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3:0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第一篇: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武夷山市余庆小学 刘青

【摘要】

音乐教学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蕴含着美的继承和传播,更有着美的创造和增值。在素质教育要求下的音乐教育观念,应当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在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向的过程中,坚持这一音乐教育基本观点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小学音乐教学中多种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音乐课堂实践环境,从而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充分调动、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体现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音乐教学,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能力,创造性

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普及教育的目的,决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再以音乐作为职业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和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的种类人才,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并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其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音乐素质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创造音乐。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

传统小学音乐教育方式,是以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为主,强调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音乐课堂上,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标准化、模式化。教师一遍一遍教,学生一遍一遍学,毫无生气,教师死扣教材,学生机械模仿。忽视了学生自己动脑创造实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笔者曾在某刊上看到一个音乐课堂教学实例,教师演示了一副穿着彝家服

饰的娃娃的图片后提问:这个娃娃脖子上挂着什么东西?”一些学生回答说:“银项圈。”教师表情一愣,忙纠正道:“是银项链!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念——银项链。”全体学生重复:“银项链。”课后,有人问这位老师:“学生们说的项圈时,你为什么要纠正呢?”况且图片上的娃娃确实戴的是项圈呀?教师的理由是“教材中的歌词是银项链。”问学生“你们从图片上看出的是银项圈了,为什么还跟着老师念银项链?”学生的回答令人惊异:“老师总归是对的”。此教学案例给人的启示是:学生跟着老师跑,老师跟着书本跑,学生依附老师,老师依附课本,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此下去,师生都不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不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许多音乐教师往往在理论上同意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实践中却习惯于用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培养独创能力。但从根本上说,其教学过程是充满了创造性的。严格细致的程序和统一的模式与标准,意味着艺术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死亡。那种把音乐课堂教学时间划分为严格的小单位,为每个单位时间布置不同的任务,组织教学几分钟,复习歌曲几分钟,综合练习几分钟,导入新课几分钟,教授新课几分钟,巩固处理以及表演歌曲几分钟等等,与工厂里的固定流水线没有什么不同,还怎么可能有创造性可言?音乐不存在整齐划一的体验,表达与理解方式,更不应有统一的答案和结论。音乐学习的关键是需要学习者自身的感受与体验,而“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恰恰在这个最核心的问题上有悖于音乐学习思维过程的独特性,新颖性和多样性。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的同时,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为此,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等常规教学中要加强探究性,创造性活动,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为此,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等常规教学中都有“编创与活动”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1]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2]

在音乐欣赏课堂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运用网络图片信息,创编音乐故事,创设情节,发展思维

音乐的产生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欣赏过程也是音乐的第三度创作,必然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表现,学生的创造性行为无一例外的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所有领域。而思维想象力在创新思维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思维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上网下载图片,让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创编音乐故事,创设情节,发展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展想象思维,我们可以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造一些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想象的机会,教师可以参考如下课例:如上课开始,学生走进教室,可根据本课教学的内容把教室黑板上挂上很多上网下载的果园图片,当作“果园”“动物园”,学生可以随着音乐“采着果实”进教室(果园),也可以想像开着汽车,或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兔子,灰太狼,喜洋洋走进教室(动物园)这些有趣的形式可以一下把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音乐环境里,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使他们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多想,甚至可以“乱想”。[3]教师可以给学生听一段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由网络下载的曲子,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理解,发挥想象,想象曲子所描述的意境,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另外一个优秀的课例也可以说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情节,发展思维的可行性:“人教版二年级第六单元《下雪啦》——欣赏歌曲《江雪》,我以冬天为主线贯穿始终,并制作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古诗、歌曲四个角度感受冬雪的画卷。当点击课件,雪花飞舞的图片呈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的目光立即被吸引了。从而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独自去感受乐曲,去想象,去判断,同时鼓励孩子表达。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创新性,对于某种情节他们能想出各种不同的发展情况。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多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传故事情节。[4]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二册教材中有很多课都是要求用声音编织故事的活动课,是有完整情节的。如在教唱人教版小学音乐《大鹿》这课时,为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手段把学生带入一个茂盛的大森林,而森林里一只小动物也没有。这时,学生便会猜想各种原因。随后课件出现一只兔子奔跑的画面,紧追其后的是一位猎人,在危急时刻,兔子被站在窗子观望的大鹿给救了。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表演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对歌词进行创编。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致自然被激发出来了。

例如在管弦乐《龟兔赛跑》赏析课中,也可以采用以上的教学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对乌龟和小白兔的音乐描写,主要以单簧管和大管阐述,分别表现了兔子和乌龟的形象,学生通过辨别乐曲中出现的乐器音色,想象故事情节,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演一演,编一编,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音乐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让他们爱动、爱玩、爱想象的天性得以发挥。并及时表扬一些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总之,没有思维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运用丰富的联想,创编音乐故事,创设情节,发展思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2.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网络搜索歌曲体会创新,让学生大胆表演

在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最重要是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各种多媒体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在幻想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教学中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能纵横千里,乐此不疲。”[5] 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宽容与了解。

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与学生平等交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运用这几种方法:如把学生请上讲台或展现自己优美的舞姿;或展现自己清脆的歌喉;或描绘歌曲表现的意境;高年级的学生都偏爱流行音乐,教师可每隔两周让各班同学分组在课前上网收集、整理和归纳流行歌曲,然后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让他们来当“小老师”,自主介绍、欣赏和交流。许多同学对通俗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得到了部分同学的认同和响应,同时也将深深地感染了教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参与和创造能力。从这一方面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现意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6] 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自信,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在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应注意评价策略,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热情。教师应以掌声和简短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回答,使学生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即使是答非所问、甚至不对题,也要给予鼓励、谅解。或用延迟评价的办法,给学生一个再认识、再理解、再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对学生做出过早、过急的评价,都会抑制思维、禁锢想象、扼杀创造。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我们才能发现:任何一个创新成果,都是学生思考、探索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己创新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充分挖掘、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在某一方面体会到成功,品尝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热情。

对于某些音乐敏感性不是很强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积极勉励他们:“没关系,你能行,你真了不起,你很棒。”让每个学生永远充满自信。只有这样与学生交流,使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民主宽松的思维空间中,才会敢想敢做,敢于探索,他们的创新火花才会不断迸发出来。

对于音乐之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不同的人听来,具体表现的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并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 [7]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大胆表演,我们可以通过课件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参考如下课例:在如低年级的《快乐的小司机》这节课,教师有意识的将学生的座位设计成十字路口,让学生模仿生活中各种车的声音,如汽车等,然后再用打击乐器模仿车得声音,这些活动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然后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形象直观的认识了解直行,左转弯,右转弯,信号灯,斑马线等交通标志。此时,教师扮演“交警”的角色,把交通指挥手势创编成“律动表演”,再配上欢快的歌曲《小司机》,为学生做精彩的表演,此基础上,带领全体学生一起进行模仿表演。[8]教师的精彩表演,将营造班级表演的热烈气氛,能极大的感染带动学生,强烈的唤起学生的模仿表演欲望,使师生关系更为通恰,又大大的鼓舞了学生大胆的表演,学习效果更佳。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音乐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想象,积极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大胆表演的肢体协调性将取得很大进步。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勇气都将获得提高。

3.以音乐技能和音乐实践为基础,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创造生活的音乐美

生活中包含着各种节奏,教师可根据平时身边听到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低年级的节奏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实践模仿,掌握其基本特点和应用能力。在音乐课堂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运用以下教学实例,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让学生在音乐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生活的音乐美:“教师设计一个具有情节故事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形体动作的提示创造节奏:在音乐活动课上,教师请一位学生扮演了魔法大师,披上黑披风,手拿魔法棒,另一位学生便要成为魔法棒下的“变物”。当音乐响起,魔法师挥舞着魔法棒,音乐停止,另一位学生则要随意变成一种“动物”(用形体模仿),然后魔法师任请几名同学模仿这动物的叫声,由他们自己找出这些动物的叫声的特点,教师归纳出小鸡叫X X X;小鸭叫X X;鹅叫X—;等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节奏做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和运用节奏。

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 心脏声:2/4

×

× | ×

× || 钟表声:2/4 ×

× | ×

× ‖等生活中的咚

咚 咚

嘀 嗒 嘀 嗒 各种节奏,这样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会显得那么单调。[9] 中高年级的音乐具有一定复杂性,同样是学生自己创造,但是过程可以反过来,“例如:教师把节奏念出来,请生想想,这像什么声音?嘀 嘀. ;达达达达

;红通通;知.了 ; 等。这样的比喻即贴切,又生动,学生在碰到这种节奏不会念时,自然会想起自己创造的这些词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甚至还可以延伸成为一个乐句的节奏也用语言来解决,如:2/4 知.了 |知.了 |夏 天| 已来 到|| 让学生自己创造语言,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歌曲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明的生活状态,音乐问题生活化,课堂问题生活化,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10]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将歌曲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让书本中的音乐知识呈现出鲜明的生活化,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参考如下课例:如在学习《童话故事与节奏乐》这节课上,即通过观察,分析,判断,选择等方式,为故事选配音乐的交流活动。教师提供给学生一段故事,出示各种乐器:(鼓,三角铁,碰铃,双响筒,手铃,蛙音筒,小军鼓等)。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自由分析,探讨各个人物的形象和情节的描述,用各种打击乐器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并总结各种各样的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受,评价等教学手段做近一步的研究,探索。最后,全体学生分为四个创作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或情节进行即兴的创作表演,集体合作共同为童话故事编配打击乐。”[11]本节课力求使学生参与体验,主动探索,创设积极实践的条件,通过角色模拟,情节演绎,自由创编等活动。赋予其自由,自主的发展个性和想象的空间,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技能,情感和创造能力。

总之,音乐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可以极大地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当一首歌学会后,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开动脑筋,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如尝试运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等。

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独特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才能。可见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充分调动,发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潜能是如此重要。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与需要,音乐教师应紧紧的握住学生善于求异,喜爱探索的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表现,勇于创新。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必要而有效的。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前提,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主编,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 王善西.创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音乐天地,2008.5(456):16-18.[3] 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 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陈平.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音乐天地,2008.5(456):32-34 [6] 赵慧颖.试论音乐兴趣培养[J].艺术教育, 2006,(03)

[7]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8] 唐军琳.谈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激发与培养[J].艺术教育, 2006,(07)[9] 邓名华.创意,引起教与学的共鸣[J].中高音乐教育,2009,1(175):25-28 [10]本社编.中小幼音乐教育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4:.

第二篇: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山西省清徐县连耀东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最美丽的花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任务设疑,训练学生的探索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平衡。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在触题时就布置任务,激起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如何完成任务,训练探索性思维。如教“购物”这一话题时,我一上来就出示了一张

(购物单),布置学生学会用英语完成“购物”的任务……通过任务设Shopping List

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性地训练,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设疑和释疑会更积极。

二、插图求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我们的英语教材都配有插图(教学挂图),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仅将这些图作为一个创设情景的辅助手段,很少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我在使用教学挂图时,常常要求学生看图提问,对图中的疑点主动发问,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o can you see? How many? Where are they? Whose…等。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当学生通过观察提问“谁?什么?在哪里?”等问题时,他们对课文的难点、疑点也就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学习。坚持巧用插图,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三、想象解疑,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现有教材的课文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我常常根据大部分课文语言材料言尽而意未尽的特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的多种结果(即续说课文),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这些想象性质的疑问,扩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按各自的理解去续编对话,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变序释疑,训练学生的跳跃思维

教材中有些课文较长,如果按对话序逐句教学,费时较多,且不易突出重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变序教学,打破对话的顺序、框架,把话题中的重点部分提前,形成悬念,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解决疑问。如教第五册第2课时,要求学生在自学时填写卡中的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栏目,通过这个设计,引导学生变序阅读这封信,一发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训练他们的跳跃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五、扩展激疑,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的成果。我们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活化我们的英语教材,通过扩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充分激发他们勤于思考、敢

于创新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向、新颖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倡一题多议,敢破常规,使教学向纵深发展。如教材中有这样一组对话:A:Do

我故意对一位学生说:you like…?B:Yes,I do.在教学中,Do you like homework ?

使其无法按课文套路说出.激发学生根据对话的实际情况去思考不同于课文的新的回答方式:I don’t like…等等。

有时,对教材的扩展会超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但却因此激起了他们的疑问,引发他们在课外、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活化教材,多启发,多引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给予学生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应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

怎样备好一节小学英语课(摘要)—新课程英语备课的新思维

一、更新观念

(一)传统备课的主要问题

1、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

3、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

4、强调机械操练,忽视综合运用

5、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2、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3、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4、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目标整合;内容整合;形式整合;各种资源的整合。

5、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课的一般策略

1、开放性教学策略

2、预设性备课策略

3、反思性备课策略

二、具体实施

(一)把握和理解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2、确立单元教学目标;

3、合理划分课时,初步确立每课时的教学内容;

4、分课时备课。

(二)备课的基本过程:

1、分析教材和学生

2、确定学生学习内容(明确课型:词句、阅读、学科融合)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或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明确某一年龄段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是什么。

(2)明确需要不需要。

(3)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

(4)明确某一年龄段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3、确定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在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首先思考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做什么事,在目标表示时用“能……”开头。

(1)确定教学目标的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

知识目标:所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

即能够正确听懂、说出、认读以下单词(句子);能够初步唱出本课的歌谣等。

能力目标:在英语教学中,能力目标涉及的是学生言语技能,就是能用英语做什么事情。

情感目标:按照课标的要求,所涉及的是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三方面的目标。

(2)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主要是:

小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教材中需要学生对规定知识学到怎样的程度;学生的年龄特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做什么事(生活中的真实事情和课堂上的学习事情。)

4、确定教学过程和设计教学方法(写教案)

(1)实施教学过程的策略

A、营造氛围、调动情感、活跃思维、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B、在有意义的情景下呈现新的语言学习内容。(提供语言输入、重视理解、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吸收和消化新知识作准备)。

C、进行操练,但不是纯粹的机械性操练。

D、开展learning by doing。

E、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相结合。

F、向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经验扩展,举一反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2)教学环节设计:

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为三大块:语言材料的引入;语言练习;语言输出。英语教学过程应大致包含以下环节:准备教学(Warming up,brain storm,recycling….);呈现新的语言材料(Presentation);语言练习(Practice);语言的实际应用(Production);小结(Summary)

5、实施教学设计(上课)

(1)按照备好的教案上课,不要随意性太强。

(2)根据课堂现场随时调整教学设计。

6、总结、反思教学过程

在总结、反思教学过程时依据的是:

1、教学目标

2、课堂实际效果(看学生的反应)

(三)教案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2、教学难点把握不准

3、活动设计目标性不强

4、活动形式体现参与性不够

5、活动之间缺乏层次性

6、活动设计程式化,缺乏创新意识

7、知识操练活动量比例偏重

8、听、说活动多, 体现读、写活动少

9、评价方案设计缺乏

(四)小学英语教案设计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原则

3、体现认知规律的原则

4、体现形成性评价的原则

随着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案设计不再只是教学步骤的体现,而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新课改要求教师从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在语言的运用上下功夫。

课堂上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数,学生的提问,发难等都会影响课前设计好的方案的实施,这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修正教案,灵活操作。这就是课堂中设计,也是教案的第二次设计和完善。课后教师将课堂操作中对教案的临时修改以及自己的感想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一过程中

可能考虑到的因素有: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之处与不足等。

第三篇: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策略

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摘要:音乐不仅可以熏陶幼儿的审美感,而且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本文分析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含义及意义,探讨了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途径及策略。

关键词:幼儿 音乐教育 创造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24-02

创造力是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创造性人才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本。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人类发展的需要,音乐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幼儿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内容。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含义

《辞海》对创造力的解释是:“创造力是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创造力是创新过程中最核心的能力,贯穿于创造活动全过程的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同时,创造力也是创造过程中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认为,创造力是创造过程的前进动力,也是创造过程的奠基。本文的幼儿音乐创造力可以理解为为了有效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运用一切的已知的幼儿音乐信息,产生处新颖、独特、有社会或者个人价值的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具有独特性;二是幼儿皆有的一种能力;三是能力根据幼儿个体不同,有高低之分。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目标和意义

2.1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目标

幼儿音乐创作力有明确的目标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引起幼儿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创作能使幼儿感受到创新的乐趣,能有效激起幼儿进行再创作的欲望,在此过程中,对音乐的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兴趣;二是引导幼儿体会音乐的创作过程。幼儿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在音乐的渲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音乐创作来理解音乐艺术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三是鼓励幼儿理解音乐。幼儿音乐教育为幼儿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提供了机会,幼儿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能更加理解音乐知识,并且能有效并且无形中将这些知识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去,在加深理解音乐的同时完成创作;四是鼓励幼儿进行最简单的音乐创作进而发展其创作力。幼儿尝试用最简单的音乐元素无规则的创作乐曲,能逐渐培养幼儿形成一种主动、创新的精神,推成出新的勇气。

2.2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义:

(1)增强幼儿对基本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一定程度上开阔幼儿的视野;(2)启蒙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创造力;(3)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合理部分,鼓励幼儿主动学习和积极创造的开拓精神;(4)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内容的学习,提高幼儿综合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旨在于通过音乐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潜能。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音乐创造力:

3.1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低,暂不需要学习专业化的、高技能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是基本的音乐知识进而技能是创造性表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的过程中,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教师必须给幼儿传授一定的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幼儿学习到基本的音乐知识,扎实幼儿创作的基本功和丰富幼儿创作的素材。

幼儿教师要对不同的音乐作品才有不同的教学分析,要引导幼儿随着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力度以及速度等特点,体会音乐的美,学习到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从中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及表演能力。例如在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使其在愉快的情绪中说说、跳跳、唱唱,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学习到基本的音乐知识,在感知、欣赏、表现、交流中提高艺术能力。

3.2配置和谐的教学环境

3.2.1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

建造安全的教学环境,让幼儿能自由地学习;尊重保护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提高创新力。努力营造平等、轻松、自主、安全、愉快、和谐的气氛,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而刚入园的幼儿对于陌生的环境以及教师会心

里产生距离,但是我们利用音乐手段,让他们愉快、轻松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和关怀。例如幼儿入园时,播放愉快轻松的音乐,热情地迎接他们;幼儿午睡时,教师轻声哼唱《摇篮曲》,让幼儿放心安睡;幼儿放学时,放抒情的音乐,让他们产生留恋之情,让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充满音乐声,让幼儿在融洽和谐的环境中,提升音乐创造力。

3.2.2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基础,是培养幼儿音乐创造力的最佳奠基。在课堂学习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激发兴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也形成合适的利用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情境的良性循环。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简单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一线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幼儿教育的需求,教师要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技能与创造表现是和谐统一的。在支持、鼓励幼儿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幼儿也需要教师适当的示范支持,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3.3培养幼儿的创造素养

应从培养创造意识、培养创造个性、培养创造兴趣三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创造素养:一是引导创造兴趣。引导创造兴趣是培育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基础,兴趣可以说是创造力的萌芽,保护激发兴趣就是保护和激发潜在的创造力,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创造意识。幼儿的创造力不是要求幼儿去实实在在创造出一项新技术或者一个新的具体的产品,而是指在幼儿的日常学

生生活中产生的独特新颖的新观念、新方法或者新的假设。也就是说不是指强制让幼儿发明出小制作、小发明,而是形成幼儿新颖独特的心理意义。三是培育创造个性。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应尊重幼儿的个性,爱护幼儿的创造热情,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通过引导、调节、监督、协调的过程来培育和发挥幼儿的创造个性。具有创造个性的幼儿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培育幼儿的创新性。

总之,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养、配置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幼儿音乐创造力,使得幼儿能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兴趣,培养有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梁宝华.音乐创作教学:新世纪音乐教育新趋势[m].香港:卓思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2.[2]杨乃定.创造学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 要】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属于艺术类学科。强化美术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激发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亲身实践、因材施教四个方面,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造力;方法措施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加强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如此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今后学习,更好地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向。美术是艺术,对美术的学习不能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为准则,培养学生拥有较好的美术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激发兴趣,化热情为创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甜蜜的牵引。成功的教育不是强制的灌输,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将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小学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样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事物的看法直接而简单,心态往往“爱憎分明”。喜欢某个教师,连带着喜欢他的课程,反之亦然。因此,教学第一步需要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状态。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属性,教师在教学时,言语要大方、自然、幽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化热情为创造力。此外,还要注重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例如,笔者教学《流动的颜色》时,对学生说:“老师今天表演一个魔术,不用笔也能画画,同学们想不想看?”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笔者用吹墨的方法,简单的“画”出一只小树。此时笔者观察到学生的兴趣很高,跃跃欲试。于是因势利导,教导学生进行创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想象力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创作的作品,大多“风格一致”。许多学生的作品,只是简单的模仿事物的表面特征,缺乏形象、生动的内在活力。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观察”不细所致。如何让学生乐于观察,认真观察并引发联想?相比较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件实物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技术为典型的现代电教手段,更有利于?W生“观察”,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媒体技术,集中图片、视频、文本、动画、声乐于一体。能有效的化抽象为具体,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的缺陷,引导学生“俯仰高山、鸟瞰大地”。例如,教学《恐龙世界》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小段“恐龙世界”的动画视频。以此“近”距离的欣赏、观看,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效果,从而除去头脑中关于恐龙的模糊印象。观看结束之后,笔者没有要求学生立刻作画,而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回味”,讨论关于恐龙的体态、动作、色彩等等。最后在学生创作的作品中,笔者发现学生有很大进步。许多学生已由简单的模仿表面特征,转成对恐龙形象、生动的描绘。一改之前千篇一律的现象,神态各异的“恐龙”跃然纸上。

三、亲身实践,让学生动起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创造力需要天马行空,但并不等于胡思乱想;需要奇思妙想,但又不能脱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增强学生的亲身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之中有所得、所感、所思。教学中,笔者较为反对始终是“言语”描述的教学模式,凡属于方便携带的实物,笔者均会带入教室。以实物代替图片,多角度的方便学生观察。例如,教学《橘子》时,笔者将橘子展示给学生,问学生:“橘子的形状像什么?”引发学生的形体记忆,学生回答:“像太阳”、“像月亮”、“像皮球”、“像线团”等等。在观察之后,笔者将橘子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通过触觉提高对橘子的感知。之后笔者将橘子刨开,让学生尝尝,以味觉的形式引发联想。如此“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的多维角度开展,远比仅仅观看图片效果更佳。此外,教学中还可以组织亲身实践的小游戏。在教学《泡泡飞呀飞》时,笔者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动手吹泡泡。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形态、颜色、飞行等。学生创作时,笔者鼓励学生运用夸张的手法,凸显泡泡飞行的千姿百态。

四、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

美术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可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划分。比如,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其他低年级的学生更强,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而中低年级的学生,其形象思维则较为活跃,虽然审美观念模糊,但有浓烈的创造热情。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制定好相应的教学“倾向”,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喜欢表现,渴望表扬,争强好胜等),教师需要实施“鼓励性”评价方式,以保持学生的创造热情。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潜力无限。笔者在教学中,就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的作品仔细检查,认真书写评语。其中线条的画法,色彩的使用,只要有可取之处都进行鼓励;而至于不当之处,则委婉的提出。

美术创作,即是一种精神与心智的集合。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新颖、灵活、个性化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客观情况。结合生活、事例、故事、实物开展教学,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以活跃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高效、开放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凤英.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0年02期

[2]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3]高学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8年12期

第五篇:教学幽默与中学生创造力培养

教学幽默与中学生创造力培养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身上有着艰巨的任务,幽默式的教育方式是现在普遍提倡的教育方法,是21世纪老师必备的一种美丽的品质。而对于可塑性做好、创造力最优的中学生而言,二者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教育幽默,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过程中添加入幽默的成分,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试想,如果在长达50分钟的一堂数学课上,老师在讲台的后方滔滔不绝地讲着课本上那些让人看不懂的代号字符,引得底下学生纷纷倒头大睡,这样的教育成果能好的了吗?学生能够学到想要和应该获得的知识吗?不能。而换之,一堂充满幽默因子的课程,自然能让学生有一定的兴趣想要进一步深入其中。看来,幽默是21世纪教育的新面孔、新措施。

我也是一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不喜欢严肃、古板、生硬、上课枯燥的老师,学生一般认为这样的老师一般不懂得改变他们一成不变的教育形式,说教,责难是他们遵循的老路。可是,在当今的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思维敏捷的新的教育对象,这样的老招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换句话说,是落伍的东西了。当然,我没有要抨击老师的意思,这只是学生心理上的反应。然后,更多的老师开始运用“幽默”这个妙招。站在学生的立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爱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而不喜欢语言平淡无味,表情呆板冷漠的教师。教师们适当运用的幽默语言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好的联

想,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在这种良好互动的教学气氛中,引起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从而顺利地达到教育目标。由此可见,幽默的确是教育的优秀手段和措施。

“幽默的教学语言像调味品一样,有了它,教学语言才有味道,才不会是一杯白开水,它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理性语言,它的外在形式是风趣,内在因素是意味深长,这种形式美和内涵美高度和谐统一的语言,容易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染。”这段话一针见血地诠释阐明了教育幽默的重要性。

那么,又该如何来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教育幽默呢?首先,自然是培养幽默感。幽默可能是与生素来的一种气质,也可能是后天培养的一种品质,如艺术一般润泽生活。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即使只是一句搞笑的话语,也有可能让学生铭记终身;即使只是一个滑稽的动作,一个风趣的表情,也可能让学生对这节课印象深刻。老师不仅仅是需要运用“幽默”这个工具,更是需要将“幽默”历练成一种素质。摒弃自己是绝对权力的地位,融入学生的中心去,用学生的年龄去看待教育他们。有人说,幽默是教育中的一朵“奇花”。那就需要我们的老师用恰如其分的手段更好地浇灌她,让这朵花茁壮成长。

钱钟书说,“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因此,老师们的自嘲,反而是最好的幽默手段,是课堂上最有用的调剂。无论是为了提醒学生还是为了深刻理论,这都是上选。当然了,除了这自嘲,还有

曲解法和比喻法等等。

而这幽默的教育对象正是重点培养创造力的中学生。

在十七大上,我们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就需要造就大批创新性人才。因此,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教育,尤其是幽默教育,作为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肩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

任何一个会上网的人,都能在百度的强大搜索下,得到如下关于创造力的定义: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一般认为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创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创造性人才能抓住易为常人漠视的问题,推敲入微,意志坚强,比较自信,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特点。

创造力具有两个它特有的特点,即新颖性和独创性。新颖性不言而喻就是一种耳目一新的新奇感,无论是一中观念还是一种事物,在最初总是受到喜爱,这就是源于它的新颖性。在千篇一律的事物的审美轰击下,如此脱颖而出自然能够带动新的一系列的事物的连锁发展;独创性,所说的就是独立地去思考去创造。众所周知,美国对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十分重视,因此,从小,孩子们就只是在自己的思考

动手能力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去如何独立地发展。我看过教育家德里克博克所写的《美国高等教育》。博克详细论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的三大特点:自治、竞争、对社会的反应能力。我觉得,仅这三点,就是中国高等教育需要的以及难以企及的,同时也是各大高校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学生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们先来大致看看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大学享有不受政府控制的自由,美国私立大学之所以办的很成功,不得不归功于它们高校的高度自治。这是欧洲很多名校还有我国所不拥有的。美国高校竞争非常激烈,资金、生源、师资等等。任何一所高校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升自己,这也许美国高校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吧。对周围环境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迟钝就意味着淘汰,不管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作者说,对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其缺点是有的,但是与其优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接受这种说法了,能够正视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相对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而言,美国的高等教育,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并且出色的培养出影响世界的人才,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对比之下,我也看到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力度还远远不够,院校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大,并且难以根据社会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培养出来的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

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中学生却在思维最扩散的时刻努力死记硬背着书本上最基础最理论的知识。为了高三那3天最后的冲刺,用整整

三年的时间准备并痛苦着。当然,我并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毕竟这是由国情决定的。那么,在这里,老师就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生已经在茫茫书海中埋得难以喘息,如果老师仍旧沿用上世纪的古板严肃的上课作风,那么无疑是给学生增加精神上的负担和折磨。如此下去,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投入学习,无法正确掌握知识,岂不又是恶性循环。那么,幽默教育与中学生创造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持落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课堂上用风趣的口吻,让学生在课余能有那样的兴趣去探索去发现,能对这位老师的课程有浓厚的兴趣,能够深入下去,独树一帜地创造。老师应该努力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协助学生跳出原本的思维定势,另有一番创造。

所以,老师能做的无非是用幽默更好地开导帮助学生。不要觉得学生的“为什么”是一种压力,是一种无形的挑战。耐着性子地帮助学生解决基础上理解的难点,方是解决奠定基础的实质做法。同时,也得努力地引导学生跨出常规思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那些普通平常的事物啊。有人可能要问,这与幽默教育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当然有。灌输式思想已然落伍,一种新的创新式教育站立了起来。试问,旧式的教育方式可能教导出独具创新的创造性人才吗?幽默,有时候会因为一句无意的话,开拓出新的天地呢。而且,幽默既能让听者宽心,也能让学生学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幽默教育越来越占有一席之位。用一种开明现代的方式教育出一批新的创造性人才。这个时代,迫切需要创造力,只有新型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引领时代。

参考文献:

1、德里克博克著:《美国高等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

3、斯塔科著:《创造能力教与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4、李泽尧著:《创造力》,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年。

下载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

    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按问题来分,应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作为教师都欢迎提出问题并给于解答。但多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答不出......

    中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培养范文大全

    中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培养 中学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注重了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却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当前世界各国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已成为......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学生智力,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思维,而学生创造能力......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友谊中心小学周永萍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

    培养孩子创造力

    培养孩子创造性六大绝招 ◎ 招数1:不要有问必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

    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摘要]“美术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因为全人类都创造了美术,成为一种文化实体的一部分,所以不断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是基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

    中学生物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精选合集)

    中学生物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 要: 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当代社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年轻一代能否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本研究在查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