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歌曲赏析
歌曲欣赏课
1.东方之珠赏析
《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01|4.6i” 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特别是 “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 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皇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它将全
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其画龙点睛之句----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则 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2.神秘园夜曲赏析
神秘的忧伤。听久了会想要落泪,因为那旋律已非单纯的小提琴曲,而分明是来自心底的声音,一种对生命本身的深切的悲悯。但这又并非是悲叹调。悲叹调予人以虚空,而它的悲凄,穿透生命表层,直抵人心。它像是极轻而又极重的划过琴弦,再划过那似有痕也似无痕的空间。
只有心中存留往事及梦里的人才能融入这意境,体味这悲悯。曾经一起笑过的,爱过的,伤过的,梦过的,都飘散成为遥远而清晰的印记。人生永恒的无奈与真实,没有失掉曾经伤感的情怀,没有失掉聆听安静与忧伤的心。
有人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神秘花园,只有自己才能决定园里的一切。而我想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神秘园,也许有时自己也不能明白里面有些什么。但一定有一种声音,是属于那里的。
真正的音乐是在灵魂深处勾勒的东西。神秘园体现的不仅仅是音符,它是缓缓地、轻柔地穿透,直至充溢在脑际,在心灵深处旋出飘渺的景致。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可探究的净土,便是原始的未经雕琢和凿透的心中的圣地。
3.浏阳河2008赏析
第一大段从A1到C1讲述了母亲那一辈,也就是李谷一那一辈的成长,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对文化的探索,与他们的上一辈一样“经过你那些的经过”,并“也勇于不同”。
第二大段从A2到C2讲述了周笔畅这一辈人的成长,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文化的探索跟上一辈一样,也“经过你那些的经过”,但是“更勇于不同”。
C3和C4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C1、C2,更是一种递进和加强的关系,突出强调了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D段讲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讲到了对故乡,对中国文化的依赖。
C5、C6将“时间”和“河”更加进一步融合在了一起,“浏阳河”这条河从上一代流到这一代还会流到更远的一代,《浏阳河》这首歌也从上一辈流传到了这一辈,也会流传到更远的一辈。那条河和那首歌,“一首歌是一条河”,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随时间一同流传下去,而且会有更好的发展,“多少希望变金黄”。
第二篇:《长江之歌》歌曲赏析
《长江之歌》歌曲赏析(附件为电子版)
《长江之歌》的歌词: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歌曲赏析: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首唱者季小琴。
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通过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8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本文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纵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颂之情。.这首诗第一节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长江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气概,该节侧重写实;第二节主要从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赋予长江一种象征意义,永远充满青春活力,永远向前发展,该节长于抒情。
此曲为大调式,单三部曲式。
A
B
A’
尾声
a + a'
b + c
a + a''
4
A段是对长江丰采的描绘,由两个平行结构的弱抑起乐句构成,顺口易记,深刻凝练。第三、七节的大跳 七度。使曲调迭宕起伏,更突出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东去大海的形 象和非凡气概。A段是对长江的歌颂和赞美,除第二句末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上是A段的重复。
B段是对长江力量的阐述,乐句改用强拍起,显得鲜明直接,附点四分音符的运用使旋律更为亲切流畅。第一句强调V-I的进行。给人以清新的感受。第二句节奏与第一句大致相同,前两节提高了三度。后两节构成反向模仿,造成“一浪比一浪高”的趋势。第二句末的“6”音是全曲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
尾声运用歌曲开头的动机“3 4 5”发展而成。是对长江依恋与赞颂之歌的进一步抒发最后终上在主和弦的三度音止。贴切而不落俗套,传神而竟境深远。
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
第三篇:《西游记》主题歌曲赏析
——《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主题歌曲赏析
摘要 3
关键词西游记、鉴赏、简介、歌手、感受
正文 3
一、《西游记》影片简介 3
二、歌曲简介 41、创作背景 42、演唱歌手 43、歌词鉴赏 4
三、结论 4
四、我的感受 5
摘要
1982-1988年拍摄制作的央视版《西游记》,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迟重瑞、徐少华、汪粤、马德华、闫怀礼主演。该剧一经播出,获得了极高评价,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1998-1999年再次以原班人马拍摄续集,一经播出获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高亢、舒展,有行者的凌云志„„皆可谓剧中音乐精华之浓缩,最能体现作曲家的创作功力。它 已经成为《西游记》的标志性音乐,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偶像。无论是六小龄童还是蒋大为,都在人们的记忆中刻下了一道抹不去的烙印。
关键词西游记、鉴赏、简介、歌手、感受
正文
一、《西游记》影片简介
央视1982年开拍《西游记》,1988年春节播出,轰动全国,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经典之作。6年时间,一个庞大的摄制组,制成电视剧25集,在今天看来,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慢动作,而央视拍摄此片的不计成本、精心打造,也可见一斑。
这部《西游记》,可以视为名著影视化的普及版,女导演杨洁把吴承恩原著里大量的佛经偈语、晦涩的对白全部删除,只给观众最清楚的故事情节。所以,它可以说是老幼咸宜,得到最广大阶层的追捧,获得“飞天奖”特别奖、“金鹰奖”最佳连续剧一等奖。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被评为中国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同时,以一百二十三万多张的选票当选为“中国第二届电视十大明星”首席。
央视版《西游记》的主要亮点,就是上世纪80年代内地最高水平的特技,许多观众还饶有兴趣地在报纸娱乐版努力学习“孙悟空的‘筋斗云’、‘七十二变’究竟是怎样拍成的”之类的文章,尽管这些特技在今天看来已经非常粗糙。
个性到位的表演、平实又不失幽默的台词,传神的配音塑造了剧中众多色彩绚丽的屏幕形象:唐玄藏稳重端庄,孙悟空机敏诙谐,猪八戒愚直滑稽,沙和尚憨厚忠勇,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一个个神话人物就这样从数代人的梦中走到了眼前。
该片采用实景为主,内外景结合的拍摄方法。既有金碧辉煌的灵宵宝殿,祥云飘渺的瑶池仙境,金镶玉砌的东海龙宫等棚内场景,又有风光倚丽的园林妙景,名山绝胜以及扬名远近的寺刹道观„„
此外,片中的音乐也达到了同时期电视剧创作的最高境界。由中国音乐文学协会副主席闫肃作词、著名作曲家许镜清作曲的数十首插曲随着《西游记》的无数次播出深入人心,蒋大为演唱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更是风靡一时,至今仍是四十多岁男性卡拉OK的高点唱率歌曲。
二、歌曲简介
1、创作背景
曲,许镜清,出生于山东龙口。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1980年以后,许镜清介入电影音乐创作,曾为故事片《丹心谱》、《红象》、《九月》等八部电影作曲。1983年许镜清作为第十位候选者开始进入《西游记》的音乐创作,1987年年底完成。《敢问路在何方》和《西游记》的音乐是许镜清的成功之作,也是成名之作。二十年来他创作了近百部影视音乐,他的影视歌曲最大特点就是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融合。
词,阎肃,剧作家。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重庆大学肄业。创作的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下四川》1964年获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优秀奖。歌剧《江姐》1977年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奖。与人合作的歌剧《忆娘》、京剧《红灯照》197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音协委员。《西游记》歌词多数都是阎肃写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带着一往无前的豪气,也体现了作者的国学功底,既大气又耐听。
2、演唱歌手
1984年《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首播、1986年前11集全播时均由张暴默演唱。25集全播时改为蒋大为演唱。张纪中的新版《西游记》主题曲依旧沿用敢问路在何方,由歌手刀郎演唱。当时这首歌准备用做插曲,这是一首充满男人气质的歌曲。但在录音时,另一位作曲家的一首主题歌已选用了男声,许镜清只好改用了张暴默,作为首唱,张暴默的演唱很有特色,她的声音柔中带刚,柔中有美,非常内在。蒋大为是民族唱法,浑厚饱满,可谓经典。刀郎具有西域味的独特嗓音营造出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独特意境和全新的画面感。
3、歌词鉴赏
歌曲的上下两阙歌词均由“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引出,此句一出,我们仿佛就看见了莽莽尘沙,遥遥天涯中,猪八戒牵着白马,沙僧挑着担子,师徒四人在茫茫西天取经的路上行走的情景。
上阙的“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与下阕的“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则写出了西行的路上虽遥远凶险,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踏平坎坷,翻山越岭,日出夜落,任你飞花落雪,任你雷电叱咤,我自岿然不动。我们始终不曾更改心中的意愿,朝着那西天圣地奔涉。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与“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则让人想到了孙悟空一路上斩妖除魔的情景。作为西游团队中最为重要的中坚力量,他勇敢好斗,活泼乐观,降妖除怪,屡建奇功,为师傅唐僧除去了不少的障碍,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一句旋律是整首歌的高潮和最动人的地方。“敢问路在何方”这一句,实在是问得很好,“路在脚下”——世上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最远的路途就在脚下,一段伟大的旅程从此开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一番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也是《西游记》给予我们最感人的地方。
三、结论
电视剧《西游记》的音乐开创了在电视剧中电子音乐和民乐及管弦乐队结合的先河。它的音乐创作内涵丰富,旋律优美、格调清新,老少咸宜。该剧片头音乐以器乐曲形式出现,表现手法自由舒展,节奏明快,音色丰富,加之巧妙地运用电声音乐,效果逼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孙悟空机智勇敢、神通广大、叱咤风云的神气和潇洒,可谓画龙点睛之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在片尾出现,旋律高亢舒展,意境悠远深邃,与片头曲前后呼应。前段舒缓深沉,后段激越昂扬,自然贴切地与电视画面契合,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取经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师徒四人百折不回的精神风貌,使人不禁为之动容。
四、我的感受
四大名著电视剧中,主题歌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深沉、大气,有历史的沧桑感;《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粗犷、豪放,有侠客的豪爽气;《红楼梦》主题歌《枉凝眉》委婉、凄楚,有儿女的相思情;《西游记》拍摄得最早,如今,我只要一听到《敢问路在何方》,眼前立马会浮现出孙悟空腾云驾雾,唐僧师徒“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夕阳下行走在崇山峻岭中的画面。歌曲虽然有好几个版本,我个人不觉得没有什么高下之别,理解不同唱法不同而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西游记,也都会有一首最让自己心动的歌曲,经典不会因时间而消失。
第四篇:歌曲赏析《我和你》歌曲赏析
《我和你》歌曲赏析
《我和你》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由中国歌手刘欢演唱歌曲中文部分,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歌曲英文部分。这首歌的词曲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所创作。
《我和你》歌词比较简单,中英文部分各有42字及33字,先由刘欢主唱,然后莎拉·布莱曼演绎英文部分,再以普通话唱出中文部分,二人最后同唱英文部分作结。
作曲:陈其钢
中文词:陈其钢
英文词译配:陈其钢、马文、常石磊
配器:陈其钢、常石磊、王之一
陈其钢,男,(1951--?)上海人,享誉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音乐界的中国作曲家。在他身上,有着一种古典诗人般的气质,坚持用自己的音乐谱写女人,将中国的传统元素很好地融合于西方现代作曲之中,越来越受到国内听众的关注。他是当今少数几个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中国作曲家之一。十余年来,他的作品荣获了多项国际大奖,在他的倡导与帮助之下,世界著名的贝桑松国际青年。
歌词
歌手刘欢
刘欢,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早在十多年前(1993年)的抽样调查中知名度就已达87%的流行歌手,自1985年夺取首都高校英语和法语两项歌曲大赛的冠军以来,一直屹立于歌坛之巅,成为中国流行歌坛“大哥大”。
刘欢拥有最多的代表作,拥有最广泛的听众群,他演唱的很多歌曲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刘欢创作和演唱的作品虽获奖无数,但他本人却置之度外,淡漠名利,宠辱不惊;他背负教书育人之使命,致力于高校的艺术教育普及工作,始终矗立于一方讲台而耕耘不辍。多年来知识的积淀和文化的内敛使他历练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刘欢还以他的执著和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为在中国消除音乐间的隔膜和树立流行音乐的形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刘欢的媒体曾经毫不吝啬地为他冠以各种各样的美名:“中国歌王”、“中国流行歌坛第一人”、“中国主流音乐的教父级人物”、“中国流行乐坛的一面旗帜”、“流行乐坛的常青树、不倒翁”、“著名歌唱家”、“流行音乐家”等等,多年的磨砺使刘欢历久弥新,他甚至成为“确保演出品味和档次提升的标志”。
刘欢,我们的刘欢,他的歌声陪伴了我们近二十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他的歌声里听到自己成长的脚步声,一步一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踏实。近二十年的厚积薄发终于在2004年3月19日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的“欢歌2004”——刘欢北京个人演唱会上喷涌,刘欢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难以释怀的感动。2006年6月9日,“欢歌2006”演唱会在上海体育馆举办。
歌手莎拉·布莱曼
英国的女歌手,她迷人的嗓音让人过耳难忘。莎拉在欧美已走红多年,她主演的那些音乐剧,诸如
《歌剧魅影》、《猫》、《歌与舞》的主题曲和剧中的歌曲不胫而走,广为传唱,莎拉也被誉为“歌舞剧皇后”。但国内乐迷结识莎拉只是近一两年的事,因为莎拉的唱片进入国内市场的极少,目前能见到的有《TIME TO SAY GOOD BYE》、《EDEN》、《莎拉·布莱曼演唱的韦伯音乐剧金曲》、《THE TREES THEY GROW SO HIGH》。一般来说歌星或歌唱家都能根据其发声方法将其归入相应的演唱类别,或美声,或通俗。但莎拉·布莱曼是个例外,你很难将其归入到某一种唱法之中,因为她既能唱美声也能唱流行歌曲,而且这两种唱法听来都很有魅力,因此喜爱她的歌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可以说莎拉·布莱曼跨越了流行与古典为雅俗所共赏。
作者简介:
作曲:陈其钢
奥运主题曲主创,奥运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是当今少数几个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中国作曲家之一。十余年来,他的作品荣获了多项国际大奖,在他的倡导与帮助之下,世界著名的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比赛预赛由原来的日本移到北京。2005年,他获得了具有“法国诺贝尔音乐奖”之称的“交响音乐大奖”。7月20日,北京奥组委举行了颁发聘书仪式,已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工作半年以上的2
25名各创意组总设计、30名各工作室主任以及其他144名专业艺术、技术工作人员正式受聘,“音乐总设计”的头衔则被授予了祖籍台州的旅法华人作曲家陈其钢。
歌曲创作背景诞生背景
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最终在开幕式的舞台上揭晓和“解密”,外界强烈推荐甚至呼声很高的歌曲全部落选,而最后的“谜底”《我和你》,词曲作者恰好是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这首主题歌并非内定人员命题创作,也是通过征集和无记名投票,在完全公正的情况下选定。
北京2008奥运歌曲全球征集共进行了4期,收到应征作品98871件。人们所熟悉并已广为传唱的一些歌曲,都是在这次全球征集中诞生的,比如《永远的朋友》和《北京欢迎你》。尽管应征作品数量惊人,但因为非专业人士的作品绝大多数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因此,从去年一直到今年初,北京奥组委根据开幕式创意工作的要求,向数十位专业音乐人“定向征集”主题歌作品。这次征集邀请了国内外众多乐坛大腕:孔祥东、乔吉奥·莫罗德尔、陈其钢、谭盾、鲍比达、迈克·巴特、王力宏、周杰伦、冯晓泉、小柯、林夕、金培达、陈少琪等
《我和你》就是从这次定向征集中产生。2007年10月,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选委员会的评委们,对24首重点推荐曲目进行了审听,参加审听的所有歌曲,全部隐去歌曲名称和作者等信息,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定了8首主题歌候选曲目,并建议将“23号作品”确定为重点推荐曲目。
评委当时的评价是:这首歌简单好听、内涵丰富、温暖抒情、易于传唱;国际风格较强,中国味道浓郁,与开幕式创意主题和风格展示十分匹配。
2008年1月,北京奥组委负责人听取了主题歌曲征集评选的专题汇报,原则同意将“23号作品”作为主题歌重点推荐曲目,并进行保密处理。4月,最终确定这首歌曲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推荐曲目。因此,这首歌没有像《永远的朋友》《北京欢迎你》一样,向社会推广。不过,这首歌的音乐在开幕式彩排中曾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但人们没有留意。
2008年8月3日下午,最后的主题歌评选活动在开幕式运营中心举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说,这是整个奥运歌曲评选的最重要活动,所有评委都要签署保密协议,要将悬念留到最后一刻。在公证人员的全程公证下,“23号作品”在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审会议上获得评委们全票通过,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
因此,这首歌在事实上留给刘欢与莎拉·布莱曼的时间不到一周。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都是陈其钢,中国现代音乐大师级人物。这位旅法音乐大师,曾获法国音乐版权组织授予的最高终身音乐荣誉奖,并是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坛第一位非法国人担任的驻团作曲家,对中西方音乐的研究均有极高造诣,于2007年6月被聘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我和你》之所以最终当选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的评价,基本涵盖了它胜出的优势所在:走的是新路;表达了中国人的含蓄内敛,触3
动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温馨、友善和友情;言简意赅,曲调简单易唱,温馨、人性化。
还有一个需要披露的内幕就是,“23号作品”本身的名字是《永远一家人》,在确定为主题歌候选曲目后,改名为《我和你》。
《我和你》平和舒缓祈求和平
这个问题第二天就得到了解决。7月23号,刘欢第一次听到了《我和你》的Demo带,“意外”,刘欢这样描述他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感觉。以往的奥运会主题曲大都激情澎湃,充满竞赛的动感,而像《我和你》这样平和舒缓的主题曲,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但是很快我就明白了组委会选择这首歌作为主题曲的用意,它强调了奥运会另一方面的理念,那就是除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之外,追求世界大同、人类和平,这在今天是要更为强调的一点。《我和你》对此作了很好的阐释,和整个开幕式的风格也结合得很好。” 两次进棚录制小心演绎每个细节
只是,对演唱者来说,《我和你》并不是一首容易表现的歌曲,“简单到纯粹”的曲调、简短的歌词,留给演唱者的除了无限的表达空间之外,还有无所遁形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而这,才是对演唱者最大的考验。刘欢说,在毫无掩饰的歌曲背后,他要小心地控制每一个小细节,为此这首歌两次进棚录音共录了八九个小时,几乎超出他之前所有歌曲的录制时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就是想办法表现作者的想法,所以第二次录歌的时候又提高了半度,这样刚好。”
歌曲特点
“高级的简单”是深圳音协主席、作曲家姚峰对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我和你》的印象。“开幕式一结束,我的一些朋友就打电话来谈论他们的感受,对于主题歌他们几乎都不喜欢,但是我个人却非常欣赏。大气、明亮的旋律、毫不张扬的风格,将对和平与和谐的诉求通过温暖的音乐传达了出来。”姚峰说。
歌词的立意比较可取
北京时间8月8日晚9点,北京奥运主题曲《我和你》在全世界唱响,歌词简单明了,分为中文和英文两部分,都只有4句话。《我和你》刚一唱完,唐跃生就收到了十几个朋友的手机短信,有的来自中国词坛老将,有的来自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他们听完歌曲后的心情跟唐跃生几乎一样,唐跃生告诉记者,自己听完这首歌后没有意料中好,但这首歌词的立意比较可取。在电话那头轻轻地吐了一口气后,唐跃生说:“从这首歌的歌名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的是人性与真情。奥运是全人类体育与精神的盛会,主题曲的立意必须建立在能引起超越肤色、超越文化的心灵共鸣的基础上,获得世界范围内的价值认同,得到广泛的传播。”接着,唐跃生列举了汉城奥运主题曲《手拉手》:“《我和你》与《手拉手》的立意相同,表达的都是全人类的和谐与团结所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力量,非常符合奥林匹克精神。”.五声音阶属于全人类
《我和你》选择了中国传统民歌中常见的五声音阶创作。陈其钢谈到,五声音阶是比较中国,但是其他国家也有,比如英国。五声线是人类最原始的声音,《我和你》就是这样一首歌,它和开幕式其他音乐很统一。“这首歌的创作,应该说是我自己对中国音乐感觉的追求。至于说流传度或者打分,我觉得实际上音乐本身的生命力并不是创作者能够知道的。就好像莫扎特、贝多芬这些被历史筛选过的大师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作品的生命力有多大一样。但是说到这首歌,我觉得它表现的主题和表现的方式是属于全人类的。”陈其钢表示,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做到了由衷的诚实,做到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个民族。
歌曲赏析
没有气壮山河,没有纵横捭阖,《我和你》,闪耀着人性与情义的光华,以舒缓而温情的方式,让亿万观众如沐 月光清风,在天籁之音中感受“地球村”的和谐之美。《我和你》,北京奥运会这首总共12句歌词的主题歌,传递着和谐世界的人本理念,体现了别具匠心的创作风格,加上世界巨星的完美演绎和简单易唱的词曲节奏,能否成为奥运主题歌中又一首风格迥异却仍传唱不衰的经典?“天后”与“大师”,让全球观众共享和谐之美在从全世界征集的一张张儿童笑脸中,莎拉·布莱曼和刘欢出现在“地球”顶上,手拉着手,吟唱着“同住地球村”、“相会在北京”„„“这是一个温暖的时刻,更是一个温馨的时刻。节奏舒缓的主题歌出现在最后的梦想段落,焰火展现出世界各地孩子们的笑脸,体现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和谐相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团队负责人张和平说,“这首歌与整场开幕式的风格匹配,主题十分吻合,传递了北京奥运会亲切、温暖的信息。”尽管奥组委在开幕前宣布了演唱阵容,但“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和中国乐坛“大哥大”的本土歌手刘欢,仍然以中文和英文对唱,联袂献上了动人心魄的视听享受。刘欢成名已久,演唱的北京亚运会主题歌《亚洲雄风》流行了10多年。而以《猫》《月光女神》等名满天下的莎拉·布莱曼,曾在巴塞罗那奥运会闭幕式上和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卡雷拉斯合唱《一生的朋友》,她在流行、古典和舞台剧这三种领域的造诣都登峰造极。高水平的创作和演出团队,是一首歌曲“走红”不可或缺的因素。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词曲作者陈其钢,也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大师级人物。这位开幕式音乐总监,曾获法国音乐版权组织授予的最高终身音乐荣誉奖,因自己的旅法经历而在东西方音乐领域都有极高造诣。“我和你”,心手相连的一家人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歌词简短、旋律朴实的《我和你》,显然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评价说:“歌词非常简单,一目了 然。最重要的是,这首歌旋律动听,让人一听就有很美的感觉。”然而,任何文艺作品,哪怕是奥运会主题歌,都必须能引起超越肤色、超越文化的心灵共鸣,才可能获得广泛的价值认同,5
才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专家认为,《我和你》的主题理念,完全能引起这种共鸣。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说,“这首歌给人的感觉十分温馨,是人和人交流的那种温暖。”李双江也认为,“这是很温馨、很人性化、很有情义的感觉。我们同住在一个地球村,用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大家在这里健康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灵呼唤。”这种温馨与温暖,正是《我和你》所表达和传递的“和谐世界”的人本理念:我们是一个“地球村”里心手相连的一家人。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奥运会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在汶川地震后创作了广为传唱的《生死不离》。他对《我和你》所倡导的“大同价值”与“大美和谐”深表赞赏,“这是朋友在讲述召唤,像是心灵在绽放,这是一种品质、一种纯真、一种梦想、一种希望。它让我们去掉浮躁,多了亲和,此时,世界是安静的,是息息相通的,是大美和谐的。”舒缓而温情,树立主题歌曲崭新风格《我和你》有着浓郁甚至厚重的“中华符号”,是融合了国际色彩的“中国式文明”。然而,任何艺术作品,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如果所有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欢乐今宵》
这样的主题歌,都是“水火交融”这样的点火仪式,那就失去了悬念,失去了期待和回味的价值。除了凸显人本理念、大量融合民族元素和国际风格之外,《我和你》最大的、突破性的成就,在于风格创新。以往体育盛会的主题歌曲,大致有一种模式和套路:无论《欢乐今宵》、《手拉手》,还是最著名的意大利和法国足球世界杯主题曲,要么高亢激昂,要么气势磅礴,要么华美艳丽。然而,风格迥异的《我和你》,是一种清缓与朴实,是一种温暖的抒情。“《我和你》这首歌与往届奥运会主题歌最大的不同,就是过去几届奥运会主题歌都是大开大阖的感觉,而我们这首歌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张和平说。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也说:“往届奥运会主题歌多为激情和欢乐,这次走的是新路,是温馨和人性化。”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主题歌的表现形式走上舒缓温情的路子,是一种极有魄力的创新。这不仅与奥林匹克精神吻合,也凸显了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因此赋予了主题歌更强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也正因为如此,《我和你》成为东西方文明在奥运舞台上的一次水乳交融。正如香港著名音乐人陈少琪所说:“《我和你》这首歌是为奥运会所创作,但在精神内涵上超越了奥运会,可以在更多的场合传唱。”
第五篇:《歌曲魅影》赏析
论文题目:《歌剧魅影》赏析
摘要:少女克莉丝汀自幼失去双亲,被巴黎歌剧院的洁丽夫人带进剧院,学习芭蕾舞。而她的父亲——一个瑞典的小提琴家临终前告诉她在他死后会有一位音乐天使来到她的身旁,教导她,守护她。果然,在克莉丝汀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在黑暗中,深夜里,入睡时听到一个声音在她脑海中唱歌,教她音乐。她以为这正是父亲给她派来的天使,她完全顺从这个声音。随着时间流逝,克莉丝汀渐渐出落成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下,她上台扮演了女主唱,一展她动人的歌喉和迷人的风姿,迷倒了在场的所有人,演出大获成功。英俊、富有,并且和童年的克莉丝汀曾经青梅竹马的夏尼子爵(劳尔)一下子就爱上了她,却无法了解克莉丝汀告诉他有关音乐天使的事,以为那只是瞎说。随着剧情的展开,一系列奇怪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却都和一个自称歌剧魅影的神秘形象有关„„
关键词:人性
歌剧魅影
爱情
引言:一个学期的音乐剧欣赏结束了,我觉得获益匪浅。整个学期里我们欣赏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最令我印象深刻久久回想陷入深思的还是韦伯笔下的《歌剧魅影》。
一、作品简介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它改编自盖斯东·勒鲁(1868-1927)的原作小说。于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歌剧魅影》故事发生在世界著名的巴黎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发生了一连串的恐怖事件,于是就有传言称剧院闹鬼。歌剧院的“幽灵”名叫艾瑞克,住在剧院下面的地下室里。他用面具遮掩自己的伤疤脸,用谎言掩盖自己的真实存在。艾瑞克爱上了美丽的歌剧演员克莉斯汀,并开始教她唱歌。然而有一天,克莉斯汀青梅竹马的恋人拉乌尔出现了,艾瑞克非常妒忌。于是,他在一天晚上歌剧演出时绑架了克莉斯汀,并通过地下室将其带到了一个地下湖边。拉乌尔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地下室解救克莉斯汀。克莉斯汀爱着拉乌尔,但看到艾瑞克的真实容貌后,她还是对艾瑞克表示了同情,并给了艾瑞克一个吻。艾瑞克最终意识到自己的爱情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他放走了克莉斯汀和拉乌尔,歌剧院的幽灵也从此消失了。正如《美女和野兽》以及《巴黎圣母院》的内容一样,美丽女主角和丑陋男主角之间不幸的爱情故事是西方常见的文学主题。另外,作者精确而真实的描述让故事充满悬疑,具备了侦探小说的所有特点,赢得了无数同时期的读者的欢迎。《歌剧院的幽灵》被改编成了多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二、人物及音乐刻画
《歌剧魅影》里的音乐悦耳动听,令人难以忘怀。《Think Of Me》一直婉转在我脑海,诉说着女子对爱人的思念,清新又饱含感情,令人舒服愉悦。《The Music Of The Night》安详静谧,音乐舒缓悠长,歌颂了夜的宁静与神秘,令人陷入了夜的深思。《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更是一曲难忘,魅影与克莉丝汀的对唱,表现出了魅影的强大还有克莉丝汀的服从与崇拜。并且有几首旋律入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All I Ask Of You》贯穿始终,以同样的旋律巧妙地表达了不同的感情,更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歌剧魅影》里主要代表人物有魅影、克莉丝汀和劳尔子爵。魅影天生容貌丑陋,被世人遗弃,有着一颗自卑的心,因此他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并难以理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音乐天才,极具歌唱与写歌剧的天赋。他只有在跟克莉丝汀一起时才会抛下自卑的心理,不再逃避,扮演着亦父亦友的角色。魅影对克莉丝汀的感情由开始的怜爱演变成强烈的占有欲,尽管他扬言要杀了劳尔子爵,但最后还是放过了这对小恋人并且一直守护在克莉丝汀身边。克莉丝汀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善良女子,相信音乐天使的存在并非常尊敬他,深爱劳尔子爵并勇敢与魅影斗争,勇敢做出决定。劳尔子爵是个有钱的上流人士,爱上了唱歌女克莉丝汀,尽管他在与魅影的斗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但却得到了克莉丝汀的爱。
三、两种隐喻与两种矛盾
在剧中,魅影和夏尼子爵是让克莉丝汀徘徊犹豫的两个男人,而她对这两个男人的感情却完全不同。魅影,从小伴她成长,在深夜中为她唱歌,鼓舞她成长,是她的音乐天使,是她永远景仰、顺从的导师。后来,即使当克莉丝汀发现了魅影的真相,看到了那永远属于黑暗的音乐王国和那张丑陋可怕的脸之后,他也仍然是她最重要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讲,魅影虽然有着被人人所厌恶畏惧的可怕外形,却通过克莉丝汀的纯美外形传达出了绝美的音乐和最深沉丰富的灵魂。在音乐中,克莉丝汀和魅影的心灵合为一体。“And though you turn from me, to glance behind,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re-inside your mind...”(即使你离我而去,留下惊鸿一瞥,歌剧魅影就在那里,在你心中)即使克莉丝汀想要抵抗,可那的音乐却永远在她心里。透过那奇妙的音乐,她的灵魂能够丰富,她的心灵能够自由翱翔„„如果说魅影是属于黑暗的,是夜的心灵梦境。那劳尔对克莉丝汀来说就是白昼的,明亮的,拥有着夏日般的光明温暖和迷人的外表。
在本剧中,夏尼子爵和魅影间的对立和冲突是全局的核心,而克莉丝汀在二者之间的徘徊和纠结则正是矛盾冲突的体现。夏尼子爵,拥有着俊朗的外表、人人称羡的地位和财富,在阳光下的社会交际中有着无比的荣耀,可是他的内心却平庸;而魅影,外形丑陋、人人厌弃,被所谓的文明的社交社会所拒绝,排斥在阳光之外,只能蜷缩在歌剧院底层永远在暗无天日的水潭深处,可是他的内心却最深沉、丰富,他的才华无人能及。他们二者本身就是灵与肉、精神与世俗的决然的对立。克莉丝汀在二者之中抉择,如果选择了夏尼子爵,那么可以获得正常的阳光下社交场中的荣耀和自由,在合法合理的正常社会中拥有一片天地,可却将失去魅影——灵魂的唯一知音。如果选择魅影,在他黑暗中的音乐王国中,将触及真正的美,感受灵魂的舒张和翱翔,心灵的自由和丰富,生命的高贵和力量,可那将是一条“不归路”,意味着永远被囚禁在他的“心灵牢笼”之中,直面生命的悲苦„„两种自由,却也是两种囚笼,选择其中一种自由,必然同时选择了一种囚笼。我们都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地位与荣耀,可是当我们在努力追求这些的时候,很有可能却正在失去自由生存的本性,当我们追求到了所谓的荣耀、财富和地位之后,也许却发现内心依旧孤独寂寞,灵魂仍然痛苦。于是为了摆脱痛苦,我们转而向艺术,可是如果永远沉浸在艺术中,就是永远沉浸在太过浓烈的烈酒里,同样是一个人所无法承受的。在本剧中,有关人性本质的冲突和矛盾正是通过两个实实在在的人物之间的对立真实地呈现了出来。
四、悲剧的魅力
悲剧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它展示了人生的虚幻,又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触及到我们心灵的最深处,激发我们的共鸣。
本剧所描绘的这场爱情故事中,最具悲剧性的故事是魅影和克莉丝汀之间的感情,而剧情向我们彰显和颂扬的,也是他们灵魂间的爱恋。从故事的开头,老年的夏尼伯爵买到了那个魅影的八音盒——每一个细节都和他夫人克莉丝汀说的一模一样的八音盒,到故事结尾,他在夫人的墓前献上它,一切发生在1919年的故事虽然在时间上离我们更近,可是却仿佛更像封尘在记忆的底层:挂着蛛丝的拍卖场、寂静清冷的墓园„„黑白的画面正是没有了激情和欢乐的生活的暗示,和1870年在剧院的灯火通明、华丽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可是直到剧终,当发现了那支系着黑色缎带,扎着戒指的玫瑰花时,颜色却呈现一如当年的红润鲜艳,经过几十年的岁月历久弥新„„那是克莉丝汀和魅影的爱的象征。显然,即使克莉丝汀最后和劳尔在一起了,她依然在心中无法忘记那个让她歌声飞扬,灵魂自由的魅影。而魅影,即使最后怀着绝望的心情挥手让克莉丝汀和劳尔离开,也永远在心里念着那个唯一能让他歌声飞扬的克莉丝汀。他们的爱情,看似在现实的生活中失败了,其实却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得到了升华和永恒。
参考文献:
[1] 广州大剧院演出音乐剧 歌剧魅影[J].歌唱艺术.2016(02)[2] 田云霞.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音乐剧《歌剧魅影》中魅影形象的分析[J].大众文艺.2011(11)[3] 陈潇彤.音乐剧《歌剧魅影》的艺术魅力[J].大众文艺.2010(16)[4] 曹誉馨.《歌剧魅影》——前情旧梦的完美展现[J].语文学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