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说课

时间:2019-05-15 03:1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均数说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均数说课》。

第一篇:平均数说课

《平均数》说课稿

羊坪镇中心小学:谢枝萍

A.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38-----P39《平均数》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本册教材中,并非编者任意而为,它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三.教学目标:

1. 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 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 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点。

四.教学的重、难点:

与老教材只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它的功能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B. 说教材和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中,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C.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

(课件出示本册P44第3题内容)根据图表信息,你能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吗?说一说,你是如何得到这些平均温度的?还有其它方法吗? 在这里对教材的例1作了替换处理,用书本中P44的第2题作为本课的例题。这样处理教材的好处在于贴近实际,也能达到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产生意义,更能高效益地让学生初次感受求平均数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即“总数÷份数=每份数”和“移多补少”法,而且能让教师在学生回答自已的方法的过程中,更能确切地了解学情,掌握不同层次不同的起点,为下面更好地调控教学进度与难点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深入学习习近平均数的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书本例2,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把书“例2”以练习题形式出示,而且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深入领悟平均水平均数的涵义,并水到渠成地引出平均数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它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再次变例2,弥补教材的不足。教材例2中“欢欢队”与“开心队”的队员人数相等,比较两组身高不一定非求“平均数”不可,也可以直接比“总数”,为此显示不出计算平均数的的迫切性。针对教材这一不足,教师在例2的基础上可出示队员人数不相等的情况,让学生在与例2的对比中进一步感受产生平均数的需要。

三.举例说明,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说一说每一个例子中和平均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出示信息:

1. 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2. 学校每月每天的用水量。„„ 通过以上信息出示,既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出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涵义。

四.巩固练习,深化对平均数的理解认识。

1. 判断:⑴三(1)班的平均身高138厘米,三(2)班的平均身高137厘米,三(1)班的林林一定比三(2)班的森森高。

(此题通过判断,使学生明白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其中一个数据有可能高于平均数,也有可能低于平均数)

⑵五(1)班的四位同学体重:

小刚28千克 小叶21千克 小李23千克。小孙25千克 他们的平均体重是21千克。

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范围值,它肯定是在整列数据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

2. 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书本P45第4-5题。

这一练习可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平均数的算法及平均数为人们的生产、劳动等带来的决策作用。

3. 布置作业,课后拓展延伸。

(1)自已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2)现在老师要知道你们组的跳远平均成绩,你应该如可去调查、完成这项工作。

这两个作业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又可以提高学生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综观我的整个教学设计,主要有两大特色:其一是重组教材,试图体现材料选择上的有效性;其二是凸显平均数产生的需要以及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第二篇:平均数说课

《平均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中“平均数例1”。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平均数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学生学习复杂的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着猜想和探索,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已经初步学习了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因此,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定位的:

1、知识目标:感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探究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

2、过程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目标: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确定教学重点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由于平均数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意义不同,因而我把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定为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原理,积极创设问题情景,以引导法为主,辅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平均数的意义和用途,而是给孩子提供合作讨论、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在问题情境中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通过组织交流,让学生理解掌握“平均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三、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此,教学伊始,我创设情境:“大明、二明、三明三兄弟因为读书比赛表现好受到爸爸的奖励,他们分别得到课外书8本、6本、4本。看到爸爸的奖励,二明和三明就不愿意了,让学生猜一猜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在学生观察思考后,让学生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汇报先合再平均分的方法。

教师指出:“6”就是8、6、4”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我以“分东西的公平与不公平”这一问题情境引入新知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平均分”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初步认识平均数。巧妙地为下文埋下伏笔。)下面进入第二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动脑思考、观察发现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之后,我为学生出示姚明队和易建联队投篮比赛投中情况的统计表,引出比较哪组获胜的话题。引导学生分析发现: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代表整组的成绩,整组的总成绩却又因人数不同而不能比较。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此时抓住时机设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比较出哪组成绩更好一些?” 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最佳方法,即通过求平均数来比较。第二环节: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数量的总和÷总得份数=平均数。在此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分肯定,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然后解决“求两队投球平均成绩”,让学生估算,再通过笔算验证。最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的平均成绩,看哪组获胜。

(《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环节,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大胆放手,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把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根据相关数据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直觉思维。让学生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然后进入第三步:实践应用、走进生活。

在学生已经掌握平均数意义和方法时,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三组练习题。

第一组:基本题。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二组:升华题。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根据算式说出算理。第三组:拓展题。使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先出示今年青歌赛的一张情景照片---主持人董卿正在宣布10位评委的打分情况,这时我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该选手平均成绩,当电脑出示的成绩与学生计算结果不一致时,向学生介绍在比赛中为了公平通常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方法计算平均成绩。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魅力和价值。这样将书本知识的学习运用于解决真实生活问题,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最后一步是:评价总结,课后延伸

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平均数”。

四、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

总数 ÷ 份数 =平均数

说课稿

李会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

第三篇:成数说课

《成数》说课稿

水泉小学

刘永雄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最新人教版本, 全书贯通《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精神, 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在学习上,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把孩子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放在首要位置。

(二)教学内容

《成数》是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问题,使学生理解成数意义,懂得求成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明确成数的含义, 能够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生活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五)教学难点 1.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合作交流,能够发现解题的规律。

二、说学情

1.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2.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 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 独立思考,并能自评。

3.在上册已经认识了百分数,并理解了单位” 1“,会解答与百分数相关的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传授本节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采用了“先学后教, 当堂检测的教学策略,在教的过程中,依据教学规律,引导——自主——合作”的教 学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我遵循“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 体,合作为桥梁”的教学思想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自主学习、小组 讨论、合作交流、学生演示、练习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 人,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课堂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突破重点、难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成五大环节: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第一环节是新课引入:通过调查了解本班经常读报、看新闻的学生有多少,引出报纸、新闻中有关成数话导入本课,既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道理。第二环节是学习成数和例题教学:首先掌握什么是成数, 如何把 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然后学习解答有关成数的生活实际问题。第三环节是拓展延伸:通过不同题型,由易到难,巩固所学新知识。第四环节是当堂检测: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 况,采用当堂检测的方法。第五环节归纳小结: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课内容,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能力。

六、说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人人都要完成, 选做题有能力 的学生可以全做, 基础差的可以选择一部分做, 作业分层设计满足不 同基础的学生学习需要。

第四篇:认识分数说课

《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说课稿

渊泉第二小学 高晓苹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认识分数<分一分>(一)》,它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教学流程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的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因此本课教材一开始就创设了分一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产生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一半的疑问后,通过讨论得出用1/2来表示一半。然后再安排“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进一步体验分数的基本意义。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有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第一次接触过分数,在理解分数的意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年段的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的基本意义。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意义。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圆形的纸 学具准备:正方形的纸 水彩笔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

学法:

课刚开始,教师就设疑:一半要用什么数字表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认识了二分之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各种不同的折法折出1/4,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新的知识。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五为主”即以发展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为主线、以认识分数为主载。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让学生用拍手游戏的形式回答老师的问题。答案是几,就拍几下。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应出“半个”让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图形,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游戏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1/2 在上面的情境图中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大饼要怎样分才公平?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一半?同桌之间商量后再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会故意拿一张圆形的纸代替大饼任意撕成两半并说:“这样也可以用1/2来表示。”从而引导学生反驳我的理解并说出“平均分”。在交流之后,我会播放动画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再让学生结合刚才分饼的的例子说说1/2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中得出用1/2表示一半,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1/2得到的过程,对于认识新知识建立了感性基础。教师撕圆形的纸能引起学生对“平均分”的足够重视,强调了关键词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2.领会1/2的含义

在已经认识1/2之后,引导学生用折一折、“涂一涂”1/2。师有选择的投影出学生的作品。接着由学生来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从而达到引出每样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进一步加深对1/2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2的意义。同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破重难点。

3.认识1/4 每个人先用自己喜欢的折法折出正方形纸的1/4,再与小组内各成员交流不同的折法并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却都表示这张纸的1/4。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通过1/2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再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拓展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折法会是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给予肯定。学生可以在小组交流中分享收获的喜悦。

4.认识其他的四分之几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折出1/4的基础上,引导每个小组在已经折出1/4的几张纸上,小组合作折出自己想要的分数,任意涂上其中的几份,再用分数表示出来。分别画出2/

4、3/

4、4/4。然后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同时板书1/

4、2/

4、3/

4、4/4。

5.学习分数的读写法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出:像1/

4、2/

4、3/

4、4/4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分数。接着以3/4为例分析分数的写法和读法。然后以自学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表示的意义。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学会自己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组内交流,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一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在这里,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的各项目标得以集中实现。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设计了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的练习。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

1、基本练习:课本P55练一练的1、2题。

2、综合练习:下面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的1/4,在()里面“∨”并说明其他三图为什么不能用1/4来表示。(题目在课件上)

3、拓展练习: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吗?(题目在课件上)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多层次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把刚刚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自我总结,分享收获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准备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能用分数表示的例子,同桌之间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自我总结中,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真体会生活中是数学与学习数学的价值。

附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微型教案”能具体、直观地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排疑解难、掌握新知识,所以我精心设计如下板书:

分一分

(一)大饼平均分 1/2 像1/

2、2/

4、3/

4、4/4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分数

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子,最后写分母

读作:四分之三

第五篇:字母表示数说课

《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冀州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张海影。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字母表示数》。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的第一课时:字母表示数。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小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启蒙课,是后续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初学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的活动中,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设计意图与特点。

【教学目标】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培养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悠久灿烂的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是会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在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上我努力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丰富的情境;二是注重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究,;三是注重开展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具体采用情境体验法、观察发现法、活动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 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三、教学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我先出示一个翻牌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表示数。J、Q、K都是字母,在扑克中它们分别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数学知识中的《字母表示数》

意图:通过设置翻牌游戏,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在这个环节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一:说一说。

首先,我出示儿歌,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当学生自动停下来时,我故作疑问:“怎么不说了?”当学生回答:“因为青蛙有很多很多,永远都说不完。”时,我提出: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寻求一种简洁的表达方法。如果有学生想到用字母表示,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n只青蛙多少张嘴?能不能说成‘n只青蛙m张嘴’?”这一问,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理解:青蛙只数与嘴的张数是相同的,用同一个字母才能表示出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说儿歌,从“永远都说不完”的体验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在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的乐此不疲。

活动二:猜一猜。

为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将教材中的猜母子年龄的情境改为了猜师生的年龄。

活动中我带领全班同学,穿越时空隧道,分别计算出当学生10岁、1岁、5岁、18、岁80岁以及他x岁时比他大25的老师的年龄。

再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交流、合作,使学生认识到:学生年龄在变,老师年龄也在变,但老师与学生的年龄关系却始终不变。由此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出数量间的关系。

接着,我设计了一个小练习,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意图:猜一猜这一活动,应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列出含有字母的加减法式子。活动三:摆一摆。

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如果一直摆下去,摆出a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小棒,怎样计算呢?接着,我出示表格,让学生分组交流、合作、尝试填写,再汇报填写的情况。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列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

意图:这个活动我采取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总结、归纳,经历探索规律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的过程。

在摆三角形活动的最后,我让学生自学教材86页上乘法的简便写法。接着,安排有关应用乘法简写规则的小练习。

意图:这一活动,有机地将自学简写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及时反馈、巩固的目的,从而避免混淆,有效化解难点,正确进行简写。

活动四 试一试

有了前面活动的基础,试一试的教学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

对学生的回答,我会及时给予赞许,让学生体会成功,建立自信。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我设计以下几组练习题,请看:

(一)、基本练习:填一填。

我创设了一个淘气、笑笑逛超市购物的情境,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练习题融合在一起,综合检查所学知识的情况。

(二)开放练习:通过这样的开放式习题使学生思维得到升华。

(三)拓展练习:再续游戏。

意图:这个游戏,与开课时的儿歌相呼应,既深化、巩固了新知,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不是想象中地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情趣,富有意义的。

第四个环节——介绍资料,拓展延伸。你知道吗?介绍“代数学之父”――韦达。

这一环节适时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了解相关数学史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最后是第五个环节——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因此,我设计了一张评价表——课堂闪亮星。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这既是对学生本节课所掌握知识进行了解,也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平均数说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均数说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数乘小数说课

    《小数乘小数》说课 一、设计思路 随着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摸索“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校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力求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这一节课时......

    古人计数说课资料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建立数感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在小学低年级,对于数的感悟是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开始建立的,这是一个逐......

    因数与倍数说课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本次我说课的题目是《因数和倍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

    相反数说课材5篇

    相反数说课材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反数是初中数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通过相反数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有理数、数轴......

    实数说课[范文模版]

    实数的运算《二》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数的运算《二》。 本节课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说起: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 一、 教材分析......

    2,5的倍数说课

    说课稿 各位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页到第5页有关5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内容。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

    认识分数说课最终稿

    《认识分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部分第一课时内容。本册“认识分数”这......

    数说职业教育发展

    数说职业教育发展 1.36 万所 2013 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 万所,年招生1016.72 万人,在校生2933.83 万人。其中,中职1.23 万所,在校生1960.19 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4.48%; 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