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知识链接与拓展
新桥中学
王龙彪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增强教学的承载能力,以符合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得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对内容的背景、情景的拓展、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鉴赏、阅读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学习是一个主动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拓展和延伸,以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多维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发展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拓展
延伸
学生
知识
技能
情感
一、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相关链接
在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不应该是直线性的,而应该是发散式的,解读课文的内容,应联系古今中外,有选择地进行多角度的讲解。以教材为中心的同时,还应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链接,以扩大课堂教学的空间,使课堂的45分钟教学时间承载更大的知识量,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世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课内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为语文教学的展开,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让语文能够摆脱单一的知识灌输,构建一个学生所喜欢的多维度的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相关的知识。
1、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安排有所不同,虽然在单元内容的安排上也有一定的连续性,但是每篇课文又似乎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这样,虽然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但是这只是立足于“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而做到“一脔之尝,可略知全鼎之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例如,学习《在塑生命》时,先指导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学在了解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后,再阅读课文,就对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同学甚至提出了大家要怀有一钟“敬畏”的情感去阅读《在塑生命》中每一个字的要求。
这样的联系阅读,不仅使学生感悟了海伦精神,而且加大了课堂的阅读容量,使学生们通过一篇文章透视百篇。
又如,在学习课文《送东阳马上序》中,我搜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作者的出身及日后成就的资料,并在导课中略述了宋濂的坎坷经历,使学生达到了知人论世。在了解了作者的身世之后,顿时使一篇平实的序文,平添了许多鲜活的成份,最后以“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教诲学生们“勤学苦练”的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拓展,有了知识的充实,学生们各个豪情满怀,在朗读时,不仅精神集中,而且情感也十分的投入。再如可从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
学生的阅读量越多,知识面就越丰富,认识就越深刻,感悟就越真切,这是阅读的规律。所以,要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跨学科知识的相关整合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过程,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单独存在。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还应重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邂逅”。语文教学尤其需要重视这种整合,才能达到左右逢源。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我就主动阅读了班级《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的主旨。
再如,讲授《大雁归来》时,有学生对“英里”这一概念感到“陌生”,由于人们都习惯了一些国内的长度单位,对国外的不甚了解,因此,在教授过程中就要引入“长度单位的换算”这一理科概念。而在讲授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不仅要知道鲁迅本人的出身,而且还要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所了解,这又要求我们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了,至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广涉博取,精心设计,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能使学生心灵得以憩息的家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文字生发出诱人的魅力,要让学生的心灵浸染墨韵书香。如果只是用空泛的概念强行解析,那么势必会产生嚼蜡之味,令人乏味。
二、语文教学需与现实生活成为统一的整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 2
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学习了《爱莲说》后,教师就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花引入教学,请同学们对市内的某一间花店做调查,研究①花名及其含义,②主要产地,③历史,④花的外形、颜色特点,⑤有关花的传说或故事,⑥调研的感想;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或拍摄下来;最后汇编成册。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更不能自外于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1】,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的研究,还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渠道,增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语文教学向生活生活开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语言学习不能离开了生活实践。语文课堂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育就是生活”【2】,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的生活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每天阅读和写作,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语文,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创造个人的世界,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足够的能力和信心。
三、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要构建学以致用的平台
写作水平是作为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检验标准,无论在学校还考试是走上工作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作文可称为得上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背影》是一篇情文兼美的散文。当我们每个人读起来的时候,会不由地对父亲体贴儿子,辛酸操劳的背影而肃然起敬,所以我对这篇文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是我写了一篇《炮竹》的散文,借炮竹抒发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当我把文章读给学生们听的时候,他们与我产生了共鸣。我突然发现,原来习作可以是课文的延伸。
于是,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后,我被文中无私的母爱所感染,学生们也 3
感到了母亲的崇高与辛劳,于是,我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向自己的妈妈写一段话。第二天大家都来了,作业陆续交了上来,期中产生了不少佳作,如梁智韵的《珍惜拥有》,李凤娟《爱的感应》,当时我很激动,顿觉原来拓展如此美妙。
学习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会应用。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在言语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外化为习作,或者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达到目的。
四、语文课堂教学要拓展要“有度”
诚然,有效地文本拓展能使语文课变得形象、丰富、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拓展教学在给课堂教学增加新亮点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个“度”的衡量问题,不要认为只有进行了拓展才能够体现课程新理念,结果厚彼薄此,颠倒了学习主体与拓展的主次,随意的延伸,可能会导致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历史课、音乐欣赏课等,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初衷相背离。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3】,既然是例子,教师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的拓展与延伸。在确定拓展与延伸角度的方向上,关键在于教师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做到恰到好处。可以对文本中的作家、背景、题材、文体、表现手法等进行多面的拓展,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实践,和对新知识的设想,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网络,总之,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感知;出乎其外,故能拓展。入乎其内,故有根本;出乎其外,故有髙致。
参考文献:【1】潘志敏,教学论文《<改造我们的学习>指瑕》发表在《泉州教育》2004年第9期
【2】陶行知,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5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3】《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篇: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时机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对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拓展。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入科学常识,说明壁虎的特点,观察壁虎的捕食录像,了解壁虎的生活习性;一位教师上《荷花》一课,讲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一句时,说这个画家就是大自然,然后开始拓展问“大自然还画了哪些美丽的图画”;一个教师上《水上飞机》一课,只花近20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水上飞机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后就补充了网上搜集来的大量的有关水上飞机的图片、种类及用途介绍等等。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如何以童话的形式、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绍出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的,不再研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几乎完全被忽略,这显然是有悖于语文课的初衷„„
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适量、适度的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1.自然拓展
有效的拓展应该是跟文本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也应该有一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拓展时,也应该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可爱的小蜜蜂》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出问题:(1)出示蜜蜂采蜜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描写小蜜蜂的课文——可爱的小蜜蜂(齐读)(3)课题直接告诉我们什么?(4)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杨朔写的,它的原文叫《荔枝蜜》,其中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的开头,让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对蜜蜂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不喜欢)
(6)是呀,为什么从开头的不喜欢到这里的觉得可爱呢?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从上述案例中看出,教者引用了作者原文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从这段话中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不甚喜欢的,甚至是带有害怕情绪的。那么为什么作者能从“害怕”到课文中的觉得“可爱”呢?一次简单的不露痕迹的拓展,让学生很快产生疑惑,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学文的欲望。2.适度拓展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因此,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同时,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特级教师秦咏中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情感的渐渐推进,一点一点地把刘备和诸葛亮的生平资料引入进来,把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此时的拓展在教师一张一弛的把握中,仿佛落花般悄无声息地飘落,使得原本在学生心目中陌生而遥远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步步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领悟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内涵。
再如一位老师在解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没有单纯地在“绿”字上做文章,而是设计了想象说话环节:“
又
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对春天太熟悉了,一至六年级也积累了大量的描写春天的词句,于是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鸟又唱江南岸”„„
就这样,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更没有采用花俏的课件,而是采用一次简单的说话训练环节,让学生在适度的拓展中明白:在春风的吹拂下,江南又显现出一片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景象。
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乘势引入相关资料,能保证学生面对重点难点疑惑点时,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收获的空间,促进学生视野融合。3.巧妙拓展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
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周总理的不辞劳苦,有位教师在学了课文之后引入“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在悲凉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中,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学生深深地被总理的顽强,被总理的不顾个人身体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听课老师也无不为之感动。此时大家内心都充满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可以说这样的“拓展”让人心动,令人拍手称快。
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领和延伸,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美妙,可以让学生的练笔在情感的铺垫和知识的积累中进一步得到训练,使得此时的拓展体现出“画龙点睛”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是这样拓展的: 在学习“山河壮丽”这一部分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的祖国著名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试着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在教学“文化灿烂”这一部分的时候,这位教师没有给孩子们讲四大发明、、文房四宝、三皇五帝、唐诗宋词„„而是利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教者更多地引导学生回忆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出现的那些中国元素,学生的表现很是兴奋。记载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四大发明”、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轴、浩瀚星河中飞舞的天女、多种多样的戏曲„„尽管孩子们说的不是怎么太完整、太精彩,但是从他们兴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更加关注祖国、关心祖国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在一次次交流与碰撞中更加深深地印入学生的心中!
接下来教者引导学生聊如今祖国的各种巨大的变化,聊神州、聊高楼、聊文化、聊“嫦娥”(飞船)„„在聊的过程中体会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伟大成就!
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课后,教者布置了一个作业——仿照课文,也创作一首诗歌,赞美祖国,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这样的拓展方式,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使学生在拓展中了解了课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同时,语言也进一步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类型丰富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主题是由语文阅读教材而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1.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
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主题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学生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
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虚拟网上游——《中国名胜任我游》,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阅读,了解、体验某一名胜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向大家描绘和阐述,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
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寓言”、“成语故事”等文体特征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如《感受中国寓言》是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后的拓展阅读,主要学习目标为:阅读某一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作涉及的背景和典故,理解体验寓言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3.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学生通过搜集并阅读欣赏散文、诗歌、随笔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学习后的《冰心散文鉴赏》就属于欣赏式拓展阅读。五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到冰心的文笔之独特,笔下的意蕴之美。后续的拓展阅读可以开展《冰心散文欣赏》的主题学习,主要了解冰心散文的特点和进一步感受冰心散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四、拓展延伸——方式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学习语文再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拓展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新的提升,使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有新的提高,所以它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而它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再向课外拓展延伸。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让语文课堂更开放,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充实,将教学思路变得更宽广,将教学方法变得更灵活。
参考文献:
1.刘五生,浅谈古诗教学的拓展,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期。2.陈永林,让资料交流更有效些,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3期。3.符煜,发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小学语文教师,2005第9期。4.陶静,语文教学要把握好拓展的“度”,江苏教育,2006年第3期。5.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语文卷,江苏人民出版社。对语文课堂有效拓展延伸的解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课堂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课堂教学拓展延伸一般有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悟,有助于对文本的认知表达。在运用中要注意:
1、植根于文本。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阅读什么”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语文的本体,遵循语文阅读的本色,拓展延伸必须从文本出发,立足文本是拓展延伸的基本前提。那种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的课堂教学,势必导致“教育引导价值”的缺失。
2、围绕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语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式三方面的内在统一。
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多目标导致无目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目标的定向,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方向与教学的流向。课堂的拓展延伸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目标,拓展延伸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应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瞄准教学目标而展开延伸。
3、联系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强调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超越文本,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主张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拓展延伸。
4、尊重学习个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对于文本的解读所有的见解都是旗鼓相当的,意义并不内在于文本,它存在于文本和读者的交互作用之中,读者是由文本创造的,同时文本是由读者写就的,读者和文本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要回归生活,突破文本的限制,其内在要求就是应当尊重学生基于生活的多元感受和多元理解。因此教学中合理的拓展延伸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
5、符合课堂实际。
拓展延伸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环,它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可以出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并非每堂课均须有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它的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过程中的学习反馈情况,及时改变教学前的预设,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拓展。探索语文课堂中有效拓展延伸的策略
基于以上认识,一年多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拓展延伸,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并结合其他同行的一些做法,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语言品味处拓展延伸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或核心目标。从语言的学习角度看,文本的语言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三个过程。一是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美词佳句,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二是言语感悟和言语内化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与心语,品味和感悟作者蕴含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三是言语模仿和言语表达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使之落到实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不缺乏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从情境迁移处拓展延伸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所谓情境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王国维曾说过:“境非所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否则谓之为无境界。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语文教学为了突出个性阅读感受,强调迁移升华,教学要让学生能进入作品的情境,学会感受、体验、揣摩,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把课文的材料、情感和审美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
(三)从问题生成处拓展延伸
课堂中的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指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它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通过课堂生成可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课堂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改变预设的程序,进行有效拓展,在动态生成中,要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生成拓展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及对主题的提升。
(四)从情感体验处拓展延伸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去体验、熏陶、捕捉作者瞬息万变的情感旋律,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情感世界,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产生个性阅读体验,描绘心中的景与物,倾吐自己的情与意,激发心中的涟与漪。
(五)从感悟、挖掘主题处拓展延伸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作者往往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爱憎、褒贬、取舍、抑扬等情感。许多时候作者的见解、意愿含而不露,隐藏其中。文本阅读就是通过不断地感知、品味、比较、思考、探究来感悟、挖掘作品的主题内涵。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感知文本,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挖掘、提供文体性和背景性知识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主题,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1、在横向比较中感悟主题。
把不同文章中具有共性的或有对比性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在教学《孔乙己》的最后阶段时,通过播放《阿Q正传》的电影片段,把鲁迅笔下的两个人物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两个人物出于同一作者之手,又具有同一文化背景,酒店、喝酒、酒客的嘲弄以及考科举等,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样就具有了可比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比较,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更加明显。不同中的相同,相同中的不同,这样的拓展比较有利于训练学生纵横贯穿和拓展的能力。阿Q的滑稽可笑正好衬托了孔乙己的悲凉,让学生从非常直观的影片镜头中走出来,重新回到课文最悲凉的一段文字中,去感悟孔乙己悲凉沉重的命运。学生会在文字中捕捉到丝丝凉意,更会激发起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和对孔乙己这样的不幸者的同情。
2、从作品纵深处挖掘主题。
在阅读中,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进行拓展挖掘,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材料主旨,提高阅读能力。
(六)从文本空白、悬念处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在延伸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在比较、对照、引申、拓展过程中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流程,不仅要善于引进“活水”,更要善于把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成功的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在学生离开课堂时能带着新生成的、更精彩的问题去课外探究。教师要善于在文本中的空白处挖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
1、补充续编。
有些文章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这给学生顺着课文思索带来了机会,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后,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好小猎狗咬人事件的第二天,在街上碰到了将军的哥哥,你想他会说些什么。
2、引发向其它作品探究。
拓展性阅读要求学生不能再把一篇作品简单地视为语言学习的载体,而应看作是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一个阶梯、一个范本,也是丰富自身文学底蕴,培养自身人文品质的媒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进行有效课外拓展。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外拓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通过课文内容的拓展,语文基础知识的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语文认识能力的拓展,最终让学生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拓展。行之有效的课外拓展,能够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一、课外拓展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于是,人们提出“课文无非是一个引子”、“一切为迁移而教”的新观点,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由语言、文化、社会、学习者、教师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林林总总,包罗万象,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也为我们打开思维拓展的窗口提供了契机。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假如,我们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文本,使用文本,则必将忽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只能把课文教死,把学生教滞,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南辕北辙。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勿庸置疑,创造性地在使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的拓展是一项的基本功,它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水道曲折,拂舟者迷,立岸者清。”古人精僻地论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思想。其实,使用文本也一样,若如拂舟者,钻进文本一味死心钻研,到头来必将走进死胡同,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而若如立岸者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拓展文本,最终必将独树一帜,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想必,这里的“学习资源”和“语文材料”,不单指语文课本,“实践机会”也不仅指课堂。可见,将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筹码压在一本书、一节课上是十分可笑的幼稚之举。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需要的是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教师不得不树立起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
二、课外拓展的手段与策略
1、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拓展的一项主要内容。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吕叔湘先生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如对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分量很大,也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哪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性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来源于需要。人们对客观外界事物需要与否和需要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兴趣的有无和兴趣的深厚程度。阅读是一种独立、自主、受主体潜意识驱使的心智活动。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因此,激发兴趣,是培养阅读积累主动性的基础。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动力,课外阅读亦是如此。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扑向课外天地。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了,就要拓宽阅读的范围,不光是学习哪篇课文就阅读与之相关的一些书籍,还要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供学生进行阅读,向学生推荐科幻小说、童话故事、传记、游记、各国的风土人情、名人奋斗故事、百科全书、英雄人物故事等。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课外阅读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进行语文素养的积累。积累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积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面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都与有意识地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有针对性地阅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会得到相应提高。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尤其有利于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有利于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能力。在对文本的阅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积累,具体考察学生在文学常识、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引导他们做有针对性地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将得到相应地提高。
2、形式多样,实现学科整合
语文课外拓展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在学习课文后,可以对文章的空白点进行想象,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可以为文章画一幅插图,甚至还可以针对有社会意义的问题,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等等。
当代知识创新或知识增长的特征表现出:知识的增长已经从分科式的增长转变为综合式的增长,新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包括跨学科的问题、方法应用及研究人员的合作),而且其学科性质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知识生产者突破传统的学科樊篱,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刘仲林在《跨学科教育论》中,认为“整合教学的核心是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从跨学科的角度实施的教学。”“整合是新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它重现各学科知识、理论、方法间的互渗、互补、互促,以取代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相互封闭的思维方式;整合是新的知识结成新的知识网络,帮助人们整体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把握世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语文和数学智能,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视觉、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展现。这不仅使这些学生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注重构建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尽兴地发展。
比如把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整合,有美术这一艺术性学科的引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便感到异常轻松,大大激发了语言文字表达的欲望,学习语文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又如把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前有机地搜集大量资料建立学习网站,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直观的补充材料。由于有了网站资料的提供,学生一是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是那么地具体可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是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描写到或者描写不是很细致的学习材料,通过浏览网站,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如此的学科整合,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果。
3、课外拓展,树立大语文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而是高屋建瓴,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叶圣陶),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固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强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拓展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从而使课外拓展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三、课外拓展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1、拓展过于匆忙,需打好基础
拓展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是在研读课文后的自然延伸,是课文本身生长出来的花朵,而不是旁枝蔓叶,更不是另起炉灶。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文内外的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文外延伸。有的老师却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在没有带领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就匆匆忙忙地去链接,拓展,延伸。只有在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链接,拓展,延伸才能有实效;那种课文教学蜻蜓点水,而把主要精力花在拓展上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在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管如何拓展,它的根始终在课文。
2、拓展以多取胜,应量力而行。
有的老师认为,拓展延伸多多益善,其实不然,拓展延伸的精髓在自然,精要,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应量时量力而行。事实上,有的老师也明白这一点,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强大影响,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上了“应试”的船,他们把各种练习链接过来,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这实质上还是填鸭式的教育。我们应该想到除了语文之外,学生还有许多科目要学习,学生的课内课外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取舍,量时量力而行。
四、小结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它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课外拓展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牢记“生活处处皆语文”,拓展语文学习资源,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那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在实践的教学中,如何开放语文课堂教学,把语文学习向课前拓展、向课后延伸,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搜集、去整理、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把语文学习与平时的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形成大语文教学。并让学生将思考探索的结果重新回归到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来,去合作,去交流,去探讨,发挥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让学生蕴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闪光,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流露”中表现自己,体验成功,让语文课堂教学尽显生机。
一、搜集整理,拓展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凭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用课外获得的知识来充实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真正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观。
如在教学《周庄水韵》这篇文章时,但这些感受还是停留在想象的基础上的,我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去搜集和周庄有关的VCD、邮票、明信片、门票、纪念品等课文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没上课之前对周庄就有了一个全面的完整的感性认识,也大大拓展了学 生眼界,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只要侧重朗读,边朗读边想象,体味其中的意境,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周庄的水美,很多学生都被文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课后让学生探究周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用形成的原因,如何保护周庄的文化,进一步联系我们的社区,看看我们泉州地区有哪些可以和周庄媲美的文化遗产,我们怎样去宣传它,保护它。
二、组织交流,拓展语文教学渠道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角,由他们一问到底或是一讲到底,学生自主交流活动的时间被教师的提问或讲解挤掉了。因此,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这样就可以从教师嘴里省下时间,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形成结论,并能及时交流表达,这样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兴趣。
三、开放评价,拓展语文教学动力
教学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语文教学的原动力。传统课堂的评价是生生、师生之间的评价,但有时有些学生碍于情面,讲好话的多,挑缺点的少,久而久之,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好”“太棒了”等赞扬的词语上,而更多的忽略了评价的真正意义。合理开 放的教学评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改的要求,以便更好地促进语文学习。合理开放的评价重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教师的评价要有导向性和激励性,让学生敢动、敢说、敢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活动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标准应从知识转向能力,学习动机、协作学习的精神等诸多因素,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要学生的回答有道理,能自圆其说,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建立多种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动态化。重视生生协作评价,家长、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特别是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就真实记录了学生学习足迹,让学生体会到开放学习的乐趣。
四、语文活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课堂中,开放的活动渗透于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仅仅课堂上的活动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要把这有生命力的开放形式延伸到课堂以外更广阔的教育领域。通过朗诵、讲故事、演课本剧、编语文小报、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我是一个小记者等课外语文活动,让学生多参加进行实践活动。课堂向课后延伸,既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家庭、社会,学校向家庭开放,以便家校合一,齐抓共管,学校向社会开 放,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在教学《南阳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时,因本地区也产荔枝,所以我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荔枝知识的方法,向语文课前拓展。在教学文章前,我先设立了“你对荔枝的了解有多少?”这个问题,带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学习资源,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实地考察、走访群众、翻阅图书、上网浏览等手段,全方位感受“荔枝”,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不仅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更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和样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上课、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拥有更多教学的知情权、选择权、自主权,无疑会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热情,也极大的开启了他们的智力,使语文教学不片面的停留在语文课堂上,而是深入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第四篇: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晋庙铺小学教师 韩晋芬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追寻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拓展延伸 把握时机 行之有效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鲜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
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适量、适度的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
1.自然拓展
有效的拓展应该是跟文本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也应该有一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拓展时,也应该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可爱的小蜜蜂》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出问题:
(1)出示蜜蜂采蜜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描写小蜜蜂的课文——可爱的小蜜蜂(齐读)
(3)课题直接告诉我们什么?
(4)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杨朔写的,它的原文叫《荔枝蜜》,其中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的开头,让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对蜜蜂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不喜欢)(6)是呀,为什么从开头的不喜欢到这里的觉得可爱呢?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从上述案例中看出,教者引用了作者原文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从这段话中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不甚喜欢的,甚至是带有害怕情绪的。那么为什么作者能从“害怕”到课文中的觉得“可爱”呢?一次简单的不露痕迹的拓展,让学生很快产生疑惑,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学文的欲望。
2.适度拓展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一位老师在解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没有单纯地在“绿”字上做文章,而是设计了想象说话环节:“ 又 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对春天太熟悉了,一至六年级也积累了大量的描写春天的词句,于是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鸟又唱江南岸”„„
就这样,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更没有采用花俏的课件,而是采用一次简单的说话训练环节,让学生在适度的拓展中明白:在春风的吹拂下,江南又显现出一片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景象。
3.巧妙拓展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
我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是这样拓展的:
在学习“山河壮丽”这一部分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的祖国著名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试着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在教学“文化灿烂”这一部分的时候,这位教师没有给孩子们讲四大发明、文房四宝、三皇五帝、唐诗宋词„„而
是利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教者更多地引导学生回忆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出现的那些中国元素,学生的表现很是兴奋。记载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四大发明”、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轴、浩瀚星河中飞舞的天女、多种多样的戏曲„„尽管孩子们说的不是怎么太完整、太精彩,但是从他们兴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更加关注祖国、关心祖国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在一次次交流与碰撞中更加深深地印入学生的心中!
这样的拓展方式,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使学生在拓展中了解了课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同时,语言也进一步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学习语文再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拓展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新的提升,使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有新的提高,所以它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而它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再向课外拓展延伸。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让语文课堂更开放,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充实,将教学思路变得更宽广,将教学方法变得更灵活。
“课后延伸”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的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是语文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可是长期以来,好心的老师们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常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原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的问,收效甚微的讲,占去了学生自读自练的时间,却不得不把“提高质量”寄托在课后。家庭作业如海如山,反反复复、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惧学与厌学心理。面对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创新意识已迫在眉睫。
语文课的课外延伸活动是大量的,开展课外延伸活动应做到以下几点: 课外延伸的形式要多样化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内容更丰富多彩,形式更活泼有趣。课外延伸活动必须让学生感到这不是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而是觉得自己在娱乐,在创造,因而兴趣盎然。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独立思考、独立活动。
课外延伸活动的形式很多,这里仅列举几种:
1、开放性去“读”。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以指导读和开放自由读相结合。可利用读书汇报、介绍好书、交流心得、开故事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书。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陶冶情操。如:学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可开展《小动物尾巴作用》的汇报演说活动。学生可通过阅读课外书,找资料等渠道了解了很多小动物的尾巴的用处。这样课内外结合起来,即丰富了学生知识领域扩展了知识视野,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2、突出层次性去“写”。学生在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方面都有差异。为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就要关注个体差异,设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是打基础阶段,要把一定时间留给学生,留给他们选择的余地。如:学完新字词后,可布置的作业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觉得
今天学的生字哪个容易哪个难记,自己选择写几遍都可以,只要明天听写时会写即可”。另外,可经常出一些选作题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练一练,又可让学生积累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名言名句,格言古诗,还提倡写日记、编童话故事等,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这样,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作业。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策略 江西省万安县涧田中学/温朗光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借着新课改的东风,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教学”应运而生,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综观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语文课堂常常出现了一些误区,如果对这些误区认识不清,势必会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错误的导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案例1】一教师在教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分析课文后让学生对照文中的插图想象陋室的环境并进行口头描述,这一拓展延伸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2】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景方法,以《北京的春天》为题,写一段文字。
【案例3】一位教师上朱自清先生的《春》,前12分钟朗读,接着10分钟内容归纳,再5分钟是主题讨论,剩下的时间就是一系列的拓展延伸。拓展有与“春”相关的鲁迅、巴金,中国、外国,古诗、散文、小说,还有电影电视、流行歌曲、舞蹈,甚至最后还来了段春天里的民间风俗。
【案例4】有一位老师上《泊秦淮》诗歌欣赏课。在分析了诗歌之后,老师让三位同学上黑板画一幅画来表现诗歌的意境。老师指导船如何画,人物速写如何画。
【分析】
【案例1】教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本无可厚非,却偏离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托物言志。拓展延伸脱离文本,必然会偏离教学重点。我们知道,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由于对拓展的片面理解,有的教师上课时追求形式,刚打开课本就草草收场,文本解读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生未曾领略文本,甘苦未知,就大谈课外,阔论感受,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
【案例2】老舍能写《济南的冬天》这样优美的散文,不仅在于他的深厚文学素养,更重要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济南,对济南这个城市的特点耳熟能详。然而,让很少到北京去过,甚至从未去过北京的孩子,如何能够描绘出北京春天的景物呢?其结果可想而知了。这样的拓展训练,脱离学情,不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结合,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了。
【案例3】教师用这么多纷繁的拓展延伸资料,很少与课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关,导致拓展延伸过度,挤兑学生沉浸于课文咀嚼的时间。
【案例4】“诗中有画”,这本是课堂欣赏诗的一个亮点。可是因为老师没有注意引导,结果变成学生争论谁画得最像,谁画的最好,花费十多分钟时间,冲淡了教学主题,语文课成了美术课了。
【对策探讨】
语文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外材料的拓展,必须做到:
一、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我们要始终记住,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三、拓展延伸要适度。
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四、要把握拓展形式。
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语文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有些老师上成了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形象体验文本的情感,结果却成了音乐欣赏课。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
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