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测试题(经典打印版)

时间:2019-05-15 03:3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测试题(经典打印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测试题(经典打印版)》。

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测试题(经典打印版)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1.因数和倍数2。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教学重难点:质数与奇数的区别 授课时数:4教时 课题: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完成练习二1~4题 教学反思: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教学目标: 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1、掌握 2、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

1、教学用具:投影片。

2、乘

3、乘

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二、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 0,2,4,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单数、双数。)

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②(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③(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反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用 0,7,4,5,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

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师:十位数加

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

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4.把28分解质因数是:28=4×7。

()5.自然数中,除去合数就是质数。

()

6.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7.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8.18的最大约数和最小倍数相等。

()9.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10.两个数能整除,也可以说这两个数能除尽。()11.12的约数只有2、3、4、6、12。

()12.1是质数而不是偶数。

()

三、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① 1 ② 小数

③ 大数 2.1.5能()。

① 整除

3② 被3整除

③ 被3除尽 3.大于2的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

①质数

②偶数

③合数 4.任意两个自然数的积是()。

①质数

②合数

③质数或合数

5.甲数的质因数里有2个2,乙数的质因数里有3个2,它们的最大公约数里应该有()。

①2个

2②3个2

③5个2

6.在100以内,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最大奇数()。

① 9② 90

③ 75

7.a和b是互质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①a

②b

1④ab

四、分解质因数(每小题2分,共8分)①180

②507

③108

④56

五、求出下列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前3小题每小题2分,后3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第二单元试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自然数有(); 整数有(); 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小数有(); 分数有()。

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3.在自然数中,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3的最小数是();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5的最小数是();既有约数3,又有约数5的最小的数是()。

4.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两位数是()。

6.把390分解质因数是

(390=)。

六、(共8分)

24、20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7.除以2、5、3余数都是1的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

约数的多少倍?

8.2、5、10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七、应用题(共7分)

10.从0、2、3、5、7五个数中,选四个数组成一个同时

某学校同学们做操,把学生分为10人一组,14人一组,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

1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学校至少有多少个学生?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

24分)

1.互质的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质数。

()2.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3.质因数必须是质数,不能是合数。

()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

一、小小探索家填空。

1、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个顶点,()个面,()条棱。

2、正方体是()的长方体,它的长、宽、高都()。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分米,它所用棱长的和是()分米。

4、用一根长15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模型,一条棱长应是()厘米,如果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模型,长、宽、高的和是()厘米。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

5、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

6、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纸箱,它占地的最大面是()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7、一个长方体长是10厘米,宽是长的,高是宽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个面积是96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是()。

9、用2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后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0、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它的棱长是()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

二、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长方体纸盒,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10厘米,做这个纸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2、做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玻璃缸,长6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一共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米?

4512

第三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找出24的所有因数:从小到大一对一对地写()。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倍数是()。

3、在数字5、0、6组成的三位数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有()。

4、在36、75、34、366、580、540、435、27、65、105、216、720这几个数中,同时是2和 3的倍数有(),同时是3和5的倍数有(),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有(),同时是2、3和5的倍数有()。

5、根据45÷5=9,我们说()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这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偶数分别是()、()和()。

8、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9、个位上是()或()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的数都是2的倍数;一个数()上的数的()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0、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与偶数的和是()。

11、个位数字是0的数,既是()的倍数,又是()的倍数。

12、有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35,这5个连续奇数是()

13、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4(); 7()0; 13()6;()12();

14、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6();()0 ;()0 ;()75();

15、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同时是2、3、5的倍数。6();()70 ; 8()8(); 9()()0; 16、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17、36÷9=4,()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18、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19、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20、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21、226至少增加()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5的倍数。22、12的约数有();18的约数有();其中()是12和 18的公约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23、下列的数可以用那两个质数的和表示,并总结规律。

9=()+()42=()+()38=()+()80=()+()50=()+()62=()+()

24、用质数填空

18=()+()=()+()=()+()+()12=()×()×()30=()×()×()8=()×()×()

25、有两个质数,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和()。26、20以内的质数有(),合数有()。

27、自然数()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和()。

28、在16、23、169、31、27、54、102、111、97、121这些数中,()是质数,()是合数。

29、两个连续的质数是()和();两个连续的合数是()和()。

二、判断。

1、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2、5是因数,30是倍数。()

3、如果用a 表示自然数,那么2a一定是偶数。()

4、a是一个偶数,与a 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 a-2 和 a+2()

5、一个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6、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因数和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7、一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8、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它的倍数。()9、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10、所有偶数的和比所有奇数的和大。()

11、奇数再加一个奇数,和一定有因数2。()

12、A÷B=5,那么5一定是A的因数。()

13、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一定是偶数。()

14.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15.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16、5是因数,15是倍数。()

17、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择题。

1、如果17是a的倍数,那么a是()。

A、1 B、17 C、1或17 2、1.8能()。

A、整除3 B、被3整除 C、被3除尽

3、数A是一个偶数,则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A、数A有因数2 B、数A是2的倍数 C、数A除以2余2

4、甲数×3=乙数(甲、乙是非0自然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 B、因数 C、自然数

5、在()里填上一个数,使87()是3的倍数,共有()种填法。

A、1 B、2 C、3 D、4

6、最小的四位奇数比最大的三位偶数大()。

A、113 B、13 C、3

7、两个质数的和是12,积是35,这两个质数是()。

A.3和8 B.2和9 C.5和7

四、求下面数的最大公约数。

24和36 54和72 7和63 12、18、36

五、应用题。

1、有9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图书馆开馆了,小红每隔3天去图书馆一次,小灵每隔4天去一次,请问小红和小灵某天在图书馆相遇后,经过多少天她们有可能会在图书馆再次相遇?

第四篇:鼎尖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15分)

1.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2.42的因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最小的偶数是()。)。

3.如果四位数□674同时是2和3的倍数,那么□里可以填(4.既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5.一个自然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9的因数,这个数是(6.三个连续偶数之和是60,这三个数分别是()、()。)。)、(7.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十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三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么,这个三位数是()。

8.两个质数的和是49,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二.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两个质数的和是()。A.偶数 B.奇数 C.不能确定

2.按照()把大于1的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

A.是不是2的倍数 B.因数的个数

C.两种分类方法都不是

3.一个质数,它的最大因数是()。A.奇数 B.合数 C.它本身

4.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是()。A.质数 B.合数 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两个奇数的和()。

A.是奇数 B.是偶数 C.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6.如果□73是3的倍数,那么□里可能是()。

A.5,8 B.2,5 C.2,5,8 7.全班有40个人,体育课分组做游戏,每组()人能刚好分完。A.6 B.8 C.12

D.15 8.50以内既是4的倍数,又含有因数6的最大数是()。

A.12 B.24 C.36

D.48 9.a表示任意一个非0自然数,则2a+1表示()。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10.用2、5、5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

A.一定同时是2、3、5的倍数

B.一定是2的倍数

C.一定是3的倍数

D.一定是5的倍数

三.判一判。(10分)

1.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

2.90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同时也是3的倍数。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6的全部因数有1,2,3,6。

5.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6.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7.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8.因为72÷8=9,所以72是倍数,8和9是因数。

9.一个数是21的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3和7的倍数。

10.除2之外,其余的质数一定是奇数。

四、猜一猜。(14分)

五.分一分。(12分)

六、把4、5、0按要求组成三位数。(14分)

1.奇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解决问题。(25分)

1.桌子上有一枚硬币,把这枚硬币翻动1次后,它的正面朝上,翻动2次后,它的反面朝上。照这样一直翻下去,第100次,硬币的什么面朝上?第1001次呢?(4分)

2.明明、亮亮和丽丽都是好朋友,有趣的是他们的年龄依次增大1岁,且年龄的乘积是504,他们各是多少岁?(4分)

3.有一包糖果,平均分给3个人,4个人,5个人都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颗?(4分)

4.爸爸的年龄是芳芳的3倍,爷爷的年龄是爸爸的2倍,爸爸今年33岁,请问:爷孙相差多少岁?(4分)

5.一堆苹果不到1500个,3个人分,5个人分,7个人分,13个人分都正好分完而无剩余,这堆苹果有多少个?(4分)

6.有72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能正好装完么?每2个装一盘呢?每3个装一盘呢?(4分)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一课时:因数与倍数(1)教学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

25×4=

24×3=

150×4=

20×86= 学生口算

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新课讲授】

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2.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二课时:因数与倍数(2)教学内容: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

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0÷4=5

6×3=18 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教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6、„„ 教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去乘

1、乘

2、乘

3、乘

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5的倍数有:5,10,15,20,„„

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课堂作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

【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三课时:

2、5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1,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学会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观察法和操作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百数表。生:彩笔,百数表。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

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

(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6)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3.奇数、偶数的再认识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4.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1)在5的倍数中找出2的倍数;(2)在2的倍数中找到5的倍数。

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课堂作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课堂小结】

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四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方法:观察法和操作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百数表。生:彩笔,百数表。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五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7~12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过程与方法: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教学难点: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整理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归纳提高】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偶数有(),是3的倍数有(),是5的倍数有(),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2)最大的三位偶数是(),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作业】

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六课时:质数和合数(1)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过程与方法: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 22 29 35

87 93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合数:22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七课时:质数和合数(2)

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做抽奖游戏。其实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抽奖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同学们想要奖品吗?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新课讲授】 1.探索规律

游戏一: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2)总结规律:偶数+偶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偶数除以2余0,两个偶数相加的和除以2还是余0。所以:偶数+偶数=偶数)

游戏二: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奇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2)总结规律:奇数+奇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除以2正好余2。也就是没有余数了,所以:奇数+奇数=偶数)游戏三:怎样修改游戏规则能得到奖品呢?(1)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就会中奖。(2)总结规律:偶数+奇数=奇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余0,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偶数+奇数=奇数)2.验证规律

这些卡片都是老师设计好的,仅仅靠卡片上的数,我们就下定论似乎还早了些。我们还需要什么呀?对,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那么就请你再自己任意出几个数,验证一下这三种情况吧。验证后把你的结论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汇报发现的奇偶数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生齐读一遍

练一练: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3721+2007

22280+102

38800-345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只要我们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用眼观察,多用脑去想,更重要的是多用手去做的话。数学知识就非常简单了.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下载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测试题(经典打印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测试题(经典打印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陂西镇大门小学:赵小军 一、填空:26分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对的面完全( )。正方体所有的面都( ),()条棱都()。 2、一......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7—11课)测试题一、填空题。1.开花的植物都是由         的。2.柳树既可以用         繁殖,也可以用         来繁殖。3.......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班级姓名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2.写出符合要求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 姓名 等级 一、填空。1.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 (2)加法结合律( )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 (5)乘法分配律( )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 3、分数单位是1 6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0.8里面有8个()分之一。 6、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分数,17>()>1 8 。 7、()个19是591 9。18()......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周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周测试题(3月12日) _____班姓名__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1分) 1、在等式6×9=54中,()和()是()的因数, ()是()和() 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

    鼎尖教案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一填。 1.20以内的质数分别加上2,所得的和是质数的有( )。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24,这个数一定是()的倍数。 3.一个四位......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

    一、用递等式计算。 174+205÷5 451+804÷6×12 300-225÷5+145 二、用数学。1、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种树60棵,六年级种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种树多少棵?2、北京到广州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