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节课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和一些临床表现,知道如何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 教学方法:导入法,观察法
教学重点: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杜绝食物中毒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生活实例引入
1.师:今天早上起床时,我从冰箱里拿了一袋面包出来当早餐。可是,后来我却没有吃。你能猜是什么原因吗?请几位同学上来仔细看看,你发现问题了吗?(面包过期了)2.师:吃过期的面包会怎样?会有哪些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晕眩)
饮食安全有了问题,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生命健康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危害、含义及分类
(一)了解事物中毒的危害
1.师: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也听到、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过类似这样由于使用了不当的食物而影响身体健康,进而引发更为严重后果的情况呢?
2.小组交流课前搜集、调查食物中毒的案例,分别以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全班展示 小结:各地频频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真是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所以,对于食品安全,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那究竟什么是食物中毒呢?
(二)理解食物中毒的含义
1.揭示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被细菌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2.补充食物中毒的资料 小小广播站
2010年我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20起,中毒7383人,死亡184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7起.学生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学校食堂、学校周边的餐馆饭店和食品摊贩等场所,发生原因以食物污染或变质以及菜豆加热温度不够为主 读了以上的小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三)了解食物中毒的分类
1.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食物中毒的含义,你能按照不同的致病病原再给它们分类吗? 2.按病源的不同,食物中毒可以分为四类:即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三.警惕食物中毒
(一)了解食物中毒的途径
1.师:要防止食物中毒,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样的食物吃了容易引起中毒,先说说你了解的吧。
补充:造成食物中毒的途径资料 天天提醒:
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对腐烂变质严重的一切荤腥食品和蔬菜水果,未作消毒处理 2.忽视了包装,一些熟食和食物成品用旧书报纸、聚氯乙烯塑料袋等包装,结果污染了食物,而危害人体健康。
3.生、熟食品混放,使食品上的细菌、残留的农药、毒物污染了熟食 4.洗涤不干净。5.喜欢烟、熏、炸、烤的食品,含有有毒物质,会诱发癌症 6.食品添加剂在许多饮料、食品中使用 7.忽视钱币、饭菜票等的污染。
8.忽视了病从口入,没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小结:以上这些都可以引起食物中毒,轻则引起消化道不适,重则可引起急性肠胃炎,诱发癌症甚至殃及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讲究食品卫生。
5月13日下午6时20分徐州官方向媒体公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徐州一幼儿园109名儿童突发腹泻发烧事件”原因查明,最终确认72人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5月13日下午1点13分,徐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经流行病学调查,判定引起幼儿腹泻的原因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食品为油焖大虾,中毒病因是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为夏季食物中毒常见的细菌种类。
据徐州市疾控部门统计,截止13日下午4点37分,尚有21名腹泻幼儿在医院观察治疗、病情趋向稳定,其余均已痊愈。另据徐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幼儿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小组已着手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发布。(记者朱志庚拾冠之)
腹泻患儿在徐州市二院打点滴
亚硝酸盐当味精 沛县40多名学生中毒
记者昨日获悉:5月10日,沛县第五中学附近一处“学生公寓”的老板错把亚硝酸盐当成食用味精,导致40多名就餐的学生中毒,后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检查治疗。5月12日,涉及学生已经全部返校上课。
在误食亚硝酸盐后,40多名学生陆续出现呕吐、腹痛、全身出虚汗等症状。在接到“120”电话后,当地人民医院全力抢救,40多名学生得到妥善救治,于11日下午全部病愈出院,12日已恢复上课。
在学生带领下,记者找到了出事的“学生公寓”,该“公寓”老板娘告诉记者,自己做这个行业已经三年多,刚开始是自己朋友的小孩在这里吃住,每月伙食费 200元左右。春节前夕,家里买了亚硝酸盐腌制卤菜,10日中午做饭时误将剩余的亚硝酸盐当成味精放了进去,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事。事后自己也很后悔,并承认当天有中毒迹象的孩子有40多名。事件发生后,沛县主要领导及卫生、公安、教育等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妥善救治中毒学生,维护正常秩序。(张凌飞 中新)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歌 食物中毒在预防,功夫完全在日常。饭前便后要洗手,卫生习惯要优良。专人餐具专人用,饭后洗净袋内装。生吃蔬菜与瓜果,洗净削皮不能忘。夏天本是高发季,保持警惕别遗忘。熟食冷荤剩饭菜,海鲜冷拌需提防。不吃腐烂变质物,不食病死猪牛羊。饭菜吃钱要热透,餐后烧开要贮藏。生熟食品要分开,生熟工具别混放。交叉污染手易脏,洗净才可少祸殃。生猛海鲜要适量,野生动物不轻尝。
把好病从口入关,身体永远保健康。
第二篇: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说课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说课教案
2011年5月14日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一节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整流原理和工作特点,分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产生各种故障导致的后果。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全书的第二章第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变压器、正弦交流电、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整流的定义以及半波整流的基础上需要重点掌握的关于二极管的最基本的应用电路。学生掌握了本章节的内容能够为下一步学习滤波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奠定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相桥式1)
整流电路的结构、整流原理和工作特点,能够分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产生各种故障导致的后果。了解单项桥式整流电路的用途。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绘制电路图和波形图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事,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细心的观察能力,渗透节约用电的思想,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对船舶电工专业中职学生的要求,本节学生应重点掌握单相整流电路的结构和整流原理。由于学生分析电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整流原理和分析产生故障导致的后果。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10年初中毕业生。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对变压器、正弦交流点的基础知识有些遗忘,在课前复习巩固这两个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
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点拨法、直观演示法、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中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1)变压器2)正弦交流电波形3)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引出一种常用的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
1、讲授新课
电路结构:四个二极管排列方式
整流原理:正负半周过程中四只二极管工作状态;正负半周1)2)二极管电流方向;对应负载电流电压方向。3)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推导出负载的平均电压公式和整流二极管两个重要参数。
2、反馈和巩固
引导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点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要把分析电路产生各种故障后导致的后果设置为难点。数要设置:一只二极管接反、短路、断路、脱焊和负载短路。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作业:
P39 6、7题
五、教学工具
桥式整流电路示意图;桥式整流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图
六、板书设计
1)电路结构:相对极性同,相邻极性反
2)整流原理:交流电正负半周二极管交替导通——负载上电流电压方向一致——实现全波整流。3)工作特点 4)分析故障
第三篇: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电解质电离的含义,能识别并记住常见电解质和电离方程式的写法,认识离子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及电离方程式的写法。教学过程: 引言:(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 离子反应
我们初中时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当时我们把可以导电的溶液放在一个容器里,用石墨电极与灯泡还有低压直流电源连接,灯泡能够发光,说明溶液可以导电。事实上,把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加热至熔化,它们也可以导电。它们能够导电的原因是物质内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也就是阴阳离子。我们把这种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能够导电,指的是当通入电流时能够导电;但电解质的电离不需要电流的作用,我们不是要通入电流它才能电离。它电离了也不是有了电流,只是有了能导电的阴阳离子。
既然我们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换而言之,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我们就叫做非电解质。例如,酸、碱、盐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有个相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是化合物。提问讨论:(幻灯)
下面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铜、硝酸钾溶液、二氧化碳、碳酸、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分析:(1)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溶于水或熔化; .(2)电解质属于化合物。〔单质(如铜)、混合物(如硝酸钾溶液)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不能是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物质导电。(二氧化碳溶于水导电实际上是碳酸的导电,而不是二氧化碳的导电,故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而碳酸是电解质)
(4)酸、碱、盐和水是电解质。答案: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 做书上习题2,3。
设问:为什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呢?
我们看书上的图来解答这一个问题。我们以氯化钠溶液为例子。氯化
+-钠晶体是由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荷的Cl,通过静电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晶体中的离子(Na+ 和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当NaCl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而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Na+与 Cl-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使Na+ 和Cl-逐渐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我们把这种在溶液中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板书: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叫做电解方程式。板书:电解方程式
在黑板左边示范写HCl,H2SO4,HNO3的电离方程式。
注意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第二条方程式)
+HCl,H2SO4,HNO3都是酸,都可以电离出H,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又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的时候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设问:NaHSO4 电离方程式怎么写?它是酸么?(酸式盐)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NaOH,KOH,Ba(OH)2,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分开碱与盐两边写,请同学们把阳离子写在一边,阴离子写在一边)
检查同学答案正确与否,总结:
碱:圈出OH-,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小结: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电解质能导电,非电解质不能导电,它们的显著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单质(铜,铝,石墨),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黑板)酸,碱,盐的本质含义(电离)
提出问题:电解质溶于水后都电离成为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里的反应应该是离子之间的反应,那么离子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验2-1。(同学描述现象)
1、第一支试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引出)(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反应,说明了Na+、Cl-、SO42-、Cu2+离子之间不相互反应。)
2、第二支试管有白色沉淀说明了什么?(白色是BaSO4,说明了Ba2+与SO42-离子发生了反应。)
3、两根试管的溶液都是蓝色,说明了什么?(说明了Cu2+不参与反应)
4、如何证明中Cl-离子没有参与反应。(给第二个试管过滤,取滤液加入用硝酸酸化了的AgNO3溶液)
(增加实验)
5、如何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是Ba2+与SO42-发生了反应?(实验2-2第一个实验)
总结: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Ba2+与SO42-离子之间的反应,而Cu2+和Cl-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说是这个反应的实质是:
Ba2++SO42-=BaSO4↓
同样地,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的实质也是:
2+2- Ba+SO4=BaSO4↓
设问:为什么这两个不同反应物的反应可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呢? 讲述: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硫酸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均电离出SO42-,跟Ba(OH)
2、BaCl2电离出的Ba2+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内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补充板书:离子方程式
演示实验2-2第2,3个实验,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小结:从上面的三个反应的实质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之间发生了反应,使这些离子的浓度减小。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都是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只要有离子参加的反应都称为离子反应。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的复分解反应都可以写成离子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我们方程一是生成沉淀,方程二是放出气体,方程三是生成水。这些也就是离子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下一节课里我们将详细学习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请同学们回去认真复习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业:
第四篇:第二节 电功率教案
第二节 电功率
教具:
“36V40W”电灯一只,标志清晰的“220V10Ow”“220V15w”白炽灯两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或画上铭牌的小黑板一块,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各一只,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引人新课
复习提问: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枣速度)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枣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请看下面的例题,展示抄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1: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焦耳;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40000焦耳,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做功多)
然而,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要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和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上题中电流每秒各做多少功。
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每秒做功。
结论: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做功快。
讲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本节就来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
二、讲解新课
板书:
二、电功率
什么是电功率呢?与力学中的功率相类似,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电功叫做电功率。板书:
1.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根据定义,可得出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2)公式: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如果电压U的单位用伏特,电流I的单位用安培,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力学里功率的单位瓦特。
边讲边板书:
(3)单位:瓦特、千瓦,l千瓦=1000瓦。
向学生指出,由电功率的单位千瓦,还可以导出一个常用的电功单位千瓦时,电功率是1千瓦,电流在1小时内所做的电功就是1千瓦时。那么1千瓦时合多少焦耳呢?板书:由公式W=Pt得
W=Pt=1千瓦×1时=l千瓦时
=1000瓦×3600秒=3.6×106焦
即1千瓦时=3.6×106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一个什么电功的单位表示的电功也等于3.6×106焦耳?(度)告诉学生,1千瓦时就是1度电。根据国家的计量标准,在技术文献中,电功的单位不再用“度”,而统一使用“千瓦时(kwh)”这个单位。
让学生做课文中的例题,然后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公式。特别是要正确代入各量的单位,并用W=Pt做一些口头练习:
问:100瓦电灯正常工作10小时,做多少电功?
20千瓦电动机工作半小时,做多少电功?
转入额定功率的教学。(用课本上“通常我们说这个电灯的功率是40W„„同一个用电器的功率总是同样大吗?”引入要讲的课题)
指出我们可以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向学生说明演示实验的目的、做法、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的现象,然后做实验。
实验后,让学生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然后指出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压有关系。
边讲边板书:
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进一步向学生交待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通常叫做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边讲边板书: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炽灯泡上的标志,说明其含义;传看或展示小黑板上电动机的铭牌,加深对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印象。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第二节练习和习题第1、2题。
第五篇:禁毒教案第二节
第二课时
纵横今昔话禁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学习,中国古代吸毒简史有关知识。(2)能够初步知道我国禁毒的历史。
能力目标:通过对历次禁毒运动的比较,明确毒品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
请学生阅读了解中国古代吸毒简史及禁毒的历史,以历史上的一次禁毒运动为主题,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形成探究小组。
教学过程:
1、播放电影《虎门销烟》引入:
2、我们中国古代吸毒简史
一、中国古代吸毒简史
公元7世纪.鸦片由波斯地区传人我国,时称“底野迦”。那时的中国,正是金戈铁马、国威远传的唐朝,而鸦片只作为治病的药品,在《新修本草)(唐)已有记载。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其制取药用作了较详细的记述。从唐朝到明朝的600余年间,鸦片的药理和作用被历代名医日益认识并逐渐推广。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集权鼎盛的封建王朝,其宫廷中弥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鸦片正是在这种氛围里成了封建贵族们争相吸食的“神品”,就连皇帝也是如此。从此,吸食鸦片由封建贵族传到了民间、由宫廷传遍了全国,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吸食鸦片的阶层。
清中叶后,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向中国倾销鸦片的政策,也由于鸦片吸食法传到了中国,吸毒风气更加泛滥,吸食者增加到200万人。中英之间关于鸦片贸易的冲突终于酿成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随着中国的战败。鸦片如潮水般涌人中国,被称为“洋烟”的外国鸦片对中国的输入在19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潮。
在那个时代里,毒品成了市场流通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毒品与黄金同价,鸦片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烟土被称为“黑粮”;吸毒成为全民族16.8%人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50%以上的中国人的生计、生活不同程度地依赖毒品;而五花八门的烟税更是成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各种政治势力为争夺罂粟种植地、鸦片运输通道和烟税而连年混战;在百年近代史上,毒品的影响力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民生活等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毒品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已成为中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
教师提问:
1、在哪个朝代人们开始吸食鸦片的?
2、在哪个朝代人们吸食鸦片达到了高潮,已成为中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
二、我国禁毒的历史
毒品在中国泛滥成灾后,禁止吸鸦片烟便成了中国政府政治的中心任务之一。在我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禁烟运动。
第一次: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从此,禁烟之声缕缕不绝。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推举信任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以虎门销烟为代表的禁烟壮举,有力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贩毒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运动。第二次: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禁烟运动。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者是晚清新政的一部分,以挽救垂亡的政权,后者是民初政府除旧布新的措施,以巩固新生的制度;两者虽初衷不一,但却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的上下篇。这场运动前后十年,在民众的踊跃参与下,取得很大成果:罂粟种植锐减,烟馆大量封闭,吸毒者纷纷戒除,尤其是外交上,阻止了英国的印度鸦片的合法进口,1909年,在上海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召开了万国禁烟会,这标志着世界联合禁毒的开端,也在近代禁烟史上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周密的部署,凭借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发动了第三次禁烟运动。
小组汇报交流,明确毒品危害:
(1)要求: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国历次禁毒的时间、发起人、主要措施及结果。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禁烟运动。
(2)我们同学作为一名小公民,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回答:
板书:
(1)积极宣传
(2)抵制诱惑作为中学生,不仅能使自己进一步了解禁毒知识,而且可以让毒品的危害家喻户晓,让人人痛恨毒品。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周围有人吸毒,切不可与他接近,但也不要慌乱,而应该首先远离吸毒者。然后在确认自己处在安全的环境之后,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学校、派出所)报告,或拨打
110、当地禁毒举报电话。因为吸毒是违法行为,公民有义务向有关部门举报。同时,吸毒者不仅损害吸毒者的自身健康,毁坏自己的家庭,而且会引发犯罪,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危害。这其中也包括可能对你和你的家庭造成危害。因此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也是青少年朋友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蚀的最好办法
点评:毒品已经日益成为安定社会的毒瘤,成为幸福家庭的杀手。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禁毒情况
1998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禁毒事业题词:“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领导人均参观了禁毒展览,并对禁毒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同年,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和国务委员罗干分别视察了包头、南宁、茜安等地的禁毒工作。
财政部、海关总署、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文件,规定缉私罚没收入8%返还禁毒部门用于禁毒。
各地党委政府对禁毒工作也更加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禁毒工作,调整充实禁毒工作领导,制定加强禁毒工作的措施,部署重大的禁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