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 案
郭
建
政
汝州市第三高级中学 二○一○年十一月
-0
爱”之旅吧。
二、明确目标
[展示目标,学生齐读]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著作《爱的艺术》;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3、尝试对生活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理性思考。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抓观点、找依据、理结构、做评析)的解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学会感恩,学会博爱,激发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的激情。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画出标志文章内容层次转换的关键性语句。
2、请学生根据各自画出的关键句小组讨论,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义。
3、小组代表就文章层次内容发言,师生共同修正明确。[老师简要板书] 【明确】关键句:
1、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2、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 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一)一个人的爱的能力的发展。(1—3自然段)
这一部分以年龄(时间)为序,阐述了婴儿、幼儿(八岁以前)时期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阶段——逐步产生“被人爱”的体验;儿童(八岁到十岁)时期,开始从“被人爱”到“爱别人”、“创造爱”的转变;少年时代,最终克服自我中心,摆脱自恋,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二)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8自然段)
④人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⑤⑥⑦母爱与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⑧母爱与父爱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三)结论: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9、10自然段)
四、研读探究
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歌颂父爱、母爱吗?
【明确】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通过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对母爱、父爱的不同需要与体验的剖析,阐述孩子在母爱与父爱的浇灌下成长、成熟的过程,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2、文章的题目改为“父母之爱”是不是更好?
【明确】改为“父母之爱”看似更加简洁,但是,它只能包含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包含文中关于孩子“爱的能力发展”“爱唤起爱”“爱的对象的发展”等内容,忽略了孩子对父母的爱这一方面,远离了“人怎样成长为一个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人”这一主旨。
3、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齐读),你怎样理解作者说“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是“天真的、孩童式的”;又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是“不成熟的、幼稚的”;而说“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是“成熟的”?幼稚与成熟两种爱的区别在哪里?
【明确】“我爱,因为我被人爱”这是一种感恩、回报的爱,“被人爱”是原因,“爱人”是结果。因为被人爱,所以我爱人。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所以作者说是“天真的、孩童式的”,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爱人”是原因,“被人爱”是结果。因为我爱人所以我被人爱。先付出再获得,是对爱成熟的理解,体现的是“自信”;“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这是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功利的、自私的爱,所以作者说是“不成熟的、幼稚的”,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相互的爱,体现的是“仁慈”,所以作者说是“成熟的”;这两种爱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指向自我的“小爱”,而后者是指向他人的“博爱”。
第二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并划分文章结构。
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你们对父爱与母爱的感受是什么?(生答……)是的,关于对父爱与母爱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母爱是细腻的,父爱是粗犷的;母爱着眼于现在,父爱着眼于未来等等。而这些感受都是具体的和感性的。美国哲学家弗洛姆又是如何从理性的高度看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弗罗姆,美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作品有《爱的艺术。》
(2)此文选自作者《爱的艺术》一文,那么我们现在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在《爱的艺术》一文中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弗罗姆观点,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情感,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
(3)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上述的抽象观点呢,这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好,我们首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找生分析题目有几种爱的形式)(4)提问文章结构.一、(1~3)体验母爱;
二、(4~7)感受父爱;
三、(8~10)完善自我;
(5)这三种爱在文章当中是如何分布的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请同学思考,第一部分写了几种爱?以谁的爱为主?(两种爱,母爱和孩子的爱,以孩子的爱为主),好,现在我们就看一下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对爱的意识与态度的特征:
刚出生阶段(婴儿期)
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
8岁以下(幼儿期)
有被爱的意识,被爱的反映是感谢和高兴
8-10岁(童年期)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取爱
少年时期(成长期)
开始唤爱和学习爱别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时期(成熟期)
成熟时期(成熟期)
(中间第3段穿插问题,你第一次送给父母了什么礼物,是几岁?爱比被爱更重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提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答:盲人夜行点灯的故事----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即自己免被他人撞;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等等)由此可见,上述的图表说明了弗罗姆怎样的观点,(明确: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情感,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
(6)孩子的爱,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呢?请同学看文章第二分,找出依据(第四段第一句),通过文章第八段我们得知,孩子在6岁的时候就需要父亲的权威与指引。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呢,为了理解这种变化我们必须在本质上区别父爱与母爱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在第2、6、7段找出父爱与母爱的特点及其积极面好消极面。(生回答),特点与区别:
母爱
无条件。祝福、和平,不用为此努力。
自然世界。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爱
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
思想世界。法律、秩序、纪律等
优缺点
母爱
伟大,渴求。不需努力,无需赢得
父爱
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
必须努力,否则会失去。(7)面对上述母爱与父爱,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达到什么高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第9段,找出依据(第一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完善自身,达到这个高度呢?
①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②树立起两个形象。
③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学会自立。
④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理智和判断力上。
(8)学到这里,谁能告诉老师该如何建立一个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基础呢?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第10段。
(9)到此,我们已经梳理了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问:母爱真的是无条件的吗?父爱真的是有条件的吗?针对父爱与母爱,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面对母爱,我们应该成为健康、善良、快乐、有安全感的人。
面对父爱,我们应该成为有责任感,坚强、理性、自立、大有作为的人。
(11)文章题目为何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为何不叫《父母对孩子的爱》?(相互的)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相互的,昨天我们享受父母的爱,而明天我们要把这份沉甸甸的爱回馈给我们的父母。那么现在就请同学谈一谈你学习此文的感受。可结合你生活中做的或对或错的事情谈谈你今后将如何孝顺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世间最不能等之事便是行善和尽孝”
满文军《懂你》和刘和刚的《父亲》)
(12)以上都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回馈,那么此文还讲了孩子的爱,那么作为我们应如何去应该去完善爱的能力呢?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
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
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
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
对一件事了解得越多,爱的程度就越深。
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德.哲学家巴拉塞尔士
(13)教师启发引导语: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3、布置作业
弗罗姆理性的阐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会我们爱的艺术,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吧,先从我们最亲的人开始:给亲爱的父母或家人写一封信然后读给他们听。
第三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柳永的<忆帝京>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靠小枕拥薄被,独卧帷中。渐凉天气触动起,离愁、别绪。辗转无眠数更声。几度卧下又坐起,无论如何睡不成。一夜长似三秋。
也曾想,掉转马头往回走,又怎奈,已踏征程不能行。万种想法,寻千条路,条条都受阻,百无聊赖,只能去承受。即使,一生一世不相忘,把你永远系心上,也不能,报答你,情深似海义如山
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起句写初秋天气逐渐凉了。“薄衾”,是由于天气虽凉却还没有冷;从“小枕”看,词中人此时还拥衾独卧,于是“乍觉别离滋味”。“乍觉”,是初觉,刚觉,由于被某种事物触动,一下引起了感情的波澜。接下来作者将“别离滋味”作了具体的描述:“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空床展转,夜不能寐;希望睡去,是由于梦中也许还可以解愁。默默地计算着更次,可是仍不能入睡,起床后,又躺下来。区区数笔把相思者床头展转腾挪,忽睡忽起,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了。“毕竟不成眠”,是对前两句含意的补充。“毕竟”两字有终于、到底、无论如何等意思。接着“一夜长如岁”一句巧妙地化用了《诗径·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句意,但语句更为凝炼,感情更为深沉。这几句把“别离滋味”如话家常一样摊现开来,在质朴无华的词句里,蕴含着炽烈的生活热情。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在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也拟待、却回征辔”,至此可以知道,这位薄衾小枕不成眠的人,离开他所爱的人没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为“别离滋味”所苦了。此刻当他无论如何都难遣离情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另一个念头:唉,不如掉转马头回去吧。“也拟待”,这是万般无奈后的心理活动。可是,“又争奈、已成行计”意思是说,已经踏上征程,又怎么能再返回原地呢?归又归不得,行又不愿行,结果仍只好“万种思量,多方开解”,但出路自然找不到,便只能“寂寞厌厌地”,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最后两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包含着多么沉挚的感情: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但看来事情只能如此,也只应如此,虽如此,却仍不能相见,那么必然是“负你千行泪”了。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全词彼此相思的意脉,突出了以“我”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轮中秋月,金色流光浮动,像飞天明镜,经精细打磨。高举酒杯,借问嫦娥:白发披头,青春背我,奈何!乘万里长风,凌空而下,收拾山河。
砍去月中枝叶婆娑的桂树,人们说,洒向人间的月光会更亮更多。赏析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第四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前系统部分
一、标分析
《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论述类,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二、教材分析
这篇是从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从而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篇是第四模块第三单元的精读。这一单元的六篇是随笔、杂文,属于论述类。具有思想深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时,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教师,要努力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是伦理学方面的随笔。父爱与母爱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经验等。
学习这篇,首先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看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体味关键语句、难点语句的含义。还可以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评价。对于作者的观点,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三、学生分析
记叙能力、说明能力和议论能力是中学生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初中生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相对较弱,而高中生在初中基础上逻辑思维逐步增强。初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说明能力,而高中在培养学生记叙能力、说明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记叙、说明、议论能力获得协调发展。而在整套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议论文只有两个单元。这个单元作为首先出现的议论文,意义非比寻常。针对学情,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将作这样的设计。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能力、方法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1先粗读一遍,“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即可
2、再想一遍,想的旨意、结构层次。
3、细读全文,直到的哪些地方应当特别注意,应该深入揣摩。
4、再细读一遍,咀嚼、消化。要深入体会含蓄蕴藉的意思,要透彻理解精微细致的情境,要领略议论臧否的分寸。
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理解、探究和评价作者对父爱与母爱及人理想人格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初步激发学生培养健康而成熟心灵的激情。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清的思路,对进行结构分析。
难点:对父爱与母爱本质的理解及部分关键语句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
点拨法、问题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七、教学用具
Ppt
堂系统部分
前探究部分
前有感情地朗读文
2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了解作者弗罗姆。
3思考以下问题:
同学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你越来越体会到父母对你的爱的不同。请具体评述。
默读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以及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第五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材资料:
教材单元(篇)分析
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背景资料
弗罗姆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代西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他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在梦的分析、精神治疗及人格、伦理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集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于一身,且著述甚丰,内容广泛,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对弗罗姆的心理学思想特别是他企图用人本主义调合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而实现二者“综合”的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读了不少描写‘爱’的文章,现在可以进入对爱的哲学的思考。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你持有的爱的原则分不开的。文中谈到了两种不同的爱的原则,请你仔细体会一下这两者间的区别:‘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的区别;‘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的区别。现在的你所持有的爱的原则更接近哪一种?你将在未来的生活中如何使自己的爱的原则更趋成熟?
“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个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李玉龙〈教师之友〉2001年第6期:〈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
教学新视野
教研(学科动态)
推荐书目
《逃避自由》是弗罗姆的代表著作之一;
《爱的艺术》
教师发表园地
很多年前社会流行的少儿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既感人又耐人寻味。这一阶段的少年为什么对母爱有这样的独特认识和体验?今天我在上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公开课时,从中得到了一点启迪。
大多8至10岁的少年认识到通过自己努力去唤起爱。意识到从被人爱到认识爱到感谢爱到唤起爱到爱别人变成创造爱;认识到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体验唤起爱的力量。
教学与设计与案例
课内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
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教学步骤:
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
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
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
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
(1)“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第一段)
(2)“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第二段)
(3)“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父爱(有条件)
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
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课外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题目:那就是爱的艺术。
艾·弗罗姆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
ErichFrommErichFrommwasborninGermanyin1900andeducatedasapsychoanalyst.In1934heemigratedtotheUnitedStates,whereheservedasaprofessoratColumbiaUniversityandNewYorkUniversity,andtraveledwidelytospeakatotheruniversitiesthroughoutNorthAmerica.ErichFrommiswidelyappreciatedforhisinsightsonhumanrelationshipsandthehumanisticphilosophy.一、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基础
对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研究,不能不涉及弗洛伊德和他所创建的精神分析学。弗罗姆的心理学思想在对弗洛伊德心理学思想扬弃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罗姆一直是弗洛伊德的崇拜者,接受过严格的精神分析训练,其心理学思想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非常深刻,他在评价弗洛伊德时曾说:“弗洛伊德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所发现的潜意识过程以及性格特征动力学本质,都是对人的科学的独特贡献。”(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因此,弗罗姆在建立自己的理论过程中,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等概念,以及心理分析和梦的解析等技术。但他的继承并非是盲目地全盘接受,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及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意识地吸收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心理学思想,成为新精神分析文化学派的重要成员。
弗罗姆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其一,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的决定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渗透强烈的生物学倾向,在弗洛伊德眼里,性的本能冲动,既是个体心理的原动力,又是解析变态心理的内在原因,本能冲动几乎贯穿着弗洛伊德理论的全部。弗洛伊德认为:“生物的需要主要有两种,即保存个体的生命和连续种族的生命,所以性本能是完成这两项生命活动的自然倾向,而许多表面上似乎与性无关的活动,也都是性本能的表现。”(注:约翰?里克曼著贺明明译《弗洛伊德著作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弗洛伊德虽然也强调社会、家庭、文化、伦理道德、法律、宗教以及经验,特别是童年经验的作用,但他所强调的是这些因素对本能的压抑作用,是为了树立本能冲动特别是性本能冲动的对立面而涉及的,并非注意这些因素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真正作用。弗罗姆把传统精神分析学说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大层面,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作用放在重要而突出的地位,从而更加强调精神病因学的社会因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社会精神分析学。其二,延伸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潜意识概念是传统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潜意识既不能通过人的感知直接得到,也不能通过自我观察而捕捉到,弗洛伊德指出,潜意识是无时间性的、不合逻辑的。弗罗姆在继承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潜意识的概念,他指出:“潜意识是社会要求其成员压抑的心理结构。深层潜意识及其解释可以追溯到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潜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奇妙的象征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注: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每个社会都为本社会所有成员建立了共有的社会潜意识,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情,执行着对社会成员的压抑,它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其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则统统排斥于意识之外。因此,个体潜意识主要是由社会潜意识决定的,社会潜意识规范和支配着个人性格,个人言行举止必须适应文化和社会条件的要求。弗罗姆的社会潜意识概念是对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的发展,他把潜意识概念延伸到社会范畴,认为如果社会病态就会创造病态的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其三,引入人本主义观点,调合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弗罗姆赞赏弗洛伊德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批判主义勇气,但同时也看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局限,他试图修正和发展弗洛伊德学说,探索一条调合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之路,而这一条调合之路的基石是人本主义。在弗罗姆看来,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学说的折衷,是建构人类社会理想模式的唯一途径,而折衷是通过人本主义调合实现的。人本主义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弗罗姆的调合是荒谬的,显示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的支离破碎,甚至曲解和篡改。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弗罗姆敢于向传统精神分析理论挑战,摈弃了弗洛伊德的纯粹生物学模式,意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开创了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人及社会现象的先河。
二、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脉络
研究弗罗姆的心理学思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一条主线:即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化的;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烙印的人格;改造社会的途径是建构人本主义的“共有制社会主义”。通过这条主线,弗罗姆深入分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为我们勾勒出他理想中的“社会主义”。
1.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化
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化是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个体化的理解建立在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考察的基础之上。其个体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逃避自由》(1942年)一书中。
弗罗姆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但又有别于其他动物。动物在有机界的发展进化中,经历着个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加强,在人的发展中达到了顶峰;人的个体化的过程则是在社会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实现的。日益发展的个体化过程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自我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就是日益增加的孤独。人的自由的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性,“一方面,这是一个力量,一个个体化和对自然的控制日益发展的过程,人的理性力量日益增长的过程,与他人的团结日益加强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个体化的日益发展,意味着孤立及不安全的日益发展,从而对他在世界上的地位、自己生命意义的怀疑也增大了”(注: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化导致了人的孤立、无助、不安全及微不足道的感觉日益发展,从而对自己生活及生命的意义、自身价值的疑惑也 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日益发展的个体化必然导致两种结果,即“屈从”和“自发性活动”,这两种结果都是摆脱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的“逃避”的方式。“自发性活动是逃避方法之一,向‘积极的自由’方向发展,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感性和理性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自然、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屈从是另一条逃避的方向,向后倒退,放弃自由,通过填平自我与世界之间已形成的鸿沟来克服孤独感”(注: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弗罗姆认为,个体“逃避”的目的,在于消除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差距,消除现代生活中困扰自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个人放弃个人的自我,成为隶属于外物的机械适应和麻木不仁的人,因而也就不会有孤独,不会有不安全感。弗罗姆为我们推导出个体化过程所导致的心理后果,是个体不可避免的孤独感的产生,使个体处于自由――责任与逃避――安全的两难境地,并把解除困境的动力寄托在个体潜意识的机制。弗罗姆在揭示个体发展与社会因素关系的同时,更强调社会给个体带来严重冲突所导致的种种不适应,“逃避”是个体求得虚假“安全状态”的无奈选择。
2.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性格的人格
弗罗姆把人格视为气质与性格的整合。气质因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不可改变,性格因受社会的影响,必然构成人格的核心部分。弗罗姆把人的性格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个人性格,另一部分为社会性格。社会性格是“一个团体的绝大多数人的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是作为这一团体具有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发展起来的”(注: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社会性格体现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的客观需求被个人的社会性格所内化,同时社会条件以社会性格为媒介,影响个人的意识形态,变化的社会条件导致了社会性格的变化。因此,人的性格主要由他的社会性格那一部分所决定,在此基础上才表现出个人性格在行为上的差异。弗罗姆倾向于一定的社会性格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于人的本性对社会结构的动态的适应,这种并非被动地适应使社会性格成为社会条件的产物。正如卢文格所言:“弗洛姆主要关心社会性格,即在不同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性格结构。这种关心导致他强调社会和经济对性格的决定因素,而不是其他决定因素。”(注:简?卢文格著韦子木译《自我的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弗罗姆企图用他建构的社会性格概念去解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马克思的经济学,甚至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
弗罗姆认为,性格特征是行为的基础,许多性格特征构成各种性格类型,而在人的性格中占支配地位的性格类型,则称之为“倾向性”,它是性格的核心,“是一个人的普遍态度或观点,包括了对世界中的人们、物体或事件的反映以及对自我的理智、情感和感觉的反应,可说是包括了人生的一切方面”(注: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弗罗姆把性格类型分为两大类,即非生产倾向性和生产倾向性。非生产倾向性是“不健康的、病态的”;生产倾向性是“健康的”,它是人对自己特有的潜能的实现,是对自己固有的“权力”的使用。弗罗姆以四种非生产倾向性和生产倾向性以及晚年提出的恋尸狂、恋生狂倾向性构筑其人格理论的性格类型学。性格类型的划分,并没有纯粹的形式,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取决于体现在个人身上的消极和积极的性格的比例。对于心理健康的评定,弗罗姆强调以社会为参照,社会结构的性质是助于或妨碍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要使人的性格具有生产倾向性,唯一的方法是使人生活在没有疾病的健康的社会之中,生活在一个可以促进生产性的社会之中。人格被弗罗姆赋予了崭新的社会特性,并被打上了明显社会性格及性格类型的烙印。既然性格是社会和经济的产物,那么完善性格的根本在于完善社会,弗罗姆把自己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社会。
3.改造社会的途径是建构人本主义的“共有制社会主义”
关于人的存在、本性、异化与自由的理论是弗罗姆社会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也是其社会精 神分析理论中具有人本主义特点的内容。弗罗姆想通过改变人的心理来改变病态的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把非理性的社会变成理性的社会。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1955年)一书中谈到社会主义是唯一建设性的社会,并在《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1963年)一书中,宣称他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综合”起来,形成其人本主义的调合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人本主义的“共有制社会主义”。
在弗罗姆看来,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有着“共同的基础”,这种“共同的基础”就是他们的思想赖以产生的共同土壤。他称“怀疑、真理的力量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著作中的指导原则和动力”。并称“人道主义和人性的思想乃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思想赖以产生的共同土壤”(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他认为,马克思关于全面阐明完整的、尚未异化的人的理想,正是这一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一部分,马克思的核心思想是重新把人摆在中心地位,弗洛伊德在其潜意识概念中也充分体现出人性的一面。在关于人及其本质的概念问题上,弗罗姆认为,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有病态的人和健康的人的思想,其中“被扭曲了的人”和“异化了的人”便是精神病理学上的主要表现,而马克思所说的能动的、富有创造性和独立的人则是精神健康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异化的概念是马克思探讨精神病理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异化概念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移情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论及人的动机和社会的无意识,弗罗姆把马克思的“经济因素”看成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动机,即经济利益的动机,把“历史发展的逻辑”视为社会潜意识而与弗洛伊德的概念并不互相排斥,弗洛伊德的学说以某种方式就可与马克思的学说相结合,并反映在人们的那些被压抑的领域。两种学说所不同的只是:马克思把人的存在及其意识看成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人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把社会看成通过对人的内在的生理和生物机制的压抑来影响人的存在。弗洛伊德相信人可以克服压抑,而不需要社会变革;马克思则认为社会变革是必然的。依照弗罗姆的观点社会变革应该等同于心理革命,而无需社会制度和体系的变化。
从以上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弗罗姆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研究简单看成是各自对社会和个人进行的研究,在他的眼中,马克思的研究注重宏观的、社会的、经济的层面及阶级分析,而弗洛伊德的研究注重微观的、个人的、生理的层面及心理分析。他根据其对人及人性的人本主义观点阐述和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目标,以及人的本质及异化一系列问题,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概念及阶级分析的观点,企图以一场心理革命来取代社会革命,而最终建构一个他所理想的人本主义的“共有制社会主义”。弗罗姆的论点:“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他把共产主义视为人本主义的最终目标并等同于人本主义,把人本主义凌驾于社会主义之上,认为“一场新的国际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必将会实现西方和东方的人本主义原则和目标”(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了实现人本主义的手段及方法。弗罗姆还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病态及人性的坠落归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认为社会的阴暗源于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矛盾,而要根治这些弊端,只能采取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即呼唤一场人性的心理革命。弗罗姆天真地以为,不正视资本主义社会根深蒂固的根本矛盾,不进行社会的彻底变革就能改良资本主义社会,这显然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这也正是弗罗姆的人本主义调合论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局限
弗罗姆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学者把弗罗姆列入现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行列,这主要是他的主要论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神相一致。与其说弗罗姆注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对人的精神影响,不如说他更注重人及人性本身,更关注人的需要和情感。他的主要论点与人本主义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首先是弗洛伊 德主义者,其次是“马克思主义者”,最后演变为彻底的人本主义者,人本主义的精神影响着他,使他把这种思想动用到他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中,以形成他的“以辩证法和人本主义为指导的精神分析”,即谋求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正如弗罗姆所说:“我也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真理光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论断。对于马克思理论,我也是这么做的。在理解和批评这两位思想家后,我最终达到了一种综合”(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然而,这种“综合”显然是失败的。失败的根源,首先在于他所标榜的“综合”,是“受辩证法和人本主义指导的精神分析”,看似辩证唯物论,实则唯心论。比起弗洛伊德来,弗罗姆进步的地方在于跳出了“本能论”的圈圈,以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大背景作为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但建构理论的基本概念如潜意识等,仍然沿袭弗洛伊德的老套路,始终不能完全摆脱生物学的倾向,因而只会走进唯心主义的死胡同。其次,是弗罗姆的学说中提出了一切形式的异化实质上是人性的异化,他把人性异化与劳动异化联系起来理解人的解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问题,但他没有深入到阶级进行分析,他看到了人与自然的抗争,而没有看到人与自然对抗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否认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从而否定了人性异化的经济根源、阶级根源,进而彻底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最后,弗罗姆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而达到医治病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并把导致这种病态的原因归结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否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鼓吹社会倒退,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对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评论,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弗罗姆的学说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他的理论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及闪光点,比起其他社会精神分析学者来,弗罗姆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上,一定程度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端,他对于西方世界那种物质丰富而精神痛苦的反思,对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对当代人的心理影响的深刻阐述,为我们深入了解心理现象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必须分析一切理论建筑的根基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揭示其理论实质。
探讨与争鸣
问题讨论
答疑解惑
学习与训练
一、1、读了文章,说说让你感动的理由。(500字)7`ceK$!q
2、从文章中挑出你新学到的10个词语,将它们写在下面,并查词典,具体解释10个词语的意思。(9$ac,3、从上面文章中,摘抄出100字左右你最感动的句子和段落,一定要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Ct+&Sxxa%
4、读了文章,对母亲,你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请你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告诉同学们一个你伟大而崇高的母亲。M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题(17分)最重要的约会
吴志翔
①漫画家魏克有幅作品,画面上是一台钟,钟面上的时间刻度已经(A.剥离、B.剥落、C.剥 蚀)掉,耐人寻味的是魏克的两句话:“时间并没有流逝,流走的是我们自己„„”
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次次提醒我们生命流驶的,常常是过去留下的许多痕迹。比如,一片夹在书中枯黄的树叶,或记忆里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那样的记忆雕刻着时光,使之呈现出一种似乎可以触摸的质感,而岁月的锋镝又雕刻我们。读书,就是我的时光刻刀,岁月之刃。心中产生“撕裂感”,往往是在一个人夜读之时,我有个习惯,每次买了书之后,都喜欢在扉页写上日期以及购书之地;而在读完一本书后,同样要写上日期,并结合当时的情境信笔涂上几行字。比如,我现在随手抓过一本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就发现在书尾写道:“百年望海潮,千秋忧河殇。”在王晓明著《鲁迅传》首页写着“1994年5月,相逢一醉是情缘,瓢然何处风雨散,奈何?奈何?”而在书末涂写了苏东坡的一句词:“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在《了不起的比尔盖茨》中则引述了海明威的一句话表达心绪,“苍凉之雾,升起于人性的港湾”„„如此涂抹,不可胜数。点点滴滴,都见性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③当我面对那些曾经在夜灯亲近过的书籍时,总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情,过去的生命信息依然存留于书页之间,不忍舍弃。我感觉那些日子就在眼前,包括当时的环境、气候、心境。热烈的生命凝固其中,打开它,一切尽皆呈现。享利·詹姆斯的小说《贵妇画像》英文版厚达600多页,我从1994年开始读,时断时续,真正打起精神读完此书,是在1996年的春天在一处破败的老房子里。那时候除了读书,好像没有别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无限春光,都与我无关。随手翻到这本书某处,我看到了这么几个大字“寂寞的时光!”并且用半通不通的英文写着:“我被春天囚禁。”翻开此书我仿佛还嗅到了当时窗外阳光的气息。
④我读了许多外研社和企鹅版的英文小说。当然还有更多的“诗性思想家”的作品,我也是在那时候起在心性上亲近“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在那些寂寞的日子里,它们是除了《鲁迅全集》之外,我不忍舍弃的精神家园。那些文字与闲守一隅的我一样孤独。也许与我一样期待着被发现和理解。一种孤独必须以另一种孤独来安慰和宽解。有一年冬天,当我又一次宿命般地放弃了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后,心境无比苦涩。那一年的春节,我的家乡下着很大的雪,我读着弗罗姆《爱的艺术》,感受到一种少有的哲学的安慰。夜晚,美丽的雪花飘落在家乡的屋顶上,寂静无声。
⑤我知道人生中总有各种因缘促成自己倾向于何种存在方式。我的生命无法与读书分离。我曾在自己一本随笔集《忧郁的享受·自序》写道:“我迷恋于一种享受,那是深夜灯光下的夜读,那是暂离喧嚣的独处,那是相拥文字的漫舞,那是想像力的游牧。”毕竟一段韶光,和着许多体验,毕竟青春时期的无数冲动和梦想,部留驻在书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页之间留下的痕迹,不止是我的脚印,它们本身就是“我”的一部分。所以我珍惜它们,如同珍惜我自己。
⑥是的,我记得所有经历过的苦涩岁月,那些书见证了我内心的骚乱和绝望。我记得无数个美丽的黄昏和宁静的夜晚,读书成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约会。岁月如流,但是我记得,那片夹在二十多岁人生读本里的杉叶,就像青春已经泛黄,激情却依然保持着火红的底色。我记得每一位有幸对晤的著者,他们生动的思想,文字被唤醒的瞬间,以及我如同雕刻在时间肢体上的痕迹。
1.根据文章内容,在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2.从第②自然段中找出一句与结尾处“我记得„„我如同雕刻在时间肢体上的痕迹”相照应的句子,抄在下面。
3.请简要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限在10个字以内)4.揣摩下列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①第④段中划线部分“那些文字与闲守一隅的我一样孤独。也许与我一样期待着被发现和理解。”
②第⑤自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页之间留下的痕迹,不止是我的脚印,它们本身就是‘我’的一部分。”
5.作者读书,心中产生“撕裂感”你曾经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试举一、二例说明
6.作者把读书看成最重要的约会,你赞同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7.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怎样?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先对本文标题作评价。
1.B.剥落
2.而岁月的锋镝又雕刻我们
3.如读书让我如沐春天
4.①a、优秀的书籍不应遭到冷遇,而应受到人的热爱和青睐。b、另一方面,人们需要书的滋润,让心灵不再荒漠。
②“这一部分”是指一段韶光,和着许多体验,毕竟青春时期的无数冲动和梦想。
5.如续杜甫的《春望》,面对破碎的山河,荒芜的城垣,连年的兵燹,我们不禁扼腕痛心,如芒刺穿透一般。如续辛弃疾的《菩萨蛮》,心灵的天空、碾过一声声凄唳的鹧鸪,诗人的疼痛,行人的泪水,击打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也在“下雨”。
6.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7.a、标题中的“约会”:既指“我”与书籍的约会,也指“我”与大师们的会晤、交流,与高贵心灵的对接、碰撞、共振、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已融入到我的生命里。b、用“最重要”来修饰“约会”凸现了读书在我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