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周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周教案
第一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58页练习十二1~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方法。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过程并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图片、表格、实物投影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6 56÷8 32÷4 6×7
2、口答:
56是7的几倍? 18是6的几倍?
二、展开学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56页1、2、3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必要时进行讲解
1、用投影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1)解答兰圆是红圆数目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2)请你给每一行的圆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根据你涂的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涂,自己找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完成表格。
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另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你能提哪些问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计算,集体校对,通过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完成练习第6题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有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深化练习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你会算第二个问题吗?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自己观察统计图并完成右边的表格。
(2)解决下面的3个问题
(3)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多种问题,可以是加、减、乘、除多方面的。
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去年小红几岁?妈妈几岁?”进行降难指导。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59页例4 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教学重点:
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二)比较
1、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
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2)6×4÷3 24÷3=8(人)=24÷3 =8(人)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60、62页练习十三第1~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让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教学准备:
图片、学具、实物投影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4 56÷7 32÷8 6×5 2、6的3倍是多少?
3个9 是多少?
72是9的几倍?
16里面有几个2?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页率1、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二、展开学习
1、投影出示第61页第6题
(1)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问题?
买9元一枝的钢笔要花63元钱,换6元一枝的钢笔。共需要多少钱?他们要买几枝钢笔?讨论两个问题的计算顺序。
(2)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钢笔要多少钱你会算吗?试一试。
2、投影出示第7 题
(1)仔细说说看到了什么?要我们算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
(3)交流解答思路。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解答第8题
从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要我们求什么?你会算吗?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思路,再集体校对。
(在指导练习时,要培养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综合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两种方式进行解答。
三、拓展应用
解答思考题: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或画出示意图,使之明白“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以后”它的总长度与每折长度之间的关系,这样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以及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第一题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咱们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第二题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小明他们班上的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师:刚才,你们通过同桌互相说,明白了主题图的意思,知道了所要求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步骤。
(2)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生:
1、分步解答:6ⅹ6=36(人)36÷9=4(组)
生:
2、用综合算式解答:6ⅹ6÷9=4(组)
师: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要求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
(3)小组汇报提问题的情况
(4)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板书出来,并组织学生解决以上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量关系。
三、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随堂练习
第五课时 练习课
课本P64-66页,练习十四的第1~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教学难点:
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教 学 过 程
一、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1)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4)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 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1)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3)师生共同归纳填数的一般思路:与混合运算的顺序正好相反。(如下图)
24
× +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桌,我们一起来分享!
第二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8页第八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认识千克及相应的常见测量工具;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的知识结构是:
认识“克”及天平
例1。认识“千克”及相应的常见秤
例2。解决问题
例3。
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次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点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课时安排 共计2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1课时 解决问题
1课时
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学生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1000克=1千克。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质量单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生:一盒饼干110克,一桶洗衣液5千克。
师:昨天你们调查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妈妈买的牙膏是9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0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师小结:这些都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准备的东西展示。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教学例1。
出示例1情境图。
师: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1.认识天平。师:(出示天平)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学生尝试活动。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生:盐比硬币重得多。师: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学生交流,想一想。
师: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2.动手体验,认识1克。
(1)师:1个2分硬币约重1克。小组相互掂一掂1克的硬币有多重。
(2)师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师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称一称。
小组合作称1克黄豆、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教学例2。
1.体验1千克。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师:你们知道1千克有多重吗?找出自己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说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
(1)用不同的“方式”体验1千克的质量。
(2)观察老师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丰富对1千克质量的感知。(3)估计1千克重的本子大约有几本?怎么验证同学们的估计准不准? 2.认识各种用千克做单位的秤。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你见过其他的秤吗?(1)体验几千克的质量。
拎拎2千克、3千克重的物品,说说你的感觉。(2)估计一叠本子的质量。
四、体验克和千克的关系。
1.猜测。
师: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猜测。2.使用盘秤验证。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
一袋盐重1千克,1袋砂糖重500克,两袋砂糖正好是1000克,即:1千克。得出:1千克=1000克。
教师小结: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生答: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五、延伸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理解斤和两的实际意义。
六、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表示。
1000克=1千克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估一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感受估计物品质量的方法。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估一估时不能随便估,要根据生活实际,展开思维进行估计。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笑话。
师:小明的爷爷昨天收到小明写来的一封信,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我们也来看看这封信好吗?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材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3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小明
2015.5.8 师:爷爷为什么笑了?你能帮小明改一改吗? 小组合作改一改。
师:现在王奶奶也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做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呢?
二、探究体验
出示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师:你发现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小组内讨论,想办法解决。提示:动脑想一想、估一估。1.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及结果。
生:苹果大小不一样,要根据苹果大小来估计。
学生活动来称一称一般大的苹果几个重1千克,几个重中等个的苹果重1千克。2.班内评比交流,哪个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选择最优、最合理的方法。师生小结:估一估时不能随便估,要根据生活实际进行估计。
三、巩固练习
1.一个桃子重200克,()个桃子重1千克。一个5分硬币重1克,()个5分硬币重10克。2.估一估30个鸡蛋重多少千克。独立估一估,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
四、课堂检测
1.一个苹果重150()
一个南瓜重4()
一个排球重450()
一个西瓜重5()2.小小法官。
(1)一个乒乓球约重三克。
()(2)小胖今年七岁约重三十克。
()(3)一袋洗衣粉约重280千克。
()(4)一包感冒冲剂约重10克。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 20÷4=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20÷5=4(千克)
第三篇:小班数学第八周教案
小班数学第八周教案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高和矮》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高和矮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高和矮明显的区别。2.在情境中尝试区分高和矮。3.积极参与游戏,主动与他人交往。教学重点:感知高和矮的区别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高和矮 教学准备:
1.高矮不等的苹果树若干。
2.长颈鹿两只、篮子一只,字卡“高”“矮”各两张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师幼问好,稳定幼儿情绪。2.师幼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果园里的苹果也熟了,妈妈带宝宝们去采苹果。
2.新授知识:高和矮
A到了果园,来到了两棵高高的苹果树下:妈妈说“宝宝们,看看这棵树上的苹果真多呀,让我们来采吧!”宝宝们一蹦一跳争着采。小朋友看看,他们采到苹果了吗?为什么他们采不到苹果呀?”(因为树太高了)(老师在树上贴上一个“高”字)那他们怎么才能采到苹果呢?(让幼儿想办法)看看妈妈能不能采到苹果? “为什么妈妈可以采到树上的苹果呢?”(因为妈妈长得比他们高)
B妈妈说“宝宝们,你们想不想自己采苹果吃啊?”(想)“那让我们去找找有没有能让我们宝宝采得到的苹果”(带幼儿到矮的苹果树下)“宝宝们,让我们再来试试,能不能采到苹果”(幼儿采苹果)“哈哈,宝宝也采到苹果啦!为什么刚才一棵树上的苹果你们采不到啊?”(因为那棵树长得高)“为什么这棵树上的苹果你们能采到啊?”(因为这棵树长得矮,教师贴个“矮”字)
C“你们采到了苹果高不高兴啊?咦?我们看看谁来了?”(长颈鹿)“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长得一样吗?”(不一样)“哪儿不一样?”(长颈鹿妈妈高,长颈鹿宝宝矮)她们呀也想吃苹果,我们把苹果送给她们好吗?(把苹果送进篮子里,篮子一个高一个矮)
3.复习巩固对高矮的认识。
A“宝宝们,小猴听说果园里的苹果丰收了,也想来吃苹果,可是树爷爷看到小猴吃了苹果,一定要让小猴回答他的问题,小猴想请宝宝们来帮忙,你们愿意吗?回答对了就有奖品的哦!”
B看多媒体动画,回答问题。
C和老师比高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比一比谁高谁矮啊?比完了,再说一说,老师高还是你高?好吗?”
三、结束活动:
1.小结: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好处,高矮是可以互补的,小朋友们在一起活动时,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2.评讲本节课的效果,以鼓励为主。3.听音乐带幼儿到室外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高和矮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2.引导幼儿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3.鼓励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并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
1.高矮不等的树、房子、动物图片等。2.幼儿用书、画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师幼问好,稳定幼儿情绪。2.师幼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互相比高矮。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我比XX高,我比XX矮,我和XX一样高。
2.出示动物图片,猜猜谁高谁矮。
(1)出示小猫和小兔的上半部分,猜猜谁高谁矮。(2)出示小猫和小兔的下半部分,请幼儿判断自己是猜对了还是猜错了?说说为什么?
(3)让幼儿明白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被比较的事物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3.操作活动
(一)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A.提醒幼儿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两种高矮不同的物体。B.出示树,请幼儿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C.出示房子,请幼儿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D.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二)比较三种物体的高矮。
A.提醒幼儿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三种高矮不同的物体。B.出示树,请幼儿说说谁最高,谁最矮。C.出示房子,请幼儿说说谁最高,谁最矮。D.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说说谁最高,谁最矮。4.打开幼儿用书,幼儿操作。(1)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画。
(2)将最高的物体用红笔连线,将最矮的物体用蓝笔连线。(3)教师指导个别幼儿完成。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比较物体的高矮时,要看它们是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同一水平线上高的就高,矮的就矮。
(2)讲评本节课的效果,以鼓励为主。(3)听音乐带幼儿到室外活动。
第四篇: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91——93页。教学目标:
1、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能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能够选择合适的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出示情境图。
二、知识新授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先自己试试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3)交流:
生1:9+9+9+9+5=41(人),把每个组的人数加起来;
生2:9×4=36(人),36+5=41(人),先算4个组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先算乘法)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为什么?
(4)师:我们来看“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这个问题吧。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计算的结果拿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 7×3=21(辆)21-9=12(辆)或者:7×3-9=12(辆)
强调: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三、巩固应用
1、课本92页第1题。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就用什么方法。(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评议。)
2、出示第2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3、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
练习时要将每个算式的得数算出来,然后判断对错,最后进行改正。学生先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评价。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94-97页。教学目标:
1、掌握除加、除减的计算方法,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在学习解决有关的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问题时,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过程,有利于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游玩时买过票吗?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买票的?(出示图)
二、探究新知。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问: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
(1)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2)买1瓶果汁和1瓶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这个问题吗?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3)交流:
32÷4=8(元)8-4=4(元),(先算除法)也可以这样算:32÷4-4=4(元)(先算除法)
(4)师:我们来看“买1瓶果汁和1瓶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吧!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计算的结果拿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 18÷6=3(元)3+5=8(元)或者: 18÷6+5=8(元)
强调: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除加、除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5)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4×2×9 48÷6÷2 45÷5×7 强调:一个算式里,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题。
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评议。
2、课本第2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强调: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学生先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评价。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大量的练习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你的收获一定是很大的。谁来说一说呢? 教学反思:
第五篇: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周
第一单元 数据的收集整理 【第一课时】 数据的收集整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答 简单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的活动,在观察、比较中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答简单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师:学校要给同学们做校服,下面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2)师: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听哪位同学的,为什么?
2.揭示课题:确定校服的颜色,应该调查一下同学们分别喜欢的颜色,收集整理同学们喜欢的颜色的数据后再做出决定。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统计全过程
(1)师:如果现在班里调查,怎样调查呢?
(2)出示根据统计表,先说一说表格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再尝试回答 下列问题: 全班共多少人? 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
如果给这个班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2.收集数据,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安排在什么季节?
(2)组织学生举手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收集数据,指导学生填写第4页的统计表。(3)完成表格下面的问题。3.小结
想知道选择什么颜色做校服更合适、什么季节游玩更好,就需要调查一下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季节,收集整理喜欢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季节的人数,最后根据人数做出最后的决定。生活中做很多决定都需要像这样先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再根据数据做出决策。(三)拓展延伸
1.班级图书借阅情况统计。(第5页,第5题)(1)观察统计表,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表示什么?(2)尝试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3)根据表格,自己再尝试提出一些问题。
2.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第6页,第6题)(1)请一个学生组织全班举手调查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2)填写表格。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第一单元 数据的收集整理
【第二课时】 记录数据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发现画“正”字收集数据的优势,掌握画“正”字收集数据的方法。
2.经历收集数据的活动,在观察、比较中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画“正”字收集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画“正”字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学校要进行讲故事比赛,要从两位同学中选出一位,班中进行了投票,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记录。选哪位呢?
2.揭示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在做出某个决定之前往往需要先收集、整理有关的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判断,就像刚才大家都认为根据投票结果应该选“陈小飞”参加讲故事比赛。记录数据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可以画“正”字,也可以画“√”或者其它符号,哪种更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
探究新知
1.比较收集数据的不同方法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2)思考:你喜欢哪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为什么?
2.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1)学生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教师与其他学生画“正”字记录。
整理数据,填表。
(2)回答问题(写在书上,小组交流)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有()人。
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3.小结
通过刚才收集整理数据,同学们一定都发现了,因为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是5个、5个的计数,5、10、15、20、25„„相比画其它的符号,数起来更方便更简单。因而画“正”字是收集数据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拓展延伸
1.根据天气情况记录,填表并回答问题(第4页,第3题)
(1)填表
(2)回答问题
(3)集体订正,说说你分别是怎样想的?
2.根据交通工具的调查记录,填表并回答问题(第5页,第4题)填表 回答问题
集体订正,说说你分别是怎样想的?
思考:为什么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会画“正”而不是其它什么字呢?另外,“正”字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汉字,那么外国人又是怎样记录数据的呢?
【第三课时】 简单的统计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能读懂图、根据图回答相关的问题、提出问题,补充完成简单的统计图。
2.经历读图、制图的过程,在观察、比较中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3.能利用所学的简单的统计图与“倍”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能读懂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三、教学难点
发现简单的统计图的特点。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这是二(1)班的同学们最喜欢看的书的情况调查。从表格中你能看出什么?
小兰画了一幅图来表示的统计结果,你想看看吗?图中有四个条形,每个条形都是由16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摞成的。一些小长方形被涂上了黄色,黄色的条形有的高些,有的矮些。你能看懂这幅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2.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收集数据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用图表示数据。用什么图?图有什么好处?怎样画?就请你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吧!
(二)探究新知
1.感受统计图的形象、直观
(1)从图中,你能看出喜欢哪两种书的人数之间有2倍关系吗?先想一想“2倍”是什么意思。
(2)你能将喜欢看这四种书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排队吗?你选择的是看表格还是看图?很多同学都是看图得到的答案。看表格比数的大小不是也一样可以排出顺序吗,为什么你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看图呢?
(3)小结:看来虽然都能表示统计的结果,图比表格更形象、直观,更便于我们进行比较。这种能表示统计结果的图,我们叫它统计图,我们今天学习的都是最简单的统计图。统计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统计图的类型
(1)二(2)班的亮亮也将他们班最喜欢看的书的情况制成的统计图,可是看他画的图却不能一下子比较出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问题出在哪?
(2)小明也根据二(2)班同学的情况绘制了一幅统计图,可是跟这幅可不太一样,哪不一样呢?
(3)小结:这样画成条形的统计图,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条形的方向并不会影响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拓展延伸
1.对号入座
小马虎可喜欢统计图了,他将自己统计的某路口十分钟内经过车辆的情况制成了统计图,但是忘记在条形下面没标明车辆的类型了。
他只记得出租车的数量恰好是公交车的2倍,并且私家车最多、小货车最少。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每个条形分别代表的是什么车。
(1)出租车的数量是公交车的2倍。图中能找出两个“2倍”关系,怎么办?(2)从图中,还能看出什么?
2.根据电视报销售情况的统计,回答问题(第6页,第7题)
3.思考:本单元结束了,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呢?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第一节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平均分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义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察主题图,初步感受“平均分”
(1)出示主题图:
(2)二(1)的同学们明天要参观科技园。在出发之前,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为每位同学准备的食物都有哪些?
(4)观察他们分的食物,你发现了什么?(分每种食物时每份的数量同样多)2.实际操作,进一步感受“平均分”
(1)为出游准备的食物还没有分完。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将15个橘子也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成5份,要求把橘子分完。(2)学生动手操作(3)汇报分橘子的结果
(4)请小朋友观察分橘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课题
(1)总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2)下面的分法,哪个是“平均分”?
(二)探究方法
1.摆一摆:把15块糖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1)问:什么叫“平均分成5份”?(2)各小组动手摆一摆。
(3)学生汇报结果(一个一个分;每一份可以先放2个;每份一共放3个)(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一份一份”地分,只要保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连一连: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是什么?
3.数一数、再圈一圈。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将8根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下面哪种分法对。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意的分法。(2)有办法将第一种分法变为平均分吗?
(3)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既然也是平均分为什么不选择这种方法呢?(4)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实践活动:
有18根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根;
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根。(1)先说一说你想怎么分。
(2)画一画、圈一圈,说说你分的结果。
(四)总结延伸
1.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1)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2)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2.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练习
一、教学目标
1.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2.通过对比、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包含除”与“等分除”的异同,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对比的方法,发展思维。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等分除”与“包含除”的异同。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会用到“平均分”,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继续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认识“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想一想,分一分
将8块蛋糕平均分到4个盘子中,你都可以怎样分?
(1)学生动手操作感悟方法;(2)学生交流不同的分法:
方法一:每盘里分1块,剩下4块还可以再继续分,每盘再分1块,都分完了,将8块蛋糕平均分到4个盘子中,每盘有2块。
方法二:因为4个2是8,所以每2个放一盘,恰好可以分出这样的4盘,也可以得到将8块蛋糕平均分到4个盘子中,每盘有2块。
(3)小结:在平均分的时候既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一份一份地分,只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 圈一圈,填一填
有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盒。
(1)自己独立思考,圈一圈,想一想,每次分的结果有什么不同。(2)和同伴交流分的结果。3.试一试,练一练
请先想一想下面的情况是不是“平均分”?如果是,应该以几个为一份?(1)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2)小熊有12根筷子,分给六只小动物够用吗?你是怎样想的?(3)地上有12个苹果,小刺猬每次运走3个,一共需要运几次?
小结:小结:每几个为一份,就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总数中有几个“一份”,就是能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
(三)拓展延伸 1.有15个木块。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小结:
不同之处是:第一个是以3个为一份,看15里有几个3;第二个是将15平均分成5份,看每份有几个。
相同之处是:都是平均分,每份同样多。
2.图中一共有()张风筝画片。如果每6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个。
(四)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平均分”,对“一份一份”分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课时】 除法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把除法和平均分联系在一起,理解除法的意义,将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与实际相结合。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情景图。
(1)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他憨厚的样子惹得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它。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
(2)饲养员叔叔为大熊猫准备了12根竹笋,打算分4次喂给熊猫吃。每次要喂熊猫几根竹笋呢?
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如果将12根竹笋平均分成4次喂熊猫,饲养员叔叔每次该喂熊猫几根竹笋?可以用小棒表示竹笋,边摆边想边说。(2)学生动手操作
(3)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可以一根一根分,也可以两根两根分,也可以三根三根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次饲养员叔叔可以喂几根竹笋?(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饲养员叔叔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板书课题)(3)问:谁能用1句话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帮饲养员叔叔分12根竹笋的?
我们的分法是平均分吗?出示动画
(4)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5)动画: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这样的几盘?
这也属于平均分的问题,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2.认识除法
(1)介绍除号: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
(2)介绍写法: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3)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4)解决饲养员分竹笋的算式写法:把12根竹笋平均分成4份,就是用12÷4,每份有3根竹笋,结果就等于3。写成完整的算式: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5)问: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①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写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再说一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②平均分成3份呢?平均分成6份呢?
(三)拓展延伸 1.分饼干:出示动画
(1)明确要求:先动手操作,用18个长方形表示18块饼干,依次把 18 块饼干平均分给3人、2人、6人,再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读出填写的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2.“平均分”与“除法”
(1)圈一圈,再写一写:24里有()个4,20里有()个5。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动笔圈一圈,再将“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看图圈一圈:10÷2=5 15÷3=5用“圈一圈”的方式表示出对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包含除”及“等分除”两类不同的含义。学生独立完成,3.解决问题
(1)分白菜:有18棵白菜,每6棵分一筐,需要这样的几筐?(2)做风车:5个小朋友一共做了30个小风车,平均每人做了几个?(3)做游戏:15个小朋友做游戏,分为3组,每组几个人? 15个小朋友做游戏,每5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又来了3个人,平均每组有几人?
每一个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说一说是怎样平均分的,再说用哪个算式解决问题更合理。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第四课时】
除法的练习(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掌握平均分方法的基础上,巩固除法意义,熟练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充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20根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板书课题)(2)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的运算符号:除号,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写除号。(3)今天我们继续去发现除法算式的新秘密。
(4)情境:今天,热情好客的大熊猫又来欢迎我们了,还准备了又大又香的竹笋。出示主题图:图片1
(5)观察思考:大熊猫遇到一个问题,请聪明的你帮助解决。如果把20根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6)老师准备了20根小棒,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竹笋分一分,边想边摆边说。
(二)感悟新问题
1. 分一分,感悟除法。(1)分一分
①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互相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②教师巡视并指导:要分多少个竹笋?怎样分? 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2)写出除法算式
①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20根竹笋,每4个竹笋装一盘,可以装5盘。出示图片:图片2
②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分竹笋的过程中,每盘分4个,分5盘也是“平均分”。分的过程你一定会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吧!
③学生汇报除法算式:20÷4=5(盘)(教师板书)2.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1)理解除法算式含义 ①请学生认真读一读除法算式。
②结合图说一说20 ÷ 4 = 5这个算式的含义:20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5代表什么?(2)巩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①谁能介绍一下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 4 = 5(个)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②教师请学生向同桌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③教师请学生自己想一个除法算式,并写在黑板上,请其他学生介绍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1)情境:有12个灯泡,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几个灯座?用小棒先摆一摆,写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再说一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出示图片:图片3)
(2)请学生同桌合作,心里想一个自己喜欢的除法算式,并用小棒摆出来,请同桌根据摆的过程猜出除法算式,并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三)拓展延伸 1.说一说 出示图片4。
(1)请学生认真读一读除法算式。
(2)再指名请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2.分一分,填一填。出示图片5。
12个小圆片,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3个一份呢?每6个一份呢?(1)请同学们认真读信息,用小棒代替小圆片摆一摆。(2)根据摆的结果填空并列出除法算式。
(3)读出填写的除法算式,说一说除法算式每部分的名称和意思。
【第五课时】
除法的练习(2)
一、教学目标
4.使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掌握平均分方法的基础上,巩固除法意义,沟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5.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巩固除法的意义。6.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
1.巩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巩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12根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除法,今天我们上一节有关除法的练习课。(板书:除法练习课)
(二)探究新知
2. 我会读。
(1)教师出示一道除法算式题目:12÷6=2(板书)。
(2)请同学共同读出这个除法算式。(板书:12除以6等于2。)2.我会认
(1)教师请学生介绍12÷6=2这个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组算式,请学生开小火车读一读算式,并介绍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12 ÷ 6 = 2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3.我会分
(1)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①情境:同学们除法算式认得特别准,小猴想和你们做朋友,请大家开动脑筋帮助它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出示图片:图片1
②请同学们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小猴想请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分的?
③汇报: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桃子,先摆一摆,分一分,再说一说。
④思考:分的过程和结果怎样用算式表示?
⑤出示算式12÷3=4(只)。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
⑥教师请学生介绍12÷3=4(只)中每个数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思。
(2)每只小猴分几个
①情境:有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
②学生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表示出每只小猴分几个。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
③学生分享方法,并列出除法算式:12÷4=3(个)。
④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4.我会想
(1)思考:回忆小猴分桃的过程,读一读算式:12÷3=4(只);12÷4=3(个),同桌讨论研究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学生汇报:相同点是都有12、4、3,每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不同点是不同,所以算式除数不同,商也不同。5.我会摆
(1)教师出示算式:14÷2=7,请学生读一读。(2)猜猜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用小棒摆一摆。
(3)学生操作:根据算式,先思考算式可以代表什么意思,再用小棒摆出分的过程和结果。6.我会写
(1)教师出示情境图,请学生写一写。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请学生体会除法和乘法的关系。
(三)拓展延伸 1.分一分,填一填 出示图片3。
根据题目要求,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也可以圈一圈,写出除法算式。
出示图片4。
2.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图片5。
看图理解题意,先读一读,再按要求写出算式。
3.圈一圈,填一填 出示图片6。
看图理解题意,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4.找一找
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除法解决问题,请你认真找一找,说一说。(如:一共有10名同学参加跳绳,每2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第六课时】
除法的练习(3)
一、教学目标
7.帮助学生巩固除法意义,沟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并会灵活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8.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巩固除法的意义。
9.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巩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巩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30个小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学习特别有进步,数学小精灵也来到我们的教室中,想和大家一起上一节除法练习课。(板书:除法练习课)
出示图片1:
(二)探究新知
3. 算一算。
(1)数学小精灵听说大家除法学得特别好,想考考你们!
(2)教师出示3道除法算式题目: 6÷2= 9÷3= 12÷6=
(3)请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算出每道题目的得数。
(4)请学生读算式,说得数,并介绍算式的各部分名称。2.编一编
(1)小精灵带来一幅图,出示图片2:
(2)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幅图中的白菜宝宝,你能编一道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并尝试列出算式。
(3)学生通过同桌交流讨论,看图编题。
(4)学生编出问题可以是:每堆有5棵白菜,一共有3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算式是3×5=15(棵)5×3=15(棵)(板书)
一共有15棵白菜,每堆有5棵白菜,可以放几堆?算式是:15÷5=3(堆)(板书)
(5)一共有15棵白菜,平均分成3堆,每堆放几棵?算式是:15÷3=5(棵)(板书)
(6)一幅图,我们不仅找到了乘法算式朋友,还找到了除法算式朋友,同学们真会思考!3.摆一摆
(1)操作:同桌合作,请学生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先思考你们想每堆放几个圆片?放几堆?根据摆的过程尝试编一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再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汇报:选择1-2组学生的作品,展示摆的结果,请其他同学看图猜一猜他们想到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并列出算式。
①情境: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
4.选一选
(1)小精灵自己也摆摆水果,看:教师出示图片3:
请学生根据图片猜一猜小精灵想怎样分桔子?
根据分的过程它还列出了两个算式:8÷2=4(个)8÷4=2(盘)哪个除法算式对呢?为什么?
(2)小精灵还带来线段图,你能根据线段图猜出小精灵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出示图片4:
根据分的过程它还列出了两个算式:24÷3=8(个)24÷4=6(个)哪个除法算式对呢?为什么? 5.猜一猜
(1)教师出示图片5:
(2)请学生猜一猜△和☆各代表多少?
(三)拓展延伸 1.读一读,圈一圈 出示图片6:
学生先读一读除法算式,根据除法算式,动手圈一圈,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分一分,写一写 出示图片7:
同桌合作,把圆片平均分,并说给同桌听一听,再写出乘法和除法算式。
3.试一试,说一说 出示图片8:
你能尝试填出每张卡片的答案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