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是简单的运用了乐谱、乐器、书本、黑板、挂图等比较单调的教学媒体,如今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充分的融入进了音乐教学中,它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倍受学生欢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使音乐教学魅力无限,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好的音乐课,课堂导入在教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增长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和一些抗日英雄的视频录像。通过鲜活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欣赏音乐故事,激发学生情感。
在徐缓的音乐声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英雄王二小的图片并播放《抗日英雄王二小》的动画故事片,通过图、影等信息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器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了不仅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理解歌曲内容。同时由此来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议论,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这一环节教学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熟悉了本课歌曲后,运用多媒体出示王二小放哨图片和王二小纪念碑,我对学生说:王二小就这样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勇敢、机智地把敌人带进了我军的包围圈,结果被敌人杀害了,后来,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如果让你在这碑上写几个字,你打算写什么呢?由于多媒体的声情同步、形声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受到了情感的震撼,再加之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情动辞发,各抒己见,言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慕。从而,拓展了歌曲的外延,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受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声有形、色彩缤纷的多媒体音乐世界,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欣赏能力。从而使教学效果,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第二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美术作品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美术作品
漳墩民族中学祝城旺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途径单一,为了能让学生全面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地解读与欣赏,实现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主体地位。参考个人美术教学经验,阐述了通过教学互动,全面深入理解作品一些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健词:教学互动、多角度、欣赏、途径
从分配工作到现在,这七年来,我听了不少课,认真地作了一些笔记,促使自己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反思,受益匪浅。在众多课型当中,欣赏课教学大家普遍觉得较为难上,一节课讲解到底学生听得累,教师讲课也累,有的教师则认为美术本身是一种视觉语言,让学生多看就是了,何劳多言。记得有一次听课,教师讲某一雕塑作品,该作品高多少米,宽多少,深多少,其材料为大理石,反应了什么可歌可泣英雄气概„„,真是不善言者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善言者绘声绘色,离题千里,学生如坠云海,真不知欣赏为何物,只知唐伯虎善画美人,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欣赏课重视的不足或停留在低水准欣赏教学水平上。
纵观现行我市湘版美术教材,许多教师都会注意到其一个显著特点:每个学习单元的内容设置大多是从经典美术作品欣赏开始引入的,其意图是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美的共鸣,进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相关知识、技艺的学习。这与其中穿插在教材中的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欣赏相得益彰。
美术教学活动除了让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美术技巧和知识,更重要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品位,审美能力、拓宽眼界、陶冶情操。因此,美术欣赏活动是否正常开展,是否切实可行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是衡量美术教育成功与否的一方面,我们应引以足够重视,并加以深入的探索,走出一条欣赏课行之有效的道路来。
首先、在湘版教材《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方面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在“欣赏·评述”中提出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教学的观念,根据湘版教材《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的阐释:“是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或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一副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上来看,初中学生掌握多角度欣赏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1、初中学生综合知识储备(基础人文和科学知识)与知识结构动态发展为多角度美术欣赏提供了可能。
2、通过5—6年美术课学习,学生已具备较为感性美术欣赏能力,如对美术作品材料的认识和简单形式分析。因而对初中学生来说,不断拓展思路使他们从作品中得到越来越丰富的信息,以便将来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3、从发展角度看,经过学习掌握多角度欣赏方法,对从中学阶段的欣赏过渡到鉴赏奠定了基础,因为“鉴赏能力是比欣赏能力更上位的东西,它意味着欣赏活动已从表面上观看美术作品,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以下以欣赏教学中的例子具体阐述各方法。
1、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结构、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如果我们让学生按教科书那几张图片进行欣赏和解读,给他们所带来的信息量是不充分,更谈不上全面、深入了解作品。目前大部分城镇、农村学校是没有到博物馆或展览馆去亲身体会和欣赏美术作品。因此,欣赏的前提就是作品本身,我们应尽可能提高欣赏资料的质量,采用欣赏教学的幻灯投影片或印刷质量较好的画册,在欣赏时可作一些局部放大,使学生能较真切地感受作品色彩,笔触肌理等。从一百多年前西欧出现印象画派开始,美术作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创作更注重艺术本身语言的探索和创新,如梵高的《向日葵》其强劲的笔触所产生的力度、厚度,充满着一种燃烧着激情的画面给人以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幅依靠作品本身语言来打动人的名作,它不再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精神世界直接通过艺术语言的表露。
2、从美术史的角度进行艺术作品欣赏,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学生会觉得跟他们在幼儿园的画作差不多,然而问题远没有学生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画派的形成与艺术成就在美术史的意义更能说明这一问题,马蒂斯的其强烈的原色对比,(如红与绿、蓝与橙、)同时找到和谐的驾驭技巧,平面化的画面组织产生一种既单纯又热烈,给人一种愉悦观看感觉。这是根植于后印象派的基础一种创新和对绘画语言的进一步大胆探索。使许多绘画因素在视艺创作中成为一种可能。针对一些诸如蒙特刊安、康丁斯基的抽象绘画作品欣赏,画面更无从解读了,因此必须向学生介绍抽象美术形成的过程。以及解读抽象绘画方法,因为这些作品已经切断了艺术与客观的联系,纯从主观出发,以纯粹的线、色、块作为造型语言,使绘画摆脱自然束缚,直接表现
自己的艺术境界和追求。这无疑开创是美术创作新视觉审美的领域。
3、从生平以及艺术成就角度去欣赏作品,力求使学生通过对作者的了解以获得欣赏时所需的信息,有助解读作品如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表现是道释题材绘画作品,学生很难理解。吴道子在历史上被尊称“画圣”原因在哪里呢?学生倒会更感兴趣。①吴道子极具创新精神,他早年师从草圣张旭学习书法后转学绘画,他把书法用笔应用绘画中去,线条流畅,抑扬顿挫,生韵生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吴带当风”风格,突破自东晋顾恺之以来的细线描法。②绘画取材广泛,人物、宗教、山水、花鸟走兽样样精通,无所不能,史载吴道子画嘉陵山水便是一个例证。③吴道子是天才型画家,且一生勤奋,据史书载仅在长安洛阳所作寺观壁画三百余处,数量惊人,影响巨大,我们从敦煌唐中叶壁画中,可以寻找到那种“吴带当风”绘画风格的画面,可想而知,其影响力波及范围之广。④吴道子生处太平盛世的历史环境比伟大画家顾恺之优越,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使他的知名度大大超越历史其它有成就画家。因此被世人称为“画圣”。基于以上的了解,再反过来欣赏《送子天王图》其中每一根线条轻重、粗细快慢变化都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愉悦。
4、何谓“欣赏”,即以愉悦心情进行观看的意思,有了多途径,多角度的欣赏方法,学生对作品理解了,才能使学生产生欣赏兴趣,同时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
其次、从“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根据初中三年不同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特点,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欣赏,应分三步走即:①渗透教学,②逐步确立多角度欣赏方法、途径,③灵活地应用多角度欣赏的方法,进行欣赏、评述,并使学生初步具备鉴赏能力。
1、渗透教学,从现行初一年段教科书来看已穿插相当部分的欣赏内容,这部分欣赏内容可读性强,便以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并可衔接小学受教学内容,如欣赏《清明上河图》时,不但能从画面所表达各种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进行直观解读,同时要求对作品所表现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所谓渗透教学,就是教师平时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观看作品的感受的基础上从某些角度去思考、探求画面背后的真实。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欣赏与表述,畅所欲言,然后让学生总结,教师可参与修正,并加引导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是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来解读,作品的强烈明暗对比、大胆有力来的笔触,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痛苦、绝望、抗争的情绪。使形式与内容得到完美的统一。
2、逐步确立多角度欣赏方法与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不过也要看到,审美经验是要靠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只有在经常性的欣赏活动中,接触各种美术作品,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欣赏,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才能谈得上审美经验的形成和获得。有的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采取了自称是“瞎蒙”,是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在进行欣赏。虽然,他们有时也能得到一些较为正确的结果,但是错的时候可能还是居多。这时,应该启发他们想一想自己是怎样错的。时间一长,他们也就摸出了一些欣赏的门道。如果他们再从教师那里学到一些欣赏的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经验提升为具有一定理性色彩的审美经验。
3、灵活地应用多角度欣赏的方法,并能独立对相关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初步具备鉴赏能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探究性学生和合作学习方式在欣赏教学应用,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某一美术作品,更应在其基础上,了解美术发展过程或某一画派形成,需要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从“《四王”与“四僧”谈一谈保守与创新问题》,《从元代文人的处境看元代山水画的兴盛》的一些课题组织学生去研究、去探索,写成小论文。在课堂里设甲、乙双方对美术史某一观点进行辩论。学生为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所吸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以更加积极主动探究新的知识领域。
其实,美术欣赏教学许多教师都在做新的尝试,如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应用,如组织学生对现实美术现象及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述,富有创意。只要我们重视欣赏课的教学,努力探索教学新途径,不仅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欣赏方法。自己在教学中将有更宽的视野。
附参考资料:
1、湘版《美术课程标准》
2、湘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3、《美术学科教育学》
4、《湘版初中美术教学参考书》
5、王伯敏《中国美术史》
6、洪再新《中国美术史讲课稿》
第三篇: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条教学新理念:坚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活用教材,对教材作教法上的加工处理。下面以教材资源之一——插图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插图,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扎实的语言文字等训练,就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插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等特点,利用插图进行激趣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如教学《小猫刮胡子》时,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然后问学生:小猫到底是怎样刮胡子的呢?刮了胡子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学习课文上来。
二、利用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课文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如教学《金色的房子
(一)》时,“金灿灿”“红彤彤”“亮闪闪”等词语比较抽象,单靠教师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但通过观察插图,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
大多数插图还体现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插图与课文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邱少云的神态、动作,然后问: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很自然地说:体会到了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惜献身的精神。
三、利用插图,进行观察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认识事物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训练,能使学生的观察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的顺序、观察的主次、观察的细节等,并且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四、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透过插图内容想象隐含在插图背后的事物,同时使静止画面中的人物、动物等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景感。如学习《将相和》中“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时,可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蔺相如和廉颇见面后各自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的想象来填补课文中的“空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五、利用插图,训练言语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一般分为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或进行合理想象后引导学生将观察到或想象到的内容完整有序地用说话或写作方式表达出来,促进其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教学《燕子》一文时,要求学生用上“每当……就……”“……仿佛……”等词语描述图上美景,先口头表达,再写出来。
六、利用插图,感受形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插图具有较强的形象性,比语言文字更能在头脑中产生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地产生意象整体,促进其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的发展。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单靠课文的描述很难想象董存瑞炸暗堡时的表情,而通过插图的欣赏,立刻使学生获得了鲜明的形象,体会到了包含其中的雄壮之美。
七、利用插图,指导背诵复述,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小学生特别善于具体形象记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或复述与插图有关的课文内容时,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按观察插图的顺序建立记忆线索,然后想象插图画面进行背诵或复述,这样就能使背诵和复述化难为易。如我在指导学生背诵《三味书屋》一文中“三味书屋的布置”一段时,先让学生按从中间到四周的观察顺序建立记忆线索:正中的墙上—画前面—四面—东北角,然后再想象插图画面背诵课文,结果记忆速度和效果大大提高。又如,复述课文《乌鸦喝水》时,先指导学生按插图顺序建立记忆线索:喝不着水—衔小石子—喝到水,然后再想象画面去复述课文,从而使复述化难为易。
八、利用插图,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内容或情境相关的两幅或多幅插图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他们的异同,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此外,教师还可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对插图的某些内容加工创造质疑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教学《海上日出》时,让学生在认真观察两幅插图后,再比较一下两幅插图的异同,从而感受海上日出在晴朗时和有云时的不同景象。另外,还可要求学生画出云厚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总之,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别是课本插图这个不起眼的板块。只要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学生就会受益更多,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就更加容易。
第四篇: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 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 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音乐 教育 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 发展,推动整个 社会 文明程度的进程。
一、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1.音乐意象的流动性。
音乐艺术是以时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它在其声音流动过程中,表现其起伏不平、丰润多彩、有头有尾的、从部分到整体的音乐意象。它不像绘画艺术那样,直接再现生活情景,以整体的形式和意象进入人们的视觉。而是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在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感知过程的听觉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以音响信号为中介,直接刺激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官,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使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响信号刺激的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因此,音乐艺术也是参与艺术,其艺术境界需要审美主体通过听觉的感知,融入主观情感和思想活动,才能真正领略。同时音乐艺术也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3.内在情感的直接性。
审美的感受是由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过程。而音乐则是“情感的艺术”,其音响与特定的内在情感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从音乐创作上看,它是作曲家内心深处思想和情感的独白;从欣赏者来看,只有那些富有 时代 精神和生活意义的情感音乐,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艺术不仅可以表达 历史 所凝结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表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具有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大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4.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由音乐创作、音乐再现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构成。由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作品本身的音乐美,对于一般的审美主体来说很难直接把握。必须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再现)的中介作用,才能使乐谱作品真正成为音乐作品。没有表演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艺术再现,没有表演或演奏者将乐谱作品流动化、立体化的再现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审美活动。正因为如此,对同一音乐作品,因演奏、演唱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同,音响介质、场地、时间、心境、氛围不同,其审美效果也就不同。
5.艺术欣赏的理解性。
因为音乐语言的非明确语义性特点和音乐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风格特征,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欣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客观准确地感受;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积淀去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意象。因此,欣赏者的理解性,即欣赏者的音乐修养水平不同,其音乐审美的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平时我们所说的“对牛弹琴”,就是这个道理。
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点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使音乐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美育同时又寓教于美?关于这些 问题,笔者依托音乐 学习的经验,从四个层次加以 分析。
第五篇:高校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初探艺术论文
一、高校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实施原则
高校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学目的和艺术美育实施过程的一般规律提出来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美学原理、美育原理、教育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的。它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音乐艺术美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吸收了古代和外国音乐艺术美育实践经验中有价值的部分。音乐美育的原则是音乐艺术美育基本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音乐艺术美育的基本原则是:
1德、智、体、美等诸育统一的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基础,正确处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关键。因为德、智、体、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党的教育方针中诸育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育在相互关联中的最大功能,充分挖掘各种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使诸育融为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决不可将他们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偏离任何一方,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有害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学校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等诸育之间的关系,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还要求正确处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关系,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科学健身等问题,高度重视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注重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健康向上的文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学生的学习锻炼,最终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是描述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的一对基本范畴。人类从事任何活动,必然包括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理性的、动脑的方面,也必然包括具20体的、归纳的、行动的、感性的、动手的方面。正如上和下、左和右、正和反一样,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如果两者脱离,衔接不上,就做不好事情。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基本观点,任何正确的理论认识都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都不能违背这一原则,音乐美育也不能例外。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任何人不可能事事亲历。所以,把总结好的知识和技能,以课堂讲授的方式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然而,如上所述,理论和实践是不能脱离的。现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是:实践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忽视了,学生只从理论的方面接受知识,而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是不可能深刻地、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到的东西只是空洞的、不实用的条条。现在大力强调加强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在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更要强调学生在的实践认知中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强调实践环节并不是忽视理论的学习,恰恰相反,只有加强了实践环节,才能使我们在理论的传授和学习上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素质,包括理论学习和审美的水平。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教育都不能背离这一原则,音乐美育当然也不能例外。在音乐美育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为艺术为艺术”,反对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反对“纯技术”的观点。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开展艺术美育,强调学以致用,将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提高审美文化水平,培养完美的个性。
3.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
我们知道,音乐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活动,总是离不开认识活动的,情感的每一次净化都需要认识活动参与。因此,音乐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活动融入审美情感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音乐美21育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逻辑认识,自始至终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审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他心理因素都围绕着情感运动,艺术美育的动因和目的也离不开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整个艺术审美过程浸染上浓郁、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艺术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融入审美情感的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
即要在实施音乐美育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二者由矛盾达到统一的原则。这是在音乐美育实施过程中把美学的特点和教育学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而提出来的原则。由于音乐美育是与美感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而人的美感,又是由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所构成:一方面,必须有客观的审美对象的存在作为前提;另一方面,审美主体还必须有审美需要以及相应的主观条件。因此,音乐美育同样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条件,即审美主体(受教育者)与审美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审美客体是不以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坚持审美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的客观规律来开展美育活动,亦必须根据审美主体的不同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审美对象作为实施美育的内容和手段,并且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审美客体之所以能够被欣赏,并使主体能从中受到教育,主体的主观条件亦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首先,主体要有审美或受教育的需求;其次,主体要有健全的、社会化(人化)的审美感觉器官,这主要指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总之,坚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是要在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审美主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由接触者变为接受者,也只有这样,审美主客体双方才能由矛盾走向统一。
二、高校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心理能力,是在音乐活动过程中认识和体22验、感受和创构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力。又是一种认识和发现美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它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因此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包括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透彻的理解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敏锐的感知力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不是闭上眼睛就能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在同外部音乐艺术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形成的。正如那阻抗水流的岩石和海滩,它们作用于或改造着水流,而它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受到了改造。席勒认为:“感知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培养音乐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使其感觉逐渐适应对音乐中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前面提到过,音乐的感觉总体包含音高感、音色感、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乐形式感等等。这些方面只有通过后天的训练才会不断提高。以音高感而言,能否辩认一定的音高本来是一种纯生理的能力,也有接近于天赋的绝对音高感,然而,更为重要的相对音高感,即分辩不同音程距离的能力却是后天形成的。后者经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相当细致灵敏的程度。人的节奏感也是如此,在音乐的感受中,人自然而然的会将节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音乐中节奏的动力感会使人产生极为多样的联想。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多样,对于节奏的联想具有重要的影响。人们的旋律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为旋律不仅仅是音型的流动,而且它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情,并具有近于约定俗成的一定旋法习惯。因此,人们后天接触的音乐越丰富多样,其旋律感越强,就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音乐感受越加深刻。和声感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不断训练和培养的结果。对和声感的功能进行与非功能进行,要在实践中通过有形无形的熏陶才能取得。和声感是有一定历史,一定音乐文化,一定审美观念的产物。音乐的形23成具有一定的逻辑和连贯性,并具时代、历史社会的特征,人们只有在长期的接触、聆听记忆、分析中,才能较为深刻地理解直至把握其形式。敏锐的感受力,最容易在对艺术中最活跃,最复杂和最有秩序性和多样统一性的音乐观察中获得。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弄清什么样的形式是音乐特有的形式,就成了培养他们审美感受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弄清音乐艺术的种种特征。二是引导学生亲自从音响中体察音乐那特有的形式。完整的音响感知,要求欣赏者必须要按照音乐的规律把旋律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合成为主题、旋律、乐段乃至完整的乐曲。因为它既有助于把握音乐的形式美,又有助于对悦耳动听的音乐音响和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的感知。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会和体验音乐的特有模式,并逐渐将其特有的运动模式和形式结构,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感知认识,倾向和习惯,是增强他们敏锐的审美感受力的关键所在,也是美育之本质所在。我们应该仔细地向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不同特征及其美的内涵。音乐中那好似龙飞凤舞的优美旋律,必定显露出往与复、伸与缩、动与静、虚与实之间的辩证统一。那高亢曲折的戏曲唱腔也必将表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听完一段乐曲后,用简练的语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再听第二遍的时候,学生便会感受到音乐的真谛。教师在描述自己的经验时,切勿扯的太远,重要的是展开其中的音乐音响模式。在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中,既要发挥学生先天的审美潜能,又要加强他们审美实践的训练,培养其敏锐的创造、发现、领略美的能力。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审美感知能力都不是一样的。审美感知力的强弱,有先天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后天教育得法,就有可能将那些“沉睡”的感知力调动起来,反之,既使有先天的素质,如果长期搁置不用,也要退化,甚至消失。人的感知力既有一定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又有感情色彩、超功利性与个性化的特点。在培养人的音乐感知力时,应使其深入把握音乐活动与内容联系的本质,储存丰富的感觉表象,使感知的客体有血有肉。
2、加强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24音乐运动的形态,人类的情感动态,要转化为音响动态结构,并予以创造性的表现与把握,就必须凭借想象力。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的储存的现在图式加以改造、组合、提炼,重铸成全新的意想的过程。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是指在审美主体知觉形象的基础上,对审美对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从而形成审美意向的能力的培育。音乐审美想象力是在全部知觉经验的基础上由音响向“音象”(音乐形象)的进发。它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自由性。即人们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凭思维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的特性。二是情感性。即形象的变化、组合乃至意象的构成都以情感为纽带。音乐审美想象力,可分为音乐审美的联想力和音乐审美的构想力。所谓联想力,是在知觉表象的基础上按相似律和接近律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审美意象的能力。审美构想力,是在记忆力表象的基础上,按照自由律创造审美意象的能力。想象以人们记忆中的表象为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艺术想象所采用的表象材料与一般的想象不同,他虽然也以人的社会生活作为表象材料。但同时也包含着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培养丰富的“表象储备”是想象的基础。音乐想象的源泉之一是生活的体验。人们在外在体验丰富多样,包括人们的外在体验丰富多样,包括人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文化活动、社交、阅读等等。我们在进行审美教育中,必须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音乐想象力还有赖于人的无意识或潜意识中储存的各种本能、冲动、记忆等,然而它们的内在素质往往也是源于外在体验的,而且也只有在与外在体验相结合时,才能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还要加强学生的艺术体验。因为人们在想象中创造的听觉表象,具有一种对各种音响的综合,分析和提炼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内心的听觉中积累丰富的音乐材料,学会体验,感受各种不同的音响,大脑分析器才能对音响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综合,为想象提供各种所需的素材。学生的想象力,只有在长期积累的艺术体验中才能不断提高。丰富的情感是人们想象的动力。现代科学和艺术创造的经验表明,情感积累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但必须有清醒的意识参与。人的本能冲动是情感的基础,人的本能冲动同丰富情感的转变,是由单一和贫乏向多样统一的转变。本能冲动25如不遇到代表社会和伦理的意识的阻抗不会转变为人的感情。艺术想象所需要的是炽热情感。任何人的炽热丰富的情感,都是在不凡的遭遇中形成的。人们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要有一种真挚而充沛的感情,尤其是在音乐实践中的演奏与创作时,具有激情更为重要。这种情感的升华,将会有力的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性想象。联想是想象的重要形式。联想的重要基础来自各种反射,当新的刺激能引起过去的有关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回忆时,就会产生各种联想。它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重要现象和重要方法之一。失去了联想,就会使一部音乐作品被理解的程度受到很大限制。由此可见,丰富的想象力必须具有丰富的联想,而多种多样的联想又要求人们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3、加强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音乐审美理解力是人们在音乐感受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的能力。音乐审美理解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音乐审美理解力,一方面表现在对音乐形式的认识中,这主要是指对音乐音响的艺术组合及其形式结构的理解认识,是通过对音乐基本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来进行的。这种对音乐形式的理解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将使人对音乐的感受由初有的感性阶段进入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高级阶段,由音响快感阶段提高到音乐审美阶段。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在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社会意义的理解认识上。音乐作品的不同形式与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欣赏者在这种理解认识中,要对乐曲做出某种抽象的理性判断,把理性认识真正融注于对乐曲的感性体验中,使音乐欣赏达到更深刻,更高的层次。所以,音乐理解力不是一种纯粹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把握的能力,而是对音响的整体接受和情感把握的能力。音乐审美理解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审美的领悟力。人的审美理解力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音乐审美理解力的培养,应首先重视学生的广博而丰富的艺术知识与修养。并要求深刻了解各个民族的深层意识,哲学思想和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了解各时期不同的音乐语言。音乐由于其自身的非语义性和非具体性的特点,它天然地更加倾向于其他文学艺术的综合。有许多音乐就是根据其他文学艺术的26题材重新加以创造的,这些音乐作品无论从题材或表现的内涵来说,都与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密切相关。因此,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对于理解音乐有直接的关联。应该说,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越深刻、越细腻,对相关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领会,也就越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这是一种全面而宽广的,一种深刻到能改造自己内心情感和思考方式的教育。音乐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应该是对音响中暗含的特殊意味的直接性理解。这种理解不同于感知,但要以感知作为基础。只有对音响有了整体的把握,才能将其中的意味抓住。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特殊理解能力,应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当某一音响在学生耳边萦绕时,应让学生自由领会,以树立起他自己体验和理解的内在情感模式标准。当然,这种理解还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对乐曲本身的情感内涵和社会意义,以及对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意图等有深入的了解。对音乐的理解,并非要求对某曲做出某种抽象的理性判断,而是要求把一种对音乐的理性认识真正融注于乐曲的感性体验之中。一个人对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叙事》、《d小调前奏曲》等作品赏析时,如果对肖邦所处的历史时代一无所知,对激荡在肖邦心中的感情浪涛的社会性质也不甚了解,那么,他将很难体会到肖邦乐曲中蕴涵的那种爱国热情和革命冲动。当然,对音乐的理解还应是广阔而自由的,尽管它可以通过情感的抒发和音乐的逻辑发展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思想。音乐理解力的培养,不是靠刻苦的背诵和记忆所能奏效的,它靠的是一种对完型的感性把握力,与此同时,又要联系到人生的各种情趣意味。也就是说,要经由感受导入理解,理解时又不脱离感受。音乐理解应建立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使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融为一体。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人们将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渗入到欣赏对象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音乐作品本身的面貌。也就是说,同一乐曲在不同的听众中有着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即是一种“自我”理解,而这种理解必将带有个人色彩,并对原作有所发挥和创造。经过不断的强调、重复、温习,人们的音乐欣赏理解力将会逐步提高。可见,接受的音乐作品多,其理解力也会不断随之增长。音乐理解力要比单27纯的逻辑推理能力复杂得多,因为它是一种音响语言,一种多层次、多层面同时进行的思维方式。对音乐的理解,通常是将在日常生活中互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的东西经由情感的中介作用,不可思议的连结在一起了。审美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听众,对于某一作品,无需重复许多即可达到熟悉的程度。音乐修养与才能的差异,与审美能力、趣味、审美活动中的注意、美感强弱直接相关。回味是音乐理解的一种重要过程,音乐回味可以使审美主体对音乐美内涵的意味,意境、意义获得进一步的理解。甚至还可以联想到相同或相异的美的形态并进行比较,联想到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或同一流派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并进行比较,在系统的,深刻的理解基础上,重新更深刻地感觉作品的美。可见,音乐的理解力可通过“回味”得到提高。总之,音乐审美理解力的培养,是欣赏不同国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艺术作品的前提,也是欣赏世界性音乐作品的重要条件。有了这种条件,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意义、内涵,就能深刻地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