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位德国的博士生这样说:中国的教师是全世界最会讲的,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最能考的。长期以来的重教轻学的模式导致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结论,轻过程”的结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要避免“注入式”、“满堂灌”,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曾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现代诗歌单元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去学习。有些诗歌学生建议老师先教,学生跟着读;有些学生要求自学;有些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等。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诗歌,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使学生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后同学们能积极尝试去写诗,并拿出来分享交流。如一个男生写的《笑看风云》其中两节“喜欢在无意间感受真诚/喜欢在一瞬间抓住永恒/喜欢在窄道口顿悟宽容/喜欢在痛楚里体验幸福//曾经的几度飞花,几度东风/曾经的芭蕉又绿,樱桃再红/既不能预知未来,却可以选择/笑看风云,相信未来”。从中流露出来的自信是大家比较喜欢的。
二、主动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育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学习需要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因此我们提倡既要自主学习也要主动合作。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能力高低和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好将学生按照能力的高低搭配分组,也可以让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方法分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有自我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机会。如在学习《差别》时,同学们按照小说内容分角色自发组织了一出课本剧,通过表演更准确地理解了文中两个年轻人的真正差别在哪里,而且还展开想象虚构后来的情节,比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授——受”方式好得多。例如同学们曾组织过的以“我是否重要”为话题的辩论赛,小组成员有主持人、正负主辩手、正负次辩手、记时员等,正方能紧扣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列举事例去论述“我很重要”,反方紧扣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去反驳,两方都辩论得非常精彩,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雷锋曾说过:“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经常采取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高了,学习效果就好。这样通过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影响,实现了对学习内容的探索,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积极探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当学生能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时,才有创新的可能。例如在学习《善良》时,同学们提出:什么是善良;善良的内涵有哪些;为什么说“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和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为什么“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为什么有些善良行为获得是别人的感激与称赞,有些换回的是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如何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等问题。课堂中围绕同学们的问题质疑探究,课后同学们还以“善良”为话题写了篇文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对待问题的好奇和热情。”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让师生都能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更宽阔的学习空间中去自主学习,主动合作,积极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篇:从课堂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从课堂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摘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只有时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让学生乐学,会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我们的智慧,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关键词
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就是自己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积极地采取措施获得更多知识或技能。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大胆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适时给学生点拨,给学生点拨,启发引导,充分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新知,提高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德。那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下面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一、《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为“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与应用的过程。”
什么是才能主动学习法
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习自信,将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才能主动学习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
让孩子进行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和能力,理想的教育应能引导这种特点和能力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才能主动学习法打破了年级、年龄的限制,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及能力的差异,通过客观、科学、精确的学力测评系统,准确地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最适合的学习程序,使孩子从一个完全与其能力相符合的起点开始,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学习,真正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让孩子主动自觉地学习
才能主动学习法注重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从幼儿到初中的各个等级的教材形成完整的体系,小步渐进、小幅度提高难度的科学编排以及周到、细致的内容说明保证了孩子每阶段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轻松完成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更加牢固。进行才能主动学习法学习会收到以下效果:
产生学习兴趣和自信进行有深度的思考,产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
第三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反思
孙培江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谈谈自己做法: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很多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次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还应该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营造和谐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就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为此,每节课教师都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
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固定在课堂上。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使之自觉地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
新颖的东西易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格式化,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具有新意和靓点,在教学方法上应不拘一格,多姿多彩,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使学生易于接受。
保持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就应该给教学内容多增添些形象或想象的成份。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具体的实验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而且也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而所得到的知识也将会更牢固。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五、努力用教师的行为和情感来影响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包含着情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教师的品格,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师生情感越融洽,学生就越喜欢老师的课,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积极性就无从谈起。
“春风化雨润心田,育人育德细无声”.教师应该心中有爱,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与关爱应体现在讲话时的语调、面部表情及各种场合上。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求全责备,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关爱,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真诚的关爱,还体现在能够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赞赏地接受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善于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需要、困难及情绪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篇:在美术课中运用白板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美术课中运用白板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河北省任丘市石门桥学区东王庄学校 王朝运 电话:***
摘 要:白板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仅用手中的一支电子笔就能实现了鼠标对电脑的控制,打破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只能坐着使用鼠标的限制。还能及时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活跃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时调用各种教育资源,师生互动性强,操作界面大,清晰和使用方便。巧妙的运用到美术教学中,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白板教学;学习主动性;审美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所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
电子白板是现在最受教学场合、十分适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PC,并利用投影机将PC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
“白板教学”,与传统黑板的“一擦即没”相比,电子白板能够实时记录、保存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随时调用电脑中存储的课堂教学资料,不必再担心板书的内容无法重现;与“电脑+投影仪”相比,电子白板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自如地随时调整、修改教学计划,并随时保存更新自己的电子教案。同时,电子白板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投影屏幕上只能是“一成不变”的显示内容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美术课教学的教师,就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电子白板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利用白板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在艺术类课程中表现的最为突出,潜能和兴趣往往是人艺术成就得以实现的关键。电子白板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立体地表现信息,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学习。例如:高年级要求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有关折纸、剪纸、泥塑、版刻等内容时,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学生通过欣赏激发了兴趣,通过欣赏丰富了想象力,通过欣赏唤起了创作意识,必然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情感是审美行为的支柱,也是审美认识的具体体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审美情景,把静止的教学信息与具体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使具体生动的审美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在《美丽的染纸》教学中,除向学生展示染纸作品外,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利用染的方法所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如扎染和蜡染的衣服、围巾、帽子、桌布等,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师再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生活,这种感受不仅只是对美的外在形式的感受,而且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深化了审美感受。
二、利用白板辅助美术教学,实现教学的灵活性、交互性。
新课程强调素质教育,设计课在美术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方法,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课的内容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就方便、快捷了。比如图案中的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都是比较容易的。计算机的优越性能,不仅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减少了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通过自己上机操作,学习推理、归纳、组合的方法,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在屏幕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尽情地体验着成功的愉悦。
多媒体作为双向媒体,既可以用来呈现教学信息,又可以用来采集学生的信息。及时做出分析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台等教学设备向全体学生清楚地展现,让学生交流评议、互相借鉴,提出意见、共同修改,加深理解,不断完美。也为教师的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提供了方便。
三、美术教学与白板的教学功能有机整合,强化审美与科学技术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教学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纽带,用现代教育技术采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发现美,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美、理解美,探究产生美感的原因,想象创造美的方法,最终创造美的形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实,小学美术教材与小学信息技术中,有很多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在这类课的教学上,教师指导学生利用“金山画王”等绘画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学生不用带颜料、调色盒、笔、纸等工具材料,只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得到其他绘画工具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这种近乎游戏式的手法,特别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尤其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学生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由此可见,从小学阶段开始将电子白板教学引入美术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美术设计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电脑来进行绘画,无非又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好办法。这种整合,发挥了其强大的交互功能,为美术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它跨越了时空的区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作画的水平。
四、利用白板,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让学生轻松的进行创作。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恰当运用白板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画面,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表象,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
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现实的逼真显现,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起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学生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产生联想,提高表现力,提升了审美能力。另外在美术课上,利用白板教学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练习利用电脑给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配插图。另外也可以用电脑彩绘等方式制作面具、头饰,并投入表演等。还可引导学生借助电脑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墙报、手抄报以及校内或户外的文娱、体育、少先队等项活动的设计、展示。从这一系列的教学互动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总之,美术教学与电子白板的应用的整合,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组合。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直观,化抽象为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角等多样化的外部感官剌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的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丰富了学生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记忆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想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五篇:激发学生主动性打造课堂高效率
激发学生主动性打造课堂高效率
堡镇中学 翟梦晗
众所周知,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什么是有效课堂?“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有效课堂。”正如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而追求有效课堂,就要最大限度减少各种虚假的教学行为,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主体活动过程,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课程目标,发挥理想的课程功能,促使学生的全面和创造性发展。
一.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要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课堂管理是一个基础,或者说是前提。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量与质之和所达到的综合效果。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课堂效果越好,教学效率就越高。课堂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教师的讲课,影响学生的听课,影响教学效率的发挥。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以“开放性”的方式为主,于是,课堂常常出现了过于“活跃”的现象,而有的学生则乘机游离于课堂,形成了假学习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也会影响课堂秩序。因此,课堂管理是任课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不仅是引导者、促进者,更是组织者、管理者。良好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课堂管理,不是简单地以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应该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通过科学的、机智的课堂管理,通过对课堂上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合理调控,建立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秩序,才能营造平等、和谐、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从而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所以,我们说管理好课堂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通过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证。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的一篇演讲稿里面有一句极为精彩的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 1
奔放的„„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这句话使我们可以确信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高效的课堂需要激情。我们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有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再好的教学手段也没有感染力,再好的内容也难灌输给学生。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厌学情绪也越来越严重,这更需要教师用激情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只有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哲学大师荣格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用热情去感染他人,同样也可以让热情感染我们,多与那些对生命充满活力,机警又相当清醒的人交往,会激发你热情的火花的。”我们都知道同类相聚的原理,一旦我们用热情成功地进行了情感协调,获得他人的认同,就会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就会实现良好的互动,师生间的交往也如此应有热情的情感即激情.激情是富有感染力的,感染力是传递信息的良好途径。课堂上只有教师有了激情,学生才会有活力,这样才能“激活”课堂教学。事实上,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课堂特别不需要口若悬河的演说家和无动于衷的听众。教师的全部激情就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为了调动学生情感、兴趣,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腔的热情投入教学,投入到师生交往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热情,营造“激情课堂”的氛围,确保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调动学生的参与率,是有效教学的指标。学生是否主动、全面、全程、深度参与,外在活动状态与内在思维状态是否活跃,学习活动是否扎实、有效,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个维度的目标上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是评价一节课的根本出发点。有效课堂不是形式课堂,也不是模式课堂, “有效课堂”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日常教学中,有时活动不能面向全体,活动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机会过多的给予积极成绩好的学生,导致学困生没有充分练习的机会,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此,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总设计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当前学生掌握的状况。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在活动中应面向全体,兼顾学困生,给他们创造与同学交流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与展示中树立自信心,逐步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做到因才施教,面向全体。教师要常常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行为规范落实了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吗?学生思维积极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吗?教学结构合理吗?教学过程活泼吗?自己关注全体学生了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恰当吗?还有哪些细节必须进一步改进?等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我们上课时能做到师
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应精心设计开放性的“主问题”,问题要灵活有开放性,使学生能进行发散思维,深入研读文本,有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和机会,“我思故我在”,充分认识“主体发展”、“主动发展”和“合作学习”的价值,把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主动进取的动力,学生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有时会让课堂充满思辩色彩,体现个性化思考的睿智,也让课堂更精彩。
四.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关注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进行全面考虑,抓住问题关键所在突破目标,注重授课中每一环节(做到我们通常所说的“五个到位”,即学习目标到位、自主预习到位、展示交流到位、点拨升华到位、达标反馈到位), 教学过程中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然合作,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率,积极竞争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也才能科学合理的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
总之,“有效课堂”要明确师生双方的地位、作用,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交往、互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作式学习课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促进师生成长,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