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对生成性问题的价值进行准确判断。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法,巧妙引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往更广或更深处进行积极的探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又能让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不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如果对课堂整体没有太大影响的,如学生偶尔做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窃窃私语,教师不必刻意去制止,最好采用轻描淡写应对法,如用轻柔的语言进行提醒或用眼神、肢体语言示意学生停止不当行为。

3.课后勤于反思,优化生成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态度和眼光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以提高自己应对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善于进行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增强处理教材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性,使课堂生成性问题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教学价值,还能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及时回顾,并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作深度剖析与深刻反思。教师课后除了一般性反思,还要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重点反思,例如,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自己应对这些生成性问题的措施是否恰当?这些生成性问题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课前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预想存在哪些偏差?……通过及时反思,教师能发现自己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应对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巧妙地应对这些问题,不仅能促进课堂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满足学生的探究愿望,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生命的关爱,而且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现专业化成长,有助于深化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更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验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验研究报告

宜昌市杨岔路小学邓冬菊

一、课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传统的评价问题主要反映为评价目标过度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重结果,重成绩,重甄别与淘汰;进而形成日常大量的教学活动以考试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使本应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僵化,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伤害。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实验与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培养,兴趣地保持,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与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先进的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积极参与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中,努力把我校英语教师锻炼培养成一支实验骨干队伍,构建一套较完善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把我校的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三、课题实验遵循的原则

1、评价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评价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2、评价的综合性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包括学习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综合地评价每一个方面,而不忽略某一个部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的激励性 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发展状态,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使学生喜欢评价。

4、评价的发展性 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的发展的能力。

5、评价的过程性 评价不能只局限于终结性评价,最重要的是将形成性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如果重视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成绩会更好。

6、评价的多元化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的实施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7、评价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形成性评价从内容、手段、方式等方面包罗万象。在操作和实施方面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阻碍教师的教学进程。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全面实施,应促进课堂教学,对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实效。

四、实验过程

(一)实验对象的确定 自2002年9月,我校两名英语教师在全校英语教学班中选取了两个班进行实验与研究,实验总人数为120名。

(二)实验的实施从以下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实验:

1、评价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评价形式: 口试、听力

3、评价参与者:学生、教师、家长

4、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之间评、教师评、家长评

5、评价结果形式:等级、描述性语言

6、评价工具:问卷、英语学习档案袋、课堂月评价表、终结性评价表、小粘贴、小印章等

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课堂教学评价表》和《终结性评价表》,体现对学生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评价。课题实验之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停留在概括性评价上,针对性不强。课堂上,教师基本上用“Good.”“Very good.”“Excellent.”“Great.”或者是当场发小红星、小奖品等评价介质。开始,学生还兴趣盎然,时间久了,他们对此越来越不感兴趣了。随着评价实验的深入,对课堂的即时评价也在发生着变化。评价不只是有激励和诊断作用,更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学生,我们的评价不应该是一种形式,一个标准,而要具体化、准确化。《课堂评价表》应运而生,应时而生,它集中了知识、技能、兴趣、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以每月为单位,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的方式,呈现了学生一个月的学习过程轨迹,以A、B、C代表三个不同的等级,A表示学习优秀,B表示一般,C等级还需努力,继续加油。同时,我们还设置了《I like this class》的每日课堂活动记载。学校每学期给每位学生发一个英语本,这个英语本除了进行书写练习,进行单词听写以外,在作业本的最后页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绘画的能力,绘上美丽的插图,在每次英语课之前在这页依次写上当日的日期,如果本次英语课上得到老师一次表扬(Good,Very good…..)就可以给自己画一张笑脸,或者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月亮太阳等自己喜爱的标记,得到老师一次奖励也可以画上一个.一节课如果得到五个标记,老师就在他们的标记后用红笔画一朵玫瑰花.在进行月评价的时候,翻开每日记载表,作为组评,师评的参照物.《课堂评价表》集中反映出学生一个月各方面的评价情况,教师、学生、家长分别以文字的形式综合评价阶段性的学习情况,以达到进一步反思、改进、提高的目的。

终结性评价表部分栏目里侧重设计了学习策略培养。如:1)学生自己评价上学期综合情况,这是对学习情况的反思。2)学生写出自己在学习中使用的好方法,哪些可以继续采纳或向同学推荐。写出本学期在哪些方面改进,以提高学习效果等。学生针对自身情况总结出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互相交流,促进学习。

(二)课堂内的形成性评价 课堂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怎样调控好一堂课,是这堂课成败的关键,我校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不服输的特点,在评价中引入竞争机智。将

全般学生按座位自然分成四个大组,在组间展开比赛。对学生在 的每一环节的表现都给予即使的评价,让学生随时可以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从而使他们及时、自觉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采取组间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其集体荣誉感。比赛的结果以印章或贴画的形式记录在每个学生的课本封面上,让学生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表现及成绩,以极力其不断进步。比如,我们对学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活动时见好就收的的习惯、对别人的发言给予客观评价的习惯和书写习惯等都给予及时评价,从而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策略方面,我对学生听录音时是否能保持安静、集中精力、听关键词,跟录音读时是否注重模仿语音语调及语气,小组讨论时是否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积极表现自己,遇到问题时能否主动谦虚地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等都给予及时评价,以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课堂行为表现方面,我经常在组间展开英文歌曲比赛、开火车读、朗读课文比赛(大组读、小组读、个人读)、角色表演比赛等,以不同的分值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但不打击个别同学的积极性。为了便于老师收集评价资料,除了将评价结果以印章或贴画的形式记录在学生的课本上以外,我们将学生课堂上学习行为以每月为一个评价周期在月评价表上进行评价。

(三)课堂外的形成性评价 除课堂学习以外,课外学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课后复习、预习的习惯、每天坚持听录音的习惯、以多种渠道学习英语的习惯(看英语动画片、收看儿童英语节目、收集生活中的英语)、与家长谈论英语学习的习惯、可后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等。对于课外学习的评价,要将个人评价与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充分发挥家长的督促作用。我们将这类评价设计成表格或问卷的形式进行。另外,对于比较大型的作业,我采取评比发奖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极力学生的好胜心,比如,我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或者要求学生把喜欢的韵诗摘抄在一张小报上并配以相应的图画,或者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的英语等,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在年级组展示,以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还在全校举行英文书法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在校园内创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为学生搭建表现的平台。除以上评价外,我们在学生平时的作业上也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如对书写比较好的同学,我们的评语是:你的书写真漂亮!对书写不太好的同学,我们的评语是:让你的字和人一样美,好吗?对作业有些粗心的同学,我们的评语是:如果你再细心一点就太好了!对于作业有进步的同学,我们的评语是:你很有进步,请继续努力!

(四)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的首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档案,对学生学习进行跟踪评价,建立对学生学习成就的长期纵向分析,从而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和变化趋,培养学生从点滴做起,自我管理和反思,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从课题实验开始,我们就着手发动学生建立自己的档案袋,并且鼓励学生最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样式。同时让学生明确制作成长记录袋的目的,并确定英语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内容和评分方法,制定交流、保管、使用计划。孩子们的热情都非常高涨。每一个孩子都精心制作自已的档案袋。有的孩子画上自己最喜欢的画,还写上自己最喜欢中英文的名言警句等。如:“学好英语,走向世界”。“英语给我快乐!”“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等等。有的孩子还发动家长参与其中。看着孩子们认真地美化自己的档案袋,自豪地向同伴炫耀自己的档案袋,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档案袋,每天翘首以待英语课的样子,我们开心极了.档案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表现情况。如学生的对话、朗读、游戏、比赛等活动中获得的小星星、小红花、小红旗等。我们对课堂表现较好的同学每次都发一颗小星星,要求学生将得到的小星星都收集起来贴到一张准备好的纸张上。本项目将真实客观地反映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从纸上星星的数量你可以观其课堂表现优劣。

(2)、书面作业。将所有英语作业以及教师评价其进步情况,都按日期顺序放入到档案袋中。学生也可以每月收集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二次书写作业样品放入其中。并且可以说明为什么选择收藏这份作业,它是如何完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和交流。

(3)、积累单词、句子、歌曲、韵句等。学生将每月掌握的单词、句子记录下来,存入档案袋,定期复习积累;将平时所学歌曲、课文内容进行录音,最后将录音带放入档案袋。学期结束看积累了多少。

(4)、读书笔记。通过读书笔记可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特别是阅读的情况。如有些孩子从订阅的《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等报刊中剪辑相关的内容并存入其中。教师从中可以掌握孩子学习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可以感受孩子的内容世界的变化。读书笔记还可以用卡通或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他们的知识。即以学习或阅读过的故事以卡通或者一组连环画表现出来。

(5)、英语节目表演活动记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性或全年级性的英语表演性节目活动。如英语歌曲吟唱、英语chant 朗读、短剧表演或故事等。对每次表演的节目内容、自己的表现及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放入档案袋中。

(6)、参与课外活动。该项目显示参加校内外组织的英语比赛活动所得奖项和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等。如参加市里“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及英语能力展示活动或班里组织的手抄报比赛,制做Christmas card,元旦卡,母亲卡等。

(7)、展示档案袋。按每月或者每学期期中、末分期展出档案袋。将档案袋里比较好的作品挑选出来张贴在墙上,让大家观看并从中评比出每月的“阳光之星”。同时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活动。以此来发掘先进,树立典型,同时扶持后进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档案袋评价”和”课堂评价表”的利用彼此结合起来,及时给予我们教学的反馈,给了我们反思的机会,从而使我们不断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评价手段和具有真实性、交际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活动,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和使学生有持续的成就感。

五、实验效果

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通过评价,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和信心,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第二、通过评价,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

略是英语教学的关键。

第三、通过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展现。评价的目的之一在于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此时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学习英语本身,更在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的自身价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就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第四、通过评价,作为执教的老师,我们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更有效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有效、公正的评价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在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老师应更关注对个别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应给予即使的表扬和鼓励。

六、实验启示

1、一课一评在操作上较难,缺少真实性,时间得不到保障,以每月阶段性评价较理想。

2、课堂上激励性评价要把握好“度”。教师频繁发奖励贴,会失去其有利的作用。在学生得不到奖贴时,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奖贴只是激励的手段,应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不在外力的影响下,仍能主动地学习潜能。

3、学习档案袋的使用得到学生们的喜爱。但其他学科也有档案袋,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可尝试建立一种综合学科的档案。通过”课堂评价表”和“学习档案袋”的建立和使用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知识的理解水平,以及表达交流的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我们要不断地总结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把这种评价方式做得更好。

第四篇: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黄梅平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生成性教学以发展个体生命生成为前提。教育过程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心理平台;在个体人生品位、情感世界、审美情趣、道德良知以及社会行为方式的参与下,教育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关怀。中学政治课是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落实的德育课,学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在体验中,才能真正生成学科知识、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所以政治课教学应是鲜活的生成性教学。政治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政治教学过程。政治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应善于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这就要教师要有开放 的心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通过偶发和意外事件,捕捉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课程资源,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一.重塑师生关系,转变教师角色是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前提

动态生成的环境必须是民主、平等、宽容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互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也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作用的出发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呈现的状态.如不断变化的需要、兴趣、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学生,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创生、开发教学资源。从教学过程的发展看,学生的积极活动虽然可以生成新资源,但是由于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必须把握好方向,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如果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就没有师生有效的交往、互动,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具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各种反馈信息并加以识别,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对所识别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应进行研究分析,重组课堂教学资源,使其与原有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及时调整自己设计的教学结构和教学目标。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必要条件

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这种课堂文化,表现为师生间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还应注重赏识评价,它是课堂生成的“助推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才可能随时生成。

三.精心预设动态教案是充分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保证

强调生成不是对教案的否定,相反它对教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设计理念。它要求教案是既定与灵活、确定与不确定、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再是针对某课或某个知识点一对一的设计,而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的逆向式、递进式、跳跃式、发散式变化,变固定式教案为多假设式方案,使自己能在实施中调控整个教学场景。不再过分追求精细的提问、预设标准的答案、准确计算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甚至精心设计每一句话,而更重要的是课前做好应付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随时利用好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捕捉住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四.巧妙创生教育机智是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关键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敏感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

中特别是突发事件情况下,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综合能力。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机智和灵活驾驭教学的能力,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突发事件中有价值的动态资源并及时进行重组。教师缺乏教育机智,“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他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中的好教师”,更不能轻松驾驭今天的课堂。

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碰到一只麻雀飞进教室,学生注意力全被这时麻雀所吸引,麻雀飞走后学生还议论纷纷,于是教师借机讲起“麻雀的冤案”故事:

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却是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然后,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对此加以分析,同学们对此热烈响应,兴趣十足,有的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说明麻雀对人类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还有的从认识发展的角度,说明人类对麻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偶发事件的出现,使生成性的资源带有偶然性,面对偶发事件对学生所造成的冲击,教师采取消极回避、视而不见的态度,或对学生的议论采取压制或训斥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师生情感关系,还可能会挫伤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如能联系正在上课内容,恰好以此充当鲜活的“情境”,来分析课文的内容,如与上课内容联系不大,可利用政治课内容的宽广性和德育功能,以此充当“材料”,给学生提供了一片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分析说明问题,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理解,实现政治课的价值取向和德育目标。

五 锤炼课堂生成性教学语言,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开发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课堂语言是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听课情形的客观变化,出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目标进行及时局部调整的需要而临时组织、生成的语言。政治课的课程特征决定了政治课堂是生成性问题多发的课堂。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改革为学生知识和情感问题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空间。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性课堂语言的价值正不断突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途径锤炼政治课堂的生成性教学语言,使之呈现出简洁、逻辑、生动、激励、开放等特征,有利于真正突破教学中的知识情感重难点,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知识创新。政治课堂上,当学生提出生成性问题时,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他们的情绪正处于兴奋的状态。如果这种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与保护,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情绪得不到宣泄,则学生的整个学习心理节奏将被打乱,他们对政治课堂期待与参与的热情将衰减。优秀的思政课堂生成性教学语言承担的正是这一调节学习情绪、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作用。而现实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却是多层面、多方向的。这些多层次、多方向的思维活动是各种创新活动的萌芽,是最值得宝贵的东西。如果这些在课堂上教师“预料”之外的思想火花得到及时、明确的语言肯定和引导,必将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保护和发展。

如果政治教师面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甚至有时是学生的故意发难时,能够有理有利地快速作出回答,并能在自己的生成性课堂语言中展示出即兴发挥的博学、机智、幽默等特质,往往能够获得学生们的佩服和欣赏,使他们“因为喜欢一个政治老师而喜欢政治这门课程”的各种各类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真正意义的有效的动态生成。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技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鼓励学生质疑、探索,那么学生的个性智慧将会得到尽情的张扬,课堂教学将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让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发展、道德升华的主战场。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在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等,从而提高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造美的综合能力。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更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和人文素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引导小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书写美术日记再现生活化教学场景三个方面入手,就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就是指根据小学美术课程的特点,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小学生产生探究兴趣,在生活中体验美术课程特有的美感,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并利用美术知识和技能来表述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接受、掌握和巩固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也大有帮助,教学效果较好。

一、引导小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都较少,通过直接经验获取美术知识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热烈,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悦。

例如,在学习“我爱树木”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树木?这些树木有什么特点?他们的叶子和树干等各有哪些不同呢?”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了解简单说一下,但是具体到树木叶子的纹路和树干的特点等,他们就说不上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的形式,去校园里观察各种树木,并让他们亲手摸一摸树干和树叶等,在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时,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每一片树叶都是不一样的,原来大自然是这么神奇。而通过观察,教师就可布置作业:大家心目中最漂亮的叶子是哪种树木的叶子呢?能不能将你认为独一无二的叶子画出来呢?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可通过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我是一只小小鸟”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在上课之初,播放相关的音乐歌曲,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慢慢静下心来,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例如,在学习“各民族朋友”部分知识时,首先教师可提问小学生:“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吗?自己所代表的民族的人群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图画和视频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了解一些其他民族的衣着和当地的生活习惯等。而在学习“动物明星”部分知识时,由于学生接触到手机和电脑等的机会也比较多,教师就可让他们回家搜集关于小动物的素材,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提问:你最喜爱的小动物是什么?能否用一周的时间去观察自己家养的小动物或者所在小区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呢?同时做好调查和数据记录。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最后,教师要借助情境创设生活化的评价模式。例如,在学习“我也能造飞机”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把学生所制造和绘画的各种飞机放在讲台上展览,并将课堂设置成一个小小的拍卖会,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买家,想要买一架豪华的私人飞机,你觉得哪一架最适合自己呢?为什么呢?”通过拍卖会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通过写美术日记再现生活化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绘画作品大都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教师就可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并鼓励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来书写日记,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蔬菜”部分知识时,由于很多学生有市场买菜的经历,教师就可以给出几幅图画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也可选择与买菜相关的故事,布置学生画出相应的图画。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技能之后,教师可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画一画妈妈洗菜、炒菜时的样子等。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体谅到妈妈的不容易,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当然,关于美术日记的内容教师不可做硬性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自主描绘,为了进一步表达自身的情感,也可在图画旁边写出复杂的内心活动,从而在一次次感受美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升华。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积极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美术资源,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身边。当然,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咏泉.生活化――让小学美术课绽放精彩[J].考试周刊,2018(5):170.[2]白扬.浅析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2017(9):169.

下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 生成性资源的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 德阳市罗江县鄢家镇小学教师:范荣轩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

    巧妙捕捉与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共5则范文)

    巧妙捕捉与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 科学课堂如同生命的树林,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独特个性的林中鸟儿,我们无法预知结果。课堂教学虽经过精心预设,但是绝不会按部就班地......

    小学科学生成性教学(合集)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问题的教学策略 摘要:生成性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课堂研究的主导方向。尤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利用现代多媒体环境,激发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 徐文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枫岭头小学 334100 摘要: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性美......

    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运用[推荐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教师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但教师......

    影响音乐欣赏课堂中生成性目标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音乐课堂中生成性目标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生成性策略(generative strategies),即“鼓励或允许学生通过生成教学目标、内容的组织、细化、排列和强调、理解的检验,以及向其他......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评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