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浅说

时间:2019-05-13 01:0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浅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浅说》。

第一篇: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浅说

山东潍坊小学语文主题学习

观摩研讨会有感

实验小学 王 翠

2014年11月6日

山东潍坊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有感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金秋送爽的十月,我们在教研室张建忠老师的带领下,一行35人,来到美丽的风筝之都——潍坊,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山东潍坊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本次观摩研讨会议,由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由潍坊市临朐县教育局承办。

会议安排得节奏紧凑、内容精彩,让我们受益匪浅。第一天上午听取了临朐县优秀教师的五节课,下午分别去往临朐县龙泉小学、第一实验小学和临朐外国语学校,参加主题师范学校观摩,第二天上午,听取了几位授课老师的成长论坛和专家的讲座。一天半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简单和精彩,感受到了几年的积累之后学生的无限潜力。

“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这是多少语文教师的梦想与追求啊!我们的语文教育花费了学生最多的学习时间,耗费了中小学最多的教育资源,穷尽了语文教师最大的精力,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读书的老师。这是中**语教育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十几年的课程改革,大家普遍感到:我们的语文教改并没有走出困境。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学会阅读。”一语道破语文教育的真谛。但是面对各种考试,如何让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剩余的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大量地自主阅读呢?带着种种疑惑,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实验的发源地——山东潍坊。

真是不虚此行,几位教师的教学,让在场的所有教师深深地体会到语文课堂的“简而至上”。“上课就像散步。”老师们从容自在,挥洒自如,一切尽在不经意间,但对学生读书、写字、作文的指导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渗透于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语文课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幸福,听课的教师也很舒服,“散步”的感觉真好!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静心读书,认真思考,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享受故事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学习写字,如此而已!大爱无痕,大教至简,我感受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内涵!

本次会议向我们展示的主要是“主题单元模块教学”,分别有六年级主题单元预习达标课、六年级主题单元读书汇报课、二年级主题单元集中识字课、二年级主题单元写字指导课和主题式群文阅读教学观摩。我还在龙泉小学听取了三年级的《经典漫画阅读》和五年级的经典诵读展示《秋韵》。下面我就将网络、书籍结合两天的培训,对模块教学谈几点体会:

所谓的模块教学,就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依据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优化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模块教学的基本精神是以单元为单位,在比较高的层次上把握知识结构,减少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和教学过程中过渡性的环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是说,在组织单元教学过程中,用最经济的时间,选择最优的教学手段,获得最大的知识效益和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实现各种语文能力的最佳组合。

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归结起来8个字———“省时、愉悦、提能、增效”。

一、省时

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知名作家写了篇文章,可评论家的评析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因为在写作时,他压根儿就没有这样想过。看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也正像这些评论家一样吗?重分析、轻感悟,把有限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毫无用处的肢解上。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省略了那些低效、无效的学习,给学生节省了时间。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想让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虽然老师们都想改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改变这局面,难度却很大。因为,采用原先一课一课的教学法,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完成识字、写字、读文、理解、感悟、积累、写作等学习内容,虽然每一块学习内容的容量都不大,但各项学习的“手续”却要齐全,因此,完成这些学习内容需要花2~3节课的时间。“例子”学透了,但如果下面的课文与“例子”联系不大,这个“例子”就起不到示范的作用。学习另一篇课文,教师又得重新组织学生学习“例子”。就这样,教材中的课文学完了,一学期的时间也结束了,要想在课堂中拓展一些其他的学习内容,时间就不够了。

模块教学是把几篇文章捆绑在一起进行教学,“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理念就容易落实到位,可采用“一带一”“一比一”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例子”的引领下,节省了学法指导的时间,教师的一些重复讲解都可以省略。比如:在整体感知模块教学中,一节课中有五分之四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读文、查工具书、思考、交流等,这与过去由教师设计各种情境去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要节省出很多 时间。并且,模块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楚,学习的内容是以板块形式呈现,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省略一些过渡语、导示语、小结语,舍去课堂上一些“花哨”的内容,日积月累,这些时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实践证明,模块教学法学习一个单元所用的时间,比原先的单课授课制学习时间要节省2~4课时,单课授课制按每课用2~3课时的时间计算,那么一个单元需要用13~15课时,而现在只需要10~12课时,而阅读量却大大增加了。

二、愉悦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谈有效的学习。小学语文模块教学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愉悦,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1.能当家做主———高兴

模块教学的课堂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课堂上很少有教师“表演”的机会,也没有教师这样、那样的提问。在整体感知模块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一般需要20分钟时间,读课文、查工具书、思考问题,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完全不必担心学生会做小动作,会不认真学习,因为有趣的课文等待他们去欣赏,未知的问题等待他们去寻求答案,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自尊心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还拥有了饱满的热情和无限的高兴。

2.宽泛的时间———轻松

模块教学的特点就是学生有了宽泛的学习时间,打破了40分钟一堂课的界限。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也许是一节课,也许是一天、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可以自由安排、自由支配、自由调整,宽泛的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并给他们带来轻松的心情。比 如:独立识字模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2周时间里读完整本语文书,认识书中所有生字。有那么长的学习时间,学生对任务的艰巨感就淡化了。孩子们有好胜的心理,再加上教师一些到位检查和激励措施,大多数学生只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3.探究合作———有成就感

模块教学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在整体感知模块中,学生要完成学习卡内“我的发现”栏目的填写,并通过读文、思考,得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同学进行交流。当自己的成果得到同学的肯定时,当自己的发言精彩时,当从同学的合作中汲取到知识时,学生就有了成就感,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三、提能 模块教学的实施,对参与者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模块教学要求把整册教材内容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全方位开放,使来自学生的许多知识信息、方式方法随时会涌进课堂,教师必须做到对整组教材要心中有数,对孩子们的意见要虚心采纳,而且灵活选用。因此,教师在操作和运用模块教学的过程中,业务水平不断上升。模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寻找与单元主题相匹配的课外资料、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文章。这个环节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并且,学生把找来的资料作汇总、交流时,教师能不断地汲取新知识,使文化底蕴变得越来越厚实。

2.提高学生的能力(1)识字能力提高。由于学生经常单枪匹马地接触新课文,接触课外读物,这样就迫使他们运用各种途径认识生字。由于读书的机会多了,认字的机会也增加了,学生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地接触一些熟字、生字。另外,课堂中也有让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这样就促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办法去认识生字。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靠自学来识字。

(2)整体感知能力提高。整体感知模块教学从整体入手,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其初步感知全单元学习内容,学生的感知能力不断得到锤炼。最后拓展总结模块中,学生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如此循序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在不断上升。

(3)查阅资料的能力提高。上网查资料,到课外书中查资料,从长辈口中得资料,这些已经是学生们的拿手好戏,并且他们还懂得将资料分门别类。由于模块教学不断给学生们创设查资料的时间、空间,孩子们在这块领地大展身手,斗志昂扬。

(4)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能力提 高。模块教学的教学过程比较简单,学生在几个单元的学习后,能很快掌握学习思路,并且学会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如体验感悟模块教学,一堂课中可能出现几篇课文,这就是学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再如读文识字模块教学,从这个模块的名字中就可以发现,读文是识字的一种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各课学习中,而除了读文,其他的如“交流、查工具书”等方法都会在识字这个环节中应运而生。这样长时间的实践,总有一天,学生离开老师也能学语文。

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令人震撼!他们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一篇高水平的文言文。孩子们的精彩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撼和回忆,更多的是思考与回味:这就是书香课堂,这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着孩子们在书海里徜徉,在书香中沉醉,真的为他们感到幸福,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盈溢着浓浓书香的语文课堂!

四、增效 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而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寄托在“加班加点”补课上,主渠道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模块教学最大的收效是课堂效果的提高。

1.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小学阶段课文的阅读量在三百篇左右,大约是十几万字,这么有限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 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亦会吟。”可见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在于分析课文如何透彻,而关键在于阅读量的增加,通过增加“量”来提高阅读的“质”。在体验感悟模块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内容,引进大量的课外文章,与教材中的课文一起阅读。如:学习《兵马俑》,就带入《秦始皇兵马俑》;学习《草原》,就带入《草原八月末》;学习《杨氏之子》,就带入《钟氏之子》。在拓展总结模块教学中,可举行“走进阅读世界”“我爱阅读”等活动,使学生的阅读量和识字量大大增加。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模块教学能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事想做、有事会做,因此,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都处处表现出主动、认真学习的好习惯,课间吵闹的学生少了,家长也反映孩子变得爱看书、爱思考了。

满载而归,行进在回家的途中,老师们意犹未尽,依然沉浸在听课的兴奋之中。之前的顾虑已然消失,前路漫漫,风雨难测,但已找准了方向,还怕路远吗?

“好雨润物细无声,书香沁心益成长。”沿着“语文主题学习”的方向,我们将上下求索。

王翠

2014年11月6日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浅说识字教学的”加减乘除”策略教案

一、做好加法

1、增加课外识字。

我们教师常说的难,主要指学生需要通过课内教来识字的量太大。如果1800字都需要课内来教,当然压力会很大。实际上,1800字并非必须全由教师在课内来教,它应该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途径,即:课内识字量+课外识字量=1800。

识字教学首先要立足于课内,但是绝不要忽略了课外。在当前环境下,识字资源非常丰富,课外完全可以成为学生重要的识字途径。

课外识字有哪些途径呢?姓氏、广告、标语、匾牌、商标、校园文化、电视文化及课外阅读都是真实可感的途径。但不是说有了课外识字的资源,有了课外识字的途径,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增加课外识字量的。我们发现,身处相同的汉字环境的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学生课外识字量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比,甲班教师向学生提出要在某个时间进行课外识字展示,第一次展示里,a学生因为课外识4个字得到班级冠军,受到师生肯定后,他下次还会识5个、6个&&;b同学、c同学受a同学的激励,下次也会识4个以上去争夺冠军&&如此的激励,我们可看到甲班学生课外识字普遍多。而乙班由于教师没有注意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没有激励,所以学生很少主动关注课外的汉字,当然课外识字量就少。这组对比例子,告诉我们,课外识字的方法引导其实并不难,一要注意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二要给予必要的激励。

2、增加阅读。

学生课内外识了很多的字,需要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巩固方式可以复习认读,可以通过活动去开展,但是更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不断重现课内外所认的字。例如,学了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0课《比尾巴》的猴、松、鼠、鸭、牛、尾、巴等字,如果只是一味地重复认读生字卡上的字,学生巩固效果未必好。如果我们推荐学生读《奇妙的动物世界》等儿童读物,这些生字便不断呈现,既能有效地巩固生字,又能使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新的信息,感受了阅读的价值,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这当然比孤立地认读生字效果好得多。所以有人说最有效的识字巩固是阅读,我们教师要力争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二、做好减法

1、减去超标的要求。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第一学段会认1600-1800字,会写800-1000字。会认只要求会认并了解汉字大意即可,不需抄写,不需要理解运用。但关注教学实际,我们发现不少教师要么是由于不清楚会写与会认的不同标准,要么是有意拔高标准,把本来只要求会认的字都要求会写,甚至都要求组词。由于要求过高,学生负担加重而吃不消,造成学生写不好,错误多。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但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标准的把握问题,而是责怪学生懒不认真,于是又加倍抄写,势必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负担,其结果只能是学生苦教师也苦。从这个现象看,我们有些教师叫的难其实不是真难,而是教师拔高要求所致,是作茧自缚。对于这样的难,我们要注意正确把握标准,为学生减去超标的负担。

2、减少重复的抄写。

在没有超标的情况下,对于要求会写的字,抄写次数是否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我们要注意减少那种过量的、机械重复的抄写现象。有人研究,对于会写的字,一次抄写练习的最佳次数是三遍,少了记不住,多了浪费时间,学生会厌烦疲倦。

三、善做乘法

我们通过加法,减小了课内识字的巨大压力;通过减法减去超标要求,再为课内识字松了绑,使我们的课内识字能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在此基础上,课内识字教学还有乘法可算,即根据汉字特点与规律,运用更科学的方法,举一反三,提高识字效力,从而进一步实现识字教学由难变易。

1、抓住汉字的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所有汉字的80 %还多,形声字的重要特点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如果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就可以思考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更有效方法了。如清,氵表示与水有关,水透明纯净,没有杂质为清;青是声旁,表示读青(qing)。如果进一步类推带青的汉字情、蜻、请&&,会发现相同特点:这些字读音大多与青(qing)相同或相近,而忄、虫、讠也与相应汉字有明显的意义联系。学生要掌握的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来识字。运用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就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力。

2、鼓励学生总结与运用识字方法,可以提高识字的教学效力。

如学生学了木口等基本汉字,我们引导学生采用加一加的办法识新的字,学生可以加出杏、呆字,自身相加还可以变为林森吕品。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由会认2个字变成会认8个字。

3、特殊的汉字用特殊的方法,这也是效率的体现。

由于汉字演化过程的漫长和复杂,有少部分汉字已经看不出汉字本身的形的信息了,很多字的声也发生了变异,因此识记容易发生混淆。对于这样的少量的特殊的字,我们可以采取特殊识记的办法,如采取编故事、编口诀等方法来识记。

四、善做除法

我们注意了加法减法乘法的策略,我们还建议考虑除法的策略,实现识字教学的化难为易。

我们常常可见这样的教学例子,例如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

(一)的第3课《在家里》,要求会认的字14个,我们的教师往往不注意学生刚接触汉字的事实,把14字全部放在一个课时来完成,而另一个课时都用来阅读。结果识字课显得紧、忙、累,而阅读课则显得松、慢、飘。如果我们考虑过除法策略,就可以分担,把14除以2,这样一节课只识7个字就可以了。

根据除法策略,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算一算第一学段每日的平均识字量写字量。第一学段的两年时间里,每学期有效学习时间18周,共有360个学习日(5╳18╳4=360)。即平均每天识字5个(1800÷360=5),每天会写3个就可以达到识字教学的标准。这样计算我们选择的是识字量的高限来做除法,且不包括课外识字。如果我们加上课外识字,这看似困难的1800字的标准并不高。

我们算出了每天应该识字的平均数,对于刚开始达不到平均数的班级也不用着急,因为儿童学习总是先慢后快,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方法后,他每天的识字量完全可以超过平均数,这样,最后学生仍然可以保证识字量的达成。

我们知道儿童有个体差异。知道了这个平均数,如果部分学生暂达不到每天平均识字量,也不要紧,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每天识字量会超过平均数,最后同样可以达到识字量的要求。

有了识字的除法策略,我们的识字教学便会更有计划性,更从容,更自然而然地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

──此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2期上

第三篇:小学科学高效教学策略浅说

小学科学高效教学策略浅说

小学生对于外在环境的认知正处于快速提升的阶段,此时他们对于外部环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去引领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探索和身边事物的思考,从而能够使学生总结出一些收获和对身边事物的新的认识。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教育的启蒙,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主要学科。通过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主动参与课堂、探索知识,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进行高效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善于探究外在事物

小学生应该善于探索观察外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只有善于观察才能继续下一步的探索研究,但是孩子们对于外在事物的探究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老师们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对一些事物主动探究,将传统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对所要探究的事物产生兴趣之后,才会激发孩子的潜能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教师在小学生探索过程中应该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和问题,激发起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当孩子们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应该告诉孩子们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并且从多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在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时,老师们可以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这样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果孩子们不知道怎么说,可以继续提示今天的天气要穿什么衣服?引领孩子进行思考。然后告诉孩子们可以用不同的感官去描述天气的变化情况,再把它们记录下来。在孩子们记录的过程中,引进云量、气温、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给孩子可以利用这些现象和符号去描述天气。当孩子们思考探究完之后,打开课本向学生讲解书本上的方法,使小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积极进行科学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味地学习课本上枯燥的知识,难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孩子进行有目的的科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增长孩子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同时能够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同时,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在实践中,应该明确探究对象和探究目的,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自己动手去解决一些问题,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所发生的情境,争取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去了解现象发生的原因。例如,在“体验静电现象”这一章节中,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静电,可是我们要如何去感受静电的存在呢?静电在日常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分组讨论,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资源去说明静电的存在,将抽象的名词通过实践去具体化。组长用气球与同学的头发摩擦,最终发现气球能够将小纸条吸引过来,证明了静电的存在,将这种奇妙的现象记录下来后去深入探究静电现象。此时老师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尝试自己定义静电:为什么摩擦会使气球粘上纸屑呢?是所有物品进行摩擦都会产生静电现象吗?通过老师的进一步追问,使得学生继续利用其他材料去实践,从而对静电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通过有趣的科学实践,能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提高,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在学生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粗心或其他原因产生一些差错和错误的结论,老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打击孩子继续实验的信心,而是要鼓励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且继续尝试,找出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在实验结束时,要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在“?B接简单电路”这个实验中,需要用导线、电池和灯泡将小灯泡点亮,有一个小组因为将电池的正负极搞反而无法点亮灯泡。此时老师不应该直接点明原因,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导致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可能是因为电池没电、导线没有连接好、电池正负极接反等一些原因。然后逐个去检查,最终找出问题所在。在“四季成因”的模拟实验中,将四个地球仪摆成一个圆圈,在圆圈的中间放一盏灯作为太阳。通过学生们的反复试验和观察得出: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地球公转到不同的位置,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太阳高度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的交替现象。因此,老师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孩子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正确看待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实验探究新知识,体会实验带来的快乐。

四、善于利用身边资源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孩子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来加强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籍、去动物园、科技馆参观、家长们讲故事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增长孩子们的见识和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告诉孩子们家里常用的调味品柠檬汁加上一些酵母粉就可以制成你们爱喝的汽水,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简单的小实验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家里尝试之后,再引导孩子们自己探索其中的科学原理。

五、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在对小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启蒙作用,并且为孩子以后的物理、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老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从课本中走出来,善于引导孩子探究外在事物,促使孩子积极进行科学实践、在实践结束后要让孩子及时反思总结,将“学”和“做”结合起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日照市岚山区实验小学 山东】

第四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浅说(谢治路)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浅说

谢治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我们的组织、指导和帮助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开发智能,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主渠道。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提倡“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我们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能力的教学。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一些方法值得探讨。

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目标

现代学习论指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唯一标准。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有整体性,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又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在教学进度、时间都一定的情况下,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

二、组织有效的交流,提升情感与认识的有效参与

有效交流、有效参与,注重在“有效”上。即:

1、在展示体验中激发交际欲望;

2、在交流体验中分享表达乐趣;

3、在自说体验中感悟数学之理。

在交流验算方法的过程中,当学生错误的思路或方法需要改变时,怎么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让大家正视它,然后运用已有的认知,在互动交流中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的有效参与,相互理解,相互启发。

三、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

知识一般都是他人生命实践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外在于自己的符号化知识和显性化经验,更要让学生用特殊的方式认识和体验人类创造知识的生动过程,使学生与生产知识的人和历史进行对话,从而把他人生命实践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生命实践的体验,把他人生命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通过自己的体悟和践行,转化为自己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能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实现知识对学生而言的由“外”向“内”的真正转化。

四、寻找生活思维与数学思维的节点

人学习数学是从生活经验开始的,并于生活中养成了生活思维的习惯。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养成数学思维习惯的时候,却仍然保留着生活思维。这时,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与学生对话去找寻那个节点。

总之:学生们关注的是材料的合理性,而未进行数学思维,即将材料抽象为一个“量”,从而进行形式化的演绎思考。只有找寻到了这个节点,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生动有趣,就像医生们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一样。

第五篇:浅说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浅说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朋兴乡联合小学 袁双林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教学是传承古文化的有效方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古诗教学,能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一、用于范读,感知古诗的节奏美。

小学古诗,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诵读,这是因为古诗本来就讲究平仄和押韵,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以学习古诗,我非常重视范读。如教学《所见》时,先幻灯片显示夏天树林图为背景的古诗全文,并随着范读的开始,诗中相应出现停顿符号,“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学生在范读的熏陶下,会饶有兴趣地跟着朗读起来,融入诗歌内在的真情实感,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意趣。

二、激发兴趣,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语言精炼、优美、诗中有画。它能激发学生心中最美好的情感。我在教学《绝句》时,上课铃声未落,并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旋律优美的古乐,铮铮古琴声吸引孩子们很快坐下。接着幻灯片上显示古诗内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真是诗中有画!可以说是一句一景。我在教学第一、二句时,用电脑展示“黄”、“翠”、“白”、“青”等丰富的色彩构成的画面,孩子们马上就被这美丽的画面的吸引:柳枝嫩绿,黄鹂鸣叫,一行白鹭轻飞上天,真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啊!

三、启发想象,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它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事物的融合产物。要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就必须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意”,进入“境”。而多媒体动画演示,就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我用动画演示一个个广袤的空间,夕阳即将落下连绵的群山,黄河入海,奔流东归。这情象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再演示诗人“更上一层楼”的画面,这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了,并明白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四、指导朗读,体验古诗的情感美。

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我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画面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到”、“来”等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当学生理解了意思以后,自然就会把“绿”读重、拖长。

五、引导思考,体悟古诗的哲理美。

像《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鹳雀楼》、《题西林壁》等诗能使学生受到哲理的启迪。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写景诗的哲理蕴含于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中。我将事先下载的庐山照片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演示给学生看,并适时引导点拨,经过思考,学生有所感悟:看庐山会有不同感觉,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啊!意在说明,如果对复杂事物不作深入的调查,就往

往容易实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

由此可见,结合小学古诗多为写景抒情的特点,适时恰当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将会对古诗教学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下载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浅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浅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此致敬礼”浅说(推荐5篇)

    “此致敬礼”浅说 仇润喜 “此致敬礼”是书信常用语。因有多种用法及“变体”,易发生误读,故有此浅说。 作为信末祝颂问安语,其主要用法是: 其一,最基本的是动宾结构的“此......

    浅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设计

    浅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设计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引自《理想。情操。精神生活》。学生要消化吸收......

    品社学科主要教学目标浅说

    品社学科主要教学目标浅说 黄花镇张家口小学 易仁新 刘会林 有一句成语叫“有的放矢”,“矢”者,箭也;“的”者,箭靶也。该成语的意思众所周知:放箭要有靶子;比喻做任何工作都得有......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浅说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浅说 摘 要:围绕“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个主旨,就小学体育课 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结合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从......

    浅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知识链接与拓展新桥中学 王龙彪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增强教学的承载能力,以符......

    浅说高三语文复习备考中的阅读

    浅说高三语文复习备考中的阅读 高三是人生的转轨时期,学生、家长、老师都十分重视,不敢稍有懈怠。由于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学校、家长、任课教师的心目中,语文只是“被打入冷宫......

    浅说音乐教学中学生道德的培养

    浅说音乐教学中学生道德的培养 岔河小学郑成 《孝经》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的音乐可以启迪人的善心,化民众于无形,使夫妇义、父子亲、上下仁、邻友睦、四海之内合敬同爱......

    嘉绒文化浅说

    “嘉绒”文化浅说 ?“嘉绒”文化浅说 嘉绒,是地名?还是族名?或是两种含义都有呢?这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有趣问题。从贾尔穆概述的对嘉绒含义的六种解释中,有三种指的是地名,另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