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二课时公开课完整版教案[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3:1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原第二课时公开课完整版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原第二课时公开课完整版教案》。

第一篇:草原第二课时公开课完整版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地域辽阔。(2)、体会草原人的热情,感受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的教育。(3)、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草原人的热情,感受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的教育。

三、教法与学法:情境创设法,引导点拨法,朗读想象法

四、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PPT出示草原图片,播放歌曲《天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内容?(景色美,人情美)

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入草原。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草原的美。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草原“美”的句子。

2.指名汇报交流,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生反馈: ①、天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体会作者的心情)

②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思考、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

三、学习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体会草原的辽阔,生找出第二段中描写草原辽阔的句子。

指名反馈交流,(“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2、初入草原,作者先见到了什么?走了许久,又看到了什么?作者再见到了什么?(先看到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句)

3、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指名反馈交流,ppt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远处的小山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理解群马疾驰,襟飘带舞)(2)理解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3)飞能不能改掉

4、生自读3、4、5段,主人的热情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主客是怎样见面的?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如何?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 PPT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何忍别什么意思?由此看出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5)这句诗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义和依依惜别的感情。是本文的中心句(6)读好这句诗

5.蒙汉情那么深,那你能根据这句诗想象当时的情景吗?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草原的美,感受了草原人民的热情。这么美的环境,这么好客的主人,我们能破坏他们的家园吗?(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景 美

16、草原 蒙汉情深

人 热情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比喻句,整理出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回家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背诵一二自然段

第二篇:草原第二课时公开课完整版教案[定稿]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地域辽阔。

(2)、体会草原人的热情,感受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的教育。(3)、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想象和欣赏画面,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2)、通过品析重点词句和朗读,感悟蒙古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情厚谊(2)、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草原人的热情,感受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的教育。

三、教法与学法:情境创设法,引导点拨法,朗读想象法

四、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PPT出示草原图片,播放歌曲《天堂》。2.学生谈感受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草原的美。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草原“美”的句子。

2.指名汇报交流,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PPT出示:

①、天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体会作者的心情)

②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思考、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

三、学习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体会草原的辽阔,生找出第二段中描写草原辽阔的句子。

指名反馈交流,(“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2、初入草原,作者先见到了什么?走了许久,又看到了什么?作者再见到了什么?(先看到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句)

3、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指名反馈交流,ppt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远处的小山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理解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4、生自读3、4、5段,主人的热情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主客是怎样见面的?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如何?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PPT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草原的美,感受了草原人民的热情。这么美的环境,这么好客的主人,我们能破坏他们的家园吗?(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6、草原

蒙汉情深

热情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一二自然段

第三篇:小学语文《草原》第二课时教案

执教人:章晓琴

16.草

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二自

然段。

2.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子组成的词语。

3.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

阳”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意境。

4.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2.学会课文中静态、动态的描写。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随文识字,理解重难点词语。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教学课程: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感受了那美丽的草原,那里的天空、小丘、平地、羊群都令我们陶醉,让我们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段话吧。(齐背)2.作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景美,还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人更美。谁愿意来说说课文是通过那几个场景的描写来突出草原人民的美呢?(按顺序: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话别)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与欢迎场面。(学习第二自然段)1.带问题默读第二自然段,完成思考题。

1).作者写了几层意思?

2).途中有哪些见闻?有何感受? 3).草原人是怎样迎客的?画出有关词句,从中可以知道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默读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重点理解河的美丽与作用以及草原人民的热情。4.指导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相机板书)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学习3-5自然段)1.学习第三自然段(相见)

1).过渡:在热情的蒙古族同胞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蒙古包外。终于要和蒙古族同胞相见了,多么让人期待呀!请你也像刚才阅读第二自然段时一样,拿出笔圈画出重点词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2).他们可能会说什么呢?假如你是随行人员或者蒙古同胞,出示:我会说:

;蒙古同胞会说

。3)前后模仿相见场景;(相机在“相见”前板书“激情”)4)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款待)自由读文,完成练习。1)热情好客的的主人拿什么招待远方的客人呢?

2)除了吃的,喝的,还有什么?(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想一想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场景呢?(板书:盛情)3)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蒙古人民的淳朴与热情。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联欢,话别)

1)指名读文,让其余同学分清层次,联欢有哪些项目?

2)老师介绍: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节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与前面一样,给联欢加一个形容词; 3)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有分别的时刻。此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是啊,在落日的余晖中,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谁能根据字面意思,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相机板书:深情)5)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写上几句。

四.总结全文,明确本文写作方法。

1.结合板书,写景美主要用静态描写,写人美主要用动态描写,动静结合,作者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2.假如你是一名随行记者,你将拍摄哪个镜头?说一说,教师点明写作背景,凸显民族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3.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风光美

静态

16.草

蒙汉情深

团结互助

初入

人情美

洒脱

寂静

热情

迎客

激情

相见

盛情

款待

尽情

联欢

深情

话别

第四篇:《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执教:溧阳市上沛中学

吴军伟

级别:溧阳市级 班级:九(3)班

时间:2013.3.6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一词多义。2.理解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培养文言语感。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学习难点

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 检测练习,复习导入。

《愚公移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面检测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

二. 析读探究,理解写法。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写这些困难有何作用?(衬托)2.愚公在移山过程中遇到另一个老人智叟,一愚一智,两人对移山的观点有何不同?这样的命名有何用意?(对比)

三. 思读辩论,领悟寓意。

1.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家人和邻居支持,智叟反对,神仙感动,你怎么看呢?愚公到底是“愚”还是“不愚”,现在我们各抒己见,分组辩论。(认为愚公不愚的称为正方,愚公实愚的称为反方,双方辩论,教师引导、监控。)2.教师总结:

3.本文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 归纳提升,学习精神。

1.材料链接: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三次讲到愚公移山的故事,并且用《愚公移山》作为大会闭幕词的文题,号召全党学习愚公精神,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请结合以上分析和课文内容,归纳愚公精神的内涵。

2.教师寄语: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只要发扬愚公精神,相信你定能披荆斩棘,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之路!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导学案

主备人:吴军伟 审阅人:(彭洁 纪文庆)时间:2013.3.6 学习目标

4. 积累文言文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一词多义。5. 理解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

6.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学习重点

3. 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培养文言语感。4. 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学习难点

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 五. 检测练习,复习导入。1. 重点实词解释

许 彻 惧 心 2.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以反焉。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3.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焉 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而 而山不加增()何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其 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4.重点句子翻译 甚矣,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六. 析读探究,理解写法。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写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移山原因: 困难: 作用:

2. 愚公在移山过程中遇到另一个老人智叟,一愚一智,两人对移山的观点有何不同?这样的命名有何用意?

七. 思读辩论,领悟寓意。

1. 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家人和邻居支持,智叟反对,神仙感动,你怎么看呢?愚公到底是“愚”还是“不愚”,现在我们各抒己见,分组辩论。(认为愚公不愚的称为正方,愚公实愚的称为反方,双方辩论。)

双方主要内容摘要:

正方: 反方: 2. 教师总结。

3. 本文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八. 归纳提升,学习精神。

1.材料链接: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三次讲到愚公移山的故事,并且用《愚公移山》作为大会闭幕词的文题,号召全党学习愚公精神,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请结合以上分析和课文内容,归纳愚公精神的内涵。愚公精神就是 3. 教师寄语。九. 自我检测

1. 请写出愚公和智叟的形象

愚公: 智叟:

2. 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 3.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教后反思】

这节课“检测练习、复习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复习旧知,快速进入新课学习的氛围中,从评讲的情况来看,学生掌握的不错。但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经年累月的长期积累过程,要通过这些练习的训练,培养学习文言文良好的习惯,不断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尤其是愚公的人物形象鲜明,文章主要用衬托和对比的写法来突出愚公高大的形象,故设计“析读探究、理解写法”的教学。学生大都能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明确两种写法及作用。两千多年前的文章,给现代学生阅读,学生势必会联系现实生活,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因此辩论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与现代生活勾连,营造活泼热烈的各抒己见的氛围,拓展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加强对愚公形象的理解。教学中学生虽能从多方面来谈自己的认识,但思维发散的还不够广阔,认识流于浅显,辩论虽未冷场,但没有预设中的激烈。反思应该先让学生讨论后准备充分,在自由发言辩论,无需老师监控发问,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辩论绝不是让学生明确愚公到底是“愚”还是“不愚”这个问题,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回归文本,本文是寓言,寓言就是借故事来寄托道理,“文章借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提问,顺理成章地回归了文本。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愚公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多次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全党,愚公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可见,神九飞天与天宫一号对接,蛟龙入海下潜六千多米,国产新型飞机歼20、歼

31、歼

15、运20等相继试飞,首艘航母“辽宁号”的服役等,都体现了参与研制者攻坚克难、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愚公精神,从而赋予愚公精神新的时代意义,所以设计了“归纳提升、学习精神”的内容。从学习情况来看,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课堂分析、辩论思考,联系生活,归纳出愚公精神的新含义。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在导学案上以练习的形式作了补充,可以说,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还在辩论中擦出了思维碰撞的火花,更在时代的脉搏中丰富完善了愚公精神的新内涵。

第五篇:《珍珠鸟》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21.珍珠鸟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课间看着同学们在雪地里欢快地玩耍,仿佛一只只可爱的珍珠鸟一般,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心境再次走进《珍珠鸟》这篇课文。21.《珍珠鸟》,齐读两遍。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新词语吗?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出示词语,分小组开火车)

一卷

猜谜

拨开

柜顶

撞开

淘气

扭动

信赖

伏案

雏鸟

细腻

咂嘴 愈发

垂蔓

蒙盖

娇嫩

看来小朋友们对生字词掌握的真棒,那大家还记不记得珍珠鸟有哪些特点?(指名回答)

二、合作探究

大家总结得很好!珍珠鸟十分怕人,那么为什么这么怕人的珍珠鸟却不怕作者呢?(板书:怕人)

1.课件上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4—7自然段,找找看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珍珠鸟的不怕人呢?(指名回答)

2.品读珍珠鸟不怕人的语句,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女生齐读一遍,男生回答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珍珠鸟的活动的?有哪些词可以表现出来?

三、展示交流

1.梳理脉络“起先······随后······渐渐地······后来”分小结研读珍珠鸟的活动。如果你是珍珠鸟,你还想逛逛小主人家的哪些地方呢?请大家展开想象,并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2.结合回答,引出思考问题:“珍珠鸟之所以如此自由是因为?” 3.进一步品读珍珠鸟渐渐胆子大了之后的活动。思考珍珠鸟“先······然后······再······”这一试探行为的心理活动。

4.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作者对珍珠鸟的心理呵护过程:“我”不管它——“我”不伤害它。5.指名品读珍珠鸟既害怕又想靠近小主人的情感。

6.帮助学生用关键词+脉络的方法梳理课文第四自然段,出示课间,辅助背诵。

7.同样的方法自学课文5—6自然段,感受珍珠鸟与小主人的相处模式和氛围。引导出大家对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彼此信赖的思考和讨论。

四、拓展提升

1.请大家联系实际生活,是不是我们身边也有过这样的美好境界呢?(引导学生举例子)

2.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唤?(请学生结合课文回答)3.这样的信赖和美好的境界难道只存在于人和动物之间吗?(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迁移思考“信赖”和“美好的境界”)

4.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创造这一美好的境界做点什么呢?(指名回答)

5.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全文。板书设计:

21.珍珠鸟

怕人

——

不怕人

信赖

美好的境界

下载草原第二课时公开课完整版教案[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原第二课时公开课完整版教案[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开课《水》教案第二课时

    《水》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的写作方法来体会有水之乐,体会由于缺水,“水,成......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18《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学习诸葛亮尊重人......

    公开课教案《愚公移山》(第二课时)

    公开课教案 课题: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 开课时间;2009.12.4 开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开课班级:九年级(5)班 教学目标: 1.能概括并理解本文的寓意 2.会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 3.能在感悟......

    公开课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公开课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理解课文。 3.品读理解“彩塑”和“壁画”的特点。 4.初步了解作者的......

    公开课《水》教案第二课时

    27、《水》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的写作方法来体会有水之乐,体会由于缺水,“......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1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朱建婷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的艰辛历程,表现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

    春笋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春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组 李倩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