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运用[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7:1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运用》。

第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教师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但教师如果只一味追求表面上的师生互动,形式上的热闹氛围,而对课堂中的其他生成性资源视而不见或不及时处理的话,那么不仅教学效果没有落到实处,而且许多宝贵的资源也被白白的浪费了,学生也会错失进一步地深入学习与开拓思维的机会。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生成的问题,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开发成教学资源,将会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二、对生成性资源的认识

生成,一般来说是指起源、创世、创造、产生和发生,就是“在新的情境中产生”。本文中的生成,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情的变化,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调整,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机智与合理调控。生成性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对话、情境设置、教与学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超出预先设计的问题。课堂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常见来源、特点与作用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常见来源

1、学生练习中的问题与错误。

2、学生回答中的“节外生枝”。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迸发的思维火花和教学机智。

4、学生讨论中的分歧。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特点

1、创造性。在教学中,教材是范例;教学活动是过程,二者是预设的,但不是不变的。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数学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源于创造。

2、突发性。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有时是学生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结果,带有突发性。但是这并不是说,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而完全不预设。科学的预设还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深入地备课,才能对生成的信息作快速地判断与取舍,才能把所需要的纳入到准备的“预案”中,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正如歌德所说:“我能看到什么,取决于我已经知道什么。”

3、可挖掘性。使用任何一套教材进行教学都需要师生去挖掘、去创造性地使用,才能激活课堂中的教与学。例如:新教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生活情境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4、不确定性。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体现在教育价值的不同,有时还可能产生负面的教育效应。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作用:

1、对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的完善。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心理世界、思考角度、思维方式与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是同一件事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课前,虽然老师已经有了科学的预设、理性的思考、精心的安排,深入地备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备学生已有的经验,备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对于所有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是无法一 一预设出来的。在具体实例中,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设计这题的初衷,主要原因是老师在题中设问开放过度,但是学生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求异思维和诚信品质,教师及时肯定与后来向数学运算方面的引导弥补了预设中的不足。

2、引起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乃至教师教学设计中的失误、灵机一动等,如果能被教师及时地抓住并恰当地进行引导、挖掘、升华,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可能。都可能成为有利于学生成长、课堂教学的闪光点,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在七年级《合并同类项(1)》一课中,老师把同学分成六组。在讲完同类项概念以后,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给每组十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了一个单项式,把这十张卡片中的同类项找出来,以达到巩固理解同类项的概念的目的。在课堂上同学们领到任务以后,开始操作。第二组同学花了两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三、四、五组同学花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也完成了,而第六组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于是老师请第二组同学展示活动成果,在学生展示完了以后,老师示意他们坐下,却发现个别同学欲言又止,就问:“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们组在活动时,先由组长给每人发两张,然后由一位同学读他手里的一张卡片上的式子,如果谁拿的与刚念的正好是同类项的,那么放在一起,完成了一组后,再读另一张,重复刚才的过程,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老师接下来肯定了这组学生团结合作的做法,并花了几分钟讲了合作的好处。在上述例子中,老师的预设活动的意图是巩固同类项的概念,结果同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合作的好处。老师及时的肯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合作学习的作用和如何有效合作。让学生带着问号进入教室,解决一定的问题后,又带着一 些新问号离开教室,到生活的大课堂中继续探究和实践,无疑这些也都得益于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重视和利用。

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两种方式的具体优惠措施的有关资料,并根据自己对调查取得的资料的理解自编题目作为课堂例题。老师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利用函数与不等式等有关知识点解决了问题以后,一个不经意的问题又引起了讨论声一片。这样的教学氛围的产生在于教师设计的情境被学生所熟知,可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更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生成”。

四、在课堂中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挖掘与有效运用

1、乐观看待学生练习中的问题与错误,挖掘生成性资源。

在课堂上学生不会只是一种思路,与教师具有同样的想法;教师也不能穷尽学生的所有的想法。对于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特殊解法,教师要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做出最恰当的应答与判断。教师既要抱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接纳孩子的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想法,又要注意不能忽略数学中的本质的东西。

老师对于学生所犯的的错误进行及时而又自然的纠正,那么这一环节就可能因此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的资源和财富。同学有创意但不完美的解题方法,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次好的契机,让学生懂得:解题方法不仅要有创意还要看是否具有科学性、严密性、严谨性。所以,在课堂上不要怕学生说错了、做错了,那是在给大家创造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2、关注学生回答中的“节外生枝”,捕捉生成性资源。

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可遇不可求,它就像闪电,一闪而逝,因此,及时发现极为重要,利用得好,它就会产生无穷的“能源”。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在课堂互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这些资源更有意义。

3、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情境,抓住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真实化的境地里,以便于理解和感悟,因此,情境应该带有明显的生活化和冲突性,这样学生体验其中,经历新旧知识、方法的异同或矛盾,才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问、有所生成。

4、及时抓住学生讨论中的分歧,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

讨论往往是学生真实想法与知识快速运用的反映,教师对学生在讨论、争辩中所反映的信息,要有敏锐的感觉,准确的判断,最终作出恰当的反馈。

五、结束语

课堂中的生成既没有固定的、现成的目标,也没有刻板的模式。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素养。科学的预设与有效的生成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对生成性资源及时地捕捉、恰当的判断、合理的选择与有效的运用。

广济初级中学 田淑梅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

生成性资源的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开发生成性资源必要性

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何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

通过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1、对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过去教学的价值定位是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它突出的是知识,到后来发展为能力,最后发展为智力。现在我们感到这个过程只是停留在认知领域。人是整体性的存在,课堂是丰富的、综合的动态过程,价值是多方面的。教学是学校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就数学学科来说,它渗透着科学精神,它的理念,它的逻辑,创造数学学科的人的语言都有着巨大的价值。这是我们对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2、对学生地位的“新”认识

以往的研究中,曾提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认为学生的地位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至少是以下三个教学资源。学生原有的不同经验,是我们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这是第一个资源。第二个资源是差异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水平,有表达的独特方式,这些差异也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在课堂上捕捉差异性资源。第三个资源是生成性资源。这个资源是教学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每一个小脑袋动起来,会有许多奇妙的东西,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我们最难做到的是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课堂是锻炼教师捕捉、判断、重组信息的能力的最好场所。

3、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我们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积极的、有效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就像是一个网络,学生是网络上的节点,网络上的节点都在活动,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在交流过程中生成新意见,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构建者。学生主动学了以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是否会冒出连教师都没想到却十分有意义的建议和聪明的方法,同样不能完全预测,这就使原来具有极强确定性的课堂教学,变得相对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了。课堂教学过程是围绕着一致的目标,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使课堂的中心呈多元、动态的形式。

*** 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驾驭课堂教学,是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修正。

***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虽然经过教师周密备课,不可预测事件仍会经常发生。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迅速的判断、及时的反映和机智的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有不断涌现出的新的生命信息。生成性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等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目标及教学中的偶然事件、乃至失误、灵机一动等等,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气,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如果能被教师捕捉到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对师生的成长都会具有积极的价值。

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地做课堂的主人,同时也更好地反馈教学情况。

2、因势利导原则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也多种多样,这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根据变化的情况,多运用疏导性、铺垫性提问适应变化的情况,因势利导,将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

3、实事求是原则

课堂上偶发事件是学生或外界环境造成的,也有教师讲课中的细微失误造成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应实事求是,心胸坦诚,或从失误中引出启示,使大家的认识更深刻,或设法巧妙更正,将事故变为故事。

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的基本原则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1、立足教学资源,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往往仅仅只围绕教科书讲解,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探求课本以外知识的能

力。而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对教材重组,筛减、添加、更改,使之为学生所用,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相关知识,从而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教材。象这样的数学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电影以至DVD等存在着大量可利用的案例素材,是难得的教学资源。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2.巧用生成资源,捕捉智慧亮点。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创意的调整,找出适合课文教学的最佳轨迹。教师要擅于捕捉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并且善于引导,巧于点拨,长于调控,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讨论 进行适当的归纳与对比,归纳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查阅研究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由此可见,一堂课经常会与课前预设不完全一致,会涉及到各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兴趣、注意力、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对问题会有不同的、乃至错误的看法,这些言语、行为或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的资源,值得研究。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3、协调资源关系,活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着平等的、多维的对话,这些都是宝贵的生成性资源。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个性化语言、情绪的表达,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意见、建议的提出,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善于发现各种有价值的资源,给学生质疑、争论、反驳的机会,加以引导,点拨。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因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是“宽松、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战者、学生茫然无助的引路人、示范的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攀登、去创造、去跋涉,课堂上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课堂。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4、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即从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活动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和实验,从而发现数学本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学习。同时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参与“形成生成性资源”的全过程。学生的求知欲是其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5、合作交流与尝试是生成性资源形成的保障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人对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发现、思考、与人交流,归纳才能更好的促进能力的提高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单纯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经历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师生交流、学生合作,逐步展开对知识的探究。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6、课内课外相结合巩固加强生成性资源

在课堂教学保障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课后思考题巩固加深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

此外,课内课外相结合可加深体验感悟,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探索数学规律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体验,从而获得对数学进一步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提供数学史料和背景知识、数学调查、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的延伸的介绍等,都能使生成性资源得以加强和巩固。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7、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也经常发生。

A如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思维在某一点上受阻滞。对策:寻找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调整教学进度,放慢教学步伐,提出些过渡性问题或补充相关知识。

B如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接连出现错误。

对策:学生出现问题具有典型性,教师不要急于给予

评价,而要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检验发现矛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如果是学生对新知识比较陌生,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对策:注意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给予启发,多提出些铺垫的问题。

D如果学生提出教师未预想的问题或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较难解决的问题。对策:教师可采取暂时悬挂法,与学生课下解决或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寻找答案。既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E如果对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学生感到有困难。

对策:教师可以用直观教具、图象或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

F如果学生对探究活动思路非常活跃,很难在课堂上控制教学时间。对策:教师应将学生的成果尽量多的在课内交流,课上没有充分展示的可以通过学习园地的渠道公布。同时教师应合理实际探究活动的个数及时间安排,充分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结:

可见,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捕捉与利用。“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

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一位哲人。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天才的眼睛。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我们只要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

我们就能重建起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并在重建过程中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

第三篇: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黄梅平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生成性教学以发展个体生命生成为前提。教育过程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心理平台;在个体人生品位、情感世界、审美情趣、道德良知以及社会行为方式的参与下,教育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关怀。中学政治课是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落实的德育课,学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在体验中,才能真正生成学科知识、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所以政治课教学应是鲜活的生成性教学。政治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政治教学过程。政治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应善于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这就要教师要有开放 的心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通过偶发和意外事件,捕捉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课程资源,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一.重塑师生关系,转变教师角色是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前提

动态生成的环境必须是民主、平等、宽容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互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也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作用的出发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呈现的状态.如不断变化的需要、兴趣、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学生,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创生、开发教学资源。从教学过程的发展看,学生的积极活动虽然可以生成新资源,但是由于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必须把握好方向,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如果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就没有师生有效的交往、互动,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具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各种反馈信息并加以识别,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对所识别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应进行研究分析,重组课堂教学资源,使其与原有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及时调整自己设计的教学结构和教学目标。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必要条件

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这种课堂文化,表现为师生间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还应注重赏识评价,它是课堂生成的“助推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才可能随时生成。

三.精心预设动态教案是充分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保证

强调生成不是对教案的否定,相反它对教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设计理念。它要求教案是既定与灵活、确定与不确定、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再是针对某课或某个知识点一对一的设计,而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的逆向式、递进式、跳跃式、发散式变化,变固定式教案为多假设式方案,使自己能在实施中调控整个教学场景。不再过分追求精细的提问、预设标准的答案、准确计算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甚至精心设计每一句话,而更重要的是课前做好应付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随时利用好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捕捉住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四.巧妙创生教育机智是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关键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敏感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

中特别是突发事件情况下,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综合能力。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机智和灵活驾驭教学的能力,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突发事件中有价值的动态资源并及时进行重组。教师缺乏教育机智,“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他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中的好教师”,更不能轻松驾驭今天的课堂。

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碰到一只麻雀飞进教室,学生注意力全被这时麻雀所吸引,麻雀飞走后学生还议论纷纷,于是教师借机讲起“麻雀的冤案”故事:

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却是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然后,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对此加以分析,同学们对此热烈响应,兴趣十足,有的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说明麻雀对人类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还有的从认识发展的角度,说明人类对麻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偶发事件的出现,使生成性的资源带有偶然性,面对偶发事件对学生所造成的冲击,教师采取消极回避、视而不见的态度,或对学生的议论采取压制或训斥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师生情感关系,还可能会挫伤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如能联系正在上课内容,恰好以此充当鲜活的“情境”,来分析课文的内容,如与上课内容联系不大,可利用政治课内容的宽广性和德育功能,以此充当“材料”,给学生提供了一片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分析说明问题,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理解,实现政治课的价值取向和德育目标。

五 锤炼课堂生成性教学语言,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开发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课堂语言是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听课情形的客观变化,出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目标进行及时局部调整的需要而临时组织、生成的语言。政治课的课程特征决定了政治课堂是生成性问题多发的课堂。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改革为学生知识和情感问题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空间。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性课堂语言的价值正不断突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途径锤炼政治课堂的生成性教学语言,使之呈现出简洁、逻辑、生动、激励、开放等特征,有利于真正突破教学中的知识情感重难点,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知识创新。政治课堂上,当学生提出生成性问题时,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他们的情绪正处于兴奋的状态。如果这种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与保护,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情绪得不到宣泄,则学生的整个学习心理节奏将被打乱,他们对政治课堂期待与参与的热情将衰减。优秀的思政课堂生成性教学语言承担的正是这一调节学习情绪、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作用。而现实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却是多层面、多方向的。这些多层次、多方向的思维活动是各种创新活动的萌芽,是最值得宝贵的东西。如果这些在课堂上教师“预料”之外的思想火花得到及时、明确的语言肯定和引导,必将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保护和发展。

如果政治教师面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甚至有时是学生的故意发难时,能够有理有利地快速作出回答,并能在自己的生成性课堂语言中展示出即兴发挥的博学、机智、幽默等特质,往往能够获得学生们的佩服和欣赏,使他们“因为喜欢一个政治老师而喜欢政治这门课程”的各种各类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真正意义的有效的动态生成。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技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鼓励学生质疑、探索,那么学生的个性智慧将会得到尽情的张扬,课堂教学将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让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发展、道德升华的主战场。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智慧应对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一般特点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随机出现的教师预期之外的超出预设方案的影响课堂氛围、师生思路及行为的即时信息。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自主性不断增强,课堂变得更加自主、更加开放,生成的问题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类生成性问题。这些生成性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成性。例如,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对话中因思维融合、思想碰撞、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总结反思而即时生成的新情境、新发现、新思维、新方法、新疑问,这些问题的生成是即兴的,是随机的,是来自课堂自身的。二是动态性。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会随着教师应对方法的不同而发展,有的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从而使生成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三是多样性。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地理问题、教学进程中的一次突然冷场、一次干扰教学活动的突发事件等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四是隐蔽性。课堂中大量的生成性问题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蔽的,有些甚至是稍纵即逝的,例如学生心中的一个疑问、教师一句影响学生思维判断取向的口误等。

二、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现状

课堂中许多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成性问题,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会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彩,对师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价值。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大量蕴涵教育契机的生成性问题,许多教师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原本鲜活的课堂并没有因此而灵动起来,预设与生成并没有达到和谐与融合。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

1.教师过于强调预设,对生成问题置之不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的乐园。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固执于“表演教案剧”,忽视了课堂的民主性、开放性和生态化特征。有的教师在课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往往是按照知识目标和个人思维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预设,甚至课堂中每个教学环节或每个知识要点讲授的时间或回答问题的学生代表等都事先进行了安排,课堂教学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来展开和推进。这样的课堂,无疑会使蕴涵生机和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变成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造成了教学活动的僵化和刻板,从而使学生生态主体居于被动、压抑的状态,抑制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发展。这种预设看似周密严谨,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信息资源。有时,即使在课堂中出现具有潜在价值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如果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范围,许多教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以至于经常使课堂僵硬、枯燥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活力,使教学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2.教师过于关注生成,使教学目标偏离方向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不可更改的,也不是脱离教学目标、随意生成的。任何课堂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设计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进程中无论有什么样的生成,教学目标都不能丢,教学的主旨都不能偏。然而,有的教师机械地理解生成的含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对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不加判断,一旦发现有生成问题,就紧抓不放,一味地跟着学生跑,缺乏科学的有机调控和价值引导,导致课堂思维散漫、失却中心而陷入无序状态,致使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课堂教学成了没有方向的航程。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也尊重了学生,但缺乏目标意识,甚至影响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

3.教师缺乏基本素养,让生成资源悄然流失

可以说,每一节课都会或多或少有生成性问题产生,许多生成性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事实上,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使许多能够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白白流失,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彰显;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也意识到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意义,却因缺乏对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探索研究和应对能力,不知道如何甄别、取舍、利用这些生成资源,不知道与头脑中固有的课程资源建立联系,致使身边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悄然流失,无法将有潜在教育教学价值的生成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1.课前充分预设,关注生成

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难以全部预知的,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社会阅历、心理特点、听课状态以及课堂具体教学内容等,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时,对课堂中可能生成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例如,教师在备课时,要能设想学生在学习每个知识内容时可能会产生什么疑问、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要事先做好应答这些疑问或问题的多种准备;又如,教师上试卷讲评课时,事先要对试卷中学生的典型错题多备几种解题方法,讲评当中发现学生接受有困难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其他方法来应对。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真正顺学而导,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与学生对话,才能收获诸多生成的精彩。只有这样,在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才不至于手足无措。

当然,课堂是复杂的,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变化,应该进行弹性预设。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主干内容、过程与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教师在进行课前预设时,要研究学生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对学生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进行弹性化的设计。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合理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2.课中智慧处理,应对生成

丰富繁杂的生成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学生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向教师质疑。再如,教师分析了某个问题后,学生顺势进行深度追问。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不符合课程内容,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干扰或阻碍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对生成性问题的价值进行准确判断。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法,巧妙引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往更广或更深处进行积极的探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又能让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不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如果对课堂整体没有太大影响的,如学生偶尔做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窃窃私语,教师不必刻意去制止,最好采用轻描淡写应对法,如用轻柔的语言进行提醒或用眼神、肢体语言示意学生停止不当行为。

3.课后勤于反思,优化生成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态度和眼光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以提高自己应对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善于进行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增强处理教材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性,使课堂生成性问题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教学价值,还能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及时回顾,并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作深度剖析与深刻反思。教师课后除了一般性反思,还要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重点反思,例如,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自己应对这些生成性问题的措施是否恰当?这些生成性问题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课前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预想存在哪些偏差?……通过及时反思,教师能发现自己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应对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巧妙地应对这些问题,不仅能促进课堂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满足学生的探究愿望,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生命的关爱,而且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现专业化成长,有助于深化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更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五篇:巧妙捕捉与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共)

巧妙捕捉与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

科学课堂如同生命的树林,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独特个性的林中鸟儿,我们无法预知结果。课堂教学虽经过精心预设,但是绝不会按部就班地上演,课堂中随即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一些转瞬即逝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不乏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师生互动中暴露出来的新问题或新发现,我们若能敏锐捕捉并善加利用,可以提高科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精神。

一、巧妙捕捉猜想中生成性资源,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离不开猜想,组织学生猜想与假设是科学课堂与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猜想点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猜想时心理自由、思想放松,此时思维开阔、奇思妙想,随即会迸发会一些非预设性的“意外”,有些临时生发的“意外”或许正是创新精神培养的良好契机。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我首先创设了问题情境:“土豆在水中是沉是浮?”有的猜想“沉”,有的猜想“浮”,学生猜测后动手实验得知,土豆放在水中会“沉”。我紧接着提出新问题:“你们有办法使沉在水里的土豆浮起来吗?”我组织学生进行假设和猜想,我原本预设的是通过“加盐”的办法,没曾想学生出现了各种预设外的猜想,有的说:“加盐”,有的说:“掏空做成船”,有的说:“加糖”,看到学生的求异思维激活了,我表扬了他们的想法,赞赏他们善于思考、敢于猜想,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散思维,接着有的说“切成薄片”,还有的说“将土豆装在塑料泡沫上也能浮起来”,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课堂成了孩子们放飞想象的舞台。

猜想往往是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新问题的分析与加工,学生思维活动在冲突中不断升华,往往会出现一些另类的奇特观点,这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物,我们要及时把握住这些创新的火花,及时点评鼓励,激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二、灵活捕捉实验中生成性资源,提高操作能力,培养求是精神

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错误,我们要发挥教学智慧,利用这些生成性错误资源,相机开展教学。

在科学兴趣班教学《吸热和散热》这个内容时,我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分组实验:给同体积的水和油同时加热,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温度,然后停止加热,再每隔1分钟测量出各自温度。在实验完毕后,我让各组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数据,以便分析得出结论。在10组汇报的数据中,有8组数据显示在给油停止加热后温度立即下降,而有2组数据反映在给油停止加热后温度继续升高,而后开始下降,我知道这里面有学生的数据不真实,私自篡改了数据,我首先表扬了2组学生,赞扬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接着告诉学生:“油在停止加热时短时间内会持续氧化,所以温度会继续上升,然后慢慢下降。”我问另外8组的组长:“你们的数据为什么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物体一旦停止加热,就没有热量可以吸收,温度应该会下降,其实我们测量的数据也和那两组一样,只不过以为自己实验出错了,所以就改写了原来的数据。”他们不好意思的回答。“其实,油是液体中的一种特例,水和其他液体一般都是停止加热温度立即下降。你们今后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我趁机教育说。

课堂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我们不必惧怕学生出错,而要及时发现灵活捕捉学生的实验错误,巧妙利用这种突发性的“节外生枝”,使之成为一种教育资源,用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发展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敏锐捕捉合作中生成性资源,提高合作能力,培养集体精神

合作探究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在合作中学习可以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充分开展互动交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合作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导致合作效率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形状与抗弯曲的能力》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教学目标在于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我组织开展了合作学习,各小组进行设计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折成的形状承受力最大?在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小组成员合作不融洽,不讲究相互配合,组内的个别学生我行我素,为了不影响其他小组的探究,我当即对他们进行了个别批判教育,教育他们为了小组的荣誉,主动参与探究,积极动脑动手,增强凝聚力。他们再也不好意思单干了,为了集体利益,他们很快融入团队之中。在集体展示交流时,各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踊跃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为自己小组的成功欢呼,为其他小组的胜利喝彩。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潜藏着太多的生成性资源,让我们开启慧眼,巧妙捕捉和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精心挖掘和开发科学教育资源。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下载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运用[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运用[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 佚名 [摘要] 新课改下,教师不仅要有“预设”的能力,更要有对“生成资源”的把握与利用的能力,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发有限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开发有限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 论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 魏彩萍 邮编:225803 摘要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小学英......

    开发多媒体资源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开发多媒体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动静结合的教学......

    合理运用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全五篇)

    合理运用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摘要] 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引发了教育教学手段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表现就是信息技术逐渐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

    运用农村教远教育资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精选五篇]

    运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中心学校兴兰旺 [摘要]虽然农村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与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总......

    如何开发微课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如何开发微课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衡阳市蒸湘区实验小学 邓玲萍 摘 要: 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短小精悍(10分......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建设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建设 广西教育学院 陆 云 广西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林 洁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理念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课程资源的丰......

    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