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元阳县民族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 机械效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三)教学准备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二、进行新课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六)作业
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人教
版
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掌握机械效率的意义、计算、测量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功和机械效率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
难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区分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
教具准备: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钩码、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使用机械时,对完成工作任务有用的功叫做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对人们无用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总功。
3、人们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对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_____功,对水做的功是_______功。
4、大小为20N竖直向上的拉力F通过一个动滑轮把重30N的物体向上提升了,在这个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额外功为______,总功为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其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7、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__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_____1
二、合作探究
㈠
有用功与额外功
[实验]
利用动滑轮是否省功(参照本进行)
.提出问题:使用动滑轮省功吗?
2.设计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一定高度,再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计算拉力做的功
3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格
实验分析:Gh与Fs相等吗?如不等,哪个大?为什么?
使用机械时,对完成工作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用有表示。
对于额外负担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用额表示。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用总表示。即总=有+额。
㈡
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_________
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一台起重机将1800N的物体提高2,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如果额外功是4800,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本方法进行结果填入下表)
次数
钩码所受的 重力G/N
提升高度h/
有用功
/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总功/
机械效率
η
三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一样吗?分析你的测量结果,看看影响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少额外功(使用较好机械)
(2)在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增加物重)
三、巩固提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功是总功
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提一桶水和提半桶水做的有用功相等、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水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D、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水桶捞上来时,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水桶和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2、用图示滑轮组把重G=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1,绳端的拉力为F=0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有用功有用=______,总功总=______,额外功额外=______,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______。
3、如上右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则泥桶上升_____,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通过测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
.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四、拓展延伸、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大小与功率大小有关
.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少
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
2、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3、如图,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1,机械效率为η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l=2
l=η2
B.1=2ηl<η2
1<2
η1>η2
D.1>2ηl<η2
4、甲乙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是8%,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A相等的时间内,甲机器所做的功多
B做同样多的功,甲机器花的时间少
甲机器比乙机器省力
D上述说法都不对、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
A.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
B.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减小总功
D.减小外力
6、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车厢底板高度h=1,斜面长度s=3,用力F沿着斜面把G=1800N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拉力F为多少?若实际拉力F′=1200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7、用滑轮匀速提升360N的物体,假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考虑既省力又方便,问:此滑轮组应由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组成?实际拉绳的力多大?
第三篇:九年级物理全册《机械效率》教案1 新人教版
安徽省阜阳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机械效率》教案1 新人教版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说明与建议 有用功和总功
首先让学生看课本图14.4-1,弄明白三幅画的意思,然后讨论用图中三种不同方法,把100N重的沙子运上三楼,哪种办法最好。学生可能对第二、三两种方法的区别不太理解,可引导学生注意桶的重量与口袋重量的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每种情况需要做的功,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想想议议
这里意在使学生加深了解有用功、额外功的概念。实际使用机械时,人们总是希望额外功少些。杠杆、起重机、电梯等所有机械都有一些是有用功,一些是额外功。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
机械效率
为了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机械效率这一概念,懂得机械效率的意义,在讲述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后,应强调指出,使用机械做功,为了工作需要以及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等原因,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水的功是有用功,提桶的功是额外功,而为了把水提上来,水桶是不可缺少的。额外功是我们不需要的,它白白浪费能量,因此应尽量减小它。使用不同的机械来提起物体,我们希望做的额外功越少越好,或者说,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越好。不同机器这方面的差别,通常用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来表示,叫做机械效率,给出机械效率的公式。一台机器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这台机器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课本列举了一个计算机械效率的例题,意在练习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有用功和总功的概念。
最后指出,提高机械效率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应对这 个问题重视。还可以让学生议议:除了用机械做功有个效率问题外,干别的事情有没有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效率问题有个初步观念。
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
这个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摩擦是影响机械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利用斜面也可以省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过程。同时还可用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进一步探究摩擦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有用功是14400J,总功是24000J,机械效率是60%,起重机提升装货物用的容器所做的功、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做功等都是额外功。
2.略。
3.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机械的结构,例如提水时用容积较大而重量较轻的水桶等;按规程进行保养、合理使用以减小摩擦。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9《海燕》教案 新人教
海燕
3、品味文章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一、导入
二、走进作者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有感情自读课文
3、朗读点评和指导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
海燕。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
教学课件 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3、引导学生揣摩具体描写和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赏析海燕具体形象。点拨①、抓住描写海燕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性格特点;
②、抓住其他海鸟的描写,理解他对海燕性格的烘托作用。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
一、检查背诵
二、深入探讨海燕形象,理解文章内涵 ②、联系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③、注意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把握形象内涵;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三、品味关键语句
1、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课件
①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 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③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联系社会生活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练习
1、品味到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
2、《海燕》一文中写道:“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你生活中也有“海鸭”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3、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C、表示声音的延长;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E、表示强调;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教学课件
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教学课件
第五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五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 教学设计
思口中学 俞江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
(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通过讨论,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含义。2.掌握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表达式。
3.熟练掌握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运算。4.知道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做功的不同方法。
把重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的四种办法。1.人力用桶装砂子提上三楼。2.通过定滑轮用桶装砂子运上三楼。
3.通过动滑轮用桶装砂子运上三楼。4.通过动滑轮用口袋装砂子运上三楼。
二、议一议:
1.将砂子运上三楼的四种方法中,无论采取哪种办法都必须做的功是对谁做的功?
答:对砂子重力做的功。有用功(W有用):无论采取哪种办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将砂子运上三楼的第1种办法中,哪些功是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答:对人和桶的重力所做的功。额外功(W额外):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1:将砂子运上三楼的第3种办法中,哪些功是额外功? 答:对桶、动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所做的功。3.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W总)。
公式:W总=W有用+W额外
三、算一算
例2.在第1种将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的办法中,若人重400N,桶重20N,则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别是多少?
答案: W有用=G沙h=100N×6m=600J W额外=(G人+G桶)h=(400N+20N)×6m=2520J W总= W有用+ W额外=600J+2520J=3120J 例3.在第三种将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的办法中,若人拉绳子的拉力是70N,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别是多少?
答案:W有用=G沙h=100N×6m=600J W总=FS=70N×12m=840J W额外= W总-W有用=840J - 600J=240J 温馨提示:用动滑轮和滑轮组提升重物时:W有用=G物h、W总=F拉S
四、议一议:
第1、第3种将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的办法中,你认为哪一种的效率更高,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第3种的效率更高。因为第3种机械做的额外功更少,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更高。
五、机械效率
W有用% 1.机械效率(η):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η=
W总3.总小于1。4.无单位。
六、想一想:
第2、第3种机械,哪一种的机械效率更大?为什么?越省力的机械,它的机械效率越大吗?
答案:第2种的机械效率更大。因为这两种机械的有用功相同,第3种机械还要对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总功更大,机械效率更小。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越大。
七、议一议: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①减轻动滑轮的重力;②减小摩擦;③在机械允许的范围内,每次尽可能吊起更重的物体。
八、本节课您学到了哪些知识?
1.概念: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η)。
额外)、总功(W总)、机械效率
W有用% 2.公式:W总=W有用+W额外、W有用=G物h、W总=F拉S、η=
W总3.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减轻动滑轮的重力;②减小摩擦;③在机械允许的范围内,每次尽可能吊起更重的物体。
九、练一练:
例4.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
C.物体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D.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E.改进机械结构,将机械设计得精巧、合理,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 F.机械效率越大,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答案:D 例5.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N的重物,使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求:
(1)这个人做的总功(2)有用功
(3)额外功(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1)W总FS800N4m3200JS4(2)W有GhG2000Nm2000Jn4(3)W额W总W有3200J2000J1200J(4)W有2000J62.5%W总3200J板书设计: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W有用):无论采取哪种办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额外):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W总)。公式:W总=W有用+W额外
温馨提示:用动滑轮和滑轮组提升重物时:W有用=G物h、W总=F拉S
二、机械效率
W有用% 1.机械效率(η):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η=
W总3.无单位。4.总小于1。
三、如何提高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减轻动滑轮的重力;②减小摩擦;③在机械允许的范围内,每次尽可能吊
起更重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