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与古代交通安全教学
孔子与古代交通安全教学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省曲阜县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的束博。他晚年致力整理“六经,“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值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相传先后培养学生3000余人,其中通“六艺”者72人。“六艺”是孔子教学的内容,其中有一种专门的技能,叫作“御”,也就是会赶马车。因为在当时社会上,马拉车是最高级的交通工具了。据史料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樊池、冉有等,都是善于驾驶马车的高手。用现在的交通行业术语,他们都是优秀驾驶员。除身能“六艺”的72人之外,其他近3000弟子应该说有相当多的人学会了赶马车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孔子并不认为赶马车的人地位低贱。所以,当他从鲁国出走,带着学生周游列车时,他常常亲自驾车。孔子把教学生学会赶马车做为学习完成学业的必修之一,是以说明孔子为社会培养多用人才的远见卓识,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孔子开设交通管理程,对学生进行的驾车技能教育,可以说是开了我国古代交通教学之先河。孔子在实施交通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安全车、安全乘车,把驾车、乘车安全纳入交通教学管理,这与当代提倡的加强道路远输安全管理的理念相吻合。孔子注重言传身教,他乘座马车时,不向后看,不大声说,不用手指画画,表现出严肃、沉静的乘车姿态,以次来保证乘车安全。1989年9月28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了J.162《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其中第2枚面值160分,主图为孔子亲自驾马车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该枚邮票画面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地再现了2500多年前孔子在教学中,善于言传身教,向弟子们进行驾驶技能操作示范的场景。欣赏这枚邮票,把人们的思绪有带进了那诸侯纷争,霸主称雄的春秋战国时代,仿佛眼面前闪现出一幅当年孔子兴办私学,普及平民教育,周游列国讲学,传播自己政治主张,以及受到各诸侯礼遇的情景。这是我国发行的首套有关反映古代交通教学内容的纪念邮票。
道路交通安全文化
交通交通安全湖北
道路交通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的交通活动是个人的社会心理、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一个社会的道路交通文明程度,反映出这个社会公民道德、文化程度、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交通安全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是交通安全在人
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先进文化是培育文明交通的基石,是孕育发展现代交通的沃土。没有先进的社会文化就没有现代文明、和谐交通。
交通行为是在人的思想支配下进行的,体现个人对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守法意识和道德水准,反映社会整体交通文明程度。发展先进文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全民的法律素质,促进人人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参与交通活动。
树立相互礼让的交通安全观。
树立文明出行的交通安全观。疲劳驾驶
树立珍爱生命的交通安全观。
交通安全属于文化的范畴,执法和守法的基础是文化。建设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就是要建设一个安全文化的长廊,让交通参与者感受安全文化、领悟安全文化
加强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地健全制度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微观规制的建设,把政府、企业、社会的行为规范到同一制度体系中,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按制度、有秩序行事的局面。二是法治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地健全各类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遵纪守法、不敢碰“高压线”的敬畏心理。三是道德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普遍提升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平,重新唤起人们久已缺失的廉耻感,从而养成全社会的自律习惯。四是行业文化的建设。食品生产行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文化表达。比如,“民以食为天”,是说“食”是“民”的头等大事;“食以安为先”,是说“安全”是“食”的头等大事,这是千百年形成的中国食文化的核心。认同这个文化,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就必须坚持“民本”思想,坚持食品安全观,坚持严格的从业准入制度,坚持严格的技术标准,坚持严格的监督退出机制,坚持食品安全知识、识别手段等大众化传播普及等。
在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中,还要十分注重政府行为、媒体行为、专家学术行为和民众表达行为的正确性。由于所处位置、角度不同,大家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面对公共利益,我们必须求同存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应当是“客观、理性、负责”;共同适用的行为方式,应当是“交流、沟通、合作”;共同追求的目标,应当是“息事、安全、稳定”。
《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为了杜绝为牟利而滥杀禽兽鱼鳖,国家还规定,不在狩猎季节和狩猎范围的禽兽鱼鳖也不得在市场上出售。
唐朝时,严格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通。根据《唐律疏议》记载,如果食品变了质,食品的所有者必须立刻销毁食品,否则要被杖打90下;不销毁有害食品,送人或继续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这种食品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则要被判处绞刑。别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本应被销毁但未被销毁的有害食品而造成死亡,食品所有者也要按过失杀人来处罚。
南宋的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腐败变质食品的销售者给予严惩。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其所著《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繁荣。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和行会,其中专门的
酒楼、食店、肉行、饼店、鱼行、馒头店、面店、煎饼店、果子行等就占半数以上。此外,还有许多流动商贩,在大街小巷和各大饭店内贩卖点心、干果、下酒菜、新鲜水果、肉脯等小吃零食。周密在其所著《武林旧事》里,追忆了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状况,提到了临安的各种食品市场和行会,如米市、肉市、菜市、鲜鱼行、鱼行、南猪行、北猪行、蟹行、青果团、柑子团、鲞团等。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不法分子“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袁氏世范·处己》)有的商贩甚至通过使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的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亦有职。医克择之差,占则与市肆当行同也。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都城纪胜·诸行》)让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亦称“行首”、“行头”、“行老”)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给予严惩。《宋刑统》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
#
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待灾害的态度有所不同,下面对不同时期减灾特点做一粗略归纳:
1.古代的减灾文化大致是一种反思文化(预防文化并非主体)
吃一堑、长一智,痛定思痛,大灾之后有大治,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2.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
对大自然灾害的敬畏:祭祀、封禅直至河伯娶妇。
记录现象:史志典籍中详细记载灾害(灾异志、五行志等)。
与大自然斗争:战天斗地,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
另一方面,在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对待灾害的态度也有闪光的部分,值得我们发扬光大,例如:
一些上古神话折射出人们与灾害抗争的精神和实践。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鲁阳挥戈、神农尝草……
认识上也有某些先进的思想。“居安思危,思者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要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记录灾害事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史书、志书上记载了各种灾害现象,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灾害记录。这些历史资料是人们研究灾害发生规律、防御和应对灾害以及探索灾害预测的重要基础。以地震灾害为例,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我国的第一代、第二代国土地震安全性区划图就很难编制出来。
但是毋庸讳言,我国基本上是属于减灾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直到如今,我们与世界上一些多灾害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别的不说,诸如美国好莱坞出品的《未来水世界》、《后天》、《2012》、《水啸雾都》以及日本的《日本沉没》等灾害影片,通过毁灭性的惨烈灾害来唤醒民众的忧患意识,我们目前大约还不敢想象;即使是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那也只是煽情地强调“23秒之殇,32年之痛”,让人泪湿衣襟,但离启发、唤起民众的忧患意识、防御意识却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国减灾文化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防灾减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以人为本、关注民主,一有灾情立即全力以赴,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这一点可以说举国上下,有目共睹。从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们地震工作者都有深切的体会。然而从减灾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还是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对此,我们不妨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进行考察。品味“曲突徙薪”
我国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叫“曲突徙薪”,反映出人们对灾害和减灾的态度。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许多邻居和亲友都前来祝贺,人们纷纷称赞这房子造得好。主人听了十分高兴。但是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厨房里的烟囱是从灶膛上端笔直通上去的,这样,灶膛的火很容易飞出烟囱,落到房顶上引起火灾。您最好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这样就安全多了。”(这一段的讲的是“曲突”:曲,这里当动词用,使某物弯曲;突:烟囱。)。顿了一顿,这个客人又说:“您在灶门前堆了那么多的柴草,这样也很危险,还是搬远一点好。”(这一段讲的是“徙薪”,徙:移动,搬迁,薪:柴草。)。主人听了以后,认为这个客人在喜庆的时候说这样的话实在不合时宜,大煞风景,心里很不高兴。当然,也就谈不上采纳这些意见了。
过了几天,这栋新房果然由于厨房烟囱(“突”)的毛病失火了,左邻右舍,齐心协力,拼命抢救,才把火扑灭。主人为了酬谢帮忙救火的人,专门摆了酒席,并把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入席。惟独没有请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这就叫做: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语出《汉书•霍光传》)。这时,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帮助救火的人都请来了,可为什么不请那位建议您改砌烟囱,搬开柴草的人呢?如果您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了。现在,是论功而请客,怎么能不请对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请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听了以后,幡然醒悟,连忙把当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请了来。
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减灾文化中,一直上演着“曲突徙薪”的故事,从古代直到如今。“焦头烂额”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也确实应该受称赞的;然而,“曲突徙薪”的建议,一是往往得不到采纳(因为灾害没有发生,人们还有很多别的,甚至更为紧急的事情要做),二是即使采纳了,灾害避免了,或者减轻了,也就天下太平了,谁也看不见;所以有人说:救援是有形(显示度)的,防范是无形的。还有第三个原因,灾害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发生,你去预防不是徒劳吗?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思路,人们自然而然地忽视“ 曲突徙薪”一类的意见、建议。汶川特大地震中,抢险救灾的英雄模范受到大力表彰(这是完全应该的,无可非议的),可是,默默地,不显山不露水地使上万人躲过了灾劫,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算不算“曲突徙薪”的现代版故事呢?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减灾文化,讨论减灾文化,这是一件好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减灾文化的重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以实际行动,脚踏实地地投身于减灾文化的建设:哪怕是写一篇减灾文章,做一个减灾讲座,创作一本减灾书籍!
贯彻执行消防法,相关规定记心窝。宁为预防操碎心,不让事故害工人。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消防事关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夜夜防盗不受害,日日防火不受灾。严是安全的保证,松是事故的祸根。报警要早损失少,报警电话一一九。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学一份消防知识,多十份平安保障。违章是事故之源,安全是生命之本。
第二篇: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国古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揭开了新篇章。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首先,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他的经验是:
1.[启发诱导];
2.[因材施教]
其次,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孔子在长期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积累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
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教——启发诱导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并运用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教育家,孔子的启发诱导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其至理名言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由此可见,孔子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以及时的启发,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越俎代庖,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这是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孔子的启发诱导运用的非常成功,很受学生欢迎。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教——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亦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成功地运用因材施教的伟大教育家,但“因材施教”的命题却是由宋代的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在总结孔子教学经验时概括而成的。他们说:“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后来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在给《论语》作集注时,再次重申了这一命题,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由来。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
他首先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往往能够一言以蔽之,比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孔子了解学生所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谈话法,这两种方法至今仍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时所采用的最经常、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学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孔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
在发挥学生的特长上,由于孔子教导有方,在其私学里,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上各有其材。
在孔子从教的四十余年里,先后就教于他的弟子有3000余人,其中涌现出72贤人。“72贤人”的出现,除了有他们个人的先天素质、主观努力和当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外,不能不说是孔子的教导有方。
因材施教不仅表现在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特长上,还表现在克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促进其正常发展上。在克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即补偏救弊上,孔子做的也相当成功。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以切身的体会教育学生要有高远的理想,要“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孔子不仅鼓励学生要立志,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而且还告诫学生“立志在于有恒”。他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他经常以流水、筑山和平地威为例阐发这个道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极言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短暂,暗示学生一旦理想已定,就要争分夺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去实现它,践行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则进一步解释为学成败的一般规律,即大功告成与否完全取决于学者的决心和意志。所以当冉求说:“非不说(通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及以力不从心为借口而放弃学业,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懦夫行为。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学者治学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能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虚心笃实还包括学者治学应持有的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孔子告诫弟子,对古籍文献,对客观世界,对人伦社会关系应该做公正的评说,他反对学者治学过程中过多的妄意猜测、专横武断、固执己见和惟我独尊、自以为是,因而提出治学四原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做到虚心笃实,践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原则,就是不会则问,不知则学,不仅要向高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且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即“敏而好学,不耻下”。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典型。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次将学与问联系起来,这就是“学问”一词的由来,学与问相联,揭示了人们探求知识的途径与规律,对指导学者治学是大有裨益的。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笃实固然重要,但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思并重。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基础,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思离不开学,同时,学也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认为,如果只记诵一些现成的知识结论,而不经过思考加以消化理解,就会茫然无所得;相反,只凭主观思考,而不通过实学获得新知,也将陷入空疏的危险,阐发了学与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孔子则现身说法,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在指导学生以学为基础的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孔子提倡: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要求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做到“视思明,听思聪”,力求感知正确,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孔子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归纳、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等,这些教学法,尤其是“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仍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欲着力解决的问题。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孔子强调力行,要求弟子们把学到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知识付诸实践,达到“学以致其道”。在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孔子同样强调学以致其用。但是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并不片面的强调行,而是要求在实学的基础上,在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所强调的行,不仅指对所学知识的实行践履过程,而且还包括对学习行为的复习、练习的过程,如“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等。
孔子在指导学生治学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以上所提的几点原则、方法,还包括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等。孔子提出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别人要求他学习变成学生自己要求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等,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倡愉快教学的人。孔子论为师之道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一
[强调做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构成了师生关系的基础。
孔子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联系起来,把“学而不厌”作为“诲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教师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二是对学生,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勘称“万事师表”,后世楷模,即便在今天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值得大力赞扬。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二
[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著名论题。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孔子看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在前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的必然,他鼓励学生一定要积极进取,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敢于并最终能够超过自己的老师。孔子正是由于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豁达胸襟培养了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些人在春秋战国之际遍布中原南北各地,就象燎原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百家争鸣的把把火炬,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孔子论为师之道 之三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要求教师以身教胜言教,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孔子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孔子多次论述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比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孔子所提出的这种从业理论一直是所有优秀教师的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第三篇:孔子与现代教育
孔子与现代教育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等。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有弟子三千,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的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在今天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世界掀起了一股“孔子热”。
一、教学对象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首先必须是教育的对象,孔子的私学也是如此。在面对招生问题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他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所以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高富帅的贵族子弟,也有家境贫寒的普通百姓。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中都一直遵循着这一主张,无论是对待富人或穷人,他都一视同仁。《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在我们的现代教育中,我们仍然沿习着孔子的这一理念,提倡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我们的国家不仅仅规定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并且从2008年开始实行了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制度,这些举措都完整真实地再现两千多年前的“孔家学堂”。
二、学习态度
对于成功的教育来说,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才是促进教育成功的标志。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认为,学习首先是“为己之学”。“为己之学”是儒学的核心目标,强调一个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要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水平,成就自己的德行。孔子曾说过,要将“学”看成是修身之本,这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因此,“好学”也成为孔门对人的最高评价。“为己之学”也是对待学习的第一个态度,也是必须有的态度,只有当一个人的学习不再是倾向于期末的考核或者未来的利益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美好。其次,学习是一种“快乐之学”,这是对待学习的第二个态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把学习当成是快乐之事,把兴趣当成最好的老师,我们才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泛舟,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再之,学习最重要的是把学习当成一种“践道之学”。学习是灯塔,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们时常会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通过我们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一种在对于人是一种无形状态的提升,只有在面对真正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解决方法才是我们真正提升的体现。
三、教育目的
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目的,你把你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决定你这个教育者成功与否的标准。对于孔子来说,他的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士人和君子。所谓的“道”是士人阶层赖以立身处世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他们主体精神、超越意思的体现,实质是就是士人阶层权力与利益的话语表征,与君权系统保持权力结构的张力平衡的理论依据。孔子教育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学生曾参也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可见,孔门是把教育的目的摆在了传道受业上。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来说,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却无法做到真正的所谓素质教育,而是一味地关注成绩。老师们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父母以成绩来衡量他们的孩子,招聘单位也以成绩等条件来衡量人才。成绩这个数字似乎从我们识字读书以来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越高越好。也许在大中国,甚至世界来说,这也是衡量人才的唯一办法,也是千千万万人奋斗的目标。刚刚结束的高考又是一轮新的选拔赛了,所有的人又在新的一轮等待中期待着美好的未来。孔子还有另一个主张就是“学而优则仕”。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学习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成绩,而是我们现在所提的综合素质,这与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目的。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以一个成绩、一个分数来选拔确定人才,当然也不排除走后门的。就比如每年几百万人参加竞争的公务员考试来说,名额非常有限,成绩突出的也不排除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在这些选拔出来的人中还要经历面试,而在这面试阶段就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走后门现象,这完全体现不出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和“举贤才”。
四、教学内容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孔子教学的内容也是非常全面的。孔子在当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诗、书、礼、易、乐、射、御等,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教育。最出名的一个典故就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一典故说明了孔子热爱音乐,觉得音乐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他的教学内容中就有乐这一部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说明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这可以体现出孔子的教学也是以这些方面为重的。相对于古代的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如今的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绘画、体育等等学科也都成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五、教学方法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也总结过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其中“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方法中的精华。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体现出孔子能够看到学生本身学习能力也接受能力的不同,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总授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能力学习和领会知识。我们今天的教育中也沿习了这一教学方法,把孩子们分为不同的年级,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学习。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还没有完整的规定可以让处于低年级但是学习接受能力已经超过高年级的学生的孩子跳级或者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孔子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多思考“为什么”,从而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识。这对于我们的学习也是非常适用的。
孔子的教育理论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我国现代的教育改革具体现实意义。我们的教育事业要结合世界教育的趋势,结合孔子的教育观念,让我们的现代教育制度更加完善,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
引用的《论语》原文: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吕氏春秋·劝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第四篇:古代文化与科技成就教学设计
第7课 古代文化与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史诗与戏剧:《荷马史诗》和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有关插图,例如,《字母演进图》,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感知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到古代科学家和文学家勤奋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教学难点:对古代文艺戏剧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内涵的感受。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提问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时间(前3000年左右、前3000年起、前2500年)。今天,我们学习这些古国的文化科技成就。讲授新课:
一、文字的产生
什么叫象形文字?(因为它用图形表示事物)看图画《象形文字》。什么叫楔形文字?它是什么人创造的?(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像楔子)指导学生看图片《楔形文字》,说明:楔形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为了书写方便,人们逐渐对一个物体不全部画出,而只画出最能表现其特征的部分,于是原来的图画逐渐变为直线的图形。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字母文字的演变和影响: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二、文学与戏剧
(1)教材首先介绍了《荷马史诗》,什么是“史诗”?“史诗”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就是著名的英雄史诗。(2)结合教材《荷马》头像和小字内容出示图片。《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3)对于古代希腊戏剧,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悲剧和喜剧作家,《俄底浦斯王》就是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出示图片 学生活动
教材引用了《荷马史诗》两部之一的《伊利亚特》中的一段诗歌,写得很优美,读来也朗朗上口。学生可以怀着对古代英雄的崇敬自由或集体朗读这段诗歌。《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不少学生可能读过其中的篇目。教材提到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至今还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三、科学技术 教师活动:
(1)阿基米德就是众多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后世的科学家们誉为“科学之神”。特别是他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2)阿基米德的重大发现是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或多或少会对反映这两个定律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和感知,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式水车。
学生活动
“导入框”介绍的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生动有趣的过程蕴含着积极的教育因素,从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认识:科学需要探索,探索离不开思考,善于思考是阿基米德成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这种优秀品质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4)教材小字介绍了阿基米德遇难的事件和古代希腊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亚历士多德,可由学生自己阅读。课后小结:
总结全文的内容看PPT的板书
第五篇: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案
一、学生印象中的孔子
(请学生回答,他印象中的孔子是怎么样的?)
讲解:刚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所学,对孔子进行了一番评价,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中国历代的一些知识分子又是如何评价孔子的。
二、中国历代对孔子的评价 PPT展示: 1.“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 2.汉儒对孔子的评价(材料暂未找到)
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南宋儒学家朱熹
4.又孔子祖述儒家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斯二者,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不于报章上词而辟之,则人智不张,国力浸削,吾恐其敝将只有孔子而无中国也。”
—新文化运动干将吴虞
5.“儒家反动、庸俗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彻底批判”—文革中对孔子和儒家的批判
讲解: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历代知识分子对孔子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从孟子、朱熹等人对孔子评价非常之高,而新文化运动及文革中又将孔子贬的一文不值。可见历史上对孔子的评价并没有定论,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自己也已经有过评价: PPT展示:
材料一: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材料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译文:太宰向子贡问道:“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道:“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便道:“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时候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巧吗?是不会的。”
孔子说道:“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如此罢了。”公西华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译自杨伯峻《论语译注》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孔子如何评价自己的?(要点:孔子认为自己出身贫贱,也非圣人,只不过比别人好学,比别人勤奋)那么今天我们就以抛开历史上对于孔子的这些评价,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走近孔子,剖析孔子,看看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走近孔子,了解孔子 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演进:我把孔子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材料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可见这几个年龄阶段是孔子人生的关键时期,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几个阶段来解读孔子。1.15—20岁,少年孔子,至于学;
未成年的孔子先后遭受两大重大打击,一次在家庭方面,一次在事业方面,而且都是在精神层面。
家庭上的打击是母亲的去世,时孔子17岁。事业上的打击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要绖(die去声),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文中孔子以为自己可以以士的身份参加,结果遭到了季氏家臣阳虎的嘲讽,深受打击。有人认为孔子“非礼”,守孝期间怎能赴宴?周群的《孔子》P125的解释很好,“使孔子明白了处世的进退之道,孔子‘由是退’。所谓“退”,不仅仅是从季府退出,还具有人生态度的内涵,由此孔子产生了对‘礼’的敬畏和遵从。”
父母双亡的孔子不得不提前成人的角色去处理自己的方方面面,更是提前为自己的将来进行规划,于是“志于学”成为了他的目标。所谓“志于学”并非之前不读书,而是在母亲亡故后他更为自觉主动的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内容正是诗书礼乐等对其今后有重大影响的知识。同样,遭受阳虎的嘲讽打击后的孔子,更有理由“志于学”而反击他人的辱慢。
2.20—37岁,而立之年的孔子,坚定礼治,学礼知德; 立什么?
材料:“立”的涵义就是通晓古今各种文献资料并联系当时的现实情况,从中抽象或概括出带条理性的原则思想(义或道),达到“一以贯之”的地步。孔子“三十而立”的时候,这些“一以贯之”的原则思想大概基本上就已经确立了。
——匡亚明《孔子评传》 一般认为,孔子年少至37岁自齐返鲁是其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此阶段最多关注的是“礼”。什么是礼?
材料:礼,是理性化的社会秩序,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原理(或标准),以及一般的习俗……还是一种诚虔的心境。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 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孔子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人不懂得礼,没有可能立足于社会,人人都不懂礼,则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孔子认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是不懂“礼”造成的。比如说季氏舞八佾,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正是因为非礼了。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为有了个“不”字,才能显示礼的重要。如果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天下大乱。
3.37—51岁,不惑之孔子,潜学设教,因礼得仁; 自37岁自齐返鲁至51岁出仕的14年,应该是孔子一生中最为惬意的时光。不为衣食所忧,不为世事所困,潜心研究学问,每日与学生论道,高谈阔论,充满着对美好未来设计的憧憬。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14年,一是因为他通过“退修诗、书、礼、乐”,让自己所研究的理论从礼乐上升到了仁义的高度,二是在教育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弟子弥众”,无论是从学生的数量还是教育理论。何为“仁”?
“仁”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因为孔子没有明确给“仁”下定义,也因为孔子为“仁”下了太多的定义,导致后世对如何理解“仁”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
材料:通观孔子平日所言及所定五经中所有诸德,殆无不在仁之中,曰诚,曰敬,曰恕,曰忠,曰孝,曰爱,曰知,曰勇,曰恭,曰宽,曰信,曰敏,曰惠,曰慈,曰亲,曰善,曰温,曰良,曰俭,曰让,曰中,曰庸,曰恒,曰和,曰友,曰顺,曰礼,曰齐,曰庄,曰肃,曰悌,曰刚,曰毅,曰贞,曰谅,曰质,曰直,曰廉,曰洁,曰决,曰明,曰聪,曰清,曰谦,曰柔,曰愿,曰正,曰睿,曰义,皆仁体中所包含之德也。
——匡亚明先生《孔子评传》引用了近代学者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的内容
所以仁可以引申出多种含义,但这些含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和仁作为爱人这个原义联系着。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相对统一的,那就是“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由爱自己亲人的“亲亲之仁”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泛爱之仁。
孔子在充分研究了礼后,他发现只有礼而无仁,会加深对立,矛盾激化;同时只有仁而没有礼,则上下不分尊卑难寻混乱不堪。因此引仁入礼,则可使礼之锋芒内收,而有礼的规范,仁则更发光芒。这样,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是自觉复礼,小康指日可待。
材料:孔子得仁应是其这14年中最大的收获。他把仁和礼的原则联系起来,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和政治道德领域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从而建立起 自己的仁论和以仁为核心的礼论。
——张秉楠《孔子》 4.51—55岁,知命孔子,大展宏图,怅然出游;
孔子在这四年中先后担任了中都宰、司空和司寇(司寇则是管理国家最高司法事务的长官,位同卿大夫),尤其是在任司寇期间主要有三绩:(试举一例)社会和谐
在《孔子家语·相鲁》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鲁之贩羊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鲁之鬻六畜者,饰之以储价。及孔子之为政也,则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则鬻牛马者不储价,卖羊豚者不加饰。男女行者,别其涂,道不拾遗。男尚忠信,女尚贞顺。四方客至于邑,不求有司,皆如归焉。同样在《孔子世家》也有类似地记载: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可见孔子还是颇有治国的才能,后来孔子在鲁国的有效治理,引起齐国的恐慌,《孔子世家》记载: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可见,齐国主动提出与鲁国会盟本身就是对孔子治理能力的肯定,但齐国仍旧企图压制鲁国,通过美色乱音的手段以达到乱鲁政逼退孔子的目的。孔子被迫出走,周游列国。
5.65—68岁,耳顺孔子,周游列国,怀才不遇;
这一时期,是孔子最为流离落魄之期,有人形容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显示了流离之中的苦寂和豁达,也反映了孔子虽怀才不遇但依旧释然的心境。
6.68—73岁,从心孔子,年老体衰,修纂六经;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
——钱穆
钱穆称之为集大成者的工作指的是整理编纂六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返回鲁国前,刚刚经历了丧妻之痛,再加上年事以高,已经暮暮垂年了,不久过世。
四、小结
1.15—20岁,少年孔子,至于学;
2.20—37岁,而立之年的孔子,坚定礼治,学礼知德; 3.37—51岁,不惑之孔子,潜学设教,因礼得仁; 4.51—55岁,知命孔子,大展宏图,怅然出游; 5.65—68岁,耳顺孔子,周游列国,怀才不遇; 6.68—73岁,从心孔子,年老体衰,修纂六经;
纵观孔子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一生,但是历史时代的需求,使这个平凡的人背负了太多太沉重的不平凡的东西,通过今天的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平凡人的一生,看到一个“去神圣化,去政治化,去宗教化的孔子。也许这才更能反映一个真实的孔子,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孔子,尊重历史,尊重我们的传统。”——李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