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开展讨论.
浅谈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开展讨论 17 论文摘要: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采用。为了使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并 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精心组 织讨论内容、正确把握讨论时机、灵活运用讨论技巧这几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论文关键词:课堂;讨论;时机;形式
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和探究其实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在 这种学习方式中,知识不再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 助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获得知识。在这种学习形式 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功的小组讨论和小组探 究还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在讨论甚至争论中,全体学生都会有一种 自然和谐的发展。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 们所采用,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兴趣高涨,同时又利于教师 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教学。然而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这种教学 方法,即使所有的教学内容适用,如果组织得不好,照样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 了使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并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有必要对数学课堂进行多角度 的讨论与研究。那么,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考虑。
一、提前组织讨论内容,营造开展讨论的氛围。
课堂讨论在通常情况下只安排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但这段时间的成效如何,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讨论内容的组织。组织什么样的内容有讨论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 生极大关注并能够展开讨论,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值得教师们细细探究。
1、精心选择有探讨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大脑皮层 高度兴奋。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
会变得主 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 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 进入角色,才学有成效。
2、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课堂讨论组织的好坏,产生的成效也迥然不同。讨论 的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讨论的内容应有适当的难度,应接近大多数学生 知识掌握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具体分析,作出恰当安 排。
二、正确把握讨论的时机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是要我们抓住机遇。时机把握的好坏, 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1、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由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作用。学生往往对自己的 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
2、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在这时,运用“合作学习”相互讨论,有助于调 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问题,学生只有通过发挥 自己的潜能才能完成。面对难题,我们就会发现中上程度的学生往往是半信半疑没有十 分的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这时面对问题如果采用讨论 的形式,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解题的思路也就会渐渐明朗起来。
3、解答“开放性”问题之时。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各种多样。而且结果也不唯 一,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学生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 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 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三、灵活运用讨论的技巧
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辨是非,增长知识。因此,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要讲究方 式、方法。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讨论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讨论技能。包括 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吸取他人的长 处,如何归纳众人意见等。
(一学会独立探索。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必须要有自己见解和前认知能 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个体通过阅读、观 察、分析、比较、抽象等方式,利用各种信息,探索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 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二学会倾听。在开始讨论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 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在课题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 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 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三学会表达。语言是思维的窗口,是社会交往的工具。讨论学习需要每个成员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 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小组讨论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正越来越多的走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在合作、交流 或争辩中学生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自尊自爱,也学会了细心倾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真正体现了师生共同发展,张扬生 命个性。
第二篇:怎样防止输液过程中进入空气
怎样防止输液过程中进入空气
摘要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操作护理不当,都会引起不同的安全隐患,而最易引发的安全隐患就是空气栓塞。输液前排气不当、输液过程中位置体位安排不当、输液当中静脉推注药液操作不当等都会引起不同剂量的空气进入人体。本论文通过分析输液全过程可能引起气体进入人体的各项操作处理做出分析以及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如有不足,请老师指导。
关键词:静脉输液,空气栓塞,防止,护理操作
前言
在现今的医疗护理过程中,静脉输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能够直接向循环系统输注药物,并且可以快速大量地补充体液的电解质,现在已经成为临床上一项常用的治疗及急救技术。然而,在输液过程中,如果液体滴完未能及时更换,或输液器未完全插入输液瓶中,都有可能导致大量空气进入循环系统中,从而诱发气体栓塞现象引起死亡。所以静脉输液的安全早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就是研究怎样减少这种医疗事故的发生。
临床资料
地点: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输液室,患儿年龄10至15岁,共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由于输液前排气不当进入空气的占百分之四十八;输液过程中药瓶茂菲氏滴管倒置引起进入空气的占百分之九;静脉推注药液进空气的占百分之十九;液体输完未及时加药而进空气的占百分之二十二;其他引起空气进入的占百分之二。
第一章 引言
少量空气进入静脉,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因空气量较少,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进入毛细血管,与血液溶为一体,而我们人体的血液里本身就含5
让气泡飘到接近活塞柄的药液尾部,这时再推注药液,推完药液时把尾部的空气留在注射器内不要推入即可。
三 严禁输液过程中将输液瓶、茂菲氏滴管倒置。
“水往低处流”当输液瓶或茂菲氏滴管倾斜或倒置时,输液器的进液口暴漏在空气中,液体静压会将空气压入输液管道中,后恢复输液瓶或茂菲氏滴管的位置时,药液继续滴入,会将输液管中的空气带入人体。所以输液过程中应保持输液瓶及茂菲氏滴管的垂直放置,防止空气进入。
四 当药液输完时及时处理。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内出现空气后,护士应左手立即将输液管折住,防止液体继续向下滑动,右手将输液管调速器调至输液管接头皮针的皮管处,并迅速关闭调速器,然后用手挤压茂菲氏滴管,将接近输液管调速器处的输液管放在中性笔中部,向近莫菲氏滴管处进行缠绕,可将空气迅速挤压到茂菲氏滴管,排完空气后开放调速器,保持输液通畅,对于管内空气长度大于70~80cm的,可在进行缠绕时适当让患者抬高输液肢体,可以缩短排气时间,更有利于将管内空气全部排挤到茂菲氏滴管中。(1)此方法科学 实用 易操作 方便快捷,便于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应用;(2)减少了污染环节,保证了护患双方的安全;(3)减少了药液的浪费,保证了准确的给药剂量;(4)减轻了因手指长度有限使排除空气时间延长,同时也减轻了护士因手指缠绕输液管造成的手指血供不好而导致疼痛不适等【2】。
五 浅静脉留置针排气不充分。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它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在临床上,对静脉置管封管方法多有探讨。但如封管不当,在下次输液时,会有微量空气进入静脉,增加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对静脉置管产生疑虑。改进方法是仍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输液术的要求进行操作,将一次性输液器排气完毕后放置好,再将静脉留置针打开,然后将一次性输液针头斜面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此时左手中、食指夹住肝素帽,拇指、无名指捏住一次性针头的针柄,右手打开输液器后,再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柄缓慢进针,当针头全部插入肝素帽内时,留置针内的空气已经被液体全部挤出,包括肝素帽内空气。这样在正压封管时,即使封管不当,至下次输液时,也不会有空气进入静脉,不仅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也增加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3】。
六 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及输液管道是否通畅。
输液过程中还有许多情况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所以需要我们随时观察病情和输液情况,发生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和减少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科学世界》 2004年10期
【2】《护理研究》 2002年05期
【3】《护理研究》 2006年11月第20卷第11期下旬版
第三篇: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方家庄镇胡宽小学:邳立峰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不应当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应是为了教育而评价,评价的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关怀。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不完全,所以教师的评价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堂中,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各种情况,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科学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下面结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来谈一谈自己在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方面的探索与体会。
一、评价语言 1.准确得体
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要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
2.生动丰富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题目后来讲,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就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机智巧妙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大多数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我在教学中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有时,学生说错了,我会说:“说错是正常的,老师最喜欢说错的孩子。没关系,再说一下!”以鼓励学生.有时,学生重复了前几个同学的回答,我也不会指责学生没认真听课,笑笑说:“噢!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了一下,对吗?”这一系列充满爱心、智慧的话都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
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会害怕什么?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
4.诙谐幽默
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仅提高了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诙谐幽默的评价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
5.独特创新
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课上,我一会儿翘起大拇指,一会儿鼓掌,一会儿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其实,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学生也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有一种内在的魔力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我认为,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语是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评价方式 1.评价充满童趣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及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充满的魅力。儿童的世界是个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学习时,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赞许,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中运用生动的、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跃跃欲试,大受激励,会使课堂内生机勃勃,如沐春风。
案例:由于6-7岁的儿童大多都喜欢动物,于是,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我常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动物标志或图案来激励学生,如用“小猴子”代表爱动脑筋,用”大雁”代表遵守纪律,用“小白鸽”代表爱清洁,用”蝴蝶“代表聪明,用“啄木鸟”代表能自觉地改正错误......有一次,我在检查学生预习认读生字时,发现有位女同学将十个生字全都认会了。于是,我夸她像聪明可爱的小蝴蝶,并奖励了她一只卡片做的“蝴蝶”,还奖励她像蝴蝶一样在全班“飞行”,令她兴奋不已,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可以说,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评价充满感情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苛求学生,还不如用一点心去发现他的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他体验成功的滋味。当然,赏识并不是无原则的包容学生的的错误,而是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而采取不同的标准。一个班的学生在智力、品格、个性方面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教师对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
案例:在一节公开课上,一个平时成绩较差,不太爱发言的学生竟然举起了手,我在惊讶之余,微笑的鼓励他上黑板来做课堂练习。他的题目还没有做完,下面的同学们却早已纷纷举起了双手要给他指出错误。其中有个性急的同学已经叫出:“他做错了,拔河的„拔‟,他写成了'拨'。”台上的同学这时早已满脸通红,显得局促不安。此时,我马上制止了台下同学们的评价,微笑的走到台上同学的身边,扶着他的肩,亲切的说:“在同学们要给他提意见前,首先我要表扬王瑶同学。为什么呢?因为他刚从其他学校转学过来,他以前学的课本内容跟我们学的不一样,刚来的时候他好多字不认识,但是今天他能在这么多人面前勇敢的举起手来,大家是不是觉得他很有勇气?”“是”,同学们大声回答。接下来,同学们真诚的为他指出了练习中的不足,王瑶也没了刚才的难堪。最后我鼓励他说:“老师相信,有这么多同学的热情帮助,再加上王瑶同学的努力,你一定会进步的很快。”
这样的评价,我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心灵,而且使学生学会了欣赏别人,同时宽容学生的错误。而宽容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让后进生消除了内心的自卑和怕失败的局促,愉快的接受了同学的帮助。
3.评价多元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所谓“多角度”就是指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因他的理解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有创意”是指学生的独特感受。过去,在我们课堂中,许多老师在学生朗读完了以后,往往是这样评价的:“读得真棒!”“读得真好”。其实这样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觉得很茫然,他们并不知道“好”在哪里?这种狭隘的评价,反馈给学生的只有无尽的”伤害。
案例:《矛与盾》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的一问题:旁观的人他会怎么问的?谁来“问一问”?
生 1 :(读得急促、响亮,语气生硬,语调平直)
师:问得好,这是一位急脾气的年轻人,他在质问这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大家想想,这些旁观者中还有人会怎么问?
生 2 :(读得舒缓、轻柔,语气婉转,语调上扬)
师:我仿佛看到一位聪明的成年人,他在嘲笑和讽刺这个人,好!还有人会怎么问?
生 3 :(读得缓慢、苍老,语气和善,语调平直)
师:这是一位智慧善良的老者,斯斯文文的,有些年纪了(众笑),他在诚恳地劝告这个人,不能这样做!
同样一句话,同学们就能读出这么多种意思,多不简单呀!朗读有三个层次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时出现了错误,我们可以及时纠正。读得不流利,也可以辨别出来。唯有感情,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应当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不同的人对文章的把握出有不同的方式。所以我们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不能再用一些机械化的套话,而是应当让学生的个人情感得到真实的流露。
4.评价多样化 评价要及时,这是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所熟知的。因为及时性评价很易于让发言的学生个体享受思考的愉悦、成功的快感以至步入乐思、善思、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也可能带动和激励全班同学积极思考。而延时性评价,就是在教师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期待的态度,让更多学生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然后适时以更好的方式予以归纳评价,实际上,这也更体现出教师对对全体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对学
生独特体验的珍视,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倡导,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案例:在执教《穷人》时我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桑娜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为什么桑娜觉得“没什么可抱怨的?”谁来说一说?
生1:因为桑娜家里温暖而舒适,孩子们都还平安健康,家里人都还能勉强填饱肚子,对于一个穷人家庭来说,能这样过下去已经很不错了。再加上桑娜又这么善良、勤劳,他们还会过上好日子的,所以她感到很满足,没什么可抱怨的。
我不由自主地说:想得深,说得好,把我想的和要说的全说了,完全正确!还有其他同学要说的吗?
(学生显得非常兴奋,精神抖擞。)但是其他学生却一言不发,刚才举起的十几双手都快速放了下去。我再试着鼓励了一回,还是无人理睬。于是我马上想到可能我刚才太过肯定的评价挫伤其他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我灵机一动换了一种说法:刚才这位同学的确言之有理,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吗?果然,许多学生又提出新的观点:“与西蒙这样更可怜的寡妇和别的穷人比,她感到满足”;“当时的情形抱怨也没有用,无助于改变她们的生活”;“在当时的俄国,抱怨可能还会带来灾祸”……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非此即彼的认知问题,适宜用及时性评价明确正误,澄清是非。而对于学生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容易争论的问题,适宜用延时性评价,以展示学生的多向、独特、深刻、全面的思维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篇:怎样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讨论发言
怎样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讨论发言稿
——齐伟华
作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我们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严格按照社区党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我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劳动保障工作关系到失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在社区工作中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意识,为失业人员排忧解难,解决失业人员焦点、难点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走访学习。居民工作无小事,居民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实实在在为事业人员做好再就业工作,办好每一件事,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打造一支领导和居民满意的社区劳动保障队伍,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
为民服务是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神圣的政治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活动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贴近群众,一切从居民群众利益出发,多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更大进步。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贯彻群众路线、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中,就是以实干兴邦的精神和作风,放下架子,把群众当老师,甘当群众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与事和群众商量,时刻接受群众监督,并不断自觉充电,提高自我。
社区工作就是居民工作,是最基层的基础性工作,但她却是党和 1
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努力把社区的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只有自觉贯彻好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居民群众、才能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和谐社区。才能更好的为辖区内失业、就业人员、退休人员更好的服务。
第五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悟
邵东县黑田铺中学
唐良才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设计,顺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点。
当前,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体现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统一要求多,反映学生基于自身特点的个体差异少;体现被动式、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多,反映探究式、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少;体现教学对于文化的传承性功能多,反映教学对于文化的创造性功能少;体现“命令—服从”型的师生关系多,反映“平等—尊重”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少。这几多几少不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发展。因此,作为我们第一线教师必须主动地改革课堂教学,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我就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方面谈三点认识。
一、教学过程首先创设条件
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应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这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本课例在“
一、创设情景”教学环节具有建立教学平台的意识,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不时地有“对”、“很好”、“好极了”等话语,可以看出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以良好的、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关爱与赞美,师生之间完全建
立起“平等—尊重”型的民主和谐的关系,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情景创设过于平淡,悬念感不强。如能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利用实际问题,设计系列“导问”,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不好意思”、坦诚“这个方程我不会解”,此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望,为掀起新课的教学高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的重点
教学过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而把握重点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课堂教学的接合点。这个接合点,从学科来说,就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从教师来说,就是“思路、教路、学路”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其在课堂中的艺术展现;从学生来说,就是在探究、思考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知识、思维、能力训练的统一。在“深入诱导一”的教学环节中,执教者设计了“请大家自己编写几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创造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深入诱导二”的教学环节中,执教者又设计了“这里a≠0,那b、c是否也有限制呢?”的问题,引起学生“热烈讨论”。教师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教路”,给学生指导一条可行的“学路”,所有这些无不体现执教者高超的教学技艺。笔者认为,如果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再灵活一些,施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教学效果可能更好。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应放在夯实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力求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某种意义上讲就在于教师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优等生选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