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说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3:5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教说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教说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电教说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电教说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宁乡二中 张文彬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 运用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电教说课活动

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我们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开发和使用种种教育资源,以有利于学习的系统技术。它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即各种教学媒体(软件和硬件);二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电教说课则是指教师对一节课的电化教学设计、实施的全面述说,是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直观表现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深入研究课堂电化教学,提高电化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电教说课的内容通常包括:

(1)教材分析:教师以大纲、教材和教参为依据,对文字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纵横联系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2)设计思想:教师对教学进行周密、系统、合理的总体设计,是教学总的思路及对教学各环节内容的具体安排。其中突出电教设计思想,使电化教学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3)教学方法:根据知识特点、学生实际、教学媒体等,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说出交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会做。

(4)教学媒体:根据教学媒体的功能特性,恰当选择与运用电教媒体和其它教学手段,形成多媒体组合优化。

(5)教学过程:简明完整,层次清楚。配合媒体演示,说清教学各程序。

(6)教学效果:具体、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电化教学效果显著。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说课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电教说课的形式多种多样,通常有五种:(1)采用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方案与程序;(2)将设计思想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穿插进行;(3)按教学目标分别阐述;(4)只在某一问题、某一点上说深说透;(5)以论文的形式分论点介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电教设计水平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高中物理说课活动,是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活动。我校物理组老师们自觉贯彻和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站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沿,依据教学设计的原理,紧紧围绕本学科特定的教学目标,重点进行电教媒体的设计与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电教说课体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紧扣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每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都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确定电化教学的具体目标,并围绕如何实现目标进行设计的系统方法。由于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采取以电教媒体为主的多种教学媒体组合,合理地安排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理、激情、导行实现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2)制定恰当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和确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对于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来说,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是指:对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的确定和对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时机的确定。例如: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学设计中,对电动势的教学中,我制作电脑课件在教学中适时展示闭合电路中电势的变化,反映电动势的物理含义,展现物理现象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件的使用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

(3)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参与性强的特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高一物理教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设计中,考虑到这是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过度阶段,学生很难接受,需要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观察思考;同时学生对“均匀变化”的理解不够,观察分析能力较弱,概念陌生。所以,我们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取了以下做法:先用投影仪展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展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情况,分析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变化。再用投影仪先展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展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情况,分析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情况下的结果,总结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用计算机表格做图像,更加形象的展现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通过各种媒体的使用,层次分明地给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学生一步步由具体到抽象地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为下节内容做好了准备。

第二篇: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智能差异明显,根据学生物理学习的智能差异进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验将给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创造各不相同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物理成绩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实验和推广的艰难使我们必须寻求知识、能力及考试成绩多赢的新教学模式,物理课堂教学暨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

一、分层教学是以人本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遇到这样的困难,就是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照中间学生的学习水平备课上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学校采取了分重点班、普通班的做法,高中物理课任课教师发现无论在重点班还是在普通班都存在“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课堂教学问题。说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物理学习智能差异明显,应该采取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促进学生个体潜质最大限度地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力求充分释放出学生的个人价值,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首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人格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各自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长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同时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使学生在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的螺旋动态变化中不断增强主体意识与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分层教学营造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平等和广阔的机会和空间。分层教学本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成长的基本理念,促使每个个体都能按其特有的方式发展,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对待学生之间差异的态度——消除差异,而将视角转向了对学生差异的培植、利用和开发,根据学生差异特点和发展要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具体来讲,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在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差异的基础上,寻找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结合点,分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运用前提和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一是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物理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物理知识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差异,特别是逻辑——数学智能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二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物理。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物理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三是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在这三个前提下实施的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存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课堂教学问题,使物理智能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物理知识和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高中物理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通过物理学学习的深入,启发学生从某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关键和本质的东西,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物理时,普遍感觉高中物理难学并会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学习差异,这是由高中物理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针对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我们认为应该实施考虑学生物理智能差异的物理分层教学。

为了实践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探索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汲取国内外各种有关发现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教学要在开放、探究中创新发展的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出了“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目的不仅在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在于发展当代教学模式,体现出开放与探究的精神。“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一样,都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研究性学习不在于让学生去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而是通过长期、大量、平凡的研究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平等的态度,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而本文定义的“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学习中,以探究性学习理念为指导,以知识学习为载体,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的知识能力并重的教学模式。对比研究性学习,该模式特别强调了能力培养中课堂知识学习载体的作用,突出了知识能力并重的思想。通过课堂知识学习载体的作用来体现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的能力发展转变为优异的考试成绩。“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学习课堂知识、发展能力、取得高分考试成绩三者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在高中物理课堂学习中该模式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知识目标学习设置问题情境——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教师讲解或学生实验探究验证——学生间交流讨论和评价——问题解决——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物理科技活动。包括以物理科技小论文、物理科技小制作等内容为主;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互相配合协作。教师和学生将不同学科的概念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去研究问题。这形成“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形式,通过参与渐进式的问题解决过程,培养专业能力。该模式的基本流程由学习循环圈组成,每个循环包括四道程序,即理解和计划,行动与分享,反思,重新思考与修正;三是参照“学习中的合作者”社会型教学模式,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这种模式以探究问题和增长知识为目的,将学术探究、社会整合以及社会过程学习等目标综合在一起。“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形式是把物理课堂知识应用与课外并和其他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课外补充。

三、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想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根据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物理智能的差异进行的物理分层教学的目的也是使物理智能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使物理知识和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从二者的目的上看,物理分层教学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存在必然性。但我们知道,物理分层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层次学生应该具有适应不同层次的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同一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不同的层次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在物理分层教学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存在必然性的基础上,应该寻求“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与各不同层次相结合的各自的特点,寻求最高效发挥“问题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的物理分层层次。

将分层教学实验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是对分层教学实验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验中,力求找出不同层次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规律,最终发挥分层教学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最佳效率,从而达到大幅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第三篇: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摘要】 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的多媒体课堂导入功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导入质量;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的多维直观演示功能,有效突破重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对事物原理的过程交互功能,增强教学互动质量;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学生自主实验中的辅助功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功能,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多媒体 信息技术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2-087-010

随着信息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入渗透与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活动的理念与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计算机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渗透,计算机技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进入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已经得到不断深入,特别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师对课堂灵活度的掌握,教学的挖潜空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给予课堂教学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这正是与现代文明时代步伐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有效地避免传统“死记硬背”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的人性化特点,保障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促进课堂教学与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的多媒体课堂导入功能,提升课堂导入质量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具有较深入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课堂教学导入得不好,就极有可能将学生引入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从而进入枯燥无味、沉闷乃至反感的教学境地,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低下。相反,如果课堂教学导入非常顺利,便可以迅速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绪,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把他们的思维聚集于课堂教学内容上来。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的多维直观演示功能,有效突破重难点问题

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将物理原理、物理知识及其相关应用直观而全面地展示出来,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抽象度、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如何从多个角度引领学生对其进行理解,要么必须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要么必须耗费较为昂贵的资金引入某些教学模型模具,否则难以有效促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甚至有可能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误区,产生诸多认识上的负面影响。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虚拟性与现实性,可以在同一画面中迅速展示出不同情况下对同一问题的多维思考,使相关物理知识概念、原理的抽象度得到有效化解,让枯燥乏味的知识点以较为鲜活的形式、直观逼真的样式、生动有趣的特点展现在学生面前,构建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并由此延伸出相关物理规律与原理,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强烈刺激,从而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记,有效突破重点难点问题,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对事物原理的过程交互功能,增强教学互动质量

互动教学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与策略之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与自觉性,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与水平,还有助于丰富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认识视角与模式,让其共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促使其在“认识碰撞”中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促使学生形成更加深刻、更加理性、更加全面、更加透彻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原理的理解与印记。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学生自主实验中的辅助功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高中物理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积极引领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的探究,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提高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升他们处理与分析物理数据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物理素养。然而,根据对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情况来看,基本上所有的物理实验都是在教师所规范的程式中进行的,不管是器材的准备,还是具体的每一个实验步骤细节,不管是相关物理数据的测量,还是相关数据的表格设计,都是以固定的模式给予规范。这从教学引领者的角度来看,自然是相当省心省时省力的,但这种固定模式的“服务”,对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来说,并不是有利的,特别是不利于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五、充分发挥多媒体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功能,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自主积极探索和研究事物的主观意向与热情倾向,具有强烈的趋向性、不由自主的追逐性,以及热烈的“主观涌动性”。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张嘴巴”的教学模式中,如果不采取一些超常的教学艺术手法,则极有可能将学生引入“沉闷”、“枯燥”、“乏味”的教学情境之中,无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可以将抽象、乏味、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更加鲜活的形式展现出来,强有力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求知欲与探究欲,更加有效地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多媒体教学辅助功能,已经被证实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相关物理模型,大大拓展课堂的知识容量,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使物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从而有助于启迪思维,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与综合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廖永新.如何让多媒体更好的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J].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13(12).[2]杜少敏.多媒体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教学研究,2013(9).[3]郝珍珍.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2(10).

第四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

岱山县蓬山小学吴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不断发展。电教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为当代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实践证明,运用电教媒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能够扩大信息量,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活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效益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运用电教媒体,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迅速把学生带入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一边演示电脑课件制成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边播放配乐朗诵,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目不转睛地看,寻找着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鱼儿,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景物,好奇心油然而生。求知欲在这种引发的过程中向学习课文内容,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运用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看到生活中不易直接看到的现象,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从而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课文写到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人”字形路线。由于这方面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为减少教学的坡度,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演示电脑课件,先出示一条“人”字形路线,再出示一列有两个火车头的火车,点击鼠标,火车顺着线路往上开,在“人”字形的贫道口,两个“火车头”进行闪烁,让学生看清原来推的火车头拉,原来拉的火车头推„„这样巧妙的演示,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体会到了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和杰出的创新精神。

三、电教媒体,渗透美育思想。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在各科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美和意境美。绝大多数课文是情文并茂的美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美育作用,用美来润泽学生的情感和智慧,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美,使之因文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获得美的享受,陶冶道德情操。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示课文的情景,把活生生的景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氛围。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凭借电脑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欣赏大榕树的静态美和鸟的动态美,让学生领略“翠绿的颜色明亮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的迷人景色。以及“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壮观景象。通过电脑课件,使学生领悟到语言文字的深层的美的内涵,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走进了审美的情境之中,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四、运用电教媒体,品味语言内涵。

在课文中常会遇到一些重点词句,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味,抓住它们进行推敲、品味,揣摩它们在文中的含义,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就会达到训练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如《翠鸟》这一课中写道:“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下去叨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和“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含义,学生不易领会。此时,使用电教媒体,演示翠鸟叨鱼的情景,让学生反复看,对照课文有感情地读。这样,学生好像置身于翠鸟叨鱼的情境之中,看到了翠鸟轻快、敏捷的动作,理解了句子的含义,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发挥它特有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素质。

电教媒体——语文教学的好助手

一、利用电教媒体,有利于生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一、二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为了提高生字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运用电教媒体能达到这个目的。学习生字时,我在屏幕上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先自己拼读,再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觉得哪个字很难读。学生每说一个字,我就用鼠标点击相应的拼音,使其变成红色,更加醒目突出,然后让学生着重朗读,加深印象。教学字形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一些生字的,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电教媒体把生字的各部件按书写顺序依次出现或按笔画依次出现。如“赞”,先出示“先”,再出示另一个“先”,最后出示“贝”。这样,“赞”的结构及笔顺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指导书写时,我在屏幕上出示几个田字格,将难写的字一笔一画在田字格的相应位置上展示出来,并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怎样起笔、怎样收笔、哪里重些、哪里轻些等都一目了然了,有利于掌握运笔技巧。在书写评议时,我挑选学生书写的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字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评议其笔画、结构是否恰当。这既满足了儿童的竞争心理,又有效地进行了书写指导。实践证明,这种评议直观、方便,便于及时找到优缺点,有利于提高书写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电教媒体,有利于理解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师生都从未接触过、感受过的内容。学生脑中是一片空白,教师虽有参考书、备课书中的资料作后盾,但毕竟是一些抽象的东西,教学仍然具有较大的难度。而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非弄清楚不可的教学重点,怎么办?电教媒体能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摆脱困境。如《开国大典》一文写了会场、大典、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但要让学生仅凭借课文想像理解当时场面的庄严、隆重、热烈,有一定的难度。为克服以上困难,我用录像将50多年前的《开国大典》场面搬进课堂,将海陆空三军的雄姿、人山人海的广场、毛主席的言行和举着火把的游行队伍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学生注目凝视、侧耳倾听,情绪高涨,仿佛自己也已成为首都广场上万人中的一员,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就这样,《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热烈的场面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运用电教媒体,还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像课文最后一句:“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是一句双关语,学生理解此句有颇大的难度,但他们看了录像中举着火把的游行队伍向东西两头走去的情景,便轻松地理解了“两股红流”、“流”以及“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的字面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启发点拨,句中蕴含着的意思学生也就不难领会了。

三、利用电教媒体,有利于朗读指导。

近来,小学语文界提出“以读为本”的口号,要求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然而,部分老师的“以读为本”却未收到成效,学生一遍遍地读,却读不出感情来,更谈不上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指导方法还不到位,只是纸上谈兵式的强调要用“高兴、自豪、赞美、愤恨…… ”的语气来读,而根本未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最终还是不甚明白该怎么读。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方法不一,其中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来指导朗读是一种好方法。本人曾先后两次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第一次为了读好“顶峰歼敌”中的“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一句,我在朗读前这样问学生:“五壮士为什么这样恨敌人?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句话?”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因为敌人侵略我国”、“用痛恨的语气来读”等笼统的回答,朗读时根本未读出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再三强调:表情要严肃,要带着愤怒的心情去读。不料,非但没提高效果,一小部分学生竟“扑哧”一声笑了,效果真是糟糕至极。第二次教学此内容时,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将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画面上一个日本鬼子举着带有刺刀的步枪,刺刀上挑着一个鲜血淋淋的婴儿,这个日本鬼子狰狞地笑着,他的脚下横七竖八地躺着男女老少的尸体,地上血流成河;画面的背景是一条大街,街旁的房屋有的倒塌,有的正在燃烧。远处,还有几个日本兵正在杀人、放火、抢东西。学生看了这日寇残杀无辜百姓的场面后,笑容不见了,无不流露出对日本鬼子的痛恨,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咬牙切齿。这时,我趁机说:“同学们,这就是万恶的日本鬼子,他们根本没把中国人当人看,在中国的大地上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多可恨啊!我们一起来读好句子。”这次学生的情感非常投入,一字一词无不恰到好处,与第一次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四、利用电教媒体,有利于作文教学。

一谈到作文,大多数老师会说难教,大多数学生会说难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原因诸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未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愿望,以及学生缺乏选材的能力。电教媒体能帮助师生克服以上困难。一是因为电教媒体能将一些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作文提供素材;二是因为电教媒体凭借那生动、新颖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写作《美丽的公园》,课前,我虽带学生们去游览过,但回来后,学生只能说出很美及什么景物怎么样之类干瘪的、无血无肉的话。如果就这样写下来,又怎么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呢?于是我把事先拍好的几处公园景色用电教媒体再现出来,再作适当指导。此时,学生一般均能抓住自己喜欢的几处景物的特点,写出生动有趣的好作文。

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果教师评讲时只是将各类作文依次读一遍,让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学生由于记不牢各篇作文的内容,往往难以进行纵横向比较,再加上这种方法实在太枯燥、乏味,根本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效甚微。但如果借助电教媒体来进行评讲,那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我将上、中、下三类作文用电教媒体显示出来,让学生读读,想想文章取材、布局、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使用等是否恰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怎么修改,为什么,并及时进行全班评讲。这样,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作文评讲真正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胡堤小学周琼

【内容摘要】:我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电教媒体。全文主要从五点进行阐述:

一、借助电教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电教媒体,突出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

三、借助电教媒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四、借助电教媒体,激发产生写作欲望;

五、借助电教媒体,激发情感,产生共鸣。

【关键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现有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有赖于电教手段、电教媒体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多媒体计算机的引进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象、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激活了阅读教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尤其是低年纪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电教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

学中,教师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但往往只是建立在老师语言讲解基础上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局限性。世上万事万物离开了人的需要、欲望、要求,什么也创造不出来。我们的教育必须是行为的动机,而不是行为本身。也就是说,必须建立起学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利用动机的教育达到对行为的教育。例如在《赶海》一课的教学中,可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画面上出示蓝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伴着“哗哗”的海浪声,人们赤脚在海滩上捉螃蟹、捡贝壳,嘴里还哼着《大海啊,故乡》的乐曲。学生伴着轻柔的乐曲,一边听着娓娓动听的朗读,一边欣赏着大海的美丽景色,完全陶醉了。有的学生被金色的海滩吸引了,以至音乐停了,学生还沉浸在那无穷无尽的遐想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激发,变“单一语言激趣”为“多个感官体验”,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兴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有一个阅读学习的良好开端。

多媒体进学生阅读课堂,开放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使各种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自我学习需要,在情感上表现出高涨的求知欲和愉悦的成功体验,将客体的教育学目标“内化”为自身素质,并不断引导学生向智商、情商的方面发展。

二、借助电教媒体,突出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

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段,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的。因此,重点段的词句往往牵动全篇。课文的重点一般表现为:集中表现主题思想、主要内容、主要事件的段落;最能表现中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今天的儿童面临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量成倍地增长,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应该说,准确地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阅读重点,要求儿童对课文有深切的了解,这种深细的阅读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这包括儿童的感知、认识、思维、语言的活动,同时,儿童的动机、情绪都直接作用于系列的智力活动之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突出学习阅读理解的重点,不仅使学生能看到,也能听到,往往可以充分感受形象,促使阅读过程的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在学习《荷花》一文时,可借助录象让学生欣赏作者对荷花的静态描写。录象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连续,层次清楚,形象直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根据教学需要暂时定格,让学生尽情欣赏。为了突出课文重点,第一次定格在荷花的姿态上,让学生欣赏未开、刚开、全开的荷花的不同姿态,弄懂为什么“可以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一池荷花”的静态美;第二次定格在“一阵风吹来”时“满池荷花翩翩起舞”处,加上老师的穿插点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读者“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跟着一起舞蹈的情感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满池荷花实在太美了”!全文的教学难点因此不功自破。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课文中词的形象,而且感受到荷花霓裳飘忽的动态的柔美及亭亭玉立的静态的庄重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借助电教媒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家契克岑特米哈依在研究人们幸福感时发现,乐观体现经常发生全身心投入到某一事件的时刻,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之后。多媒体引领学生在得到某中程度的进程后,会获得一种个人控制感,并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和乐趣!

教者在教《咏柳》一课时,运用投影把春天的柳树景象展示出来,画面上的柳树绿嫩多枝,在深远处,有一些具有春天气息的山、水、人,老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画面展现的是什么季节?学生凭直观回答了这个问题是“春天”。为什么说它是春天?学生边观察边进行思维,将大脑中储存的有关春天的特色画面相对照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春天柳树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就照着画面回答:“高高的,有很多柳条儿,叶片儿很细很细„„”春天有没有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与冬天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那些地方可以表现出

来?这几个问题似乎从画面上很难看出来,这就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思考以前学到的关于四季风的词语(和风送爽、凉风送爽、秋风萧瑟、寒风凛冽),分析这些词语对人的刺激,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通过观察山、水、人和柳树的姿态,就能逐一回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诗,在关键之时进行点拔,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劳动强度,又使学生主动彻底地理解了诗意。

四、借助电教媒体,激发产生写作欲望。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正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领会中过渡到对图画的解决,由对课文的理解过度到学生自己的口、笔头作文训练。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画,展开想象,使作文课更富想象,最终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教育心理学家特瑞赫拉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信息,2.5%来自味觉,7.5%来自嗅觉,32%来自听觉,58%来自视觉。我们不妨赏析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段:

如三年纪上学期有一篇习作,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在图中添上几种动物(画或贴都可以),天上、地上、水中都可以添,然后给整幅涂上颜色。学生看到有自己参加绘制的图画,心里自然很高兴,纷纷动手绘制图画。把学生绘制好的有代表性的图画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对自己的图画进行描述,师生共同评议。再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然后吧有代表性的作文再投到大屏幕上进行评议修改。又一次将训练的反馈进行开放。这样的开放训练,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昂然,同时,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尤其是作文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借助电教媒体,激发情感,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应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课文的感情产生共鸣,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它真实地再现了周总理逝世后,“八亿神州泪纷纷,千家万户哭总理”的悲痛场面。这感人的情景,距离小学生的生活较远,周总理为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党和人民的爱戴尊重。对于这一点,小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前,如果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周总理的事迹,可萌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时,为了烘托课堂气氛,唤起小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或再现情景:一是周总理的遗像;二是夜幕降临,细雨蒙蒙的长安街两旁站满了等待周总理灵车的人们;三是胸前佩带着白花,臂上缠着黑纱的男女老少,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哭泣着,同时播放哀乐。悲壮的乐曲,深情的语言,使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哀的气氛之中。通过创设这种揪心撕肺的悲痛场面,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特定和庄严哀伤的情景。课堂上师生感情交融,浑然一体,周总理的高大形象自然地显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周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并自然地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回味之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各种功能与优点,将不仅扩大了知识的容量,而且即或了语文课堂,优化了课堂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下载电教说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教说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郭银萍 祁县城赵一学区韩家庄小学 1 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

    高中物理说课思路

    高中物理说课例谈近几年以来,各省以及全国举办的说课比赛越来越多,通过说课来反映教师口头表达,更加能显示出教师对课本内容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反映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

    浅议电教设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电教设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邵岗乡中心学校 范寿延 【摘 要】运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电教设备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进......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一中徐明忠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深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计算机......

    浅谈电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电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裴村店小学 翟秀娟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关键。因为兴趣是学生学......

    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电教媒体教古诗 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的古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

    电教多媒体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电教多媒体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麻坪小学 杨大祝 多媒体课件是通过电脑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制作而成,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