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绘画活动——创意写生《走进花的世界》
绘画活动——创意写生《走进花的世界》
作者:金晓英 鲍丽丽
来源:江苏省昆山市仁宝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4-11 活动目标
1.欣赏欧姬芙的作品,初步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体会作品的艺术美。2.尝试对照实物,用吹塑纸套色版画表现一朵花。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红掌、洋兰、非洲菊等实物花各若干。2.吹塑纸版画工具、颜料等。
3.幼儿有一定的吹塑纸版画作画经验。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向欧姬芙学习,仔细观察花的细节,尝试用吹塑纸套色版画加以表现。
活动难点
将观察对象的结构转化为作画步骤,把立体花朵的主要特征过渡到平面表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花的色、形、香味等方面交流花的主要特征。)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画家的作品,感受画家的作画风格,体会作品的艺术美
1.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欧姬芙,她非常喜欢花。她一生中画了200多幅花朵的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欧姬芙的作品(播放画家作品1~3)。2.欧姬芙画的花和平时我们画的花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通过对3幅作品的观察,与过去自己画花的经验进行主动比较,初步感知画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3.结合课件小结:欧姬芙画花的时候,就像一只小蜜蜂一样飞到花的面前仔仔细细地看,所以她看到的和别人都不一样。
4.欣赏画家代表性作品4~6。引导幼儿对花的局部及整体有目的地观察,从中感受画家观察花的细致和画花时的大胆,进一步感受其绘画风格,体会作品的艺术美,激发幼儿表现花的花蕊、花瓣等细节特征的兴趣。
①欧姬芙在花的最里面看到什么?花蕊像什么?花瓣呢?(欣赏作品4,欣赏花蕊的特写和花瓣夸张的表现手法。)②猜猜这次为什么只画了花瓣?花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欣赏作品5,观察发现花瓣的颜色变化及纹理。)③这次她画的是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欣赏作品6,感知作品中花朵的整体特征。)5.小结:因为欧姬芙观察得非常仔细,所以画的每一朵花都好像是在放大镜底下看到的一样,很大、很清楚,也很美!
三、借助录像观察和操作示范,引导幼儿将观察对象的结构转化为作画步骤,把立体花朵的主要特征过渡到平面表现
1.我们今天就学习欧姬芙,变成小蜜蜂,去花的世界里仔细看一看。2.播放录像,定格观察百合花的特征并讨论、示范。(通过引导幼儿由里到外观察百合花的特征和教师的操作示范,让幼儿对如何将观察到的对象的结构转化为作画步骤、把立体花朵的主要特征过渡到平面表现有直观的感知,为幼儿独立观察其他花并尝试表现积累操作经验。)①这是一朵什么花?仔细看看它的花蕊是什么样的,像什么?(重点观察花蕊,结合幼儿表述边小结边示范在吹塑纸上刻画花蕊。)②小蜜蜂飞出来一点,这次看到了什么?再飞远一点,仔细看看花瓣有几片?是什么样的?花瓣上有什么?(重点观察花瓣的颜色、纹理、斑点等,结合幼儿表述边小结边示范刻画花瓣。)③观察花蕊、花瓣的颜色并完成上色、拓印。
四、引导幼儿尝试对照实物,用吹塑纸版画表现一朵花,学做欧姬芙那样的“小蜜蜂”。
滚动播放课件(欧姬芙作品)及音乐,教师巡回观察,适时进行集体及个别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组织欣赏与评价 1.把同一种花的作品展示在一起。2.组织幼儿欣赏与交流。
看看比比,哪一个小朋友把花观察得最仔细?
编辑:cicy
第二篇:《走进绘画世界》教案
五年级上册微机《走进绘画世界》教学设计
泾滩小学 崔瀚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2、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3、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4.创作一幅画。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退出画图程序:
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 制一幅简笔画。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花的世界
:
走进花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养花的益处及科学养花的的相关知识。
2、在交流、评价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养花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枝艳丽芳香的月季花摆在窗前,顿时给人以生意盎然和美的感受;一丛苍郁葱茏的文竹放在案头,立即呈现一派清雅文静的气氛;一盆芳香浓郁的兰花摆在室内,芬芳四溢,令人心旷神怡;一树密枝接挂的金柑,硕果累累于小巧中见到丰硕。
花,赏心悦目优美动人;花,历来为人们视为吉祥、幸福、繁荣、团结和友谊的象征。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赏花、养花的高雅风尚,在长期养花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今天我们一起探究怎样养花。
二、探究新知
1、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小组讨论养花的益处调整心情,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2、浇花六法
①残茶浇花②变质奶浇花③凉开水浇花④温水浇花⑤淘米水浇花⑥家中无人时的浇花 爱养花的人,如因探亲或外出办事十天半月不在家,没人浇花。
这时,可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针在袋底刺一个小孔,放在花盆里,小孔贴着泥土,水就会慢慢渗漏出来润湿土壤。孔的大小需掌握好,以免水渗漏太快。或者在花盆旁放一盛满凉水的器皿,找一根吸水性较好的宽布条,一端放入器皿水中,另一端埋入花盆土里,这样,至少半个月左右土质可保持湿润,花不致枯死。
3、施肥四法
①麦饭石肥②碎蛋壳肥③为盆花收集有机肥 家庭养花不宜常用化肥。栽培花卉所需要的氮、磷、钾等主要肥料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收集到。例如:发霉不能食用的废花生、豆类、瓜子以及杂粮等都是含氮素的肥料,经过发酵作底肥或泡制成溶液为追肥,都能促使花木茁壮生长;鱼刺、碎骨、鸡毛、蛋壳以及人们剪下的指甲、头发等,都含有丰富的磷。④果皮可中和碱性盆土 南方的一些花卉,在北方盆栽不易成活或开花,这是因为盆土碱性过大的缘故。
4、自制杀虫剂四法
①取大葱200克,切碎后放入10升水中浸泡一昼夜,滤清后用来喷洒受害植株,每天数次,连续喷洒5天。
②大蒜200—300克,捣烂取汁,加10升水稀释,立即用来喷洒植株。③烟草末400克,用10升水浸泡两昼夜后,滤出烟末,使用时再加水10升,加 肥皂粉20—30克,搅匀后喷洒受害花木。
④水10升,草木灰3公斤,泡3昼夜后,即可喷洒植株。
三、学生记录收获
四、同桌交换花籽,放学后将花籽种下,六月份进行全年段的花卉展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爱我家”
活动的提出: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小公主、小少爷自居者甚多,他们认为父母的关爱是应该的,作父母的理当为他们服务。从来就不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甚至于把父母的关爱当作一种负担,厌烦、不在意者甚多。学习了莫怀成的《散步》、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纸船》后,学生为文中的家庭亲情及伟大母爱所感动,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家、爱父母,珍爱父母的叮咛、父母的关爱等教育是十分有意的。
活动准备:
1、欣赏老照片,叙述老照片的故事。
(自己的、全家合影、与父母的合影、与朋友的合影等。)
2、聆听父母成长的故事,感受两代人的不同生活背景,从而珍爱现有的幸福美满的生活。记述父母的故事。
3、倾听妈妈的唠叨,感受唠叨后面的亲情与关爱。回忆妈妈的唠叨,并写下来。
4、搜集家庭口头禅十个;感受家的温暖,用十个比喻句描写家。
5、家庭一定有你或家人所最为珍爱的东西,那一件珍品饱含着怎样的故事或者情丝,请你问一问父母,把那个故事写下来,把那份情意描绘出来。
6、搜集歌咏母爱、以及有关亲情的歌词或诗句。
活动过程:
一、交流整理
1、小组内交流活动准备的内容,取长补短,评选优秀的文章、比喻句、歌词、诗、口头禅、父母的故事等。各小组征集优秀的内容,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交流。
2、全班交流。各小组交流组内最优秀的文章、诗句、歌词、口头禅、故事等,其他同学积累优秀的内容。
二、倾听父母心声
1、请学生家长参与活动,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样更真切,更有说服力。
2、父母面对孩子倾诉知心话。用真情打动孩子。
三、同唱一首歌
1、每小组选一首歌颂母爱的歌同唱,感受歌词所蕴含的亲情。
2、全班同学与部分家长同唱《让爱住我家》,让亲情在教室内流淌。
3、老师唱《妈妈的吻》,伴音乐带,让学生再次感受母爱,感受浓浓的亲情。
四、珍藏亲情将手中积累的资料装订成册,学生与父母共同装订,共同设计封面、设计序语(前言)。
活动花絮:最感人的一幕是在“倾听父母的故事和父母与学生同唱《让爱住我家》”这两个环节。
花絮
(一)罗廷敏的妈妈讲述自己小时因家庭困难和重男轻女思想,使得本应该有美好前途的自己只得在家务农。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她无能吃多大的苦她也在所不惜,她常对女儿说:“敏儿,我读书时的理想是想考大学,我的成绩在全班是很好的,老师都很喜欢我,那时的我真的是很想喜欢学习,不把学习当作负担,十分用功,生怕落下功课,只是我们没有你们现在的条件好,我真心希望你能好好学习,为妈妈争光,去实现我的心愿。”她妈妈还对在坐的所有同学说:“同学们,你们要好好珍惜你们的父母为你们创造的优越条件,好好读书,听老师话,个个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当她讲完后,老师因时导引:
同学们,当你们听了这位妈妈的故事后,你想对妈妈说点什么?此时的同学发言十分踊跃,而且十分动情。
下面例子举几例:
罗廷敏:妈妈,我会十分刻苦地读书,去实现你没有实现的愿望,去走完你没有走完的路,去达到你没有达到的理想之所。我爱你,我的可亲可敬的妈妈!
温艳君:高妈妈,虽然你没有生我之身,却给了我最真诚的告诫,是你的话语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真正知道了学习的目的。真正感受到自已是幸福的,父母是十分值得敬爱的人,我们都爱你,高妈妈!
花絮
(二)父母与学生同唱《让爱住我家》,温艳君和妈妈手牵着手,罗廷与妈妈肩并着肩,吴婧妈妈攀着女儿~~~~,看上去真的好温暖,一股浓浓的亲情在教室内弥漫,其他同学与他们在同唱之时,也同样很激动,老师的心在此时为之欣慰,为之愉悦。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时刻,亲情在流淌,母爱在涌动~~~
活动体会:
在完成这一活动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情感是如此的细腻,也是如此容易被感动的,当他们身临其境,当他们真切感受生活的时候,他们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也有许多真挚情感要流泄。每个孩子都爱,都懂人情,他们也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是我们很少让他们真正地说真话,抒真情,更很少去发掘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许这次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去珍爱一份亲情,也能给自己许多教学上的启示,还能让学生从中悟得写作的技巧,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四篇:走进幼儿的绘画世界
走进幼儿的绘画世界
———张蕙芷老师讲座心得
上周五,我与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起有幸听了一堂有关于幼儿绘画教学方法的讲座,主讲者张蕙芷老师在幼儿绘画教学方面具有多年丰富的经验,多年来一直致力钻研如何教孩子画画,以及如何走进幼儿的绘画世界。讲座内容使我们受益匪浅。
张老师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艺术的雏形。游戏内容就是幼儿绘画世界的主题。幼儿绘画的前奏是涂鸦,用各种线条和图形表达自己所知,大胆直率的画面展示孩子的心智。最初的时候孩子只会用各种线条和简单的不规则的图形来表达自己的绘画内容,这时可以用笔宝宝跳舞,小小点点像什么,大水和小水体会不同的内容。
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感官的综合体验,玩得尽兴,画的进行,老师不要干涉幼儿的绘画,用鼓励欣赏的目光去注视孩子,让他们在自由快乐中涂抹。不管画成什么样子,都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积极评价。
孩子的图像信息来源于教师、影像、图像、儿童图书、家长、同伴和生活。老师不要规定孩子怎样画,而是要去关注、研究他们怎样画。不要画一个东西,而是画一幅画。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或许是老师一笔一划的教,孩子在底下一笔一划的跟学,孩子画出的不是一幅画,而是按照老师的模式和方法画出来的一个固定的东西,大同小异,缺乏创意。要使幼儿自由的去表达,创造性的表达。也许会画出来很多不符合实际的东西,甚至是大人眼中的“怪物”,但是那是孩子绘画世界的一种表达。张老师也为我们展示了很多这时期的孩子的绘画作品,很多都是我们在园里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作品,红色的草、彩色的猫咪、大胆的用色,大胆的造型,但是这些在张老师眼里都是宝贝。
在讲座的过程中,有一个课题让我印象深刻——《宝宝打乒乓球》,这是教孩子如何在图式期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精彩的瞬间。张老师在教孩子画这幅画的时候,与搭档的老师一起做出打乒乓球的姿势,没有球拍,也没有球桌,但是两位老师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好像真的在运动一样逼真,让孩子去观察,去记录下精彩的瞬间。在做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阻碍,也没有任何的放不开,尽兴的去做,做给孩子看。认真的时候最美,张老师说自己在做的时候,完完全全忘记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忘我的境界。
最后,要把孩子的视线引向外部世界,培养看的意识,享受发现的乐趣,激励他们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大胆表达,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视觉触觉,让孩子逐步摆脱原有的概念化图形,呈现出生动、灵性的画面。给孩子一些大师的作品,让孩子去模仿,去欣赏,从中吸取构图、色彩、揉色所带来的美感,培养构图意识,提高审美。
听完这个讲座,受益匪浅。作为在一线的幼儿教师,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去绘画,去表达内心的世界,还需要学习张老师的忘我精神以及科学的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最适合的课题内容和活动。
第五篇:走进绘画世界教案
走进绘画世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我在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习如何启动和退出画图窗口。其中对于退出画图窗口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和平时的实际操作中,保存文件显得重要甚至是必要的。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计划从第四课至第十二课学习“画图”的各种方法、技巧。因此让学生学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画图文件,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夏老师,我还没有画好,下节课还画吗?”“夏老师,我还想再修改、修改。”在教授画图程序的各个课时中,我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初学画图,在技巧上往往还不熟练,大部分的学生一课时不能完成一副完整的画,那么学习保存文件就势在必行了。这节课,对于信息技术三年级的学生,是从认识到操作技能的过渡,例如键盘输入时的指法、汉字的输入,他们还未掌握,所以此时学习文件的保存,文件名的输入就成了一个难点。在操作设计中,我化繁为简,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画图窗口,这部分内容可作一个大概介绍,学生接受起来较快。前一课学习了《Windows XP的窗口》,学生对“窗口”已有了一定的概念。
2.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建立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画图文件,大大满足了学生力求完美、完整的愿望,从中也能让大家欣赏到孩子们完整的绘画作品。
3.建立自己的文件,懂得尊重他人所有权,不能随意修改他人文件,培养学生文明的操作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如何保存和打开保存的画图文件,难点是“文件名”的输入。三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过汉字的输入,因此,我请学生利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生日日期,这样简单而易于记忆,符合这一年龄学生的操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时间:3分)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学习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认识“画图”窗口(时间:10分)。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绘画作品就是通过下面这个画图程序来完成的。下面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绘画世界》吧!”
板书出示:走进绘画世界
A.老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板演)
B.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及时在学生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认识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前一课中学生刚学习了《Windows XP的窗口》,对于窗口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特有的“工具箱”“颜料盒”,而这一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重点学习,所以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组成部分。
A.老师进行演示教学,使学生知道哪里是“工具箱”和“颜料盒”(板演:工具箱、颜料盒)。
B.学生进行操作,以感知“工具箱”和“颜料盒”的功能,教师适当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完成“工具箱”和“颜料盒”的功能的认知。
C.学生发言说明“工具箱”和“颜料盒”的功能,教师进行引导。
(三)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激发学习欲望。(时间:1分)
师:“同学们,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文字都可以请我们的小电脑保存起来,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怎样保存吧!别急,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四)学习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的方法。(时间:6分)
(板演:关闭画图与保存画图)
A.教师演示,将启动在桌面上的画图窗口关闭,这时因为没有在画图区进行绘画、修改,因此未出现对话框直接就关闭了。
B.教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后,选择“铅笔”工具,在画图区画上简单几笔,例如:随后关闭窗口,此时则出现了对话框。
C.让学生来总结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
D.针对后一种情况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建议学生在输入文件名时,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自己的生日,如:9510(95年10月),这样既克服了学生不会汉字输入和指法不足,又便于记忆。
E.出示打开文件的方法。
(五)学生操作练习(时间:15分)
学生在练习时可配合着“操作流程图”,边看边操作。
教师进行巡回的指导。
(六)总结(时间:5分)
1.师:“同学们,你们都建立自己的画图文件了吗?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他的‘小仓库’吧”。
选几位同学演示打开文件过程,复习打开文件的方法。
2.启发学生敢于寻求其他保存文件的方法和打开文件方法。例如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工具按钮来完成。
3.师:“同学们,在你们打开文件时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名字的文件,其中也有你的,我们应当尊重这些文件的拥有者,不能随意去更改他人的文件,这是不文明的,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吧!”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这一环节使本课的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六、自我评析
完成一幅电脑绘画作品,除了需要一定的技巧外,更需要耐心、细心。在《走进画图世界》这一课时中,对于保存文件并未作一定的要求,只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前几课学生通过一个课时就可以完成练习的绘画作业了,但对于后面具有一定主题的绘画作品,他们则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才能完成。然而由于没有学习保存的方法,我总是到这时才意识到学生能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的重要性,所以这时的教学总显得很零乱。在今年的三年级的教学中,我及时在《走进画图世界》中将保存文件作为重点,并且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为今后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准备。每个学生建立了自己的文件后,操作时更有耐心,也更细心了,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作品总是没有完成就下课了。其次,从中也发现了很多好的绘画作品,由老师在上课时展示出来,供大家相互学习和欣赏。最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美德。
走进绘画世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奇异的绘画天地》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二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常用工具的基本用法,初步掌握“绘画工具箱”中前7种绘画工具的名称,使用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色彩是小学生在受到美术教育后最感兴趣的,它蕴涵了许多感性和理性的内容,如黄色象征宁静,绿色代表生命,蓝色象征高尚等,丰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绘画方法计算机画图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才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画图功能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拓展“奇异的绘画”的丰富内涵--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知识教学提高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绘画工具箱”中前7种绘画工具的名称,使用方法。
难点:“奇异的绘画天地”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一个电子画展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展示学生六·一的美丽图画情境展示,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是多么多姿多彩。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学生自己选择图画,要求注意工具的用法。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1、学生选择图画工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小结过渡。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画面内容的不丰富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奇异的绘画天地”的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我风采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自我创作一幅体现自我个性的图画。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如内容、颜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向老师求助来解决。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1)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三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