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
浅议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
在当代语文教学中,仅凭一本书或一篇文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材决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上教师应创造性地超越教材,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到更为宽广的领域。教师可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教材以外的内容,利用拓展所带来的丰富内涵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我想这正是阅读教学拓展的最终目的。
在实践的诸多案例中,大凡拓展主要有以下几种:以某一文本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拓展;以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基点,向作者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人格拓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拓展;以课文的主题为基点,向现实生活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价值观拓展等。
[教学情境一]:《书愤》教学片段
教师在串讲诗意,引导学生领会了诗歌中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之后,PPT出示朱光潜、朱自清和钱钟书对陆游的评价,让学生体会陆游诗歌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板书临终时写给儿子的〈示儿〉体会他终其一生的完整的人格——爱国主义情怀终其一生,蕴涵于所有作品。
教师以文本中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基点,既向作者的其他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又向作者完整的人格拓展。以篇带类,带动了 陆游其他诗歌中“铁马”、“大散关”、“出师一表”等反复出现的典故的理解;带动了壮志未酬、“战斗情节”的理解;带动了陆游其他作品中饱含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 也带动了英雄悲歌的时代中“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同类题材诗歌的情感的理解。[教学情境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片段
师:周末同学们已经阅读了林徽茵的《城南旧事》这本小说,作者为何以此为课题呢? 生1:城南是指北京城。
生2:旧事,往事,写的是她童年的事情。
教师接着介绍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在一曲李叔同的《送别》中,出示并朗读《城南旧事》的后记。
这节课的拓展于文本阅读之前,是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教师在文本的基础上,以原著以及后记中的写作意图“夏天过去„„童年重临于我。”来导入,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配乐朗读后记,渲染了文本的感情基调。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辅相成,正是由于课前的拓展,文中阅读的难点就变得容易了。[教学情境三]:《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片段
在学生理解了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作为一个真正的强者的精神之后,教师出示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你怎么理解诗句?
生1:第一句中的人,他对于别人没有意义,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里。象哈尔威船长属于第二种。生2:正面人物往往是后者,而反面人物往往是前者。师:联想一下,假如生活中真的发生了灾难,你会怎么做?
教师围绕着哈尔威船长与船共存亡,履行了他的做人之道,选择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而臧克家的诗句正是他的精神的写照。这既是以课文为基点,向类似主题的不同作家的作品拓展;又是以课文的主题为基点,向现实生活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价值观拓展。虽然联想举例不妥,但不可否认它有助于学生在认识文学人物的基础上,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学情境四]:《百合花开》教学片段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合花的形象之后,师:课文中的百合以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仿写你所知道的人,仿照第9段(“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为他们写一段独白。
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读促写。仿写、续写、改写等方法,在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拓展中被广泛应用,其片断化写作往往是基于文本的理解,或是通过写作来深化对文本主题或者是人物形象的理解;或是通过写作激发学生的思维,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合理去想象;或是通过文本示范,学生仿写,进而学习修辞方法或写作手法,以期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无论向哪个角度拓展,基点都是文本本身。文本的内与外,内是“皮”,外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有的拓展必须围绕着 3 一个中心,那就是语文文本。这是进行课外拓展的根本原则。巴班斯基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凡是与学生的“学”无关的课外拓展都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其次还要把握好适量原则。拓展也不是越多越好,语文教材都是经提炼的名篇佳作,所以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简明扼要,千万不可以无限制的拓展延伸代替课堂的语文训练。40分钟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文本阅读的重点都一一落实之后,拖沓冗长的拓展是根本无法有效地展开。如:《书愤》教学中,关于名人大家对于陆游的评价,只需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句即可;也无需罗列所有爱国情感的诗歌,只要列举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即可。拓展无需面面俱到,关键在于适切,要把握适量原则。
最后还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拓展也不是越深入越好,范围越大越好,要适当合理,不能只追求课堂的轰动效应,流于形式,应该把握好拓展的适度原则。例如:某教师执教《少年心事》单元的《羚羊木雕》一课,“最近你有什么烦恼吗?”学生倾诉生活中的苦恼,教师给予疏导成为心理医生;“木雕该不该要回,你怎么看?”于是学生纷纷站在反方,一致声讨父母只看重金钱,对孩子不理解、不尊重,语文阅读课变成了学生对家长的声讨课。“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阅读教学的拓展也要把握适度原则,真正起到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从作品主题角度的拓展、作家角度的拓展还是写作角度的拓展,恰倒好处的拓展,能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解和欣赏语言上,而且是进入了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智慧层面上。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研究
百花齐放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探究
郝玉琼
(陇西县渭河初级中学)
摘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怎么来,我以为关键在于激活思维。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生活,抓住文本深入思考,让老师引领情感体验,创设诗意课堂。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源源不断去灌溉语文课堂之花,让其香气扑鼻。
关键词 思维拓展 人文精神 文本 诗意课堂
恩格斯曾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我认为语文课堂更应该百花齐放花香满室。教师应在课堂上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激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就会绽放出创新的思维之花,才会真正在课堂中绽放出亮点。如何在课堂中激活思维呢?
一、走进生活课堂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语文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所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 2002年国家教育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组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对中考命题明确地指出:“命题要加强题目的开放性、灵活性,注重考查学生学习潜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于是,自2000年开始,全国各地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开放性试题。如有人说,我们国内的教育把有问题的孩子教得没问题,西方一些国家的教育把没问题的孩子教育得有问题,对这一说法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回答。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离开了生活,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一定要打开学生课外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挖掘文本内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常许多老师之所以把课上得平淡无奇,很有可能就是缺少语文味,也就是不注重对文本的深度挖掘,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大多只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浅表层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要走出这个误区,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体验,引导学生从“文本地面”进入到“文本底层”,去感悟文本的文化,触摸文本的灵魂,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他们得到精神的享受。
如对《木兰辞》的分析,在人们心中花木兰她是个为国为名的女英雄,但在这首诗里面,写木兰为家担忧、思念亲人、见亲人、化妆,有二十几行,而写打仗不到六行。可以看到这篇经典之作中的‘英雄’的概念和李逵、武松、岳飞这些英雄是不一样的,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不一样。战争不是《木兰辞》描述的重点。花木兰承担起家庭里面男性的重担,立了大功,拒绝封赏,怀念亲人,希望享受平民家庭的幸福。这是中国的文本,这是一个充当家庭支柱的女英雄,把家庭的天伦之乐看得比当官还幸福的一个英雄”。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文本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找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通过挖掘文本,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三、引领情感体验
课堂是饱含“人文与情感”的课堂。专家断言: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学生作为一种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的生命发展加以观照,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课堂远离了“情感”只能是“一潭死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整个课堂充满着和谐的氛围。
课堂上,我们应该发挥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蕴涵去滋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人性美,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熏染。如《散步》写的是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事情,文章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教学中一般将它主题定为:亲情,要求学生一遍遍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这种亲情的美好。结果,学生认为《散步》文字浅显,事情稀松平常,情感平淡无奇,尽管我们费劲口舌,学生却无动于衷。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先引入莫怀戚的话:“《散步》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与“生命”有关的句子。学生发现文中直接或间接写“生命”的句子有:“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有一些老人的挺不住”;“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然后,再要求学生从这四句话的字里行间去发现作者对母亲生命将逝所表现出来的恐惧感。这是一般中年人常有的心理,随着父母年岁的增加,我们总是担心父母会离开我们,每每想到这些,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悄悄涌上心头。最后,把这篇文章的核心推动力——“母亲生命将逝”挖掘出来展现于学生的面前。其意在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母亲生命将逝,所以作者特别看重这次散步,所以才“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所以才在结尾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旦母亲逝去,作者的世界将会轰然倒塌。这是一种生命的悲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又引入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的最后几段,让学生感悟到“趁父母健在为父母尽孝”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在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残酷和生命的短暂,从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四、创建诗意的课堂
人们常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面对如此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抓住“诗意”的灵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间流淌。除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外,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和灵性得到发展的港湾。
语文的本质就是诗性的,它是超越现实功利的精神性存在。语文老师就应利用一切语文资源义无返顾地致力与学生诗性情怀激活与建构,让我们的语文课氤氲诗性的光辉。记得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想象和创新,创作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等学生交上后,我选了最好的五幅作品添在黑板上,然后我要求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幅为它配上一二句古诗。有的学生说喜欢《春花图》,看着它,仿佛感觉到了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情景,可用“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于是许多学生纷纷补充,还可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乱花渐欲迷人眼”,“万紫千红总是春”;有的喜欢《春雨图》,说它把细密的情景描绘得很逼真,尤其是在春雨中劳作的人们,静默的房子,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的喜欢《春草图》配上“浅草才能没马蹄”“草色遥看近却无” „„ 学生诗一样的语言在语文课堂里流淌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努力创建诗意的课堂,激活思维,让学生迸发出个性与灵性的火花,让语文课堂上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创新境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但教师更应该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教材当天空,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的畅游在其中教师应该成为一只领头雁,一旦领入美丽的天空中,学生的思维就会畅想无尽!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迁移拓展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迁移拓展的作用
湖南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 朱晗曦
[内容提要] 在课堂教学中迁移拓展已成为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在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赋予它更多的意义: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架设作品与社会的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自主地阅读教材,研究教材。文章就一些教学实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迁移拓展的三个作用:让学生感受自然,保护自然;让学生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帮助学生审视自身,完善自身。
[关键字] 语文教学 迁移拓展 作用
“迁移拓展”似乎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时髦名词,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无论上常规课或是公开课,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是迁移拓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迁移”解释为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拓”的意思是开辟,“展”则应取张开、放开的意思。那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应该是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或是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高中语文的价值追求则包括:体现高中教育的共同价值,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高中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在思想道德、情感态度等方面教育、熏陶的功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多样性、选择性)。对这些,迁移拓展这一形式都能有所体现并发挥作用。
语文教材大部分是由一篇篇的文学作品组成的,而文学的目的,我认为应是通过感染人来改造社会。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尤其是小城市的中学生,信息闭塞又为升学所累,没有很多机会、时间和精力来接触社会,甚至没有要去关注社会的想法,老师往往是通过作者和背景介绍简单而机械地告诉学生作者的写作目的。但是,如果连起码的社会责任感都不具备,那要去深刻地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感情、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是很困难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试图通过迁移拓展这一环节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搭建一座作品与社会的桥梁,激起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了解某一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理解某一个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而是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主动的去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探索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下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谈迁移拓展所起到的作用:
一、引领学生感受自然,亲近自然。
自然的美往往更容易吸引人,更能让人沉下心来思考问题,它常能触发作者的灵感。教材中就有一些文章极细腻地体现了自然的魅力,借这些文章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自然,细心地体会自然,不要浮躁地对待周围事物。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多次被选进高中语文教材的名篇,当中对清、静、悲凉的秋的描绘不知触动了多少读者心中那淡淡的愁绪。在分析完文中几幅秋的图画后,我问学生:“你们走过了十几个秋天,你们对秋天有什么样的感受吗?”学生谈到了落叶残花的萧条之感,也想到了秋高气爽的舒适之感,还有丰收带来的喜悦之感。无论是与作者相近的感受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的描述总难以触动人心。我又问:“除了语言功底以外,你们还欠缺什么?”学生回答: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没有独特的情,无非是对故都的眷念之情,飘零所带来的丝丝愁绪,选择的也是平常都能看到的秋天之景:青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果,再加上几个赏秋的闲人,哪有什么特别之处?秋天是普通的,即便是作者大力赞扬的北国之秋也是常见的,不普通的是作者那种细腻的感触,那种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细心的观察和体会,所以他看到了牵牛花下的草,扫帚扫出的丝纹,感受到那种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这些都需要观赏者有一颗沉静的心。如果在观察欣赏自然时留于表面又大而化之,当然就会觉得没什么可写。现在的人习惯于用照相机、摄像机来记录所看到的,而忽略了要用心来感受世界。我告诉学生只有真正沉下心来感受一切才能有真正的收获,自然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财富,要用心去体会它,净化我们的灵魂。
我设定的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懂得细心观察自然,用心感受自然,这个目的完成我放在最后的迁移拓展当中,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讲授《登泰山记》一文时我结合课文的描述和泰山日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神奇而壮阔的美。最后我还给他们展示了一些对比图片,许多过去美丽的地方已经遭到人类的破坏,变得面目全非。学生都感到震惊甚至是愤怒,我说:“自然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正在消失,那是因为人们不懂得珍惜,人类有义务保护这种美,让它延续下去,希望我们都可以从我做起,爱护自然。”
虽然不可能通过这节课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环保志愿者,但起码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对于自然,人类是愧疚的,应该负起责任。
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融入社会。
社会对于学生来说是熟悉而陌生的,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社会,不幻想也不偏激,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美文,美在哪里?美在他描绘的壮阔的秋景更美在作者那种不屈的精神,一个被判永不被录用的年轻才子却道出了这样的惊人之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很多老师从这里展开设计迁移拓展,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学生谈到的多是要勇敢地面对挫折,要有坚强的意志,然而这些想法学生从小谈起真正做到的却不多,再次谈起也没有多少新意和启发。
我给学生观看了系列剧《唐之韵》的《独振新风》一集,大家都感受到了唐朝人的才情和宽广的胸怀。王勃处在初唐时期,正是这样的一群青年才俊,这样的一种精神使大唐走向了鼎盛。我问学生,我们不正处在世纪之初,时代之初吗,那你们想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学生很活跃,自由、民主、包容是他们理想的社会。我说,那首先需要你们成为这样的人,然而现在,我们的国家并不太平,台独问题、与日本的关系都是社会讨论的热点。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些情况,我给学生出示了一些资料,并让学生集体朗读了当时很流行的一首诗歌《母亲,我是钓鱼岛》。有个学生当时就站起来问到:“老师,我们能做什么?”大家就此热烈讨论。最后,我总结说新中国的新青年应该是正直、勇敢、有智慧的,要建成你们理想的社会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同心协力和不屈的精神,只有一个个的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在阅读《滕王阁序》时是从一个时代的意义来看的,也由此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以此来激励他们。虽然只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但有部分学生自发地背诵了全文,我觉得这比硬性的要求和刻板的讲述要好得多。
在《陈奂生上城》一文中,我设计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了解农民,亲近农民,关心农民,在迁移拓展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看了几则材料:
现在,中国农业的产值在GDP里已经只有15%,干农活的庄稼人却还有从业者的50%,生活在农村的人占总人口的62%。中国要实现它的巨变,不能只靠大城市的繁华,而要把绝大多数农民转变成市民,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条充满“神奇”和“艰难”的必由之路。
跨入工业文明的庄稼人,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城市高楼大厦的建筑工地上,他们忙碌地搭建脚手架;劳动密集的工业流水线上,他们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单调的操作;货运的码头上,他们紧张地搬运沉重的物品;千万个家庭里,她们照料着城市的孩子„„但这种普普通通的生活,却构成一个伟大社会变迁的过程。
一家市级日报发表一篇关于整顿社会治安的评论时,开头的第一句话是:“近年来,由于农民蜂拥进城打工,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更加严峻„„”
通过这些材料学生懂得了中国的广大农民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同,反而是歧视和待遇的不公。落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是他们的错,我们应该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借迁移拓展这一环节达到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看待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要避免上成政治课,说教课,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感受并表达出来,让他们通过教材自发地产生关注社会、融入社会的想法,也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自主地探索文章的内涵。
三、帮助学生审视自身,完善自身。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中生是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中学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有的学生过于自信,有的学生则过于自卑,很多学生既向往成熟又恐惧成熟。教材中有些篇目可以在这方面帮助学生,挖掘出来就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这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赤壁赋》一文的教学。
在讲完文章后,我才介绍苏轼和《赤壁赋》的写作背景,然后,与上学期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苏轼,感受苏轼。学生说苏轼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不仅在于他文学上的才华,更在于遭遇到挫折和不公却能如此豁达。我说苏轼也有挫折感也有无奈感,但是他没有沉溺其中而是用一种开阔的胸怀来面对一切,这是一种真正的个性,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成熟。最后,我让学生齐声朗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的一段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学生很受鼓舞和启发,我想通过《赤壁赋》让学生了解苏轼,进一步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精神,使他们知道不能把任性当成个性,不要因为追求成熟而刻意掩饰或做作,成熟是自然而然的。
教材中还有很多文章值得老师和学生思考。例如《病梅馆记》告诉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要让学生保持自己的个性,但是作为学生这一方难道就没有要思考的吗?我提供了两张图片,一张拍的是一棵苍天的大树,无所约束、无所顾忌地张扬着;另一张拍的是一排路边的绿篱,修剪得很整齐,静静地站立着。我问学生你更喜欢哪张图片,原因是什么,学生说法不一。我认为其实无论是大树还是灌木,都有美丽值得欣赏的地方,就像人一样,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都是可取的。能够个性张扬固然很好,但循规蹈矩地生活也没错,而事实上,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将成为平凡的行道树。我们要正确地对待社会中合理的要求和约束,不能曲解文章的意思,认为任意胡为是对的。
迁移拓展环节的设置,应该联系课文而又延伸至课外,不拘泥于教材,也不仅仅为高考而设计,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认识世界的平台,一个自由思考想象的机会,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学有所思,学以致用。
第四篇:谈语文教学中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谈拓展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龚嘴】杨洪林
内容摘要
拓展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是在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更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既开阔视野,又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关 键 词
小学语文
拓展训练
巩固和提升
知识的运用
理解和升华
发散思维重要性
引
言
“没有拓展训练的语文课堂,不是完美的课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拓展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融、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见,“拓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已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是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更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拓展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这类似数学教学中的“巩固练习”,但高于巩固练习。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学生要对知识进行积累和巩固,因为只有积累巩固了,在学习中才能加以运用,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运用。为了使学生能积累更多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通过拓展训练,拓宽知识面,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在拓展训练的过程这中,学生见的多了,理解深了,自然就巩固提升了。
我们的汉字往往是一字多义,如“和”,常常作为连词,连接两个事物,表示联合,如“小牛和小马”;也可以表示平和;和缓,如“温和”;也可以表示结束战争或争执,如“和平”„„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和”却多用于连词。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进行拓展训练,也只停留在是连词的学习上,那我们就忽略了其他意思的存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拓展训练,走出课本,引导学生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其他意思,从而对“和”的理解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可见,拓展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二、拓展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语文的目的,就在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
事实证明,学生单靠语文教材和语文课是无法把语文学好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告诉我们要想学好语文,必定要把语文学习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去。
生活中我们处处要用到语文。小到一个汉语拼音,大到说话写文章,我们作者简介
杨洪林,沙湾区龚嘴镇学校教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现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任一年级和四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担任龚嘴镇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每天都同它们们打着交道。怎样才能把一句话写通顺,把一段话写明白,这就涉及到对学过的知识的运用,而拓展训练正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最好方法。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加以整合,把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得到运用语文知识的目的。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声母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也有声母,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训练题:请小朋友们想想,你的姓名里有哪几个声母?学生开始拼读自己的姓名,发现姓名中每个音节开头都隐藏着刚学过的声母,于是,有的学生开始尝试拼读老师姓名、爸爸妈妈的姓名,发现其中也隐藏着学过的声母。如果我们只是教,只是让学生去认,只是让学生去记忆声母,学生怎么会有这样的发现呢?
三、拓展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众所周知,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它的写作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有作者的经历,以及在这种经历过程中的思想和感情活动。有了这样的背景和经历,在感情的催生下,于是,作者写出了自己的作品,并在作品中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体会到隐藏在文章中的内涵。于是,在拓展训练中,我们可以把文章中没有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将作品的内容和写作背景紧密的联系起来,于是,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以及对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感情,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了。
《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何其芳通过对亲眼看到的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教学中,我设计了一段听音乐——《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作为拓展训练环节,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尊敬和爱戴总理的不只是何其芳一人,还有全国人民;总理也不是因为他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简朴才赢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更是因为总理心里装着全国人民,处处为人民着想。在拓展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是我们的好总理,我们为曾经有过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更激发了学生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没有拓展训练,对课文的理解是无法得到升华的。可见,拓展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四、拓展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言语的熟练技能„„”
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理解性、运用性拓展训练。既丰厚了文本,扩大了学生的眼界,又加大了信息量,使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文本的界限。如《搭石》一文讲道:“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个“理所当然”就很重要。学到这时,我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再借“理所当然”这个词来拓展,让学生用“理所当然”说一句话。这是理解性、运用性拓展。这一类的训练,不但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拓展训练让我们的思维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语文教学也有了深度,激活了学生对文本的思维,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拓展训练:让学生想象文中主人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顿时,学生思维洞开:首先是病愈的小钱苦苦寻找,再就是道不尽的感恩的话,接着请台湾青年吃豪华的午餐,更有愿意用毕生的精力作者简介
杨洪林,沙湾区龚嘴镇学校教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现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任一年级和四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担任龚嘴镇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来报答台湾青年捐骨髓的救命之恩。学生的思维走得很远,但却没有脱离文章的内涵,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人文性。
可是,有的老师在拓展训练中,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抓住课文中的某个情节,引申开去,让学生尽情“发散”。结果横生枝节,越扯越远。虽然很热闹,可是,孩子们课文还没有读熟,有的生字还不认识,还不会写。因此,在拓展训练中,还应该把握好度。
其实,拓展训练并不难,它可以是一道精心设计的练习题;也可以是给一个字多组几个词;也可以是看一幅相关的图画;也可以是仿写一段话,仿写一首诗;也可以是引导学生听一首歌;也可以是让学生看一段视频„„
总之,只要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能加深对知识理解,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教学环节,就是拓展训练,它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M 】《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EB10L】《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拓展训练》
作者
黄少华 【EB10L】《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训练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作者
时志方
作者简介
杨洪林,沙湾区龚嘴镇学校教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现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任一年级和四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担任龚嘴镇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长。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语文教学中拓展的思考
对语文教学中拓展的思考
《语文新课标》指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空间就有多大”这句话道出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大语文”理 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圆,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任务的完成,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开端。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关注学 生的生活,努力寻找文本、学生、教师、生活的联结点,将语文与生活,学习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向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获 取知识的愿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课文的感悟,从而形成对教学主旨的全面观照。
“语 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中的 拓展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首 先,拓展要适时。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课堂最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拓展任务,好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其实,教无定式,无论采 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未必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进行,我认为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拓展。如我教学《故宫博物院》,在带领学生学习太和殿一节时,我就结合课文说明太和殿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按照空间方位介绍自己所在的教室,目的是巩固学生对空间顺序的理解。
其 次,拓展要适度。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我认为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延伸,是课堂中的点睛之笔,适度的拓展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反之,则会喧宾夺主,加大 学生的学习负担。所谓适度拓展,应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地方去拓展延伸,比 如,文章的情感升华,能力的迁移训练等,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
第 三,拓展要灵活。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大多都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基于这一点,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灵活拓展,方式要多样,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具体 的学情来选定拓展的方式,切不可千篇一律,有的教师不管教学什么文章,都采用片段练习的方式进行拓展;还有的教师只要是拓展就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我觉得 这些做法有些死板,并不一定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只有恰当灵活的拓展,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把文本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 我执教《台阶》,就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两种拓展方式,一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的父亲,体会父爱。一是让学生就“新屋造成了,父亲老了,身体垮了,那么做值不值?”开展辩论,目的是让学生把文本和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
总之,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应依托文本,同时又要跳出文本,联系现实生活,使拓展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的目的,真正实现“大语文”理念。真正实现学习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