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图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对策
浅析图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中的意义与对策
(伊甸园小学
杨雨熊)
封面自己弄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低年级语文教学内容多,如拼音、识字、写字、阅读、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等,这么多内容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是一种很大挑战。小学生缺乏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图画的直观形象是语言、文字等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而语文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图画,让图画和语言文字表达相呼应并协调发展,促进低年级儿童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浅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出了借助图画辅助语文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图画;语文教学
【Abstract】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basic subject.But junior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more, such as pinyin, read, write, read, understand, accumulate and use language and words, etc., so much the content of learning for younger children, is a very big challenge.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ack of abstract logical thinking, therefore, the drawing is the visual image of the language or languages such as teaching means cannot reach.And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is one of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is illustrated.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lower grade teaching process, if the make full use of the picture, let the pictures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echo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younger children's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analyse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with the help of pictures secondary Chinese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picture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目录
一、导论„„„„„„„„„„„„„„„„„„„„„„„„„„„„„„1
二、浅析的目的和意义„„„„„„„„„„„„„„„„„„„„„„„„1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与规律„„„„„„„„„„„„„„„„„„2 1.小学低年级学生接受学习的特征„„„„„„„„„„„„„„„„„2 2.低年级语文的教学特点„„„„„„„„„„„„„„„„„„„„„3
四、利用图画辅助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3 1.借助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2.借助图画,直观形象,助于教学„„„„„„„„„„„„„„„„„4 3.利用绘画体验意境,增强课文理解„„„„„„„„„„„„„„„„4 4.运用图画再造想象 开阔视野„„„„„„„„„„„„„„„„„„4 5.借助图画表达,培养创新思维„„„„„„„„„„„„„„„„„„5
五、结语„„„„„„„„„„„„„„„„„„„„„„„„„„„„„„5 参考文献„„„„„„„„„„„„„„„„„„„„„„„„„„„„„„7
一、导论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但低年级语文教学内容多,如拼音、识字、写字、阅读、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等,这么多内容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是一种很大挑战。但小学生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新鲜、有趣的事物和形式会引发他们的兴趣,而简单枯燥会让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这就需要老师开动脑筋,以具体形象的方式来展现语文教学的各项内容,以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需要老师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孩子都参与进来,让学生感受学习是有趣的,那么学生就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效率就会高,并且会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使他们成为愿意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快乐的人。
低年级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开始形成各自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是近一个世纪以来语文界一直在探索又未能解决的问题。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的原因固然很多,教学方法不得当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①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抓住低年级儿童的这些特点多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正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一直非常喜欢绘画,所以在接触小学语文教学以来,发现在语文教学当中如果能巧妙利用图画直观形象的特点,特别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那定能让孩子更加热爱语文,更能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只要是上过小学语文的教师都知道,小学语文课本中,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图画。这些插图有照片、有绘画,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不只是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图画,不仅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氛围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能够更好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二、浅析的目的和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音、识字、说话、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始终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其实文字还没有出现时,人们生活中交流和表达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视觉表达。如象形文字、以物示意、结绳记事、烽火通信、符节等等,这些视觉方式都代表着古代人对于交流和传达信息的急切希冀。他们以 ① 刘珊
万明华.语文教学艺术[M] .第 2 版.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1:2
记忆,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当然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够亲自摸一摸、画一画,对事物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其次低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的教师运用大量图画,通过视觉刺激保持注意力,有的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也有的教师能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所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让枯燥、机械的回答变成趣味浓厚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学中乐,乐中学。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借助图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2.低年级语文的教学特点
图画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学习形式,那么语文学习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出现,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字词句段篇都可以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十分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利用图画辅助语文教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足以可见图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重大。
四、利用图画辅助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③具体形象的图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它比优美的语言更具吸引力。图画不单只是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还包括了绘画的含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掘图画文本所蕴含的各种有效信息,找到契合学生对文本知识理解、语文技能提高、价值观引领方面的有效途径,使之为语文教学服务。
1.借助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就成为首要因素,学生学习③ 刘珊
万明华.语文教学艺术[M] .第 2 版.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1:2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可见打好基础是多么的重要。“让孩子开口学语文!”这是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张开嘴巴,可见表达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虽然学习作文从三年级才正式起步,但是想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爱上习作的话,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必须让低年级学生早点接触,接触的越早,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就会越少。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图话的运用就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同样一幅图画,在不同学生的眼里就有不同的故事,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图片的功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多说,在学生会说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过渡到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
5.借助图画表达,培养创新思维
低年级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是是陌生的,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是充满了好奇的,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望和向往,可是受言语——语言能力有限的表达力的限制,他们不能及时而准确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更不用说很好的与外界交流了,但面对这些困境,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会采取绘画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兴趣、感情和对世界的认识。在教学中发现,低年级儿童在面临习作练习时经常出现无话可写的状况,因此,借助图画来帮助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即“图画作文”,对于低年级来说也可称为“绘画日记”。“从本质和功能上来说,儿童的听说读写和绘画都是基于一种或情感表达的需要,这是‘图画作文'的理论基础。”④绘画日记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它可以让学生更敢于表达,更乐于表达,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更真实地展现出来。经过实践,在低年级开展“绘画日记”写话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记录了孩子的金色童年,一个难得的突破口“绘画日记”打开了低年级学生说写表达的一扇门。
五、结语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和手段。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个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④ 段保国
李钦曾.儿童美术学
[M]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6
参考文献:
[1] 刘珊,万明华.语文教学艺术[M].第 2 版.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1:2 [2] 王良范.从岩画看视觉图像的构成——人类学视域的原始图像[D] .贵阳:贵州大学学报,2001.7.18 [3] 刘珊,万明华.语文教学艺术[M].第 2 版.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1:2 [4] 段保国,李钦曾.儿童美术学[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6
致 谢
第二篇:范画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范画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现代美术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加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运用,课堂教学更吸引学生,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因此教师要发挥示范教学的优势,使示范教学更具规范性、创造性和有效性。那么,范画的意义到底如何把握呢?范画在教学中的价值如何实现呢?
一、追问,范画在教学中的意义追寻
很多时候我常想,范画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必须追根溯源地把握和思考其本真意义和价值所在。要理解这个“范画”是什么意思。“范画”,我理解为学生的绘画心理,学生的绘画习惯,学生的情感世界。因此,范画应该是教师作为作画者,放下教师的身架,以学生的视角和情感去画。这样的范画,很真实,很生活,所以小学生容易接受和消化。因此,教师范画,一定要按给学生的要求画,要求学生画什么,在哪些范围的取材,教师也要遵守。如果教师过于发挥所长,写成深奥的精湛之作,与“范画”无关,那就不是范画。
二、建构,范画在教学中的价值实现 1.凝聚范画中的欣赏元素,体验美感
在目前的教学中,欣赏是学生获得美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课本中可供欣赏用的优秀学生作品,因版面有限,它们都被缩印得非常小,很多细节无法显示出来,学生总是一看了之,没有耐心地去细细品味,课堂教学也显得毫无秩序,尤其当遇到像中国画中的水墨情趣、西画中的色彩渐变之类的地方,教师的言语已无教学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是直接把一些印刷效果较好的图例放在展示台上,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幕布上,让学生欣赏幕布上的作品,这样获得的“范画”图象既清晰又直观,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使学生心领意会,从而实现美术欣赏教学的教育和审美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是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的目标之一。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通过视觉通道获取感知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感知能力是对美术作品理解、欣赏、审美的基础。要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概念与技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范画得以体现。2.彰显范画中的启示作用,拓展视点
例如,一年级《找找圆形》这一课,我给学生出示的范画是一个圆,然后引导学生在圆的外面画东西,比如在一个圆外面画一根棒,那么它就可以变成一个棒棒糖,如果在圆的里面画数字,可以变成闹钟,画各种颜色,又可以变成一个地球。有不少教师认为“范画”是用来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其实不然,它完全可以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有些学生创作水平跟知识、技法逐步上升,然而不少学生却是相反的,他们对“创作”随着年龄增大反而越来越下降,最后他们完全归结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失误。的确,这是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调度好“导”与“创”的关系所致,如果教师在每次创作作画教育中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同时,能按班级实际水平,事先组织几幅范画,用各种不同的构思,同时,范画中使用的技法又都是已学过和分散零星的集成,这就是用范例来启示学生如何“学用结合”,很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把积累的技法经常应用于自己笔端的习惯。除上述之外,教师还要把握范画中的步骤过程,突出范画中的对比观照,经历范画中的课堂创造,以充分发挥范画在教学中的价值。
如果说绘画的技巧方法像维生素片,那么老师的范画就犹如品种繁多、美味可爱的水果。教师的范画应该成为引发学生习作欲望的“美味”,成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火花”,集审美、直观、趣味、创造、实践性多项原则于一身,孕育出富有童趣的妙语华章!
第三篇:浅谈图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浅谈图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在是死水一潭,而变得热闹、丰富、活泼起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出。因而五花八门的图画艺术频频亮相于语文课堂,着实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我们在跟随新课程脚步的同时,却变得盲目,变得激动,所以我们必须对如何在语文课上使用图画艺术作一番理性的审视。
(一)国画的博大深远,油画的绚丽多彩,素描的朴素简单,所有这些都为喜欢它的人们所赞叹、称赏。所以有些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为了体现出这堂课的教学亮点,所以运用了图画艺术,随意演绎于语文课堂。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与达成语文目标不和谐的画面。
现象一:貌合神离,图画的内容偏离文本的主题。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深入文本,在挑选图画时也没有精心挑选,出现了貌合神离,风马牛不相及之嫌。其实图画的挑选也像我们写作文时选材一样,选材得当,作文因而生动,富有说服力。如果选材不当,就会枯燥乏味。选图也是我们运用图画艺术时的重中之中,所选的图片要符合主题,让人有看其画如见其文本之意。
现象二:喧宾夺主,图画的使用在课堂中的比重不适中。
有一位教师在上《画风》一课时,第一步,学生听老师的描述画香味,画声音,用时12分钟,第二步,学习课文内容,用时16分钟。第三步,学生画生活中的风,用时9分钟。第四步小结。《画风》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学习画风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去画一些我们生活当中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在这节课中,这位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画风,只用了少量的时间去学习画风的方法,偏离了文本的中心。虽然学生都在用心地画,学习兴趣很高,课堂看似活泼,但是学生对课文理解了吗?这是一堂语文课吗?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手段教学,语文课还须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绘画只能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现象三:形式喧嚣,图画的引用不注重实效。
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课堂情景不稳定,教学方式就像是走过场一样,在教学当中一闪而过,让听课老师没法意会它的作用。有位教师在教学《画太阳》一课小结时,这个老师说,我们一起来画太阳好不好啊?同学们纷纷说好,老师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太阳,我真不知道这时画的这个太阳有什么作用。图画教学手段的目标是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哗众取宠到追求表面热闹,要坚持原则,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倡实用、高效。
现象四:错失良机,没有把握好运用图画的火候,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些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不知是紧张还是太入迷了,以至于出示图画的这个环节错过了。我们不应该沉浸于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应该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理解需求,不失时机地运用图画,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图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论高雅与庸俗,均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原则。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1、以画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轻松的音乐,艳丽的画面会使儿童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抓住学生喜画乐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上课时,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读课文,而是出事画有金黄的梨和红彤彤的苹果,有稻海翻滚的波浪和高高举起火把的高粱,有一群群南飞的大雁,有一群群忙着找粮食过冬的蚂蚁等,让他们猜猜这是一幅什么画?秋天的图画里还画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这一问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家纷纷拿起课本,声情并茂的朗读起来,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以画解文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我们中国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一段文字中包含着许许多多。文字是抽象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抽象、深奥的课文难以理解,为此,我们应该找一些直观、形象的东西进行帮忙。
例如,我国优秀教师陈晓梅在教学古诗《村居》一课,陈老师连点三名学生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这首古诗的诗意图。一时间,课堂活跃起来,其他同学或在纸上画,或交口议论,或干脆站起来嚷着提醒黑板上的同学:“柳枝往右边摆!”,“风筝尾巴太长了!”,“还应画上拂堤杨柳!”……待黑板上三幅彩图画完,教师看着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诗意图,高兴地告诉孩子们:“这就是诗情画意!并将自己事先画好的一幅彩色诗意图也挂出来,让学生欣赏。而后,她让孩子们看着黑板上的诗意图,背诵起《村居》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旧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至此,图画是再现生活的一种艺术,通过画图学生较顺利的领会诗歌的内涵,甚至通过图画顺利的背诵了诗歌。
3、以画创新
国画艺术讲究“空白”,在墨分五色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让人遐思,可以是长空万里,也可以是碧水千顷。语文教学也要讲点留白,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的“授业”,更有助于学生生动的探究——驰骋思想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奇特的见解,去“补白”,去创思。
《画风》一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的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他们想出了更多画风的办法。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画风,不一会儿,一幅幅奇思异想的五彩画描绘的很生动。有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有凉在衣架上随风飞舞的衣服;有飘逸的长发;有被风刮倒了的小树;有斜斜的雨丝等。他们通过思考,通过画风有关的事物来表现风,真是太棒了!此时,我乘热打铁,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来画声音,画气味,让学生的思维创新再创新。
4、以画导写
写作文对学生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啊!”学生怕写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写的兴趣。兴趣没了如何写呢?低年级的儿童更是如此。如何让学生感到“易”、“趣”。根据儿童喜爱画画,想象丰富,好奇心强的特点,将画画与写话有机结合,从激发画画兴趣入手,先画后写,以画促写,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降低了难度。
在习作课《秋天的画》中,课前先让孩子们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上课时,我让孩子们同桌互说画的内容,孩子们举起自己的画,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的讲述着自己画的秋天,与大家一起享受秋天的快乐。这时我及时引导:“你们想把这美丽的秋天用优美的文字写下来吗?请把它写在图画的空白处吧!”孩子们纷纷拿起纸笔,畅所欲言。图文并茂,增强了趣味性。孩子们始终出保持着乐学的心情。
(三)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在运用图画艺术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材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手段。
1、巧用简笔画
简笔画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艺术,简笔画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黑板,以凝炼,概括的图画形式,勾勒出事物的大概轮廓,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如教学《坐井观天》时,我用简笔画画了一口井,形象、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了“井沿”一词的具体意思,不用我多费口舌,学生一目了然。
2、适用插图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贴近儿童的形象的色彩鲜明的插图,表现了课文的中心,或揭示了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了故事情节,能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荷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荷花开放时,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这生动的美丽的景象,就出现在课文的插图中。教学时,我出示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的情绪,学生愉快而生动的描述自己看到的荷花的各种姿势。利用插图再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描写的内容。
3自主绘画
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整天拿着画笔,画画涂涂。思想单纯的他们喜欢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等。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画风》时,孩子们在画中学,学中画,把学与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图画在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用这一手段也要因人而异,绝不能生搬硬套。相信做好这些,图画艺术定会给语文教学引来源源不断的活水,永保生机。
第四篇: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船场中心小学---曾警惕
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如能根据教材需要,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来进行绘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就会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促使学生动手动脑,进入主动学习的境界。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内容,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贴近儿童的生活,不但包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品德、生活教育意义。同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年级的教学要求及内容需要,编排了许多色彩鲜明的插图和赏心悦目的背景图。我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的美术兼语文教师,我很清楚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坐不住,很喜欢动手画,那么如何将他们上课兴趣调动起来呢?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又是一个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孩子们课堂注意力和学习效果,我在课堂上特别注重美术学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和我在课堂上都保持了高度的积极性,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绘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高效的课堂效率。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去读课文,而是提前留下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到学校、公园、田野;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并告诉学生:秋天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我们必须留心观察秋天的踪迹。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发现的兴趣。上课时,我让每位同学先把自己在大自然中发现的秋天画下来,然后用一句话讲给大家听。不一会儿,一幅幅充满收获的,充满秋天喜悦的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有的说:“秋天来了,水稻成熟了。”还有的说:“秋天来了,我和爸爸妈妈到果园去摘红灯笼似的柿子,去摘又大又圆的柚子,去摘黄黄的桔子”„„孩子们举起自己的画,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的讲述着自己发现的秋天。与大家一起体验发现的快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同学们,你们的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大家都找到了秋天,并把它画了下来。你们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是怎样写秋天的吗?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好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于是,大家纷纷拿起课本,自由朗读起来,在读中感悟秋天丰收的喜悦,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利用绘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花种》一课,通过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所认识的花,引导学生想想花开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花开的时间会不同,以此来教育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学会认真思考,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因此,感受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昆虫的活动与花开的时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很重要。我先布置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在脑子里画画,基本弄清课文中介绍的几种花的形状颜色以及开花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去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并提醒学生绘图的重点是准确地再现课文介绍的几种花的开放描绘,让所有学生都动笔来画。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大家对照课文,指出不足,进行修改。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作业完成得非常仔细,将每一处细小的差错都找了出来。通过讨论、修改,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为了画好各种花,都在反复阅读课文,而当这幅图准确地再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对课文便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利用绘画,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古诗犹如一幅绝妙的图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弄懂诗句大意后,再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诗中所展示的画面。我们聪明睿智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现择其一为例:《咏鹅》——一首朗朗上口的古诗,教师可让学生带感情色彩朗诵这首诗,以此渲染气氛,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想象中的画面,教师进而讲解鹅、水波、荷叶、小青蛙的画法,再请学生描述小动物的姿态和表情,尤其是“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两句创造的意境。此后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的过程也是对诗词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可由此更形象地了解诗词的意境。至此诗画教学的基本模式已成形,那就是:感知体验——诱导启发——交流整合——创作表现。
四、利用绘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以讲故事的形式,讲了三个徒弟接受画师考试,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共同表现画的骆驼最多的故事,他们都把自己表现最多的方法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大徒弟密密麻麻的画满了大大小小的骆驼,二徒弟画出许许多多的骆驼的头,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只有小徒弟的画得到了画师的点头称赞,因为小徒弟的画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受益匪浅。孩子们喜欢敢想、善于用意义深刻的手段表示蕴含无限意义的小徒弟。打破常规手段,不墨守陈旧思想勇于创新,更激发了学生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敢想敢做、互相协作、互相学习的精神。在美术课上怎样表现风,想出更多画风的办法。于是,在美术课上我让孩子们以四人小组来共同画风。只见他们有的沉思,有的在讨论,还有的在给队员分工,准备画风。不一会儿,在小组队员的合作下,一幅幅奇思异想的五彩画描绘出来了。飘动的红旗,放飞的风筝,斜斜的雨丝,飞舞的落叶,飘起的床单,吹落的帽子,空中飘飞的塑料袋,弯腰的麦穗。是风,风吹动了这一切。孩子们通过思考,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表现风,真是太棒了。
绘画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语文知识的学习又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它们相互促进,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第五篇:插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插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天台县坦头中心小学 陈慧雅
[摘 要]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是小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正确认识插画在课文中诸如营造语言情景、激发形象思维、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的作俑, 是进行插画艺术构思与创意, 把握造型与技法分寸的先决条件。[关键词]插画;插图;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资源
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插画设计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它与绘画艺术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插画艺术的许多表现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插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姻使得前者无论是在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探求,或是在设计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展,展示出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具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插画成了应用学科,广义的“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杂志、各种刊物或儿童图画书里,在文字间所加插的图画,统统称为“插画”。作为小学教材的插画, 笔者认为, 它既有一般文学插画的功用, 同时也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正确认识教材插画的意义, 是进行插画艺术构思与创意, 把握造型与技法分寸,合理授学与立德树人的前提。
小学教材中的插画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具体形象,富有童趣。这些插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笔者认为,插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吸引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爱好的推动,才有希望跨上成功的道路。”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世界,而现行教材所配备的每一幅插画,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极大地迎合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理,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书中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一个个新颖的故事。一节新课伊始,同学们的眼神总是先游移于文本插画上,这些缤纷的画面引发了他们多少童真而又神奇的遐想。所以执教者如何抓住有效契机开启学生们兴趣的阀门,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
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书中配有插画,插画内容与本课紧密相连,教师以插画导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画,引发学生思考:“这块石头长相奇特,是如何形成的?”根据课文题目“ 滴水穿石”引发想象:“ 水滴真的能将石头滴穿吗?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学生在进行思考的同时,产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迫不及待地等待教师讲解,以此形成一种期待,接下来文章内容的讲解自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二. 简单明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小学生是一个较为独特的群体,他们热情单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但他们的思维能力低下,对于生硬的文字语言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更喜欢课文中生动形象的画面,这时插画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辅助阐释作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插画,能使他们对该事物有具体形象的认识,并且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课文中的插画有的是单幅的,有的是双幅的,还有的是连续几幅的,但是每幅图画都包涵了课文中的不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学习配有双幅图以上的课文时,我们不仅可以 1
让学生来说说每一幅画的大概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找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画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8 课《棉鞋里的阳光》时,我们可以巧妙地用好文中的两幅图。分别出示这两幅图先让学生说说:图上说了什么内容呢?(第一幅讲的是妈妈给奶奶晒棉被,第二幅图讲的是小峰给奶奶晒棉鞋。)再让学生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中的内容? 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呢? 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便有了很清晰的思路;如学习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32课《阿德的梦》,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身不需要对课文细节了解得多么详细,课堂目标是通过阿德做的梦来了解科学,培养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课文每段话都配备了插图,即使学生不读课文,直接看插图也是可以看懂文意的,不就像孩子喜欢看的漫画吗?这样理解课文就一点难度都没有了。
三.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能够不依赖教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学会自己创作,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课文中的插画表现的都只是某一瞬间的情景,留有许多想象的空间,假如我们只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那学习就犹如一潭死水,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因为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为插画配音,则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讲解《狼和小羊》一文时,文章中的一句话“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因为此句是文章的结尾句,所以用的是省略号,这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应结合插画内容,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续编故事的结局。有的学生就会看到插画中小羊身后是小河,就会续编“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灵机一动,转了个身,狼就扑进了小河中,被冲向下游了”。也有学生看到小河边上有石头,就会续编“狼往小羊身上扑去,但小羊踩着石头跳到了河对岸,狼没有扑到小羊,被石头绊倒摔进了河里”。可见,通过插画来续编课文的结局,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巧用引导,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插画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等等为素材, 把其中的形象、场景绘制成图画, 使得文学语言立体化, 抽象的文字通过画家的想象、构思、提炼、加工, 从而创造山鲜活、生动感人的神奇境界, 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产生共鸣。儿童学习知识时, 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去感受艺术形象, 学生面对图画中的形象, 感到新鲜、亲切,就会触发描述性语言的动机, 对于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和篇章知识, 促进语言思维能力的提高, 无疑是便捷的、必要的。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观察情境, 体验情境, 就会使学生在欣赏图画时扩展个人眼界, 感受美感乐趣, 情有所牵, 心有所动,从而达到“情景交融”,“情动而辞发”的境界。插画中恰如其分、生动可感的生活场景, 线条的曲折, 色彩的浓淡, 空间的远近, 体积的大小等等都能调动人的感觉, 使人产生视觉高潮, 引起情感效应, 学生可以体验到自然的美好, 生命的美好。教师正可以借此创设教学的情感氛围, 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情感, 接通学生平时经验和感受的积累, 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教材, 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课文插画有力地为学生进行说话、写话提供了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如语文一年级下册《操场上》中的插画,可以引导学生用上“ 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说话写话练习;如二年级下册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中的插画,可以引导学生“你看见了什么? 它们分别在哪儿? 在干什么? ”学生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训练,便能迅速掌握完整的句式说话写话了。
五.立德树人,渗透学生品德教育
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德育首当其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随时随地利用课本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笔者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总结出小学课本中的插画,除了其基础知识教育功能外,更重要的就是其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教师应抓住课本中的插画这块德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课本里用得最多的学校生活场景图中,用国旗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用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安全及卫生的教育;用整洁干净的校园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环保的教育;用师生间、同学间彼此打招呼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礼仪教育等等。此外,插画中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南京长江大桥图、司机叔叔节油图、农民伯伯种田图、排队买票图等插画,这些都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时机,有机联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教学和德育有机地整合起来。
总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画对小学生学习知识来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把它很好地利用到课堂上,它不仅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而且打破了学科界限,有效的实现了课程整合,它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和挖掘课本插画中蕴涵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林生.新思维新策略[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3]周林.利用课文插图打造有效课堂.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9(3).[4]刘金辉.新实验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广东教育, 2004年第06期 [5]唐翔.中小学教科书插图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