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零的认识和零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零的认识和零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感想颇丰,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活动安排的反思,我反思最多的还是如何让“生活数学”走向数学课堂,避免问题流于形式。
反思一:语言富有童趣
“猜硬币”“帮助小动物找位置”这两个活动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情境,而且“猜”“找”让人感到了动的过程,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今后的教学我要注意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通俗、生动、富有情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反思二: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0 原本只是一个数学的符号,似乎与孩子有一定的距离,但我在教学时始终以各种生活化,动态化的情景来展开学习活动。如“在故事中体验 0 ”、“在直尺上找 0 ”、“在情景中体会 0 的计算”让孩子们感觉 0 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0 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可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
生找到了生活中的 0,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它的意义变得那么丰富,学生对 0 的计算也可以用生活中事例来解释真理。
第二篇:《零的认识和零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零的认识和零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29、30 页。
教材分析:教材是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 2 个桃吃光的过程,来说明 0 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 0 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 0 的写法,通过 3 只小鸟全飞走,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以及小朋友思考 5-0= 的图画讲述有关 0 的加、减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学生初步知道“ 0 ” 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 0 ”,初步学会计算有关“ 0 ” 的加、减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能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认识“ 0 ” 的情景中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研究“ 0 ” 的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具、学具准备: 0 ~ 5 的小动物头饰卡片,小盒与硬币,相应课件。
教学重、难点:感受 0 的含义,熟练掌握有关 0 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师:(课件出示小猴吃桃)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 瞧,它来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再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妈妈留给小猴 2 个桃,小猴先吃了一个,盘子里剩一个桃子;又吃了一个,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盘子里有 2 个桃子,盘子里剩 1 个桃子和盘子里没有桃子都可以用哪些数来表示呢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0 和 1、2、3 „„一样,都是一个数,它表示一个也没有。)
师:(用直观的手段观察粉笔)现在老师拿了四支不同颜色的粉笔,我一支一支发给同学们,我手里剩下的粉笔各用几来表示?(学生汇报,让学生再次感知0是一个数,表示一个也没有)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猜数游戏,理解 0 的含义。
师:(拿一个盒子,其中放 1 个硬币,上下晃动)看,老师手里有一个盒子,请你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有几个硬币 ? 用几来表示 ?(把硬币取出,再上下晃动盒子)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这时盒子里有几个硬币,可以用几来表示 ?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可以用 0 来表示呢 ?
(二)揭示“ 0 ”的第二种含义:起点。、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认真地看一看,小组讨论,然后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尺子的“ 0 ” 在哪里?(课件出示直尺)(“ 0 ” 在“ 1 ” 的前面。)、小结:尺子上从“ 0 ” 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数越大,离“ 0 ” 就越远。用尺子量东西时,这个“ 0 ” 就表示起点,用“ 0 ” 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以后的学习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尺子的使用。
(三)、引导发现 学习“ 0 ”的书写、同学们,你觉得“ 0 ” 像什么呀?(鸡蛋、圆圈、鸭蛋„„)、师边讲解边示范书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学生先空中练习,然后在桌上描写,再独立写在田字格里,注意写字的姿势和0在田字格的书写位置,师巡回指导。
4、实物演示个别学生的书写,其他学生加以评价。
三、创设情景 体会“ 0 ”的计算、(1)动画演示——鸟窝里有4只小鸟,然后它们一只一只飞向蓝天,这时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呢?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鸟窝里有 4 只小鸟,当一只一只飞走,逐渐减1,当一下都飞走了,鸟窝里没有小鸟了,用“ 0 ” 表示,可用 4-4 = 0。)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2)实物演示,手里有三支粉笔,全都放下,剩几支?怎样列算式呢?(3 - 3 = 0)
(3)你还能说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可以怎样列算式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妈妈买了 4 个苹果,全都吃了,一个苹果也没有。4 - 4 = 0,师板书算式。
树上有 5 只小鸟,5 只都飞走了,树上没有小鸟了 5 - 5 = 0,师板书算式。)
(4)根据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请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
生自由发言。
(5)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结果得数都得 0。、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不少数学知识瞧!小青蛙都为你们高兴!
课件演示一张浮萍上有 4 只青蛙,再飘来一张空浮萍。你会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第一张浮萍上有 4 只青蛙,用“ 4 ”表示,第二张浮萍上没有青蛙,用“ 0 ”表示,求两张浮萍上一共有几只青蛙?是把几和几合起来?(应该是 4 + 0 = 4。)师板书: 4 + 0 = 4
(3)先出示一个空盘子,再出示一个装有 2 个苹果的盘子,问:求两个盘子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计算?
(0 + 2 = 2 还可以 2 + 0 = 2。)师板书 2 + 0 = 2。
(4)你还能说出这样的一些例子并说出算式吗?同桌交流一下。(我左手有 3 支铅笔,我右手 1 支也没有,我一共有 3 支铅笔。3 + 0 = 3。爸爸有 1 个苹果,我没有,我们合起来有 1 个苹果。1 + 0 = 1......)
(5)看到这些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生自由讲。
(6)小结:一个数和 0 相加,结果得数还得这个数。
3、请同学们动动脑,帮老师解决难题: 5 - 0 = ___(板书算式)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5-0=5
(7)小结:一个数减去0,结果得数还得这个数。
四、拓展应用:
活动一:排排对。
师:你们桌子上有一些小动物(0 — 5),想请你们帮它们按顺序排排队,你们愿意吗 ?(找两组到前面展示,并让学生说出排列的顺序。一组按从大到小排,另一组按从小到大排。)
活动二:填填数。
师:瞧!鱼缸里的小金鱼多美呀!请大家认真数一数,金鱼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呢 ? 把数字填在括号里。
活动三:你算算,我说说。
3-0 4-0 0+2 4-4 0+3 4+0 5-4 5+0 0+0 1-1 2-0 0+1
五、全课总结:
师:我们认识了 0,知道 0 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在尺子上还表示起点;我们不但掌握了 0 的书写,而且还学会了计算有关 0 的加减法。其实 0 还有很多奥秘,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第三篇:零的认识教案和课后反思
《零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学生初步认识零感知零。
2让学生能够明白零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表示起点,表示温度。
3通过教学,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重难点 :零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表示起点,温度。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温度计,硬币,铁盒。
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猜一猜,老师的铁盒里放了什么。
一:导入
师:小朋友,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还学会了发现数学信息。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谁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能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二:探索新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这幅画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 那里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五个苹果。
师;还有谁想说说?
生:……………
师:树上有五个苹果,怎样表示?
生:写上5
师:大家睁大眼睛看好了,画面有什么变化?(老师展示课件)
生:树上的苹果让小朋友摘了一个,树上还有4个,现在应写上4
师:他回答的怎么样?把掌声送给他。还有谁想说说?
生:…………..………………
师:现在谁来说说?
生:老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师:一个也没有了,怎么表示?
生:写上零。
师: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认识0,(老师板书)
三:初步认识
师:大家继续看大屏幕,你想说什么?先和同位说一说,再来说给大家听要把话说完整。(展示课件)
生:小朋友有两个气球,飞到天上两个,他一个也没有了。
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要用0来表示,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要怎样表示?
生:0来表示。
师:0和1,2,3,4,5 …..一样,也是一个数,但他表示一个也没有。
师:咱们再来看一个画面,想一想,再来说。(课件展示)
生: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5只,树上还有0只。
四:0的用法和意义
师: 看来,我们经常 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回2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0个,小薇有一枝铅笔,用完了1枝,还剩0枝。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小组先讨论)
生:……..生:……….(老师鼓励,引导,启发)
五:0的拓展
师:看来,我们经常会用到0,谁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见过零?
生:电话,手机,直尺。
师:直尺上的0,也表示一个也没有吗?
生:从零开始量。
师: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表示起点。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0?(板书)
生:….师:温度计上有没有?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度,是水结冰的温度。你们以后还要学习温度计上的0.(展示直尺,温度计)
六:0的书写
师:0的书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笔都要相接。你们试着写一写吧。
(学生书写要规范,老师巡视指导)
师:0像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生:鸡蛋,芒果,石头……
七: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八:作业
回家和家人说一个关于0的数学小故事。
课后反思:这节课,我从学生原有知识入手,让学生体会0和543321一样,也是一个数字,只是表示一个都没有。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0,我列举了生活中的许多例子,也让学生体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0的另外2个意义,我在此做略加讲解。以免学生混淆。基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讨论问题,我采用两人为一组。以便组织教学。对于“0像什么”和“0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问题。课堂上,有的学生有点混。这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失误。我对于一年级学生的理解力有点高估。对于0的规范书写,我的指导不能照顾到每位学生。以后要注意。
第四篇:零的认识教案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的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
教学重点:0的含义。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
(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 “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 “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 “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 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
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2、0的其他含义
(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3、0与其他数的比较。
“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 4、0的写法
(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
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2)0的形状像什么?
(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先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
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1()()()5()()()()8 7()()()()
3、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
4、自主练习的第3题。
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五、教学随笔
第五篇:《过零丁洋》教学反思
《过零丁洋》教学反思
禹州市颍川中心学校 王培月
《过零丁洋》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
一、走近文天祥;
二、走进《过零丁洋》;
三、体会文天祥的感情。
孩子们在以前的课上曾经学习过文天祥的事迹,让他们介绍文天祥,各个都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对文天祥的了解也比较全面,老师稍微做总结就好。
在第二个环节,走进《过零丁洋》的过程中,我着重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
1、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3、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这样四个问题,就把本首诗的四联内容分析的很透彻了。
最后,我又设计了拓展延伸题:
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3、课下小练笔:新时期的我们如何展示自己的爱国情怀?
成功之处
1、我认为本次讲课自己不紧张,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一改以往照搬教案,不能灵活应变的旧习。尤其到了最后,当自己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时,马上把它留为作业。
2、教师注重学生的整体的参与度,注重学生全程参与,从课堂学生活动情况看,学生发言积极,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有发言的机会。
3、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反复朗读成诵,体现诗歌的朗读教学。而且,在朗读环节,师生互动效果特别好,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教师不仅帮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更教会学生学会朗读。不足之处
1、点拨、引导能力有待提高。也不知为什么,课堂上自己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总害怕有人不懂,于是,自己一定重复一遍,解释一下才安心。缺乏巧妙的点拨和引导。
2、个人底蕴需要提升。想想一个语文教师,没有深厚的底蕴,怎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呢?扪心自问,从教这么多年来,自己读了多少书?因而,多读书,多积累,多写作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堂教学的征途上,我将一如既往的磨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