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3:2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第一篇: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的德育队伍最庞大,德育口号最响亮,但德育最终变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都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又以较大的篇幅谈到了德育教育的问题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套用语。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提法背后,学校的德育教育却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德育被边缘化,有人说现在的德育是“三无”,首先是德育无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无奈,德育是众矢之的,经常被挤压,经常被指责,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情感脱节,德育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德育无能,德育很难有一种有效的制衡措施被学生和社会认可,总是把我们推向家长或学生的对立面。

一、德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们学校的德育大多似乎已经变成了扣分的代名词,从进学校大门开始,扣分就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出校门没有带卡会扣分;发型不合乎要求要扣分;校服穿着不配套要扣分;中午不在教室休息要扣分;在教室休息时,大声说话或下棋也要扣分;饮料带进教室要扣分„„扣分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让学生高度紧张,同时也让班主任们提心吊胆,生怕哪里一疏忽就被扣分,每周的班 级评比就倒数。总而言之,学生累,老师也累。

我常常想,德育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让学生紧张,让老师喊累?这样的扣分形式是不是德育的最佳方式?且不说这样繁多的清规戒律是否合理,单是这样动辄扣分的方式又能有多大的成效呢?更何况这些规定的合理性还值得商榷,因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什么是德育?

导致这种有令难行,或令行不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反思这种现状:为什么学生有抵触心理?是我们的要求太苛刻,还是我们的要求远离了学生的实际?是我们不了解学生,还是学生真的难管?是学生的思想变得太快,还是我们的方式太陈旧?是我们对学生要求得太多,还是学生太过自我?德育是应该做在问题出现之后,还是应该做在学生需要的时候?

德育到底是什么?它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和感情的,那么德育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事、以任务为本,把学生作为被改造的客体的模式,改变学生一切服从老师、服从学校的局面,就要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说话和辩解的机会;就要建构把理解、关心、尊重、自主作为活动准则,以人为本的新型的人性化德育模式。

三、德育的功能,社会生活已经今非昔比,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特点的变 化,必然要求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革。如果我们还沿用过时的尺子去衡量和管理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的工作怎么会不累?工作怎么会有成效呢?作为教育者,我们没有权利埋怨时代前进的步伐太快,没有理由指责社会的诱惑力太大,而应该使德育工作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以新的德育理念来指导工作。

德育既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学生来到我们身边,他需要获得知识,需要获得感情体验,也需要获得精神的充实和升华,需要个性的发展和张扬。

当你把德育当做人的发展的需要来对待的时候,我们就可能更多地理解学生。所以,我们的德育应该研究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学生的需要,这就是德育的功能。学校是心灵接触和交汇的地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德育就具备了成功教育的情感基础。而和谐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学生,要爱学生,要信任学生。

四、德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德育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粗糙,它必须建设有效的载体,要有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在过程中教育和培养学生。

不要一说到德育工作就是开会,一说到德育活动就是军训和春游。德育要在过程中进行,因此我们就要大胆创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用精品的德育活动来升华学生的情感和精神。

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春游,同样我们可以让学生去农村;我们可以在升旗仪式上侃侃而谈,我们同样也可以到现场亲身感受;我们可以在礼堂里举行入团仪式,同样也可以在革命胜地进行成人宣誓;我们可以„„

任何事情做到精品的程度,它的教育性就显示出来了。精心设计德育活动,精心组织德育活动,重实践轻说教,以青春的节奏来安排校园生活,以一颗童心来拥抱校园生活,我们的德育焉有不成功之理?

有生命力的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满足学生合理要求的教育,是让学生体验求知和劳动快乐的教育,是让学生自觉、让学生不断提高和升华自我的教育。

五、影响当今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因素。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发了道德教育的诸多困惑,出现了一种“去道德化”的倾向,特别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依托的知识全球化趋势使教育对象的学习或多或少地从传统的、单一的学校教育中游离出来,而学生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其个性特点和成长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宽度。学生获 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变化万千,五花八门。除了学校课本知识外,各种媒体互联网站,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这些信息远远超出了在学校获取的数量,数量之大内容之广,健康的不健康的等等,具有很强的不可控制性,中小学生的辨别能力不足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正确的判断。

2、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他们已懂得运用法律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教育已形成了冲突。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家长、社会、教师等对此缺乏理解,以及相关的法制和舆论不健全,致使在各方面的教育当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3、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生对学校课堂中空洞乏味的教学和说教式的教育尤为反感,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很好的激发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密切的信息与知识倒是十分地感兴趣,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4、国外的思潮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等将会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毒品、色情、暴力、反社会的情绪也都侵害到学生当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的深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大。

5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的依赖正在逐渐减少。与社会、网络的联系加大,特别是学生群体的认同也在慢慢加大。

六、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有这样一份调查可以显示出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一些问题。

1、学生的道德观日趋现实,并且不少是以个人为中心。

有69%的学生赞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说法,而只有2%的学生赞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13%的学生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说法。在对待学校中的作弊现象时,有34%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不诚实的道德问题,而有42%的学生则认为作弊是出于无奈并不一定是道德问题,有19%的学生认为最好不作弊但偶尔有一两次也无妨,甚至有6%的学生认为人人都可能作弊,为此没有什么大错。

2、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功利化的倾向。

在讲究人与人的对等关系时,有些学生则更多地认为是等价交换、是相互利用。15%的初中学生和19%的高中学生认为“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有的学生还认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是渣滓;而多讲奉献,少讲索取,则是傻子。

七、对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

1、理论上空谈、操作上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行为机械练习。这个应该是我们一贯的通病:重理论而轻实践。

2、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足,造成德育效果不 理想。国外一些学者曾经作过统计调查,认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外界对学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同学和媒体;而从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影响顺序则逐渐转变为:同学、媒体、社会、学校、家庭。当前的教育工作者,还是过多地强调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这种教育是成效不大的。

3、德育过多地成人化,学生的主体被忽视。德育被过多地以成人的观念、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小学生,使德育要求不切合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他们自己的成长需求,非常的空。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一直是出于被动的地位,学什么,怎么学,甚至为什么学都是由大人、社会和老师来决定,学生成了等待加工的产品。

4、只偏重学校德育,而且途径方法单一呆板。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但不是唯一的,还有家庭、社会、同学群体等,也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辅助方面。

5、德育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其实只是在教授和推广社会伦理,还不能说是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教育排斥了生活的偶然性、掩盖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压抑了学生的需要。它远离了生活真实,与生活严重脱节,它不是为了学生的生活,只能称是为了社会目的进行的伦理教育。

八、德育工作急需转变

针对以上现行德育教育存在的弊端,我们应当倡导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从认知性德育转向人性化德育。人性化的德育呼唤以人为本,以对人的心灵关照为基础 重视人的心灵化教育,人性化的德育要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之间的和谐融合,要教会学生分享、多赢、理解、共处等等。回归人的道德智慧本性,从而彰显人的向善之心,锤炼人的美好情感。

第二、从封闭型德育转向开放型德育。封闭型德育割裂了与其他各育的有机联系,无法完成对完整人的教养。封闭式德育是一种静态的、凝固的、单向灌输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开放与进步这种封闭式的德育已经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人们已经认识到道德教育不再是一种封闭孤立的教育,而是一种向生活、生命、家长教师、社会开放的、生成的、渗透的系统教育工程。

第三、从说教式德育转向互动式德育。说教式的德育是一种单向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它把人作为物或容器来对待,是一种无人的教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互动式德育是一种开放的、生成的,创造性的道德教育方式。在互动式德育中,教师是学生精神发展的引领者。教师的德高示范尤为重要。第四、从理论德育转向生活德育。理论德育重视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的教育,忽视道德实践和真实的道德生活,割裂了德育与生活的必然联系,使德育失去了生活的根基。生活德育基于生活和德育的内在关系,重视发掘学生的日常交往活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和道德教育的意义,建构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德育。

第五、向德育实现方式的多样灵活化转变。传统的德育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而实际上德育教育不仅仅通过学校教育实现,还可以通过家庭社会甚至网络,作为教师要运用好这些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德育方式。尽可能多地将生活中的各种德育资源和手段发掘出来运用到实际的德育工作中。

九、树立正确的少年儿童的人生目标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性格放任,因为现在的孩子,迷茫、无聊、空虚,没有目标。孩子的心灵没有寄托,没有寄托的心灵是不可能安稳和充实。为孩子找一个心灵的家园,让孩子的心有一份寄托,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而构建什么样的心灵家园,给孩子和自己的心灵浇什么样的养分,就一一摆在我们的面前。中华传统文化是最好的机床和养分,而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孝”,夫孝德之本。“孝”是德育的“根本”,构建孩子心灵的家园,应以“孝”的培育为本?让孩子的心灵归附在“孝”上,在“孝”的家园里健康成长。《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弟子规》,虽然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内容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人们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十、圣贤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本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升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教育的根本。

《弟子规》全面系统地阐述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远离是非避邪之路。

十一、《弟子规》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教材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弟子规》,其中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这一课。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为必要。

十二、通过《弟子规》学习,最起码可以使人们明白以下三点: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 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 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十三、如何学好《弟子规》

1、提高认识。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

2、净化心灵。《弟子规》的学习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3、在孩子中推展《弟子规》和《孝经》。中华传统文化育德本中,《弟子规》和《孝经》是孩子养正的最好读本。常说善恶只是一念之差,养成善念,在关键时刻,这些善念就会提醒你,使你时时警惕自己不去做坏事,长此以往,善行多了,恶行少了,心灵就干净了。

4、学习《弟子规》要放宽心量。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心态。心怀诚敬心和感恩心,心量放宽了,才能容下《弟子规》的一切。真正学好学透,用心去感悟,才能找到其中的精华,分析出其中的糟粕。才能真正地学好《弟子规》,并用之以孩子的德育中去。

5、推展《弟子规》时,要克服障碍,坚持正确的事情。《弟子规》就是一部行经,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别无他意。《弟子规》不是把孩子的个性没有了,而是把孩子的个性加以整饰,然后孩子不那么贪心,不那么情绪化,不那么傲慢了,这种内涵的个性比张扬个性好的多,孩子以后的成就就要大得多。

6、抓住《弟子规》中的核心,孝心。对孩子进行教育,打开孩子的孝心,一切的善心都打开了。孝心一开,感恩心,恭敬心就开,感恩心一开爱心就开了,爱心一开,仁义道德都能得到践行。并念念想着去帮助别人,把爱不断地传递下去。

7、提高觉悟。发起的《弟子规》教学活动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每位同学的思想 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8、学习《弟子规》必须真学真干

《弟子规》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是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而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习,恭恭敬敬地学习圣贤人地教诲;以自己先学,带学生跟着学。对照《弟子规》,哪些没做到位,或还需改进学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总而言之我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人的学习和效仿。是正规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人人都应以《弟子规》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希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为人父母依照《弟子规》教育好下一代,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生根,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使所有的父母都能体会到圣贤教育带给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宝鸡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篇: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作为社会生活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生最重要的内涵,它决定一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人的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内容本无轻重,但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现状却令人忧虑。

一、家长、社会对学校的德育要求低于智育。

在贫困地区,人们评价一所学校一般都着眼于教学质量,甚至只看学生成绩、只看升学率。正是由于对德育的要求被放到了次要地位,从而导致了不少学校“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踏踏实实抓应试教育”的局面。抓应试教育,必然重智育而轻德育。

作为教师,本应教书与育人并重,本应把教育作为一种大事业来做,但广大农村教师却私愤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书匠。教书匠必然以教书为一种谋生手段,必然只重教书而轻育人。如把《思想品德》课当成副科;多研究课堂教学,少做长期细致的德育工作。教师下班回家,学生“自由”发展。

二、家长对子女的智育要求高于德育。

家长送子女读书首先要求的是学习成绩好,由单纯的分数到能力到特长各有要求,但真正瓦解素质的内涵,关心子女的道德与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家长必竟不多。正是由于家长这种短期的功利的要求,必然导致学生只抓学习成绩而放松自身的品德修养。“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孩子”这样的观念根植于学生意识中是很危险的。

在农村,青年父母把孩子寄放在自己父母家中,双双外出务工,几年不归者多矣。家中双老忙完农活家务,以有多少精力来管教孩子呢?仍是由孩子“自由”发展。再加上社会负面影响,传媒误导,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确实堪忧。

1、道德概念模糊,是非判别力低,甚至于以非为是;

2、心理脆弱,情感冷漠,自私自利,缺公心,少爱心;

3、浑浑耗耗,不求上进,荣誉感淡泊,甚至以耻为荣;

4、只要自由任性,不要法纪约束;

5、无良好的行为习惯,打架斗殴,仿黑社会,结帮派,甚至敲诈勒索、偷盗抢劫之事也时有发生。

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的道德水准,这样的教育现状,怎能面对社会?怎能实现民族素质之提升。我是一名基层教师,时时思索,一点想法绝非全面否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只是直面现象,抛砖引玉,向广大同仁学习。

一、从思想的高度认识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将存于学生意识中的偏离了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扶回正道。

二、加强审美教育和心理教育。美育使人的心灵达到和谐,使人愉悦的接受、主动的追求善的境界,“学生情感善的方面发展了,恶的方面便被压伏了”。前文分析过,农村学生的父母多外出务工,学生缺乏亲情交流,心理脆弱,情感冷漠,与人交往易起冲突;对教师的说教因缺少交流而多抵触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心理教育,健康学生心理,丰富学生情感。

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离能从旁观察,及时了解、发现问题;即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自己挚热的爱温暖学生,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消除对抗,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达到潜移默化之功。

四、通过座谈、讨论、故事、榜样、格言等具体办法帮助学生明确道德概念,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五、让闪光点亮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之处,多鼓励表扬,满足其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并经之为起点,再接再厉。

六、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少先队和共青团是青少年中的先进组织,也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她从学生中来,最熟悉了解学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学生最愿意向她倾诉心里的秘密,因而共青团和少先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好帮手。

七、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强良好行为习惯成的培养,切实抓好养成教育。

八、加强班风校风建设,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监督。

九、把德育溶入各科教学中,溶入无限生活中,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当前一些农村初中学校“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有所回潮,因而淡化德育工作,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没有真正把德育落实到首位。据此,提出了对策,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位置,落实德育首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有用之才。

我根据长期从事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的一些经验,认为当前农村一些初中学校“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有所回潮,因而淡化德育工作,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没有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针对这一现象,怎样抓好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实施已走上了正轨,新课程改革也在蓬勃发展。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某些学校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他们仍在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依然把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由于某些地区或学校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评价的单一,致使教师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另外,家长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甚至是一些错误的做法,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来了影响。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带来的后果是学校、教师、家长普遍重“考分”,而对学校德育工作则放在“第二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里和健全的体魄却被淡化。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考虑学生将来一生的需要和发展。这就足以说明我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德育的方法简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以管代教。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学校或班级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

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帖,德育成了高压式教学。其次,单向灌输。具体操作为:一是过于知识化,即仅仅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某种知识来介绍,而不是在如何使之成为学生的生活准则、思想文化修养、内在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外在制约化,即过分强调德育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外在制约作用,而未看到它也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和个体自身的内在要求。

3、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方法。我们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研究,所以,长时间来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主要停留在把学生在学校的信息或学校、班级的有关情况提供给家长,要求家长如何给予配合,这样做的结果把家长在家庭中作为德育教师的地位大大消弱,最后我们的家长没有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除了教育观念上的偏差外,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有时不畅通、家访有时不及时甚至不家访、对家长有时还存在不尊重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打击了家长的积极性,有时我们还在经常埋怨家长素质怎么这么差。

4、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少年,父母不在其身边,基础道德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关心他人”方面做得差。这部分学生处处表现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二是“攀比”思想严重,表现在比吃、比穿、比玩上。三是劳动观念淡薄,这部份学生在劳动中要么袖手旁观,要么表里不一。

那么,如何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学校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呢?

二、落实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对策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战斗力”。(1)、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初中学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正确导向,进行合理布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因此,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体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的作用。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三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四是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德育工作,生活是主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入手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训导。如通过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等活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讲粗话等入手,进行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学、献爱心做好事、为班级添荣誉等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这样由近及远,以小见大,才能使学生感到实在、亲切而对我们的德育工作产生好感和兴趣。

3、充分发挥情感陶冶法——长期培养,适时运用。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初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学校行政、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优良的校风、班风可以使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校风、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校风、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4.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当代教育学理论提出: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的核心。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要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当然,道德评价的获得并非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因而,实践锻炼还必须经反复进行予以强化,方能取得实效。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因而,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位置,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第三篇: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严重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体育课程教学得不到保证体育教师师资不足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各个学校应认真贯彻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列》,从根本上解决由升学教育至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体育教学课程的安排上,要按照计划开足体育课,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2)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器材购置资金的投入。

(3)加强对年轻体育教师的培养,提高年轻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注重年轻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

(4)在待遇上要改善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年轻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求在较短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篇: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德育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在社会转型与急剧变革下,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德育观念,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坏境的变化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基本道德、德育目标和内容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德育价值的多样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也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小学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越来越强。比如会使一些人的国家意识淡薄,失去对民族传统的认同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影响和腐蚀着识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学生。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德育方法和手段提出的挑战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媒体,网络在为我们提供大量先进的信息,促进师生交流的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使德育的方式受到了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额高效性,从而使学生从传统途径如课堂、电视等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减少,积极寻求开拓新的德育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校德育的教育主体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德育教师的权威地位正在被打破,学校和老师不再是主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唯一因素。

(三)首要地位未能真正确立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错误观念在学生、家长、老师的脑子里深深扎根,这使得学校容易走向重智育轻德育。这种情况在农村的中小学尤为突出。中小学用智育的方式进行德育,使中小学教育产生严重畸形。

(四)脱离学生实际,空洞说教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工作不可否认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空洞说教,成效不大。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五)学校还没有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氛围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品德教师的事情,自己把任教的学科教好就行了。殊不知只有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共同对孩子实施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效果。

(六)家庭德育的缺失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时侯,就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那样会造成孩子在校一套,在家另一套的局势,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就是“把人看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以学生品德发展为根本开展工作。

(二)德育目标要有明确的层次性

实施德育应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经验,具有明晰的层次和序列。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德育内容生活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德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由个人推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的以己推人、由近及远的方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建立在坚实而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上。德育应从点滴做起,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同时德育的内容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当中,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小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加一些新的教育内容。

(四)改变说教式的德育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德育,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灵活应用开放式、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整地实现德育的价值。

(五)德育课与其他教学相结合,德育途径综合化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最关心、影响最大失误政治问题、形式问题、理论问题做出回答,多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在其他课程得教学中,也要从各门学科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德育的内容与要求自然和谐地融入学科的教学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六)加强德育实践,实现德育形式多样化

中小学德育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大力加强德育实践,增加校内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等,反映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等热点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律精神。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公益活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必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配套进行。打破唯升学率评价学校质量的做法,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制度;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业绩的做法,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唯“分数”判断学生才能的做法,建立以学科学习目标、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发展目标并重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八)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人成才。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九)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使建成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切实发挥作用。市县区政法、文化等部门要整治校园周边的电子游戏室和各种形式的娱乐场所,严厉打击传播有害信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

第五篇: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一主题,积极扩大种植,抓好养殖业,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274万元,同比增长17.72%。其中:实现种植业产值30326万元,同比增长23.60%;林业产值14759万元,同比增长17.47%;畜牧业产值103795万元,同比增长16.29%;渔业产值1085万元,同比增长12.2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09万元,同比增长13.69%。

一、小春粮食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

XX年全县实际实现小春粮食产量35162吨,比XX年实际产量34648吨增长1.48%,比XX年实际产量13947吨增长152.11%,比XX年计划产量34300吨超额完成2.51%。由于XX年全县遭受百年未遇的干旱,小春粮食产量比XX年减产59.75%,XX年达到XX年的小春粮食生产水平,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二、全面完成大春种植任务

我县紧紧围绕种植大春粮食100万亩,其中:稻谷7万亩;玉米30万亩;薯类56万亩;杂粮7万亩。油料2万亩,烤烟6.38万亩,蔬菜28.85万亩,其中:辣椒13万亩,中药材1.21万亩,魔芋2.25万亩,花卉0.65万亩的奋斗目标,较好的完成了大春种植任务。

全县实际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04.49万亩,同比增0.04%。其中:稻谷7.02万亩,同比增19.06%;玉米31.27万亩,同比增0.94%;薯类56.63万亩,同比减1.39%;杂粮9.57万亩,同比减6.00%。

全县实际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2.98万亩,同比增8.42%。其中:油料2.11万亩,同比增2.34%;烟叶6.71万亩,同比增4.29%;蔬菜32.54万亩,同比增9.04%,其中:辣椒13.85万亩,同比增16.11%,魔芋1.89万亩,同比增19.38%;其他1.62万亩,同比增24.32%。

全县实际完成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12.59万亩,同比增9.51%。其中:青饲料11.90万亩,同比增8.22%;花卉0.69万亩,同比增37.70%。

三、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

按照“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疫病防治”的工作思路,截止二季度末,全县完成生猪存栏101.10万头,同比增6.90%;牛存栏32.32万头,同比增1.69%;山绵羊存栏40.97万只,同比增3.31%。出栏肉猪99.57万头,同比增10.00%;出栏肉牛9.27万头,同比增4.92%;出栏肉羊21.09万只,同比增13.74%%。实现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2.25万吨,同比 增8.22%。

四、建议及对策

进一步组织抓好大春作物田间管理。重点加强对

化肥、农药、农机的组织供应,对“八月低温”、“倒春寒”、洪涝灾害、旱灾、病虫灾的灾害防治工作;

进一步组织抓好畜牧业生产。重点加强厩舍改

造、青贮窖、蓄粪池建设、畜禽防疫、优质牧草种植和畜牧养殖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的获利能力;

进一步组织抓好农产品购销工作。重点组织好脱毒马铃薯、烤烟、蔬菜、辣椒、畜禽产品、水果、干果、中药材、花卉等农产品的购销工作,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组织抓好农产品市场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农资、农药、畜禽等农产品的市场整治工作,严防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冲击市场。

切实落实好惠农政策。切实落实好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及规模养殖大户补贴等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XX县统计局:段正友、安克慧

二0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下载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这是一篇关于语文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教育现状的文章。在大量的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有悖于语文课改实验的推进。现结合听课调研和各......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 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农村义务教......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 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农村义务教......

    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区政协山坡乡工作组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切入点,健全机制,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社......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我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坚持......

    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对策 摘要: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教育发展的希望在教师。温家宝总理强调“农村教育尤为重要。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

    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一直以来,xx市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在市司法局、教委、关工委的联合关心支持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举办普法“手抄报”比赛;通过举办普法系列讲座培训教师,部分区县教委落实了一月......

    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一直以来,xx市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在市司法局、教委、关工委的联合关心支持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举办普法“手抄报”比赛;通过举办普法系列讲座培训教师,部分区县教委落实了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