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辨证关系

时间:2019-05-15 03:3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辨证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辨证关系》。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辨证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辨证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者需要艺术地处理好几个辨证关系,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亲近文学,增长才干、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做一个现代文明人。

一、主与导

“主”,是指“学生自主学习”;“导”,是强调“教师科学指导”。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科学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可是,当前有一些教师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生自由过多而教师指导不足的现象。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说愚公真愚蠢,移山不如搬家,老师就夸你真聪明;学生欣赏智叟的明智,老师说确实如此你很有见地;争论了半天没结果,老师就说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得非常激烈,表现不错,有兴趣的课后可继续辩论„„却疏忽了文本的核心:古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为了让学生自主,有的教师没了主见,教学失了主次,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有的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有的跟在学生的后面,对学生百依百顺,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成了一名旁观者,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这种打着新课程尊重学生主体的旗号的做法,实属新版的“放羊式”。试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段:

师:我们学习了《孔乙已》与《范进中举》两篇课文,同学们对比一下,看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

生:范进是在逆境中苦苦追寻自己人生目标,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孔乙已是堕落、无骨气、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弱者。

师:你说的真好,有独到的见解。

其实,在这里,明显的,学生误读了文本,而老师未加纠正,反而给予表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指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抓住关键句子,点拨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范进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的虚伪、圆滑,认识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个人飞黄腾达的人生目标的。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出现“误读”的情况是正常的,也可能是经常的,我们老师就应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得真知,述灼见。

所以,那种鼓励学生误读课文,那种鼓励学生任意体验,那种鼓励学生随意探究„„的做法,说到底,是老师推卸了在文本解读活动中自己应该承担的指导职责。要做到“主”与“导”的和谐统一,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充分吃透文本,不必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进行教学,也不必去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更不能采取“放羊式”任由学生乱说一气,而是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用心

爱心

专心

需要,及时对学生解读文本的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和重组,以便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这个调整就是教师积极的艺术的指导,也只有这样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入与出

文本解读,“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的透脱,此是出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一种特殊的“入”与“ 出”过程。“入”,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深度“对话”;“出”,就是在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基础上,完成对文本阅读的再创造。文本解读过程中,“入”与“出”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入”是 “出”的前提,要想得到实效的“出”,首先就必须“入”好,悟透;“出”是“入”的归宿,“见的亲切”是为了“用得透脱”,进入文本的深层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走出文本。然而,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老师对大语文观念和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偏差,导致了对文本解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漠视文本,用热闹的课堂讨论代替个人的“潜心会文”;或错过文本,以浅表的课堂活动代替深层次的思维训练,弱化了课堂教学中深入的文本解读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高、情感丰富、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听过这样一堂研究课,课型是活动体验课,课题是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教者先让学生粗步浏览课文,然后,就让学生仿照文本的步骤,也选五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没有吃透文本中作者选择五样的内在逻辑“生存—生活—生命”,学生就出现了“海选”的现象,选择内容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如此,活动场面固然是热闹的,然而,远离文本、缺乏“内核”支撑的活动,收效也就甚微了。在接下来的“不断舍弃其中四样”的活动过程中,教者仍然没有设计深入研读文本的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者在不断舍弃中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哪怕舍弃生命,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正因为“入”的这个环节没有做透,所以在“出”的时候,就失却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学生的舍弃是随意的,甚至还出现了“首先舍弃亲情友谊,保留金钱”的选择,并且当这个孩子振振有辞地大谈金钱重要的时候,居然还赢得了满堂掌声!这样的课堂,表面的“繁荣”掩盖了对文本的曲解乃至不解,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者应该发挥的导航作用,也未能有效发挥。

如何做好文本解读的“出”与“入”?一言以蔽之,“深入”、“巧出”。所谓“深入”,就是要入乎其内,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神韵美和魅力。所谓“巧出”,就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悄然的过度,迁移拓展,使学生出乎其外,启发学生走出课本,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把课内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运用,为学生终生学习、运用语文打下坚实基础。“出”的一般形式有 “读出”、“说出”、“写出”等。“出”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在课内完成,也可以放在课外。

三、放与收

所谓“放”,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所谓“收”,就是指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再生成,从而使学生自主获得的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在教师

用心

爱心

专心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做到收放自如,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即实现“放”与“收”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下面是笔者在执教《孤独之旅》时的一个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导演,准备将《孤独之旅》一文中农家少年杜小康在芦苇荡放鸭的经历拍成电影,你准备将哪些镜头搬上银幕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结合相关句子,发挥想象,把这个镜头描绘出来。(这是“放”,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嘴里嚼着一截芦根,目光追随着鸭子,鸭群渐去渐远,消失在芦荡深处,水面的波纹,渐渐地平静下去„„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追赶鸭子,迷路了,他颓然坐在地上,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芦苇,像山一样包围着他,白白的芦花,使得他的目光有些迷离,一声水鸟的啼叫,打破了芦荡的寂静„„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坐在船头,双手抱膝,任小船在水里漂浮,他的眼前,慢慢浮现出油麻地的小伙伴来,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去偷罗汉豆„„(以上是学生的回答,因为“放”了,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发,而且,还因为学生对文学作品不同角度的主观感受,答案就容易精彩纷呈。)

师:同学们设计的镜头,角度不同,手法不一,但是,老师感觉到,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说说这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这是“收”,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抓住关键,向着课堂的预设目标牵引。)

生:我觉得,这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用环境来渲染主人公的孤独。

师:恩,那么,他们为什么都要来渲染孤独呢?(追问,再“收”。)

生:为了表现杜小康在孤独中坚强地成长。(回归主旨,“收”到实效。)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怎么“放”?又怎么水到渠成的“收”呢? 所谓“放”,我认为要做到这样几点:1.课堂上要有充分的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2.课堂上要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充足的时间。3.教师还要能设计很好的既注重文本阅读又能调动学生前经验的话题。至于“收”,我认为,应该是教师的恰如其分的点评、小结与讲析,因为现在很多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一般比较注重“过渡”而忽视小结;应该是教师机智而艺术的牵引,因为在学生的课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偏离教学主线的“擦边球”,甚至是远离教学主线的“任意球”,那么,教师用及时的“收”来纠正和牵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还要善于在一定的时候抓住机会“打住”课中活动,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收”不住就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了。

四、疏与密

古人在论用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进去。联系语文教学,就是:非重点内容,学生可以自主学得懂的部分,则可以放手让其自学,此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部分,须绘“工笔画”,用浓墨,着重彩,认真描摹。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文本的解读,需要科学处理好疏与密的关系,力求做到课堂教学环节“疏密有致”,用心

爱心

专心

如果只密不疏,处处做过细的分析,结果欲密不密,教学重点不突出,效果不见佳;如果只疏不密,处处只做蜻蜓点水式的分析与点评,课堂就显得空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浅尝辄止。

如课文《分马》写了两个场面:一是分马的欢乐场面,二是积极分子同老王太太换马的场面。对这些内容,如何处理疏与密的问题?我认为,应看这些内容与主题的关系,看它是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郭全海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他的活动与文章主题关系密切,毫无疑问,文中有关郭全海的文字应是教学的“工笔”,而对其他人物一般可用“写意”带过。

以上谈的事例,是关于文本解读过程中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疏密关系的,其实,在有些情况下,疏与密的关系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密中有疏”。比如,在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时,品味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密”。但是如果我们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全文有关重点句子逐一进行分析和赏评,那么到最后,处处是重点,也就没有了重点。我觉得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采用“密中有疏”的办法,抓住鲁迅杂文的精髓做文章,设计两个“筋”问题:

1、哪些句子是喜笑怒骂成文章的?

2、哪些句子是冷嘲热讽为武器的?然后就找这两类句子进行评说,如此,学生解读文本时就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指向明确,真可谓“挈领一顿,百毛皆顺”。

“疏中有密”。比如,上例《分马》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在分析次要人物老孙头的形象时,相对于主要人物郭全海来讲,它应该是“疏”的环节,但是和其他次要人物比起来,老孙头的自私圆滑又对主要人物郭全海起到了衬托的作用,所以,这个环节的处理又应该是“密”的,是“疏”中的“密”。再比如,一些篇幅短小的古诗文,在教学中,就要想办法用“说读法”、“联读法”、“创编法”„„等形式的“密”的思维训练去填补其教学内容单薄的“疏”。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的时候,我是采用联读式的方法来组织教学的,具体的做法是——从这篇诗文扩展开去,把若干边塞诗歌(王翰《凉州词》、王维《使至塞上》、王昌龄《出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联起来进行阅读,深切感受边塞诗歌意境开阔、风光奇丽、气势雄伟、征战悲壮等特点,然后进入《渔家傲 秋思》的教学,诵读,品析,研讨,感受诗人的情怀,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从这首词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充分活动,然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探究唐宋边塞诗歌的同中之异,加深理解诗人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这堂课,因为采取了“疏中有密”的策略,所以蓄势充分,宏阔大气,内容丰厚,情境动人。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辨证关系,除了以上所谈的四个主要方面以外,教师还需要关注解读文本过程中节奏的张与弛、方法的巧与拙、程序的顺与逆、形态的动与静、语言的庄与谐、风格的情与理„„等辨证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实效,更趋完美。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二篇:(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可见,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德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科的任务,它是一切学科的共同任务。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思想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语文科的思想性具有本身的特点,它凭借的材料无一不是思想情绪的表现。数理化等学科不反映思想感情色彩,不包含伦理道德,自不必说。思想政治科固然是有目的地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其内容一般抽象,表达上强调严密准确和符合逻辑,思想性科学性突出而情感性艺术性欠缺。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选用的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其内容丰富多彩,对学生的影响涵盖了思想品德、理想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各个方面。在表达上常常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精巧的结构和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在德育方面,语文科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这也是在中小学里语文教师常常担任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主要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然有机地进行的。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不必单独拿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应该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语文知识的习得和思想情感的浸染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在组织教学、新课导入、诵读指导、引入高潮、结束课文等教学环节上适时插播相关影音剪辑资料,吸引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净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寓德育于潜移默化之中。

在组织教学方面,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上课前2-3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时间到即走到讲台上宣布开始上课。这种做法显得严肃呆板,影响学生课间自由休息,不大受学生欢迎。如果教师在上课前4~5分钟步入教室,播放与当节课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就既能消除学生的疲劳,吸引注意力,为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又不影响学生的休息与自由活动,时间到即可顺势宣布上课和导入新课。当然,播放的音频视频内容需要精选,既要切合课文内容,又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引发他们的兴趣,而且播放效果要良好,长度要合适。我在教授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时,利用课前休息时间先播放流行歌曲林俊杰的《曹操》,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一曲终了,恰好上课。这时,我再用歌词导入新课: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国英雄曹操的代表作《短歌行》。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弄清一个问题:曹操是一位英雄吗?

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接着我指出,评价曹操要把历史上的曹操和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文学作品中的曹操区别开来,曹操自己的作品是了解其人的较为可信的资料。如此导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价人物,帮助学生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和正确的英雄观。为了让学生充分地领略曹操的英雄气概,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在这节课的结尾,我又适时播放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激情吟唱《短歌行》”的视频剪辑,从而将课文的学习推向高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雄人物曹操的仰慕之情,而且对曹操那种苦于时日短暂、求贤若渴、急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产生共鸣,对帮助学生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也有潜在的感染作用。

二。联系现实,注意发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内容,纵横勾连,整合材料,形成专题。善于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补充丰富课文德育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文章,有不少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其中自然蕴含和保存了中华文化之精粹。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汉魏晋诗三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和秦观的《鹊桥仙》,这两首诗词都涉及到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诗句,“初七”即指的是“七夕”。在当前像“情人节”等洋节流行,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年轻人中影响日趋式微、遭遇冷清遗忘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有责任宣传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揭示古代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其来源包含了在中国流传一千多年的美丽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像“穿针乞巧”“喜蛛留巧”“拜织女”等有关“七夕节”的习俗趣闻更是不胜枚举,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和乐于知晓的。然而,若是单纯孤立地讲解这些不少已经失传的风俗旧闻,难免会显得单调乏味。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这两首诗来学习了解。不仅限于此,为了进一步加深了解,我们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搜索到关于“七夕”的大量古代诗词和习俗记载,精选其中的部分诗词予以解读。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唐代诗人罗隐和宋之问的《七夕》,运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载的唐代“七夕节”的习俗予以解读,在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的同时理解鉴赏唐诗,事实证明效果是非常好的:使学生掌握了一种解读诗歌的方法,拓宽了学生视野,激起他们对“七夕节”和唐诗的浓厚兴趣。有同学甚至兴致盎然地立刻开始测算日期,看今年的“七夕”在哪一天。

其实,语文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不只是“七夕节”,我们学习屈原的《离骚》和沈从文的《边城》时自然会联系到“端午节”,学习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时必然会关注“重阳节”,学习杜牧的作品时自然会联想到“清明节”„„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去发掘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内容,当我们学习到一定的阶段时,完全可以在学生中做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学作品专题赏析研讨会。如此,必将大大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教材为载体,注意联系生活,即兴发挥,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以至于改善学生的个性品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衡量语文教学是否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发挥其育人化人功效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从小学到初中以至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顾虑增多了、想法变复杂了,性格趋向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内敛。在高中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一般是很少的,无论教师怎么鼓动激励,效果总是不佳。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一课时,我有意突出讲解了当时“耻学于师”的奇特社会环境,结合课文内容,讲述了韩愈奋然不顾流俗笑侮,抗颜而为师,虽屡遭排斥打击仍坚持倡导师道尊严并身体力行的事迹,在学生纷纷为韩愈唏嘘慨叹、打抱不平之时,我顺势向学生发问:

如果你是韩愈,如果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有着畸形社会风气的环境中,你敢于与强大的流俗势力抗争吗?你能够做到特立独行吗?

由于学生已经被韩愈的精神所感染,立时就有好几个学生应道“能”“敢”。我抓住时机,说:

光口头上说“能”不算是真的能,要有行动上的表现来证明,现在就请你们勇敢地举起手来!„„如果我们连周围的同学都没有勇气去面对,将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里,又如何敢坚持真理呢?„„举一次手容易,难在长期坚持举手!„„也许我们在举手的过程中会像韩愈那样遭遇误解、失败和嘲笑,但我们一定不能因此而退却!

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经常积极举手发言,并不是一件小事,它能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优劣、学习主动性的强弱、个性品质是否开朗健康、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等等。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认识到语文教师在德育上的特定职责,充分利用语文科的特点与优势,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善于捕捉时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解读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解读新课标

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下面我主要从“新课程改了什么”“怎样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新课程标准需要什么样的教师”3个方面谈谈我的浅薄的理解。

第一部分:中学语文课程改了什么中学语文课程到底改了什么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首先就是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过去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强调知识的传授,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收效甚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朱自清的〈〈春〉〉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间写得好的句子,并运用“我认为——句子(或词语)写得好,它好在——(用——的修辞,写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有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更多的同学赏析得非常具体、合理,这样,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良好的语感也逐渐的在培养。周末,我还布置了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找春天说春天”为话题,让学生在自己家乡找不同的观察点,如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池塘里的水,有的小组重点观察花草,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树木。在课堂上先问问大家找春天都找到什么,再互相发问。有的同学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了”;有的同学提出“我想知道现在有些什么花开了,好看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自然地变成了交际话题,互相的问答过程就是双向的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些男同学折下了柳枝,带来了桃花,有的还带来了小鱼,用实物来说明这是他们找到的春天,我首先肯定了他们善于发现生活,同时也告诉他们: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不要乱攀摘花草树木。看到他们羞愧的低下的头,我想他们的品德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第二个转变就是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这与过去的那种过分强调教法,强调老师在一堂课中的主体地位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研究的是“这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安排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怎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还是结合教学实例来谈一谈。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这首现代诗相信很多老师都上过,这一课我曾经讲过公开课,大家都知道,一首好诗,其实也是一副优美的画,还是一首动听的歌。在教学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读,想象一个女孩子站在船头,望着愈来愈远的祖国,想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母亲,只有一只一只的折着纸船,把她抛向太平洋,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这样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自己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同学想象出了当时的冰心脸上挂满了泪水,还有的同学甚至想到与自己的父母亲人每一次离别的场景,这些都说明同学们已经融入了教学的过程;欣赏完了画面,我又让学生听了满文军的〈〈懂你〉〉这一首歌,这首歌同学们也许听过很多遍,但在那个特殊的场景下,大家都闭上了眼睛,仿佛和歌声融为一体,谁也不忍心去打破那种宁静,我发现有一些同学的眼眶都红了,有一个叫余吉的大山里的小女孩还落下了眼泪,我还需要说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一个实例就是在教学蒲松龄的〈〈狼〉〉这一篇文言文时,我先指导学生利用课本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把全班分为6个小组,分别给每一个自然段配上一副插图,小组成员很积极,会画的拿起笔画,会写的为插图题小标题,连那些平时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同学也热烈的参与讨论,出谋划策。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中间,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远远强于老师空洞的说教。看到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很欣慰,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了以人为本,又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目的。[NextPage] 〈三〉第三个转变就是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社会是个大课堂,教材要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而新课程标准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如课外阅读,书法训练,诗歌背诵,看电视报纸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叫“走进戏曲天地”,我看到这个话题感觉很棘手——我自己都不会唱戏曲,对戏曲了解都不多,让我怎么上呢?在一个周末,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回家向老人学唱一段戏曲,不管什么剧种都可以,星期天我要检查的。学生顿时沸腾了,我也在心里打鼓。到了星期天,我让同学们唱给小组长听,小组长列一个表,把同学所唱的曲目,剧种,唱的质量是好、一般还是优秀列出来,反馈的结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有95%的同学多多少少学会了一段,并且剧种多样,有的唱黄梅戏〈〈天仙配〉〉,有的唱京剧〈〈红灯记〉〉选段,有的唱〈〈花木兰〉〉片段等等,问起他们是怎么学来的,有的是从电视里学的,有的是跟自己爷爷奶奶学的,有的是看影碟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比如戏曲的几个剧种;京剧的角色;每个剧种有代表行的人物,这都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学到的,真可谓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体现了新的理念。

再比如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的话题时,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课后查资料,看看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并搜集整理一些有关黄河的俗语和诗句,学生看电视,看报纸,有的同学甚至通过父母帮助上网查资料,通过捕捉信息来学习知识,今年的暑假,我给我们班的学生布置的暑假作业是:至少看一本课外书,我推荐了诸如〈〈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爱的教育〉〉〈〈西游记〉〉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名著,看完后还要交一篇心得,可以是对故事情节的感悟,也可以是人物形象的赏析,心得的篇幅可长可短,只要是有感而发即可,我还布置让学生坚持每天看看新闻联播,那这个学生是否做到了就要靠家长的监督了。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如果说我们的课本是一部小百科全书,那么社会就是一部大的百科全书,它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作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开放,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四>第四个就是课程评价的转变。由过去的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由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察能力为主转变。

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失去自信心。所以,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反思一下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端。教师在衡量过程中往往因主观原因而产生偏差。有的是根据一时一地的表现来评价;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绩代表全面;更不可思义的是,有的仅以师生关系是否密切作为标准。至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现象,也不是一列二列。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

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是否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否能掌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是否善于口语交际,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有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面,能流畅的朗读课文、是否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由单一的评价标准逐步向多元化转变,体现教学的人文主义。在评价中我们应注意中和性评价,加强形成性评价。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首先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多项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用语言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语为主。“你的作文写的真好,要是你的朗读能力也能像作文一样流畅就好了”,“你有进步了要坚持哟”等。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并适当记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其次,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同学间互评、家长评价等多方面信息相结合,给学生一个适当、贴切的评价。第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并提出建议。但教者要明确,考试不是教学的唯一评价方法,只是众多评价方法中的一种只能衡量学生在某项能力上的高低,不能代表评价标准。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就是将众多评价方法有所取舍的结合使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检查学习效果。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师公正的对待,他们都能在应有的位置上发挥最佳作用。那些一度被认为反应迟钝、行为荒唐、甚至不可救药的“朽木”说不定就是将来的达尔文、爱迪生、牛顿。所以,再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书育人。[NextPage] 第二部分:让学生走进语文乐园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1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2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1)、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

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我再请同学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七年级的《安塞腰鼓》《山中访友》《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

(2)、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

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我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其一,我在班中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其二,我充分利用每天晚读报的时间,把每周星期天的读报时间设定为听读欣赏课,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了诗情画意。另外,我还让同学们作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了广读诗文的热潮。[NextPage] 3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 教学是一种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

(1)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 在上《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我设计了一个答记者问的小环节,我班梅蔓和曹玉玲两位同学扮演记者,像模像样,她们设计的问题尖锐,在采访的时候很快进入角色,又是和被采访的对象握手又是说再见的,她们落落大方,面带笑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课前我只是稍微点拨了一下,创意的部分据她们自己说是从电视上学来的。在教学《童趣》时我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盯着教室里的电扇,让他们切实的体会到“项为之僵”的感受。教师创设了情境,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使课堂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语文。

(2)小组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适时的点拔和指导,最后就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就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

(3)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 学生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有的同学在给保护小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绕”;有的同学给喜良车行设计了这样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喜良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NextPage] 第三部分:新教材需要全才的教师 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几点就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搜寻信息 博览群书 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语文兼顾 训练驾驭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三、左右逢源 多才多艺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教的程序和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巨大差异。语文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的明白,说的清楚,看的透彻,写得生动,思的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如教《在山的那边》和《童趣》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让学生直观;教《理想》时,我唱了一首《理想之歌》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内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情感交融

因材施教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探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对学生有关爱,在教学工作中就会有动力、有办法、有信心、有成绩。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这样,教师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有所收益。不能一刀切,优生适当增“量”,困难生“吃饱”就行。这样可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导。

五、多动脑筋

勇于创新 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延读。多开展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语文世界去漫游,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情语言的含义,让他们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实际价值。

总而言之,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总之,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课改也不是纸上谈兵,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战场,只有老师的观念首先转变过来,语文新课程标准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希望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一路走好!

宋晓燕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我认识到培优补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国家的栋梁,首先应该重视特优生的培养,使其从小能在好的方面,发展其聪明才智的特长及综合素质的能力,使其从小养成努力学习,出类拔萃,为以后的成就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存在一个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后进生的转化。下面就后进生的转化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优先提问法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窗口。而后进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所以,我认为教学过程中优先提问差生是使之得到转化的一个很好途径。由于他们的基础和能力都比较差,我就多提问他们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每节课上都能体会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这样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逐渐让他们主动想、主动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分类教学。

(一)分层次练习

在平时做小状元上的练习题时,我首先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然后逐步提升,增加难度。其他学生在做的时候,我则重点巡视个别辅导后进生。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基础练习。至于难题,这时我会讲评着做,这样学困生不会感到有很重的负担。相反一节课,他们也会有所得,有所进步。

(二)分层次布置作业

对于“后进生”,我让他们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减少作业量,专项训练,以建立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学校允许的补课时间内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五、坚持不懈地关爱后进生。爱,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后进生普遍自信心不强,学习习惯无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我多鼓励他们,多和他们谈心,只要发现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我都及时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实践证明,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温柔胜于强力,成功的背后是激励”,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可以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是一种费力小而见效大的好方法。

六、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到实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我的教育下,有所进步。在特优生的培养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一、重视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自觉性,使其在好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

二、让他们明白读好书的作用,介绍或推荐特优生适量课外阅读,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以便在习作中能灵活运用,提高习作水平,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三、适时让特优生做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让他们感受困难和挫折,然后教育他们如何对待失败,让他们知道“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才能攀登科学知识的高峰。

四、发挥特优生的作用

在我班,我让一个特优生帮助一个后进生,这样既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又让他们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在人与人的不断交流中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薄,使自己愿意与同学交往,取长补短。

以上是我在培优补差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谈不上什么经验。在今后的培优补差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培优补差总结(语文)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10:54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开学初,我在班级中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优补差计划。我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渗透“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为指导思想,以打好基础,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为目标,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扎实地开展了此项工作。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培优补差工作,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培优补差工作总结如下:

1、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法学法,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期伊始,我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以及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系统地阅读了新大纲对二年级语文提出的要求,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同时,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考虑进去,注意每单元的训练要点和延伸迁移的难点。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把更多的发言机会留给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分为难、中、易三类,让优等生回答较难的问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较易的问题,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施展自己的机会,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这种尝试,同学们的发言积极性越来越高了,连最不爱举手的学生也敢展示自己了。

2、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第二课堂活动是培优补差的基础。这学期一开始,我就依据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挑选出了10名学困生,把他们编为培优补差活动小组,利用每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进行基础知识的补救。辅导有内容,有记录、有组织、有纪律,有时开展一些朗读、背诵、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内容,在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长了求知的欲望。

3、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每位学生具有很好的心理环境,也是培优补差的关键点。在培优补差过程中,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辅导时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并在小组内开展了比、学、赶、帮、超活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感到格外有精神。不爱做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少,课堂上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通过培优补差工作,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

在培优补差过程中,我经常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家长特别重视家庭辅导,为培优补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培优补差工作,我班学生中优等生逐渐增多,学困生逐渐减少了,可谓是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落实了素质教育。培优补差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有决心、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班的教育教学质量。

2008年的工作又开始了,结合上期工作的得失,特对本期工作尤其是培优补差方面的工作做以有的放矢的安排:

我所担任的七年级的两个班级在学习程度上,在学习态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班学生是两极分化有些严重,从两个班比较来说,优等生一班要好于二班,可是从平均分上来说,二班的成绩又总是高于一班,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一班出现低分的同学比较多,所以在本期内,一班我侧重于补差,二班我侧重于培优。

对于差等生的培养,我首先会从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做起,在这个班里有两三个同学,基础很差,原来我总是对他们特殊照顾,有些作业他们可以不作,或者要求背诵的课文他们可以只背部分,但是从最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有些任务他们是可以完成的,当然这得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和监督,所以这学期将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同时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注意他们,关心他们。

通过和差等生的接触,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尤其是这两个班的学生,在智力上和其他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所缺乏的是让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让自己逐步提高的耐心,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老师课下和他们的接触、交流,以及对他们思想的熏陶。

对于优等生的培养,则是让他们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他们的课外阅读面,比如适当的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如各种名著,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也常给他们多一些练习,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更深层次的题型。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对于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及时总结,让他们明白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总之,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包括班级中间的部分,在本期工作中,我都将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每一个人,设法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力争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之外,则尽自己的最大可能让他们保持着这种兴趣,而且我永远记着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也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当然这种夸是需要技术的,这就更加要求我在本期工作中多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将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我的教育下,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在进步。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甘肃省白银市第六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巴东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五、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青海湖, 2 梦幻般的湖》设计的“对话式阅读” 教学与过程,就较好地体现了对话式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青青的草地、清朗的天空、迷蒙的鸟岛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2)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细看青海湖的现在,展望青海湖的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3、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如何写草地、湖水,又是如何写鸟岛的?为什么要这样写?(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试找出几处,品味其梦幻般的意境。(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文中写关于青海湖的传说不属于自然描写,这是否与本文写景的宗旨背离?你有什么看法?(4)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能否调整一下顺序,或者只写湖水?

4、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譬如: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青海湖?'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1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第五篇:(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语文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摆正师与生、教与学的位置,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氛围,让他们投身到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去。

语文课堂中,教师重视运用各种手段优化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魅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但在语文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时仅为“装点”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课堂中教师不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学缺乏平等性,这就对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怎样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整合起来为课堂教学服务?”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融信息传播与信息控制为一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基本要素:信息拥有者、传播媒体和信息接受者。

如果说老师是信息的接受者,那么教学手段则是教学信息的媒体。

教学手段如何运用,对于问成整个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关系重大。

我国现代化教育中教学手段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教学手段,另一类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亦称传统教学媒体,有悠久的历史。它包括教师的口语,体语、粉笔、黑板、教科书、标本、实物、模型、图表、实验仪器等,其中实物和口语是最古老的媒体。十九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用来传递各种信息、经验或体验的媒体品种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改进、完善,信息熔炼不断增大。语言这一古老的媒体已经通过无线电传播或由录音记录或重放;文字的载体已由甲骨、丝绸、纸张向现代化的胶片、磁性黑板电子黑板,以及投射胶片等演变;幻灯、投影通过光学系统将用像投射在大荧幕上,是大幅挂图的发展。电影、电视、录音机、录像机、语言实验室等这些靠电声波,电磁波传递教育信息的手段,即为电教手段亦称现代化教学手段或现代化教学媒体。

一、现代教育媒体的课堂应用。

1、正确选择媒体,创造课堂教学情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性认识某件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媒体所具备的特点不同根据其功能选择和应用,有助于创设情境,让学生犹如置身于语言文字所展现的意境中。

如教师在《可爱的草塘》这一课里,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么大这么美丽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亮,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段文字写得很优美教师专门录到了优美的浪花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听教师的朗读,让学生展开丰富想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象,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体现情感!又大又美的绿色海洋,微风中,碧波荡样,置身此境,有赞叹,有喜爱这样就能把作者那种热爱草塘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等灵车“时,先播放录影,渲染气氛,引导学生看北京长安街上男女老少盼总理灵车时的气势恢弘地悲壮场面,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入”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灵车的真实情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了感染,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及其教育功能达到了最佳状态。

2、灵活运用教学媒体,使语文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然而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换句话,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性。传统的粉笔、黑板等教学媒体很显然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教学的需要。

其实寓语文课堂教学于乐,方法异常多,如启发想象、比较异同、分角色朗读、表演,甚至还可借助录音机、录像机、实物、挂图等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

在小学阶段学生抽象思维正开始发展,而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但如果单靠语言文字提供的形象思维,无疑会受到知识、阅历、经历的限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便能化静为动。

如投影幻灯,能传递具体、形象、逼真的直观画面图象。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图象对小学生来讲具有强大的磁力效应,它往往使学生入情入画入境地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在教学《桂林山水》中,教师用投影幻灯展示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用计算机点击出一只又一只的竹筏木舟,人们悠闲地荡漾在漓江上,并用计算机配以适时的课文朗读,此时,字画相连,情境交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语感之美。

还有录像、影碟等,同时同步传递图文音像逼真的动态信息。古人云:”耳之能听也,目之能视也鼻之能嗅也,口之味也。“运用视听媒体,采用音像同步来渲染,激发学生想象,数种感官协同活动才能提高学习效益。如《荷花》第四段,写作者陶醉在美的境界之中,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花,看到”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的动人景色。教学时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和课文录音,投影荷花动人的图象,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再让他们闭上眼睛,伴着乐曲展开想象:”我看到蝴蝶飞过来,它告诉我荷花开得真美啊!“”我看见青蛙跳出来啦,它呱呱地唱着赞美荷花的歌曲!“„„如此声像渲染,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并使想象有感而发,有情可依。

就像我在教学《林海》一课时,要求学生体会林海的大和美,还有作者的感受。但学生没有见过这么多树,更不知道树的动态,如果只靠读课文并进行想象是难以达到要求的。所以,一开课时,我启动了录像,并说:”同学们,这堂课老师先让你们跟着摄像机去逛一逛原始森林。“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及人们在其中尽情赏花的片段。学生们很兴奋,目不转睛盯着画面,看到尽兴处,个别学生不禁发出了赞叹声,我又播出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把读文与观赏声像结合起来,在脑海了深深印上了林海那动人之美。这样,学生用较短的时间便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较好地达到了理解方面的教学要求。

不同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正确地选用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促进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

我还记得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理解父亲谈花生的两段话的意思是重点,特别是借花生说道理是难点,在教学中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组合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

利用幻灯片:右上方是”落花生“图,形象地演映出落花生”矮矮地生长在地里,果实埋在泥土里,一定要挖出来才知道的特点;右上方是“高挂枝头、鲜红嫩绿,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苹果、石榴”;下面是活动文字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一边品味文字意思,使声形结合、声画并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图画形象上观察感知到同类植物的不同之处,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对比的写出两种事物本质的不同,从图文创设的意境中,从视听创设的感知中,学生自然品味出父亲将花生和苹果等作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从而反映花生“谦逊朴实,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同时让学生读读议议,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自然的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哲理,文章借物喻理的难点迎刃而解。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个人所拥有的潜在独创力与想象力是无穷的,作为老师,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传统课堂教学手段也不应丢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参,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但是现在有的教师盲目崇拜现代教育媒体,不考虑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的需要,一味追求教育媒体的多样化和日常化,走进了每课必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而且越多越好的心理误区。

魏书生老师在泰州师专上了一节《人生的境界》的公开课,没有投影仪,没有语音座,没有多媒体,读读书,讨论讨论,你能说上得不好么?一堂实实在在、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名家上的课应该值得效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那么繁琐吗?录音完全代替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字幕完全取代了老师的书写,鼠标从头到尾操纵着学生的学习,其效果一定好吗?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将现代教学手段拒之门外,而是不要夸大其作用,走向极端。

1、运用教学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信息工具。在课堂上,教师是否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跟学生交流感情,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是至为重要的。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能创造优美的意境,它可以化枯为荣,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艰深为浅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多事物的感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相应的语言文字。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用带感情的范读创设情境,特别是《马背上的小红军》、《小珊迪》这些情感色彩较浓的文章,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声情并茂得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文章特有的感情气氛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及帮助他们把握课文的朗读基调。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特别注意让学生通过感情的朗读,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教师先用感情地语言描绘:“终于,延安小学的孩子们有书了,他们是多么兴奋啊!可是就在这时,可恶的敌机对我们疯狂的轰炸,指导员和‘我’都炸伤了。大家看——”教师用出示了指导员保护教科书的画面。接着,请个别学生带感情朗读相应的段落,其他同学继续看图体会。然后,全体一齐带感情朗读。教师着重指导员读好指导员牺牲前用微弱的声音说的几句断断续续的话。学生朗读起来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这时,读者、作者,文中任务的感情融为一体,达到了情境交融的境界。

2、通过提问创设情境。

教师注意通过提问,深化学生阅读的感情体验,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进入情景,提高阅读效果。在《繁星》一课中,教师问道:“面对如此美好的星空,巴金的感受怎样?”学生答道:“巴金感到自己就像小孩子一样,睡在母亲的怀里。”教师又问“巴金睡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星星在他眨眼,好像听见星星在对他小声说话。想一想,这时候星星会说什么呢?”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合理地各抒已见。他们仿佛与巴金一样,面对美好的星空,他们的感情已与巴金合二为一,就像当年的巴金一样在与星星对话,达到了“神与物游,心以理应”的地步。

三、新旧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并非随机凑合,它是一种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各媒体能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承,保证各媒体都发挥最佳效果,形成优化的媒体结合系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不同的媒体作用于不同的感官。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参与学习器官越多,外界与大脑的联系越多,感知、理解,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多媒体组合就是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处于活动的积极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如教学《秋天》一课,教师运用了投影,录音、录像、直观语言和实物演示等多媒体组合,把不动的画面变为活动的,形象的,有生命的秋天景色。学生观看了录像,欣赏了秋天的美!运用抽拉式的投影,学生体会到“白云在飘,”雁儿“一会儿„„一会儿„„”飞行中所变的队行。通过实验演示,学生理解了黄叶“一片片”落下来的情景,然后播放录像,让学生了解秋天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在这基础上带着感情去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祖国的感情。又如《黄山奇石》中,教师运用幻灯片真实地、生动地展现黄山那妙趣横生的奇石;使学生就如置身于黄山那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中,受到大自然的熏陶。

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促进教学内容做到视与听、动和静、传递与反馈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媒体组合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只有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整体功能。把各种有益的活动巧妙地加上提炼,才能营造出一种积极融洽、高涨热情的氛围,才能掀起一波又一波课堂教学高潮,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下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辨证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辨证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渗透

    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渗透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切实要开展的工作之......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学习成果展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达标测评”是新课堂倡导的教学流程,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尽量多的学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所谓的情景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学生营造出课堂学习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兴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初......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创新的体会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创新的体会 [内容摘要]:根据新课标的指示:语文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主导地位,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笔者体会到要做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 一、引语导趣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知识的传授,师生情感的交流,主要靠语言来进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引用富有......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性目标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性目标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教材已经使用两年多了,可是一些教师并未完全领会该标准......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化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避免学生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看问题,语文教学要配合政治课教学,教学生学会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