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环境因素
影响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环境因素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氛围、计算机硬软件设施以及课堂环境。其中,后三者与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
1.计算机硬软件设施
目前,在某些条件好的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情况是比较好的。从计算机拥有的数量来看,这些学校一般建有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拥有20-50余台IBM机。
有的甚至还装备了多媒体网络教室。但是,从使用情况来看,这些计算机大多用来教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的时间较少。这意味着学校仍然把计算机作为一个独特的对象对待,还没有将计算机有机地结合到日常各科教学之中。如果真正要在全校各科教学中都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学校中所拥有的计算机数量就显得不够了。
我国教委于1996年发布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规划。按这个规划,到本世纪末,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计算机设备最低配备数为:高中至少必须有微机25台以上;初中至少20台以上;小学至少15台以上。这些设备的基本配置为至少有1台带硬盘的32位微机;其余为不带硬盘的32位微机;局域联网。但是,如果计算机教育的重点放在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上,每个学校用于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硬件资源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这十分有限而宝贵的机会对于全校众多课程和班级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如何将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软件设施主要包括教学软件运行的操作平台,如:是DOS系统还是Windows,是否有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操作方式和过程,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包括硬件设施的空间安排和学生的组织方式两个方面。关于计算机硬件设施的空间安排,存在两种基本的建议:第一种是将所有计算机集中在一个教室里;第二种是将计算机分散在各班教室里。此外,还可以建立特殊的多媒体综合电化教室。这三种做法各有一定的优缺点。第一种做法便于计算机维护和管理,但不便于教师随时使用,并且对教学形式、组织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些学校的计算机教室里只有20-30台计算机,在机房里上课,也只能做到两人一台机。两人一台机和全班一台机在教学效果上有多大差异呢,还有待于研究。
相反,第二种做法虽不便于计算机维护和管理,但便于教师随时使用,并且,教师可以不必对日常教学形式、组织和管理作大多的改动,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相对小得多。如果各班教室里的计算机能联成网络,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备课和调用,而且还能帮助教师进行学生管理。在学校计算机资源有限、教师对计算机比较陌生的情况下,在各班教室里放一台计算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和普及是有益的。目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开始建设特殊的电化教室,这种电化教室一般配置有一台多媒体电脑、大型的投影仪等设备,可以供教学演示之用。这种做法花费不大,但作用很大,没有条件建设计算机教室的学校特别值得考虑。
至于学生的组织方式,要依赖于硬件设施的空间安排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专门的计算机教室里,计算机可以作横向排列,也可以作两两相对的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前面讲台上,适于课堂讲演,纵向排列有利于学生交流和教师监控,适于合作学习、讨论或完成某一项目。如果在日常课室中放置几台计算机,可以将计算机放在讲台前,利于学生观看演示和讲解;也可以放在课堂两侧或后面,便于学生查找信息,或便于教师用计算机奖励那些率先完成任务或学得快的学生。如果是特殊的电化综合教室,计算机最好放在前面,利于学生观看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一般来说,课堂计算机硬件的摆放和学生的组织方式,要根据教学需要而定。
3.学校氛围
学校的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氛围涉及全校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看法、全校进行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积极性和学校领导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和教师培训措施等,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信心。
目前,人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多数人以为计算权辅助教学一定就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这种误解可能会给教师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未能达到如期的教学效果,将可能导致两种错误的归因:要么教师怀疑自己没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从而不再敢使用计算机;要么教师怀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认为计算机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有用,从而不再对计算机感兴趣。因此,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都必须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效果有一个合理的认识,解下教师思想上的包袱。
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人们进行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速度,提高教学效率,能增强理解和保持;能激发学习动机等。但是,近来的一些总结性研究指出,这些研究都是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作对比来进行的,这样的对比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效果孰优孰劣,要受教学软件、教学方法和教师所花的时间等因素影响。对计算机的效果不适于作长时间的对比研究,因为,这样的对比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软件内容、教学方法都是和传统教学不同,那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效果优势不能只归之于计算机:如果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各方面都和传统教学相同,那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效果差异归之于计算机这样一种教学媒体,显然是过分夸大了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因此,使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优越性来实现课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点,如计算机能表现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呈现各种变式、解法,扩展学生的思路,能提供真实情景的图象,丰富学生的经验;能接受学生的反应,使学生看到他们思维的演化结果,提高教学的交互性和参与性,能节省教学板书的时间、提供规范的字体或图解等等,只要能满足其中一点足矣。
除了解放教师们的思想包袱还不够,学校领导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频繁使用计算机的积极性,在全校营造出一种乐于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他们要做大量的准备和多次的试验,对于教师的劳动,学校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否则,教师何必冒创新的风险、花这番额外的心血呢?有的学校规定,凡用计算机上课的,一节课的工作量等于平常课的5倍。这样的规定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当然,各个学校可以制定各自的政策,并根据发展的情况随时调整政策。
总之,学校一定要给教师以一定的政策和措施,激励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
此外,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培训,组织教师交流经验和集体备课,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培训要结合教学实际需求,通过培训,使教师不仅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确实有用,而且看到以自己的现有能力,只要不断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亦非难事,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积极性。
2008年3月
第二篇: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谭玉清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现将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目标制定明确,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
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感情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教法制约学法,并给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亦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结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像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效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堂结构高效化。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
据报载,美国中小学校的许多教师每节课只讲十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引导、释疑、解惑。无独有偶,国内已有很多教师一节课最多只讲十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六、基本训练序列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
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首先应确定哪些是基本训练的内容,然后由浅入深地安排,形成一个符合小学数学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②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③习题的编排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④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心选编习题。例如: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以上六点,体现了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实施这六条基本要求,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5.3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如果一名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详细分析并正确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且将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那么他的教学观念将逐步科学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树立主体性教育教学观念、终身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及创造性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还要能够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等等,教师要能够立足长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够意识到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更加重要。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的智力水平、个人修养、科学文化水平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智力水平、个人修养直接影响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对此次,如何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等行为。只有具备准确判断力、丰富想象力、创新力等高智商品质的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握好教学时机,能够灵活地缓解矛盾与冲突,才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学科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提高教学情境。教师所掌握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水平也比较重要,这一水平能够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教学内容。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才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第三,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不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能够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要能够发挥创新思维,灵活使用各种教学原理和技能。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使用教材的能力、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基本原理的能力、观察并管理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等。最后,教师的心理品质与教学有效性也有关系。如果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较强的自制力与意志力、有合作精神,那么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只有性格开朗、宽容博爱的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才能够受到学生的尊敬与喜爱,才能够营造出宽容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学生是决定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发生作用的场所,素质教育在重视教师的课堂地位与作用的同时,提出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完全被教师的教学过程所取代。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堂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学生的参与程度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有效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正处于形成的初期,心理也正处于发育期,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另外,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学生自身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学习动机、性格特征、认知方式等方面因个体差异而呈现出不同。这种差异就导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的反应速度快、理解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自主学习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则反应速度迟缓、理解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当教师在面对全班几十名不同特征的学生时,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就难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其次,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正确性也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能够意识到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教师虽然期望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有所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又往往忽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听明白了教师讲解的知识,感觉自己能够解答题目,但是到做题的时候,却又感觉无从下手。这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学到学习方法,缺乏独立思考。教师要能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思维策略,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最后,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是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在下面注意力不集中,眼神飘忽不定,这就表示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没有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思维也很难长期维持在课堂活动上,这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心理安全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环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态度、情绪、课堂秩序等等。宽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主要体现在对待优生与差生的态度上。这种课堂教学氛围往往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满、紧张、焦虑、厌恶等不良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环境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是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越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得到大力提升。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为一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服务的,因此要想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就必须详细分析并解读课堂教学目标,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课堂学习的情感因素,这样才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善于把握课堂教学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与接收,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一些短期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将这种情感体验处理得积极有效,那么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形成一种愉悦的学习心理状态。学生在这种积极心理状态的支配下,会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师要能够有效地调节课题教学节奏,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紧急问题,要能够及时机智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要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会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的变化情况、学习活动的进展、学习问题等等,对反馈信息作出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发扬民主课堂的精神,与学生共同商讨教学方法的选择,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讨论的空间,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瓦子小学 余祖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就此问题,谈一下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对事物有了美感,也就变“苦学”为“乐学”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探索的主题,改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等等。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出现,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第一、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通过屏幕出现的那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那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劲头,那变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单调和枯燥乏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起到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动力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时,我使用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先在屏幕上用动画显示了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和合并不断出现的画面作为主题画面,通过一只小兔骑着摩托车在长方体的棱上绕圈,并加上美妙的音乐,一下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学们对于老师要上的数学课充满了渴望,学习热情高涨。
第二、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当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产生了兴趣以后,他们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这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我先让用动画引出现猪八戒和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故事里由于孙悟空没有把西瓜平均分成四分,师兄弟产生意见,为了搞好团结,共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现在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问题。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了起来,迫切地想知道下面的内容。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数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不仅可使一些使本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概念、法则、公式在学习上教学简单化、形象化,也可以方便数学教师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简单。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优化和练习,并且不断巩固新知识。
(1)在概念、法则、公式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感性地掌握知识。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讨论、操作、答问、质疑、总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了能力。例如在教学面积的含义时,我把它分为两部分教学,先教学物体表面的面积,然后教学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最后让学生得出面积的含义。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演示引导学生得出物体表面的面积、桌面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从而得出物体表面的面积,由什么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得出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2)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有助于教师解决重点、难点。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一课中,教学重点是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教学难点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确表象。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我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边讲解边演示,电脑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有多大,并与学生操作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诱导启发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进他们动脑筋,使所有学生都去思考问题,除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外,我还利用三把米尺组合成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让一个组的学生走进去,从而感知到1立方米的正方体可以藏12个人。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验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3)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在教学中优化练习设计,巩固新知识。新授课中的巩固练习,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上学到的东西,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优化练习。信息技术在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更富有弹性,体现练习的阶梯发展趋势,有易到难,体现差异教育:学生开始从模仿型的基本练习——变为提高辨析能力而设置的判断练习——再变为糅合知识而设置的综合练习等等。另外,老师在练习课上从基本问题出发,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内容和增加难度,设计一定的尝试练习题和发展性练习题,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不依常规去寻求变异,使学生既长知识,长智慧。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这方面同样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数学题型变化多样,而且一题多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的能力。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教学密度和提高信息接受量。
自从新教材实施以来,很多老师都有同感,就是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课容量比老教材多了不少,而课时安排却没有增多,特别是一、二年级的数学,一个星期只有3节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如果使用过去的手段,增加每一节课的信息含量,存在一定的难度。教材内容是有限的,而课堂教学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后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与有关的内容引入课堂,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的容量。例如在讲授“第十册《统计图》的教学”一节时,我利用电脑的Excel功能,设计了简单折线统计图和复合折线统计图,教会学生如何运用Excel功能。本来两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我一节课就完成了。学生通过在电脑室上课,动手操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部分进行特殊区分显示,比较归纳,得出结论。以往需要两节课时完成的任务,在运用了信息技术教学之后,压缩成了一节课时来完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可以将教材按要求重新组合,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加大密度,同时又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投入积极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中介的整个课堂得到了优化,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还能减轻学生盲目地死记硬背的负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课件设计的形象生动,使学生右脑的直觉形象思维得到较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由于问题的设计和启发易于多样化和综合化,易于知识之间的渗透和条理化,把左脑的抽象逻辑性与右脑的具体形象性相结合。通过这样,教师就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创新型人材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例如,我教学五年级 “数学活动课”一节时,录像播放师游“广州东方乐园”的情景。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有980人,教师38人。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6元。问:请你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票方案。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例如,我在教学“几和第几”时,让学生模拟人们排队买票的情景,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动的场景,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中学生加深了对基数与序数的认识,学会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第五篇: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因素
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因素(一)
生态问题对企业文化的根本性影响 当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受到生态危机的重重影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人口问题、生存质量问题等,阻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了解最具体的磁力反应釜信息,生态危机表面上是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实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了解最具体的直流电机磁瓦信息,是大自然对“科技万能”的理性主义的无情报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塑生态文化,即摈弃“反自然”的文化,抛弃“发展科学技术以征服自然便意味着社会的进步”的错误观念,建立尊重自然的文化,遵照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原则,实现人和自然的共同繁荣.当前,许多学者、企业家转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在中国文化智慧的启示下寻找人、企业、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二)
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是企业文化不断创新的诱因
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是知识经济的产物,也是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创新的客观诱因.21世纪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文化含量日益增大.具体到商业活动中,商品成为文化的载体,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几乎无不贯穿着个性化的文化特质,体现着企业的集体价值判断、经营思想及行为规范.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规定了企业的发展模式,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更是个性化文化的竞争.(三)
经济全球化对开放性文化的内在要求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全球作为销售市场、生产车间和资源获取地,民族文化达到空前的交融、碰撞,这正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促生力量.总之,了解最具体的PE保护膜信息,打破狭隘、封锁的文化模式,以平等、包容、开放的精神兼容并蓄各种文化流派,取人之长,为我所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开放的内在要求.(四)
市场观念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外儒内道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不适合市场经济的部分,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割断义利关系的不正确的义利观;过分讲求中庸之道而造成的淡薄的竞争观念;其它如家长观念,了解最具体的网格铝箔信息,个人专制,平均主义等.这些落后的文化观念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反而得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市场观念的深入人心,给文化变革带来了内在的压力.品质文化、顾客导向、竞争观念、绩效管理等已逐渐成为新文化的基石.四、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策略
(一)以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企业文化,形成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理念
人类文化是一个大的系统,这个系统又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了解最具体的螺旋板式换热器信息,并且形成一个等级结构.企业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人类文化的一般特征,它受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制约,同时,了解最具体的热电偶信息,企业文化又作为一种亚文化而具有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定性,产生于企业自身的实践活动并由这一实践活动所决定.唯物史观为我们解读“企业文化”范畴提供了哲学基础,也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现实的企业实践活动中研究和发现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应根据中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确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理念.在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创新的方向必须与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一致.(二)
注重弘扬民族文化,着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业的潜力,树立中国特色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总是以亚文化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之中.世界上许多着名的品牌正是由于注入了民族的文化,才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的整体企业形象的竞争是21
世纪企业竞争的基本趋势.企业文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就首先必须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凡是能够走向世界的企业文化,大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了解最具体的保利龙机械信息,并与该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万宝路公司开始生产的产品是女士专用烟,经营状况渐渐地变差.为改善状况,了解最具体的玻璃钢桥架信息,公司开始改变定位.那时,美国正兴起淘金热,西部牛仔奋发向上,朝气蓬勃,为西部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西部牛仔也因此成了美国精神的象征.于是万宝路决定将产品定位于西部牛仔形象上.万宝路的这次策划取得了成功.消费者接受了这一形象的改变,尤其是广大男性消费者,把万宝路看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万宝路也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世界上的其他着名品牌,如日本的松下电器、法国的波儿多、韩国的三星等无不体现着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与民族精粹的文化底蕴.(三)
融东、西方企业文化精髓的创新取向 企业文化管理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曾经历了“由东方到西方,再由西方到全世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文化的哲学文化的渊源是在中国.儒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它强调内在的和谐与统一,主张“和为贵”,它所倡导的“齐家先修身,治国先齐家”的整体主义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重视企业内部“人”的因素,才能发挥企业整体团队的优势,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老子主张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授权的和宽松的管理方式,这也是一种哲学理念,也会对企业文化起借鉴作用;法家主张“法治”,反对“人治”,特别强调管理制度的建设,倡导法家的精神:不要把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寄托在个别的领导人的英明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套廉明公正的组织规范和平等客观的标准之上,即惟有健全合理的制度,才能为企业带来稳定性,了解最具体的焊接滚轮架信息,并使企业持续成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企业的法制文化: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在领导的作用、方法、环境及领导者的素质等方面的精辟见解也对于现代的企业文化管理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然而,在企业文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西方国家却走在了前面,因此,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必须借鉴和吸收西方优秀企业文化理论成果.美国对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的重新认识,揭示了东西方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传统背景影响下的企业文化,了解最具体的远红外加热器信息,具有横向借鉴和沟通的必要和可能.中国在企业文化创新中也只有通过这种比较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创造新的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总之,现代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在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理论的同时,要更加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