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4章教学辅导[模版]

时间:2019-05-15 03:3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0章-14章教学辅导[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0章-14章教学辅导[模版]》。

第一篇:第10章-14章教学辅导[模版]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内容提要

一、辉煌的远古艺术

(一)原始彩陶

1.中国彩陶的特点。一是彩陶图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与中国文化观念 的演进同步;二是彩陶图案的结构特点与中国美学的基本法则相合。

2.彩陶的艺术法则。一是无始无终,回味无穷。原始彩陶圆形造型,观 赏圆形陶器图案要“步步移、面面观”,无始无终,没有起点终点,从有限的 画面获得了无穷美的享受。二是由上观下、仰观俯察。原始陶瓷图案的绘制照 顾到由上方下视而形成的一幅和谐图案,原始彩陶注重整体欣赏效果。原始彩 陶的图案布局和散点透视法则对后世的绘画影响很大。

(二)青铜纹饰 1.青铜器的文化意义。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商周 礼器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青铜纹饰的艺术法则。一是饕餮纹代表的是重组变形法则。重组变形,体现古人的构思方式,龙凤是重组变形,中国帝王需要天命、天理因此需要造 就一种具象的而又非现实存在的象征,饕餮精神就是龙的精神,变形使中国文 化产生了各种神仙和魔鬼世界。二是人兽共生。显出上古观念演变的三个逻辑 阶段:人兽一体,均为神物;人兽分离,人通过兽与上界沟通;人对兽取得了 主动地位。

二、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一)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有宫殿、陵墓、寺庙、园林四类。

宫殿陵墓均有高、大、深、庄的特点,寺庙建筑的特色是整体对称,园林 的核心是情趣。中国建筑群体有墙,墙内主次分明,气韵生动、韵律和谐。墙 显出实中之虚,人不出户就可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悟宇宙天道,及天道 所决定的儒家秩序和道家情趣。

(二)雕塑 古代雕塑———气韵生动。

中国雕塑主要有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建筑装饰、工艺雕塑四个集群组成。中国雕塑强化了中国艺术的整体性特征。一个雕塑的大小是由雕塑群体和 建筑整体决定的。整体性决定了中国雕塑是程式化的,程式性压倒了雕塑的自 身特质。中国雕塑具有两个绘画的特点:一是平面性。即雕塑注重让人看的一 面,看不见的一面就少费工力;二是彩绘,中国雕塑的程式化忽略细部,中国 彩塑的细部是绘出来的,这些雕塑的减省本身又是符合中国艺术的总体原则 的,中国艺术讲究的是气韵生动,神似胜于形似。

(三)书法 书法是艺术,它象征了人之美、宇宙之美。作为艺术的书法是在汉末魏晋 时期出现的,书法既反映书法家的个人风格,又反映整个时代的审美风貌。晋 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是历代书法艺术特色的定论。书法 家作书的创造过程就是领悟中国文化之道的过程,书法线的流动如天地间气之 流行,宇宙以气之流动而成,书法以线之流动而成,宇宙一大书法,书法一小 宇宙,中国书法是独特的艺术世界。

(四)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民间 绘画。宫廷绘画的最佳载体是彩墨画;文人绘画的高峰是水墨画;宗教绘画解释 宗教内容多为彩色壁画;市民绘画的版面达到妙境;民间绘画负载下层民众的 愿望,形式为年画。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有以下几点:(1)散点透视。即不受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东西。也就 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迁入所描绘的对象之中,深切体会对象的情感和状况,并 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通过这种手法,重 在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

(2)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即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高度,以大观小,一 目了然。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上表现出来。如唐代吴道子一天把嘉陵江 300里山水风光在大同殿的墙壁上画了出来,这是因为他饱览了当地风光而胸 有成竹的缘故。

(3)遗貌取神。即绘画不仅重形似,更重神似,且神似比形似更重要。为 了取得传神的效果,必要时可将所画对象的形貌进行变异,如宋代仕女图把女 子画成柳叶眉、杏仁眼、樱桃小嘴,以显示女子的阴柔美,这就是遗貌取神的 原则。

(4)游目式的笔、色、墨。中国画的深度靠线条的浓淡枯湿来完成。中国 画的深度空间使画家意识到光的作用,中国式的光效不是依靠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阳光的影响而所起的变化来显现,主要是用水墨画中的墨 色的深浅来表现,这与西方绘画注重色调的明暗显然不同。

(五)音乐

中国音乐分仪式音乐、宫廷舞音乐、声乐、独奏器乐、民乐五类。

中国音乐的特色有旋律为主、节奏宣泄、理性精神三点。所谓旋律为主,器乐表现的是旋律的线条美,用旋律再现生活,旋律为主的器乐声乐表现的是 理性精神或哲学沉思的一极。节奏宣泄表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另一端,如陕北腰 鼓、山西锣鼓等民乐表现的是粗犷的阳刚之气。理性精神是说歌舞强调表现人 的内心情怀,这情要“发乎情,止乎礼”,所以中国古代音乐是合乎礼节、充 满理性的。

中国音乐具有世界性魅力,如,曾侯乙墓编钟音域之广,十二个半音齐 全,可奏各种音阶的乐曲,又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十面埋伏》极富民 族特色。

(六)戏曲

戏曲是对整个古代艺术的总结。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有综合性、程式化、虚拟化。综合性,指演员运用唱、念、做、打、翻等手段表演,把音乐、舞 蹈、文字、雕塑、绘画等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程式化,指戏曲在不同朝代 不同剧种中的逐渐程式化:生、旦、净、丑的角色程式化,红色忠勇、正义,黑色刚毅、耿直,白色多谋、狡诈的脸谱程式化,老生的本嗓,青衣、花旦的 小嗓把唱法程式化,表演手段的程式化。虚拟化,即利用舞台的假定化,通过 夸张变形表现生活,戏曲反映生活多用虚拟手段,演员扬扬马鞭就表现骏马奔 腾。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化体现了我国戏曲的特色,这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主 要因素。

三、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准则。

1.气韵生动:这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所谓气韵生动,就是用任何一 种艺术形式再现生活、反映生活时,要有生气,有风韵。要求艺术家塑造的艺 术形象含蕴无限情趣和勃勃生机,从而给欣赏者带来“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审 美想象空间。气韵生动概括了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也反映了 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要求,从而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精神。气韵生动是 自然艺术的统一,是神似与形似的统一,也是主体与客体的审美统一。主要强 调直感、生动、韵味与情趣。

2.虚实相生:虚实相生的意蕴是,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含蕴丰富而生动的 审美意蕴,给人以无穷的情思与遐想,从而产生迷人的审美魅力。古人对虚实相 生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虚实的关系可概括为: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相 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所谓“虚”,就是艺术作品间接显示出来 的形象,它不直接显示出来,只有让人们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即“思而得之”,所谓“实”,就是用文字、色彩、线条、音响、动作、表情等直接表现出来的实 在形象。而且,唯有虚实相生的艺术品,才能产生“气韵生动”的效果。

(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从美学角度给中国古代艺术分类,可分为阳刚美和阴柔美。

1.阳刚之美。就是壮美,其特点是强大、外表不光滑,显得伟大、雄伟、壮丽、威武、坚强。阳刚之美能引起人的愉快、崇高、振奋、恐惧等情感。比 如青铜器以厚重、威武、雄伟的造型和凹凸不平的铜铸的纹饰,让人感到壮 美;高大深庄的宫廷建筑和帝王陵也使人感到阳刚之美。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 书以特有的粗犷浑厚凝重的笔法和结构使人感到振奋、觉得壮丽、威武。中国 音乐中的打击乐,如编钟、编磬、铜鼓等。其造型是显示壮美的,演奏时发出 的浑厚、凝重悠远的声音也使人感到阳刚之美、钟鼓之乐主要体现阳刚之美。阳刚之美受儒家思想影响。

2.阴柔之美。就是秀美。其特点是让人觉得娇柔小巧,感到优美。原始 彩陶的造型和纹饰都能让人感到阴柔之美。其造型光滑小巧,其纹饰或像动物 或像植物,或是几何图案。娇柔的造型和纹饰叫人愉快,因此是秀美。在书法 方面,行书、草书均以线条的变换、如行云流水、字体结构极尽变化,而体现 出阴柔之美。园林是把自然风光浓缩到一个人造的景点之上,比起真正的自然 风光来它小巧玲珑,青山绿水、小桥流水人家,无不体现出阴柔之美。

当然,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并不互相排斥,有些优秀的中国艺术品,同时 包融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有其历史根源,那就是阳刚之美受儒家思想影响,阴柔之美受道家思想影响。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和 1.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相和,人与社会相和,人与 宇宙相和(天人和一),“和”的精神贯穿整个中国社会文化之中。这是中国文 化总体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中国古代艺术家用“和”的基本精神来感受 生活,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和”。

2.中国古代艺术门类中所表现的“和”与“中”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 艺术门类都追求“中和”的境界,“中”在艺术上表现为对中心的追求。古典建筑,所有建筑必须围绕中线对称的摆设。每一个宫殿必须有一个高于其他建 筑物的主体建筑。帝王陵墓必有一个神道,帝王的棺木一定放在坟冢的正中; 佛教雕塑中,佛像一定在每一庙或窟中正中的位置,旁边的雕像小于正中佛 像,对称地服从于主佛像;绘画的突出主要人物或主峰。

练习题:

1.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十年建立的 洛阳白马寺,从这时起,中国的佛教寺庙就不同于印度的寺庙,它以王府为模式,纳入中国礼制建筑的体制之中。2.魏晋以后 士人园林 兴起,中国园林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特品格,并影响了皇家园林。3.魏晋六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期,随人物品藻兴起了“以形写神”的人物画,以 顾恺之 为代表随寄情山水产生了使人可“澄怀味象”的山水画。

4.曾侯乙墓编钟 是一奇观。它由能奏各种不同音高的65件乐器组成,分三层排列,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5.中国原始彩陶的时间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其空间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6.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饕餮纹,一是人兽共生。

7.中国古代建筑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8.作为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还是 昆曲 和 京剧。

9.中国彩陶有两个特点,一是彩陶图案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于中国文化观念的演进同步。(√)10.中国建筑无论宫殿、;陵墓、寺庙,还是园林,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不追求纯空间的凝固的画面,而追求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

11.世界上,只有在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象征了人之美和宇宙之美。(√)

12.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决定的。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与其他文化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气的宇宙。(√)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内容提要

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1.中国古代史学的童年期——先秦。史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一朵。中国不仅有严密的史官制 度、史著体制完备、史学著作丰富,而且史学人才辈出、史学意识发达。

史学的起源:历史是过去的事,它依靠人的记忆、文字的记载和实物的遗 存传承后代。人类的历史意识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最早对历史的记忆、认识和 传播,是凭记忆的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这种口叙传播史事的形式,是史学 的源头。

有了文字,历史记载方成为可能。商周的甲骨卜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铭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历史上最早的档案。甲骨文可称为历史记载 的萌芽,因为已经具有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记录要素。金文中还常 有“其子子孙孙家宝用”的话,反映了一种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滋生。卜辞 记事,短短只有几个字,长的可达百余字;金文,从百字上下,直至500字 之多。

史官的产生大约与“史”字同时,史具有专司记事之意。我国最早的史 官,是见于文献记载的黄帝时的仓颉、沮诵。他们的职责除了记事外,还要参 与册祝、秉书、决狱等活动,很大程度上还有一种神职的性质。史官是最早的 历史学家。

商周数千年间,虽然口述传说与成文记事同时并进,但能够流传下来的总 是零零散散、片片断断的过往之事。整理反映以往历程的素材,历史编纂应运 而生。

《尚书》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档案汇编,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尚书》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在于它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同时 还提出了历史鉴戒的思想。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大 致写出了西周的盛衰史,可以称为史诗,广义地看《诗经》中的其他部分,也 具有史诗的价值。

官书和史诗标志着史学的萌芽,但它们毕竟不是正式的史书。西周末年和 春秋时期,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分别出现了国史,当时统称为春秋。这是中国 史学上最早的正式史书。

春秋末年,孔子撰成《春秋》一书,按年、时、月、日顺序记载事件,反 映出编年史的特点。这样规范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学上首次出现。《春秋》 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中国史学的成长期———秦汉。司马迁将全部的才学、卓识倾注到不朽 之作《史记》之中,创立了规模宏大、组织完备、内容广泛的纪传体的通史,成为历代正史的专用体例。

班固撰写的《汉书》对后世封建史学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史记》。改 通史为断代史,完成了纪传体的正统化和规范化。荀悦的《汉纪》又创编年体 断代的先例,完备了编年史体的规模。西汉时期的刘向、刘歆先后编制了《别录》《七略》,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在中国乃至世界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尖锐激烈的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使该时期的统治者比以往任何时期的 统治者都更重视修史,官私修史之风盛行,史书的数量,史书的种类都得到充 分的发展。还涌现出一些新的史体,如实录和谱学。随着史著之大量涌现,史 学地位进一步提高,史学从经学的附庸中分离出来,成为学术上的一个单独 门类。

4.中国防大学史学的重要转折——隋唐五代,史学的重要作用逐渐被统 治者,尤其为最高统治集团所认识,因而控制修史日趋严密。唐朝确立了设馆 官修正史,宰相监修的修史制度,史学成为有力的求治工具。官修史书取得很 大成绩,二十四史中有八部成书于唐朝。唐朝又出现了新的史书体裁。刘知几 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评体的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史学的发展。杜佑 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志体的专著。

5.史学的盛世——宋元时代。宋朝史学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会 通”思想成为史学的主流。通史编撰和当代史编撰都深受其影响。一批有影响 的通史著作相继问世,而以当代编年史和典制史的撰著最有代表性。《资治通 鉴》《通志》《文献通考》一批有影响的通史著作相继问世。文献学也有了显著 的发展。金石学是新兴的史学领域,扩大了文献研究的范围。方志在两宋特别 是南宋大量涌现。同时又创造了两种新的史书体裁——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

6.史学的大发展——明清史学。明代方志和稗史撰述增多,经济史更加丰富,史学的通俗化和历史教育广泛展开。清代史学,以考据学为代表,乾嘉 时代对中国的学术文化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清理与总结。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梁启超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为最发达。”第一,中国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 明显特点就是崇古重史,“以史为鉴,以西为镜”。在中国传统目录学的排序 中,史书一直位居第二位。第二,流传至今的中国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而 且历史记录连绵不断,这在世界所有文明国度里是仅有的一个例外。丰富的历 史著作,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第三,中国古代的史学,深受儒家经学 的影响,经史同源,从源头上说明了二者的密切关系。第四,中国古代史家特 别注重史文,文史结合成为优秀史家的传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的《史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丰富的历史内容、多样的形式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特点和优点。

1.《隋书·经籍志》把史书分为13类,即正史:指纪传体。古史:编年 体。杂史:体例杂,兼包众体。内容杂,内容大抵皆帝王之事,琐事遗文入 史。霸史:特指十六国的记注。起居注:是“录天子法度”的一种编年体史 书。旧事、职官、仪法、刑法:有关典章制度方面的史书。杂传:是关于各种 人物的总录。地理:记载州郡山川物产以及风土人情。

2.刘知几将唐以前的史籍归为六家二体。随着史学的发展,唐朝之后又 出现史评体、典志体、会要体。宋朝又出现了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

3.清朝乾隆时期编《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分为15类。

(二)贯通古今的编年史

1.编年体是古代编撰史籍的最早体例。编年体是按时间顺序记载事实。首先标明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帝王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等),年下依 次记时、月、日,日期之下记述具体史实。这种史体的优点是史事与时间的紧 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使读者明白事物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发展 规律。

2.《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编年体 史著的诞生。3.东汉末年杰出的历史学家荀悦编写《汉纪》三十篇,并在写法上有所 创新,在按时间记述重大事件和人物时,顺便将与之同类的政事、人物、典章制度、少数民族等加以介绍。这一写法并被称为类叙法。此法的创立,大大扩 充了编年史的记叙范围,增强了记事的条理性。

4.东晋的史学家袁宏编写的《后汉纪》,对编年史体有所发展。常常在记 述某人某事时,连带将与之同一类型的人和事写出好几个、好几件。进一步扩 大了编写的容量,增强了编年史记载政事和人物的完整性和感染力。

5.北宋司马光打破了断代的格局,撰写《资治通鉴》。全书体例严谨、内 容翔实、文字简洁,是一部空前规模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此后,史学界又掀起 了一股“编年热”,产生了大批仿通鉴的编年体史著,如南宋李焘的《续资治 通鉴长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清 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清代陈鹤编的《明纪》、夏燮编的《明通鉴》。

6.汉以后的编年体还有一个重要系列,历朝的“起居注”和“实录”。

总之,自先秦至清朝,我国编年体史籍一直未断,且自成体系,成为我国 历史编撰学的主要体例。

(三)历朝相承的纪传史

1.中国纪传体史籍,创始于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所谓纪传体,即由 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以记载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2.司马迁著《史记》,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体相互配合,构成 了较为完整严密的体系,创立了纪传体。东汉班固撰《汉书》,断代为史、将 世家归入列传、改书为志,遂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范例。

纪传体的优点在于融五体之长为一体,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并用专章记载 典章制度。如果说编年体是以纵纪史,那么纪传体就是以横记史。本纪:表面 是专记帝王的一种体例,实则通过记帝王,以编年的形式反映一朝国政大事; 史表通过表格形式,勾勒历史轮廓和线索;史志:反映国典朝章及自然、社会 历史的专篇,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有关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列传:是 反映各类典型人物的一种体例。论赞:是评论历史人物或事件,它以篇前论、篇末论或夹叙夹议等形式表明观点,有助于后人了解史事及著者立场。

3.被称作“正史”的“二十四史”是纪传体文献中的佼佼者。“二十四 史”是随着历代封建王朝的兴替逐渐形成的。唐代初期,曾有“三史”之说。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后又有陈寿《三国志》列入,遂有“四史” 之说。延及宋代,已出现了“十七史”。朱明王朝,又出现了“二十一史”。至 清代又出现了“二十二史”和“二十四史”的称谓。民国时期又是有“二十五 史”“二十六史”的称谓。

“二十六史”规模宏大,叹为观止。上自黄帝、下至清末,洋洋洒洒,多达四千余卷。自始至终,唯用纪传体例贯穿,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来各方 面的历史。

(四)典章制度的渊海

1.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典志书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独立、成熟的 过程。《史记》有八书,记天文、地理、文物制度。其后许多断代史皆沿“八 书”体制,设志以记历代典章制度。唐朝杜佑编撰了《通典》,开创了典志体 这一新的史书体裁。

典志体,又叫“政书体”,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史籍。“政书”这一名词,目 录学上以前无定名,清代修的《四库全书》中才开始使用,专门记述历代政 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史书归入此类。2.南宋的史学家郑樵《通志》“二十略”上起远古、下止隋唐。又有宋末 元初的马端临《文献通考》上起远古、下止宋室。《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各具特色,素有“三通”之称。其后,又有历代增补,出现了包括“三通”在 内的系统反映古代典别的“十通”。(包括三通及《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 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及《清续文献通考》)

3.断代为书的政书专说一代典制,以事类为中心,叙述一定时期或某一 朝代的经济、政治制度。这种著作又有会要、会典之分。私人所修者称会要,出于官修者名会典。“会要”为断代史。会要体创始于唐德宗时的苏冕,后经 杨绍复续修,又经宋王溥增补成为《唐会要》这是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制书。

(五)纪事本末体与史评

纪事本末体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将所记载的内容归纳为若干 个历史事件,每个历史事件独立成篇,立以相应的标题,按时间顺序记其始末 经过。这种史书体裁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在袁枢的影响下,明清两代,颇多仿效之作。纪事本末体史书的编纂达到了高峰,上接下续之作 不断出现,纪事本末体成为一个体系。

所谓“史评”,系指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史 事的评论,如贾谊的《过秦论》、班彪的《王命论》、朱敬则的《十代兴亡论》 等,这是史事评论的单篇。宋代以后,关于史事评论的专书不断涌现,范祖禹 的《唐鉴》、李焘的《六朝通鉴博议》等,都是这类著作。明清之际王夫之的 《读通鉴论》、《宋论》是我国史学中史事评论方面最高水平的史著,评论史事 专书的代表作。另一类对史书和史学的评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是我国 较早的史学评论专篇。

唐朝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所撰的《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的专著,标志着史学论体裁的确立。清代著名史学理论家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人 会通古今

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史家及其撰述,一般都具有恢廓的历史视野,用包容 一切的气势和规模,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探究历史的前因后果。这种气势和 规模从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已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在司马迁以 后,杜佑、司马光、郑樵、马端临等,以不同形式的历史撰述,发展了学兼天 人、会通古今的传统,他们的论述展现了史家辽远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视野。

中国古代史学,不但记叙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而且记载了自然历 史、天文地理的变化,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以古为镜 经世致用 中国古代史家治史修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鉴往知来、经世致用”。经世 致用是史学社会性的必然要求。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服务现实生活、解决现 实问题作为史家重要工作目的,详今略古,注重当代史的研究,是我国史学的 一贯传统。史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从对历史的记载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总结 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作为今人和后人的借鉴,它以洞察历史为基础,以关注现实为旨趣,以经世致用为目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

因为史学的经世致用,满足了现实政治的需要,历史国家政权对史学均大 力提倡支持,促进了中国史学发展与繁荣。

(三)求实直书 书法不隐

秉笔直书是我国古代史学的又一优良传统。求实、写实是治史者必备的要 素之一。在先秦“书法不隐”是著史的一条根本标准,到了唐初以直笔为著史 标准。早在春秋时代,尽管史官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不乏不畏权贵书 法不隐、秉笔直书的史官,以至那些手握生杀之权的“乱臣”也对他们有几分 畏惧。这种优良传统到后来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弘扬。刘知几在《史通》中,写了《直书》《曲笔》的专篇,总结了唐以前史家直书的优良传统。

(四)德识为先 才学并茂

中国古代重视史家修养,是史学又一优良传统。中国史学批评,自古注重 从史家主体修养的角度来进行。他们在总结、评论前人的史学成果时,也同时 就史家修养作了评论。唐朝刘知几对史家的修养提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述,提出史家必须兼有才、学、识三长。清代章学诚在刘知几史才三长论的基础 上,又明确地提出史德。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设“史家的四长”一章,综合了刘知几和章学诚的理论,将史德与才、学、识并列,且排在最前 面,使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史德、史才、史学、史识,既是对史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史家批评的基本范畴。这些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因而不免具有某些历史局限性。

练习题:

1.《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皆殷、周王朝的大事。

2.《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3.编年体 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这种体裁的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的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因果关系。

4.继《史记》之后,东汉班固沿用《史记》体例而略有变更,写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5.《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被目录学家合称为“三通”。6.所谓“史评”,系指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史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批评史事,一类重在批评史书。

7.我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有:汇通古今、以古为镜、求实直书、德识为先。8.宋元时期,尤其是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袁枢新创纪事本末体,还有《通志》、《文献通考》。

9.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春秋》一书。(√)10.《隋志》史部的分类原则是内容和体裁的结合。(√)11.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2.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的《史通》,是史评接触的代表作。(√)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内容提要

一、伦理道德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小农经济与宗法制社会政治结构之中,形成了以伦理 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强调真、善、美统一,但又以善为核心。如先秦 道家从体用关系的角度揭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而儒家则提出人 与禽兽、小人与君子、义与利等一系列辨题,推崇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修养 路径,追求“立德、立功、立言”永垂不朽的人生境界。

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在《尚书》及有关文献中,上古政治家皋陶已经尝试构建中国伦理的基本 框架,如兴“五教”,定“五礼”,亲“九族”,立“九德”,等等。春秋初期政 治家管仲也提出“国有四维”、“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等一系 列德教理论。儒家创始人孔子建构了第一个系统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孟子继 而提出“五伦十教”之说。汉儒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 家伦理演化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中国伦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美德。摘要略述如下。

(一)仁爱孝悌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论语》曰: “仁者爱人。”“仁”发端于人性固有的“恻隐之心”,彰显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 亲之情,以“孝悌”为根本,并以“忠恕”作为“为仁之方”,扩展于社会,形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生活情趣。

(二)谦和好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首先表现为待人接物的“礼节”、“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次为 谦和“礼让”的品德。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进而扩展为治国安邦 的“礼制”规范。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礼记· 冠义》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而《诗经》则斥失礼之人说: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三)诚信知报

“诚”是人内在的美德之一,《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由此形成了做人要“诚实”,待人要“诚恳”,对事业要“忠诚”等相关品德。儒 家视“信”为立身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信其可也。”到汉代,信被 列为封建道德的“五常”之一。中华民族还重视“报”的美德。《诗经》有 “投之木瓜,报之桃李”的名句。“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也是世俗社会公 认的美德。忘恩负义的行径是为人所不齿的。

(四)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大德、大节,它由爱家爱乡之情扩充而来。在 家天下的时代,家—乡—国是直接贯通的,无论是古人所说的“父母之邦”,还是今人所说的“祖国”,都体现了强烈的依恋情结。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内忧 外患之际,都会有仁人志士为反抗暴政、抵御外侮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

(五)克己奉公 儒家强调“克己复礼”,以达到“天下归仁”的至治境界。礼的精神本质 是一种尊卑有序的宗法秩序与政治秩序,以有效地调节个人—家庭—家 族—国 家的利益关系,它要求个体利益服从并服务于整体利益,因而把“公益胜私 欲”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道家也提出了“少私寡欲”、“公乃明”的主张。克 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于社会公利的精神。中国文 化中的大同境界,其基本精神就是“天下为公”。

(六)修己慎独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出了“以修身为本”的主张,由“修身”而“内 圣”,由“内圣”而“外王”,最终实现平治天下的理想。由此形成了向内探 求、建立与完善道德自我的修养方法,如正心、诚意、慎独、内省、自讼、集 义、养气等,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 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七)见利思义

对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儒家极为重视义 利之辩,视之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强调“见利思义”。孟子要求 “先义而后利”。宋明理学家又把义利与公私、理欲联系起来,一方面强调“正 其义不谋其利”;另一方面又认为“正其义而利自在”,从而得出了“利在义 中”、“义中有利”的观点,与《礼记·大学》中“以义为利”的主张是完全一 致的。

(八)勤俭廉正

中国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很自然地形成了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优良 品德,并代代传承下去。为政者重视体恤民情,常思“稼穑之艰难”。不劳而获者被视为“硕鼠”而受到抨击。勤俭持家、以俭修身成为普遍的共识,先秦 儒、道、墨诸家均有尚俭的论述。“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的治家理念至 今仍深入人心。廉与俭含义相近,《淮南子》云:“廉犹俭也”。管仲视“礼义 廉耻”为“国之四维”,孟子也推崇“廉士”人格。诸葛亮还总结出了“俭以 养德”的修身格言。

中国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如圣人、贤人、大人、君 子、善人等。在这些理想人格激励下,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都会在历史进入生 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为维护民族大义而奋斗,甚至献出宝 贵的生命。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一)中国伦理思想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先秦阶段,即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这一阶段的伦理思想主要 有四个方面。一是上古神话,其中表现出崇德不崇力,惩恶而扬善,重天命而 轻命运等原始的伦理观念。二是《周易》,构建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哲学模 式。三是《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四是孔孟学说。孔子成功地对中国的社会生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的提升,创造 了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孟子继而提出了五伦说、性善论、修养论以 及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成为儒家伦理发展完善的重要环节。

2.汉唐阶段,即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这一阶 段的伦理思想也有四方面内容构成。一是《礼记》的成书,标志《四书》伦理 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二是董仲舒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 建化和抽象化的统一。三是魏晋玄学伦理,试图通过儒道调和以克服人的精神 生活和伦理生活中之间的矛盾。四是隋唐佛学伦理,其基本精神取向颇与儒家 伦理相契合;其宗教修行方式与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亦有相通之处,成为向儒 家伦理回归的中介环节。

3.宋元明清阶段,即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主要内容有二。一是 程朱理学体系,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学说,把人间的伦常之理上升 为天道的法则,实现了“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二是陆王心学体系,它在 基本范畴与学术宗旨上与程朱理学相同,但又有区别,陆王认为“理”不是外 在的客观实体,而是人“心”或“良知”的先验结构。

(二)中国伦理学具有精致的结构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概括地说就是人伦、人道、人性。“礼”的法则,“仁” 的原理,修养的精神,构成中国伦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要素,分述如下。第一,人伦原理。它包含着五伦设计、整体主义与伦理政治等三方面的民族性因素。第二,人道原则。其内涵包括:(1)人伦决定人格,即人伦关系中的家族本位 与血缘亲情构成了道德人格的基础。(2)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在复杂 而多元化的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中,仁、义、礼、智始终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 国伦理学的发展中。(3)与德性主义。中国伦理道德以“修己安人”为模式,以“内圣外王”为目标,把人格完善与待人治人相统一。第三,人性论。有三大特点:(1)强调人兽之分。(2)人格均等,人人可圣。(3)修身养性,向内探求。

练习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2.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 道德化 的实践理性。3.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4.在文化史上,虽然世界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确实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 道德 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5.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恕„„一系列德目。6.发家代表人物管仲提出了“四维气体”,“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7.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8.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有: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等等。

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形成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起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

10.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的过程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符合,体现了逻辑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

11.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就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2.人伦既立,就要求按照人伦之礼为人、待人,挺立道德主体,形成中国伦理的“人道”。

(√)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内容提要

一、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

“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religare,有“联系”之意,故“宗教”之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的超自然力量。宗教的 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 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宗教在人类文化 发展的过程中,与各种文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 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无不打上深刻的宗教痕 迹,就连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 等,也深受宗教的制约;至于宗教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特征的影响就更无处不在了。

如中国哲学中的“天”,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古代“天神”观念的继续和 发展;而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孝”,既包含着对还活者的父母的赡养、孝敬,又包含着对已故先人的孝敬和祭祀。这种“慎终追远”的传统,实际上是中国 古代祖先崇拜的继续和发展。宗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可忽 视的。

中国远古宗教与世界许多地区和民族一样,宗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崇拜、动物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 始的宗教形式。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乃至名山大 川等自然现象神化,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在我国,日神崇拜最为盛 行。鬼神崇拜缘于古人“灵魂不死”的观念,对一般鬼神的崇拜又逐渐转变为 对自己的祖先鬼魂或本部落首领鬼魂的崇拜,由之渐渐演化出祖先崇拜。

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从历史渊源说,道教是从古代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仅仅是鬼神 崇拜,而是搀杂了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而成的,故道教的主要思想 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 期的黄老道。

(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东汉顺帝年间,张陵于鹤鸣山依据《太平经》造作到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了道派。因入道均须交纳五斗米,故称为“五斗米道”。此派尊张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东汉时期 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创立者为张角。张角在用符水咒语为人治病的同时,组织教团和“黄巾军”。太平道的基本思想是以黄老道和《太平经》学说为中心,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其盛衰与“黄巾军”紧密相关。道教在魏晋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的丹鼎一系。其代表作是《抱朴子》。“天师道”流行江东,形成上清、灵宝、三皇三支经法,南朝刘宋时由陆修静汇归一流,后陶弘景加以发挥,形成经录系,史称“南天师道”。南北朝时,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创立了“北天师道”,使道教由原来的民间宗教一变而成为官方宗教。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 清、灵宝等派逐渐合流,形成以讲究符 为主的“正一道”。唐宋之后道教的 另一大派系是“全真道”。“全真道”与“正一道”相反,反对符,排斥咒 术,而倡儒释道三教合一,注重“识心见性”的内修真功。明清以后,道教日 渐衰落。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概念虽然从《老子》而来,但他们着重从宗教 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老子所讲的“道”,认为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同时又是 “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道教信奉的最高神——“三清尊神”,即原始天 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也是道的人格化。道教的最终目的是“得道成仙”。通过修道,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就可以成为神仙。道教所说的神仙,不 但指灵魂常在,且指肉体永生。因此,长生久视、全性葆真就成为道教的一个 基本教义。修行的方法大体可以丹鼎派与符派。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中国古代诸文化形式中关系最密切的,首先当推古代科学。道教的 最终目标是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道教徒们所采用的一种 重要方法就是服食丹药,为了制作丹药,道教徒写了许多炼制金丹的书,做了 许多炼丹实验。正是这些炼丹理论和著作,翻开了古代化学史重要的一页。道 教炼丹家往往兼通医学和药物学,许多道教徒同时也是医学与药物学专家,如 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都对古代医学与药物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道教对于古 代医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功方面。气功近年来在在很多地区都颇盛行。但若 追根溯源,其源头之一就是道教之守

一、存思、服气、内丹等修行方法。道教 对中国古代文学医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志怪小说与神魔小说就基本上以神仙 鬼怪为题材。诗歌方面除了与道教关系密切的游仙诗,许多作家与道教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次,道教对中国的民俗影响尤为广泛。有鉴于道教对中国古 代文化的巨大影响,以至于不少思想家认为,道教是中国文化根柢之所在,例如鲁迅就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三、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之基本教义与佛法之东传 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 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释迦摩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摩尼 通过艰苦修行,悟出了“四谛”——“苦集灭道”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所谓 “苦”就是“人生皆苦”。在原始佛教看来,人生就是一个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 ”或“入灭”,即“四谛”中的第三 谛——“灭”。要“入灭”或获得解脱,首先必须弄清楚造成痛苦的原因,这 就是“集”。原始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烦恼”,而“烦 恼”之最大即“三毒”——贪、嗔、痴。当然要摆脱痛苦必须掌握脱离痛苦的 方法,此即“道谛”,道,就是途径、方法的意思。原始佛教所说的修行方法 很多,最主要的有“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后来,这些修行方法被进一步 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到了大乘佛教,又进一步发展为“六度”。

印度佛教虽然典籍浩瀚、派别繁多,但若大而言之,不外大小二乘、空有 二宗。到了公元12世纪左右,由于佛教适应不了当时印度的社会需要,加上 伊斯兰教诸王的入侵,佛教在印度逐渐溃灭。此后,世界佛教的中心东移至 中国。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与流布,佛经的翻译日渐增多,逐渐形成以安 世高的为代表的小乘佛教系统和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系统。这一时期弘 扬的大乘佛教,主要是性空般若学。但真正使般若学蔚为大宗的是鸠摩罗什及 僧肇等高僧。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所谓“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 化、缘分。“本无”一家后来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成“七宗”。“六家七 宗”都在谈论、宣扬佛教“空”的道理。大多带有浓重的玄学色彩,与印度佛 教的缘起性空的思想不尽相同。僧肇对这些流派的思想逐一进行了批判,指出 般若学所说的“空”,亦即“不真”,因其无自性,不真实,故空。僧肇可以说 是般若学的总结者和终结者。进入南北朝后,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逐渐转向佛 性理论。南北朝弘扬佛性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慧远、梁武帝萧衍和竺道生。隋唐时期的佛教是一种宗派佛教。这一时期著名的宗派有天台宗与华严宗。最 为本土化、影响最大的宗派是禅宗。它抛开印度佛教之源头直探心海,由超佛 之祖师禅发展到超祖之分灯禅,完全改变了传统佛教之面貌。

(三)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刻,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哲学为例,魏晋玄学开始作为般若学传播的媒介,进而与般若学交融汇 合,最后为般若学取代,使玄学在更高层次得到深化。隋唐佛学的高度中国 化,成为当时对社会影响极大的思想潮流。宋明理学受到佛学的影响更为明 显。再如诗、书、画等艺术形式,都打下了佛教深刻的印痕。中国艺术创作,最重“境界”,而“境界”之说,就与禅理颇多相通之处。四、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

(一)传统儒学的宗教色彩

传统儒学虽然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但和传统的“天神”观念 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孔子发现了“人”,对鬼神敬而远之,开始了从“天”向 “人”的转变,但孔子并没有完全抛弃或打倒“天”,整个儒家学说也没有完全 抛弃“天”这个外壳。尽管时代不同,或称之为“天命”,或名之曰“天道”,或冠之以“天理”,但“天”一直是政治思想或人伦道德之本原。“天”、“天 命”、“天道”仍是儒家学说的最高范畴。既然“天”的宗教色彩不可能一下子 洗刷干净,那么儒家学说又怎么能不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色彩呢? 尽管先秦儒家有意无意地淡化“天”的宗教色彩,但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 “天人感应”理论,却把“天”进一步神化、人格化,儒家的“天”又被宗教 化了。尤有甚者,董仲舒还把世间的一切,包括政治制度、伦理纲常等,统统 归结于天,把先秦儒家所建立的一整套正在逐步脱离宗教的政治、伦理学说,又重新神学化、宗教化了。

在修养理论上,儒家把人伦道德归诸“天”,认为人的“善性”、“善端”是一种先天的禀赋,因此,一切道德修养便是回复本心。既然如此,宗教式的主观内省,就成为儒家的一种重要修行方法。儒家修行的宗教性还表现在“慎独”的修行理论中,这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上帝临汝,无二汝心”的宗教色彩。因为你在孤栖独处时,尽管他人不能看到你的所做所为,但天地鬼神是洞察幽微的,因此君子应当“慎乎其所不睹”、“慎乎其所不闻”。

(二)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

儒家学说在发展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把佛、道二教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建立起一个熔三教于一炉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首先,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隋唐佛教的佛性论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佛教化、本体化的心性论。把心性论发展得更为细致深入。宋明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因为吸收了隋唐佛教的“佛性论”,从而使宋儒之“心性义理之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人学化了的佛 性理论。

其次,宋明理学的修行方法也逐渐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证悟的“明心见性”。故尔,朱熹有“豁然贯通”之说,陆象山“多类扬眉瞬目之机”,王阳明则言:“本体工夫,一悟尽透”,都走向了神秘的整体直观的道路。

再次,从思想内容来说,宋明理学千言万语,无非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此“灭欲”之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宗教禁欲主义倾向。而理学家所极力提 倡的主观内省,“主静”、“居敬”等,更具有浓厚的宗教式面壁修行色彩。

练习题:

1.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等自然神的崇拜,到了夏、商、周三代后,逐渐发展为对于至上神——“天帝”的崇拜。

2.在中国历史上,与自然崇拜并存的另一种古代宗教是鬼魂崇拜。鬼魂崇拜的理论依据是“灵魂不死”说。

3.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室秦汉时期的 黄老道。

4.道教在魏晋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时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的 丹鼎 一系。其代表作是《抱朴子》。5.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下面小说与道教思想内容有关的有:《搜神记》、《后搜神记》、《太平广记》、《四游记》。

6.与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同,佛教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但是,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由于受到中国古代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7.佛教的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8.史籍中常有“三教”之称。“三教”是哪几个:儒教、佛教、道教。

9.宗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10.道教与中国古代科学联系最密切。(√)

11.公元12世纪左右,世界佛教的中心东移至中国。(√)

12.宋明新儒学之深摄佛教思想,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内容提要

一、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离不开对哲学的深层把握。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哲学 思想异常活跃。在3000多年哲学发展史上,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形成影响最大 的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

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学的经典是六经。原始儒学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宇宙永不停息地变化流转,人应该效 仿它而自强不息,全面发挥人的秉赋与潜能,其“天道”、“地道”、“人道”的 思想,都是讲积极创造的生命精神。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所谓“仁”,既是指天地万物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和崇高的 道德价值。儒家的理想是通过推广仁爱精神,把人的精神提升到天人合一之境。总之,儒家精神是一种寓理想于现实的精神,有利于人们以超越的精神完 成日常的事业。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代表论著《老子》文约义丰,《庄子》 恢诡谲奇,两书不仅表达了特殊的人生智慧,也代表了特殊的艺术精神。《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最终本源,是天地万物所以发生的根本原理。在人生论上,老子强调“不盈”,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在探寻哲学智慧上,道家主张从否定入手。道家与儒家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宇宙的契合无间。庄学讨论了人以有限人生投入无限宇宙大化的痛苦生存处境,提示人们遍历层层生命境界,寻求精神的超脱 解放,其《逍遥游》强调生命自我的飞越,《齐物论》肯定物我的同体融合,这些均有利于现实中的人们从紧张、偏执中超脱,求得个体超拔的精神愉悦。

中国人经由对印度佛教六百余年的消化改造,特别是吸纳道家、儒家与魏 晋玄学的哲理,创造了自己的中国化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大大削弱了宗教 意识,呈现出更加世俗化的倾向。佛教智慧主要运用否定、遮拨的方法破除人们对表象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著,以求得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它的返本归极、见性成佛之论及一整套修行方法,是启发人们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伟大人格的重要途径。从思辨上来说,中国佛学拥有自己的独特运思模型,如天台圆教的“三谛圆融”说,把心灵观照之表象世界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把世界看作是统摄不同层次的相对价 值体系的一个更高价值系统。禅宗的不立文字、自性成佛、平常即道等,说明 在实际的人生中才有自由,极大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

宋明理学是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 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注重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并 以书院为依托,将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宋明理学是元明清三代的官方 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 与心性的关系问题,认为宇宙间事物的法则、规律在逻辑上先于个别的事物,强调道德理性对情感欲望的制约,提出“居敬”、“穷理”等涵养心性的方法。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其“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颇有 特色。他主张“尊德性”,强调道德情感、直觉与体验。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 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对于培养气节操守,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有重要作 用,但其为统治阶级利用,造成伦理异化,又给中国社会与人民以沉重灾难,则是其严重的缺陷。

二、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中国哲学坚持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宇”指空间,“宙”指时 间,“宇宙”即无限的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论语》《荀子》《老子》《庄子》 等经典,均肯定变易是世界最根本的事实,认为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周易》讲宇宙变化最为详密,而且把变化看做创新的表现,变易本身并没有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宇宙是一个日新无疆的历史过程。对宇宙创化流衍的信念,实际上是对人的创造能力的信念,在宇宙“天行健”之精神感召下,人类与时俱进,刚健自强,不断发现和创造着美好的世界与理想的人生。同时,这种对宇宙创进不息精神的深刻体认,易于产生对世间万物的博大同情心,进而培养真善美统一的人格思想。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与“天人交胜”的主张并存。天人 关系问题,是关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也是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天人合一”观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认为人乃天地所生,人的生活必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二是认为自然规律与人类的最高道德原则对立统一,肯定天人合一才能达到人的高度自觉。中国哲学家把人看作“最为天下贵者”,这其中包括众多讲“天人合一”的思想家,也包括不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家。儒家的人文理想是天人同德,认为人心是意义和价值的最终源泉,宇宙是人性的 根本基础,而宇宙本身即具有价值,故而实现人生价值不必追求外在于人间的彼岸世界。人在精神本性上与宇宙同样伟大,人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而登跻善境。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论和人生论,有助于救治当代人的存在危机和精神困境。

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所谓境界,这里指中国哲学家追求理 想人格之极致的一种精神状态。孔颜通过化解逆境而引起外忧之感,从而体悟 到一种理性的愉悦。这种愉悦,源于意识到个体与天道的合德同体,体认到自 身具有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境界又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儒、道、佛等各派追求的意境并不完全一致,但其出发点与终点都是超越事实状态,进入价值追求的精神领域。冯友兰将个体的人生境界大体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 界与天地境界。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境界,同时人境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 互动关系,不一定是直线递进的,而个体只要坚持文化信念,有所创造,终会 通向永恒,上达最高境界。

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般说来,中国哲学家坚持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亦有着悠久的逻辑分析的传统,如孔子兼重学思,《中庸》的 为学五步骤之说等,均提倡严密的逻辑分析。至于荀子主张的形式逻辑类推原 则,《墨经》提出的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方法,惠施的“历物”十事,公孙龙 的“离坚白”等,更是将逻辑分析推到了十分深入的境地。因此,我们要认识 到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有着分析方法薄弱的同时,挖掘其中本来就有的分析 思维思想资源,在改造创新思维方式时,注意发掘古代已有成果,重建精密化 的语言指谓关系,进而对事物做出符合客观实在的正确判断。我国传统思维方 式中辩证思维与直觉思维最为发达,传统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对待、过程、流 衍、动态平衡。中国哲人往往以“会通”方式来观察宇宙人生,肯定各系统、要素内外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认为宇宙、人体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而矛盾双方的对立是动态的和相对的,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在互为存在前提下的相互作用,进而构成新的动态和谐统一体。中国哲学承认内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其思想模式具有有机性、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是弹性很强的诠释模式与 思想构架,如能将直觉体悟与分析思维相结合,综合二者的优势,将会更具有 科学性与现代性。

中国式思维具有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领略背后之 意蕴的直觉体悟特点,《周易》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庄子的“得鱼而忘筌” 等均说明这一点。中国儒释道三家均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本和全体,道家的艺术直觉、儒家的道德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 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思维、逻辑推 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此思维“言语道断,思维路 绝”也。这种浑然与天道合一,既是一种思维状态,当下就可以得到对世界最 深邃本质的洞悉;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主体直接渗入客体。当然,这种消解主客的状态实际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基础上才能产生,缺乏理性 思维的铺垫,灵感顿悟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思维状态和思维方法,又是一种境 界,一种智慧。儒释道共通的最高的智慧与境界,是彻悟最高的存在,打破本体与想象的二分与偏见执著,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宇宙人生的全体意义、根本价值与本来面目。从哲学思想方法而言,直觉与理智并无根本冲突,乃同一思想历程的不同阶段,将两者综合贯通,有利于高效解决问题,为现代化建 设服务。

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 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兴趣不在于构建理论体系,往往偏重履 行和实践,追求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按照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不断把自己 修养到“无我”的境界。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的讨论渐趋成熟,程颐、朱熹强调“以知为本”、“知先行后”,在逻辑上知先行后、知主行从,在价值上 强调知行合一,穷理与践履兼备。王阳明“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 精察处便是知”,即心即理,即知即行,反对高远理想的分而后合的知行合一。明清的王夫之批判继承朱、王,把知行统一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并认为“知行终始 不相离”、“并进而有功”,从而比较辩证地解决了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从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的知行观中,可知中国哲学家的行为方式是理想与理性的统一、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虽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价值理想最终落实在行为上,这一点值得肯定。对传统知行观进行现代改造,应由单纯德行方面推行应用到自然知识和理论知识方面,作为一切行为的理论依据;“知”是理论的系统,是主动的、支配行为的理论;“行”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理想的过程和检验所知的最后标准。

练习题:

1.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

2.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

3.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批判地继承朱王,把知行统一简历在“行”的基础上,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

5.《周易》本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的结合。6.我国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有: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7.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8.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9.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

10.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主张,也有“天人交胜”的主张。(√)

11.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境界,人境之间有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12.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不主张直觉地把我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

第二篇:1-3章教学辅导

1—3章重点辅导

第一章重点问题

一、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是在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它是欧洲最古的文学,是全部欧洲文学史的源头。

二、古代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

1、神话

古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某些习俗与名称来源的故事。希腊神话具有人神同形同性的特点。希腊神话思想内容丰富健康,艺术形象生动优美,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2、诗歌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赫西奥德的《工作与时日》和《神谱》。抒情诗:

因伴奏乐器的不同而分为双管歌、讽刺诗和琴歌两大类。双管歌(又称哀歌):内容主要有挽歌、战歌和情歌。琴歌:又分为独唱琴歌和合唱琴歌。独唱琴歌主要是爱情诗和饮酒诗。主要诗人有萨福和阿那克里翁。合唱琴歌的主要诗人是品达罗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是赞美神,歌颂运动会的优胜者和政治领袖。

3、散文体动物故事《伊索寓言》

4、戏剧

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休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旧喜剧)、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新喜剧)。

5、文艺理论

柏拉图:西方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先驱。他的主要文艺观点是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因而就是影子的影子;现实世界不真实,艺术就更不真实。艺术对社会起伤风败俗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西方唯物主义美学的先驱。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自然,要求文艺要表现事物的规律性,他还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他的文学理论著作《诗学》影响深远。

三、古代罗马文学

古代罗马文学是在继承古代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代罗马最重要的诗人是维吉尔,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作品描写了罗马建国的历程。《埃涅阿斯纪》与《荷马史诗》不同,它是一部文人史诗。(《荷马史诗》基本上是一部人民集体创作的成果。)

第二章重点问题

一、中世纪早期欧洲文学

1、宗教文学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宗教文学的经典。除《圣经》外,中世纪还产生了大量的宗教文学。宗教文学的主题和内容都取自《圣经》,主要宣扬神的绝对权威、原罪说、禁欲主义和出世思想。在体裁方面主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等。在艺术上常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宗教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不仅影响了整个中世纪的欧洲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英雄史诗

主要有凯尔特人的有关胡林和菲恩的英雄故事以及关于亚瑟王的传说,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是出现最早,保留最完整的英雄史诗),冰岛人的“埃达”(意为“歌谣”)和“萨迦”(意为“英雄传说”),芬兰人的史诗《卡勒瓦拉》等。这些作品以反映氏族部落制度瓦解时期的部落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主要内容。

二、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

1、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

内容以歌颂忠君爱国、骁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为主。著名的英雄史诗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其中以《罗兰之歌》最具代表性。民间谣曲的主要作品有俄罗斯的英雄歌谣和英国的“罗宾汉谣曲”。

2、骑士文学

法国是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最发达的国家。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写骑士的冒险故事和骑士与贵夫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主要体裁是抒情诗和叙事诗。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方的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的中心主题是写骑士之爱。品种有“ 破晓歌”、“牧歌”、“情歌”、“夜歌”、“怨歌”等,其中以“破晓歌”最为著名。骑士叙事诗的中心在法国北方,其主要内容是写骑士的游侠与冒险。分为:

1、古代系(主要有关于特洛亚、亚历山大和埃涅阿斯的叙事诗);

2、不列颠系(主要有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刑车骑士郎斯洛》、《特里斯丹与依瑟》等);

3、拜占庭系(主要有《奥卡珊与尼克莱特》)。骑士叙事诗以一两个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来组织长篇故事的结构方法、注意人物外形与心理描写的艺术特点,奠定了欧洲长篇小说的基础。

3、市民文学和市民戏剧

市民文学的主要形式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和抒情诗。韵文故事是一种诗体小故事(也称作“笑话”),主要内容是以滑稽逗笑的手法讽刺僧侣 与贵族的恶德败行,暴露上层市民的庸俗无聊。也有一些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代表作品有 法国的《驴的遗嘱》、《农民医生》,德国的《神父阿米斯》等。

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列那狐传奇》,这部作品在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写狐狸列那与各种动物之间的斗争,实则以兽寓人,以动物故事讽喻现实。《列那狐传奇》是中世纪市民文学最重要的作品。此外,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特别是第二部)也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重要作品。

市民抒情诗主要有意大利的“温柔的新体派诗”,法国诗人吕特博夫和维庸的作品。 散文领域中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

市民戏剧主要有《巴特兰律师》等。

三、但丁

《神曲》意大利原文为“神圣的喜剧”,全诗共14233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三部,主要情节是写诗人梦游三界的故事。

《神曲》在 思想内容上存在着宗教思想体系和人文主义新的思想萌芽之间的矛盾。《神曲》中所表现的宇宙观和道德观,从整体上讲都是中世纪唯心主义的宗教思想,但这些思想与教会的宣传又有所不同。他主张的苦修是靠理性指引的个人自身的修炼,并不靠教皇教会作引导,这种思想接近于近代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宗教观。但丁在《神曲》中对人对事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他虽然按中世纪的宗教观点来安排亡魂 的归属,但并不完全按宗教观点来决定自己对亡魂的态度。从他对待亡魂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但丁对人的肯定,对人追求知识、追求爱情、追求美德的肯定。

《神曲》在艺术上也存在着两重性。作品具有梦幻故事的形式、象征寓意的手法、象征性的结构,这都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特征。但具体描写三界时,都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中取材,运用写实的手法和生动贴切的比喻,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此外,《神曲》运用了意大利民族语言(而不是在当时被视为正统的拉丁语),还借鉴了意大利的民歌形式。

第三章重点问题

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

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借用古代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掀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它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思想统治,推动了科学与文艺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形成了“人文主义”的世界观。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反动世界观,矛头指向教会统治和神学思想。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赞扬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提倡幸福在人间,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崇尚理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自由意志,要求提高个人的独立地位;在政治主张上,多数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人文主义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要求。但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实质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具有反封建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双重性质。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新文学(即人文主义文学)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文学具有如下特点: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倾向;注意写实,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但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还保留着许多传统因素,并与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善于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着重从道德心理上进行刻画,而不注重对人们的客观物质关系进行分析;人物性格较复杂较完整;注重民族特色,表现爱国情绪,用民族语言进行写作。

人文主义文学为欧洲文学中的许多体裁奠定了基础,如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散文等。

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主要成就

1、意大利:最主要的人文主义作家是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和薄迦丘(代表作《十日谈》)。

2、法国:受王权支持的贵族派人文主义集团——以龙沙为代表的“七星诗社”。具有民主倾向的作家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3、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维伽(代表作《羊泉村》);流浪汉小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 》(又译《小癞子》),这部作品以它的写实性、简洁的笔法,通过主人公的丰富经历串连各种社会画面的结构方法对后来的欧洲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英国: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的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斯宾塞的长诗《仙后》;“大学才子派”中马洛的悲剧《帖木尔》、《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

三、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最重要的作品,这部小说的成功使塞万提斯成为西班牙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并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堂吉诃德》模拟骑士小说的写法,主要内容是描写堂吉诃德主仆二人三次游侠并闹出许多荒唐可笑之事的故事。其创作动机和意义是打击过时的骑士文学,这在当时的文坛上具有进步意义。《堂吉诃德》的意义之二是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包罗万象的社会画卷。书中有各个阶层的人物,广泛涉及了当时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风俗等方面的问题,真实、全面地反映了16 世纪 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揭露了西班牙封建制度的罪恶以及统治者的残酷本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由盛而衰、危机四伏的实质。小说还描写了一幅幅人民遭受干旱、饥馑、苦役、逮捕之苦的悲惨的生活图画。

堂吉诃德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理想主义的牺牲品、高尚而不切实际的以喜剧面貌出现的悲剧典型。小说的另一个人物桑丘是一个讲求实际的农民。

小说的艺术特点:

①《堂吉诃德》模仿骑士小说的写法,吸收了这种体裁的长处,它以主人公游侠为中心线索,无拘无束地描写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在小说中还穿插了许多中短篇小说,或独立成章,或交织在主要情节之中,表现出早期长篇小说在结构上的特点。

②小说主要用夸张和反复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堂吉诃德和桑丘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物性格。

四、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也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创作的三个时期: 1、1590—1600年,又称作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正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极盛时期,英国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悲剧《罗米欧与朱丽叶》(1595)。2、1601—1607年,又称作悲剧时期。这一时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夕,社会动荡不安。莎士比亚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作品从对人文主义理想的歌颂转为对现实的严峻批判,表现出一种悲愤、阴郁的情调。这一时期的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莎士比亚创作的最高水平,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雅典的泰门》以及被称作 “阴暗的喜剧”的《特洛依勒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这些作品中以四大悲剧更为重要。3、1608年以后,又称作传奇剧时期。莎士比亚恢复了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念,重新探索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传奇剧,主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往往先遭难后幸福,解决矛盾的办法往往是一些偶然的因素。其中以《暴风雨》最为重要。

代表作《哈姆莱特》:

1、哈姆莱特的形象

哈姆莱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品格高尚,多才多艺,对现世、人生、人与人的关系、爱情、友谊都有与传统教会观念不同的看法。但哈姆莱特在剧中出现时却忧心忡忡,忧郁成为他性格的特征之一,其原因是现实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相悖哈姆莱特回到 丹麦时,国家正逢乱世。他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自己的责任,不断地与敌人周旋,却始终没有下手杀死克劳狄斯。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原因主要是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替父报仇,还要按照 人文主义理想改造现实,改变这个颠倒混乱的社会,在这一方面他感到力不从心。哈姆莱特之所以不能完成改造现实的任务有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看,当时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处于萌芽状态的先进势力还不能战胜强大的恶势力。从主观上讲,人文主义理想本身也存在局限。所以,哈姆莱特最终报了父仇,但他自己也与敌人同归于尽,并没有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务。哈姆莱特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2、《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哈姆莱特》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进行创作的,但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原则又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常取材于现成的材料或剧本,而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他在旧故事的骨架中填入现实生活的画面,注入时代的灵魂。②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紧密相连。

《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主要有:①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结构具有广阔性。②戏剧冲突紧张尖锐。③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相结合。④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呈现出多面性和复杂性,并且性格始终处在发展中。通过对比和人物的内心独白来展示人物性格也是莎士比亚常用的手段。⑤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词汇量大;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以及形象化的语言;剧本主要用诗体,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

第三篇:电大监督学 教学辅导4(第10-11章)

第10-11章

第十章 社会民主监督

一、重点内容

1、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指政协组织及其成员对党和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的、有组织的监督。它是政协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外部监督,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更是国家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新闻传媒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务的批评、建议,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

3、特约监督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依据法定方式聘请的兼职履行相应民主监督职责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包括特约监察员、教育督导员、税务监察员、审计员等。特约监督员是现时期实施民主监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4、简述民主党派监督机制的完善

民主党派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加快政治民主化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监督的基础和前提,民主监督的实行和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政治民主。所以党和国家除了不断加快经济建设,为民主监督提供经济前提外,还应该加快政治民主化建设。

(2)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

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长期共存的参政党,其地位体现在参加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加强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是提高民主党派知情度、增强监督作用和权威的最根本要求。

(3)提高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民主监督工作要做得实在而有成效,关键要有较高的规范化、制度化作保证。

5、简述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与问题。

虽然网络舆论监督对民主政治以及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显示出强大的舆论威力,但是它也存在着局限与问题。

(1)网络舆论代表民意的程度是有限的。网络舆论至多也只是代表了网民的想法。

(2)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信息真实性这一层面,网络媒体有着很大的差距。有些网站受商业利益驱使,在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的过程中,重经济利益,轻社会责任感,甚至明目张胆地做起违犯道德和法律的勾当。谣言的泛滥也成为舆论监督中一个很大阻碍因素,甚至于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危害严重。再从网民自身角度分析,如今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着很强的盲从性。

(3)网民力量的薄弱。网络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比起平面、电视媒介来讲,它的力量和公众认同度,还局限在特定的群体,这个群体除了青年和知识分子以外,没有更多现实社会力量的参与和认同,这就使得网络媒介的作用大大减退。此外,网络媒介的受众和平面、电视媒介的受众相比,尤其是与报纸受众相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不确定性。这个受众群体,远远没有平面媒介受众那样的持久、固定和坚决,因此这个群体的声音和舆论,自然也就没有那样的力度。

二、难点答疑及解题技巧说明

1、社会民主监督的基本特征 社会民主监督的基本特征是:

(1)社会民主监督是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的监督体系分成五大部分,即: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民主监督。社会民主监督包括群众监督、社会团体监督、舆论监督和人民政协监督等。

(2)社会民主监督的核心是监督权与监督方式的民主性

社会民主监督的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其民主性。民主性体现为监督权来源的民主性与监督方式的民意性。监督权来源的民主性表现为社会民主监督的权利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和社会公众的授权,它体现为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监督方式的民意性是指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等方式参与到对监督对象的监督中。除社会民主监督之外的其他监督,其监督权均体现为具有公定力、确定力和拘束力,符合公权力的基本属性。而社会民主监督更体现为协作性,而非强制性。

(3)民主监督效力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涵 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联系两权的中间环节的监督权是民主政治中公民民主权利的基本内容。建立健全权力监督体系,提高权力监督效力是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涵。

2、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

(1)通过视察实现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委员视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政协委员视察团到各地视察,地方党政领导向视察团汇报介绍本地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视察团和委员根据自己在视察中所见所闻所感,向地方党政领导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见和建议;对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中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与地方党政领导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等,发挥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

(2)通过提案实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提案是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党派、人民团体和政协专门委员会广泛参与国是和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分布在各地、各行各业的委员可以利用提案这种灵活方便的形式,对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3)政协委员应邀参加党政机关组织的廉政、执法、纠风等专项检查活动,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批评和举报等。

三、作业讲评(略)

四、课程拓展

舆论监督的功能(1)导向功能

舆论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左右局势的发展。正确的舆论、错误的舆论对人们的影响,对社会的作用截然不同,正确的舆论导向,会鼓舞人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若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舆论导向正确与否,至关重要。

(2)监视功能

舆论监督的发展历史表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治理结构中,舆论监督都在传播信息,沟通情况的过程中,及时、真实、准确地传播信息,反映民情民意,从而监视着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舆论监视,不仅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务的决策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而且还通过及时、真实的信息反馈,反映决策实施中的变异和问题,督促偏差的纠正和方案的完善,从而促进了政府部门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威慑功能

舆论监督的一大特点是公开性,即将事物公诸于世。当前在反腐败的斗争中,通过曝光公开,可以将各种腐败现象及时地揭露出来,使之受到全社会的鄙夷、抨击和鞭挞,从而形成舆论监督的强大威慑力量。舆论监督虽无法律监督的强制性,但它的威慑力量常常是意想不到的巨大。

第十一章国外反腐败与监督制度

一、重点内容

1、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是专门对某一高级行政官员的贪污受贿或其他违法失职行为进行调查起诉的临时性官员,其起诉对象包括总统、副总统等。为了保证独立检察官充分履行职责,法律赋予独立检察官很大的权力,包括人事权、调查权、传讯权、汇报权和起诉权。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监督力度。

2、行政交谈制度是日本行政监察制度的特色,所谓行政交谈是指行政监察部门及其所委托的人员与因行政失误而遭受损害的国民进行交谈,听取改善行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或补偿损失,并使其结果有助于改善现行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当发现公务员违纪渎职时,行政交谈委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

3、为了加强国民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韩国实行了国民请求监察制度,凡公共机关的事务处理因违法或腐败行为,对公共利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时,20岁以上的国民可以联名向监查院申请监察。

二、难点答疑及解题技巧说明

1、《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主要内容:

《公约》共分为8章71条,分别为总则、预防措施、定罪和执法、国际合作、资产追回、技术援助与信息交流、实施机制以及最后条款。

总则规定了立法宗旨、术语解释、适用范围以及保护主权等方面的内容,强调在预防和打击腐败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援助,但同时应当恪守各国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原则以及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预防措施,主要涉及预防性反腐败的政策和做法,具体包括预防性反腐败机构的建立,公共部门的各项用人制度和公职人员的行为守则,公共采购、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报告,以及与审判和检察机关有关的措施等方面,同时还强调了私营部门和社会在预防腐败中的参与。

定罪和执法。此部分为《公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实体法的角度列举了有关腐败的罪名,还对犯罪的主观要件、犯罪形态和腐败的后果作出了规定。并从程序法角度规定了对腐败行为的管辖、起诉、审判和制裁,以及其间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国际合作,具体规定了国际合作的总体原则,引渡的条件,被判刑人的移管,刑事诉讼的移交,执法合作,联合侦查等内容。

资产的追回,主要内容是对腐败行为后果的财产处理。包括预防和监测犯罪所得的转移,直接追回财产的措施,通过没收事宜的国际合作追回资产机制,资产的返还和处分,双边和多边协定和安排等。

技术援助和信息交流,主要述及预防和打击腐败的培训和技术援助以及有关腐败的资料收集、交流和分析等。

《公约》的实施机制,规定了公约缔约国会议和秘书处在公约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职能和作用,争端的解决方式,以及公约的签署、批准、接受、核准和加入等常规内容。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特点:

(1)透明度。《公约》中要求各国在反腐败过程中,保证各项预防性措施、政策和机构运作的透明度,以保证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开透明,降低腐败发生的机会。《公约》中对预防性腐败的政策和措施、反腐败机构以及公共部门用人制度等方面均作出了公开透明的相关论述。

(2)国际合作。《公约》作为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国际合作是其必不可少的内容。除了在第四部分专门规定了国际合作的内容外,《公约》的其他部分也以国际合作为基础,探讨了相关内容。

(3)强调预防。建立腐败的预防机制是当今国际反腐败合作的重要内容,《公约》中强调了预防腐败的重要性,并用大量篇幅阐述了腐败预防合作机制和具体的预防腐败措施。(4)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公约》是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国际反腐败合作的现实需求。《公约》不仅规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还制定了为了保障权利义务实现的程序。

(5)公部门与私部门的合作。《公约》在总结各国反腐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反腐败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责任,也应当包括公部门以外的私部门和个人的支持与参与,并对私营部门和社会的参与及合作作出了规定。

(6)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相结合。腐败行为由于其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各国立法都已将其列入犯罪行为范畴,纳入刑法调整。同时由于腐败常常牵涉到巨大财产,给社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公约》在规定了刑事责任的同时,又规定了民事责任。

2、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监督模式。

瑞典议会设有议会监察专员,其中一人为首席监察专员担任监察专员暑的行政长官,负责主持日常行政事务并协调各监察专员的工作和全员的活动计划、分工与预算调整等工作。但为了保证监察专员工作的独立性,首席监察专员不能指挥其他监察专员的工作,其作用范围仅限于必要的协调范畴。

为了保证监察专员行使监察职能不受任何外界因素不当干扰,监察专员在人事、组织、经费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人选必须是德高望重的高级法律专家中无党派、非政治性人物,且不能担任议员,不能在政界、商界兼职。

根据瑞典宪法和法律规定,议会监察专员的职责是监督和视察中央及地方的行政和司法活动,重点监督和视察行政机关的活动,保障法律、法令的实施。议会监察专员的监察对象为中央、地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此外,还包括与行政机关存在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执行行政机关委托执行公共事务的雇员或私营企业等。内阁部长、大法官、议会和地方议会的议员、中央银行的董事等不在监察专员监察之列。

为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瑞典法律赋予监察专员充分的调查权、视察权、建议权和起诉权。其调查权体现为监察专员有权根据公民的申诉或自己主动发现的线索对任何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并调阅任何调查所需材料、文件等或举行听证会核实证据,有权参加行政机关和法院的任何会议,并在必要时要求检察官提供援助等,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拒绝监察专员的调查,否则会受到罚款等处分。监察专员还有权采取“突然袭击”等方式,在监察专员认为必要时对法院、行政机关、医院、监狱、军事机关等被认为有问题的单位或部门进行视察。在调查和视察之后,监察专员可以就所发现的问题向行政机关提出调节、批评、补偿、改正或处分等方面的建议。对于调查或视察中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官员,监察专员有权向法院对他们直接提起公诉。

对监察专员的工作考核主要依据监察专员向议会提交的工作报告。议会的宪法委员会对监察专员的工作直接进行监督。公民若对监察公署的公务行为不满,其救济途径是可以向宪法委员会提出申诉。宪法委员会也有权对被证明是不称职的监察专员撤销其职务。除此之外,社会舆论系统对监察专员的工作也起到制约作用。

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监察专员设置的独立性与专职化

瑞典监察专员制度强调人事、组织、经费的独立性,独立性大大加强了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监督效力。另外,由议会任命专职人员进行监督,使监督工作专职化。也更加强化了议会的监督职能。

(2)监察专员监察范围的综合协调性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管辖范围相当广泛,监察专员不仅可以对法律规定的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还可以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问题进行综合监察和协调处理。与当今政府职能不断扩张,专业分工细化复杂的综合性监督需求相适应。

(3)完善的监督系统保证监察专员的监督效力

瑞典建立了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体系,议会监察专员监督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与其他监督体系的协调合作和相互制约。监察专员制度在监督系统的合力作用下,得以不断健全和完善。

(4)先进的监督理念

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更注重预防和公民合法权利的恢复,强调防止侵权事件的再次发生和改革措施的采取。因此,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与检察官和警察不同,其作用不在于检举犯罪行为使之被定罪,而更关注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和具体改革措施的采取。

3、美国监督模式的特点。(1)权力双向制衡的监督模式

美国的监督模式在权力的横向划分上,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既要彼此分立、独立,又要相互联系、制约。如国会通过立法权的行使实现对行政和司法的监督,但是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并通过立法倡议权而对国会的立法权进行制约,法院也可以通过司法审查权对国会进行监督。国会可以通过人事任免权、财权、弹劾权的行使对执掌行政管理的总统进行制约与监督,法院也可以对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及作出的行政处理等作为和不作为进行司法审查以对行政权的使用进行约束与监督,但法官要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国会也有权弹劾联邦法官。可见,美国的横向监督体系是双向监督模式,强调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与监督。

(2)中央与地方松散的监督关系

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权,因此美国纵向的权力监督关系较为松散。美国的行政监督权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别行使,相互独立,其纵向分权的结果在行政监督方面则表现为,监督机构并不统一。联邦与州各自建立监督机构,二者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也不对口,彼此独立、各司其职。因此,美国的行政监督体制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行政监督机构布局分散,监督职能细化,监督主体多元。

(3)选举监督、审计监督和道德监督为其监督的重要内容

美国监督模式中,重视专向监督。美国联邦政府所建立的两个独立行政监督机构——政府道德管理局和监察长办公室均突出了专向监督的特点,以道德规范(包括财产申报)和审计监督为两个专职监督机构的监督重点。同时在美国行政监督体系外,尤其重视对于政治高层人员选举中的资金来源、利益冲突等方面的监督,并通过联邦调查局、政府道德管理局、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行政办公室等机构对此实施监督。

三、作业讲评(略)

四、课程拓展

1、试述日本监督模式的特点。(1)监督职能实行细化分工

日本不仅建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监督体系,还建立了不同的监督机构,对不同的监督对象和监督范围实施监督,实行监督的专业化分工。日本的人事院仅对公务员范畴的选拔、任用、考核、晋升和奖惩等方面进行监督,但是触及刑法问题的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主要是由检察机关来进行侦察并提起公诉,而行政评价局的监督主要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业务监督,其监督范围不涉及人员监督。

(2)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主要目标的行政监督体制

日本的监督模式中,突出检察机关的反腐肃贪职能,因此其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体制以效能监察为重点,即通过实施行政评价和检查,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绩效、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向相关政府机关提出改革建议。日本专门的行政监察机构——行政评价局的职能设置和监督方式则突出地体现这一特征。

(3)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专家监督相结合

日本的行政交谈制度是其独特的监督制度,表现了日本重视政府与社会的正式沟通,强化社会监督职能的特点。同时,日本的行政监督注重与专家监督相结合。日本行政评价局的政策评价机制以及行政审议会制度都突出体现了发挥社会各界代表和专家的政策咨询、调查与审议功能,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加大专家监督的特点。

但是日本的监督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职能分工影响资源的共享性。如行政监察机关仅集中于行政业务的监督,与人事院和检查机关的行政人员监督脱节,资源难以共享,导致监督效率低下问题。其次,行政监察机关缺乏监督影响力。日本的行政评价局具有调查权、建议权和劝告权,却不具有处分权从而大大影响了其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

2、试述新加坡监督模式的特点。

(1)注重对执政党的监督,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新加坡虽然长期实行一党执政,但却很注意在野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作用。新加坡政府每四年一次的多党参与的国会大选就是在野党对执政党进行监督的有效机制。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还规定,党员议员每周必须有一天回到本选区体察民情,参加群众聚会,倾听民众呼声,接受选民监督。

(2)赋予监察机关很大的权力,保证监察权的行使。新加坡的行政监察机关被赋予很大权力以增强监督职能的实施。如贪污调查局的调查权中规定,当有违反《刑法》或《防止贪污法》的行为,或者依据《防止贪污法》在调查期间证明有违反任何成文法的行为时,贪污调查局局长或特别侦查员无公诉人的命令,可以行使刑事诉讼法所授予的一切与警方调查相关的权力。在调查重大案件时,贪污调查局还享有特别调查权,不管任何其他法律中有任何规定,贪污调查局都可以调查任何银行存款、股票存款、购买帐户、报销单据或任何其他账目以及在任何银行的任何保险箱等。还有权要求被调查人详细说明其子女家属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每项财产的获得途径与准确日期,并有权要求任何人给予调查所需配合,否则被视为犯罪。搜查权体现为,如果贪污调查局相信在某一地方藏有罪证,即可授权特别侦查员或警官在必要时可依靠武力进行搜查,夺取或扣押任何相关的文件和物品。逮捕权,贪污调查局局长或任何侦查员,无逮捕证即可逮捕依照《防止贪污法》与犯罪有关的任何人,可逮捕已被控告的与任何罪行有牵连的或已收到他同任何犯罪有牵连的可靠情报或有理由怀疑与任何罪行有此种牵连的任何人。跟踪监视权,对所有公务员,无论职务高低,都具有暗中秘密跟踪监视的权力。

(3)惩戒与预防并重的监督体系

新加坡对于贪污受贿的定罪与处罚非常严厉,在反腐败方面以严厉著称,其法律规定中体现出新加坡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同时,新加坡政府也非常重视腐败的预防,注重反腐败的宣传与教育,培养全社会的正义感。并通过行政改革措施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通过不断完善法律规范和行政管理措施,建立惩戒与预防、标本兼治的监督体系。

第四篇:教学辅导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

辅导资料(5)

姜太公的兵学成就

齐鲁文化不仅诞生了博大恢弘的孔孟儒学,而且孕育了绚丽夺目的兵学文化,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神宗元丰年间官修《武经七书》,其中《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四部兵学著作的作者都出自齐鲁大地。其中,姜太公被称为兵家始祖,孙武被称为兵圣,这充分说明兵家文化是齐鲁文化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同时也是齐鲁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相比所独具的魅力和风采。

一、姜太公生平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姜尚的先祖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吕。姜姓的这一支从伯夷起便以吕为姓氏,故姜尚又名吕尚。

姜尚的里籍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为“东海上人”,即今山东省的日照、莒县一带。在归顺周朝之前,姜尚曾在东海之滨过着十分穷困的生活。后来,他来到殷都朝歌,从事过屠牛、贩卖、佣作等劳作,生活困苦。

周族崛起后,素有治平之志的姜太公,与周文王相遇渭水之滨,遂投奔文王,谋划\参与兴周灭商活动。

对姜尚在兴周灭商过程中的功绩,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曾经作过如下概括:“周西伯昌之脱羡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二、牧野大战

公元前1046年,发生在牧野的一次由周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与商纣王带领的商朝主力之间的战略大决战。

1、战争过程

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为完成文王的未竟之业,决定东征商纣。周军至盟津,各诸侯国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通过“孟津观兵”,周武王了解了自己的号召力和军事势力,认为灭商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吕尚等人的辅佐下,乘商军主力远征东夷之际,率领诸侯联军直捣商都朝歌。

联军兵力虽远少(不足5万)于纣军(70万,一说17万),但因纣暴虐无道,失道寡助,加之其军队为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故军心涣散,战斗力低下。联军方面,武王果敢,姜尚远谋,士卒英勇,将士一心。商军一触即溃。纣王见大势已去,于鹿台自焚。

2、战争结果

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击毙商军十八万人,生俘三十三万人,并交活了大量动物及珠宝财物。随后联军兵分四路,向东南方进发,四处征伐忠于的商朝各地诸侯,驱逐商朝大将飞廉于海滨而杀之。商王朝土崩瓦解。

3、战争意义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姜太公的军事思想

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六韬》流传于世。《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6卷,共60篇。《六韬》虽然是“托名著作”,不是吕望亲笔所书,但旧题“吕望撰”。其成书时间虽然较晚,但其主旨思想源于周代史官所记录的档案资料当无疑问。

1、“文伐”是姜太公军事理论的重要内容

姜太公的文伐,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手段瓦解敌国,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对孙子的“全胜”思想有重要影响。姜太公认为“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因此,他强调不单纯使用武力来实现政治目标。

2、韬光养晦的权谋思想

在灭商阶段,面对商强周弱的局面,姜太公没有公开向商朝挑战,而是积极积蓄力量,暗中设法削弱商纣的辅翼,“阴谋修德以倾商政”,最终实现了

强弱转化、以弱胜强。在《六韬》中,姜太公以修德治、行仁政、以民为本的政治军事思想为主线,突出了“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等韬晦思想,突出了政治重于军事、文伐先于武伐、谋胜贵于兵胜的制胜之道,对韬光养晦作了具体详尽的多角度论述。

3、修德施仁、民心为上

姜太公认为只有修德行善,争取百姓的支持,才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特别强调亲民、惠民,在军事行动中打出了吊民伐罪的旗帜,以赢得民心,将民心向背看作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六韬·文韬·文师》:“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强调国君要行仁修德,泽及百姓,不可暴民、虐民、害民,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真心拥戴国君,国君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六韬》的思想内容丰富广泛、博大精深,不仅仅局限于兵事,也不单纯是一部兵书,而是一部文事武备兼资取鉴、治国理民并可为用的古代典籍,最集中、最全面地反映了姜太公的思想。

第五篇:《知识产权法》教学辅导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知识产权法》教学辅导(3)

第四编 著作权法

概述

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的概念、法律特征,了解版权制度的沿革、著作权的国际保护,明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贪污享有的权利。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的原则

作者是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劳动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由于作者是作品赖以产生的源泉,没有作者,无从谈起作品的利用和传播,更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科学的建设。所以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就是保护创作的源泉。只有作者的权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才会激励人们的创造热情,使社会获得生产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因此,著作权法在调整作者和使用人乃至公众利益的关系中,将维护作者的权益置于首要和核心的地位。维护作者权益在著作权法中主要体现在维护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对侵害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各种侵权行为给予制裁。

二、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

广泛深入地传播作品,使之满足社会公众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的根本目的。作品的广泛传播离不开大众媒体和传播者的劳动。传播虽然不直接创作作品但也需要付出投资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劳动,才能使作品以一种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公众所接受和使用。传播媒体和传播者的投入及产生的合法权益不应被忽视。他们的劳动成果受到应有的保护是著作权制度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便捷,各种新的传播媒体层出不穷。从古代的活字印刷到现代的静电复印、激光照拍、电子扫描,从最初的文字传播、现场表演到现在的广播电视声像传播、录音录像制作及再现,以至于发展到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文字图像声音的传播。著作权法律制度对各种传播媒体的合法权益给予积极保护,不仅是对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著作权制度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新技术飞速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我国著作权法调整广义的著作权关系,第4章专章规定了作品传播者的权利,包括表演者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的及出版者的权利,从而体现了我国著作权法鼓励作品传播的立法原则。

三、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承袭性。任何作品都离不开对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借鉴。人类文学艺术本身就是在继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因此,作者对其创作成果充分享有人格权、财产权的同时,不能将权利的行使绝对化,以至于妨碍了社会文化艺术和科学事业的进步。另外,从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来看,作者、作品传播者与广大群众之间产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涉及到各个主体的利益。著作权法不仅要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而且要鼓励公众学习知识,了解信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就需要法律对公众利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提供便利条件。因此,著作权法在保护作者和作品传播者利益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权利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以平衡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原则在著作权立法中,通过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规定而得以体现。

著作权的客体

本章需要掌握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明确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著作权法》第3条界定了作品的处延: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4)美术、摄影作品;(5)电影、电视、录像作品;(6)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说明;(7)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作品的构成条件

(一)作品的独创性

(二)作品的可复制性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本章需要明确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种类,掌握并能运用著作权人的权利,了解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意义,明确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著作权人即著作权主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作者是创作作品的人,是原始著作权人。

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著作权人的权利,也就是著作权法律关系的内容,它是指著作权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著作人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些专有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

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内容,直接体现经济利益的民事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通过各种方式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简称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各项具体的著作财产权

(一)复制权

(二)表演权

(三)播放权

(四)展览权

(五)发行权

(六)制片权

(七)演绎权

(八)获取报酬权 著作权的归属

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及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明确著作权的继承及转让。邻接权

本章需要掌握邻接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了解邻接权制度的来源,掌握表演者权的概念及权利和义务内容,掌握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及权利义务内容,明确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出版者的权利,明确邻接权的限制。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表演者权,是指演员和演出单位对其表演活动享有的专有权利。

录制者权,是指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所享有的许可或禁止他人复制的权利。

广播电视组织权,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对自己编排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专有权利。出版者的权利,指图书出版者和报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装帧设计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著作权的限制

本章需要掌握作品合理使用的概念及条件,明确法定许可使用作品、强制许可使用作品的规定。“合理使用”是国际著作权领域通用的术语,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支付报酬。合理使用是法律许可的使用,不视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情形规定有12种。

(一)个人使用

(二)引用

(三)新闻报道使用

(四)对政论性文章的转载、传播

(五)对公开演讲的使用

(六)教学使用

(七)公务使用

(八)馆藏使用

(九)免费表演使用

(十)室外陈列品的使用

(十一)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

(十二)盲文使用

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直接规定的范围内对作品进行某种使用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法定许可使用作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许可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第二,使用作品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第三,著作权人未发表不得使用的声明;第四,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和著作权人的权利。

著作权的使用

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种类,明确其主要条款,明确集体管理的概念和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了解集体管理的宗旨和作用。

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区域内使用其作品的行为。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

(二)许可使用权利的性质

(三)许可使用的范围、期间

(四)付酬标准及其方法

(五)违约责任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是指通过著作权人的集体组织授权使用者使用作品而获得报酬的管理行为。著作权的保护

本章需要掌握并能运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理论和构成要件,分析和解决著作权侵问题,掌握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明确著作权侵权处罚的条件和方式,明确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了解违反著作权合同的法律责任。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许可,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行为,简称侵权行为。

(一)客观上有侵害著作权的行为

(二)主观上有过错

著作权法第45条规定的侵权行为有8种: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行为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行为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为

(四)歪由、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

(五)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规定支付报酬的行为

(七)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其表演的行为

(八)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对下列侵权行为,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一)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的;

(三)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对其表演制作录音、录像出版的;

(五)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六)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的;

(七)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下载第10章-14章教学辅导[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0章-14章教学辅导[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辅导工作总结

    教学辅导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我班学生共49人。学困生有7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入转来学生一人,有两名5名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优等生有3人,学习自觉性较高,能力也较......

    分层教学辅导

    小课题分层辅导教学计划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个体自主、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关注差异,分......

    教学辅导一

    教学辅导一 第1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2.网络多媒体素材的分类、特点与用途; 3.网络多媒体素材加工的软、硬件环境; 4.从互联网上采集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方法......

    教学辅导1

    教学辅导1(第1章)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重点内容 第一、组织的性质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透视组织,所以对组织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教学辅导三

    《中国法制史》单元辅导(三) (第九章——第十章) 第九章 宋元的法律制度 一、宋刑统及其他法律形式 1.宋太祖建隆四年编成《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它是我国历史上第......

    《知识产权法》教学辅导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 《知识产权法》教学辅导(2) 第三编 专利法 概述 本章需要掌握专利的概念,专利权的性质,了解专利保护的历史及现代专利法的产生,了解......

    教学辅导二

    教学辅导二 三十五.前赤壁赋中央电大文法部 张继缅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 1. 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 2. 熟读全文,认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主旨 3. 掌握重要词语的解释 4. 掌......

    教学辅导计划参考

    “一对一”教学辅导计划 ◆学生姓名:XXX ◆辅导内容:六年级奥数 ◆辅导教师:李凯 一、目标任务 (一)情感意志 1.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