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教学实践之我见
国学教学实践之我见
——浅谈如何打造学生乐学的课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孔子的三句话: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句: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三句:礼之用和为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让世界为我们中国文化震撼之余,也让国人意识到了对古典文化的遗失的严重,古代私塾中使用的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等,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现代任何一套教材都无法与之相比。因而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成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但是,我们都知道,要想让这些距离现在年代久远的国学经典被重新拾起,就需要学生爱学,正所谓论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爱上学习,能够做到自主学习,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必经之路。
一、教育教学中要有喜悦心、包容心、赞美心。
现阶段的孩子,对老师既有亲近感,也有畏惧感,“有深爱,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我们要怀着喜悦心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让他们不畏惧你,愿意亲近你,进而喜欢你的课,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同时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学生现在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他们现在的水平,不要在要求他们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失去对他们的包容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允许他们一步一步的进步,一步一步的提升;任何人都希望赢得别人的肯定,孩子们也一样,我们要知道,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们的肯定会对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鼓励作用,作为教师,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被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所左右,要牢记对每一个孩子存有一份赞美心,促进他们的点滴发展。
二、巧用教学策略,引导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爱学、会学。
(一)备课要全面 国学教学大部分在课堂上进行,而课堂的关键在教师,而上好课的关键在备课,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而备课时,我遵循让学生自己学习的原则将课堂分成六个环节:一先看,二再读,三要想,四要议,五需背会,六得用。全方位的发展孩子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孩子自己去品读、去发现,因材施教,立足于生活背景,将国学教育贯穿于其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二)上课形式要多样。
1、将诵读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针对一年级儿童的特征,要将相对枯燥无味的国学课上的有声有色,那就必须用到讲故事这一法宝。在课堂上既可以是教师经过充分准备后,讲一个绘声绘色的小故事,让学生在乐学、悦学的同时了解国学内容,接受经典熏陶,也可以是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搜集查找,课堂上给孩子时间,安排孩子来讲,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展现自我的勇气。如我在教授《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梯于长,宜先知”时,就采用了这一办法,让学生经过课下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充分准备后进行课堂的展示,这一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十分的踊跃,由此也可以看到孩子们课下作业完成的认真,相信这样一来,他们既对本课的学习有了基础,也学会了学习国学的一些方法,更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2、除了讲故事,我们还可以选用经典诵读、知识问答、你做我说等多种形式来上好一节课,保持学生的对国学好奇心和新鲜劲。比如在授课时,就诵读一项,我采用了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pk读,在总结收获时采用问答式读……尽量做到课堂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断的刺激学生,以达到上好国学课的目标。本着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宗旨,我们还可以做手操一起配合记诵,或者拍手读、快板伴奏读,音乐伴奏读,表演加深印象等等,真正做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爱上学习。
3、在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做到相信孩子,让孩子自主学习、质疑学习。授课时,先给出孩子们自学要求,让孩子根据要求进行自学,然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同时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思考,找找茬,提出疑问。如讲授《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梯于长,宜先知”时,对学生提出读准字音、了解大意的要求,让孩子们借助点读笔自主学习,然后展示,看谁学的棒,展示完毕之后提出质疑要求,这样的要求让孩子们学起来格外认真,字音基本全部都读正确,并且会思考的孩子还给出特别注意梯与长这两个字的读音的建议,在质疑大意思,大家很轻松的将问题锁定在了梯于长,宜先知中的梯,宜的意思上。相信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这样的上课学习方式,让他们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能培养他们乐学的情绪。
4、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生活化,将生活贯穿于课堂。纵观《弟子规》这本书,主要教授的是“为人父母怎么做”、“为人子女怎么做”、“为人朋友怎么做”、“为我怎么做”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弟子规》最现实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引导孩子学会做人,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要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成效,就需要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弟子规》中“德有伤,遗亲羞;身有伤,遗亲忧”。我们可以结合调皮捣蛋的学生的例子来加以讲解,让调皮的孩子自己来说说其中的见解和感悟,让其有切身体会,同时也明白,原来生活中处处皆国学。并适时的将德育和安全教育贯穿其中,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在授课时,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际生活情境,通过情景模拟,将课本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有力对学生的教育,做到耳濡目染。如《弟子规》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老师为学生创设 “见到老师时(路上、下课后)”的情景表演,孩子们明白了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来体现礼让、尊重老师的道理,这样既省去了老师辛劳而又无用的说教,也加深了对国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丰富课堂的方式之一。
5、课堂语言要丰富。国学课的内容都是用文言文所写,学生在阅读上、理解上会有困难,如何让这些年代久远的文章为学生所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选用合适的现代语言来向学生讲授文章内容,让学生能够明白古今义的差异,并能很好的理解。同时对学生的鼓励用语也可以多样化,如识字高手、诵读小能手„„
(三)课下多种形式巩固、积累,做到温故知新。国学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放到课堂上,要引导孩子们进行课下的巩固、积累,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如课下猜谜游戏: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文明礼貌精神运用国学中语言表述出来——“长者先,幼者后”,课间放松时刻——《弟子规》动画、歌曲,每周主题板报设计„„相信这样的巩固、积累将会极大的帮助到孩子的进步,当然想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在课上课下、在生活习惯上多给提点,让其时刻注意,多给与锻炼的机会,让其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家校联系,让孩子学以致用。
学习国学的本心,除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之外,更在于引导学生用国学中所学到的精神去面对生活。课下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家长,帮助孩子加深诵读记忆,还可以让家长督促孩子,遇到诸如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等事情时,用国学精神指引孩子如何去做,当然这也是一个良性循坏,课下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用文言表述的国学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让孩子在记忆力最优的阶段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在孩子们心性最纯净之时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我们将发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并非难事,也必将发现国学的价值将伴随孩子的一生芬芳吐艳、绽放光明、得益家庭、得益社会。
第二篇:浅谈国学之我见
浅谈国学之我见
通过几年关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我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有了新的体会。下面结合自己对国学知识的搜集、整理、学习,谈一谈: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坚韧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滋润着中华物茁壮成长,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国学各个学术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写信人生真谛的论述,其敏锐的观察、合理的推定、经验的告诫,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作为中华子孙,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这笔精神财富吸收和传扬。
国学,是自然是客观,是伟大的规律,是永恒的真理。在很多人为归儒归释归道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等等问题纠结纷争的今天,回归到最初最基础的面貌去认识国学,有着更加清醒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国学是油盐酱醋茶,是吃喝拉撒睡,是生老病死故,是衣食住行修,是成人成才成圣成贤,是成长成功成熟大成。在“全民投机”的时代,在机会主义泛滥的今天,生命国学有可能让我们更加真实而幸福。国学是家和万事兴家兴财源旺,国学是人的身心落地生根的根据地,是在高压环境下不竭的动力加油站。在强调个性解放以及民族创新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强调家庭、家族、国家、人类一家、地球一家、宇宙一家的家庭国学观念。
国学教会我们为官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为人处世的底线,在身处困境的时候,能够坚持内心的希望。国学带领我们纵观历史的长河,横看整个时局的变动。国学中涉及的诗集,作品必定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对自然瑰丽的绝佳赞美。
对于教师,工作是平凡的;职业是光荣的;使命是神圣的。我们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孜孜不倦地追求,这样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不平凡的人生,就会发出万丈光芒,受人尊重。作为教师,就要像泉水一样滋养他人,就要像气球一样不断充实自己,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终身不改习惯。“读书万卷,行千里路”。我们只有学以致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古人的智慧,才能为孩子播下一个动作,让他们收获一个习惯;为孩子播下一个习惯, 让他们收获一个品格。从而引导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
学习经典国学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重振国学,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
第三篇:优秀议论文:国学之我见
优秀议论文:国学之我见
何为国学?
顾名思义,国学应为一国固有之学术也。
国学这个词,在我看来,包含的范围十分广,它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术数等等。也许正是因为它是一个内涵非常广阔的词汇,故而没人能给它一个完全的定位,因此,人们对国学产生种种误解也就在情理中了。
首先,国学是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是属于炎黄子孙亲自创造的,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的血液和灵魂。之所以叫它国学,“国”字正是体现了它是中国的专属,与外来文化、外来经验没有关系。国学经典凝聚着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博大精深。
然而,在当今各种文化泛滥的情况下,国学并不被所有应该懂得一国之学问的中国人所理解,国学范围大得惊人,却也小到了细枝末节,有的人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尊老爱幼;有的人被钱权利益迷惑失去了本心;有些人没有怜悯之心,心中只有自己……这些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件都是对国学的不理解,儒家思想提倡仁爱,然而真正做到仁爱的又有几人?当然,这种仁爱不是要像修行之人那样,踩死一只蚂蚁都要向佛祖磕头谢罪,也不是像某些人那样,见了贩狗商人的杀狗行为就要厉声阻止,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体现仁爱的地方,你可以为少砍一棵树而节约用纸,而不是将还未使用过的纸张揉成一团后随便丢弃;你可以见到他人时面带微笑,而不是檫肩而过时的一脸冷漠;你甚至可以将自己已经不穿的衣服善意地送给缺衣裹体御寒的乞丐……如此种种,你都可以做到。
国学不是一味地崇尚儒家思想,古代的割肝救母、卧冰求鲤我们完全不必效仿,我们只需要具备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就是一个人做人的最基本的准则。因为,国学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并得以开枝散叶的。可以说,儒学并非国学的全部,它只是国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国学中的精髓。
崇尚国学,践行国学的路还很长,它将时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让我们随时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那么,就让我们在国学的陶冶下,用自己的一生感悟人生的哲理,体味国学的真谛,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以升华。
第四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之我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之我见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军和小学
徐春梅
很高兴,通过专题0701至1601的学习,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进一步提升了我的课程意识,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解和价值认同,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应该怎么做。针对所学,结合所知、所想、所得、所悟及教学实际,我就如何上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实践性的特点,极富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然而它作为一个新的稚生事物,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教师理解偏差,课堂观念陈旧、结构老化,缺少教学内容等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边实践边反思,边探索边总结,努力开创新局面。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如开展“乐阅千卷,悦纳百家,健康成长”这一主题活动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向学生介绍读书的好处,讲鲁迅等名人读书的故事,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结合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读书的方向,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活动中,进行诵读古诗词或交流名著赏读,推荐经典的名句或心得。通过摘抄成语、名言、佳句等方式做读书笔记和阶段性地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或小书签、剪贴报,调动学生阅读的内需,并用于布置教室,以进一步调动学生读书用书的积极性。
二、各组开展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随着活动的开展,须不断修正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要及时将所调查访问到的内容集中起来,并进行分类处理,准备在交流。如在教学“走近生命之源——水”时,各小组开展对“走近生命之源——水”的探究实践活动时,发给学生“自我评价表”。各小组通过采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完成活动任务,丰富知识,为汇报展示作准备。
三、举行展示会进行活动成果展示提高素养。
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全人的教育。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通常有压力就有动力,有检查就有促进。在开展“乐阅千卷,悦纳百家,健康成长”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推动学生读更多的书,活动中充分利用班级墙报,及时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展示出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同时,每学期评比两次“阅读之星”。平时,对读书摘录做得好的同学奖励小红花,评比班级“百花少年”。活动中通过举办“我读书我快乐”、“古诗朗诵会”“故事会”等读书交流活动,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书,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而且通过练笔写读书笔记,汇报对所读过的书的认识,让学生在评比优秀读书笔记中,感受到读书的了处,提高综合能力。在教学“走近生命之源——水”时,各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探究,学生对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资料整理分析,通过展示会分组展示成果,通过交流,学生对水有了一定的全面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四、活动评价促成长。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确立正确的评价观,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者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形式及效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等评价。启发引领学生及时交流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促进活动更好地完成。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促进主体充分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总而言之,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老师可根据“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一策略展开,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加深了认识,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将会在活动中求得知识,在活动中明事理,在活动中学会做人!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转变之我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转变之我见(专题研习报告)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这一新型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时空。站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角度审视中小学,我们由衷地发现,我们选择了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方式。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将成为重建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过程。然而,如何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则面临一个“实践—反思—转变”的循环往复历程。本文报告个人按
照E817C导师评改作业五的要求,所作专题研习之结果。
甲.计划学习活动和评估活动
个人的教学愿景
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因而,理想的教学安排应多采用莱夫与温雅(Laveand Wenger)界定的“学习型课程”,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师生互动;话语应为一个核心维度;评价体系应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而建立实践社群,则有助于师生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理想的活动设计
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
家乡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由热爱具体的家乡到热爱抽象的祖国,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必由之路。布鲁纳(Bruner)认为,如果要达致真正和持久的学习,学习安排便包括以下四个条件:活动、反思、协作,以及建立一个能“滋润、维持、容纳那些活动,并让活动的互动建立意义”的社群(《E817C》第四部分指定读物,6页)。下面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对象,按照“课堂:生发探究性问题;课外:准备探究性资料;校外:进行探究性实践”的基本模式,采用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法,设计《关心家乡的特色产业》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这两个均以“家乡”为主题的互有关联的活动,以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进学生对家乡特色产业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自觉保护发展家乡特色产业和传统文化的具体行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升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自我约束力。融信息收集、语言表达、采访调查、研究问题、绘画摄影、广告策划、怡心健体、材料汇编等于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一:《关心家乡的特色产业》
活动准备
1.知识技能准备。培训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培训内容:访问的礼仪和技巧;调查计划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
2. 活动意向的商讨。由学生集体商讨,主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方式、初步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3. 组织形式。以班为单位,按调查对象分组,组内分工协作。
活动过程与活动方式
1.初步调查并分组(时间由学生自由把握)。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政府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业,并以此为依据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2. 商讨各组调查计划。3. 分组调查,整理资料。
⑪ 各组按既定计划进行有目的的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收集各种资料。⑫ 调查后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整理并分析所获资料,撰写调查报告。⑬ 宣传家乡特色产业。
① 要求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评出优秀宣传画张贴于街道合法宣传点。② 建议学生设计产品包装并评优。
总结评价
1. 组间交流调查所得及心得。每组推出两人在班上谈经历和心得体会,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2.展示优秀调查报告、学生心得、所获知识和照片、制作的广告宣传画以及带队教师所记学生的变化个案等。引导学生以墙报的形式刊出各组的调查报告和部分学生较深刻的心得,并将这些心得制作成一些有启示性的格言加上精美修辞刊于墙报的显眼处,或将所得产品照片和采访时的照片、制作的广告宣传画等刊于教室专栏处,使人长期接受美的熏陶。
3. 教师总结。以调查报告为基础,鼓励学生撰写宣传文章向报刊投稿。主要针对学生调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总结出几条经验和教训,为以后开展活动提供借鉴。在充分交流展示的基础上,用量表的形式,对学生参与这次活动的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从“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获得的体验”、“学习方法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让学生在课内完成自我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课外再用一天时间完成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最终让学生综合各方面的评价,分 A、B、C、D四档定出自己的等级。
活动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
活动准备
(一)组织形式和教师配备
1.组织形式: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策划和讨论时,可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外出考察活动和开展宣传活动,可自由组合成3~5人的小组,各小组独立行动。2.教师配备:需配备专职指导教师l~2名,进行活动指导和活动组织工作。(二)准备工作
1.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2.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方法、摄影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3.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活动过程与活动方式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 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军事文化、工商文化和科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2.开展考察活动
① 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② 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③ 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 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⑤ 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① 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及旅游点。
② 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③ 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④ 开展题为“家乡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讨论会,引导学生从民 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变进行探讨。4.就“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写一份方案。
总结评价
可在个人自我总结、小组内总结的基础上,再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活动。总结形式可多样,可是个人的日记、作文,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与建议,也可是在班级讨论中的发言或资料展示。对学生活动情况的综合评价应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注重过程评价和差异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
注意事项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 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5. 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乙.改变个人的教学实践
个人的教学转变及对学习和知识的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设置的一种新型课程,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但是,本课程目前尚无具体可参照的标准与教材。作为省级实验县,如何在农村中小学,承担起这一课题的研究任务,通过《E817C学习、课程与评估》的研习,我认为个人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使实际教学情况与个人的愿景更为接近,必须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切实下功夫。
1.课程观念必须发生改变。必须突破原有的“课程即学科”“课程即教材”“课程即知识”“课程是课程专家的事,教师仅是课程的执行者”等狭隘的课程观,树立建构主义的课程意识。课程不仅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即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性交往过程中建构生成的。若然我们采取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我们便“不再以为知识是教师头脑里的物件,教师的工作就是要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传送到学习者的头脑里(《读本三》绪论)”。根据认知活动的情境理论,我们看到“知识与活动是紧密相关的”,“问题解决”是“学习过程的重心(《读本三》绪论)”;知识不应是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而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2.个人的教学方式必须发生改变。第一,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第二,从注重学习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第三,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第四,从仅仅关注知识性目标向关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转变;第五,从注重共性向更重视个性发展转变。为此,个人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尽量避免采用机械传授式教学方法教课的现象, 多采用莱夫与温雅界定的“学习型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扮演好开发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评价者的角色。
评价体系必须发生改变。按葛敦纳(Gardner)的话来说,“我们需要决定什么样的测验才助于培养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公民(《E817C》第一部分,15页)”。根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我以为评价的目标应由以往偏重总结性评价转向重视形成性评价,即不仅对活动的结果作出评价,对活动的过程也要作出评价,也就是追求“真正的评估”。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说了算的做法,转向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包括小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评价的方式由只重知识考试转向多角度结合考察,注意做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手段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具体操作中可采取自我阐述、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汇报、表演、演示、成果展示、竞赛、答辩、调查问卷、实际操作、评比、评语、检查、总结与反思以及“档案袋评定”和“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等等。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应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个人主张采取建构主义的课程取向,如从上述三个方面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将随之发生转变。第一,由被动、机械式的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由依赖教师和教科书向关注社会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转变,综合实践活动因其特点多采用“开放课室”。如本科指引所论:“学习是一个通过参与社群活动而达致身份转变的过程,而“开放课室”(即以学生为中心那类教学模式)正能为学生提供社群活动”(《E817C》第五部分,3页);第三,由盲从权威、迷信书本向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第四,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向注重认知、兴趣、意志、毅力、信仰、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转变。第五,由独立学习向独立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转变。尤其是“采用‘学习者社群’的取向可以发挥培育学习者自尊的功用。„„这种取向不仅较为重视学生的权利,而且更可令学习者对相互学习承担更大的责任”(《E817C》第五部分,33页)。为此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
正如莱夫与温雅指出的,“知识从实践而来”(《E817C》第三章,42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必须立足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博尔勒(Boaler)指出,采用情境式(即建构主义)取向,最初对所有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困难的学习方式,因为他们都不大习惯去思考。但是,这种取向最后会使全部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显著的进步,也使男女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消失了(《E817C》第五部分,20页)。因此,对待综合实践课,不应单纯追求其结构、计划、方案和结果,关键在于资源的收集和开发利用以及信息的筛选、编码、归类、加工和重新构建等。学生应主动和积极地参与,以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激励自己去探索新的、未知的领域。同时还应发扬团队精神,既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独创性,又要注意互补和彼此的合作。从学习者、学习和知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最有价值的知识应当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呈现这种知识的方式应当是一种与学生的经验相吻合的、促进人的个性和潜能充分发展的课程。采用建构主义教学取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更好地担此重任。
建立新型的教师/学习者/社会人士三方面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需建立新型的教师/学习者/社会人士三方面的关系,此种新型关系的核心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应由传统的教学型课程中的管理者、解释者和评判者转变为学习型课程中的合作者、协调者和服务者。正如本科指引所论:“学习型课程,权威的所在点会在学习过程中转移,可以处于学习者之间的对称关系,也可处于学习者与更富经验人士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因此,在学习型的课程里,究竟谁是“教师”,就会因应不同的活动而有所转变;有时教师是一名学童,有时也可以是来自校外社区的其他人士等等”(《E817C》第五部分,5页)。四川省绵阳东辰学校 张仲文(2003)提出新课程中教师角色要实现十大转变,很值得借鉴:①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②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③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④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⑤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⑥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⑦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⑧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⑨ 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⑩ 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正如安塞斯(Ancess ,1995)指出的,多元化角色也意味教师应根据师生双方的需要和兴趣而组织教学,更意味我们要重新建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工作的概念。至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更需强调,学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希伯特等人与柯林斯等人两个研究小组都重视建立社群为高效能教学的核心所在(Collins et al ,1991,45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安排中,应凸现有关学习的两个核心原则:原动性和交互主体性,即重视建立实践社群,将有助于师生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另外,如果我们把学习视为一个社会过程,学校还应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员等,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还可采取由家长或社区以及有关社会人士介入对学习的活动进行评价。即弗雷勒(Freire)认为的教师的责任是扮演一种中介角色,把学习
者为事物而建立的个人意义,与社会文化建立的意义加以协调(Cobb,《读本二》第九章)。
个人现行教学实践的评估与反思
回顾个人试教的农村小学综合活动课程的实践过程,注意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的角色如克拉克斯顿(Claxton,1990,31页)描述的“为不熟悉地域的探险家充当有丰富知识的导游”,注意利用情境、协作、话语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体现了罗戈夫(1995,150页)“行动是学习的核心”的学习理念。具体来讲,基本采用抛锚式教学法,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来设计,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探究学习的能力”。但认真反思自己现行的教学实践,觉得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惑与不足: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而在这方面,自己总觉得难以把握,与理想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还有相当距离。如何更
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我将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实验”、“考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但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参与或活动都能带来体验,或是带来积极而又深刻的体验。自己曾经认为只要学生活动了、观察了、调查了,就算是亲历了、体验了,这是不够全面的。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原则是“全员参与、深度实践、有效体验”。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体验是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在亲历这样一个个过程之后,他们必将达到真正的成长。
3. 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即最终还是指向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可在现实的活动中,自己往往过于追求研究成果,带来的仅仅只是一些结果汇报、成果展示,而常常忽略了实践过程、活动本身所带来的一些思考。认为实践活动无非只是一个活动而已,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人应有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情操,或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所尽的责任、所做的贡献等。也忽视了一个活动的结束而正是意味着另一个活动的开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的目光不应仅仅锁定在结果上,而应聚焦在其过程上,和在这个过程中的所带来的一些更深层次的反思上。
丙.辨定环境所需的转变
正如本科指引所论:“教育与社会环境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宏观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政治力量互相连结,并形成和塑造我们的教学模式”(《E817C》,第一部分,1页)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型课程的实施中,也必然地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面对的挑战
任职学校人们认识上的误区
在自己任职的农村小学人们就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着一些认识和行动方面的偏差,甚至有一些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活动课的翻版,学校只要组织了学生活动就是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活动课发展而来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具有自主性、实践性。但活动课往往局限在学校范围内,课堂目标比较单一,活动的过程多按照教师的主观意志进行,比如班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等。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涉及到课程开发、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课程目标倾向于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相统一,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施过程包括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出教室,深入自然、社会进行调查、考察、访问、测量、实验、社区服务、劳动及技术实践等环节。
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综合性实践学习。其实,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但不能简单的等同。综合性实践学习是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学习中展开的,以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发展某一学科领域的能力及综合素养为目的,受学科课程目标、内容、课时的制约,具有鲜明的
学科特征,实施的时间、空间有限。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具备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其内容不受学科特征的局限,直接指向学生的个体需要,可以是各门学科的整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整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整合,自我、社会与自然的整合。
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单一地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张活动都要确定课题、制定方案、进行研究、得出结果。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板块。研究性学习是四项内容的中心,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及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都十分重要,从学校管理层面讲,必须在保证研究性学习核心地位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安排时间,确定目标,把其它三大领域落到实处。
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校变得“热闹”起来才需要开设的课程。任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存在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生活中的装饰品或点缀的思想,主要表现在集中少数擅长组织活动的教师搞出一、二个典型案例,用汇报、展示、表演的方式来实施这门课。这样容易导致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流于肤浅,热闹、快乐有余,感受、体验不足。
当地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刘易斯(Lexan)指出,社会上存在一股强大的保守势力,使得一些传统的科目或学科支配了我们认为哪些知识在教育方面是有价值的(《E817C》第三部分,36页)。时下,考试与分数左右着教师的教育行为,综合实践活动虽然直面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但目前仍无法对该课程进行量化考核。上级主管部门量化评价学校,教师进行竞争上岗,依据的仍然是踏踏实实的考试分数。况且这门课程的实施迫使教师必须改变已有的教育方式,抛弃原有的教
材教参,重新整合教育资源,这都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无意识生成的知识,有时会比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但在时下十分功利的教育环境里,哪位教师愿意带这种无法兑现为分数、奖金的课程呢。
联系个人任职学校的实际分析,目前,农村小学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三难:
一是教师队伍素质难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宽泛,教学内容趋于开放,内容之丰富是其他任何课程所不能比的。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并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机的整合。这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教学的教师来说,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难以适应。再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载体,形成师生的多边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机会。这种教学的策略和方式,对于习惯于传
统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也是难以适应的。
二是开发课程资源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难以得到社区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内容,没有学科课程性的教材作为依托,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各校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共同来开发和建设。而当前,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仅仅限于学校内部,并没有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氛围,无论是开发课程资源还是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在人员、资金、场所诸多方面,学校都有难言之苦。
三是现行教师编制情况难以支撑教师投入课程改革活动。在当前开展的农村税改革和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各地都在进行教师定员定编工作。许多地方为减轻财政负担,从紧压缩教师编制,各地中小学在编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一些学校因师资缺乏,无法开齐开足课程,农村小学教师包班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学校仅满足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展课程改革、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流于空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创造有利环境
教育内部环境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
勒梅泰(Le Mtais)指出,教育体制所受到的控制,将对课程和评估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E817C》第一部分,24页)。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麦考密克(McCormick)指出,“任何系统上的变革,都要以学校为中心;而这比建基于个别课堂的改革更为重要”(《E817C》第一部分,37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具体而言,要设立研究和协调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等),给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
其二是要注意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此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摆脱以往全部由学校规划的局面,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实践,以增加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真正成为课程展开的主体。
其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对学校的管理与对学校工作的指导结合起来。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创造性地落实课程计划中的有关要求。
2.教师培训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设计整体的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对学习内容、目标要求、组织方式和时间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组织实施活动课程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条件。这门课程的特点又决定了没有现成的适合所有学校、班级的“教材”和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因此,该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追溯教师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毕业后作为教师所受到的培训,更适应传统的学科教学形式。戴尔认为,“要教师能决定如何改进教学
实践,基本的条件是要让教师自己,以及与其他人一起分析他们的教学实践、价值观和影响着教师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Day,1997,204页)。因此,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尤其要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亦应如本科指引所论:“教师知识的核心应包括一种求知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需要与教学实践的发展和转变整合起来”(《E817C》第四部分,40页)。教育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在国家级实验区实验了三年,在省级实验区也实验了两年了。作为身处课改一线的教师,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专家讲座也听了不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印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书籍、讲义也下发了很多,可以说对于这门课程的实施,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教师自己都做了大量的准备。但往往新学期开学之后,这门课程还是成了教师手中烫手的山芋,没有哪个教师愿意带这门课,总是想方设法把这门课甩给别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1.学校和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价值在于弥补单一学科课程的不足,带动学科课程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然而,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此课程时的价值取向却发生了很大的偏移。一是某些学校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导致课程实施中出现许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如以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升学校品牌为惟一价值追求,当有上级检查时开出一些课来做样子。二是在经济体制转换的复杂环境中,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决定对工作的取舍和精力投入的程度。如我校有的教师课程伊始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失去热情。
2.社会和家长对课程的实施支持不够。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家庭对学校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然而不可否认,社会、家庭过多关注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很少留意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经历的课程改革,缺乏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现场观察,调查走访,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目前学校缺乏有利的社会环境。参观工厂农场不配合,查阅资料要收费,学生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很多时候需要在课外校外进行,涉及有关安全、与人交往、策略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活动很可能就不能进行。部分家长对这门课程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片面地认为花这么多时间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太浪费了,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多给孩子补补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或者多做些习题巩固书本知识,因而对于孩子的各种活动不给予支持、配合。以上认识和行动的偏差都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宗旨,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营造有利教学环境的主要对策
农村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实践,其课程资源存在于学校之外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之中,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之中,需要社会有关部门和相关社区予以配合与支持,为新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要主动和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
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如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考核办法及考核机制,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学生考查科目,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督导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课程变革的不断深入。
学校管理和组织层面的问题及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发生在自然、社区、学校和教室等多个层面,人、财、物、时间、空间、管理、政策、氛围、历史、环境等因素复杂多样,共同构成实施情境的复杂性。我个人认为,从学校管理和组织层面讲,下列情境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 “安全”至关重要。社区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甚至指责)往往多于“理解”,活动总是蕴藏着不安全因素,此对矛盾实难解决。
· 学校没有相应的组织(其他课程领域均有“科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予以有效管理。
· 班级规模较大,教师编制过少,人力缺乏。
· 组织的改变非常必要。教师习惯于自己的学科领域,难以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诸如上述情境,学校需要客观地把握课程实施的“现实性”,认真检讨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因素,围绕“社区参与”“教师资源”“地方资源”“地理环境”“学生”“学校规模”“教育督导”“硬件设备”“行政人员”“家长”等等因素,在“优势”“劣势”“机会”“挑战”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统整一切有利的课程资源,设计实施思路,发现一系列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策略。
此外,我个人建议:
1.教育行政职能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部门,对活动的实施进行管理; 2.教研室也应有专人负责,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员; 3.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和管理评价机制;
4.大学或师范学院应进一步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专家、学者要为教师进行理论层面的辅导;
5.地方要形成配套的教育政策和氛围。
发挥集体智慧,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富仑(Fullan)认为,在规划变革时,应留意领导和管理对变革的重要性。„„事先考虑群组动力和关系是十分重要的(《E817C》第一部分,34-35页)。在新一轮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是新开设的国家级课程,它既无教材、参考书,又无能适应综合实线活动课程教学的大量教师,目前也无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标准,现在只有靠领导重视,制度到位,靠教师的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才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稳步发展。正如本科指引所论,“课程变革者必
须明白,进行课程变革意味某个科目的教师的实践社群需要改变”(《E817C》第三部分,72页)。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就其整体性的内在要求来说,学校里的教师人人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者,指导者,实施者,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借鉴日本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经验,当前,农村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担任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并对每个学生班级,都要组成教师指导小组。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和力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工作。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协作组,以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为主,集中所有教师的智慧进行协同指导。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正如伍德赫德指出的,教师(包括实习教师在内)可从其他优秀教师身上,学会更多的东西(《E817C》第五部分,23页)。努力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作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建立专职和兼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职责不明,容易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职责太明,又易造成指导教师的师资资源贫乏。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布尔迪厄(Bourdieu)指出,在协作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师将超越所属学科的僵固条框(《读本一》第十四章,398页)。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设置专职和兼职的教师队伍效果较为理想。即一个年级组选拨一名职业道德高尚、知识结构合理、勇于开拓进取,善于组织协调的专职教师,另外根据主题内容和实施形式,预先选派学校教师或学生家长或社会专业人员或有特长的学生作为兼职教师。这样达到专题专上,专题兼上(有时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二名或多名的兼职教师协同引导),使人人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引导者成为可能和得到落实,从而使人人都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师资资源的发挥达到最优化。另外,由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需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活动,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员,甚至政府官员等方面的人士,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资源。
结语 麦考密克指出,课程改革必须先从个人的教学安排开展(《E817C》,第五部分,21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完成个人由不大适应到逐步实现自己构思的教学愿景之教学转变,还需要一个为时较长的“富创造性的探索旅程”。正如本科指引所论,“变革会把教师的角色变成学习者,他们要学习新的教学法,又可能包含对学习和知识的新观点”(《E817C》第三部分,72页)。我深信,只要自己能持续地学习《E817C学习、课程与评估》崭新的课程理论,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一定能为新课程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书目
Bob Moon,patrica Murphy/编,陈耀辉、冯施钰珩、陈瑞坚/译(2003)《环境与课程》,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
Patricia Murphy/编,冯施钰珩陈瑞坚 陈垄/译(2003)《学习者、学习与评估》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
Robert McCormick ,Carrie Paechter /编冯施钰珩、陈垄/译(2003)《学习与知识》,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
Jenny Leach, Bob Moon/编 陈耀辉、冯施钰珩、陈垄/译(2003)《学习者与教学》,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
田慧生(2001)《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与课程定位》,《人民教育》2001年第10期,第34-36页
教育部(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湖北教育学院远程教育网每日文萃栏目(2001)《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和技术》,〈http://www.xiexiebang.com/ReadNews.asp?NewsID=197﹥(2004年1月9日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