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平衡能力的探究

时间:2019-05-15 03:0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平衡能力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平衡能力的探究》。

第一篇: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平衡能力的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平衡能力的探究

摘 要: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国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无论是基本的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的体育教学实施方法,都逐渐朝着合理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逐渐认识到游戏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其中学生平衡能力的培养又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核心。那么,究竟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来培养小学生的平衡能力呢?首先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平衡能力带来的影响,才能巧妙地利用周边的事物,帮助小学生培养平衡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平衡能力

在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到:“课程应该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能够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在体育技能与方法中,对于学生平衡能力的锻炼始终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究竟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平衡能力呢?以下对其进行了一一阐述。

一、体育锻炼对小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平衡力属于人体的一种综合身体行为能力,注重平衡力的训练可提高身体协调性,使肢体动作更灵敏,减少受伤的风险;还可增强人的运动能力,完成一些有高难度的动作;并且,平衡力好的人,机体反应能力与协调力都更强。凡是拥有一定身体控制力、平衡力较强的小学生,都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过,想要帮助小学生锻炼其平衡能力,就需要故意为其“制造”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让身体在为了维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力量[1]。但是仅仅是单一的平衡能力训练还远远不足,一般来说,最常见的稳定性和力量训练方法:在平衡垫上站立,利用单足站立在软垫或者是平衡垫上来保持平衡。再进一步,可以闭上眼睛,这样对本体的感受神经刺激会更加强烈,会给稳定性的训练带来更多挑战。如果适当地增加难度,还可以站在软垫或者平衡垫上进行下蹲动作的尝试。更复杂的体育锻炼就不再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了。这些动作都能够保持机体的平衡性,但要注意尽量地保持均匀呼吸,不能憋气,做到“身心融合、身到心到”,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平衡能力。

二、小学体育游戏活动的创意设计

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最佳的活动表现形式。通过巧妙地设计游戏活动,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平衡能力,这是本文重点探究的课题。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可以尝试改编原有的游戏,通过肢体动作与技能训练来维持学生平衡力。当然,也可以重新设计一些新的游戏,制定一些规则来限制学生,让学生产生一种主动意识来控制游戏,从而达到平衡能力的锻炼。在游戏中,可以对学生再一次强调游戏的要求,以便规范游戏活动的实际行为,让学生感受到游戏带来的直观体验以及乐趣,从而获得主动性发展[2]。此外,在设计新的平衡类游戏时,还应考虑到小学生年龄、性格等要素,但最终的设计目的还需要定格在平衡能力的完善与发展之上,但要注意体验的强度、平衡所持续的时间以及控制的强弱不能超出小学生所承受的极限,要懂得差异化与循序渐进的根本性特点。当然,最关键的还在于懂得抓住课堂时间,增加学生练习密度,如此才能让学生享有充分的练习机会,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动作更加规范标准。

如,为小学生设计游戏:不倒翁。游戏方法:可以2人1组或者是多人1组。这里我们以5人为例,由1名学生站在4位学生的中间。中间的1位学生可以选择直立、体体前屈、团身于垫子上等方式,然后朝着4个方向随意倾倒,由其余学生保护中间学生,等待其倾倒后,再将其推回原本的位置。这一个游戏设计目的在于:看谁能保持原本的姿势,这是对学生身体自我控制的要求。另外,开展此项游戏要求同伴之间能够绝对的信任,如此才能让学生完全地放松自己来完成平衡状态的控制,以达到锻炼平衡能力的目的。

三、合理地利用器材,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

提到小学生平衡能力发展,就会联系到器材与平衡能力锻炼的场地,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来设置身体的各种活动,才能帮助学生达到平衡力锻炼的目的。之后,再通过身体动作的限制来达到锻炼学生平衡能力的目的。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不能抱怨缺少帮助学生锻炼平衡能力的器材,而是要充分意识到器械存放室中或在生活中实际上有很多可用资源,只要懂得去发现,就能有所收获。只要稍微开动脑筋,就能转变器材基本的使用方式,让每一种器材都得到拓展性的使用发展前景,如此才能合理地利用每一种资源来设计体育游戏活动。如引导小学生用头、肩等部位来顶沙包、顶塑料盘子、顶积木等,鼓励小学生连续向上拍打气球,不让气球落地等趣味性游戏活动,通过维持活?硬牧系钠胶饫创锏轿?持身体平衡性的目的,整个游戏的过程对学生反应能力的训练也有促进作用;或让小学生手拿水桶,平衡地走,水不可溢出桶外;也可在空旷的操场上搭建“独木桥”,鼓励学生从独木桥上通过等,均可取得意想不到的平衡力训练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逐一尝试“奇思妙想”,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3]这里简单地讲述了几种常见的器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体操凳

对小学生而言,体操凳是最常见的锻炼器械,小学生可以尝试在上面跑步与行走;也可以利用体操凳来完成一些简单的转体活动;也可以在上面简单地练习武术动作或者是技巧动作。如,教师可以举行一个小比赛,让学生在体操凳上开展金鸡独立的游戏(当然,需要教师在一旁保护),看谁坚持得更久。这样的游戏在帮助学生锻炼平衡能力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坚韧的品格,懂得只有坚持,才能取得胜利。

(二)实心球

由学生使用双手来完成俯卧撑,虽然这对小学生而言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必给学生制定硬性规定。但实心球的练习却可以通过不平衡的支持,满足平衡能力的锻炼。另外,让学生在实心球上尝试站立或者是完成简单的肢体动作,都能帮助学生锻炼自我平衡能力。

(三)毽子

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将毽子放置在身体的某一个位置上,然后让学生完成走、跑等动作,或者是放置多个毽子,让学生完成一些静力性的肢体动作,以达到锻炼平衡能力的目的。

(四)小垫子

安排每2人1组,在两人中间的垫子上放置1个球,然后由两名学生牵着垫子两端跑。利用垫子本身的特性,完成单脚路、跪姿等动作。比一比,哪一块垫子上单脚站立的人数更多等。

(五)S形平衡木

把平衡木按照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放置,使小学生站立在平衡木上,双手伸直,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行。

(六)跳跳床

跳跳床?π⊙?生多项能力的训练均有益。引导小学生站立于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后,保持膝盖呈弯曲姿势,脚后跟踢到臀部,多次重复训练对学生平衡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操作简单,且满足小学生年龄与性格特征。

器械室可以提供给学生锻炼的器材可以说是有限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只要教师懂得变通,那么就会有无数的器材来帮助学生锻炼其平衡能力。因此在设计中,教师要懂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然也会让学生自己来制定平衡能力锻炼的方式。这样的操作,不仅教师教学得更加轻松,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感受到自己制定的平衡能力锻炼方式对自我提升的实际效用,最终得到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发展[4]。

四、注重评价思考,深层发展平衡能力

在2011年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4个目标领域,通过平衡能力的训练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身体健康领域、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参与方面的发展,在社会适应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也能取得一定的发展。只有小学生感受到平衡,才能体会其舒适度。当然,平衡能力的锻炼,也有利于学生勇气的增加,同时通过训练也可以对危险进行估计,这样才能让学生合理地比较并判断自己的能力和目标。如果能够积累经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一种信任感,让学生更有信心,进而减少一些不当的行为表现。所以在体育游戏教学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契机,给予合理引导及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提升自我自信心与满足感,这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推动作用[5]。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除开必备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应懂得如何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通过独特的视角,来为学生设计出高效、贴切的锻炼手段。评价两字可以带来很多不同程度的激励,最主要的还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给予层次性的、差异化的评价,只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功”,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功,也不必伤感自己的失败,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锻炼方式。

小学生平衡能力的锻炼是将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相互结合的基础能力。考虑到运动中一旦出现损伤会对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心,对其体质健康发展带来影响,很容易让小学生对运动锻炼产生生理与心理上的障碍。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懂得利用游戏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不一定要学生必须达到怎样的目标,而应为学生制定一个方向,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必去刻意要求。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也愿意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去,同时,通过平衡能力的锻炼,也能让学生逐渐地找到自我,认清自己还是有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长期坚持,必然能使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活动的目的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洪霞.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作用与组织原则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6):85.[2]李秋兰.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166,168.[3]孙旭东.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3(4):35.[4]陈月荣.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2(7):236-237.[5]董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编辑 段丽君

第二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在体育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使用让学生步调一致的机械似操练的教学方法,像“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导致一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也吃不到”,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受不了”,大大抑制了学生学习与练习的积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相处的氛围上必定是和谐的。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要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完全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与学生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必须平等地对待和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这样才能建立起新教育形势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大胆地在学习中体验、创新、提高。要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沟通与交流。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蹲下和学生谈心,体贴、关爱学生,善于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多微笑、多表扬,表现出师爱的真情,克服过去学生惧怕体育老师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有了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极致发挥,从而为“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思想与心理基础。

二、改变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主动练习,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真正让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获取知识。”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形成“学会”到“学会学”的转变。例如传统的投掷内容的教学,如果让学生面对面站立进行投掷练习,几次练习后,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练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投掷练习,他们有的选择正对投掷方向的练习,有的选择侧向的练习,有的选择助跑投掷练习,更有一些喜欢游戏的学生展开了投掷游戏大战,个个练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同时注意合理的分组,注重孩子们的安全。实践再一次证明,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许多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既照顾到全体学生,又有利于学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与练习的伙伴,认为自由组合练习小组易形成“小帮派”,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这是由于我们总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和情感需要。在教低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时,我就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同学在一起。他们一起练习、互相纠正,共同交流与总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采用这种形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合理多样地变换教学组织形式,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1.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认知与练习的兴趣

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学习场景,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会变得高涨,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被激发。学习动力增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动作、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在三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我创设去“池塘郊游”的教学情境。在音乐伴奏声中,小朋友们来到“郊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各种自己想到的跳跃游戏活动,孩子们在创设的“大自然”氛围中学习、体会并练习小青蛙跳的本领,情趣盎然,兴趣倍增。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情景创设,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领学生观察、思考、练习,在学习模仿演练小青蛙的跳跃本领中,领悟并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通过情景教学活动,学生体会到了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学习效果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到了充分提高。

2.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

小学生是极其好胜的,对于各类体育游戏比赛他们往往乐此不疲,特别是当老师和他们共同作为参赛的选手比赛时,他们会异常地兴奋。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多的互动时空。

体育课堂教学期待着自主性教育,只有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与练,体育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有序、有乐、有趣、有健康,才能让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生命活力的“健康之泉”。

第三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段玉湘

赣州市于都县车溪中心小学 342300 摘要:本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和优良习惯,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等四个方面来探索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自主探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科学习的特点,以学生为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就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的一篇篇浅显生动的课文。由于课文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社会生活,注重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的事件,因而使学生们觉得具体而“亲切”,进而使他们在阅读课文时由感知语言文字而引发感知形象,进而产生联想等一系列形象思维。有关资料说明:人类的形象思维在6——13岁之间的小学生最擅长,因为其生理年龄特点及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正处于最富于想象和最敢于想象的年龄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要用学生最擅长的思维方式来教学语文,发掘语文材料的形象性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在想象中感知理解,在想象中放飞心灵,自由驰骋,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学习语文的快乐,诱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持久的内驱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目前的素质教学的实施依赖于课堂教学,因为只有课堂的教学才能培养小学生学习方式,才能够教会小学生怎样去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才能够使学生学会怎样去改造自然界,才能够让学生长见识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所以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教师体现教育思想与落实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载体。

近些年来,我根据教学新课标的要求,紧随时代的发展,在充分学习和借鉴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构了自己的教学新模式。那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语文教学模式,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熟读——教师对学生在熟读中产生的问题和教学要点和难点进行梳理汇总,师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拓展教学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可以让学生说明文章学习的目的,教师进行整体汇总——反馈练习,用问题、习题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巩固运用。

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先行学习,找出问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学会深入理解、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在教师的“诱惑”引导下,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作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学习的习惯,逐步转变学习方式。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和优良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更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友善的品质、以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和人格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每堂课都在学生自学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学习小组讨论与交流的有关自学文章的情况。一是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发言。二是让学生发挥各自擅长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有角色朗读的,有分角色表演的,只要是学生能够擅长的我们都来,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成员的思维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人际智力在合作交往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三是发挥学生天生好动、学习认知事物快的特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学习知识的成功与快乐,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四是进行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五是在交流谈话中扩展学生自己的思维想象空间,在互动中形成乐于表达和善于思辩的习惯。

四、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目前,由于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大前提下教师们的努力方向。一是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虽然活跃,但是认知水还是很低的,所以让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进行学习可以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分层次教学。我们知道新时期的学生由于都有自己的个性,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家庭环境也有差别,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同时推选成绩好的学生做小组长,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其他组员的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三是在网络较为发达的今天,可以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或自己动手建立教学网站,在网站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等,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驰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更浓了。四是情景设置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创新教学激励机制。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发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业绩。按照这种思路,我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把教学工作和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即使学生有缺点和问题也不要对此进行说三道四,而是要先进行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六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等互动活动和视听手段来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课件的声、光、电、动漫等足以激发学生爱好和兴趣,进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思维与智力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总之,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是要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创新人格、创新精神,最终使他们具备不断获取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

第四篇: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多渠道多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想,塑造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逐步得以培养。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随着体育教育体制和理论体系的变革,目前的体育教学仍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笔者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点肤浅的认识,望能与同行商榷。

1、教师教法要创新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激活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是创造力的核心。任何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可能不采用一定的方法,只是由于学识、经验、风格不同,往往拘囿于某种特定方法罢了。教师一旦陷入某种缺少变化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去,就会严重束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优选教法时,应首先研究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投入在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屏弃传统教学观念,勇于革新。

1)、创设教学情景,诱发学生创新“灵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少年儿童的学习活动,是通过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与自身活动中的自主性来进行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活动对少儿的心理因素发生作用,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才会寻找自我发展的途径。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要在教学中正确应用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不同的情境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置身“景”中,不自禁,从而产生“灵感”,进行创新。其过程是“设置创造情景——好奇感、新鲜感——诱发创造灵感——激起创造力”可针对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天性,有意识地利用故事中的情境、语言的描绘、色彩的刺激、赛场的安排等多种形式,去诱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2)、运用创造性游戏,提高学生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对一个人的创造性活动有促进作用。创造性游戏是人们根据周围条件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靠游戏者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自主性。因游戏具有娱乐性、竞争性等特点,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

“情”。在课堂上,它依充分体现参与者X人造型”游戏,“一次锻炼。

2、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用左脚支撑的各种跳跃动作、摆动、踢腿、左手运球、投篮、打乒乓球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是右脑的开发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面思考、探索、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墨守陈规,对某些知识、概念、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像,提出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新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这样,学生通过对事物内部本质属性的比较,思维的光点在各事物多角度的本质上游弋,就能增强识别能力,达到“从这一点想开去”,从而产生思维的顿悟和灵感,迈向创造性思维的境地。为此,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要“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基本方法。

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教育理论发展动态,研究自身,研究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第五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创新教育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要营造有利学生思维素质提高的氛围和环境

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性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氛围和环境,对于学校来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性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营造出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环境。这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全面激活学生主体思维的氛围和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爱护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心、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辩证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发学生的禀赋与潜能,对他们的创新成果给予积极肯定和扶持,鼓励他们努力探索、努力发现、努力创造。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倡导、推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以身示教,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的效仿者。教师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己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关爱学生,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自觉地正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禀性和潜能的充分开发。

三、强化教育教学活动

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科学思维训练体系,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向全面发展的方面健康发展,各方面的教育应当把关注和改善学生的思维状态作为共同的着眼点。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因此,在数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动,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手工制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青少年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的,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创设激发想象力的氛围,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3、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志

自我意志是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学生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

4、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奋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新潜能的开发。

5、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对科学有浓厚兴趣,从科学研究中感受到无穷乐趣,才坚持不懈的研究,创造了巨大的科学价值。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适当的思维训练,揭示思维方式演进的规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目的。

所以说,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是为学生的主体思维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条件。经过学校、教师的努力,必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出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利局面。

下载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平衡能力的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平衡能力的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漳州市龙师附小 施婧 发表时间:2011-10-11 9:37:54 访问次数:1287 新课程十分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

    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南漳县东巩镇太坪完小王培好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育人功能。而要学好科学课,就必须多观察、......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 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摘要】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新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文中结合高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中学 黄丽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史洪军王凤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 学科,从生活中引出材料,通过实验探 究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和原理,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途径。随着......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素质教育理念与模式已在我国实行多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教学思想的地位有所动摇。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被打破,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素养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当前“十三五”规划中的最大亮点之一,创新作为五大理念之首,在各项政策的部署中也是处处可见其踪迹。本文围绕当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