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

时间:2019-05-15 03:2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

第一篇: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

目 录

摘 要 关键词

一、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1

(一)客观因素………………………………………………………………1

(二)主观因素………………………………………………………………2

(三)外部因素………………………………………………………………3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小学生的学习风格的相互作用………………………3

(一)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其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影响…………………………3

(二)学生多样的学习风格是教师改进教学风格的力量源泉………………4

(三)学习风格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4

三、养成有效、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6 结 语………………………………………………………………………8 参考文献………………………………………………………………………8

摘要:教师的教学风格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备受关注的议题,它同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起,成为近些年来影响小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已经有多位专家学者探讨了教师教学风格问题,但针对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业的影响这一话题却很少涉及过。

关键词:教学风格;影响因素;学业成绩

前 言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和追求形成的、并逐步完美的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观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技巧、教学作风、教学效果等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点与审美风貌。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仅仅对教师自身教学活动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所教授学生的学业成绩乃至身心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其价值观念,对教学过程诸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和方法等)的偏好性和习惯化的方式。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于教师对各种教学元素的选择与组合方式。[1,2]

教学风格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与行为品质的总和。分析教学风格的结构对于深入了解教学风格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罗宾逊(Robinson,1986)将教学风格区分为内容为中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两类。[3]蒂尔伯格和希牡利(Van Tilburg & Heimlich,1994)定义了两个主要的维度来描述个人的教学风格:敏感性(sensitivity)和包容性(inclusion)。[4]敏感性表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关心学生的满意度的程度。包容性维度定义为将所有学生融入各种学习过程的能力。

近几十年来,在分析教学风格结构的基础上,研究者考察了可能对教学风格构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埃文斯(Evans,2004)研究用综合—分析维度测量教师的教学风格,发现年龄与性别对教学风格有显著的影响。年龄大的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综合性风格,而年龄小的教师表现出分析性风格。男教师表现为综合性风格,而女教师往往是分析性风格。同时,他发现教师教学课程类型与教学风格无显著关系,不同课程的教师表现出各种教学风格水平。[5]

安得尔斯(Endres,1992)等人的研究分析了杂志写作课的男女教师的风格差异,结果显示,男女教师的教学风格是类似的,并无显著差异。还有研究指出,女教师倾向于结构化的教学风格,而男教师倾向于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想法、话题和有挑战性的想法。雷克(Lacey,1998)研究指出,在教学风格的敏感性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在包容性维度上,男教师显著地低于女教师。[4]

一、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学校类型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众所周知,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特殊产物,两类学校在师资力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考察两类学校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的差异时发现:两类学校的教师在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两个因素上存在差异。总的来看,重点学校的教师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控制力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同时强调以各种训练方法加强知识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些特征实际上说明了重点学校是以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风格。普通学校教师的教学风格则表现得相对中性一些,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度相对较低,强调利用情绪调动课堂气氛。造成这方面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两类学校长期形成的校园文化对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发展构成了影响。

2.教育阶段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三个教育阶段划分的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特征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导致中小学教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本次调查发现小学、初中与高中教师在知识训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三个教学风格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看,小学教师倾向于营造情感丰富、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视以各种形象的方式传授知识,强调训练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非常高;初中教师偏好严肃严谨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心的程度较高;高中教师倾向于严格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中心的程度最高,同时也最强调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教育阶段对教学风格的影响,实际上反映了各阶段的学习者的身心特征与教育目标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二)主观因素

教师对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执着追求和努力探索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 最活跃的因素,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没有执着的追求与探索、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清醒的自我意识和顽强的科学研究精神,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必 备条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注重反思教学,及时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性别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4,5]关于教学风格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争论较多,但本次调查并没有发现男女教师在教学风格的任何一个因素上存在差异。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样本中男性的比例过小,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小学校教学的高度求同性造成男女教师在教学风格上趋于一致。但是笔者也发现男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性大于女性教师。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学骨干教师人群中,男教师比女教师独立性更强,更有主见。[7]可能由于男女教师在人格上的差异造成他们在教学风格离散程度上的差异。但是,雷克等人(1998)的研究结论却相反,他们发现男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的差异性要显著地小于女教师。[4]

2.教龄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教龄反映了一位教师的从业经历,有研究指出教龄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态度、教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5]笔者也发现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在知识训练、学生中心、体系形象三个因素上出现了几乎相同的趋势,即因素得分随教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随教龄的增长而减缓,最高教龄组(21年以上)略呈下降趋势。教龄对教学风格的影响,一方面与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教学风格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突出地表现为教师通过反思积累经验,新经验在量的方面的积累会使原先的风格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风格。[8]

3.教学科目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基本上相对固定地教授一门课程,教师主讲的科目是教师之间的最明显的差异。但是本次调查并没有发现由于教师的教学科目不同,导致他们的教学风格存在差异,特别是文科与理科教师在教学风格的六个方面特征基本一致。这一结论与艾文斯(2004)的研究结果相符。[2]教学科目与教学风格之间的关系说明教学风格与所教内容无关,而是更高层次的形式范畴,相同科目的教师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而不同科目的教师也可以形成相同的教学风格。如果能进一步证实同一位教师在教授不同课程时,依然保持相同的教学风格,则进一步证明了教学科目与教学风格的关系。

(三)外部因素

1.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

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采用串讲、背诵、评点等方式方法,要求教师教态庄重、讲述翔实、治学严谨,这就决定了在封建社会中宣讲成为其主要的教学风格。当代社会,一方面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了各种教学风格。

2.教学内容也是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说来,理科的教学内容倾向于“理智型”的教学风格,文科的 教学内容倾向于“情感型”的教学风格,同样,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同。例如,特殊学校的教学风格会明显不同于普通学校。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风格也会因学生的年龄大小、知识面宽窄、能力的强弱而不同。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小学生的学习风格的相互作用

(一)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其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影响

1.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其学生的学习风格起指导和支配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小学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对学生已有的学习风格的丰富和发展起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第三,对学生已有的学习风格的丰富和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到包括生理要素及个性发展水平的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但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的教学风格是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所起作用是非常关键的,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教学风格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地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疑对学生的学风和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严谨风格的教师会培养出一丝不苟的学生。导演型风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会有一大批独立型学习风格的学生伴随左右。持有一定教学风格的教师总是调教出与之相匹配的学习风格的学生。

上述,在学习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教学风格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而如果学生在师从某一教学风格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学习风格这一问题,则须着眼于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是否匹配、学生的适应能力如何以及教师对教学风格的驾驭能力等三个方面。

2.将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相互作用的这一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应重视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一方面应遵循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相匹配的原则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有序的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提高成绩;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掌握丰富多样的教学风格,根据教学情境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学业成绩单提高。推进教师评价多元化,不应把某种单一的教学风格作为样板硬性推广。

小学教师应提高对教学风格的调控意识水平,塑造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以满足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的需要,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小学生能倾注更多的精力在课堂上,立志于学业成绩的优先。

应重视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正确评价和解释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轻易或武断地仅评考试成绩判定学生学业能力的优劣。相同的努力程度、相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条件下,因学习认知风格不同,学业成绩会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的学业成绩差异是正常的,正确理解这种正确的情况分类可以以更加有效飞方式来认清小学生学业成绩的优低,从而区别平等对待,有利于鼓励其学习的提高。

应教育小学生注意发展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认知风格,使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匹配,所谓跟着教师的引导走,更有效的搞好自己的学业成绩。

(二)学生多样的学习风格是教师改进教学风格的力量源泉

教师自身的自觉追求和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促使教师改进自身教学风格的直接动力却来自其学生。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多样性总是迫使有工作热情的教师深刻研究每位学生的具体特点,统筹考虑学生的总体特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否适合、。教师要想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就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小学生提供更满意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所以,学生多样的学习风格是教师改进教学风格直接动力。

另外,学生多样的学习风格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正如教师在形成教学风格初期以自己的学习风格为基础一样,教师在改进和丰富自己的教学风格过程中,来自学生的因素成了不可缺少的源泉。

(三)学习风格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世纪 50 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就学习风格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学习风格与学习环境、学生人格特征、性别、专业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另外,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学习风格与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关联,成功的学习是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相适应的结果。

Keirsey1998的研究显示,不同个性和气质的人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类型:视觉

型学习者喜欢通过文字、图片等视觉刺激手段来获取信息;听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听歌曲、诗歌等听觉刺激来获取信息;触觉型和动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动手操作性的活动。Oxford1991研究发现,与人格特质有关的学习风格对学习活动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情感外露、健谈好动,喜欢交互性的课堂活动,乐于与同伴协同学习;而内向型的人稳重寡言、不善于与人交往,喜欢独自学习或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一起学习。

研究还发现,不同专业背景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风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BibermanampBuchanan1986发现,会计、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于市场、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Matthews 等人1994认为,理科专业数学和科学的学生偏好应用性质的学习风格而文科专业人文、社会及教育等学科的学生更侧重概念性质的学习风格。关于学习风格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另外,有学者对学习风格的形成进行研究时指出,学习风格直接或间接受到文化、风俗、家庭和学校以及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施教。

在学习风格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中,邓恩夫妇的贡献最为突出,并得到美国教育界的大力支持。他们发现,结合学习风格理论进行的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帮助低学业成就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研究显示:当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相匹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风格后,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学习的态度和对事物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他们学会了学习、爱上了学习;并且他们更容易掌握学习方法,去记住新的、难度大的复杂的信息。

大量研究揭示,学业成绩与学习风格具有重要的关联性。高成就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低成就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高成就学生相对于低成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学习动机均较强,较少依赖外界和班级环境。Collinson 等人(2000)在对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时发现,低成绩者更喜欢正规学习环境,而高成绩者更喜欢独自学习。Guild(1994)在对大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进行研究时发现,某些特定的学习风格会使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有不同反应。另外,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存在差异。

虽然在许多研究中,学习成绩与学习风格的关联性得到证实,然而,CezairJoan A(2003)使用 Kolb 的学习风格量表在对 297 名大学生进行学习风格与学业成绩的研究时发现,学习风格与学业成绩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另外,有关学者在教学环境与学习风格的匹配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当教学环境、教学安排和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易获得成功,并改善低学业成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三、养成有效、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外部环境、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诸多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教学法。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重要的是依据自身的特点,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特长的比较稳定的教学风格,千学万学,都应在自己的风格基础上不断完善变化,如此,才能在教学上教有成效。

如果我们回忆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也许我们已记不清老师教给我们的那些知识,但对老师的教学风格一定记忆犹新。也可以说留给我们记忆深刻的都是那些风格鲜明、特点突出的教师。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使其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个性化特征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主要通过能够影响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的教学态度、教学语言、调控方式、结构艺术和场景形象等表现出来。如有的教师语言风趣,富有幽默感,课堂气氛活跃;有的教师善于设疑,循循善诱,启发诱导;有的教师善于思考、思维活跃,勇于创新;有的教师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语言有逻辑说服力;有的教师知识广博、旁征博引,视野开阔等等。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重要标志,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不仅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加速专业化成长的进程。所以,教学风格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乃至教育职业生命发展的重要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呢?

第一,教学风格的形成必然是建立良好的师德和职业精神、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的基础上的。

教学风格本质应该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艺术,这种教学艺术的基础正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础性的条件,那就是,必备的良好师德和职业精神、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只有这几个条件都具备,并通过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也能融合成具有良好个性特征的教学艺术,即教学风格。所以,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就必须首先在加强师德修养,培养职业精神,不断拓展专业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不断加强基本功和教学技能上下足功夫,提升综合素质,为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教学风格的形成必须通过长期的积累以及不断的探索创新来实现的。

每一位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之初,往往只能把重点放在专业教学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的掌握上,而对于教学风格只能是向老教师或其他教师进行模仿,这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基本阶段。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自身就会不断反思、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不断创新。在教师超越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后,伴随着教学艺术性的增强和个性特点的不断突出,教学影响力和教学魅力会越发突出,最终就会形成自身独有的教学风格。

第三,教学风格是相对稳定的,更是在动态的和不断提升、改进和发展中完善的。

一位教师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那么这种教学风格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在一定时间内,表现为一种基本的风格特点。但是,随着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对教育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那么这种教学风格也会体现一种动态的趋势,会在原来的风格基础更加完善和升华,所以说教学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提升和改进的动态过程,教学风格贵在不断的改进提高乃至升华。

结 语

教学风格应该是属于个人所具备的特质并以一定的方式来体现的。

某种教学风格不一定属于某个个人,但某个个人必然要具备适应他自己的特质并属于他自己的教学风格。所谓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就是一定要在某些方面达到超越别人的程度,仅为个人所拥有。这就是说教学风格也应与教师的个人素质、个性特征、个体经历、个人认知相结合,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扬长避短,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当然,这种教学风格也必然以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些方式可能是语言、行为、思维、特有的教学呈现和组织方式等不同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表现方式。

个人认为,教师要想形成个人独特的有益的教学风格,首先必须对教学风格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懂得实现教学风格的基本手段,把握教学风格形成的各个阶段与环节,深入实践、积累实践、长期坚持、不断创新,那么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Heimlich,J E,Norland,E.Teaching Style:Where Are We Now[J].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No.93,Spring 2002:17—25.[2]刘和平.教学风格辨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2):107—110.[3]Robinson R.Egography Teachers Reflections on Their Teaching abou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986,18(4):409—427.[4]Lacey,C H.A Study of the Teaching Styles of Male and Female Professors[A].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Women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Z].Lincoln,Nebraska,USA,October 11—12,1998.[5]Evans C.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Teaching Style[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4,24(4):509—530.[6]汪小琴,等.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4,(1):69—70.[7]练国铮.教学风格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3):55—56.

第二篇: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泉水镇旧州小学 宋 莹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既与职业有关,也与个人有关,还与社会大环境相联系。

(一)职业因素。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及职业的低创造性,使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1.外在的期望。从古到今,教师被认为是最崇高的职业。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当今培养跨世纪人才,无不体现教师的神圣和伟大。然而在当今多变的社会里,价值趋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因而也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2.角色冲突。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如果教师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期待不能顺利地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单就教师的职业角色来说,就有多种,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集体的领导者、朋友与知已、心理治疗工作者等等。因此,教师在各种不同的人们心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出现角色冲突及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成功具有不可确定性,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会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4.职业的低创造性。教与学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一种能动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的教育与教学应有较高的创造性。而在教学实际中,有许多原因限制

了这种创造性的发挥,如,封闭的教育系统,使学校教育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再如,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在拼命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的压力导致了教师身心的疲惫状态。

(二)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很大影响

1.教学情境。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EA)的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的3/4教师认为,纪律问题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管理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原因。目前,学生的问题行为日益严重,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教师工作的评价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如以各种“率”作检验教师的标准,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不科学、奖励与批评机制不建全,各种考核、评比增多,等等,也增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量。

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人际关系网的一个结。比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如果教师在这个关系网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就会使教师心力交瘁,导致倦怠的产生。

2.组织气氛。研究显示,缺乏校长的支持乃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教师常抱怨学校领导过于缺乏同情心、孤立、官僚、无效能。有的研究发现,缺乏欣赏与支持性回馈乃是助人工作者的重要压力来源。

(三)个人因素

1.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A型人格特征的人较易导致倦怠。A型人格特征表现为极端的挑战性、争强好胜、力求把握环境、时间观念强、急躁等。B型与此相反。研究发现:A型与B型的人在应激反应的多项变量上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焦虑、疲劳、心理症状、健康指标、角色过度负荷和物质冲突上,A型性格都比较明显,这些表现与倦怠的征兆有很高的相似性。

2.对社会能力的知觉也是影响倦怠的因素。助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如教

师、咨询人员等,他们所需具备的能力与一般行业的工作不同。助人工作的对象是人,因此特别需要与人互动的人际关系能力,即所谓社会能力。

专业人员倦怠的发生,取决于下列两个原因:①是否能觉察到当事人(clients)的问题因个人的处置而获得显著的改善。②助人目标是否达到。如果专业人员能知觉到当事人,因自己的处置有所改善,则会增加他的胜任感,进而提高其助人的动机。如果预期目标不能达到,专业人员将其全部原因归咎于工作本身,那么就容易产生倦怠,因而降低助人的欲望。由上述理论可知,教师产生倦怠的原因,在于教师能否知觉到学生的问题因其努力获得改善,以及教师协助学生的目标是否达到,如果教师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效果或无法达到目标便容易产生倦怠。例如一个老师在新学年接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开始时立志要把这个班带好,但经过长时间努力以后,无效果或效果不显著,那么教师就容易产生倦怠。

(四)社会因素。教师工作倦怠是个人行为,但造成的原因也与社会因素有关。

1.社会的巨变,使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给人以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于是在选择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焦虑与痛苦,使情绪发生变化,加上现实中生活条件的不理想,如工资待遇低,住房难、负担重、压力大等矛盾,使教师心理波动较大。

2.群体关系也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教师职业心理。某些教师在群体中与人的关系不够融洽,人际关系紧张,使教师产生压抑感和无归宿感,因此有的教师不能愉快地从事工作。

3.社会支持系统。教师也是人,在遇到困苦时,能得到各种帮助,就能缓解教师的不愉快,减轻工作倦怠感。对教师的帮助应有多种支持形式,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第三篇: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于教师的人格要求教学风格,可能超过对任何人,而人文素养教学风格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征。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师生关系、情理取向等维度上因不同赋值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的总体特征,是教师个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教学风格在教师专业自我观照下形成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显著标志。长于反思、善于创造和止于欢乐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依据。

一、教师教学风格的内涵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其价值观念,对教学过程诸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和方法等)的偏好性和习惯化的方式。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于教师对各种教学元素的选择与组合方式。

教学风格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与行为品质的总和。分析教学风格的结构对于深入了解教学风格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罗宾逊将教学风格区分为内容为中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两类。蒂尔伯格和希牡利定义了两个主要的维度来描述个人的教学风格:敏感性和包容性。敏感性表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关心学生的满意度的程度。包容性维度定义为将所有学生融入各种学习过程的能力。

二、教师教学风格的类型

(一)理智型教学风格: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讲授,不仅学到知识,也受到思维的训练,还受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二)情感型教学风格: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将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心、教导和期望之中,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的信赖。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扣人心弦,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引导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训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价值。

(三)自然型教学风格:教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而谈,细细道来,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获得知识。教师讲课虽然声音不高,但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犹如春雨渗入学生心田,润物细无声,它虽没有江海波澜的壮阔,却不乏山涧流水之清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

(四)幽默型教学风格: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一种恰如其分的幽默,引来学生会心的微笑,如饮一杯甘醇的美酒,给人以回味和留恋;哲人的警句、文化的箴言不时穿插于讲述中间,给人以思考和警醒。听这样的教师讲课,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和笑声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智的训练,变机械学习、被动模仿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言,这是一种值得着力陶铸和追求的教学风格。

(五)技巧型教学风格:教师讲课精于教学的技巧,充满着机智,各种教学方法、技巧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并丝毫不带有雕琢的痕迹。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构就像一种设计好的程序,过渡自然,组织严密,搭配合理,有条不紊。讲解、分析、论证时,思路清晰;提问、讨论、练习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透彻了解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和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

三、教师人文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影响

(一)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的完善

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健康人格。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由于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着是一个“认知体”,把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扩展学生的知识内涵作为基本目标,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无视表达热情。因而导致许多学生缺乏一定的公德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在校内和校外呈现“两面人”现象。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灵魂的缺失,它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因此,追寻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目标的明确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的树立远大的目标。反之,一个没有深厚人文素养,举止猥琐,语言粗俗,庸俗无聊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没有恒久引力与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历史上的杨昌济之于毛泽东,闻一多之于臧克家,沈从文之于汪曾祺,鲁迅之于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伟大的教师,永远会让他们的同样伟大的学生铭记不忘,学生的成功为这些伟大的精神导师的人生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因为,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的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三)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效果

第四篇:初中英语教师 教学风格

新课标更注重英语教学要面向学生全体,立足于教与学个性化的真正形成,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探索新概念英语教学之风格。

一、以自己的风格培养有风格的学生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一直重知识轻能力,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灌输,却忽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教师一手拿教材,一手拿“教参”,讲练不分家,根本不考虑英语学科的独特性。

如今,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所以,当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如何学,如何科学地学,如何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具有永久性指导意义又能不断完善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学有成就,更重要的是将对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深造及走向社会后的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二、新课标下英语教学风格的实践性内涵

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规范字词、语法及英语修辞方法,甚至也可以规范思考英语知识的逻辑性,但我们决不能让每个学生依托老师的框架把学习和思维均达到整齐划一,我们必须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拓展思维和独立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教材视为一部固定的机器,而是要经过教师精心策划使之变得丰富多彩、姿态万千。每一篇英语课文甚至是每一句话都允许按照规律来显示师生自己的理解,体现放权观念,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做的老师不做。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养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不该也不能拘泥于考试命题和标准化答案来教学,而应重在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中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长能力。根据新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及时举办如朗诵、唱歌、演讲、讲故事、表演、英语角、办英语墙报、展览等活动,给学生以展现自己的机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学案。在课堂整体过程中学生“画龙”,教师“点睛”,然后在“自学”和“共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比如:精选课中就出现的重要词、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练习,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对问题思考上,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特点,通过提问、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角度思维,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方法训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主体

旧的教学模式一直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常常会产生“高分低能”现象。而如今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为学生在教学中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途径和手段,并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教学的成败就在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教学风格的感染力度。当代的教师必须自觉地、不断地追求科学的教育教学风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第五篇: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我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与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的认识,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导向、奖惩机制等,作为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说,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教育的宏观重视,社会对教育的尊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良好政策导向,这些都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学校的工作氛围,领导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制度建设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学校是否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成长氛围,是否制定目标规划、明确教师的培养要求,是否实行民主管理、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否建立多种渠道、关注教师的成长,等等,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个人因素。

个体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教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对于职业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和动力,教师应对教育改革挑战的态度和能力,是从根本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我觉得缺少发展空间和发

展追求,可能是问题中的问题。促进中小学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下载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范文

    新课改情境中教师权威的影响因素 摘要:教育必须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权威存在于教师这一方面,教师如要良好地履行教育者角色就必须具有相应的权威。新课程实施后由于传统的知识......

    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管理研究方法论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讨论报告书 学 院: 题 目: 研究对象: 组 别: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指导教师:二O一二 年 十 月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讨论......

    教师教学风格简介集锦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集锦 发布时间:2012-05-30 08:57:55 来源:陈仓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集锦 (一) 刘刚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

    影响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因素分析 刘江

    影响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的因素分析 陕西商南县高级中学 刘江 我国现有中小学教师1000多万,他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十大因素

    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十大因素 一、教师的待遇------即工资、福利、保险。政府要想使教师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指数,政府就应该使教师的工作水平、福利、保险真正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毕业论文)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摘要: 教学风格是教学经验的一种外显性表现,是一种相对稳定并且规范的稳定性表现。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更加需......

    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目标队李涛 我认为,导致执行力不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态度问题。在执行落实中应付了事,“不作为”,“混日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因素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明确的价值观。是在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涵盖企业各个方面的管理准则和思想体系。企业文化主要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