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教材《擦皮鞋》教案

时间:2019-05-15 03:5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编教材《擦皮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编教材《擦皮鞋》教案》。

第一篇:自编教材《擦皮鞋》教案

自编教材《擦皮鞋》教案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劳动吗?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干什么呢?(学生涌跃回答,老师趁热打铁)今天老师再教大家一种本领--擦皮鞋。(教师板书)

二、简介擦鞋工具

师:擦皮鞋需要哪些工具呢?

生回答后教师一边板书一边出示工具:鞋油-(棕色、黑色、多功能)鞋刷 抹布 废牙刷

师:工具准备好了,那怎么擦皮鞋呢?让我们从小品《擦皮鞋》中去发现擦皮鞋的秘诀吧!

三、欣赏小品《擦皮鞋》

四、学生归纳擦鞋方法:擦浮土-去泥-上鞋油-抛光

五、教师边讲解边操作

六、学生分组擦鞋,教师指导。(播放音乐)

七、评一评:请小品《擦皮鞋》的演员黄河评出结果

第一组:95 第二组:96 第三组:100 第四组:93

师:请问你价的标准是什么?

黄河:我评价有三个标准,一是看是否选对鞋油。二是看皮鞋的光亮程度。三是看皮鞋表面是否有泥土、鞋油残留,这一点可以用餐巾纸试擦。

(这时有几组学生不服气要求再比)

师:你们愿不愿意再比一次?

生:比就比,谁怕谁.....师:很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可是没有皮鞋呀,怎么办?(教师思索)要不这样,今天不是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吗?我们就就地取材,每组派一代表去选材,选好之后每组合作完成。

(学生积极性性很高,纷纷行动)大约四分钟后......师:这次我请的评委是--你们拿了谁的鞋谁就是评委,让我们来听听他的 评价--

听课老师评价并打分

第一组:90 第二组:88

第三组:87 第四组:91

八、谈一谈擦皮鞋的感受

生1:我觉得干这活很轻松.......生2:我觉得干这活又脏又丢面子,我以后绝对不会干这活...........九、小结:在同学们的回答中,有的说得很对,有的没有认识到不管是哪一个行业,都没有贵贱之分,在擦皮鞋这个行业里也有一批人才。(教师讲郭兆兴的故事)同学们,你们课前有没有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呢?

十、学生汇报,展示图片

生5:......生6:......生7:......生8:......十、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高兴吗?(高兴)为什么?(因为我又学到一种本领)老师也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你们学到新的本领,还因为我们共度了这快乐的四十分钟,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能利用课余时间为父母擦擦皮鞋、干干家务,或许能给他们一些安慰,愿不愿意?(愿意)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附: 板书设计

擦皮鞋

(工作无贵贱)工具: 鞋油 鞋刷 抹布 废牙刷

方法: 擦浮土 去泥 上油

第二篇:小记者培训自编教材

小记者培训

1、新闻的基础知识

2、当好小记者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3、当好小记者要学会新闻写作

4、采访中提问的技巧

5、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生记者

6、采访同龄小朋友的提问技巧

7、新闻采访技巧

8、小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9、小记者要学会新闻采访

10、怎样写好采访稿

新闻的基础知识

记者,很多同学都很羡慕的职业,自已也想当个记者,好让自己写的文章、拍的照片登在报

纸上,让自己的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看到,那该多神气呀。可是,当个记者并不简单,除了日常的学习任务外,还有参加社会活动、发现和报道新闻的责任,而且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写的文章要经得起千百万读者的审阅,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所以,你如果有这个美好的愿望,从现在就要努力,了解当一名记者的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培养自己的新闻意识,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你才能从今天的小记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记者。这一课将向你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即什么是新闻,新闻的体裁、基本要素和如何积累写作材料、选材等。

一、什么是新闻

(一)、什么是新闻

有人说——“新闻就是新鲜事。”有人说——“人们最想知道的新鲜事就是新闻。”也有人说——“被报纸报道出去的就是新闻。”西方人才逗呢——“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对“新闻”下过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其中美国《纽约太阳报》采访主任博加特曾有趣的定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最简洁概括普遍认可使用的是陆定一下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新+事实+报道)这里有三个“要点”,一个是“新近发生”,一个是“事实”,一个“报道”。这是把握什么是“新闻”的关键。

1、新闻首先应该是“新鲜事”

新鲜事一定要新奇,要是过去大家从来没听说的事情。如果都发生过许多次了,人家再听起来就不会感到新鲜了。大家可以看下面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新闻:

a、上学路上,我看到了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b、昨晚的月亮格外亮。c、今天上午学校来了许多成人记者,来采访一个36岁还来补小学课程的阿姨。d、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e、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

第一件事不是新闻,如果老爷爷领着一只大老虎那就是新鲜事啦;第二件事也不是,除非连续数个月人们都看不到月亮,此时月亮出来格外亮可以说是新鲜事;第三件事是新鲜事,因为36岁的阿姨还来补小学的课程,又吸引了那么多的记者来采访,肯定不一般;第四件事不是新闻,爬树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新鲜事的,除非他爷爷现在每天还爬树;第五件事应该是,因为据我们小蜜蜂侦察到的情况,过去小学生课间能喝上热水都不简单了……

2、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

“新近发生”,是说新闻发生的时间,表现在事实发生或被发现的时间上要新,而不是历史,一般来讲,新闻越新越好。

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记住,越是新鲜的事情,越是早一点告诉读者或

是听众、观众、越能吸引他们。

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判断一下哪个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哪个不是?

a、天上正在下雨,并且还伴随着5级的风。b、路上的车跑得飞快。c、昨天我们班得了8面流动红旗。d、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跑道。e、去年的这个月我家买了小汽车。

现在,让我来看看你的回答是正确呢?

第1件事,虽然是正在下雨刮风,是正在发生的事,可是这不属于新鲜事啊;第2件事,路上车跑得飞快,只要是没有超过标准时速数倍,也不属于新鲜事;第3件事虽然是昨天发生得,但距今天并不遥远,也可以看作是新近发生得事情;第4件事是正在发生的新鲜事,铺塑胶毕竟是从来没有的事,又是正在进行的工作,所以这是标准的新闻;第5件事如果发生在最近,在一定的范围说应该算是新闻,在更大范围内就有算不了什么了。因为现在家庭买车的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正确答案:第3、第4件是,别的都不是。衡量和判断的标准:它们都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

“新闻是事实”不是我们写作文,更不是自己随意编纂的故事,它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且不能都是鸡毛算皮,应该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我们新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3、新近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是新闻,必须经过报道出来的才能称之为新闻,即“报道”,指

选用恰当的新闻体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

以上三个方面是构成新闻定义的基本内容,缺一则不能构成新闻。作为一名小记者,因为受到年龄和校园环境的限制,所以,报道的内容常常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新闻,是大多数同学都关心的新闻,也有人管这们的新闻叫做校园新闻。

例如:北京××小学的小记者就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的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爷爷。这一消息很快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小记者报》和《北京教育报•小学生专刊》等多家新闻媒体上见报。在当时,这条消息是新近发生的,是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事;这条消息是事实,不是虚构的事情;而且,以新闻形式报道了出去。所以,符合新闻的条件,是一条新闻,而且是一条好新闻。

(二)、新闻的几种写作体裁

前面提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发生后,要选择恰当的新闻体裁加以报道。那么新闻体裁有哪些呢?如何选择这些新闻体裁呢?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在这里只简单地告诉大家,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来信来电、特写、综述、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我们知道了新闻的定义和几种写作体裁,还要了解一条新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简单概括

起来,新闻的要素就是五个W和一个H。即“什么时候”(when)、“哪里”(where)、“谁”(who)、“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这跟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一回事的。写新闻必须具备这六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不是完整的新闻。

三、学会播报身边新闻。

1、每天都在发生,生活中到处都是采访线索,只要我们小记者擦亮双眼,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很多现有的新闻。下面请同学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与人以新闻的形式进行简单播报。但有个要求必须围绕今天学的新闻的定义及六个基本要素进行播报。

2、学生播报,集体纠正,教师指导。

四、新闻的写作材料

(一)写作材料的来源

1、在读书中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章、积累写作技巧);

2、自己的生活经历;

3、诗句、名言、歌词、故事、童话、谚语、歇后语等。

(二)积累素材主要方法有三条:

1、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来说在少

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做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2、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3、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我们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因此,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三)如何选材

1、选熟悉的材料;

2、选真实的材料;

3、选典型的材料;

4、选新颖的材料;

5、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当好小记者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一个人,要达到一个目标,要实现一个理想,必须要有足够的条件作为基础,并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想当好一名记者也是如此。

要当好小记者,首先要有好思想,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语言、最适合的文体去传播新闻的目的。小记者要能够发现、挖掘乃至争抢新闻,就要善于“听”别人说,准确深刻地理解;“说”给别人听,简洁明快扣人心弦;“读”人家的文章,能快速抓住中心,高度概括、提炼出中心;“写”文章给别人读,要条理通顺,层次清楚,直奔主题……

总之,要当好小记者,必须具有比别人更高更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培养听、读、写能力的主要学科,主要课程。因此说,要想当好小记者,必须学好语文课,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参加“小记者”活动,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一、要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知识

(一)读懂是关键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习语文总是要尽可能多地去阅读别人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去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谋篇布局。从而做到细心体会、深入理解,以达到与作者思想、心灵的沟通,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1、学会从整体入手进行粗读

对一篇文章粗读时,应先了解一下大略,弄明白作者告诉我们些什么。这样做,便于我们调动头脑中的旧知识,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深入理解做好准备。

例如,我们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粗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大略掌握作者讲述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想办法战胜敌人。邱少云就是在执行这样的战斗任务时涌现出来的英雄。这时就要弄明白,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52年,“抗美援朝”是指的美国侵略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为了保家卫国,组建了一支“志愿军”,去帮助朝鲜人民打击侵略者,邱少云就是志愿军的一名战士。战斗是在朝鲜的土地上展开的……

2、细读时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有了上面的一步工作,接下来是分层分段,逐词逐句地理解品味,弄明白作者讲了哪些内容,是在告诉我们什么。细读之后,我们才明白,在敌我交战中,敌人固守着一个高地。有这个高地

材 的敌人存在,我们志愿军就不能顺利推进。可当时敌强我弱,要想夺取高地。我们必须先把战士隐蔽到敌人眼皮底下,待机突然攻击,才能取胜。邱少云就是被派去“隐蔽”的。读懂了这些,才能理解邱少云宁肯活活被烧死,也不动一下的原因了——因为部队必须隐蔽得叫敌人发现不了。一旦敌人发现了,战友们都要牺牲,战斗也就没法胜利了。那么我们是怎样了解了邱少云的伟大呢?是文章介绍的细节反映给我们的,是从我们对具体字词句段的分析中体会出来的。“他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从这句中,我们就知道,邱少云不是没有求生的机会和办法。只是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宁肯自己牺牲,也不违犯纪律暴露目标。这样舍生忘死的精神还不伟大么?

3、再读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手法

作者热情赞颂伟大的战士,但不是靠一句两句口号,而是运用了巧妙的手法。我们在了解了故事的细致情节,并在对字、词、句、段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再读全文,会发现作者表达的这种颂扬之情是渗透在每个细节上的。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时,作者写道“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看到战斗胜利,作者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看30分种和20分种,差距并不是很大。但从文章中我们却体会到,英雄被烧的那30分钟是那样的漫长。因为作者恨不得让火立刻灭掉。当战斗打响了,突然袭击成功

了,战士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了,觉得杀敌人还没杀够,没过瘾,敌人就死光了,因此时间就显得特别短。由此,作者爱谁恨谁,读者一下子就全明白了。

在阅读中要弄清作者写了些什么;通过这些内容,要告诉我们些什么;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

(二)从赏析中学写作

无论是对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还是一部著作,读懂是重要的,但并非就可以结束了。我们还可以从文质兼美的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反复揣摩华美的词句。从中感悟作者美好的心灵,学习作者纯熟的写作技巧,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风格。例如,尽人皆知的伟大作家老舍先生,有许多杰作被选入我们的课本。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学到的就不单单是文章中涉及到的那些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赏析这些佳作获得更多的精神财富。《养花》是一篇很多人都很熟悉甚至能背诵的好文章。学习《养花》,我们了解了作者热爱花草、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知道了作者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中,作者有腿病,写作之中常常要借搬弄花盆舒活筋骨……可见,在赏析美文的同时,我们还能学习到作者的顽强的奋斗精神。

1、学会“选材”

老舍先生是世界知名的大作家,国家大事,世界见闻,朋友交往,可以写的内容数不胜数,可

偏偏把日常生活中“养花”当成文章内容选了出来,写出了那么高雅的意趣,写出了那么纯洁那么真实的内心感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一提起笔来,同学们常常就紧锁眉头,喊着“没得写”。其实,如果你静下心来想想,生活中我们有自己的快乐与苦恼;有那么多的伙伴与亲人,并且时时都有交往,能够当成写作题材的东西并不少,只是我们没有像老舍先生那样,把身边的小事认真思考过,以致把很多好的材料丢掉了。

积累素材主要方法有三条:

1、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做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2、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

个系列。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3、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我们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因此,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小记者培训材料

(一)一、什么叫记者?

记者就是指采访新闻事件和写新闻报道的专职人员。包括编辑、采访、评论人员。记者可以归类成很多种,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常用的分类标准:从采访和报道的对象上划分,记者可以分为新闻记者、体育记者、娱乐记者等许多种。从采访和报道的形式上划分,记者可以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从采访和报道的范围上划分,记者可分为国内记者和国际记者。„„在做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应该始终坚持四个字:“客观拷贝”。简单地说,就是要坚持“三忠”原则——第一要忠于事实,第二要忠于历史,第三要忠于公众。这样,才能够能做到原汁、原味、原样地拷贝事实真相,完全真实地报道被访内容。

二、什么叫新闻?

顾名思义,新闻就是能引起人们重视的新鲜事。但既然身为小记者,我们可就得学会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新闻”哟,因此请大家记住这个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先来举个例子吧。比方说,昨天,我们班级的张小红同学不怕脏不怕累把

厕所打扫干净,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张小红同学打扫厕所的事不就是“新近”发生的“真实”的“新鲜事”嘛?!因此,大家不难总结出,“新闻”这个概念包含了“新近”、“事实”和“报道”三个最主体内容,这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三、消息是最常见的新闻体裁。这里作个简单介绍。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写作形式,何谓“消息”,简单说,它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包括某些将要变动的事实)。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五个部分:

1、标题。标题包括主标、引标、副标。并非所有消息的标题都如此,可根据消息情况灵活运用。引标,用来说明意义,引出主标;副标,则是对主标作阐述和补充。

2、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导语应该有以下作用:读者一看导语就知道这条消息写的是什么。读者看了你的导语愿意继续读完这条消息。有适当气氛的导语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简单地说就是新闻要素齐全——五“W”和一个“H”,即who(谁),what(什么事),when(时间),where(地点),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这是记者写导语准备回答的问题,其中哪一个是重要和应该突出的,应由记者或编辑根据情况确

定。有经验的记者在写作导语时并不需要考虑这个公式,而对初学者来说,考虑五个“W”和一个“H”是非常重要的.(一)人物导语。例如:【华盛顿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宣布,美国将对海地动武,以解决那里的政权危机。但是,在人物导语中,如果不是名人,那么导语中可以不出现名字。例如:一个过门才6个月的19岁的新娘今天承认,她想毒死其丈夫,因为他批评她做的菜不好吃。而这个新娘的名字可以留到后面去交待。

(二)事情导语。在讲完人物导语之后,事情导语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实际上只要把什么事(what)放到什么人的位置考虑就行了。例如:【新华社赫尔辛基9月28日电】一艘载有867人的爱沙尼亚客轮28日凌晨因遇风暴在芬兰附近的波罗的海水域沉没。到目前为止,只有29人获救,其他人下落不明。上面是一条纯事情导语,新闻要素很齐全。(三)时间导语。例如: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周年„„

(四)地点导语。同时间导语一样,地点导语是很少用的。通常地点只是作为导语中一种要素而存在,除非这一地点有特殊意义。

(五)原因导语。为什么(why)有时是新闻中最有意思的角度,可能是读者最想了解的问题。例如:由于股票和地产问题,日本首相细川今天宣布辞职。

(六)方式导语。从怎么样(how)的角度写经常能提供一条有兴趣的导语。如:一条带有奇怪的牙齿痕迹的铅笔,使一位30岁的看门人今天被捕。他承认上星期撬了一所中学的校长办公室行窃。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背景作用:第一个作用,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通过自己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常见的背景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闻学则将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5、结语。消息的结语一般是最后一句或者一段话,常对全文内容做概括性的小结,对新闻事件的少

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根据所报道的事实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标题、导语、主体是构成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结尾或结语,可根据消息内容而定,有时需要,有时未必,有时还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最常用的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前面,接下来写的内容,一层比一层次要。以下是学生课堂写消息的原稿: 通安中学XX届田径运动会圆满结束

本报讯(记者李唯)9月29日 通安中学XX届田径运动会隆重开始,全校两千多名师生十分期待,并对结果十分满意。

学校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办了800米长跑和撑竿跳两个项目,这也是本次运动会的亮点之一。各班同学积极响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令校领导没有想到的。

按照惯例,项目有50米、100米、200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等等,奖品优厚。为了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体会其中的快乐,新增了游戏项目---端球跑、拍球跑等,更满足了学生爱玩、爱参与的心理。本次运动会锻炼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各个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增进了友谊,让

不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可以交朋友,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快乐与欢笑。

本次大会全校三个年级全部参加,大家团结协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给那些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学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回忆。

指导教师认为:原稿中新闻性很强的“新开运动项目备受欢迎”没有作为新闻关键内容,被突出出来,使消息可读性和吸引力有所下降。故修改稿,将“辽阳市通安中学小学第九届运动会开幕”作为引题,将“新开运动项目备受欢迎”作为主题,内容也作了相应的小改动。以下是指导教师范佳新修改稿:

通安中学小学第九届运动会开幕 新开运动项目备受欢迎

本报讯(记者李唯)9月29日,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一年一度的通安中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在学校操场隆重开幕。出人意料的是,新开设的运动项目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本段是消息的导语部分,扼要地提示了消息的核心内容。)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开办了800米长跑和撑竿跳两个运动项目和端球跑和拍球跑两个游戏项目,这是本次运动会的一大亮点。各班同学都积极响应召开,参赛人员较多,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令学校领导和老师没有想到的。(这段是消息的躯干即主体部分,用充足的少

事实表现主题,对导语内容做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按照惯例,每年的运动会项目有50米、100米、200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等等,奖品优厚。为了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机会,主动参与进去,体会运动的快乐,今天,学校决定新增了两个运动项目和两个游戏项目,满足学生爱玩、爱参与的心理。学生们踊跃参与,奋力拼搏,给运动会增添了光彩。(这段是消息的背景部分,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也就是回答新闻五个“W”中的(为什么)。)

本次运动会,既锻炼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又增进了友谊,体现出各个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乐趣。

评语:消息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部分。最常用的结构形式是——倒金字塔形式,即将消息中最重要的内容写在第一段,次重要的内容写在第二段,事件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最不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一段。本文采用了倒金字塔形式,报道了学校运动会中最受人关注的新开项目,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语言简明扼要,报道得清楚明白,是一篇不错的校园消息。

记叙文与新闻的不同比较 2009-12-17 16:40 记一次足球比赛

我是一个爱看足球、更爱玩足球的人。一提起足球,我就会想起那次初二2班对初二6班的“六一”足球赛。

那天上午,天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云朵,鸟儿在天空叫着。比赛还没开始,场边就挤满了观众,他们有的说:“我猜这场比赛初二6班准赢,看看初二6班新转来的王小明,踢球就好。”有的说:“是呀,初二2班最厉害的队员找十个也敌不过王牌队员王小明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了。

只听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首先由初二6班的王小明开球,他心想:“这场比赛我肯定赢了。”于是漫不经心地踢了一脚,没想到初二2班的小刚纵身一跳,把球踢向了对方球门,守门员以为他用劲大了,小军接不到呢,没想到小军一个倒勾,“噹”的一下,把球踢进了球门。啊?初二6班的队员吃了一惊,没想到初二2班队员的技术增加了几十倍,真是离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也休想打败我常胜初二6班。这一球是让初二6班吃了一惊,但他们没用全力,于是后卫又被小军轻松突破,射了一个直球,当!球又进了,“我的妈呀!没到30分钟,怎么就被人进了两球?”

初二6班的队长王小明喊到。场上的观众一看局势倾向初二2班,说着就变卦了。这次双方都认真起来,比赛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进行得很快,一会儿,上半场就结束了。下半场,在初二6班队长的带领下,也给初二2班同学带来一定威胁,这时,王小明一脚射门,当!球打在了立柱上弹了回去。张亮手疾眼快冲上前去补了一脚,球直冲大门飞去,只见初二2班守门员纵身一跳,把球一挡,球被他稳稳地抱在了手里。“嗨!只差那么一点就进了,太可惜了!”场外的观众说道。

过了一会儿,只听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我们一个月的特训有成果了!打败初二6班喽!我们初二2班足球真厉害!”正在这时,初二6班的队员偷偷地走了。

初二2班足球赛爆冷门 初二6班轻敌,输了!

本报讯(小记者胡馨月)六月一日上午,师范附小学校初二2班和初二6班在学校操场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比赛。这场比赛十分精彩,结局也出人意料。因为初二6班的常胜将军竟败给名不经传的初二2班。

比赛先由初二6班的王牌队员王小明开球,球被初二2班的小刚轻而一举地踢向对方球门,初二6班的守门员并没有提高警惕,初二2班的小军一个倒钩,把球踢进了对方的球门。第二次初二

2少

班的小军轻松突破了后卫,球又进了。上半场,初二2班连进两个球。下半场,双方各不相让。王小明一脚射门,可球打在了立柱上,弹了回去,初二6班的张亮上前补了一脚,球却被初二2班的守门员稳稳地抱在怀里。最后,裁判宣布初二2班获胜。

比赛结束后,观众纷纷议论说,是初二2班的刻苦训练,也是初二6班的轻敌,才有这样出人意料的结果。

师范附小“六一”足球赛圆满结束

本报讯(记者胡畔)6月1日,一年一度“六一”足球赛在学校足球场举行。比赛结果初二2班以二比一战胜初二6班取得胜利。

6月1日上午,天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云朵。初二2班对阵初二6班的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全校师生观看了这场比赛。热爱集体,增进友谊,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是这场活动的主题。

球赛打得很激烈。满以为有把握赢的初二6班却遇到了对手。2班的队员小军打得很出色。他灵活、机智,在同伴的协助下,他一人就进了两球。结果初二2班获得了这次足球比赛的胜利。总评:《“六一”足球赛圆满结束》基本符合消息的写法,也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但相比而言就不如《初二2班足球赛爆冷门》一文更受读者欢迎。因为前者的着眼点是报道了比赛结束及

结果如何,而后者的着眼点是——比赛爆出冷门,初二6班因轻敌而输掉比赛。同时后者也报道了比赛结束及结果。这种着眼力的不同,通俗地讲,就是新闻报道的角度不同。

写消息,选角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面对同一场比赛,同一场会议,不同记者就会选不同角度,而决定作品质量高小的,不在文字水平,而在谁的角度抓得准,抓得好,抓得妙。消息就是要告诉读者他们最想知道最感兴趣最有价值的事情。前两文足球赛结束、初二2班获胜,有一定的新闻性,告诉读者的是结果如何。而初二6班因轻敌而输给名不见经传的初二2班则更具有新闻性和新闻价值,它除告诉读者比赛结果外,还告诉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文章选准了角度,写出了深度。

新闻学里,有这样一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为什么呢?因为狗会咬人,谁都知道,狗咬人是正常事情,这样的消息一般没有什么新闻性,你写这样的消息,读者不爱看,编辑也不爱用。而人咬狗就不同了,这事不正常,出人意料,就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人们就会关注这样的消息,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事情的经过如何,最终结果怎么样。

所以,我们学写新闻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写出来的新闻(消息)是不是读者想知道、应该知道而又未知道的东西。如果是,你就写;如果不是,你就放弃。当你真正想明白了这一点,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期待同学们走进新闻的大门,做一名合格的小记者。

四、例:

继2月23日学校召开了《家长课程建设规划》研讨会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家长课程及童心悦读,我们全体领导及中层干部于3月2日赴日照参观学习校本课程。

在一天的时间里,老师们参观了日照市实验学校、金海岸学校和新营学校。就家长课程的建设问题和那里的领导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学习,学到了许多科学的管理方法。如日照市实验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分层建设,金海岸学校的细节管理,新营学校的选修课程的开设等等。

在周前会上邵学忠校长作了学习总结报告,提出了我校校本课程深层次发展的思路。

五、以“周六特长班开学”为题写一则消息。

小记者培训材料

(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记者?

1.学会交往:认识的朋友越多,新闻线索越多。

2.学会观察:小记者要有一双“新闻眼”,每到一个地方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人和事,看到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发现哪些变化,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是否有新闻。

3.学会聆听:小记者要有一双“新闻耳”。除了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还要注意听老师,同学,家里人的谈话,从中挖掘出一些反映人们思想动态的新闻。在采访时,认真聆听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讲话,这样既尊重别人,又能采访出有价值的内容。

4.学会记忆:作为一名小记者,要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形象记忆法进行记忆。

5.学会欣赏:首先要欣赏自己,树立信心,喜欢自己;还要学会欣赏别人,喜欢别人。多用大拇指,少用小拇指。

6.会回感谢:小记者采访时,先要有礼貌的向被采访者介绍自己的身份和姓名,在征得被采访者同意后才进入话题。采访结束后,要向被采访者表示感谢。

7.学会参与:小记者不仅要采访活动,更要参与活动,从中获得亲身感悟——这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体验式采访”的采访形式。

小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采访新闻必须做到: “眼勤”注意观察周边的变化 “腿勤”必须四处常跑动采访新人新事 “手勤”必须见到什么东西都要记下来 “脑勤”必须养成遇事爱思考的好习惯

新闻采访礼仪 引言: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观察、访问获取新闻素材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讲,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受制于被采访对象,占被动地位。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呢? 采访前

外貌形象:整洁端庄,切忌邋遢

访前准备:采访物品。尽力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习惯等,以便在采访中心中有数,防止言语失误。尽可能先预约打招呼,例举采访问题提纲 心态调整:平静、理智 见面:略带微笑,彬彬有礼。

开场白:“您好,我是木香园的记者XX,想简单采访一下您,可以吗?” 访中

体姿:直立、挺胸、收腹、抬头 与被采访者保持一定距离

言谈:语言学角度,音频、音速、音量 提问艺术

多用商讨式的祈使句,如“请您谈谈好吗?”“能说说您的看法吗?”,有助于

解除对方紧张、局促、防范的心理意识,尽快赢得采访对象的配合。二要平易近人。

三要察颜观色,随机应变,在采访对象高兴时可乘兴追问,疲惫时要适可而止,悲痛时予以安慰,拒谈时暂不强求 四要尊重隐私

仪态得体,体现修养。采访时,目光注视对方,应稳重、柔和。忌埋头苦记。表情:自然从容,略带微笑。致谢 访后

核对姓名、职务、时间、地点等,绝对不能出错。整理资料,客观处理

采访相关老师、领导的稿件,要及时给老师、领导送过去,要有礼貌接受批评。

反面例子

案例一 穿着不得体引人反感

去年 8 月,美国某知名金融机构的总裁来华访问,并在公司公共关系总监的安排下,接受了国内十几家财经媒体记者对他的专访。采访结束后,总裁对自己的公关总监抱怨,是不是邀请来的不是专业的财经记者,或者对本次采访不够重视。原来,总裁看到前来采访的个别记者穿着非常随便,男记者穿着短裤、凉鞋,而有的女记者则穿着低胸露背的夏装。这和被采访的总裁西服革履的穿着与五星级酒店会宾厅的场合都十分不相称。

案例二随意打断被采访者谈话

某报社记者在参加一个企业的新闻发布活动时,因为听到其他新闻单位记者的提问有点词不达意,于是就打断了其他记者的提问,开始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在被采访对象正就他的问题准备展开更为详细的解释说明时,该记者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了需要的答案,不需要进一步的信息了,于是又打断对方的回答,接着问另外的问题。和他一起采访的记者纷纷对他的做法表示不满,可是他自己却满不在乎,认为这就是他采访的独特“风格”。实际上,这不是采访“风格”的问题,而是不礼貌、不懂得尊重的表现。

案例三采访迟到不礼貌

明明说好的采访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正式开始,可是快到两点 45 分了,还有一位报社记者没有到,准时到达的记者已经纷纷表示不满,采访活动的主办方只好宣布不继续等了,采访开始。相信很多有准时好习惯的记者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种场景。

由于时间安排的随意性比较大,这种弹性工作使有些记者时间观念比较差,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约好的采访时间总是迟到,让被采访者和其他准时到达的记者少则等候十几二十分钟,有时甚至迟到半个小时。有的记者认为,迟到几分钟无伤大雅,其实,因为自己的懒散而耽误了别人的时间,是十分失礼的,也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案例四抓拍照片搞“突然袭击”

在去年北京科博会一个论坛上,一位来自政府的高层官员正在台上致辞,一位报社的摄影记者举着“大炮”似的镜头,冲到演讲台前,一通拍摄。拍摄过程中,不仅闪光灯闪个不停,而且他还不停地变换位置、角度,从各个不同侧面近距离拍摄,时间长达 10 分钟之久。这位摄影记者的做法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演讲,让演讲者感觉非常不自在,而且影响了台下观众的视线、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案例五死缠烂打要有限度

尽最大可能、想尽一切办法采访到事情真相,是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采访确实需要讲究一些灵活的方式方法,但是,记者也要注意,在常规的采访中,要尊重被采访者本人的意愿,不要过分地对被采访对象死缠烂打,甚至采用欺骗的手段。比如,有的记者遇到采访对象正在开会或者忙于公务,却一定要对方接受采访不可,而不是礼貌地和对方再约一个时间;一些负面新闻的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记者提问的某些话题涉及了对方的隐私,但记者却不顾忌对方的感受,只顾自己挖新闻,不管自己的言行做法是不是会给当事人造成更多的伤害。小记者如何进行现场采访

第一:胆子要大。作为一名小记者,要牢记好的文章要“七分采,三分写”,所以你要很好的完成采访任务,一定要胆子大。

第二:要有礼貌。在采访别人之前,先说:“你好,我是廊坊日报的小记者,我可以采访你吗?”或者说“你好,打搅一下,我是廊坊日报的小记者,我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等等。在采访的时候要面对着采访人,脸上带着微笑,采访本托在手里写字,表示对人的尊重。采访结束后,要对被采访人说:“谢谢!”或者一些客气的话。

第三:要带着“问题”采访。在采访前,小记者们一定要在脑子里想五个以上的“问题”,这样,你就很有自信,很轻松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否则在采访对象面前,小记者就会“冷场”。

第四:小记者在写稿时,除了清晰地再现采访场景,最好融入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让读者百看不厌。

如何写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

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人物采访时问什么问题好

作为一名记者,人物采访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熟能生巧,从事记者工作多年的人,采访过各种类型人物的人,也能从中也获得了一些心得。

高质量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采访对象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潜在动因是什么?他行为的背后有哪些深层社会原因?包括他的性格和为人,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提问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大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网络等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主题。记者在采访中要围绕采访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那么究竟怎么提问呢?

一、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

材 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三、要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

四、记者在遇到采访对象隐晦的问题时,可以采取迂回式提问的办法,避开正面提问而从侧面深入。比如,一个名模的成功受人注目,她成功的背后更引人关注。但这类问题她们是不会正面回答的。于是在采访时我们不去就事问事,而是从侧面了解她、观察她,从她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中看出她的处事之道。

人物采访中关于提问的技巧还有很多,比如采访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就要比较专业一点,那样才能和被采访对象拉近距离;当遇到被采访对象文化比较低、表达能力比较差时,记者要有耐心;当遇到被采访对象说话跑题时,记者要想办法引导他回到正题等等。总而言之,采访的目的是为

了获得素材,记者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采访缘何不能顺利进行

众所周知,新闻的获得,离不开记者的采访。然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律日渐趋于完善的今天,记者的采访工作仍没办法顺利进行,究竟谁的过错?

2009年11月23日中午12点15分,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栏目的两位男记者,在到达昆明市前卫西路奥宸地产施工工地采访时,遭到施工方的阻挠,摄像机连续3次被抢。摄像机被砸坏,两名记者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人身伤害。类似于这种记者因去现场报道丑闻而遭受暴力阻挠的事件在我国已是屡见不鲜了。

其实,记者没有奢望真正得到“无冕之王”的身份和地位,但是最起码的工作权利也应该有所保障。难道非要等到记者因为曝光丑闻频频殉职的那天才把记者的权利保障提到日程上来么? 新闻法迟迟不予推出,相关法律又极其的不健全,是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的根本原因,诚然,记者首当其冲,采访时而因遭暴力阻挠而无法顺利进行。其实早在1999年“两会”期间,就有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舆论监督”的提案,并呼吁尽快制订《新闻法》,通过立法来加强和规范我国的舆论监督,但因种种原因目前尚未出台。记者的权利只有靠那些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人身安全以及正常工作的权利,得以部分保护。鉴于这种情形,有法学家和记者

建议,在新闻法出台之前,可否先考虑制定行政法规,或制定一部新闻执业行为规范。法学专家认为,这个条例应该明确新闻采访权的内容并规范行使方式;新闻采访当中记者的权利义务,被采访人的权利义务,这其中应明确普通公民与国家机关对接受采访的不同义务,对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政府机关有接受采访向公众披露信息的义务;记者在哪些方面应享有一定豁免权;同时应对采访程序作出规定,采访时需出示何证件;明确侵犯新闻采访权及记者不正确行使新闻采访权应承担的责任等。然而这一切,也仅是专家的建议而已,至今也没有相关法律来保护新闻采访权。无法可依,是记者在遭受暴力阻挠时无能为力和阻挠者胆敢肆意胡来的根本原因所在。记者采访时相机被砸或•遭强行“软禁”的事件在今日时有发生,如果相关的法律仍迟迟不出台,那么谁也不能保证采访会不会终有一天在暴力的阻挠下戛然而止,谁也不能断言揭丑类的新闻会不会终有烟消云散的那一天。

课后跟踪训练

一、下面你认为是新闻的在括号里打“√”,并说说理由。

1、上学路上,我看到了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

2、昨晚的月亮格外亮。()

3、今天上午学校来了许多成人记者,来采访一个36岁还来补小学课程的阿姨。()

4、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

5、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

6、天上正在下雨,并且还伴随着5级的风。()

7、路上的车跑得飞快。()

8、昨天我们班得了8面流动红旗。()

9、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跑道。()

10、去年的这个月我家买了小汽车。()

一、新闻采访时提问的三种方式

一般说来,提问可分为三种形式:开门见山、启发引导和激将法。

(一)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就是单刀直入地提出想要问的问题,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的要求。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

丰富的干部、学者、外事人员等。前者因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过于客套、寒暄反而显得见外;后者则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社会经历,顺应性比较强,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

(二)启发引导

不同的采访对象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如果遇上因口才、性格等原因采访时常卡壳时,记者可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侃侃而谈。它不从正面直接发问,而是从侧面或其他方面绕一下,然后再回到中心上来。这种形式适合三种不同的人,一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二是不习惯于接受采访的采访对象,三是有特殊隐衷不便谈的采访对象。

(三)激将法

激将法顾名思义,就是记者提出刺激性问题引起采访对象重视,并且让对方无法回避,非要你马上说出清楚不可的方法。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等采访对象。这个提问方式,在校庆采访中最好不用,因为一旦把握不住分寸,容易招来校友反感。

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创建良好的氛围

气氛融洽的采访,对双方来说是一种乐趣。因此,和访谈对象沟通前,记者应当准备一些幽默开心的事情,问些你知道采访对象很喜欢谈的问题——提问时从对方的兴趣着手,能更快打开话匣子。另外,提问尽量适应采访对象的职业特征,不说外行话。

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杨淑英有一次去采访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李健吾先生。李老却以“我这个人不求名,不要人宣传”的冷漠态度拒绝了她。尴尬中杨淑英猛想起李老是法国文学的研究专家,当时北京正举办的法国电影周里恰恰有部传记片《莫里哀》,她马上转变话题,向李老请教莫里哀的有关问题。李老的兴趣顿时来了,从而谈起了他的译注、工作等情况,在和谐的环境和愉快的氛围中,使采访圆满完成。

(二)作好充分的准备

在采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要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和不同的被采访对象,事先想好有哪些问题要问,哪些问题必须问,哪些问题可问可不问,该如

何问,事先设想好采访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准备好应对的预案。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始终以我为主。

有一定采访经验的人都知道,不管你事先准备有多充分,到真正采访时,还是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善于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新线索、新疑问,继续提问。有人说,好记者都是穷追不舍的人,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三)简洁、通俗、具体

记者对每个要提问的问题,事先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宜短不宜长,宜通俗不要复杂艰涩。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的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你怎样处理生活和事业的关系?”敬一丹听后回应说:“你的问题太大了,恐怕我回答不了。”结果好不容易获得的提问机会就此溜走。

提问要做到具体,有逻辑性。具体是指问题要“小”,有细节,可答复;逻辑性是指问题都要说到点子上,提问的前后要有连贯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在少

采访过程中,最忌说套话、空话、大话,问题切忌笼统、含糊、无思考价值。

第三篇:初中劳技教案 擦皮鞋

擦皮鞋

教学目标:

1、通过擦皮鞋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擦皮鞋 教学准备:

1、教师、学生每人准备一双脏皮鞋

2、鞋刷每人一把

3、与皮鞋颜色相符的鞋油

4、抹布若干 教学过程:

一、幻灯片引入

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有这么多漂亮的皮鞋,红色、白色、黑色黄色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好看吗?

请一位同学上台前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皮鞋。这么漂亮的皮鞋脏了还好看吗?皮鞋脏了怎么办?

今天这节劳技课我们就学习擦皮鞋

擦皮鞋有什么好处呢?整洁漂亮,给人以美感;保养皮革,可以延长皮鞋的使用寿命;

二、擦鞋工具

鞋油,鞋刷,抹布

三、擦鞋步骤

在我们擦鞋之前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段小品,这是著名笑星黄宏、魏积安的作品,里面可有擦皮鞋的秘诀呦!放映小品短片,小品中擦皮鞋的秘诀是什么? 生答:先去土,后去泥,上油上蜡不起皮。师归纳擦鞋步骤:

1、擦浮土

先用质地柔软的布料(旧的内衣内裤袜子)擦去浮土,如果是带鞋带的鞋,要先把鞋带摘下来,再擦

2、去泥

用一块潮湿的抹布擦去鞋面、鞋帮、鞋跟上的泥土,擦完后凉干。把但皮革缝隙里的尘土最好用刷子刷干净。

3、上鞋油

在鞋上涂6~7个绿豆大小的鞋油,然后均匀涂抹鞋面上,用棉布将鞋油均匀的擦在鞋面上,每个地方都要擦到,为了避免鞋油擦到手上,可戴上手套再擦鞋油

4、抛光

擦完油凉一段时间,让皮鞋充分吸收鞋油,之后再用刷子来回来去的用力快擦,之后用废旧的女士丝袜来抛光,要尽量快的擦.保准亮亮的,像新的一样!

刚才老师合同学们一起擦完了一只皮鞋,还有一只没擦呢,下面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的擦鞋步骤自己来擦另一只,比一比,谁的鞋擦得亮。

学生擦完后展示评比

擦鞋小窍门:打上鞋油,并在鞋油上滴一两滴醋,再用刷子刷匀.半小时后用干布再擦一擦,这样擦的皮鞋很亮而且保持的时间很长.

四、延伸教育

今天这节劳技课学习了什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家后每人给父母擦一次皮鞋,让你的父母评价一下你的鞋擦得怎么样。

第四篇:自编教材美术教案《彩色的姓名》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评选

自编教材《彩色的姓名》

姓 名 钟朝霞

学校名称 佛山市伦教荔村小学 联系地址 佛山市伦教街道荔村小学

自编教材《彩色的姓名》案例

荔村小学

钟朝霞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生

学科:美术

2、课时:一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各种色彩的画纸、色彩笔

二、教学课题:

1、为学生创造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的机会,以利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培养学生美学意识,提高审美素养和基本素质

3、摸索学生绘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

三、教材分析:

形象与色彩是构成绘画语言的两大要素。因此,教材选用顺应学生年龄特点,适合学生接受,并能帮助他们提高绘画知识能力的知识点以及学生感兴起的内容。教材结构如下:

1、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要素,去创造自已的图象符号表达他们的心绪和感受。

2、启发学生潜在的美感意总值,传授美感规律,进行美感的视觉表达。美感规律包括:主次、节奏、疏密、秩序、对比、和谐等的运用与表现。课例:《彩色的姓名》

适用学生:一至四年级学生

儿童经验:

1一年级以上的学生大多会写自已的姓名,对色彩有了一定的认识。

2、学生用线条、色彩进行平面组合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用自已的姓名来组合成一幅画,那肯定是一种亲切的体验。

3、学生对米罗这样的艺术大师的了解不会太多,在生活中他的画是否见过,却没有详尽的了解,更不会把自已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放在一起欣赏(评)教学策略:

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 对“体验与发现”“实践与创造”“欣赏与评议”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要适应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成功的愉悦。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写彩色姓名的乐趣,发现色块的美。实践与创造:用姓名结构表现平面空间的美。

欣赏与评议:发现篆书和米罗大师的的线条色彩与自已作品的相似之地方。教学重点:

1、学生能掌握姓名的写法,并能写出有创意的姓名

2、用自已喜欢的色彩、创造的图象符号表达自已的心绪和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学生示范作业

2、学生准备的色彩纸、色彩笔

四、教学方法(指引)

我首先作自我介绍的方法导入,同时出示钟字;欣赏由钟字变成的各种范画,让学生觉得姓名也能变成一幅画,激起学生的作画兴趣。

写法指导上,我用了范品的演示、对比讲解的方法,告诉学生,姓名画在构图、笔画上的区别,描绘作品时可以用自已的姓也可以用自已姓名中的一个字,要把姓名的直线条或曲线延伸封闭组合成新的画面,但不要改变字原来的结构,用举一反三的方法鼓励学生写出哪些更有创意的姓名,而篆书的欣赏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写出更有特色创意的姓名;画法指导上,用对比的方法,对比没上色和有色彩的姓名哪个美?米罗的画只要选择一些与课堂内容较接近的,简单介绍欣赏其作品特点,使学生在添加图案符号时更大胆。

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范作,但不能太多,不能给他们约束,以免抑制他们的个性。

五、教学过程:

一、介绍引入:

教师作自我介绍的方法导入,同时出示钟字;说告诉学生今天钟老师要把自已的姓变成一幅美丽的画,你们想不想看看画出来的?这种提问可以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让学生有神秘感。怎么自已的姓也可以变成一幅画?

二、欣赏

欣赏由钟字变成的各种范画,先引起学生的作画兴趣。

三、写法指导

1、出示二个钟字,比较两个字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告诉学生写姓名的第一步必须把字的笔画尽可能撑到纸的边缘,并把字的笔画进行连接封闭起来。再

出不二个钟字,2、比较分析二个字在笔画上有何区别?告诉学生,写好姓名画,还可以在笔画上有创意,但必须都是要把字的笔画连接封闭。

3、举一反三,问问学生你还能写出哪些更有创意的姓名来?并请同学上台来写写自已的姓名,请同学们来评评,写的要求对不对,有没有创意。

4、欣赏篆书作品。篆书的欣赏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写出更有特色创意的姓名。

篆书欣赏一 篆书欣赏二

四、画法指导:

1、对比没上色和有色彩的姓名,看看哪个美?告诉学生,笔画封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涂色块,空白大点的格子里还可以添加些自已喜爱的图案符号。

2、欣赏米罗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大师。欣赏并简单介绍几个米罗作品的特点,使学生在添加图案符号时更大胆。

米罗大师作品欣赏一 米罗大师作品欣赏二 米罗大师作品欣赏三

五、学生表现:

作业要求:

1、描绘作品时可以用自已的姓也可以用自已姓名中的一个字,要把姓名的直线条或曲线延伸封闭组合成新的画面,但不要改变字原来的结构。

2、尽量把名字写得大一些,能撑到纸边更好,构图饱满。

3、平面涂色时,运笔线条要短而有力,能使色彩涂得均匀,最好先涂四周后涂中间。

六、学习评价

1、学生自评:自述“我的感觉”

2、学生互评:“我去发现”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和特点。

3、教师总结:小结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评价闪光点。

七、课外拓宽:

鼓励学生课外运用其它手法进行作业设计。例如:可以用透明胶带贴出自已的姓名,然后用蜡笔、油画棒涂色,待涂好后,就把胶带纸慢慢揭掉,二是就成了一定宽度的白色线条,揭胶带纸的时候,容易撕坏画面,要慢慢揭。如果不把胶带纸揭掉,就不会形毛边。再例如:还可以用蜡笔写出姓名,然后用水笔或棉棒蘸水色在图画纸上大胆蘸色,利用蜡笔与水的不相溶性,一幅漂亮的姓名画就创作出来了。

教学反思:

课题《彩色的姓名》最早是《彩色的名字》,写自已的名字,在五六年级上。但,名字有二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一节课时间下来学生根本画不完,后改成了二个课时,学生作业就很从容了,而且,作业效果都不错。《彩色的姓名》是从《彩色的名字》引申出来的,写自已姓名中的一个字,这样,作业的难度大大的降低了,由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上。

从课题内容来说,是能引起学生较大兴趣并具有亲切感,适合各种层次的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是字的连接封闭,写得饱满,我用了范品的演示、对比讲解的方法,并让学生尝试写、发现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但我在学生作业时还发现了几个学生没有掌握好写法,如果改用电脑课件演示或许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色彩上,借用大师的作品能很好引导学生发现和自已的作业有相似的地方,但我在引导上过于粗略,学生的作业虽然效果都很好,但发现会联系的比较少;作业前还得进一步强调涂色须均匀,因为有的学生为了快点完成作业,画面上涂色比较马老虎;作业纸张不大并设计成各种有趣的形状,这本身就足以激起学生大胆去尝试写法和画法的心理,班上不管是优生还是平时对绘画没信心的同学,都很有兴趣也比较自信的画出了自已的作业;给学生作业展示的位置并不多,一种形状的作业张贴只有三个左右的位置,而且要“对号入座”、更激发了学生踊跃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很专注的画自已的姓名,为了能有自已作业展示的位置,他们神情紧张而又兴奋,涂完最后一笔就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手要来讲台上展示他们的“杰作”,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在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个环节中,大部分同学都很踊跃的发表了自已的观点感受,能表述出自已对别人画得好的地方表示欣赏,对自已画得满意的地方也能自豪地肯定,用词准确,发挥自已的语言想像能力;作业展示板上,如果编上号码,会让学生更方便指着号码来评价展示板上的作业;在姓名的写法上,有的学生作业时,还是没有封闭笔画线条,也有的同学没有把姓名撑到纸的边缘做到老师要求的饱满,这里,重新考虑用课件来演示写姓名的笔画连接、封闭,饱满,可能学生会更明白写法的要求。因为是绘画课,在学生作业时,可以考虑播放点轻柔的音乐,可以调节活跃下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更轻松地画画。

学生作业效果:

第五篇:自编教材中国画水墨抽象画说课稿

自编教材《中国画——水墨抽象画》说课稿

一、为什么自编教材

中国画是具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绘画,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都十分的完整,但它还紧跟着时代,结合着现实社会不断充实、丰富着。它是世界美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体系,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是新一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了解和传承祖国传统灿烂文化,学习优良传统的民族绘画,不仅能提高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美术才能的发展,而且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完美的性格,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几年的课堂教学,发现旧教材呆板、枯燥的纯知识中国画教学体系,使本来兴趣十足的学生在课后,开始觉得中国画单调、乏味,因此兴趣大减,甚至开始厌倦中国画。为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并进一步增加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我尝试着。

新教材体系中对中国画知识没有系统的教学,都只是涉及到其中的一方面,如第五册《四季歌》在欣赏中体验意境的表现,《飞流直下三千尺》体验了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山水。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较多的是第六册,其中《跳舞的点和线》与本课有异曲同工之效,不过自编本课教材时,新教材还没施行。由于本课知识性内容地更多涉及,更适合高年级教学,恰恰上课班级由于各种原因,还从没接触过国画,所以就采用本课内容教学了。

自编教材是在06年冬,恰逢世界画坛最昂贵的画诞生和当时正教学五年级的国画课《中国画的笔法练习》,惊讶和枯燥同时刺激了我,联系到波洛克抽象画的个别部位有点象我国古代绘画的“大泼墨”,具有一种内在的、蓄意表现的韵味,与中国画的点、线、笔、水、墨的相关联系,又想到了吴冠中大师的作品,于是设计了本节课——水墨抽象画,让学生运用传统的中国毛笔,在线、墨、水的舞动中,了解笔法、墨法,发现宣纸的神奇,掌握中国画的笔墨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为什么这样安排环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直是我所推崇的格言,视觉上的直观刺激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产生行为上的需求,知识上的探究,所以本课课件设计思路为:用抽象画图片欣赏激趣,并引发争论——以最昂贵的画作再次激发兴趣——用吴冠中的接近抽象的水墨作品拉近与本课教学内容的距离——为创作而有目的地尝试学习中国画的执笔、墨法、笔法——单纯地表现抽象作品中学习笔墨法——再次欣赏吴冠中的更多类型的水墨作品,自然与情感的相容,开拓思维——提出中国式抽象画的作业要求——按提示欣赏评价作品——拓展课堂教学,激发学习需求。而本课课件的展示是更直观更快捷更明确地促进学生接触新信息,探究表现方法,升华知识,最后表现出理想的美术作品,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着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三、为什么采用一些

1、只有与社会接轨的教学才是有用的教学

教学内容中的抽象作品,教学中安排的拍卖会、家庭观念、教学中学生的尝试体验、教学中的示范应用、以及与评价表内容相结合的扣加分制度、得分成绩应用等,都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本课教学中获得本课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有社会意识,用时间观念,有集体观念,有获得与失去的意识等等,当然这不是一节课可以做到的,必须贯彻在所以的教学中。只是我是这么做的。

2、有“我也行”“我能成功”的意识的教学才能成功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拉近与最成功的人的距离比成功,难度降低,激情高涨,所以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得到快乐,促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

3、在尝试后再教学更容易掌握知识

尝试中体现着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可以了解尝试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所以再进行教学学生就懂得懂得老师在做什么,自己需要什么,教学当然可以事半功倍。

四、说说课件其中一页的修改

教学语言的精炼是我这次磨课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三次的磨课,我没有改动教学环节,但在语言的精炼于针对性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吴冠中的作品是中国画中的水墨作品,我第一次(看课件)

精炼的提问,针对性的提问使教学目的更明确,当然也能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

下载自编教材《擦皮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编教材《擦皮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编社区教材系列讲稿一

    北辰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张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二00九年 四月 社 区 教 育 思系 想列 教教 育材 讲 ︹ 稿自 汇编 编试 用 ︺ 之 一 目录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家风家训自编教材(共五则)

    洪泽县万集中心小学 家 风 家 训 教 材二0一五年九月 目录 1.丰子恺教儿讲礼仪„„„„„„„„„„„„„„„„„„„„3 2.程母严格教子„„„„„„„„„„„„„„„......

    小学校本课程自编教材教学计划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北票市宝国老镇中心小学—刘晓东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学生......

    擦皮鞋(5篇材料)

    擦皮鞋 天南地北话古今,东拉西扯来一段.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喊麦说点啥.说一个到一个, 拿麦千万别沉默. 语音就是为娱乐,擦皮鞋是我工作.我的文化才小学,职业大街擦皮鞋. 我......

    擦皮鞋活动总结

    擦皮鞋活动总结 爱之翼的宗旨一直是帮助留守儿童,选择擦皮鞋这个活动是想让现在的大学生俯下身段,踏踏实实地利用自己的劳动挣钱帮助留守儿童。通过这次的擦皮鞋之行,我们爱......

    公务员上街擦皮鞋

    请自读下面材料后,回答考官提出问题: 材料一:有报道广州深圳公务员志愿者活动日上街“擦皮鞋”一事,引发各界强烈关注。5月15日,深圳市25家市直机关的500多位公务员在华强北商业......

    擦皮鞋的故事

    擦皮鞋的故事 离我们家不远有一家华生面馆,我们一家三口一到双休日就去那儿吃面,有时,也会让擦皮鞋的人擦一下皮鞋。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那儿吃面。在吃面时,妈妈突然要擦皮鞋。......

    ÷国民小学教师自编乡土教材系列1

    ÷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1 斗六的前世今生 指導單位:教育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 承辦單位:雲林縣立保長國民小學 出版單位:雲林縣政府 九十一年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