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儒家文化(讲课版)
弘扬儒家文化,激发领导干部的内驱力
先由一个案例引出这专题:
2014年9月24日上午,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且做了重要讲话
早在2013年11月26日,他就参观儒家圣地曲阜孔府,并在孔子研究院拿起《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两本书翻阅,说要“读一读”;孔子学院院长:杨朝明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到北大看望了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汤一介是著名哲学家汤用彤的儿子,汤用彤哈佛三杰(陈寅恪,吴宓)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精神领袖人物,是唯一还活着的称得上国学大师的人。他最在的贡献就是提出集全国之力编撰《儒藏》
一、领导干部学习和弘扬儒家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时代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归
(1)传统文化被丢掉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把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在倡导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遭到错杀。在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就像一个糊涂的老太„„”。
(2)传统文化丢失恶果显现:
道德缺失:没有公德,亲戚到台湾旅游的见闻;自己去河边看见随手垃圾
人情淡漠,人性冷漠:举老人跌没人扶,不敢扶,扶了被老人讹诈;上海80多岁的老人无人养,自己生活。一个小伙出车祸很多人围观,无人打120,自己打电话。各地杀父母的案例层出不穷。钱文忠在一次讲座中谈到自己为了讲《弟子规》让学生为他准备杀父母的案例,足了一包纸,再谈一些标题就够吓人:
心灵空虚,信仰缺失:
举例1:假**行骗,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位自称**的人白玛马奥色为张铁林坐床的视频,说张铁林成**了,最后四川甘孜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认定此人为假**,就是一个商人。
举例2:于丹现象:2006年十一黄金周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解《论语》短短7天就红遍大江南北,形成了种于丹现象,于丹成了学术超女,学术明星。但是很多专家对于丹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比如我们的老师陈卫平,就指出了很多的硬伤:比如,于丹把孔子说成了指引人们精神心灵的至圣先师,事实上,孔子的理解并不为人所知,有如丧家之犬,到处碰壁,他们的弟子也没有于丹讲的那么忠从,广为传播孔子思想,其实陈蔡绝粮之时,孔子的很多弟子都离开了,孔子的两大心腹弟子子贡和冉求都离他而去。
教育去中国化:举例:强化英语的作用,强制所有人学习英语,而不是选修。而中文却被边缘化,古文很多人都读不懂了,就连中文专业的学生也读不懂。举例:画家陈丹青2000年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博导,4年招不到一个硕士,博士因为英语分数不够而无法录取,最后愤而辞去了清华大学职务。鲁讯老先生的文章被请了出去,现在连古诗词都放删除(上海小学一年级课本删除所有诗词)。
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有问题的,比如对物植物的介绍都有问题。
教育重技能,轻文化,举例,比如,中国的文字是很有文化意义的,但是现在的新华字典却把它简单化,比如清朝一个学堂叫“澄衷蒙学堂”,校长自己编了一个语言课本,叫《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四卷八册,选3291个汉字,插图762篇,天。《新华字典》释义有六:地面以上的高空;自然的;日;气候;季节、时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或他们居住的地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至高无上曰天”,然后对十一岁以上学生这样解释天空——“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俞远则愈薄。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物,《新华字典》解释有二:东西;“我”以外的人或环境,多指众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义为,凡生天地之间者皆曰物,分动物、植物、矿物。党:《新华字典》的首要义项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第二义项为——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第三义项为偏袒,最后一个是——旧时指亲族,如父党、母党、妻党。《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五百家为党,如乡党、党人”;这是对十岁以下,对十一岁以上的更进一步:“周制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朋也,助也,朋助而匿非,则为偏党朋党之党。”前者没有知识,自始至终不告诉读者“党”的本义,由近及远远而无根;后者由知识生发意义,令人信服。
2.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核心
道家是一种“出世”之学,大多都是事业不顺心,受到挫折,家庭不幸福的人往往容易从道家思想中找到心灵的共鸣,从现世退出来,回到原来的的简单状态。东晋时代的大隐士陶渊明三次为官不顺最后才辞官出世。
佛教既不是入世之说,也不是出世之说,而是修“来世”。有一个宗教学的同学读研期间出家为僧的例子。还未入世何来出世,更不要谈修来世。
二、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历史悠久,从孔子创立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儒家有十三部经典,儒家本来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但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把火就把《乐经》给烧了,就只剩下五经了。《左传》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也是文学名著;《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两部著作。
《礼记》西汉时期的戴圣对秦汉以前的汉族礼仪的记录; 《孝经》是孔子后人记录的关于孝的伦理思想的书。
《尔雅》是辞书之祖,第一部词典,全书收录4300多个词语,1.“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儒家文化对于个人行为的道德约束与规范体现为“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而核心就是仁,我们学习儒家文化,最为核心的就是理解仁。对仁的解释孔子、孟子是最全面,最权威的。孔子把仁做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孔子论述仁是与弟子颜渊(颜回)的一段对话,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进一步追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仁的内容:这就是仁的内容,就是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的人就认为他做到了仁。规范就是“恭宽信敏惠”,孔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者要有五种品德,保持尊严和恭敬,就不会招到侮辱;待人要宽厚,支使百姓,百姓不怨恨,以团结更多的人;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善于给别人带来实惠和好处,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
孝悌:孔子认为恢复周礼就是仁,而周礼是建立在宗法“亲亲”的基础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做为仁的基础和前提,要做一个仁者,首先必须懂得孝悌,行孝悌。孝悌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行,孝就是对父母还报以爱,对父母孝顺,悌就是对兄弟姐妹的友爱,爱护兄弟姐妹,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所以,首先要孝悌,学习都是次要的。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了孝悌的品德,这就是君子的本,立了本,就入了道。
有人对孔子的孝道认为是迂腐的,落后的,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了,其实是对孔子的误解,是后人对孔子的刻意改造。孔子对孝的认识很全面。孝悌并不是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孝悌也不是单方面只是儿子的事。孝悌是双方的,是互动的,“父慈子孝,兄恭弟敬”,另外,孝悌也是讲究方法技巧的,不是无条件地服从父母兄长,父母兄长做得符合礼仪的,要听从,如果父母做说得话做得事不符合礼仪规范。这个时候怎么做呢?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 3 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几,微也,父母如果有过,应当向父母进谏,但是进谏的方式应该是和气悦色,以温柔的声音微微表露自己的意见,只要让父母觉察到自己的观点即可,千万不可认为自己有道理,就大声训斥父母,指出他们的不对,并要求父母该如何如何,这样做是孔子不允许的。是不符合孝的。
领导干部不尽孝道例子: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死刑,有1300多万的非法财产,却不尽孝道,父母和弟妹却很清贫,父母住的破房子,弟弟是个临时工,妹妹是农民。但是他却对妻子的亲属很照顾,两个妻弟都因为他得到提拔。
领导干部尽“孝”的例子:***修祖坟。
(2)仁是主动的,自觉的德性。不需要我们去费力去到处找,不用到书中求,也不用向别人学,它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尔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真正喜爱仁道的人和憎恶不仁道的人。真正喜爱仁道的人,他觉得世上再没有比仁道更可爱的事物了。真正憎恶不仁道的人,他实行仁道,不使不仁道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真有人肯花一天的功夫用力在仁道上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真有这种人,但是我还没见过啊!所以,孔子承认人性的缺点,人人都有欲望,但是人人都有做好事,做正确的事的能力,孔子不是要消除人性的不足和缺点,这是办不到的,而是要让人保持做好事,做符合仁德的愿望,所以,孔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有这种自觉做仁义之事的自觉愿望。孟子说讲了一个例子,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奇同情的心理(怜悯之心)——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这就是一种本能,一种本心,孟子说,如果你连这种本心也没有,那你就不是人,没有达到做人的最低标准。反观现在,我们在讨论一个老人跌到要不要扶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伪命题,老人跌倒,你看见了,你就应该有测隐之心,出于道德的本能你就应该去扶一下,而不是考虑对方是不是要讹我。现在我们给道德加上了太多的功利主义让道德蒙上一层灰。
道德应当是一种自觉,而不是深思熟虑后的理性选择。举一个电车难题。
实现仁的方法:那么如何实现仁呢,孔子说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雍也》)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你就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需求要满足。反过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我不愿意他人如何对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孔子认为仁者简单说就是爱别人,这一点孟子做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 4 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义利观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义利关系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是儒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如何处理好义利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必要认真学习儒家的义利观。
义、利含义:所谓义就是道义、道德、公正、正义;利就是私利,个人利益。
(1)见利思义。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呢,这是义利观的核心,孔孟认为,人不可不重义,也不能离开利,一般情况下,二者的关系应当是统率和从属的关系,应当用义来统率利,用义节制利,个人的利获取应当符合义的原则,应当有助于促进义的实现,为了利而失义是绝对不允许的。子路问成人,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就是说子路问如何才是完美的人,孔子说,有如藏武仲(鲁国大夫)的智慧,公绰之(孟公绰chuo)寡欲,卞庄子的勇武,冉求的才艺,再用礼乐加以文饰,可以成为一个完人,又说,现在完人不必如此,见有利可图,就要想到是否符合道义,见到紧急情况勇于献出生命,与他人的约定,时间虽久,但不忘当初许下的谎言,做到这些就成为完人了。
(2)重义轻利。孔子赞赏自己的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强调的是道德上的幸福感,而不是物质的享受。领导干部要向颜回学习啊,清淡饮食,简装素行。彭更曾问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回答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孟子的意思是只要符合道,吃多少都行,否则,一碗饭也不行,领导干部可以爱财,但要取之有道,贪污受贿哪怕只有一分钱,也不可取。如果义利可以兼得最好,这也是理想的境界,但如果两者不能两全,有冲突的话,必须先义后利,舍义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孟子就有一个比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舍利取义。朱熹在义利选择上,强调:“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利永远在义后,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
3.追求“内圣外王”是儒家文化的最高追求
儒家文化虽然庞杂,但其基本精神可以归结为“内圣外王”之道,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一直以来都是历代读书人和为官都追求的最高目标,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庄子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儒家吸纳了这一思想,孔子讲“学而优则仕”实则讲内圣外王,孟子讲人性皆善,将其推广社会范围,实行仕政,也就是外王。但是宋以前,正统儒家基本不采用这一术语,但这一思想还是有的。宋代理 5 学大师程颢最先采用这一术语,以后开始广泛使用,尤其到了近现代新儒学的哲学家们更是喜欢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家思想。
(1)内圣外王的内涵。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贤达的人,外王就是身任天下,利济群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通俗地讲就是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政治抱负。两者是不可分的,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和前提,外王是内圣的目的与理想。追求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目标,如果能实现当然最好,但是人生总会有起起伏伏,遇到困难时,首先要做到内圣,待时机成熟时再寻求外王。所以,孟子说:“究其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追求内圣外王一直以来都是古代读书人和为官的人追求的人生信条和最高理想,也有很多杰出的代表,东汉的董仲舒,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还要现在比较热的曾国藩和陈庭敬,曾国藩学问做得好,官做得也大,是内圣外王的典型代表。是领导干部要学习的榜样。还有一个人是陈廷敬,这个人知道的人可能少些,是因为王岐山在卸任北京市市长时给领导干部推荐读一本书,就是王跃文写的《大清相国》,写就是清朝反腐名臣陈廷敬,陈廷敬被康熙皇帝称为完人,是最接近儒家内圣外王的人。
讲一下陈廷敬的事迹。陈廷敬治理腐败的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这也是王极力推荐的原因。比如打老虎要从身边人先开始,一步步打掉大老虎。推荐领导干部读一读,陈廷敬晚年告老还乡总结他为官之道,用了五个字:等、忍、稳、狠、隐。
(2)内圣外王的时代发展。我们要对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做客观的评价与分析,不能教条,要把它的精华吸引进来。内圣外王的思想也是一直在进步,不断地被后人赋予新的内含。最突出的就是近现代以来的新儒学对内圣外王思想的发展,提出:“返本开新”,返本就是返传统儒学之本,开新就是开当代科学、民主之新,给外王赋予民主科学的新内涵。随时时代的发展,这一思想也应当有所发展,关键是我们如何解读它。
三、领导干部如何弘扬儒家文化提高内驱力 1.领导干部先做一个合格的“人”
做一个合格的人看似是再简单不过,实则按照儒家文化的要求却并非易事,甚至有的人穷其一生都达不到做一个合格的人的要求。
举例: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古印度的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说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太简单了,于是就答应了可是渐渐地国王发现,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这个总数是2的64次方减1,需要全世界两千多年全部的小麦都不够。(1)领导干部要有“四心”。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如果从政的人对老百姓实施的是仁政,能够怜悯体恤百姓,那你管理国家就像掌控手掌里运转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怎么做到呢,其实不难就是人要有四心,即:测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如果人连这四心都没有,那就不能称其为人了。
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四心,都不能称其为人,举例2014年2月11号,河南沁阳的一种公路上两辆车相撞,其中一辆车里坐的就是本地市公安局纪检书记,在这次车祸中被撞身亡了,可气的是车上还坐着另外三位领导干部,他们在发现车祸以后没有选择救人,而是悄悄离开,直到一年半以后警察调查以后才承认此事。这些领导干部连最起码的测隐之心都没有。山西女贪官杨晓波、张秀萍与多人通奸,长期与多名上下级官员保持男女关系,这就是官妓,杨晓波还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张秀萍是哲学博士,真是讽刺,难道哲学就是教你如何与别人通奸吗?这些领导干部哪里还有点点孟子讲的羞恶之心。
(2)处理好家庭关系。儒家文化中对家庭关系看得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才有家各万事兴的说法。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就容易出问题,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近些年出现的绝大部分腐败案件都是因为家庭出了问题,或者没有处理好家庭关系才导致官场失利。
举例:***、***、徐才厚、李春城,令计划这些大老虎的落马多多少少都和他们的家庭出问题有关系,如果能处理好家庭关系有可能挽救他们的政治生命。咱们黑龙江走出去的衣俊卿,已经做到了中央编译局局长,前途无量,可惜一个女博士常艳从半路杀出来,大好前程尽毁,实在是太可惜了。
孝敬父母。孝道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仁的重要组成。
这个孝首先应当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不应该把孝作个样子给别人看。举例:
爱护兄弟姐妹。我们能有兄弟姐妹已经是一种福气了,以后80后、90后。00后想要兄弟姐妹也没了了。这一点领导干部往往更难一些,因为亲情和事业往往会发生冲突,这个时候就要坚持原则了,必要时要大义灭亲。
2.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义利关系
(1)追求政治的物质利益是应当的,也是必须的。
重庆丰都一个美女公务员29岁秦丽,利用晚上时间摆地摊赚点钱,减轻房贷压力。父亲是局长,这应当是合理的。
(2)义利发生冲突时要重义轻利。3.领导干部要追求“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儒家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一地以来都是古人毕生追求的理想,我们领导 干部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
(1)追求与内圣外王与我们的信仰并不矛盾。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就包含高尚的道德要求,如果我们实现的共产主义是道德低下的人,这样的共产主义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与之背道而驰的。
(2)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举例,有的领导干部刚开始也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也是想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是因为有人给你送钱,你收了钱,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慢慢地你就放弃了以前的念头,慢慢就真变成一个道德沦丧的坏人。举例一个 当你事业有成时,你别忘了胸怀天下,帮助别人。而当你人生不如意,不顺时,千万不能自报自弃,更应当注重自己的品行,提高道德修养,尽可能成为一个圣贤之人,如果有机会,你还是会再一次成功的。举一个古代的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秋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对道德品行的修炼,不能因一两次挫折就放弃。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上一届的学员帮助职业学院的贫困学生。总结:儒家文化十分博大精深,我们领导干部要学习儒家文化的最核心最基本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种文化变成一种自觉的内驱力。
第二篇:儒家文化
我与大人之道
我天生就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人,“对于儒家文化”既熟悉又陌生,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与“儒家文化”打交道:“礼、义、廉、耻、仁、爱、忠、孝”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但我又对之知之甚少,因而也充满了好奇,选这门课程可以说是一个求知者对知识的一种渴望的追求吧!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里面有许许多多奇异的东西:有现实的物质,又有很抽象的理论,从人生的降临到死亡,从新事物的诞生到灭亡,她都有概括。而“儒家文化”之所以能五千年兴而不衰,之所以能保持生命力,就在于它探讨的是一些永恒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总是能从“儒家文化”中挖掘出对国家和个人生存和发展指导意义:儒家文化所传授给我们的道理,可以给我们以启迪,促使我们去探讨和思索一些客观的实际存在的社会性问题、个人所遇到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中诸多很难解决的问题,从而帮助我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以有效的方式去解决现实中遇到和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价值观,它们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中华民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也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渐形成的。也正是因为“儒家文化”的存在,中国自古到今被誉为“礼仪之帮”。
张老师讲课自有他的一套,时时刻刻体现着一种谦虚,或者是羞涩吧。也许从老子开始,每一个有着渊博知识的人在给他的学生授课时都是抱着一种谦虚和谨慎吧!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一个钻研“儒家文化”的学者在孜孜不倦的过程中所熏陶出来的一种修养吧!一个人能把他所学的知识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可以说是一种境界,或者用老师的“儒”字三态学术说是到了“气态”的境界,至少是“液态”。他不仅将儒家文化“引导自己”,而且还将儒家文化用来“指导言行”——他自己的学生,包括他自己。“欲让他人为之,必己先为之”这也许是儒家文化传播者的为师之道了。
作为一个儒家文化学者,他创立的“儒”字三态学说,可以说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总结,它涵盖了物质的起源到灭亡再到起源的全部时期,人从诞生到求知为人,生老病死。就像太极八卦的阴阳相互转化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可生阳阳可生阴。人诞生于气态,先有气息,再到液态,生出血液、体液,然后到固态,骨肉皮筋爪,形成婴儿。在倒回来,由固态的婴儿,依靠自己,立足现在,在老师的指导下过渡到液态,准备过河:下水、下海,去闯荡社会,开创自己的事业,最终到达最高态——气态,建功立业、成人!
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成人的建功立业,人的出世入世,学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而儒家文化注重教导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
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即就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价值观。
然而儒家文化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会做人的“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的基本价值观。它还指导人们如何去看待生活,如何处世、处事。人要有“乐”的旷达:“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举杯邀友共饮黄河之水天上来。人要有“信”独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人笑我太疯狂,我笑他人看不穿”。人要有“学”的谦虚: “学然后知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要有 “志”的抱负:艰苦努力,矢志不移,向自己的理想前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学者,学不只要在课本上学,还要在生活中学,在社会上学所理解、感悟,强化自己的身心素质。让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加深体会,验证自己的能力,并决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和进取目标。建功立业,以己之学授人以渔,太极无形而运用之于有形,此也算是一种境界了。
学者之路漫漫,成人难,成大人更难。儒家之大,大家之儒,二者兼得可谓之“儒家之道”!大人也!
课程评价:
《儒家文化与生命系统潜能开发》这门课程在大学教育中还是具有很大价值的,它不但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播,使更多的人感触到了儒家博大精深,更深一步来说,它是对中国优良传统的发扬,同时,人们将在学习中学到怎样去做人,做事,从而是人获益!
第三篇:儒家文化
1)儒家的礼仪有什么作用?孔子所说的礼乐文明,其内涵是什么 2)儒表法里是什么意思?
3)你认为汉武帝的治理理念有什么优点?如果有不足之处,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地方的不足?
儒家的礼仪有什么作用?孔子所说的礼乐文明,其内涵是什么?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在汉初,当时的主流思想是道家思想,所谓黄老道行无为之治。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的根本。鉴于秦朝苛政的覆灭,统治阶层意识到仁政对于维持王朝稳定统治的必要性,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馀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君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术,作为独尊儒术的基础学说。在汉朝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岗五常”等政策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儒家礼乐文化的积极作用。儒家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贵和”,可以用来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礼乐文化中秩序、责任、差异、融合的思想,有助于形成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关键是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企业除了要借鉴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以外,还必须重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形成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企业文化。儒家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庞大体系,其中礼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
一、“贵和”是“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 孔子一言以蔽之:“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乐文化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上》)小到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生存的依据、发展的根本、制胜得法宝。
中国古代是宗法家族社会,一个宗族内部的人们,共同参加祭祀自己祖先的礼仪,具有加强宗族团聚,增强凝聚力的目的。由家族向外推演,就逐渐可以将这种家族内部的亲情伦理,应用于国家的组织和管理。如《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严宗庙。严宗庙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礼乐文化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可以获得实现的基础
二、以礼乐文化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古代儒家提倡“以礼为国”,孔子说:“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今天我们则是用礼来治企业,就是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儒家礼文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内部的团结,今天我们将礼文化的精神用于企业文化建设,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增加凝聚力首先要做到“仁者爱人”。儒家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仁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毋庸讳言,当代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劳资关系,人与人之间并不是真正的亲属关系。但是要想建设和谐企业,企业家要先要对企业的全体员工抱有一份“爱心”,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精神对待全体员工,员工才会将企业看成自己的家,并为这个家不遗余力。
儒家的礼乐文化主要依靠教化来推行,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教,民爱之。”(《孟子·公孙丑上》)将儒家礼乐文化的“亲亲”精神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形成一种家庭式的温馨气氛,最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增强。
三、将劳资关系融入礼乐文化
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成为国家的政治哲学,还在于儒家敢于正视现实,针对社会根本性的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古代社会存在由于身份、等级、财富所形成的差异,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回避这些矛盾,空谈“兼爱”、“平等”于事无补。儒家礼文化所以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在于其“以亲亲率尊尊”的合理设计,将社会的差异融合与亲情伦理之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
在儒家看来,社会上的尊卑差等关系,就是家庭内部血缘关系的自然延伸。在家里要服从父母,尊敬兄长,到了社会上就会服从君主,尊敬官长。而儒家的各种礼乐仪式,无不贯穿着肯定差等的“尊尊”精神。
儒家礼乐文化中尊卑有等、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规范,有助于形成企业内部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如果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统治与反抗的关系,那就没有办法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礼乐文化的熏陶,在员工中培养起遵守制度,服从领导的文化氛围,解决好公司内部上下、左右的组织关系,建立横向联系和垂直指挥系统。长幼有序的精神,既是对老职工经验的尊敬与继承,也是对他们劳动贡献的肯定,更是对青年职工的激励。男女有别的精神有助保护女职工的利益,防止性骚扰或性侵害事件的发生。儒表法里是什么意思?
“儒表法里”是指在表面上承认多元共同体权威(皇权、族权、父权、绅权),而实际上独尊一元化的大共同体;讲的是性善论,信的却是性恶论;口头的伦理中心主义,实际的权力中心主义;表面上是吏的儒化而实质上是儒的吏化。在社会组织上,则表面上崇尚大家族而实际效果类似“民有二男不分异者信其赋”。当时的奉行黄老思想的汲黯就曾当面揭穿武帝。“为多欲而外施仁义”,实际上是“儒表法里”。
法家和儒家历来争论很大。儒家推崇“王道”,法家向往“霸道”。儒家认为法家严刑峻法,急功近利,法家认为儒家迂腐可笑,纸上谈兵。孔孟两个人周游于列国,希望国王相信并推行他们的“仁义之道”来治国,可是各国国王都觉得他们的方法好归好,就是太慢,等不及,他们更愿意用法家思想,他们认为法家思想见效快,重实际。
秦朝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例子,在秦始皇之前几百年他们就开始用法家思想来治国了。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买了奴隶百里羊,开始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重农重兵,很快秦国开始富强起来。秦始皇更是任用韩非子的同学李斯为相,把韩非子的思想作为治国思想,很快便实现了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但是治理国家和夺取政权是两回事。夺取政权的时候可以急功近利,但是治理国家的时候取需要长治久安啊。可惜秦始皇不懂得这个道理,在他取得天下的时候,继续实施法家道路,继续严刑峻法,结果这么强盛的一个国家,一个一举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国家,14年之后,就被两个农民率先揭起的起义给推翻了。
刘邦取天下之后,儒生陆贾劝告他说:“乃公天下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深以为然,借鉴秦灭国的教训,废弃严刑峻法,采用简单的法律;采用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黄老之道,形成了王霸兼用的治国方针。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开始了中国2000年儒法兼用、儒道兼修的治国策略。
儒为法本指的是法律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如果仔细研究过去的刑法,其实的确它们是以礼教为基础的,是为了维护礼教而建立的法律。法助儒威指的是法律是扶持道德的具体手段。黑格尔说过这样的话:“在中国……国家法律的一部分是民事的敕令,一部分是道德的规定……道德被当作立法的条例,而法律本身也具有一种伦理的形态。”
给我们在企业管理上的启示也是关于“情理法”的讨论。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法”,却忘了“情”,法和情应该左右互补。与此对应的有两种领导方式:“为之君”和“为之亲”。与此同样的逻辑,不能在领导上一味用“君”之道,却忘了“亲”之道,“君”和“亲”应该双手互博。在领导力模型的时候,我们会仔细研究领导力中的“君”和“亲”。
你认为汉武帝的治理理念有什么优点?如果有不足之处,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地方的不足?
汉武帝治理理念
政治上;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春秋大一统。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经济上;货币官铸,盐铁专营,限制富商大贾。
1).经济增长,国力增强。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汉帝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武帝初年,仅仅登录在册的官马就有四十多万匹,一改高祖时期无马可用的窘境。人口增加到3500多万,较汉初,膨胀近6倍。汉帝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汉帝国长时间的和平安定和轻徭薄赋,人民对刘氏皇族的统治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已经形成。而边疆与中央的差距逐步缩小,也使得边疆对于中央的向心力增强,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3.汉武帝时期,除宫廷礼仪更加复杂之外,在其它方面也进行了神化皇权的礼仪活动,如:
(1)汉武帝元封元年三月,封禅泰山,祝告天地,表示自己受命于天; (2)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表示皇帝个人与国家休戚相关;
(3)颁布由国家制定的历法来指导全国进行农业生产
4.重用董仲舒等一批儒生,而后设立经学研究,规定选拔人才,必须是儒生,而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必须依附于儒学,才能进入官场,发挥治国作用。这样就可以以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约束官吏甚至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言论。
5,(1)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酌金”策略,逐步削弱和翦除诸侯国;
(2)设置“内相”,夺取丞相的权力; (3)接受桑弘羊的建议,实行“平准”、“均输”等政策,打击囤积居奇的富商;
(4)在数个郡之上设置州,其长官是一个只有报告权、无决策权和固定治所且官阶低于郡守,这样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监控,又不会形成地方做大,反抗中央;
(5)将盐、铁、酒收归官营,也不容许诸侯国私铸钱币;
1,虽然景帝时期镇压了吴楚七国之乱,但是各同姓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还是很大。而武帝要加强皇帝对中央,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就与外戚和同姓诸侯国产生了矛盾
2,由于汉初的宽松治理,导致兼并日剧,财产特别是土地大量集中于地方豪强手中,这些豪强凭借自己的力量隐蔽人口,逃避税收,甚至干预地方政治。同时一些富商也囤积居奇,牟取暴利,扰乱物价,对国家政治经济已经带来的严重的损害。
.在对朝廷和地方的统治权和全国的经济权分别集中之后,汉武帝开始增加赋税,随后组建强大的军队,进行了三次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最终把匈奴赶入了大漠深处。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为首的经典著作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的治国安邦、民族精神、立人处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经验智慧,在今天仍有其生命力,值得我们来发扬光大。不可否认,这些经典著作、思想学说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烙印,但我们可以以科学的态度汲取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主干,它经长期的整理加工、丰富发展,早已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比较严密、完整的文化体系,对我国古代各民族的道德生活实践,产生过无比深远的影响。儒家所确立的道德规范,曾长期成为我国人民调解人与人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而且在现今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风格。
第四篇:儒家文化心得体会
感受儒家文化
摘要:本文先是对本学期的课程最初的感受做了总结,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我们人生的关系的认识。接着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的方面,并着重写了儒家文化的感受。本文对儒家思想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对于儒家文化,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应该是“仁”的思想,这个思想一直被利用着,教给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学会怎么样与现代环境相适应,拥有一个融洽的环境,这个思想甚至被应用到治国之中,许多明君由此产生。还有中庸的思想,很多人对此有一个误解,本文也做出了解释。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在开头也已经给出,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总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关键词:儒学、孔子、仁、礼、孝、中庸、中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这门课程的开场很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课程开始,老师便提出了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命运构成的原理及本门课程的意义,这对我们这些毫无准备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难题,令人费解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将我领进了这样的一门课程,这也是我选择留下了继续学习本门课程的原因,好有趣的老师,好有趣的问题,还有,好有趣的课堂啊。针对刚才那个问题,老师给出了回答,观念、心态、性格、行为、结果、命运,这些名词是环环相扣的,构成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课程一开始,我就懂得了,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观念,改变观念应从学习古先哲的经典开始,因为继承是创新的前提。是啊,我们必须学习,有了基础,有了地基,我们才能够继续深造,我们才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建造房屋,没有地基,哪里来的房屋横梁,更何谈我们的装修设计,一切的美感都来自于最初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古代的文化,继承古代学者的思想,再来谈论创新,再来谈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思想与思考。
中国的伦理制度,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在健全社会法治的时代,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应轻率加以抛弃。
开头先阐述了我们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正是在这种文化差异下,才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如被大家所熟悉的儒家文化,也就是外国人所知道的孔孟文化,还有老子的道家文化,还有佛家文化。这么多文化,也就有这么多的内在东西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理解,去发掘。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自孔子创立儒学以后,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构了一套具有
完整的理论架构的价值系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作为礼乐文化,它所充溢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道德理性,倍受统治者的青睐。自汉武帝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尔后,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成功地将儒家文化编织进社会生活,使之与中国古代宗法性社会结构融为一体,形成了礼乐的大传统与民间信仰的小传统交相辉映的局面。在两千余年间,儒家文化弥漫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渗透到社会政治、伦理、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儒家文化规范制度和化民成俗的政治教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曾经极大地影响并规定了包括朝鲜、韩国、日本在内的整个东方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发展进程,使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东方文化,一度造就了领先于世界文明的东方古代文明。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儒家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兴衰,从一开始的兴起,到发展,到兴盛,又到发展方向的错误,再到恢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路程。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也应用到了儒家文化,治国平天下。当然,儒家文化也曾被批判,这就说明了一种文化的两面性,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的不同。儒家文化有它的精华,固然也会有糟粕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要领略其精华,好好把握精华,利用精华,必定会振国兴邦的。我们要对儒家文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儒家思想提倡仁爱精神,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重视群体意识,教导人们热爱群体,特别是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认为每个人对于社会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人如果不对社会尽职尽责,就是一个自私自利之徒。为此提出“天下为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光辉的道德原则,是我们的巨大思想财富。儒家文化有强烈的人文观念与道德理想主义观念
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历史文化,在于人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人接受自古以来文化传统的教育与熏陶,在自己身上培养了人性和人的文化品格。没有人文的化成,就没有文明的人类。儒家一向重视道德和文化教育,认为在人的文化中,道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崇德尚义成为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儒学注重自强不息,这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是它们西方文化所不能的。儒家思想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礼制,仪法与三纲思想;伦理方面的君臣伦理、家族伦理、个人伦理,修养论,境界论,以及教育学、哲学思想等等。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它的基本体系已经被打破,封建礼制与三纲思想已经被废除,但是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如它倡导的思维方式与伦理思想,往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超越它的时代性的东西,尤其是它所揭示的世代相传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公德等等,在今天和将来还具有生命力,这是应该当作祖辈留给我们的传家宝,精心加以继承与弘扬的。儒家的这些思维方式与道德思想都与当时的具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具体发挥总是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普遍意义在现实中是打了折扣的。因此儒家思想的积极的方面,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并不是现成的,拿来就可以用的,而是要经过一个提炼的过程或转换的过程,既不能轻率否定,也不能生搬硬套。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面临21世纪变革大潮的今天,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能够在新世界观、新道德体系的建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对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抵制腐败和一切丑恶现象,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中庸,这是大家都听到的词。但是又有谁能够准确的解释出其中的意思。中,中正、中和;庸,用、常。中庸,就是 把中正与中和当作常道加以运用。从中或中正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地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从和或中和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中庸不是一味妥协退让、软弱可欺。中庸也不是僵化保守、固步自封。儒家所有的,不仅仅是只有这一些,还有很多,就像它的六艺,就像它的教育思想。
我认为,儒家文化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它的仁爱的思想,它提倡把自己当人,把别人 当人,他注重仁与礼的结合,这是孔子的理想。还记得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那篇文章吗,那篇展示大同社会的文章,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只有,多么美好啊。老人皆有所依,少儿皆有所养,多么和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也是后来陶渊明所梦想的桃花源啊。现在社会上的批判声与指责声越来越多,就像之前在马路上发生的一件又一件令人寒心的事件,这就是仁爱缺失的体现吧。如果我们能够好好理解孔夫子的话,好好记住他的思想,时刻谨记着,这种事情应该可以避免了吧,那令人寒心的一幕幕应该可以不发生了吧。儒家文化中的孝悌也是深深令人感动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卧冰求鲤的故事,为了后母吃鱼,孩子在冬天在融化冰水来求得鲤鱼,也许在现代看来这种做法好傻,可是这体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教育我们孝敬父母的思想,我们应该为之感动,而不是嘲笑他的傻。
也许有些人不赞同我的观点,认为孔夫子也是一个极端的人,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妇女。其实,这就正好符合我开头说的,任何文化都有他的两面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于消极的因素,我们应该远离,而对于积极的方面,我们应该去学习,去追求,将其应用于我们自身,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的话,我想我们的世界会很美好。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这是一门课程,一门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的课程。品味我们的传统文化,领略其精华,品味其精华,付诸于实践,应用于我们的现代人生,我想这是再美好不过的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对于我们来说,任重道远啊!
我的学习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在我看来,这是一门教我们如何去品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体会其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的艺术,我们从中体会出一些道理,提炼其中的精华,会使我们的人生格外绚丽多彩。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接触到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内涵,了解到了其核心思想。其中很多想法是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一直被我们沿用至今,甚至有些思想被用作治国之道,对当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像儒家文化,其“仁”的思想就对我们意义深远,一直教育着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善良的人,怎样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怎么样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个人魅力,是自己和环境和谐融洽。这只是其中的一点,我也只是简答的举了一个例子,其他的好处在论文中也会提到。
总之呢,我们首先意识到的是,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认真对待其与我们的关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既有其精华的部分,又有糟粕的部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有继承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一点,我们应该好好领悟。传统文化与我们现代人生的关系是微妙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功夫去研究和体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责任,是义务,是我们使我们祖国能够发展的更好的基础,所以,任重道远啊!篇二: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感想
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体会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心才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仔细想想,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重要的。因而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进取心,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儒家思想还提出了很多怎样与别人相处的问题,这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信用问题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在社会里生存,就要懂得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还是要诚信。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只有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相信。但放眼当今社会,不讲信用却大有人在,翻开报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不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而在商品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制造假冒商品的新闻,这是商家们不讲信用的最典型的例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呢?学习儒家思想后,我总结了几点:首先,在作出承诺之前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兑现这个承诺。其次,做出了承诺以后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兑现,不能轻易放弃。最后,如果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承诺还是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无法兑现,要及时向对方说清楚,请求对方原谅并且与他一起想办法。我觉得一个人若能做到这几点,那他便是个讲信用的人了。
同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体会很深。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确实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要懂得将心比心。把自己不喜欢的,厌恶的东西扔给别人的人是不礼貌的,同时也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总在时时地提醒着我要多点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
因为自己是个师范生,以后成为一个教师的机率很大,而学习儒
家思想能给我很多关于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感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思想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一个做到以身作则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时也能对学生起着持久的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就必须要好好地充实自己,增强自己,不仅要知识扎实,丰富,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修养。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明白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班的学生,有听话的,自然也有不听话的,有聪明的,也一定会有天资不是很好的,而当老师的就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不听话或天资不高而对他们漠不关心,忘记了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儒家思想强调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的,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有,那他再学习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所以倘若以后我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不会忽视道德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让我的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是蕴含非常丰富的思想体系,学习儒家思想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体会,但毕竟自己的水平还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决定,在以后我将会继续学习儒家思想,希望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及体会。篇三:儒家文化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儒家文化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
孔子思想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不怨人,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识来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
关于学习的问题中,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还有就是其的“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他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诚”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孟子,名轲,子思的学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还有就是他的关于人的浩然之气即“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荀子,名况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恶论”,人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还根据他的神学的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而后对儒家文化还有很大贡献的还有朱熹等大家。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篇四: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 耿秀英
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龙井四中 耿秀英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哲学史中更多的关注哲学思想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传统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在学习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体会:
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
先秦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 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事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 育与修养手段。
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层次,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
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今世界的教育 传统和现代化是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都是片面的。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大成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现代因素简单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改革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革新的动力。当前中国正面临外来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我们应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清理我们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新要素整合,所以我们面临着对传统文化(包括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任务。
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主要是: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体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已不具备必然性,但不能由此而否认儒学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家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关系,农耕社会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简单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原始的,因此也最接近人的本性,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基本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浓烈的人性气息和人情味的儒学原理也许是以最简朴、最原始的形式体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稳定、最具有恒定价值的。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儒家探索并实践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做人”的原理,形成了深邃的人文智慧。人类的人伦秩序和价值体系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中总还是有某些不变的基因作为稳定和支撑的力量,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远离自己的本性和根基。可以说,儒学的基本精神与特质就在于发现并体现了这个基因和根本,而且人伦原理与其他文化形态相比,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生命的连绵不断,根本不可能全盘“化”掉,这说明民族传统事实上是既离不开、又摆不脱的,人伦原理的价值具有相对的性质。
现在人们有感于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沉沦,在当今商潮澎湃、人必曰利的氛围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金钱至上、贪污、腐败的挑战。一个人,一个民族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家”可归的。然而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就是精神上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在钱权交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巧取豪夺的追逐中,人的心灵方寸之地,人的良知良我之所,已告沉沦,失去了心灵的归乡与故园,因此儒学所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有普遍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一个民族糟蹋道德生命、文化生命,同时也就等于糟蹋了民族生命。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不可摧残太甚,一个民族是经不起这样摧残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所考虑的是应如何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挺立自己的道德人品,调治当下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能够托起中国未来现代化所需要的德业俱健、素质极佳的跨世纪的人才。
就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来说,不借重于自己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传统美德,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西方现代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精神和近代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东亚现代化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现代化必定不可能将传统优秀文化弃之如敝屣。否则那就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人们在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中,已开始惊呼中国物质资源的匮乏,然而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精神资源由于近世以来片面地践踏传统所造成的严重匮乏。物质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有形的问题,精神资源的匮乏则是一个无形的问题。无形的问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所以,当前重新发现、挖掘、回采儒学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
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确实应该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范例。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加以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19世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来看,研究西方教育也是对19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共性的认识。然而,西方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只限于“民主”与“科学”,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其中有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不但未必能适合于其他国家,而且也已引起西方人自己的深刻反省。
从西方国家来看,现代化在某一阶段就需要重新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的自身与内心的关系,所以他们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学习,追求道德理性,追求和谐,追求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要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寻找重新调整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方法原则。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问题,老年人的养育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这些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觉得中国的一些社会伦理和家庭教育原则可能有用,他们从中国家庭伦理教育进而检讨到社会伦理教育和社会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和中国社会形成一个相反的潮流,当代中国青少年刚要肯定自我,从家庭里面走出来,提出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一个是从东往西,一个是从西往东,时间在这里发生了错位。现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的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可以提供的;在中国社会里出现的现代化的要求刚好又是西方文化和科技教育可以提供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虽然它是多源头的,但最后总要统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一个整体来看,要把一个现代化的要求与一个后现代化的要求整体化。系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难题如不及早重视解决,势必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为了改善21世纪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观。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21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
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类心性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最根本的关怀。
当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吸取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统合起来,为创建现代世界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和生态平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篇五:我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我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在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恐怕就是儒家思想了。从小我们就知道中国有个孔圣人,虽不知道这位老爷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可是从人们的言论中我们分明感到人们对他的态度是恭敬的。
学过历史以后,儒家思想发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他的发展并不是平稳的,他尽力了许多波折,有个假思想学派的竞争——百家争鸣,有统治者的打击压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自董仲舒集阴阳、墨家文化于儒学之中,并使之成为新儒学——适于统治的工具——之后,儒学才借助于统治集团的力量逐渐展示自己的魅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儒教,他成了统治者愚弄人民的迷魂汤,成了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敲门砖,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确挺令人惊奇,因为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否认,儒家文化对维护华夏民族的团结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他留给中国人的思想包袱也是沉重的。闭关锁国,盲目排外,一直到被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同顽固守旧的思想作斗争,人们开始改造儒学,希望他能改变中国的落后现状,但是没有成功,人们对儒家思想救国的信念彻底动摇了,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来,胡适、鲁迅等一批进步文人高喊打倒孔家店,五四时期到近代,儒学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涌来,各种思潮也伴随而来,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经济发展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了,见利忘义、少廉寡耻,拜金主义,没有民族气节等等,人们又一次盯上了儒家文化。总起来说,儒家文化对中国是重要的,同时有些地方是不可取的。我们对它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迷惘被动的接受,也不因与封
建统治者推崇的儒教联系继而排斥否定。
儒家文化起码在几个方面会产生或正在产生好的影响。
为人气节方面,孔孟荀以及以后各代大儒先贤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榜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次之为大丈夫”这些原则或精神正是时下很多人所缺的。那些人已经很难再做什麽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固定了。可是对于后人,因为我们要创建一个和谐社会。虽然我们不需要象伯夷、叔齐那麽高风亮节,没必要向苏武那样为尽忠而苦熬十九年。我们起码要有道德感,要有羞耻心,要有正义感。我们要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在世界上并不算高的,甚至是低的。“生活很艰难,但至少不应该沦落为妓女,在欧洲一个不足百万的小国都有中国妓女的的身影,许多国家的许多社区都能听到?中国人滚回去?的声音”[1](《男人的精神家园》),这个社会需要创富,但不需要“不是贵族的暴发户”。每个人读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都会产生那种浩然正气吧,人需要那麽一种精神。儒家思想提倡诚信为人,恭敬谨慎,诚实守信,“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知道也”,(中庸.问政章)“诚者,物之始终,不诚天物,是故君子诚为贵”(中庸.自成章)然而,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优良品质在这个充满欺诈、信用透支的是风下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不要被经济的大潮冲昏头脑,审视自我的时候到了,儒 家文化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没有诚信未来我们很难参与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儒家文化教导我们仁爱有孝心,他教导我们要用理智拒绝极端„
总之儒家文化自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以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这些瑰宝擦亮我们心灵的窗户,点燃我们智慧的火花,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第五篇:新加坡儒家文化
新加坡儒家文化
摘要: 在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新加坡的儒家思想是由早期移民带入的,在其传播过程中不断随着新加坡的社会变迁而重塑自己,本文认为摆脱宗法势力,与科学管理模式相结合,以及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推广是儒家在新加坡的三个基本特征,也是儒学之所以在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关键。
研究新加坡的经验,自然要考虑到儒家文化,重视它在新加坡所起的实际作用。继美国学者卡恩与佩珀合著《日本的挑战》、英国工党前议员麦克法库尔发表《后儒家的挑战》之后,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出版了《新加坡的挑战》。关于这部著作,诚如新加坡教学发展总署王孟林总监在序言中所说,它“很好地概括了一位儒学学者对于儒家伦理及其在新加坡的现实意义的想法。”〔1〕统观“三挑战书”,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却不约而同地提示了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腾飞的连带关系,肯定了儒家文化仍然是活跃在东方的一种活的精神。这几位学者都是采用了马克斯·韦伯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方法论,却得出了同韦伯的观点相悖的结论:韦伯认为只有新教伦理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理性工具,儒教伦理只能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发生起限制作用;而杜维明博士等人却认为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格能造就一种东方的企业精神。这种看法现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要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除了了解儒家伦理怎样铸成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外,还必须探讨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特征。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讨论新加坡的儒家文化。
一
新加坡这个岛国有十来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华族,占总人口的76.3%,次为马来族,占总人口15%,再次是印度族,占总人口6.4 %。此外还有欧洲人、欧亚混血人、日本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尼泊尔人、菲律宾人、泰国人和缅甸人等。华族同其它民族一样,多属于移民的后裔,同本土文化自然维系着一条感情的纽带。儒家文化是成千上万的华族从移民船上带过来的,儒家伦理存在于新加坡的历史可以说和最初来到此地的华工一样早。
儒家文化是由华族移民带到南洋的,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下,它就同固守在本土的本源的儒家思想有了分别。同时,它也和通过其它国家,例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移植到该国,结合那里的特点进行改造的儒家学说有所不同。
新加坡华人社会主要是由中国华南沿海闽粤两省移民及其后裔所组成,离开自然灾害和兵燹频仍的家乡到海外谋生的主要是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间或有些小商人。考察一下新加坡社会发财致富的巨商,几乎都是苦力、小贩出身,或者是苦力、矿工和橡胶园工的后代。如:陈旭年,原籍潮州,早年渡黑水“过番”,到新加坡开始做码头工人,积攒一笔钱后做布贩,后来靠做港主和贩卖苦力致富。章三潮,即章芳琳的父亲,刚到新加坡时做苦力,克勤克俭,积累了资本,在顺源街开“长越号”店,专门经营烟酒和土产致富。被称为星洲首富的陈笃生,从马六甲移居新加坡,开始做小贩,靠沿街叫卖蔬菜起家。这些贫苦农民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谋生,不同中国历史上永嘉之乱时中原大姓举宗迁徙,所以强宗大族的势力达不到海外。这一点对儒家伦理来说,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在贵族式家族所有制的人伦关系中生长起来的。其特点就是既对血缘关系所强调的族内“休戚与共”给予重视与肯定,从而提倡“仁者爱人”、“泛爱众”;又特别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的关系,从而强调“名分”、“爱有等差”。中国传统文
化的奥秘正在宗法人伦本身的结构里。一般说来,宗法社会都是由强宗豪族操政治、经济、文化的大权,他们竭力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重农轻商。民间工商业或有萌发,最终要遭受权势家族的压抑、打击和扼杀。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豪绅代表着落后腐朽的反动势力,儒家文化中维护等级制和特权的思想就是这种封建势力加以提倡和强调的,从而起着禁锢人们思想、阻碍新的生产方式兴起的作用。
新加坡没有经历过封建制,华族移民又非充满了封建统治意识的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因此在这里传播和发展的儒家思想不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也不是作为一种学术的儒家思想,而是个人伦理的儒家思想。杜维明教授说:
“政治化的儒家就是国家权力高于社会;政治高于经济;官僚政治高于个人的创造性。这种形式的儒学,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必须加以彻底批判,才能解放一个国家的活力。另一面是儒家个人的伦理,它注重自我约束,超越自我中心,积极参与集体的福利、教育、个人的进步,工作伦理和个人的努力。所有这些价值,对新加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2 〕我们不妨将新加坡华族流行的儒家个人伦理,分解开来加以说明。
其一,孝悌观念增强了华人的凝聚力。新加坡华族特别重视孝道和手足之情,这大概同早期移民的途径和对象有关。一般说来他们是通过亲戚招募而来的,因为是同宗,血缘关系的纽带使劳资双方有一种相互信任感,这种亲属的环链在驰往南洋的移民船上便被人们强烈的意识到了。这是新加坡建立宗亲组织的基础。广大华工来自华南的四面八方,那儿的高山流水把闽粤居民阻隔成许多方言不同、地方神祗信仰也不同的区域。一旦到了异乡异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一梓里,同一方言的人会情不自禁地聚居在一起,这是方言组织即同乡会馆的形成原因。
孔子以仁作为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准则,仁的根据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悌是“友于兄弟”,兄友弟恭,孔子将仁爱精神扩充到全社会,以“四海之内皆兄弟”来强调人们之间的横向联系。孝的本义是敬爱父母,以此来树立上下之间的圭臬。孝,不仅要敬养父母,还要祭祀祖先,儒家主张设坛祭天、建祠祭祖,以示“慎终追远”。如果说这一孝的观念使华人重视宗族团结,渴望光宗耀祖,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悌的观念便令华族注意同胞携手、互助合作。前者是马来群岛华人社会划分为宗乡团体、信仰地方神祗的文化依据,后者是这个华人社会始终融为一体、信奉儒释道三位一体宗教的文化依
据。
其二,寻根意识。和祖先认同,是新加坡华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儒家伦理在新加坡的早期传播,主要靠家庭影响,节日活动,宗亲组织或同乡组织的祭祖活动和私塾教育。中华传统节日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强调家庭欢聚一堂,一起追思先祖,强化民族意识。李光耀在1992年新加坡宗乡总会联合中华总商会为他举办的新春晚宴上说道:“这些盛大的庆典能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些庆典节日使我们回忆过去,使我们和祖先的历史认同。我们的历史不是在祖先初到新加坡时才开始,它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文明的创始时就开始。
这段历史是我们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继承了这个传统和文化
。”所以说,海外华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所受的儒家忠、孝、仁、义的教育分不开。新加坡华族的这种精神,在建国之后,就表现为一种爱国主义,一种忠于事业的热忱。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儒家伦理是在民间早已流行的、有着深远影响的价值观念,由于它摆脱了宗法势力的操纵和封建文人的影响,封建性淡薄,仁爱精神、民族意识等积极方面得到发扬,这可以说是新加坡的儒家文化的第一个特点。
二
儒家传统的价值观念是在中国的农业社会生成和发展的,它建筑在重农轻商的经济型态之上。根据雷格斯(Fred Riggs)的理论分析,中国数千年来的古典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稳固及“不变的状态”。传统文化在这个农业基础社会中,相当圆满自足。以仁、善、孝、礼、诚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泛道德主义,只是鼓励人去建立一种和谐、谦让和诚实的人际关系,以及维持着勤俭、顺从、忍耐的美德。其人本主义的特点使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都离不开家族制度。可见,浓厚的农业性造成了儒家这一传统文化的保守和封闭的特征。儒家文化一旦落脚在海上贸易发达、商业繁荣的新加坡,它的不合时宜的一面就受到遏制,而先秦儒学中的某些进取精神便得到发扬。而且,它随着新加坡一百多年来的商业的发展,尤其是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经济的两次转型,还创造出适应形势需要的新风范。在经济生活中,新加坡的儒家伦理既显示出某种原动力,又显现出某种亲和力。新加坡的经验表明,经由“儒家商人”阶段把传统观念融入现代管理之中,比起直接由农业社会生成的儒家伦理原型涉入管理容易得多。
新加坡的学者陈国贲、张齐娥曾经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那就是1980年为新加坡政府区发展部(今新闻艺术部)的口述历史馆制定了新加坡商业先驱人物口述史计划,并根据计划对51位华人企业家作了采访记录,因而给人们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新加坡经济史资料和商业文化史资料。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有成就的华侨企业家几乎都是儒商,他们是遵循儒家勤奋、节俭和好学的教导,奋斗不息,事业有成的。
这些华人企业家具有的第一个美德是自制和节俭。儒家强调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求“慎独”。这种自我克制、自我斗争的品格,对成就一个人非常重要。老一辈移民初到新加坡,远离父母,容易在赌博、鸦片、妓女等诱惑下堕落。如果他们能遵循儒家的教导抵制了这些诱惑,就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发展事业上。许多华侨巨商都能背诵孟子“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那段鼓舞志气的话,用以鞭策自己。节俭是儒家特别注意的美德。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他赞美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这些教导培养了中国人朴素的民风。闽粤移民将这种浓厚的节俭风尚带到南洋,使许多人在干活挣钱、维持生计之时,希望积攒资本,干些实业,以便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他们以节俭精神警戒自己,反对恣意挥霍,奢侈腐化。这种传统精神在新加坡代代相传,至今犹然。新加坡的居民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收入逐年增多,国民储蓄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30%到40%的高度,1985年曾达到42%,除了个别石油输出国之外,占世界之首。这些积累,使新加坡具有了雄厚的储备和经济实力。
新加坡老一辈华人企业家具有的第二个美德是勤奋。孔子的“发愤忘食”和孟子的“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精神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它体现了先秦儒学重视经邦治国的实用观念所要求具备的素质。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华人飘洋过海,靠的就是这种刻苦耐劳、发奋图强的精神。新加坡老企业家方燕山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够吃苦耐劳。他说:“我想在潮洲人中,我是第一个做这种生意(旧车买卖和修理)。在我之后有很多人想做但失败了。我只能说这些(失败的)人没有坚持和投入……,但对我们来说,我们努力工作,从不动摇,生意好时我们苦干,生意不好时我们也苦干,我们坚持着,从未停止过工作。”〔3 〕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家过于强调对完美人格的培养,而忽视了一种有能力并且有决心征服自然主宰世界的进取性的人格。也就是说,由于儒教伦理没有强调个人主义,而缺少高度竞争性和内在动力。其实,有着奋斗目标的勤俭何尝不是创业和竞争的动力。面对西方资本咄咄逼人的架式,许多儒商不就是靠着这种动力取得成功的吗?
新加坡老一辈华族企业家第三个美德是忠实。他们都认为事业的成功除了靠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以儒家伦理关于忠实的道德训诫作为人际交往的价值观。雇主与雇员之间、商人与商人之间、商人与银行家之间商业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忠实可靠,忠实的品格包括两层意识:一是有信,即讲信用、信誉,这是做生意应当强调的基本美德。二是忠诚,也就是忠于事业、忠于团体的敬业精神和知恩图报的良心。有了这种优秀品格,就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新加坡的企业家进行管理时,一方面按照科学的组织生产,另一方面又利用文化价值观和感情来获得工人的忠诚,这就将西方管理模式与中国传统人际交往方式两个体系的优势结合起来了。
新加坡前驻日大使实业家黄望青先生为新加坡现代企业精神列出这样一个公式:“西方电脑式的计划+东方勤俭的美德”新加坡已故总统薛尔思博士对新加坡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概括成一个公式:
新加坡工业化、现代化=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日本的效率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东方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学
他们都把“东方的价值观念”、“东方勤俭的美德”作为重要一项加以肯定。
由此看来,新加坡儒家文化第二个特点就是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成功地与科学的管理模式结合起来,成为指导和推动经济发展的理性工具。
三
七十年代末的新加坡社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足以自豪的成就。由于长期的政治稳定、政府的廉洁和效率以及20年来百分之八以上的经济年增长率,使新加坡已经达到“庶而富之”,挤身于“新兴工业国”之列。但是,急速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给这个岛国的安定和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其中包括都市化、工业化的冲击,青年人的西化倾向,腐朽生活方式侵蚀下的社会犯罪。因而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教育界人士的反省和关怀,乃有“道德危机”意识之产生。前总统黄金辉在施政演说中说道:“我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态度和人生观,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都有了改变。传统亚洲价值观里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观念,在过去曾经支撑并引导我们的人民,现在这种传统价值观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化、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4〕还是在七十年代初,随着西方人在新加坡投资的增加,随机器设备而来的,还有工程师、经理人员和他们的家属。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像雪花一样飘落在新加坡人身上。还有,来自西方的大众传媒中离奇乖癖的内容愈来愈影响新加坡人。可是,那时候还没有严重到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防范的程度。不过,几年以后这些问题就变得严重了。新加坡的道德危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犯罪、吸毒、色情、嘻皮、离婚、堕胎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二是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怕吃苦,怕脏怕累,不赡养老人,年轻夫妻不想生孩子等等。郭振羽教授说:
“根据政治领导当局的看法,当前的道德危机,反映了两大根本问题,一是东方优良传统和价值的失落,使得现代新加坡人成为没有根,也没有文化的人。这道德危机是因为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所造成的。换言之,如果我们可以保留东方价值观,便可以建立文化信心,足以抗拒西方(败坏)文明的侵蚀。
另一问题,也是造成东方传统价值没落的一个因素,是大家庭的解组(为核心家庭所取代),削弱了东方传统中最根本的孝道精神。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的消逝,动摇了社会稳定的基础。”〔5〕
针对这种情况,新加坡从1979年6月开始,掀起了文化再生运动。其内容包括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推广华语运动以及道德教育改革方案的提出。这年9月份,教育当局公布了在当时的部长王鼎昌主持下完成的《道德教育报告书》,开始准备为中
三、中四学生开设宗教课程。1980年2月,春节前后,教育部又郑重宣布《儒家伦理》为选读课程之一。为
了建设这门课程,特地从美国和台湾请了杜维明、余英时等八位教授前来新加坡讲学和提供编写方案,大众传媒也配合进行宣传,使推广儒家伦理的活动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一个政府,如此大张旗鼓地开展维护传统价值观的运动说明了新加坡对儒家伦理的重视程度。因此,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是儒学在新加坡传播过程中的第三个特征。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坚持了自身的基本价值观,另一方面为适应这个海岛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特点,不断地重塑自己,同时还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使其不仅在新加坡的工业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培养新一代新加坡人的道德风貌,维系多种族、多宗教国家的和谐与稳定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见杜维明:《新加坡的挑战》,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2〕同上,第116页。
〔3〕陈国贲,张齐娥:《儒学的价值观与新加坡华侨企业家精神》,载《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
〔4〕新加坡《联合早报》1989年1月10日。
〔5〕郭振羽:《新加坡推广儒家伦理的社会背景和条件》,载《儒学国际学术讨论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