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市化》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3:2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城市化》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城市化》说课稿》。

第一篇:高中地理:《城市化》说课稿

高中地理:《城市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

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5分钟,作业小结7分

钟,一共45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

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00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这就是政策的影响。第二、湖南的株洲,以前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市,但自从成为铁路交通枢纽之后,发展非常迅速,这是交通对城市化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政策还是交通最终都是引起人口迁移来带动城市化的,那么我们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谈谈城市化发展的动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想在城市里生活,希望在城市里安家?请学生回答,回答后结合图2.17进行讲解。

3.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华西村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改革前的华西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经过改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它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华西村村民,说明城市化给自己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改变。

4.科际联系,图文结合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时,要充分结合书上的两幅图,联系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走势,看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先为学生讲解图上注释、标记的意思,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在1800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而发展中国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出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再讲到城市化的阶段这个重点的时候要将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与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讲解,用示意图来说明案例,用案例来论证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出现的特征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

力。

5.实例剖析,巩固理解

运用三个新闻材料,用今天所学的课堂知识对其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堂知识的理解。新闻内容为:

一、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

二、几个月前,杭州市滨江区户籍官员遇到头疼事:马湖村20余名大学生强烈要求把户口迁回农村。

三、在中国东部一个经济发达的县,出现了几十名政府公务员把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于是,有人开始高呼,中国城市发展开始“逆城市化”了。让学生说明这个观点的对错,并结合所学知

识说出判断的理由。

(三)布置作业

1.填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读图答题

(1)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图示,我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处在哪个时

间段?

(3)按照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有些什么特

点?

这两个思考题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

与巩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聚集、范围、过程

(二)衡量标准: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三)城市化的发展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 就业机会多

推力 自然灾害 拉力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

(四)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后期阶段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图片丰富,形象直观,对比鲜明,突出了重难点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从图中总结答案,培养了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留时间给与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例如:讲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危害。在这块内容里,教师留给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上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还有些少。再就是教师对地理图表的引导讲述的时候还不够深入和到位,比较肤浅,不能深层次剖析课本重难点知识。以后应该多与同行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隆德县高级中学的地理教师薛必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

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5分钟,作业小结7分

钟,一共45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

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00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这就是政策的影响。第二、湖南的株洲,以前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市,但自从成为铁路交通枢纽之后,发展非常迅速,这是交通对城市化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政策还是交通最终都是引起人口迁移来带动城市化的,那么我们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谈谈城市化发展的动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想在城市里生活,希望在城市里安家?请学生回答,回答后结合图2.17进行讲解。

3.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华西村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改革前的华西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经过改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它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华西村村民,说明城市化给自己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改变。

4.科际联系,图文结合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时,要充分结合书上的两幅图,联系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走势,看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先为学生讲解图上注释、标记的意思,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在1800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而发展中国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出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再讲到城市化的阶段这个重点的时候要将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与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讲解,用示意图来说明案例,用案例来论证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出现的特征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

力。

5.实例剖析,巩固理解

运用三个新闻材料,用今天所学的课堂知识对其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堂知识的理解。新闻内容为:

一、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

二、几个月前,杭州市滨江区户籍官员遇到头疼事:马湖村20余名大学生强烈要求把户口迁回农村。

三、在中国东部一个经济发达的县,出现了几十名政府公务员把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于是,有人开始高呼,中国城市发展开始“逆城市化”了。让学生说明这个观点的对错,并结合所学知

识说出判断的理由。

(三)布置作业

1.填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读图答题(1)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图示,我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处在哪个时

间段?

(3)按照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有些什么特

点?

这两个思考题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

与巩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聚集、范围、过程

(二)衡量标准: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三)城市化的发展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 就业机会多

推力 自然灾害 拉力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

(四)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后期阶段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图片丰富,形象直观,对比鲜明,突出了重难点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从图中总结答案,培养了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留时间给与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例如:讲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危害。在这块内容里,教师留给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上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还有些少。再就是教师对地理图表的引导讲述的时候还不够深入和到位,比较肤浅,不能深层次剖析课本重难点知识。以后应该多与同行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隆德县高级中学的地理教师薛必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

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5分钟,作业小结7分

钟,一共45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

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00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这就是政策的影响。第二、湖南的株洲,以前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市,但自从成为铁路交通枢纽之后,发展非常迅速,这是交通对城市化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政策还是交通最终都是引起人口迁移来带动城市化的,那么我们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谈谈城市化发展的动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想在城市里生活,希望在城市里安家?请学生回答,回答后结合图2.17进行讲解。

3.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华西村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改革前的华西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经过改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它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华西村村民,说明城市化给自己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改变。

4.科际联系,图文结合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时,要充分结合书上的两幅图,联系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走势,看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先为学生讲解图上注释、标记的意思,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在1800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而发展中国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出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再讲到城市化的阶段这个重点的时候要将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与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讲解,用示意图来说明案例,用案例来论证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出现的特征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

力。

5.实例剖析,巩固理解

运用三个新闻材料,用今天所学的课堂知识对其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堂知识的理解。新闻内容为:

一、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

二、几个月前,杭州市滨江区户籍官员遇到头疼事:马湖村20余名大学生强烈要求把户口迁回农村。

三、在中国东部一个经济发达的县,出现了几十名政府公务员把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于是,有人开始高呼,中国城市发展开始“逆城市化”了。让学生说明这个观点的对错,并结合所学知

识说出判断的理由。

(三)布置作业

1.填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读图答题

(1)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图示,我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处在哪个时

间段?

(3)按照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有些什么特

点?

这两个思考题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

与巩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聚集、范围、过程

(二)衡量标准: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三)城市化的发展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 就业机会多

推力 自然灾害 拉力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

(四)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后期阶段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图片丰富,形象直观,对比鲜明,突出了重难点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从图中总结答案,培养了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留时间给与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例如:讲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危害。在这块内容里,教师留给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上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还有些少。再就是教师对地理图表的引导讲述的时候还不够深入和到位,比较肤浅,不能深层次剖析课本重难点知识。以后应该多与同行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案城市化

高中地理城市化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

了解城市化进程;

理解和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应用城市化标志判断城市化;

培养学生利用地理数据、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明确城市人口、城市用地、社会经济发展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能够辩证地看待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城市化含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难点: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应用城市化标志判断城市化。

教学方法

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

2.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从聚落的形成以及乡村──中小城市──大城市的发展过程,由于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断扩大,就是城市发展过程,那城市化是什么?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城市化及其标志

1.城市化的含义

学生活动:解读“上海市的城市图片及人口、用地变化图”。

教师启发:上海市在建设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

教师引导:结合以上结论,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教师引导: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时,人口是否增加?

学生讨论: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时,人口数量增加且城市人口比重也随着增加。

教师启发: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城市化有何含义?

学生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以及学生的思考讨论,从而得出城市化应该包含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这两方面的内容。

2.城市化的标志

教师提问:根据城市化的含义,要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正在城市化,可应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学生讨论:根据城市化的含义,可以得出其三个主要标准即主要标志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中在三个标志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学生活动:自学阅读教材,讨论后回答:18世纪中叶前,世界城市人口缓慢增长;自18世纪中叶到二战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世界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都增长很快;自二战结束后到现在的第三个阶段,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

教师提问:三个发展阶段人口增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探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承转过度: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否有差异?

三、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教师引导:读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6.1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以及右图,如何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填表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生活动:对比探究。

教师总结:通过右图来帮助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①国代表发达国家,②国代表发展中国家): 1.每一个年代,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都比②国大,反映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

2.1980年以前,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比②国大。

3.1960年~1980年间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与1960年以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增长速度仍大于②国;1980年以前,②国城市人口比重缓慢增长,1980年以后快速增长,但城市人口比重仍低于①国。

4.1980年以后,②国人口比重快速提高,远大于①国的增长速度,而①国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继续放慢。

结合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6.1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得出:(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2)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快;(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都上升很快。

第三篇:城市化说课稿

《城市化》说课稿

授课班级:高一(8)班

本节课是《城市化》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城市化和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一、教材分析

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在整个《城市和城市》这一章中是重点内容,其中图表的识读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能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能据此解释不同阶段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使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要目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各班人数多,地理基础参差不齐,加上不少学生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表达能力不够好,所以,课堂气氛难得活跃。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很多人都想积极配合,但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充分运用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地理教学法。通过观察城乡景观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城市化,让学生树立起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利弊并存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分析,教学难点是对城市化进程折线、曲线图的识读。围绕研究性地理教学模式“情—导—探—评”四个环节,本课的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景观图欣赏】课前滚动播放城市与农村的景观实图,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新课导入】

选取滚动播放的景观图中一幅,面向全班提问:“这是城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所见景象发言。接着,再展示上海市区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引导学生结合城市等级相关知识发言

【引出课题】以上变化都是城市化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化呢?

(学生活动)读图2.17,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提供三个导读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1、概念: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本部分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城市化的水平的衡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4、城市化的意义(提问:城市化是不是件好事?——生答,并阐释。)

【承转】: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到底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我们接下来探讨本节课最重要的问题:世界城市化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本部分整体思路:读图 2.19、2.20,探究两个问题,然后通过完成图2.21的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结合图 2.19和p33阅读材料,对p33活动题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作答。)特别强调:提醒学生注意读图思路的把握和练习。

小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主要对比城市化起步早晚、城市化速度快慢、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差异的原因分析四个方面。

【承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下来的城市化会怎样继续呢?我们接着探究下个问题:

探究2:各个国家的城市化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呢?(以导读问题引导学生先自由发言,后与图2.20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导读: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模式图上,共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速度、水平)如何? 小结: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特点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深入引导:(读图思考)

1、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会完全一样吗?

2、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分别处于城市化进程模式曲线那一阶段? 实例探讨:(教材p34读图思考原题)【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学习了城市化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希望大家能把握住读图分析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城市化的问题,看看它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请提前预习。

城市化地域向农村推进

逆城市化现象 较高

人口快速想城市聚集

城市环境问题 水平低

发展速度 很慢

地域扩展趋势 城市规模扩大

常见问题

第四篇:高中地理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1

(一)开场白(略)

(二)教材简介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陆地环境》中的内容。本单元是自然地理知识最为集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单元;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土壤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后而编排的,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三)理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进行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点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能抓住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质灾害知识点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教材以动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旧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图片,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五)优化出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经历和目睹各种地质灾害发生过程,虽然他们可以从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上获得有关资料、信息,但仍然有欠完整和系统。由于条件所限,传统教学也只能以小量的图片和资料可以辅助讲述,学生对各种地质灾害的感受比较平淡和肤浅的。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地质灾害现场观察、体验后进行教学。但在网络环境下,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上述的不足,强化对学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视频素材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观察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特点,运用类比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讨论各种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归纳出地质灾害的相关性,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进而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御重要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视频演示、讲授、自学、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由于本节内容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较多,教学容量大,教师要注意控制教学进度,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程序安排

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应以了解、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5分钟。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事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再介绍说明研究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例如可以播放视频——加利福尼亚地震发生后的视频一段,构建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直观感悟能力,进而稍详细地以地震为例,说明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接着导入研究某一地理事物(现象)的一般方法,即先阐明地理过程,再逐步深入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举实例时,要强调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研究地理学离不开观察和分析,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础又是学生认知的起点。在让学生观察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地质灾害,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0分钟。

现代教学论认为,地理教学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还有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功能。讲授地质灾害应着力通过现实生活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获得更多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迫切性,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在培养能力方面可按大纲要求,还应包括培养学生

高中地理说课稿2

一、课标与教材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2第五章第二节,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两部分内容,循序渐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人类社会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人类要树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些观念涉及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然而,只有观念是远远不够的,人类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体现了这些要点,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行动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该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运用相关资料,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归纳某一环境问题的成因,辨识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主要方式和结果,培养综合思维。

因此,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缘由。

2.通过案例分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

3.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必然性。

而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内涵。教学难点是: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缘由。

二、学情与教法

学生已经在上节课学习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将会影响到人类生活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学生初中甚至小学时就已经接触,知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但是没有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内涵知道的较少,理解的不够深刻,也不能从生活中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通过讲授法让学生知道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的展示,让他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人类社会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的努力,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认识“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多媒体播放20xx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xx: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对后的期望。全球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采用视频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前,我会先播放视频《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问题:视频中反映了我们面对的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难答出:水污染、乱砍滥伐、地面塌陷、雾霾等。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讲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通过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

接着多媒体展示《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并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根据课本及已有认知,能够说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我会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之后请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指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指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为后面学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好基础,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并阅读课本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通过讲解补充,可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会采用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

首先在多媒体上出示问题:如何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集体和个人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能够说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从行动上保护环境,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社会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倡导人们在生活中绿色环保,比如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改用可循环利用的布袋;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如垃圾分类回收,设立自然保护区等。

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接着我会进行讲解:为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其中,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多媒体展示资料:我国和世界范围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并提出问题:结合实际生活,为什么这三项措施可以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一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注意事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会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出他们相应的指导建议和提示。

学生经过讨论后能够说出: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贫困地区因为经济原因,基础设施跟不上,没有统一的垃圾回收站,农业生产较为原始,对于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因此消除贫困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任务。如我国农村脱贫中,有教育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到20xx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人类工业发展的历程中,开采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作为主要燃料,造成很大的污染,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用天然气等绿色清洁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很大贡献,特别是在全球变暖加剧的情况下,发展绿色经济刻不容缓。在生活中,很多人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物品外包装等,都是在进行可持续消费,包括物品回收再利用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将进行最后的总结: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不仅有教师讲解的部分,也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部分,教学难点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即能够调动学生互动学习的热情,教师也能够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顺利的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可持续的消费者?

他们可能会说: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淘米水浇花;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拼车或合乘。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将进行补充: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重负使用、回收、再生”原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思想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行动上做到可持续发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开放式的作业:组织一次班级内的“闲置物品交换”活动。

【设计意图】师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利于知识的整合。趣味性的作业布置有利于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高中地理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地球的伙伴—月球》是根据《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中的专题2,内容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月球的概括介绍、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以及月球与潮汐。后三个内容实际上就是与月球有关的典型的天文现象。

2、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的,即:宇宙→太阳系→月球→地球。本专题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月球的特殊环境特征及其成因;能运用“月相成因示意”图说出月相变化规律;能通过观测日食和月食录像认识日食、月食的成因、条件及种类;了解潮汐的成因及其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生成问题,讨论、比较与地球不同的环境特征;通过演示月相Flash软件,模拟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观看月食和日食的录像,对比了解两种天文奇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月相实地观察活动中,激发对月球的探究欲望,熏陶审美情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学会对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日食和月食成因及出现条件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成因分析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虽然没有专门的月球方面的知识,但作为常识,在很多学科都涉及过,如诗词和散文中他们的知识和兴趣会带动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习能力和态度都比较差。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比法、多媒体教学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

阿波罗登月录像;“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

六、教学流程

认识月球概况

观看登月录像及阅读材料

归纳月球物理特征

肉眼观察与图片结合

认识月球地形(环形山、月海)

图片与Flash演示结合

了解月球的同步自转

展示学生看到月相情况

(课前准备)

探究月相(Flash动画演示)

总结月相的位置、形状、月出月落时间、夜晚见月情形、农历时间(表格形式)

问题一:

为什么会产生月相

问题二:

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

问题三:

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

西,下弦月亮面朝东

特殊天象:日食与月食

观看日食、月食录像及Flash演示

学生归纳原因、种类、发生条件

潮汐现象

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

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七、教学过程

(一)月球

1、月球的自然环境

①首先观看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接着让学生阅读20xx年提出“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月球的自然环境到底与地球有何不同?这样从影象材料导入新课,冲击学生的视觉,肯定登月后又对其提出疑义,前后思维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社会问题出发,体现了二期课改理念。

②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月球与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差异。

③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并与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月球的同步自转和公转

①情境创设:从“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提出问题:在刚才的录像中有一个科学性错误,同学们发现了吗?

②学生合作讨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地球升起和降落→月球的“同步自转”

③教师提出问题:月球的同步自转会给地球上的人看月球造成什么影响?

同时进行“月球同步自转和公转”Flash演示

④同学得出结论: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正面

(要学生能归纳出“公转、自转同向且同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增加讨论和演示启发。)

(二)月相

①选择四组学生在前一个星期内月相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地理就在生活中,符合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程理念)

②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

③教师演示月相Flash动画,并在演示过程中进行三大问题的讲解(问题一:为什么会产生月相;问题二: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问题三: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西,下弦月亮面朝东)。在问题二的解决上进行学生参与,教师以新月为例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它月相的情况。(从静态到动态有助于学生强化日、地、月位置和月相的关系,利于学生对月相成因的分析)

④学生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自行完成表格填写。(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⑤Flash动画演示月相周期与公转周期的`不同

⑥让学生理解朔望月和恒星月的不同

⑦用诗句进行月相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在有关月相文学作品的分析活动中,初步形成文理相融的学习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三)日食与月食

该内容如果要全面了解,知识点较多,设计到物理学科的知识如影子里的本影、伪本影等。对于本校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所以讲解只是在较浅的层面上

① 播放日食、月食录像

(观看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② Flash演示日食、月食,理解其形成的过程(达到感官认知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③ 学生完成表格(通过对比,更容易本校学生的掌握)

④ 教师归纳总结,并解释日食与月食发生的条件

⑤ 展示未来几年可见天象的时间表(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月球与潮汐

①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③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④教师提出问题:从演示动画中又可看出哪些现象和规律?

⑤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完成大潮、小潮的对比表格

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

20xx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载了俄罗斯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表的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对美国31年前拍摄的登月照片提出质疑。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10%(约2500万)的美国人认为:所谓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制造的一个大骗局。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未看到美国官方对此有任何正式反应。现年69岁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依然健在,为何不让他出来澄清事实?是美国对此根本不屑一顾,还是确有难言之隐?各国新闻媒体颇有要对此进行一番调查采访的势头。

由来

按照被普遍接受的观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航天竞赛中处于劣势的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要在60年代末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风招展,他们通过一根弹簧状金属丝的作用,使它舒展开来。接着,宇航员们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质疑

但时隔30多年,戈尔多夫却公开发表文章对美国拍摄的登月照片表示怀疑。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的。他强调,他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科学分析和认证后作出这一结论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1.没有任何一幅影像画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见到星星;

2.图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个方向的;

3.摄影记录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在迎风飘扬,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

4.从摄影记录片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跃了5至6米长;

5.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戈尔多夫表示,他质疑30多年前美国宇航员“拍摄”的登月照片和摄像记录,并不是否定当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壮举。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当时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于当时美国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伪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摄影记录片,蒙蔽和欺骗了世人几十年。他说,美国著名工程师拉尔夫·勒内、英国科学家戴维·佩里和马里·贝尔特都对他的这一质疑表示赞同。

无独有偶,自称参与了阿波罗计划工作的比尔·凯恩教授曾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也列举了一些疑点,甚至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最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肯定“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

1.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

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计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张插上月球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近30度。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2.阿波罗登月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

通过录像分析,宇航员在月面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

3.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

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计算得知,现在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其实,这个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激光反射器。

4.阿波罗计划进展速度可疑

美国直到1967年1月才研制出第一个“土星五号”,

1月27日

做首次发射试验,不幸失火导致三名宇航员被熏死。随后登月舱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18个月,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5.对土星五号火箭和登月舱的质疑

现代航天飞机只能把20吨载荷送上低轨,而当年的土星五号却能轻而易举地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为什么后来却弃而不用,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6.温度对摄影器材的影响

月面白天可达到

121°C

,据图片看,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用保温措施的。胶卷在

66°C

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

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年代的“登月骗局”定会水落石出。

反驳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可能造假:

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的,近亿人亲眼看到。另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一些实物,如岩石。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

第三,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

高中地理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教材还设计了“活动”“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搜集、整理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信息,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插入本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人手学习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演变过程及对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形成的理解;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

2.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特别是高一年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法

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改善方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情感提升的目的)、板图分析法(利用板图边讲边画,图文并茂,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四、说学法

1.收集资料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学习过程。

2.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观察对比法: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高中地理说课稿5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是《地球运动》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介绍了地球运动的特点,包括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速度等。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对后续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后面的内容的铺垫。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地球运动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

这种难在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差,无法将文字知识想象出对应的空间立体画面,这就要求老师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一些立体的教具,帮助学生加强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通过对地球运动特点的探究,提高探究分析的能力。

3.养成仔细观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

【难点】

地球运动的速度。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创设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365个祝福》,展示歌词“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并提出疑问一年到底有多长?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地球自转

1.定义

对于地球自转的定义,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我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多媒体上播放地球自转的flash动画,请学生观看动画并结合教材,说出地球自转的定义。

学生在观看完动画并结合教材能够说出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其自转轴的运动,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方向

我会给学生展示地球自转示意图,并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地球的自转。在展示自转示意图的时候,我会提出对应的问题:

(1)请说出地球自转方向。

(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现怎样的状态?

(3)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现怎样的状态?

学生观察后能够回答出: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方向。

(3)顺时针方向。

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周期

这部分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利用问答法就可以学习。我会提问学生: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吗?请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学生能够回答: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是以恒星作为参考点,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当以太阳作为参考点的时候,为太阳日,时间是24小时。

【设计意图】对于这部分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通过问答的形式,能够快速的了解知识。

4.速度

在学生认识自转速度之前,我会给学生先补充讲解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叫做线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叫做角速度。

之后,我会展示“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请学生观察图回答,地球在自转过程中,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如何变化?

学生通过读图能够回答出: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处处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为0。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地球公转

1.定义、方向、周期

我会在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归纳总结出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总结出: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公转。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年,其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恒星年。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速度

我会先介绍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内容,并展示对应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的示意图,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地球的公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是近日点,在1月初;离太阳最远的时候是远日点,在7月初。

之后我会补充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中心天体与环绕天体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同时展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来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地球运动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快慢。

在学生思考讨论完之后,学生能够回答出:在近日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快;在远日点角速度和线速度慢。

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总结:近日点,角速度和线速度是最快的时候;远日点,角速度和线速度是最慢的时候。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锻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拓展

我会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圈)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圈)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天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能够回答出:因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处在远日点所在的半圈,在此期间,同样的距离,地球运动速度慢,所以花费时间长,日数就多;而北半球的冬半年处在近日点所在的半圈,同样的距离,地球运动速度快,所以花费的时间比较短,日数就比较少。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学以致用,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坐地日行八万里”讲的是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能够体现地球运动有关的诗句,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课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刻的探究了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问题,本节课作为本章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理想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根据教材资料,看到存在的农民工现象,认识该支队伍对常熟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该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采取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问题、汇报总结、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能力。

德育目标:

增加学生对农民工现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综合分析农民工现象对迁出地以及迁入地经济的影响,提出解决的方案。

教学难点:

运用教材案例,对农民工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说学法

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整章知识之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主要考查其对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要素的积累程度。首先,学生可以在课前做好适当的调查工作,用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问题;其次,在课上,学生要发扬合作精神,进行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得到真知;最后,在课后,可以在教师的知道下,完成调查学习的报告,以此来巩固自己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视频:农民工大量涌入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引出对农民工现象的探究。

2、学习新课:

a.通过对资料一的分析,来认识农民工这一现象——发现问题。该过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讨论发炎为主,让学生发现问题。

b.基于对农民工现象的`认识以及资料2的分析,请同学辨证的分析出这一现象的利弊——分析问题,当然,这一部分内容还是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但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c.最后,请同学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应该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局限于书本,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3、课堂小结: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课程,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现象,了解了农民工生存的环境,以及体会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合作探讨,得出了一些列解决的方案。着重培养大家对于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加大家对农民工现象的感性认识,希望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农民工问题

1.现状

2.影响

a.对农村:

b.对城市建设:

3.解决措施

高中地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问题研究,该节课主要是要求同学们能够对于前面知识的运用,能够结合所学分析住房应考虑的因素,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负效应,对于城市化我们应该如何冷静的分析面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知识目标:购房影响因素;

理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含义及特点,能够分析材料现象。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自身因素,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合理地选择住房

情感目标:树立对于城市化应有的情感态度,结合自身不要随意的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

如何综合各方面因素合理地选择住房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二、说教法

小组探讨、调查研究、对比归纳

课本资料、多媒体

三、说学法

1、利用课前小组探究形式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调查,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分析了住房选择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同学们的成果,总结出购房的原则性问题,合理地指导我们购房。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因为事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调查过了,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都期待展现成果,故直接表现同学们的内心节约时间。

2. 活动设计

课前活动:分成四组,对南京三个住房地段进行调查,新街口夫子庙、板仓、仙林,对住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该地段的房价要求,居民的要求,居民为何要在该地段购买住房,基础设施设置等等其它与居民购房有关的因素。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小组探究形式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调查,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来源于社会还能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问题设计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在调查过程中是否发现一个问题,郊区的房子,特别是别墅,都是些高档居所,许多有钱人的居住场所,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居民都往城里挤,为什么还会有许多有钱人往郊区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逆城市化。

◆设计意图:承转过渡知识,从购房选择因素的学习过渡到郊区化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以启迪。

五、说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环节进行。接下来我一一进行阐述。

一、课程标准

掌握锋面天气系统的原理及锋面控制形成的天气特征。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不同于上一节的是他描述的是小尺度大气状况。

学生熟悉天气但不知天气的成因,因此将天气现象形成确定为本节课重点。天气现象是动态变化的学生难以理解,将天气变化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锋与天气的变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天气系统下各自的成因特点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法解决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运用对比法、讨论法探讨冷暖锋的天气特征。利用读图分析法解决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四、学法指导:

地理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地图,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图文转化。

五、教学过程

导入:采用情景导入(让学生看一段简短的天气预报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的观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心迅速吸引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基础知识巩固

结合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利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题,同时我将进行板书。我利用2分钟时间集中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这部分我着重讲解冷气团,暖气团的性质,为后面冷锋、暖锋的讲解做铺垫。

(2)重点知识讲解

接下来从冷暖气团相遇的地方引出锋,强调锋面附近气压、气温、湿度变化大,并说明日常降水形成的条件:①有一定的水汽含量;②有凝结条件(降温、凝结核)。结合课件冷锋的静态图对冷锋天气特征进行讲解。

(3)难点突破

让同学们阅读P41第五自然段,找出他们不理解的地方。预设学生对“被迫抬升”不能理解。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生活中推土机推土,土被迫沿着铲向上走。结合课件的冷锋动态图对冷锋过境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并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夏季暴雨来临时得天气进行突破。

(4)拓展延伸

给学生10分钟时间运用冷锋的分析方法自主学习暖锋,并完成下表。

(5)典题检测

通过完成导学案上的典题检测,达到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的目的。

(6)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布置作业。

(7)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使得同学们能够看懂天气预报,对天气的变化能够做出分析。让同学们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在我说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一、锋面系统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

3、冷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4、暖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高中地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竖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竖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本章教材是前一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姊妹篇。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紧扣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主题,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高中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的重要章节,尤其是本课所研究的以意大利工业小区为代表的发展模式贴近社会实际,对我国(尤其是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现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2、注重“双基”的三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结合工业区的分布图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学生自已收集有关工业区的图文资料分析其形成的条件与发展特点;联系本地工业实际分析工业生产活动的合理选择和布局以及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习过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

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

2、学习能力:

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3、学习动力:

本节知识在生活、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所以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三、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法

学生活动或多媒体辅助分析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主要采用“读图、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

3、对比教学法

比较法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一种,也是认识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使知授容更加清晰、集中、有序。

四、说学法

要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的方法

识图、读图、用图是学生学习地理要掌握的最主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图形都内含于地球运动的动画之中,多且复杂。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2、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

3、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得出的,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

高中地理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同,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学生科学地理解概念。进而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晰明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教师应该给学生进一步讲解这些因素分别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具体某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使学生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知识点。接着通过文字讲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通过案例2让学生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农业地域的概念、类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难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一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二.说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电脑

一课时

三.说学法

1.利用图文信息,提出知识性和能力性强的思考问题(新课导入)。

2.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掌握地理知识、原理与规律(导学探索、新课讲授)。

3.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反馈)。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用视频以及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设计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设计意图:直观地引入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提高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

2.新课讲授

A.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区位的含义不作为重点内容讲授,只要让学生知道区位的两层含义就可以了。

◆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能力。

B.读图分析,了解并巩固应用农业区位因素

要求学生分析教材图3.3,从而初步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都有哪些。在学生初步认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之后,展示图片:思考分别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分析各个地区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通过图片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

C.通过活动,引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并通过读图以及案例《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分析巩固

通过课堂活动:P43活动3题,启示:除了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之外,还有哪些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

并分析图片分别体现哪些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巩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分别说明市场、交通、劳动力、机械和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切实地考虑,拓展学生思路。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知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D.分析教材,识别图片,理解农业地域

阅读、分析教材,看图识别,研究案例《澳大利亚地混合农业生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能清楚直观地说明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路。

3.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巩固所学知识。

4. 反馈练习:

◆设计意图: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说课稿11

一、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A、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疑导学法

2、图例导析法

3、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三、说学法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四、说教学程序

1、说导入: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习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说新课教学: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P点所在的纬线,标出晨昏线,标上字母A、K、B。得出P点所在的昼弧AK等于夜弧BK,所以春分日P点昼夜等长。如黑板所示。从而使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为加深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还可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我在黑板上按次序画3月21日、5月6日、6月22日五幅太阳直射与昼夜长短变化图,如后图所示。只要比较不同日期的—昼弧长短即可看出昼长变化,掌握了这三个日期的昼长变化规律,后面日期的昼长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配合以下提问基本可以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

(1)从3月21日到6月22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3)夏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这句话对吗?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四季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说课堂练习

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4、说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到四季五带形成复述一遍。这样既可把前面1、4课与1、5课所学的的知识纳入新学的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原所在。

高中地理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考官,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植被与环境。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课标与教材

《植被与环境》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五章第一节《植被》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植被,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这次首次编排进入高中地理的教材,本节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教材从植被的含义、类别入手,进而帮助学生去探究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和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利用野外观察、视频、图像等多种手段,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并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植被的含义及类别,能够说明植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正确认识、处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与教法

通过前面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方法,能够有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究地理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大气、水、陆地等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已经对自然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被的认识却知之甚少,因此,我会采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等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植被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播放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智利花海的图片,引导观看并思考:在干燥的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除此美丽的花海景观呢?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植被的含义与类别

在新课教学开始,我首先会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教材总结植被的含义,认识到植被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植被,我会继续使用多媒体出示森林、草原、荒漠、经济林、人工林等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简单的分类,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设计意图】由于植被的含义和类别均为比较简单的知识,因此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过渡】那植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植被的形成

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以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推测并探讨植被的形成过程。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可能能够答出植被是从小株植物,不断成长为植被群落的。我会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新形成的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当水分、温度等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使得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然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

【注意事项】由于植被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和抽象的过程,因此我间接过程中,我会注意把控课堂节奏,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

【过渡】通过植被的形成过程,我们了解到植被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他们又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呢?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紧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而后我会同学生一起总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光植物。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阴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接下来我会继续追问学生:除了光照条件,还有哪些环境条件会影响植被?由此,总结得出: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综上所述,便可得出最终结论:环境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因此,植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设计意图】对于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本堂课的重难点,采用了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方式展开教学,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我会结合教材活动,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开展野外调查。将学生课前搜集学校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与环境特征等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顺应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联系实际,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最主要是落实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我会要求学生课后依据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板书设计

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我设计了如下图解式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13

一、本课题提出的思路

此次出课正赶上高一地理总复习结束期间,第二轮综合复习基本结束,马上就要会考了,在会考考纲中有明显的规定,读图分析题占30分,以中等难度为主,属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必要将学生掌握得并不太好的内容综合复习一下,特制定了本课题。知识点涉及地图的定向、等值线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但容量大,而且效果好。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图,地图的定向属于初中地理的内容,但有不少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另外这部分知识也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知识,有必要进行复习,日照图的判读,是高中地理上册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也是每次考试必有的内容,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会考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判读等压线图,在图上判断高、低压中心;空气运动方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等。气候类型图的`判读也是会考的考点之一。因此,我将日照图的判读和等值线图的判读及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重点;将等压线图的判读和日照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由于是专题复习课,应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说的话留给学生说,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导”的作用,并且要把学生的话概括起来,形成方法。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一)地图的定向

采用三个练习题,让学生总结地图定向的方法,教师及时总结,概括出地图定向的基本方法: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向;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定向,同一条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同一条纬线表示东西方法。

(二)日照图的判读

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利用本人依自己思路制作的课件,讲清日照图的类型,然后让学生判断各种日照图中的晨昏线、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情况,最后总结出日照图的读图要点:晨昏线的判断依地球自转而定,地方时的判断应在赤道上进行(日出6时,日落18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判定应掌握计算的方法。昼长情况应看该点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提高效率。

(三)等值线图的判读

从等高线入手,带出等压线,重点落在等压线图的判读上,引导学生判断高、低压中心、天气状况、风向和风力的大小;温带气旋中锋面的判断及锋面天气的判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参与,多说多写多做。

(四)气候类型图的判读

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应抓住基础知识,气候类型的分类和特点。具体区分时应掌握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判断,然后总结方法,辅以练习。

四、题外话

这是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课,我觉得应该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及时将素材积累起来,形成备课素材库,以备后用。同一学科应制作本学科的网页,收集各单元、各章节的素材,积累起来,形成一种共享资源。同时,为本课题的结题做好准备工作。

高中地理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本节主要讲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地理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选择与变迁,其内容作为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地理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决策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知识目标: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通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了解工业区位选择变迁的原因。

能力目标:解释相关产业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转移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德育目标: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为家乡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因素的变迁对工业地域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实现能力的迁移,解释相关产业变迁的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二、说教法

讲述法、图表法、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电脑、相关图表

三、说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综合的能力首先要架构在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上:什么是区位,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污染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策略是什么这都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综合的能力需要在对具体习题的把握上逐渐养成,说熟了就是对某类习题敏感程度的提升。除此以外,一定的.人文地理素养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素养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而它也是在综合能力运用中充当新知识“粘合剂”的主要材料,学生要在平时多接触地理,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用无形的积累换取有形的成绩。本节课作为整章知识的技能储备,难度相对较大,学习中要做到稳扎稳打。

四、说过程

对于《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的教学,由于有前面农业地域知识的学习,引入作为一个启发的过程显得较为简单,只需学生了解工业与农业在地域选择方面的差异即可。在这里需要强化一下“区位”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区位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地方或这个地方有某种事物,要体会其“联系,相互作用”的意思层面,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在处理产业地域问题时竖立“综合考虑、运筹帷幄”的思维。

然后依照学生自身的理解,通过其脑中的思维将工业区位的因素想象成生产投入的“原料”,将生产过程的所需和产出结合起来,既明确工业作为物质加工再造的生产部门较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同时也促进其去思考工业区位的选择到底需要一些什么因素。

明确了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以后,将师生共同列举的常见工业按照主导要素的不同进行分类。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市场导向型工业的常见类型、二是电子装配工业作为简单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其与技术导向型工业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这两个考点最为常见,需要特别留心。

接下来让学生阅读教材60页的《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这段文字,由“钢铁工业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主导产业”的讨论导出,进行案例教学。教材所选取的例子十分富有时代意义,是较为理想的材料。通过对不同时代依靠不同区位因素建立起来的鞍钢和宝钢的对比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影响一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这段教学中可以插入世界主要铁矿、煤矿,以及我国主要的矿产基地、钢铁生产基地的相关内容,不失为区域地理知识的很好补充和巩固。

那么从现状来看我国的钢铁产业基地多数污染较为严重,可见工业区位的选择同样要顾及到环境的因素,由此引入下一部分的内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区位因素外,环境、政策以及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段文字的处理上,只需进行概念、道理上的陈述即可,重点要放在污染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这一知识点上。首先要了解什么工业会造成怎样的污染,然后根据污染的类别分别讲解不同的应对方略,最后将配以适当的例题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将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要在小结中阐述清楚本节课的两大内容:即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的选择。然后点明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难点、重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几道有关主导产业和城市工业布局的例题加以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原料、动力、工人、市场、运输、土地、水源、政策

原料导向型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市场导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面粉厂、石化企业

动力导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服装制造业、制鞋厂、玩具厂、电子装配企业

技术导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制造企业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案例: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其他工业区位因素:环境质量、政策、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

高中地理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该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人口的迁移和影响因素,对于这两部分教材的处理很简单,课标要求为:根据资料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而考试对于特点这方面也较重视,在本章的内容中这节算次重点,是基于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基础上讲诉的,进而结合教材和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迁移的`内涵,能够根据有关资料说出国际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能够分析一地人口迁移的原因,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的展示总结归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索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通过活动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理论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会尊重他人不要对移民产生歧视,人人平等的情感。

人口迁移分布的特点

人口迁移分布的特点

二、说教法

读图分析、活动探究、案例分析

多媒体

课本图1.8,人口分布的相关图表

三、说学法

1、利用图表历史知识分析解释,提高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2、结合社会潮流引入课题,吸引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带着问题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同学们最近几年民工潮盛行,大量民工往东南部城市迁移,同时许许多多的外国公民在我国定居,又有许多我国公民定居外国,人口迁移现象从古至今一直不曾间断,为什么会不断的有人口迁移呢?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口的迁移一节,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八页。

◆设计意图:结合社会现象进行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进行学习。

2、练习设计

(分析)思考:请同学们说出下列人口迁移分别属于哪一类?

A.15世纪扳卖非洲黑人奴隶

B.王工程师因工作需要从前黄调往马杭

C.三峡工程大移民

◆设计意图:利用习题,知识迁移巩固活学活用,深入理解知识。

3、总结设计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分析总结我国人口迁移现象。

人口迁移的阶段

人口迁移的特点

人口迁移方向

人口迁移的原因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

规模小,频率低

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有计划有组织进行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

流动人口增加

农村→城市;内地→沿海

务工、经商、学习、培训

五、说板书设计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五篇:高中地理说课稿范例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例《锋面系统与天气》说课稿

504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

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了锋面系统与天气,以点带面使学生理解不同时空的天气变化。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并为接下来的气候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课改,个性普遍突出,他们富有好奇心又活跃;在心理上,他们渴望自主探究和表现,对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并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但应该清楚一个并不乐观的现实:地理空间分析能力较差。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情,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 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

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② 学会简易天气图的阅读和锋面系统示意图的绘制。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介绍锋面系统,训练学生独立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 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的预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3.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

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依据:影响我国的锋面系统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北方冬、春季节的沙暴天气等。【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与天气的关系。依据:该部分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学生较难理解。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探究实践法、案例分析法、激励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

【说学法】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内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采用情景教学法

『学生』 欣赏视频“天气预报”。

『教师』 要想看懂和听懂天气预报,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频的观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锋面结构与特点】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 播放锋面动画,第一遍慢慢播放;播放第二遍前,设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学生』 欣赏锋面动画,了解其结构,思考老师的问题。『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空间分析能力。『预期效果』 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及天气特点。

3.【冷锋】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探究法 『教师』 播放冷锋动画。

『学生』 观察冷锋过境,自主探究某地在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分别处于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呢?

『设计意图』 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教师』 播放第二遍冷锋动画,播放前设问: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②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③冷锋降水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

『学生』 分组讨论;发言时,每组各派一个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下一组发言时,只需说出不同的观点。

『教师』 走到学生中,参与讨论。

『设计意图』 学生的学习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讨论、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师生共同探讨,可以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预期效果』 学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气运动》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气运动》位于教材的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这一节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和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本节课主要讲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与风的形成,这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也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奠定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同时又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风的方向。

2、方法能力目标:教会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的学习方法;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风的形成过程。

2、难点: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3、处理方法:通过让学生亲手绘制热力环流图来掌握教学的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来突破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这一难点。

二、教学方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在讲风的形成前,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台风的录象,感受一下风的威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异常高涨。

2、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老师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 成果交流

知识应用 获得发展。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观察、分析、探索、归纳,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探究式教学法可变学生的个体学习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共同切磋探讨、协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信息交流。

3、点拨法

在教学的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省一级农村中学,学生来自全市各镇区的中学,地理和物理的基础知识较差,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地理感兴趣,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希望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中,以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老师则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二)、学法指导

学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一个充满想象、探索、体验的过程,其效果取决于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什么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加以建构。

因此,在学习方法上,我引导学生思考、观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讨论达到认知的建构。作为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是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促成信息的多向交流。

生能在头脑里演示冷锋的动画,理解其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下载高中地理:《城市化》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城市化》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高中地理说课稿

    资料二 一、 说教材:本节是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六节内容,主要讲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 《高中地理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 一、 说教材: 本节是高一必......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城市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城市化”教学设计 《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在新课标中,对《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有如下要......

    必修二高中地理说课稿

    必修二高中地理说课稿 必修二高中地理说课稿1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标要求:分析......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

    《城市化》地理说课稿[推荐5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的第一课时。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五个部分:一、课标解读,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

    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精华版)_人教版

    高中地理说课模板(精华版) 资料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反馈练习设计这四个环节去说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宇宙中的地球。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下面我将......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说课稿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说课稿 教师招聘考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同时,广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