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作文教学与美育
浅谈作文教学与美育
镇江市八叉巷小学 张白梅
养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作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王国维曾经说过:“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智育之手段。”而作文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因此,将作文教学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解美、识别美、创造美的能力,愉悦学生的身心,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作文教学就能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近几年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一、以美激趣,学习写作经验。
“客观存在的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于是,人们便被美的事物所吸引,从而情不自禁地沉醉于美的欣赏之中,并进而做出美的判断,这就是审美活动。”(《美学基础》第八章《审美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将审美教育与学习写作方法相结合,能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写作知识,并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篇篇是“美”文。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有河流山川的壮美,花草树木的秀美,名胜古迹的神奇美;在描写人物的文章中,有亲情美,友情美,人格美等。这些章还兼有结构美、表现手法美的特点。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就是这样的“典范”。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张小兴安岭的全景幻灯片并播发优美的观赏音乐,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讲,尽情地欣赏小兴安岭几百里连成一片的林海美景。这样,小兴安岭的整体美就自然映入学生的脑海,孕育了爱美情趣。紧接着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依序观赏春、夏、秋、冬几幅树景的幻灯片,结合学文品赏小兴安岭四季树景的不同色彩,及各类珍贵物产,美妙的林间花园。最后,再启发学生从部分回到整体,由表及里剖析小兴安岭既是祖国的花园,又是艺术宝库的整体艺术形象美。这样,观察、阅读、思维三结合,学生不仅受到美的感染,而且从中掌握了“开门见山”揭示林海,引人入胜;中间详写四季特色,令人惊奇;篇末点题,画龙点睛,催人奋发的整体文章结构的美,取得了学写、悟道、审美三大效益。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产生审美满足,获得了一次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不断增加就会使审美主体逐渐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产生一定的审美趣味,孕育一定的审美理想。”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次次的审美体验中,伴随着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知识,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以美为源,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产生了写作的欲望,还让学生有话可写,因而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要求学生放眼看世界。春天,嫩嫩的柳枝,青青的小草,鲜艳的花朵;夏天,茂密的树林,火红的骄阳,雨后的彩虹;秋天,湛蓝的天空,飘落的黄叶,累累的硕果;冬天,浓浓的晨雾,皑皑的白雪,挺拔的松柏无不向人们展示自然的魅力。那层次不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建筑,那四通八达,平坦宽阔,造型别致的道路;还有那数量繁多,品种多样,玲珑剔透的工艺品等无不显示出人的神奇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理解、帮助,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体贴;朋友之间的互相理解、帮助;同事、同学间相互协调与配合等,无不显示出社会的温暖。这一切都是美的,我要求学生好好地观察、细细地体味。而通过审美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学生对这一切并不陌生,他们能自觉地感受美,认识美,及时地发现身边的美,从而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这就为作文——创造美,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三、以美为本,写出“美”的作文
“美的创造就是创造者的审美理想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体现在创造成果之中。”(《美学基础》《美的创造》)小学生的写作虽比不上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然而他们是在用稚嫩的心和别人进行交流,是实实在在的美的创造。因此,我尽量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用美的语言、美的结构形式,写出美的形象来。
1、在动笔时创造美。在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的前提下,发动学生议一议,本次作文可选用哪些关于美的素材,用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最好。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可以用上哪些好词好句,老师也向学生提供些好词好句,并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写作时用。
2、在批改时发现美。我坚持热情增大,因势利导的原则,以真情打动学生。平时的练笔等第用“很好”、“好”、“较好”等醒目的字眼给予勉励。无论是大作还是练笔,尽量多写一些表示肯定、赞美的眉批或总批,多圈出些作文中的好词好句。学生看到了老师的鼓励,情感得到愉悦,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变浓了。
在评讲时欣赏美。学生的每篇作文,我都从语言文字是否美,文章结构是否美,描写的景物或人物是否美等方面进行评点,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自己是在创造美,而不是在写作文。每次评讲我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或片断,把自己认为美的地方读出来供大家欣赏。每次尽量多谈一些学生有朗读的机会。总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仅能将在阅读课文中培养起来的审美能力运用到审美实践中去,而且能体验到创造美的喜悦,自信心得到增强,其创造美的能力——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将美育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能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写作,收效显著。经过四年的训练(三至六年级),我班学生作文兴趣大增,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我班学生的习作以选材新颖,结构美,内容生动具体而著名。校红领巾广播经常播出我班学生的稿件,《镇江日报》、《京江晚报》等报刊上常刊登着我们学生的习作。仅98-99两年我班学生发表近二十篇习作。三年中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得过三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八个三等奖。98年10月,我班张菁菁获江苏省教委举办的“我眼中的改革开放”征文大赛二等奖。(这是镇江市唯一的奖项),99年12月在江苏省和镇江市教委举办的“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活动中,我班获省三等奖一个,京口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我班是全校唯一获奖的班级)。在今年6月,我班石蕾在全国首届“长江杯”征文大赛中获三等奖。近几年来,本人也多次获得各类作文大赛的辅导奖。可以说成绩喜人。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总结努力提高,使它变得更完善。
第二篇:作文与美育教学课题中期工作小结
作文与美育教学课题工作小结
集美二小薛薇莎
1、研究目标:
美育化的“作文教学,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利用学生爱美和渴求欣赏美、创造美的心理,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审美情景。通过一系列的审美活动,强化学生的审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美益智,引导学生投入“大语文”学习;以美培德,逐步树立“真、善、美”的观念;以美陶情,使学生形成热爱、感知、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实践与探讨
针对小学生的写作现状,贯彻求诚、求真、求美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
应当是当务之急,作为语文教师,应把美育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观察、构思到表达,每外环节都必须有美的渗透,要体现审美的特点。
(一)观察
要使学生写出能准确表情达意并富有美感的文章,从观察开始就要
引导学生感受美、评价美、教师须给学生必要的审美观察指导。我认为正确的、具有审美特点的观察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角度、多侧面把握对象。要求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用心去体验和感悟,学生要“五观开放”,从而全面、立方体地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第二,观察要抓住特征。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美的特征,观察就意味着捕捉眼前事物的几个最突出的特征,这样才能写出形象生动的个性化的作文。第三,观察要把握对象的情感表现性。观察不只是要注意事物丰富多彩的形象,而且要借助适当的联想和想像来加深情感体验,扩大体验范围,在自然景象、社会生活情景中获得深刻的感受。
(二)构思
构思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在写作中,构思的全过程都贯穿着作者的审
美体验。成功的构思应当具有“四美”。第一,题旨与材料统一的和谐美。构思时要根据作文的题旨的要求进行想像和思考,把日常积累的生活内容及表象调动起来。加以提炼、概括,使材料能充分地表达主题。第二,构思应当具有新颖美。构思要打破思维定势,不落窠臼,有其独创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第三,构思应当体现变化美。“文似看山不喜平”,成功的作文应当具有变化美,变化及不呆板单一,是多样性的表现。第四,构思应当具有真情美。“文章不是无情物”,不管是真实的或虚构的内容,必须融入作者的真情,应是使作者感动的、引起了内心共鸣的,甚至是为之落泪的东西。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来。
(三)表达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人贵直,文贵曲”,古人的这些话就是对语言表达提出了要求。作文的审美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语言美的要求是:第一,准确。即用词恰当,语句通顺,语言前后连贯,句序合理,没有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错误。第二,具体。写作的时候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考虑到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文章体裁的特点等因素。第三,生动。就是在准确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也可巧妙引用优美的歌词、诗句、名言、警句等来加强文采。
(三)研究成果:
1、研讨课——《让作文的语言更美》
2、围绕课题撰写的经验总结、论文,其中《观察生活 倾听自然——一节即兴作文课》发表于2010.4《厦门教育》。《暴风骤雨生成的作文》发表于2010.10《新课程·语文版》。
第三篇:立德与美育
雷小敏—立德与美育
1·德识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德知源于认知层面的德育,学校德育的传授是传授关于道德的知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程教学中度过的,各科课程的教学与学校德育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德育工作只有渗透在各项课程教学中,融入学习中,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德知。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能够掌握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德育知识。学校德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德育工作,不同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上,首先应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准确规范各年级德育目标,科学设置德育课程内容,形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其次,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应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和教育的最新理念而做出调整,始终要关注社会的价值取向,使社会倡导的德育价值观进课程。德育课程内容要坚持科学性,具有针对性,符合时代性,使德育课程结构不断优化。把德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各科学习的潜移默化中能接收到德育知识。仅仅依靠德育课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领域太局限。通过把德育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各环节中,体现在育人的全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对德的认知更深刻。这就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教育”。“学科教育”针对“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展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中,应把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社会最新的德育价值理念也应进入智体美劳各科的教材中,进入各科的教学课堂中,这样才能使这些道德知识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还应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把德育内容融入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青少年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但他们未必对这些道德知识有内在的认同感,或者未必会按照这些道德知识去规范他们的言行。这就需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识。2.道德需要实践
德知是认知方面的德育,从德知到认知,这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特别是情感性认同,才能有意义。立德树人,先要立师德。师德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注重师德建设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培养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育出有德识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识。贵为人师,应以德为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始终坚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基本原则。要始终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心换心,学生也会形成尊师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不仅仅是在教书,关键是要怎样育人。如果脱离了饱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育人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贯穿特定的德育内容和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以境育情,以情育情,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认同,来增强学生的德识。师生应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和谐关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从而增强德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识。以身作则是师德之必然要求。至圣先师孔子,非常重视“为师”之道,提倡以身作则,其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并以“以身立教”贯彻一生,终成“万世师表”。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明确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其以德立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实践,而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之楷模。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以身作则,首先要正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言传身教。因为,教育树人,在学生心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各方面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发挥良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学生心生敬佩之情,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人格去造就学生美好的人格。在平时生活中,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另外,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模范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给学生做好榜样。只有通过强师德,塑师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增强学生德识,更好地树人育才。学生的德知通过德识的内化和情感认同过程,形成德行。个体的德行,可能由于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通过德识指导自己的德行,产生自觉的行为;也可能由于组织、社会的外在因素,外界的规范诱导自己的德行,产生被诱导的行为。不管是来自于哪种因素的影响,个体表现出了一定的德行。因此,展开道德实践很重要。3.德行的提高靠自己对对德育教育实践的巩固
学校德育实践活动是指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针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实际开展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的载体,学生德行的养成、发展、成熟,是在参与德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互动中逐渐建构的。在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其德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丰富有趣的德育实践活动,从而养成德行。德育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围绕着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而展开的。使学生能真实、生动、活泼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去。这种活动是一种交互性的过程。教师围绕一定的德育目标而组织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在活动中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并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把从课程中获得的德知,形成德识,再通过实践就有了一定的德行,并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的德行习惯。在课余时间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不断养成德行。学校德育应放开视野,使德育走向生活。社会公益活动是生活化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师或家长在课余周末或暑假里,可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以团结友爱、真诚互助、弘扬人间正气、树立时代新风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关爱自然、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各种活动,来实现品德的和谐。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在活动中与他人交流,逐渐学会文明有礼、团结友爱、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在活动中通过做事情,逐渐学会要有耐心、有责任心、有恒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德知,内化的德识,外化为持续的德行。学生从德行到德性,是对德的更高升华。德性没有外在因素的强迫,也没有内在因素的强迫。德性表现出来是一种“发乎心”、“形乎外”的道德素质。它与生命融为一体,不因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最高层面的道德素质。而德性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而是需要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反思,需要学生自主构建。4.德行的增强与文化的传承有密切联系 学校德育要增强学生的德性,使学生达到最高的道德素质,就应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中增强学生的德性。学校德育在传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过程中,吸取民族精神养料,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德性。中华文明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今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充满时代意义的道德价值。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是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精粹,对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学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自我教育,使自己明德、修身。首先要注重道德修身,使学生学会做善人,学会做好事。儒家思想中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修己处事之道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救世情怀,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能磨砺学生的意志,鼓励学生继承先辈的志向,勇挑重任,使中华民族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引导学生在这些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观念的感召下去体验,反思自己的差距,将这些道德品质融入自己的生命中,自觉自愿地去行动,不断养成良好的德性。学校德育应在推进文化创新的成果中吸取时代精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不断增强德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文化的自觉自信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确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立足当下,开创未来,学校德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的进一步创新。这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负起的责任。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社会的需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道德素质中,通过深刻领悟,不断形成良好的德性。
第四篇:美育与美术教育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心得与体会
学员:广州执信中学
汤仲伟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获美感教育。在学校里,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语文课,同学们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感动,激发起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愿望;上音乐课,同学们屏息静听优美的歌曲,沉浸在梦幻般的音乐境界中,尽情地享受着美的愉悦;上美术课,同学们被各种绘画佳作所吸引,跃跃欲试;学校组织郊游,同学们面对着大自然的瑰丽景色,内心洋溢着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这就是美育。美育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借助各种各样的因素,向教育者施加审美引响,使他们获得内心的愉悦,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塑造心灵的目的。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因此,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强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而得来。
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我觉得美育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力求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美来,进而能以审美之心来看待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其品性,完善其情操。正如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所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单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特别是美术作品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美的构思、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和情调等,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美术作品等审美对象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性,并从观察、理解中感悟到美。因此,我在教学中尤为地注意充分挖掘美育内涵,搜集、选择、自制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或更丰富于教材内容的图片、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和体会,为美而感动,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艺术形象铭刻于记忆,转变为审美实践。如在指导学生欣赏梵高的作品时,通过火热的色彩体验大师对生活的执著和热爱,并鼓励学生利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心情。也就是说在观摩欣赏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挖掘审美对象与历史、科学、心理、哲学、宗教、民俗、体制、建筑等诸多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积淀下来的美学因素,使他们逐步站在美学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之美,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美学熏陶、获得情感与理性的飞跃。
2006-12-12
美育对人的重要意义
启迪智慧48.33%、提高生活品位59.47%、修身养性61.6%、提高审美能力61.69%、提高艺术修养66.37%。
此题重在考察对美育与人的发展的认识。现代美育论在注重审美素质培养的同时,更注视美育的人文性功能。认为,“美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和内容,有其独特的性质、特征、功能、规律和方法,有自己独立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培养完善的人。(1)” 中外的美学家说过,“'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梁启超)(2)。“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审美需要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审美体验是人的生命的体验,因此,爱美就是爱生活、爱生命。美育教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所以这是一种着眼于生命的教育,它通过对生命中审美活动的激发与引导,使人加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使之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发展,即最大限度地弘扬人的生命价值,并充分利用它创造新的社会价值,从而提高生活的品位和生命的质量。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美育通过审美的方式感化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方式,而审美也是艺术教育的基本功能。
但两者又是有着区别的,美育不仅仅通过艺术进行,而且也通过自然和社会等方式进行。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为着审美教育,而且还为着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如音乐家、画家、舞蹈家、戏剧家等。
开展美育(含艺术教育)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的素质
美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素质的某些特殊要求。从教师的回答来看,将“较强的审美能力”排了第一位(75.28%),以下依次是:丰富的情感(56.57%)、高尚的品德(54.79%)、拥有至少一种艺术表现技能(43.21%)。
上述结果值得作进一步分析。美育的直接功能是提高人的审美素质,这必然要求美育教师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美育的本质是一种情感教育、完人教育,因此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真挚、高尚的情感,如爱祖国、爱真理、爱他人、爱生活、爱自然、爱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如正直、真诚、善良、宽厚、自律等;总之,美育要求教师更具有审美示范性。相比之下,对于多数非艺术学科教师来讲,是否具有一种艺术技能反而不是那么至关重要的(有,当然更好)。从以上数据来看,有必要使更多的教师认同上述观点。
第五篇: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教育虽然有其特长,但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积极形势相比,则仍然显得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和弊病众多。‛这是滕守尧先生对中国目前教育状况的点评,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观念的落后。相对于二十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与融合式教育,中国至今仍未脱离灌输式教育的窠臼。
教育问题永远都是热点问题,尤其是这十几年来,从高等教育的大学扩招,到中小学新课标改革,再到高考制度的争论,可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人们似乎从最初对曾经业已习惯的教育状态中苏醒过来,面对现在由上而下社会各方面深层的变革,突然发现我们在现行教育模式中收获的知识已经无法使自己能够从容地掌控自己、面对社会。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更令受教育者要么如带线木偶,在装饰的舞台上做一个失魂的舞者,依然能享受来自同伴的掌声;要么如风中柳叶,在漫天飞舞的自由中渐渐褪去青春的绿色。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却总是在一个个失望中去憧憬下一个希望。人们可以在无数次的荒诞里上演人间喜(悲)剧,在令人激情澎湃的号召与激辩中投入描绘教育未来的‚宏伟‛蓝图,又在现实 ‚明智‛的生存法则里扭曲着初衷。也许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依赖,双方都期待着能从对方的改变得到自身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同时又担心对方前行的太远太快,使自己成为阻碍人类前进的藩篱。
值得思考的问题太多了,在还存在权力意志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在世界的范围内,教育还要继续反映其所在国家与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继续体现国家(或政党的)意志。体现在具体的
美育与德育
教学过程中,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情感教育渗透,即德育。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乏上述的内容,在极左的年代,甚至直接以‚政治‛学习取代道德伦理的教育。改革开放后逐渐放弃了简单空洞的说教,但形式化的情感教育依然阴魂不散,只不过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方式(也更为拙劣)。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来媒体网络热议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颇能给我们以启示。如刊登在《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摘抄部分如下:
‚我的书房外面,有几竿竹;读书疲倦了,常走出去散散步。有一天,正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得竹枝上有呢喃的声音;抬头一看,见一燕子站在竹枝上,仿佛笑着和竹说:‘竹兄,你夏天不能避太阳,冬天不能避霜雪。试看我秋凉就去,春暖就来,接着时令,换栖息的地方,何等自由自在呢?’
竹好像也回答道:‘我有忍耐的性质,所以不避极热的太阳,和极冷的霜雪;并且当草木凋零的时候,我仍旧是枝叶扶疏,和那松柏一样茂盛。燕兄,你看我何等自由自在呢?’
我听了这些话,心中想了一会儿,说道:‘有理!有理!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便把它们回答的话,用笔记了下来。‛
—《新教育教科书国文读本(高小)》第一册第四课,任熔等编辑,中华书局1921年版
编者按【‚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这般见识,我们的语文课本一定不屑,非要拔高到‚燕子怯懦立场不坚定,竹子品质高洁岁寒而后凋,小朋友们要学习竹子‛这样恶俗混账的结论来,败坏人的胃口,才肯收手。】
此外,《收获》杂志的副编审叶开炮轰小学语文教材而引发的大讨论也已经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展开。叶开在其博客中列举了一些现实 42
美育与德育
实例,借以痛斥目前教育的弊病。如:
‚事情还要从一堂作假的语文公开课说起‛。叶开受邀来到女儿乔乔的学校,参加一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一篇没有作者的课文《带刺的朋友》。教室宽敞明亮,一人一桌一椅。课桌的摆设六人一组,面对面拼在一起,便于分组讨论,气氛民主、平等、交融,这种‚典型的欧美式(圆桌)模式‛的设计让叶开感到新鲜有趣,但是随之而来的课堂内容却让他近乎绝望:与三十多年前相比,语文课的教学竟没有任何进步!
据叶开回忆:‚这是一堂公然作假的公开课:一切都是预先排练好的,哪个问题由哪位学生回答,语文教师事先都安排好。我女儿说,隔壁班更夸张,老师要求每个人都举手假装提问,但是只有举左手的才会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经过认真阅读和分析这篇《带刺的朋友》,叶开发现,文章逻辑完全不通。后来查到了原文,课文居然进行了彻底的篡改。经过篡改的课文,因逻辑不通变成‚带刺的敌人‛了。此后,叶开开始从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二册(试用版)入手,进行逐篇的对比分析———总共四十篇文章中,只有一篇署了作者名,其他大部分是‚剽窃‛和‚篡改‛的,包括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王安忆的《我们家里的男子汉》等作品。叶开又在博客上以女儿的课本中巴金名作《鸟的天堂》和安徒生《一颗小豌豆》为例,比对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写后的小学语文课文间的差别,并发出了后来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小学语文垃圾教材危害远胜三聚氰胺奶粉‛的感叹。
多少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变味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不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而是为了弄懂语法结构;解读作品不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对‚中心思想‛的提炼;看待作家,不是从作家的时代背景和完整作品中出发,而是寻找‚微言大义‛。43
美育与德育
什么是语文的回归?用叶开的话说,就是回归到‚人的教育‛上来。‚这个人,就是有独特的、独立的个人价值的‘人’,对‘人’的核心价值的确认,对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的彻底考量,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最新和最高的成果。‛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部教材:更富有人性化,更具备基本常识,更靠近普世价值,更具有审美感,更有逻辑性。而叶开推崇的《小王子》乃至《哈利波特》等一系列经典儿童作品所诉说的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正是将这些价值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们。
语文教学存在着上面所提到问题,其他课程呢?基础科学数理化的教学问题相对单纯点,因为评价的标准比较明晰也较少异议,除了教学内容固定(教材的变化仍然要以人类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主观的选择只能局限在内容与形式的编排上),而且标准答案仍然具有稳定的权威性。政治与历史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倒是起着主要作用,然而在教材的编撰上似乎还没有受到像语文教材那般非议,何况它们本身就是在直接培养一种价值观,比起语文课在知识传授与情感渗透之间的度的两难把握,自己的目标还是单纯的。你可以不喜欢,但也无法去太多的指责。同语文课面临的窘境最为相似的可能就是美术课了(音乐暂且不论)。当然,美术课不必去应付高考,无形中避免了成绩与成材的矛盾,可以相对自由地去探索教育之道。
中小学美术课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从多年来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逐渐转变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和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时候,美育也许是能掩盖以往片面强调‚智‛育的最好的一块遮羞布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前两育被畸形地放大,后三者渐渐成为形式的口号。什么原因?很简单,国家意志与高考的应试制度。对于任何形态的社会统治者而言,教育用来训练有一定服务技能(特定群体)又能服从统 44
美育与德育
治意志的人远比培养有批判思想和独立精神的自由的人安全的多。美育兼具了上述两种功能,既辅助了‚智‛育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又又舒缓了个性自由发展上对于意识形态过多的关注。当然,保持这种相对的平衡会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毕竟意识的觉醒不会使人的精神层面仅仅停留在艺术本身的问题上,正是这种两难的矛盾,造成我们社会教育中美育价值取向的犹豫,即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取舍,进而影响到美术教育形式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德育和美育两者虽有联系,但不能互相替代和包含。德育是抽象的概念,是一抽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它自成理论体系,成为人们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而美育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属于感情陶冶的工作,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潜移默化,以达教育目的。鲁迅先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虽然提到了美育辅助德育的功能,但也强调了美育‚与道德不尽符‛。美育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德育的附属物,美育自身的价值仍具有独立性。曾经无数次唤起的美感而最终被引向某种程式性的意识观念判断,最终‚压抑了美,弘扬了善‛。美术教育最直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美感去认识世界,通过训练感性和发散性思维,与训练逻辑性思维的认知性教育分别开来,授课以感性形式为主,而不是理性概念的判断。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们不缺乏 45
美育与德育
概念式的灌输教育,缺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思维自由独立的素质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不容易!美术教育要避免舍本逐末,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而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首先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美术教育的主旨。
此外,在教育、美育问题本身还存在诸多争论的时候,我们对于美术课教学的评价最好不要去尝试建立一种普遍有效地绝对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用经验的方式,但要考虑到学生的要求。一位再出色的教师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人生成长教育中阶段性的胜利,良好的开始能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一旦学生进入新的学校,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前期的良性开端是否还能延续下去?教育是一个整体,贯穿了人生的成长时期,每一个人都期望社会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健康持久的教育环境,以得到相对公平有益的教育。受到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等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学校,都会出现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不敢奢望能达到一种普遍公平、健康、科学的教育水准,而且从个性的培养来看,教育最好选择合适的,而不是所谓‚最好的‛(还是标准的判断问题)。因此,对于老师教学评价也要因时而异,避免在意义本身还亟待辨明的情况下,过早地从形式上建立一套绝对的样板标准。
教育本身经常是错误的,及由于施教的方法不善,造成本来不好不坏的教材成为了客观的阻碍因素。换句话说,因为教育是在服从人类的传统和习俗,所以它又在反方向上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的劣根性。我们成年人已经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意识与价值观(且不论科学与否)去‚指导‛未成年人,以己之经验积累替孩子们提前预设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牺牲精神的可贵)诚然可以使青少年们少走弯路,多快好省地达到大人们心中期望的社会性安全临界点,但对孩子 46
美育与德育 的独立无益,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试错‛的发现快乐,而挫折教育正是我们缺少的。正如伊斯拉尔〃舍弗勒所言:‚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许许多多前人留给我们的大厦中。这些大厦是我们努力生活于其中的地方,也是我们赖以改进的地方‛。
‚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素质教育有名无实,而形式化的情感渗透使美术教育改革未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