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是“智慧之学”(推荐)
哲学是“智慧之学”
陶华坤
哲学是一种邀请、一种引导,是“智慧之学”。教育哲学的目的就是把教师从固定僵化的程序中和大量偶然的事件中解放出来,使之获得“教育的自由”,从而促使教师教育生活的自我更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一、哲学的使命是“改变”实践
教育哲学扎根于教育生活的困惑中。教育哲学研究走向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价值性。目的是要真正提升人们的教育智慧,唤醒人们被程式的生活所麻木了的意识,使之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框架和行为模式。教育的目的不仅促进发展,还要引导和规范发展。那些不能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教育哲学是要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教育实践寻根究底的反思,把一切关涉到教育的观念、制度、行为都纳入到理性的批判之中,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教育者的理性。实践证明,没有成熟思想的教育是肤浅的短视的,其具体教育价值取向也是相互冲突的。
哲学的使命是“改变”实践。教育是使人“文化化”的过程,教育的功用就是提升人的境界。文化人的形象能够引导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性、具体性、相对性、复杂性。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寻根问底的反思,其目的是不断提高教育者对教育生活的感受力、理解力、批判力。
二、寻觅“教育的意义”
真正的学术是人类理智和自由精神的最高表现。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无知是上帝的诅咒,知识是我们飞向天堂的翅膀。批判是一种思想历程,缺乏批判,就缺乏真正的学术交流和对话。研究是最好的学习,用研究的心态进入学习的过程中去,要有内在的思考,智慧存在于寻找到更有利的证据以反驳原有结论的过程中。
哲学根植于对真实交流的追寻和善意的争辩之中。哲学是思辨的事业、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问题不在生活之外,而在生活之中。教育哲学提供一种分析教育的方法,即对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语言、逻辑、句法分析,用清晰的概念来取代混乱的思想。教育哲学是“教育思想的思想”,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杠杆。
寻觅教育的意义。“教化天下英才,是人生幸福的事情。”人是作为文化的存在而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跨文化的过程。人被置于一种特殊的工具的统治之下,人,永远生活在有限和无限的夹缝之中。人生来是自由的,但无时不在加锁之中。自由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是人类理性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实现。
三、“公正”是激动人心的政治价值观
公正是激动人心的政治价值观之一。公正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的独立指标,寻求正义的人即是在寻求中道。政治上的大善,即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
共同利益。一个社会是否正义,看人们持有的财产是否是正义的。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平等是公正的第一原则,一个公正的社会应该有一种健全的机制。
民主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民主是个动态的过程,专制的暴君不喜欢有个性的人。只有教育,才能超越狭隘的政治视野。民主制度是一种理性的设计,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以民主的精神去改造教育、重建教育,使教育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将促进民主参与看成是一项教育的使命。
自由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民主政治是一种比较透明的政治制度,强人对权力的渴望是威胁人类自由的最大敌人。自由的唤醒依赖教育,自由是权力和义务的统一、责任和自由的统一。理性是人类的本性,理性的沉思能带给人们最大的幸福。民主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自由教育”是“一种发展理性的教育”。
第二篇:《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制定)课程编号:310061 英文名: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分:2学分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谢树放
选定教材: 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课程概述: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思辨的结晶,它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哲学智慧的鲜明特征,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本课程以中国哲学学派与哲学思想发展为主要线索,力求体现中国哲学智慧的连续性丰富性与多样性,力求将知识传授与智慧开发结合起来,突出介绍每一时代中国哲学思维的智慧精华,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精华有所感悟与把握,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所帮助。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须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思想智慧的精华,了解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家的主要哲学智慧观点,使学生增强哲学思维,丰富哲学智慧,以促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引导教育学生联系实际,弘扬精华、剔除糟粕,以达本课程的实践指导目的。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智慧宝库博大精深,有限的课时决定本课程的讲授只能少而精。选修学习本课程的学生须有较好的古文功底及人文历史知识,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较好完成教学任务,一须采取学生自学(课前预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二须在教学内容上把握重点,提纲挈领,主要向学生指明各时期主要哲学流派的智慧精华,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三须力求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讲授抽象的哲理;四须力求联系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实际,增强本课程教学的现实现代意义。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讲 中国哲学史简述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中国哲学智慧与中国哲学史密不可分。考虑到本校学生均未开设《中国哲学史》课程,故在介绍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哲学智慧之前,须对中国哲学史向学生作一简要介绍,以使学生对中国哲学 1 智慧的发展,对选读的各时期中国哲学智慧思想有更系统的把握,对各家之哲学智慧有更好的理解,为以下各讲学习奠基。教学内容:
一、中国哲学的源头。
新石器时期的精神文化: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
中国哲学思想在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二、先秦哲学(殷周时期)。
商代:以神为本的意识,信天信鬼、浓厚的宗教色彩。
周代:“敬德保民”(天命观动摇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把对社会以外异己力量-天的崇拜,转为对社会的主体-人的信念)。
作为哲学理论体系出现的标志,是约在西周初出现的《易经》《尚书·洪范》。
春秋战国: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伦理哲学体系的思想家;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庄子把老子思想推到极致(他用诗和寓言喻意,将哲学思想体现于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萌芽)。
墨子的“兼爱”;韩非的法家思想,综合法术势的观点,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政治学说。荀子担负起对先秦哲学批判总结的使命,综合儒法思想。
三、两汉经学――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的经院哲学体系 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儒家为主所进行的第一次综合。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三纲五常”说适应大一统帝国专制政治,经学与谶纬相互结合,神学色彩。
四、魏晋玄学――是以道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思辨哲学 中国哲学以道家思想为主儒道互补所进行的第二次综合。
激烈社会震荡,儒家名教的危机需要新的哲学理论,于是“援道入儒”,以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儒学(易),结合《周易》儒家思想创立的一种更哲理化的新的哲学理论。
五、隋唐佛学――中国哲学以佛教哲学为主的儒、释、道融合的第三次综合。
中外文化的首次交汇-佛教中国化,气势恢宏的大唐文化。兼容并畜,三教并行。具有较高抽象思维能力的哲学家及哲学著作大都出现在佛教领域(华严宗的佛学理论代表中国佛教哲学高峰)。禅宗(心宗)是中国佛教一次深刻变革。
六、宋明理学――再次弘扬儒家思想吸收道、佛教哲学的某些思想,完成中国哲学的第四次综合,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已发展到高峰。(中国哲学的发展:儒-道-佛-儒)。
理学创始人北宋周敦熙、张载(唯物主义)、二程兄弟(唯心主义)后分化为朱熹为代表的唯理派(客观唯心主义)与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唯心派(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涉及到本体论、心性论和伦理观等领域。心性论是理学核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世界观与人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天地之理是人性道德的根源,把封 2 建伦理纲常神圣化。
七、明清之际的启蒙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的转型。
列强入侵、西学东渐、危机四伏, 传统文化的转型不可避免。就是在这样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变时期,黄宗義、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空谈心性的理学心学展开了全面批判,主张建立注重实际的经世致用之学,对封建专制制度予以抨击,倡导民主思想,为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来源。
八、近代哲学的思想变革—资产阶级新学。
在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危亡之时,中国近代的爱国者和有识之士奋起批判保守的封建主义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进步思想。
十九世纪末的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哲学智慧。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家:章炳麟与孙中山。思考题:
1、作为中国哲学理论体系出现的标志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什么?
2、试说两汉经学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试说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
4、近代哲学(资产阶级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什么?
第二讲
中国哲学智慧的总体特征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鲜明的哲学传统。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与西方哲学智慧既有相通又有区别,有其独特的思考与表述方式。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思想内涵有一总体把握,对中国哲学智慧不同于西方哲学智慧的民族特色有一较好的认识,也为学好以下各讲了解认识各历史时期各家主要哲学思想打下基础。教学内容:
中国哲学是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服务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意识形态,这是我们理解中国哲学智慧特征的一个总的前提。
中国哲学智慧总体特征主要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人生重社会轻自然的哲学视角,中国哲学的伦理化。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方式三大方面的思考与总结,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关注焦点。中国的哲学家着眼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探讨。中国哲学可谓是政治哲学、伦理哲学,而从根本上说是伦理哲学。“三纲五常”既是伦理也是政治原则规范,又具哲学意蕴。
二、重血缘重家族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社会心理、习惯。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的重要社会根基,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氏族宗法血亲传统的强固力量和长期延续。儒家仁学是建立在亲子之爱的血缘情感心理基础之上。可以说血缘基础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整个传统思想的根基方面的本源。
中国社会的传统习惯、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多与之有关,并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三、排斥“天神”主宰的宗教信仰,中国哲学的实用理性。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哲学,它虽与中外宗教思想相互既斗争又吸收,具有神的成分,但其理性的哲学理论占据更高的地位,注重现世现实的社会人生的实践理性的思考,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它从本质上说是非宗教的,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具更多的哲理睿智。
四、天人合一,整体统一的思维方式。
中国儒家重人生、人道,其哲学本体论的依据则在“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周易》构建起包罗天地人宇宙万物相互联结的整体统一系统结构。
中国哲学一般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讨,更多显示其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
五、中庸的哲学智慧,和谐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中的民族,中国哲学中对“中”的理解比之西方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儒家视中庸之道为大德大智慧。
“和”也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六、自强不息,乐天乐观的宇宙人生观。
中国哲学的重人生重现实,重理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乐天好善的宇宙观人生观。“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国哲学中,‘天道’本是“生生”是善,恶不是其本质而是派生从属的,罪、苦亦然。中国哲学之各家均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生活人生的肯定,尤儒家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现实的活动中、在世俗生活中取得安宁幸福,在人生快乐中求得超越。与儒家以仁为本以德立身相联系,儒家的乐观乐天的又一特点是以后天的道德修养成果,以达“内圣外王”“仁”的人生最高境界为“乐”。
七、辩证思维传统,变化发展观。
注重辩证思维是中国哲学智慧的一个重要特征。全面联系、变化发展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中国哲人是以生生与变易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化旧开新,变化不仅在化解过去,更表现在开辟未来。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哲学可谓是政治哲学、伦理哲学,而从根本上说是伦理哲学?
2、试析中国哲学智慧之重血缘重家族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社会心理、习惯。
3、如何理解中国哲学智慧之自强不息,乐天乐观的宇宙观人生观。
第三讲 先秦儒家孔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立者,“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通过本讲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孔子仁学思想所蕴含的社会、人生哲学智慧,辩证认识其对做人处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双重作用,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现代社会及学生自身实际,弘扬其思想精华,促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内容:
关于孔子与《论语》的简单介绍。孔子的哲学智慧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仁”既是人伦关系、伦理精神、政治原则,又是哲学范畴,孔子的哲学智慧主要体现在其仁学思想中。了解仁学主要从四方面:
一、处人的哲学智慧:“仁者爱人”,儒家把个人看作是与他人不可分割与他人相互联系的社会中人,人须发挥人之为人的仁善本性(善性理性),通过忠恕仁爱可求得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才能由爱人而爱己、利人而益己,求得人们的共存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处世的哲学智慧:“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身,讲求礼仪,在对立中求统一,使个人与社会相合相融,维护社会整体等级秩序。
三、立身的哲学智慧:以德立身,内圣外王,追求实现人生最高价值。
四、中庸的哲学智慧:中庸是儒家的大智大德,集中体现儒家的真理观、矛盾观,也体现其现实的政治伦理观、人生观,更具方法论意义,体现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
辩证分析儒家中庸的涵义、内容、实现途径,弘扬其思想精华,运用其哲学智慧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其现代意义。思考题:
1、谈谈孔子的“忠恕”之道的涵义及其现实意义。
2、试谈“克己复礼为仁”的涵义及其意义。
3、如何正确认识“中庸”之内涵?联系实际谈谈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第四讲 先秦儒家孟子荀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孟子、荀子分别继承发挥了孔子仁与礼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的百家争鸣中儒家主要代表。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了解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基本观点与异同,性善论、性恶论是他们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认识了解孟子思想中最具积极意义的精华-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地位;认识了解荀子“隆礼重法”王霸统一的社会政治学说及“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 的哲学智慧;并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小康社会实际,正确认识孟子荀子学说的现代积极意义。教学内容:
孟子的哲学智慧
一、性善养气说。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伦理、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体现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集中体现孟子做人处世的哲学智慧。主要观点:
性善论肯定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肯定善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歌颂了人性的美好,成为后来中国文化关于人性思考的基本线索和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基石。
修身养性、养气集义,培养崇高气节与精神力量,对后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仁政学说。
孟子从性善论及孔子仁爱思想出发更深入广泛探讨德治的内涵,系统提出仁政学说,体现了他治国为政的哲学智慧,经剔除其封建糟粕,具超时代超阶级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
必须指出,孟子的民本与我们现代民主思想有根本性质的不同,现代民主是与人权、平等、法制等近现代先进思想融为一体的。
荀子的哲学智慧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最大代表,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他继承儒家思想又兼取各家之长,是先秦百家争鸣中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天人关系上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及从性恶论出发提出的“隆礼重法”德法互补、王霸统一的社会政治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智慧。思考题:
1、试谈孟子由性善论出发提出培养“大丈夫”气节的人生意义与哲学智慧。
2、比较分析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
3、试谈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及现代积极意义。
4、试说荀子天人观的哲学智慧与积极意义。
第五讲 儒家经典《周易》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周易》是儒家六经之首,也是东方哲学的一部最古的经典,《周易》被称为中华文化之根。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周易》其书的形成、基本的表达形式及历史文化价值;《易》作者以具体事物形象表达抽象概念、反映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人事之理,以八卦阴阳表达说明宇宙万物的现象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动力,要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内含的哲学思想与高度的哲学智慧,并联系实际说明、指导社会及自身的生活实践。
教学内容:
关于《周易》其书的简单介绍
《周易》是东方哲学的一部最古的经典,分经、传两部分,产生在不同时代。《易》微言妙旨,可以之解说宇宙万物、社会人事的本质、规律、动力。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关于人生、社会、宇宙的智慧渊源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而获得,《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根。
主要哲学智慧
一、观物取象,阴阳对立统一,八卦演绎,以状天地万物之事之理。
《易》作者以直观感性从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万事万物,抽象概括为阴阳(对立统一)两种属性两种事物,从自然界中选取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它东西的根源,以具体事物形象表达抽象概念、反映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人事之理,以八卦阴阳表达说明宇宙万物的现象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动力。
二、阴阳相对相依,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物极必反,以示天地万物发展变化规律。阴阳对立统一,是事物产生、运动变化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阴阳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的必然结果。
“革命”的思想是《易传》对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
三、太极生成论,古朴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易》所描绘的宇宙生成及家庭、社会形成,与现代进化论与唯物史观的相通。
第六讲 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庄子从多方面推进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主要代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了解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用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规律,其蕴含的哲学智慧;明确老子用柔的方法论、守弱的人生观及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社会政治观具积极消极两重性;要使学生认识了解庄子发挥老子思想,提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认识的相对性与“逍遥”的自由观所蕴含的哲学智慧。教学内容:
老子的哲学智慧 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亦称《道德经》,注释有千种之多。《老子》语精义深,辞要趣远哲学诗,其朦胧光芒(神秘气氛)经久不散、弥漫四方。
“道”的主要哲学智慧
一、宇宙观本体论。
自然无为的自然神论,老子本体论核心范畴“道”:道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的总根源,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最高原则,道具物质、精神两重性。
二、朴素辩证法(“反者道之动”)。
1、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事物存在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观。
2、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物极必反、势强必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3、量变引起质变。“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否定之否定。现象与本质的不同。“大直若屈,大巧若诎,大辨若讷,大赢若绌”。
三、用柔的方法论,守弱的人生观(“弱者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柔之用:守曲、枉、低、敝、少、辱、贱、雌、静,退、无事、无为、不争、无私,以最终达到全、正、盈、新、得、荣、贵、雄、进、有为、有成的目的。
四、社会政治观(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反对法纪礼义、知识、技巧、无为而治;反对苛政、暴政,反对战争;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庄子 “齐物”与“逍遥”的哲学智慧
庄子继承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并从多方面推进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主要代表。庄子提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道家的哲学思辩。
一、“齐物论”提出了对后来影响深远的认识的相对性问题。
庄子以本体论的道的无差别界限为根据,提出“以道观物”则“万物齐一”,据此,他否定人们的“小知”“有待”(是不同的主体与时空条件下形成的是非观念),而追求因循天然与“至道”相通可应付无穷变化的“大知” “真知”的至人的智慧。
二、“逍遥游”的人生哲学,绝对的自由观。
“逍遥游”的前提是“无待”即无条件的绝对自由,既要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且须摆脱内在主体意识的束缚,后来也成为道家向道教转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桥梁。思考题:
1、联系社会与人生实际谈谈《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哲学智慧。
2、试说庄子“齐物”与“逍遥”的哲学智慧。
第七讲 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为适应西汉统一帝国的政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两汉经学是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弘扬儒家思想为主的第一次学术思想综合,儒家思想从此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上升为封建正统思想。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正负面作用有一 8 基本认识,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建立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帝国、在维护封建秩序中的哲学智慧有一基本认识。教学内容:
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
汉初“黄老之学”结束它的历史使命,适应汉帝国“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推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儒家思想文献上升为封建正统的儒家经典。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一、天人相副 “人副天数”。
董仲舒对汉代达到的自然科学成就加以神学唯心主义的歪曲。在天地万物的大系统中,天是最高的主宰与创造者,天有“天意”、“天德”“天志”,人是天的缩影,“天人相副”。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都是根据天意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动态协调的大系统。“同类相动”“天人感应”。
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天意通过自然和人间的秩序体现,上天的意志通过君主贯彻,君主有代天实行赏罚的至上权威。天任德不任刑,“三纲五常“。他一方面通过天来提高人间统治者的权威,威慑、约束百姓;另方面是要借助天来威慑、约束人间统治者,倡导德治。
三、“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对阴阳五行说的形而上学改造,“阳尊阴卑“。五行相生与相胜,“三统”“三正”的循环论的唯心史观。思考题:
1、儒学何以成为经学?试析其正负面历史意义。
2、试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的主要内容。
第八讲 魏晋玄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魏晋玄学是在社会动荡、名教陷入严重危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道家学说来解释儒家思想的比较精致的思辩哲学。通过教学,须使学生了解魏晋玄学形成与发展的概况,认识了解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之辨、本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所体现的哲学智慧,认识其历史意义,以丰富学生哲学思维,并对指导现实生活实际有所教益。教学内容:
一、、本末有无之辨。
王弼的“贵无”说。开始抛弃两汉经学的神学外衣,对老子“有生于无”和道在物先的命题进行改造,从各个方面论证以无为本的精神性本体是万物的根本。裴頠的崇有论。道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总和,道和万有是不能分离的万有构成道的基础,有是“理”的本体。
郭象的独化论。“有”是绝对的,否认在万有之上有任何终极的根本,从而彻底取消了作为形而上的本体。“独化于玄冥之境”
二、名教与自然之辨。
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崇本息末”的政治主张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不拘礼教,崇尚自然,对充满利益之争的社会现实予以激烈批判。郭象的名教等于自然,“外内相冥”用内心的无为来顺从名教制度(有),以维护封建礼教。
三、言意之辨。
荀粲的言不尽意说;欧阳建的言尽意说;王弼的得意忘象说。思考题:
1、试说魏晋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观点。
2、魏晋玄学关于本末有无之辨有哪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九讲 隋唐佛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佛教在隋唐进入鼎盛时期,隋唐佛学中具思辨性极高的哲学智慧。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隋唐佛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要佛教宗派的佛理有一基本了解,尤对慧能创立的“顿悟成佛”的中国禅宗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并辩证分析,以吸取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教学内容:
一、法相宗的万法唯识说。
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伟大的爱国僧人和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对佛教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的学说作综合性的阐述。
“三自性”说解释事物的空幻和假有;“唯识四分”对各类意识结构层次的分析。
二、华严宗的圆融无碍说。
佛的境界是一切差别的事物无尽缘起、周遍含容的大法界,一切事物都是相即相入、园融无碍的关系。“四法界”说;“六相圆融”说。
三、禅宗的顿悟成佛说。
关于禅宗的来历,慧能,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一)、关于成佛的根据。
“自性是佛”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无生无灭,是真实本体,本来清净。烦恼“本无今有”掩盖佛性。“万法在自性”自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10(二)关于修行的方法。
“自悟自修”的心法,实现内心世界的自我转化。“自我超度”,“法无定法”。(三)关于解脱境界的观点。
“顿悟成佛”、“无心无得”。成佛解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是人的内心在瞬间实现的根本质变,是没有意志努力和人为控制的心理状态,是内心对包括佛法在内的一切执著的舍弃。思考题:
1、华严宗怎样看待本质和现象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慧能创立的中国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次深刻变革?
第十讲 宋明理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家学说历史发展的顶峰,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重大影响。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的大致过程,认识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熙、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及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教学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正确认识宋明理学的社会历史意义。教学内容:
一、周敦熙的太极人极论。
《太极图说》描述了一幅系统的宇宙形成模式,说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统一在无极、太极,是物质还是精神为本体,之后宋儒发挥从二方面发展。
二、张载的元气本体论与人生境界说。
(一)太虚即气的气本体论。张载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天道观,第一次提出关于气的系统的学说,创立了元气本体论,以气一元论阐发了对立统一的思想,在天道观上基本上做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结合,以此为武器批判道家和佛教的唯心主义。
(二)人生境界说。“民胞物与”的仁爱观和“为天地立心”的使命感。
三、程朱理学。
二程兄弟发挥周敦熙的唯心主义,把“天理”作为他们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创立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宇宙观。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全面总结,从而建立起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天理本体论。理(形而上)气(形而下)不可分,理气是体用关系,理气相依,理主气从,理是本,是动静的本体,是宇宙本体。
(二)格物穷理的道德认识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三)心性论是理学核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世界观与人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天地之理是人性道 11 德的根源。伦理观上,探讨的核心问题是“理”和“欲”的关系,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封建伦理纲常神圣化。
理学归根结底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但它强调人必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强调做人的精神追求,人必须不断自我完善,这些观点至今仍有合理性。
四、陆王心学。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一)、心本体论。心理为一,心外无物。(二)、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三)、致良知说。良知与天理、本心相通,是天赋的理性,是道德意识的主体与判别是非的标准。思考题:
1、试说周敦颐的太极人极论的主要观点。
2、如何理解张载的人生境界说?
3、试析程朱理学的天理本体论。
4、如何理解王阳明心理为一的致良知说?
第十一讲 明清实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明清实学是兴起于明末清初的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哲学智慧的新发展。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明清实学的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有一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认识明清实学主要代表人物在哲学、政治、经济、伦理诸方面的思想观点,尤须认识明清实学中民主政治思想的思想精华及其历史意义。教学内容:
一、东林新风的兴起。
二、黄宗羲的经术经世说。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政治思想;“工商皆本”的社会经济思想;“一气充周”的自然哲学
三、顾炎武综当代之务的经世致用说。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权思想;“综当代之务”的实行思想。
四、王夫之的“诚者实有”与“天下大公”的气学实学。
“诚者实有”的气本论;“敦诚不息”的方法论; “理势合一”的历史观;“天下大公”的社会政治论。思考题:
1、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民主思想有哪些内容?有何历史意义?
2、怎样理解王夫之“诚者实有”的气本论?它的思想史意义如何?
第十二讲近代新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康有为、谭嗣同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是近代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康有为作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他为论证变革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变易”观,是其推行改良主义变法运动的哲学根据与理论基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要使学生了解谭嗣同仁学的哲学内涵,认识到“通”是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反映了他的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变革思想,有其积极进步意义。教学内容:
康有为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一、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时代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为拯救民族危亡,他发动领导变法运动,需理论依据。
二、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他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相结合,论证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
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智慧
一、谭嗣同其人简介。
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在强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时代氛围中,他从传统旧学转向新学,政治上力主变法图强,成为我国近代反封建思想家,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政治家。
《仁学》是谭嗣同的主要著作,论述了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基本要点。
二、《仁学界说》的主要哲学思想。
谭嗣同的“仁”说的第一要义是“通”。“仁”将天地万物、人我通为一身,化为一体。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在当时政治斗争中有进步意义。他把“仁”看成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他把一切物质(“以太”)等同为精神,实在的物质世界被宣布为空灵的心力意识,体现了谭嗣同哲学思想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教唯心主义的性质。思考题:
1、试说康有为为论证变法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治道“变易”观的主要内容。
2、试说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 “通”的涵义。
附录:参考书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二、三、四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毛荣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8、刘梦溪:《学术思想与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錢浩主编《中国通史》,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0、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1、何光沪 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谢尨编《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北京大学名教授讲演录),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执笔人:谢树放
20011年1月 审定人:许苏静
20011年1月
人文社科部负责人:叶昌友
20011年1月。
第三篇:哲学与智慧
静的哲学·静的智慧
姓名:陈衍春
学号:09120224
院系: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
摘要:“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深得内涵,在《庄子》、《道德经中》《文心雕龙》中都有很高深的哲学、不同的智慧。本论文从“哲学和智慧”的角度分析我个人在平时思考和涉猎中对静的心得体会。从静态表现、厕所中的静、归根曰静这三个方面分析,分别阐述静的外在表现、对人的心理影响、与生命的关系这三个不同层面的哲学。
关键词:静的哲学,静的智慧,静态表现,厕所中的静,归根曰静。
“静”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说文·青部》记载:“静,审也。”王筠释义曰:“采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静”的原始意义是明审的意思。也就是要我们有着清晰的思路,明察秋毫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其次才是安静、宁静的意思。《广韵·静韵》指出:“静,安也”。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使身体安定,心绪和平,才能内视自身、明审自己。白居易亦有诗云:“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这些都是从静字面的研究和衍生。安静、静寂、静穆给人的感觉略带一丝忧伤略带一丝寂寞,渗透每个人的内心,引起心底深处的共鸣。很多女孩的名字喜欢有“静”字,因为静给人以娉娉袅袅细步摇、静如处子的优雅,给人以万里无云、晴空碧蓝的意境。
《道德经》上说:“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侻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说的是世间万物的初始状态的静的,万物始于自然和谐,万物有自己的特点,如每个人都相对于他人静止,这就不存在冲突之说,谓之“清静而天下正”。这就是静在哲学上最本质的表现,它赋予的智慧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万物的和谐共存的一种状态,静是本质的,动是静的表现。
“厕所”似乎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词,这与哲学和智慧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看来,在现代,厕所是抛开喧嚣和嘈杂去思考问题的最佳地点。厕所安静、空间狭小。有人说思考问题不是要视野开阔么这样能放开心怀联想?可我不这样认为,真正思考问题是思想的开阔,环境的扩大不但不会给思考带来好处还会让思考者分心。厕所空间小,而且异常安静,把人带入最原始最本质的环境,可以静静思考、反省喧嚣生活带来的污垢。而且如厕的人把身体蜷缩,在心理上会产生有一种释然感,给身体最舒服的状态,不用考虑旁人打扰,心理的障碍减小。我每次如厕都会想想问题,不管是学习、生活、感情的问题都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那时候是最适合做决定的时刻,那时候你会把问题分析的很透彻。这生理蜷缩和心理的安静给人最佳的思考空间。
所谓“厕所”其实这里的静更强调的是静对人心理的滋养,不仅仅局限于厕所,很多安静的场所、安静的时间都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避风塘。可以是宁静的乡村,安静的咖啡屋,每个周末六点左右的早上。这些都是释放心理压力,思考问题、反省生活的好地方。静带来的不只是心理压力的减小,还能改进品性。这我称之为“厕所中的哲学”。《淮南子》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 故莫敢与之争。”这里说的是:人的本性是好静,故不与万物争,也就不存在奸邪罔逆之说。有句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死归于净土,安静离开世界。在死前的最后时刻是人最安静的时刻,这个时候即使再坏的人都回归于本性。这我称之为归根于静。
《文化苦旅》最后一篇《这里真安静》中写道:“这里真安静,神秘得像寓言,抽象的像梦境,我走过许多地方,未曾见过如此具有概括力的所在,概括得令人有点难以置信。”余秋雨去的是一个二战留下的墓的,那里安静的让人窒息,不仅游客很少、长满杂草,那种静带来的神秘感、沧桑感让人对生命升起莫名的尊敬,不管他生前做过什么,给社会带来什么,最终他没有在地狱中煎熬,没有在天堂里微笑,他仅仅是静静躺在那里。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肃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我称之为生命归根于静。
静这“东西”无形无味,触不到摸不着。但静可以表现的唯美,让人无限回味;也能净化人的心理,在浮华的现代生活中沉淀智慧;静更体现了生命的本质,归根于静,生于无形,化于无形。这便是我认为静所隐含的哲学与智慧。
参考文献: 陈华 《道家“静”的哲学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启示》
胡漫
论《文心雕龙·神思》对老庄哲学的“虚静”观的继承
余秋雨 《文化苦旅》
第四篇:中国哲学智慧心得
《中国哲学智慧》心得体会
11071107
冯剑波
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盛世,出现了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繁荣。三教包括:佛教、道教、儒教,九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
一、孔孟儒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我理解的知识分子积极入仕儒家思想的描写。
儒家主张率真、合礼、推己及人且不问后果的仁爱精神。儒家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应该是最深的,古代文人十年寒窗,苦读诗书,为的就是能金榜题名时,一施自己的远大抱负,为国家兴利除弊。韦编三绝,积极去游说,宣传自己就是他们积极入仕治国的体现。他们一生中读圣贤书,闻天下事,谈到国家安危则忧之哀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达济天下”可以说是历朝来很多文人的人生信条。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文人的所有理想,忧国忧民、为国奉献是他们的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对这种思想所产生的行为的很好诠释。
半部《论语》治天下,大部分封建集权统治独尊儒术,利用儒家思想来统治国家。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广大民众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多都形成了温顺善良的性格,不到最后一步绝不造反,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吧。
二、老庄道学
“宁生而曳宁尾涂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知识分子清静无欲,崇尚自然的另一种选择。
在封建时代,积极入仕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状况每朝可见,有时候性命都难保,更谈不上什么大展鸿图了。于是文人们隐居山林,玩弄花草虫鱼消磨自己的壮志,只留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趣句。三国魏时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是典型的代表。他们常集于山阳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这种超越自古的传统礼制,其实都是对礼法尊严的一大挑战。这或许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是这种放浪形骸皆自然,鄙弃礼仪道德做性情中人的做法对后世乃至今世有很大的影响的作用。不管是从开始领悟自然即能逍遥,在无边虚无中体会有限存在,还是时代让他们感觉理想和现实差异很大,变的不愿留骨而光,但这种无拘无束融入自然的生活能够让人回归原始那份本性,回归豁达的率真。
这种与积极入仕对立的老庄思想无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条出路。进则儒,退则道;顺则孔孟,逆则老庄;进而得天下,退可居田园。这两种思想构成了知识分子主要的精神境界。
感悟:
中国哲学的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沉淀的结晶,无论是胸怀天下的儒家思想,还是追求中庸无为的道家思想,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瑰宝。
第五篇:中国哲学智慧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也是道家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如高亨所言:“《老子》虽只五千言,但辞要而趣远,语精而义深;运思浃于无名,立说超乎有相,凡宇宙之奥理,史乘之轨迹,物类以象征,人事之法仪,率以片言,摄其妙谛。”
老子的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此时社会正处于奴隶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变革过渡阶段。政治上周天子已经失去统治天下的权势,出现了不贵而富的新兴阶级;经济上赋税制度改变,刑书、刑鼎等一类反映阶级利益的法律随之出现;生活上的尊卑有序的观念、准则和伦常等也发生变化并开始走向破裂;特别是由于阶级斗争、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大的变动和变革,迫使一些先哲贤达开始了先注意“身外之物”,然后再认识自己的有利本阶级利益的哲学思考。
其中,比较著名的几条名言带有很深厚的哲学意义。例如: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客观世界并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之中;而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感受也不可能完整全面地向别人表述出来;因此,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无限地接近,而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认识清楚。外界世界反
映到人脑中的时候,就已经打了折扣。而人在向外界传递信息的时候,又一次打了折扣。因此说,人类想彻底认识世界,完全是不可能的。
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与“道”相同。“玄”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本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而我们人如果欲望充满心中,那么最终获得不一定是当初你想要的,世事奇妙
3、上善若水。最高的善象水,水因其善的特性而给与万事万物且不争求索取,身处众人所公认的险恶的地方,因此,(善)几乎是道。有句名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还有很多经典的语句,但我自己感觉道德经最重要的是阐述这两点:1.实存意义上的“道”。从本体意义上讲,万物都是从道演化出来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万物之所以是它自身的内在根据。从本源论形成宇宙演化理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存在的根据,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所派生出来的。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君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这就是说,“道”这个东西,空虚无形,可是用它却永远用不尽。它十分渊深,就好像万物的根本,它是那样深暗,却好像是实存的。不知道它是由谁生产的,好像是在上帝之前。这里老子虽然都用“好像”(“似”)的字眼,其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宗”)。所以,他
进一步具体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
2.“道”是宇宙万物的总规律;“德”,老子称为“玄德”,即为道之德。德性,是具体事物的特点,如人之德、物之德等。道之德最根本的特性是:自然。万物都是拥有自己的本性,没有经过人的改造的,是自然而然的。这里的“自然”有三层含义:其一是自成的,是自己形成的,与他然相对;其二是本然之意;其三是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以自然为法则,道是任自然的,道这个规律没有规定性。道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万物都是自生自成,而不能有任何外在干预。“在方法方,在圆法圆”,事物本来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事物按照其自身规定性发展。“自然”是“道”的存在方式。
09市营3班
蔡雁
0925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