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心理学教学大纲
新闻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材:《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一、新闻心理学的对象
二、新闻心理学的任务
三、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新闻心理学的对象(即:什么是新闻心理学)思考题:见教材第11—12页“复习题”.第二章
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概览
一、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二、新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三、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本章重点:从历史发展看提高新闻从业者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思考题:见教材第27页“复习题”.第三章
新闻心理学理论
一、新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传播学和心理学理论对新闻心理的阐释 本章重点: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的实质 思考题:见教材第46页“复习题”.第四章
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一、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 1.新闻工作者心理现象的构成 2.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 3.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
二、新闻工作者四种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三、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四、对记者性格的测量研究
本章重点:心理现象的构成(详见第49页的表)思考题:见教材第79页“复习题”.第五章
新闻采访心理
一、新闻采访心理的内容和特点
二、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模式
三、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过程
四、记者采访中的印象管理
五、采访情境
本章重点:新闻采访的认知过程;思维定势(第88—89页、第104页)及作用;印象管理及效应和策略;采访情境。
思考题:见教材第116—117页“复习题”.第六章
新闻写作心理
一、新闻写作心理的内涵
二、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
三、新闻写作中的思维形式 本章重点: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创造性思维 思考题:见教材第146页“复习题”.第七章
新闻编辑心理
一、编辑的胆识
二、编辑的向性
三、编辑与他人的心理互动
本章重点:编辑的心理素质;与他人的心理互动。思考题:见教材第164页“复习题”.第八章
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心理
一、移情能力
二、应变能力
三、魅力
本章重点:移情;应变
思考题:见教材第191页“复习题”.第九章
新闻受众心理的一般概念
一、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本质
二、新闻受众心理的特点和功能
三、媒介差异和受众心理
四、新闻受众的需要、动机、兴趣
五、新闻受众的群体心理
本章重点: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本质;新闻受众的需要;新闻受众的群体心理。思考题:见教材第255页“复习题”.第十章
受众的态度
一、受众态度的概述
1.内涵 2.功能 3.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二、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1.新闻传者的因素 2.新闻信息的因素 3.新闻受众的因素 4.情境因素 本章重点: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思考题:见教材第292—293页“复习题”.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新闻管理心理篇)选学,不在考试范围。考试复习范围:教材每章的复习题,注意每章的重点。
参考书:
除教材最后所列参考书外,新增参考书有:
《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新闻心理学》,虞达文,新华出版社,2001 《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刘晓红 卜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大众传播心理学导论》 敬蓉,新华出版社,1999
第二篇: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
二、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 总学时:24(一学期)总学分:2
五、开课单位:音乐教育学院
六、内容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教育理论必修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体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意蕴,进而产生学科兴趣并形成对人心理与行为的探索态度。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好基础。
本课程共分九章,包括: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脑与心理、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智力与创造力、人格、个体心理发展、学习心理。
七、教学形式:
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演示法、图式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问题诱导法等方法和手段进行讲解。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创造发展原则等进行教学。
八、课程教材:
《心理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3月
九、参考教材:
陈录生等主编 《新编心理学》(修订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叶奕乾主编 《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8月 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张春兴著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
十、考查与考试:
每学期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闭卷考试。
十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脑与心理
(一)神经系统
1、神经元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和反射弧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四)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第三章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1、需要的含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动机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冲突与目标确立、3、动机与行为效果
(三)动机理论 第四章认知过程
(一)认知过程概述
(二)感知觉
1、感觉的概述
2、知觉的概述
3、感觉的一般规律
4、知觉的基本规律
5、观察
(三)记忆
1、记忆的概述
2、记忆过程
3、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四)思维
1、思维的概述
2、思维过程
3、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4、问题的解决
5、创造思维
6、思维的品质 第五章 情绪
(一)情绪与情感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2、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
3、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二)情绪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
1、表情动作的三种表现形式
2、情绪发生时伴随的内部生理变化
(三)情绪理论
1、詹姆士—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2、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
3、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识—评估说
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5、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三因素的关系 2
(四)情绪的效用
1、激奋水平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情绪与心身健康
(五)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
1、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2、情绪与学习效率
3、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和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
4、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一)智力及其理论
1、智力的含义
2、智力的理论
(二)智力测验
1、常用的智力测验
2、科学运用智力测验
(三)智力开发
1、智力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智力发展的阶段性
3、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
(四)创造力的培养
1、创造力的含义
2、创造力的特征
3、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
4、创造力开发的法则 第七章
人格
(一)人格及其结构
1、人格的界说
2、人格结构
(二)人格的形成
1、遗传的作用
2、环境的作用
3、认知的作用
4、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健全人格及其培养
1、免于心理疾病
2、追求自我实现
3、培养健全人格
(四)人格测验
1、自陈式测验
2、透射式测验
第八章
个体心理发展
(一)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1、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2、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3、人的毕生心理发展历程
(二)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1、感知能力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
3、思维的发展
4、语言的发展
(三)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1、情绪的发展
2、人格的发展
(四)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
1、遗传因素: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2、环境因素: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第九章
学习心理
(一)学习与学习理论
1、学习与人生
2、学习的分类
3、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二)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与学习效率
2、学习迁移理论及其应用
(三)学习策略
1、策略与学会学习
2、认知策略
3、元认知策略
4、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
(四)学习风格
1、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
2、认知风格 4
第三篇:消费者心理学-教学大纲
《产品设计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B20330014
2、课程英文名称:
3、课程类别:专业课
4、课程总学时:34(其中:理论学时34;实践学时0)
5、学分:2.0
6、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7、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选修理论课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里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能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了解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产品。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要熟练地掌握消费者基础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注意、记忆、情感以及需要和动机等基础心理现象的规律;掌握消费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群体、文化、经济以及消费流行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掌握产品的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包括产品的价格、包装等因素。
最重要的是需要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中理解不同年龄阶段、消费水平和不同性别的人群等对设计的诉求,从而使学生了解消费者的脉络从而能够针对消费群体做设计。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消费行为分析与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学科的发展和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1.1消费行为分析研究的内容
一、消费者的基础心理现象
二、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产品因素与消费行为 1.2消费行为分析的发展
一、学科的发展
二、消费行为分析的意义
基本要求:
1.了解消费者的基础心理现象 2.理解消费行为分析的意义
第二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
(一)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个体认知、注意与记忆的规律以及特点,能针对消费者的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教学内容:
2.1感觉与知觉(认知)
一、感觉与知觉
二、知觉的特点
三、影响个体认知的因素
四、知觉的研究
五、认知到的风险 2.2 注意
一、注意与其分类
二、影响人注意的因素 2.3记忆
一、记忆与记忆规律
二、影响人记忆的因素
三、强化与泛化
四、联想 基本要求: 1.理解感觉与知觉 2.理解联想
第三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
(二)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个体的态度、气质、性格与能力的规律,以及消费行为中的表现
教学内容:
1、态度与其构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4、态度理论
5、气质与消费行为
6、性格能力与消费行为 基本要求:
了解气质与消费行为
第四章消费需要与动机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消费需要和动机的基本概念以及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并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注意和利用这些规律。
教学内容: 4.1消费需要
一、需要和需要理论
二、需要的特点 4.2动机
一、动机与动机理论
二、动机的可诱导性与诱导的方法 基本要求:
了解动机与动机理论
第五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购买决策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消费行为与消费决策的过程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行为类型,并能根据具体的产品特点分析消费者行为类型的归属
教学内容:
5.1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析
一、购买行为分析中关注的核心问题
二、购买行为的理论
三、购买行为的类型
四、购买行为的过程 5.2购买决策
一、决策与影响因素
二、购买决策过程 基本要求:
1.了解决策与影响因素 2.了解购买决策过程
第六章消费群体的心理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群体的消费行为特点,包括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性别的消费行为的特点,并能根据产品针对的消费群体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
教学内容: 1.青年消费群体心理 2.老年消费群体心理 3.中年消费群体心理 4.儿童消费群体心理 基本要求:
1.掌握青年消费群体心理 2.掌握老年消费群体心理 3.掌握中年消费群体心理
4.掌握儿童消费群体心理
第七章产品与消费群体的心理
教学目的: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消费流行、消费习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消费流行与消费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内容:
1、消费流行的概念和分类
2、消费流行的特点
3、消费流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4、消费习俗的特点和分类
5、消费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消费流行的特点
2.掌握消费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八章定价与消费群体的心理
教学目的:本章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价格的心理功能、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的特征、价格调整时消费者的行为反应以及价格策略的心理依据。
教学内容:
1、社会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2、价格的心理功能
3、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
4、价格调整时消费行为的变化
5、价格调整的策略 基本要求:
了解价格的心理功能
第九章广告与消费群体的心理
教学目的:本章要了解和掌握消费心理对广告的影响。教学内容:
1、社会因素对广告的影响
2、广告的心理功能
3、消费者的广告心理特征 4.广告调整的策略 基本要求:
了解广告调整的策略
第十章商品命名、商标、包装与消费行为
教学目的:本章实践的主要内容产品的命名、商标与包装的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内容:
1、产品命名的心理功能
2、产品命名的方法
3、产品商标的心理功能
4、产品商标设计应注意的因素
5、产品包装的心理功能 基本要求:
1.理解产品的包装策略 2.掌握产品的包装策略的运用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人机工程学、形态构成、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后续课程主要有系统设计、快题设计、产品改良设计、模型设计等。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消费心理学》马义爽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
1.《现代消费心理学》,朱惠文 毛丽蓉 主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通俗消费心理学》,黄世礼 蓝太富 主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年 3.《消费心理学》,温孝卿 史有春 主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七、其它说明
执笔人:武强
院(系、部)教学主任:制订时间:2013年4月1日
审核人:
第四篇:服务心理学教学大纲
《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空中乘务 学
时:
32学时
一、课程概述
学科地位:《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是为培养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心理服务理念,提高学生的心理服务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专业核心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科性质:《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新兴学科,是民航服务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的:开设《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空中乘务基础能力。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把握民航服务过程中的旅客心理、自我心理等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培养学生心理服务的理念,提高学生心理服务的能力。
课程目标:知识方面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民航服务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能力方面目标是提高学生心理服务的能力,进而提高民航服务质量;素质方面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描述
1.教学重点:讲清各章中知觉、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客我交往,沟通,语言等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并明确这些知识在民航服务工作中的运用。
2.教学难点:本课程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应用性很强,而且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了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所以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模式:构建“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注重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如:讲“需要”时,侧重谈“如何根据不同旅客的心理特征把握旅客的需求”? 讲“首因效应”时,侧重谈“民航服务人员应如何给旅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讲“气质”时,侧重谈“民航服务人员如 1 何对不同气质类型的旅客进行服务。”等。
4.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运用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时,给学生展示了案例。如:讲到“机场环境对知觉效果的影响”时,以“新首都国际机场”为例,给学生文字介绍,并展示图片,与学生共同分析机场环境对知觉效果的影响; 讲到“服装对知觉效果的影响”时,给学生展示国航、南航、海航等服装设计图片和设计风格,与学生共同分析服装对知觉效果的影响;讲人际交往,心理素质及气质类型时运用心理测验量表进行测试,让学生对自己有客观公正的认识,提高能力。
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课堂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紧密结合民航服务领域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学习,做到学有所用。
5.各章课外作业题的设计:
设计各章课外作业题时,均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于民航服务的能力而展开。这些题目如:
(1)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民航服务人员应如何给旅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2)通过学习四种气质类型的分类与特征后,分析一下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哪种气质类型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空乘服务这一职业?
(3)请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建立融洽人际关系重要性的感悟。
三、具体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本课程选择普通心理学中与民航服务关系密切的内容(如知觉、情绪、需要、兴趣、动机、个性心理和客我交往等)加以阐述,并将这些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民航服务行业中。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 民航服务心理学概述
教学目标:
第一,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掌握民航服务的基本特点,理解民航服务的本质要求;
第三,了解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明确其研究方法。具体教学内容:(4课时)
一、心理学概述
二、服务与民航服务
三、民航服务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 社会知觉在民航服务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社会知觉的基本特征,注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理解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注重满足旅客的不同需求; 第三,掌握社会知觉的内容,注重提高服务的技能技巧;
第四,掌握社会知觉的偏差,注意克服服务中的偏见与不良习惯。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社会知觉概述
二、影响旅客社会知觉的因素
三、民航服务中的社会知觉偏差
第三章 需要在民航服务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第一,学习需要的内涵与本质,重点体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了解旅客的各种服务需要,明确民航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 第三,了解特殊旅客的服务需要,为从事民航服务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需要概述;
二,旅客的服务需要与满足; 三,特殊旅客的服务需要与满足。
第四章 态度在民航服务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服务态度的特点,注重服务态度在民航服务中的作用;
第二,明确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及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民航服务质量的保证; 第三,认识提高旅客满意度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态度概述;
二,民航服务的态度标准 三,民航服务的态度要求
第五章 沟通在民航服务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沟通的含义与特点,重点了解沟通对民航服务工作的作用; 第二,学习身体语言沟通的内容,掌握身体语言沟通的技巧; 第三,了解民航服务工作的沟通障碍,避免工作失误; 第四,掌握民航服务工作中的沟通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沟通概述;
二、身体语言沟通
三,民航服务工作的沟通障碍; 四,民航服务中的沟通技巧。
第六章 客我交往在民航服务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民航服务中可我交往的含义,把握客我交往的性质; 第二,了解客我交往的心理效应,客服客我交往失误;
第三,掌握民航服务中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处理好与旅客之间的关系。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客我交往概述
二、影响客我交往的因素; 三,客我交往的技能技巧
第七章 民航服务人员心理素质概述
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心理素质的内涵,把我心理素质的本质;
第二,了解民航服务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明确完善资深心理素质的内容; 第三,掌握提高心理素质水平的技能技巧,以从容应对民航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心理素质概述
二、民航服务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八章 提升魅力:民航服务人员的个性心理
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气质、性格、能力的基本知识,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理解不同个性类型民航服务人员的基本特征,注重在民航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掌握不同个性类型旅客的特点,注重有针对性地做好民航服务工作; 第四,掌握民航服务人员个性的基本要求及其培养方法,注重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
具体教学内容:(4课时)
一、个性概述
二、个性特点与服务工作
三、民航服务工作的个性培养
第九章 自我控制:民航服务人员的情绪心理
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情绪的含义及其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把握情绪的实质; 第二,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及其类型,学会通过表情正确判断情绪的性质和类型;
第三,懂得运用情绪的有关理论化解旅客的不良情绪,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提高民航服务质量。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情绪概述;
二、民航服务人员的情绪对服务工作的影响; 三,民航服务人员的情绪调控。
第十章 善于表达:民航服务人员的语言技巧
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民航服务人员应掌握的各类知识,注重其在语言规范中的应用; 第二,掌握民航服务人员语言联系的方法,注重其在实践中的训练;
第三,掌握民航服务人员语言表达技巧,注重培养专业化的服务语言。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民航服务人员的语言规范 二,民航服务人员的语言表达技巧
第十一章 灵活应对:民航服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教学目标:
第一,了解和掌握民航服务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 第二,认识民航服务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对服务的影响; 第三,掌握民航服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积极应对措施。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民航服务中的突发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积极应对
第二章:加强配合:民航服务人员的团队合作
教学目标:
第一,了解团队的基本概念,注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掌握团队合作的心理机制,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第三,掌握团队管理的基本方法,加强团队的团结和合作。具体教学内容:(2课时)
一,团队的特征与价值 二,团队建设
三,团队的组织管理。
注:各章新课学习14周共28节,复习考试2周共4课时,合计32课时。
四、考试大纲(考核要求)
1.考试的依据和命题原则:
(1)符合教学大纲、文字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考试命题范围和试卷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的第一至第十二单元。
(3)试卷要反映学习目标的各个层次要求;试题难易适中,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占30%,适中占60%,较难占10%。
(4)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于民航服 6 务领域的能力。
2.考试形式:期末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限为90分钟。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3.试题类型及结构:
本课程考试题型共有五种:(1)选择题;(2)填空题;(3)判断题;(4)简答题;(5)案例分析题。
五、教材选择和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张澜编著:《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参考书:
(1)李永,张澜主编:《民航服务心理学》,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年版;(2)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五篇:广告心理学教学大纲
广 告 心 理 学 教
学
大
纲
(2004年6月修订)
(简略版)
兰 州 商 学 院 二○○四年六月
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名称为《广告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一个分支学科,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广告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是广告学专业知识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广告活动过程中消费者心理规律的学习,掌握知、情、行等心理过程与广告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心理规律在广告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规律解决广告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总—分—总”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制定自主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1、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和消费心理规律。
2、广告创意、制作、宣传中如何遵循心理学规律。
四、教学时数
周课时为3,总课时为51。
五、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
六、面向专业
本课程作用于广告学专业。
第一章 广告与广告心理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掌握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及其发展历史。[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广告心理学、消费行为等基本概念。
2、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以及广告的影响。
3、掌握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4、掌握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规律。[教学要点]
1、广告及其特点、功能
2、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及广告的影响。
3、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
4、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5、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规律。[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简述
一、广告及其特点
二、广告的主要功能
三、现代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第二节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行为特点
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广告
二、消费者的类型及其消费行为特点
三、消费心理行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广告心理学概述
一、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二、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三、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
四、广告心理的发展趋势
习题与思考题:
1、广告的本质及特点。
2、现代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3、广告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影响。
4、广告心理学及其基本任务。
5、接受广告信息的心理反应过程。
6、影响广告诉求的因素。
7、广告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广告感觉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感觉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等基本概念。
2、掌握广告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方法。[教学要点]
1、感觉的概念及其分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3、差别感觉阈限的应用。
4、感觉的基本规律。
5、广告视觉刺激的主要方法。
6、颜色视觉在广告中的应用。
7、颜色的接受性。
8、广告的听觉刺激。[教学时数] 6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二、感觉种类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广告的视觉刺激
一、广告视觉刺激的主要方法
二、颜色视觉在广告中的应用
第三节 广告的听觉刺激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与感受性
二、声音的特性
三、听觉与广告
习题与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1)感觉(2)感受性(3)感觉阈限(4)绝对感受性(6)差别感受性(7)差别感觉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在广告中的应用。
5)绝对感觉阈限(3、增强广告视觉刺激的方法。
4、彩色在广告中的作用。
5、声音的特性及其在广告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广告知觉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知觉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知觉及其与感觉的关系。
2、掌握知觉的特性。
3、掌握广告知觉中的偏见。[教学要点]
1、知觉的含义、过程、分类及其与感觉的关系。
2、知觉的特性。
3、广告知觉中的偏见。
4、风险知觉与广告宣传 [教学时数] 6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及其特性
一、知觉的概念
二、知觉的过程
三、知觉的种类
四、知觉的性质
第二节 广告知觉中的偏见
一、模特效应
二、首次效应
三、晕轮效应
四、移情效应
五、名人效应
六、刻板印象
第三节 风险知觉与广告宣传
一、风险知觉及其类型
二、影响知觉风险的因素
三、排除购买风险知觉的措施
习题与思考题:
1、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2、知觉过程及其对广告的启示。
3、知觉的特性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4、广告知觉偏见。
5、名人广告应注意的问题。
6、怎样克服消费者的风险知觉。
第四章 广告注意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注意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注意的概念、特点及其品质。
2、掌握引起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教学要点]
1、注意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2、注意的品质及广告宣传与制作。
3、引起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注意及其品质
一、广告注意的概念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两种形式
四、注意的品质
第二节 引起人们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
一、增加刺激物的强度
二、增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三、利用悬念与奇想
四、利用动态刺激物
五、提出鲜明的口号
六、明晰产品与广告对象之间的关系
七、合理安排版面位置
习题与思考题:
1、注意及其两种形式。
2、注意的特点及其功能。
3、注意的品质及其对广告的启示。
4、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广告设计时应采取的策略。
第五章 广告记忆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记忆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记忆的概念及其过程。
2、掌握遗忘的解释理论及对广告的启示。
3、掌握有助于广告记忆的策略。
4、掌握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和决策过程。
5、掌握广告信息设计的策略。[教学要点]
1、广告记忆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环节。
2、广告记忆的分类。
3、广告记忆的三个过程。
4、广告记忆的特点。
5、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6、记忆的一般方法。
7、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及决策过程。
8、信息提取和存储过程。
9、广告信息设计策略。[教学时数] 9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记忆概述
一、广告记忆的含义
二、广告记忆的分类
第三节 广告记忆过程
一、广告识记
二、广告再认和回忆
三、广告保持和遗忘
四、广告记忆的一般特点
第三节 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一、设置鲜明的特征
二、广告内容要单一
三、建立熟悉感
四、引导人们使用正确的广告记忆方法
五、增加感染力,引起消费者的情绪记忆
六、适当增加名人在广告中所具有的附加价值
七、适当重复,拓宽宣传途径
八、提高人们对广告内容的理解程度
九、合理安排广告的系列位置
第四节 消费者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
一、记忆的一般方法
二、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
三、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四、信息提取过程
五、信息的储存
六、广告信息设计策略
习题与思考题:
1、广告记忆及其基本环节。
2、影响无意识记选择性的因素。
3、广告再认正确性的决定因素。
4、遗忘的解释理论。
5、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6、记忆的一般方法。
7、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和决策过程,以及决定过程中信息利用的影响因素。
8、信息提取和储存的过程。
9、广告信息设计策略。
第六章
广告思维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思想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思想的基本规律与广告创意的依据和素材。
2、掌握创造性想象的特点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3、掌握联想的作用和刺激联想的方法。[教学要点]
1、思维的基本过程及其特征。
2、创造性思维与广告创意。
3、想象的概念及创造性想象的特点。
4、创造性想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5、受众的再造想象。
6、联想的分类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7、刺激联想的方法。[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思维与广告创意
一、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
三、广告创意
第二节 想象与广告制作
一、想象
二、创造性想象
三、再造想象
第三节 联想与广告宣传
一、联想的概念
二、联想的规律
三、联想在广告中的作用
四、刺激联想的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是思维?
2、思维的过程及其特征。3、怎样才能搞好广告创意?
4、在广告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想象? 5、联想的四大规律是什么?
6、在广告中激发联想的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 广告情感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情感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了解广告中常见的情感反应。
2、掌握影响广告情感的内因和外因。[教学要点]
1、情感的概念及其种类。
2、广告中常见的情感反应。
3、影响广告情感的内因和外因。
4、广告作品影响情感的主要因素。[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情感概述
一、情感含义
二、情感与情绪
三、情感的种类
第二节 情感反应
一、情感反应对于广告宣传的作用
二、广告中常用的情感反应
第三节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情感
一、影响情感反应的因素
二、如何激发消费者的情感
习题与思考题:
1、情感及其与情绪的关系。
2、情感的种类。
3、情感反应对广告宣传的影响作用。
4、影响情感反应的因素。
5、如何激发情感?
第八章 广告审美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审美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艺术的特性及其美学形象。
2、掌握增加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教学要点]
1、广告艺术的特性及广告审美的特征。
2、广告艺术的美学形象。
3、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艺术与广告审美
一、艺术与广告艺术的区别
二、广告的审美心理特征
第二节 广告艺术的美学形象
一、空间美
二、时听美
三、语言美
第三节 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
一、采用戏剧化或情节化的手段
二、变抽象为具体
三、恰当运用夸张烘托手段
四、同一思维策略
五、善于利用商品的美学优势
六、拟人化或幽默
七、“欲擒故纵”策略
习题与思考题:
1、广告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区别。
2、广告审美的心理特征。
3、广告艺术的美学形象。
4、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广告需要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需要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2、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掌握消费者动机形成的原因和动机类型。
4、掌握需要、动机规律对广告作用。[教学要点]
1、消费者的需要及其特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消费者需要的类型。
4、消费者动机的形成。
5、消费者动机的类型。
6、消费者的需要特点与广告制作。
7、消费者的需要与广告定位。
8、广告对消费者需要和动机的影响。[教学时数] 9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消费者的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二、需要的特征
三、需要层次理论
四、消费者的需要类型
第二节 消费者的动机
一、动机理论
二、消费者动机的形成
三、消费者的动机类型
第三节 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与广告宣传
一、根据消费者需要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广告制作和宣传
二、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进行广告定位
三、如何激发消费者的需要
四、如何激发消费者的动机
习题与思考题:
1、消费者的需要及其特征和种类。
2、动机形成的原因。
3、消费者动机的类型。
4、根据消费者需要的规律,如何进行广告制作与宣传,如何进行广告定位?
5、如何激发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
第十章 广告制作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制作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的影响过程。
2、掌握课题计划、与众不同计划和态度改变战略。[教学要点]
1、广告的影响过程。
2、广告课题及诉求对象的确定。
3、表现计划与改变态度战略。
4、表现内容与表现作品构思。[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计划心理
一、广告的影响过程
二、广告计划的设计
第二节 广告课题心理
一、广告课题与战略
二、广告课题的确定
三、确定诉求对象
第三节 广告作品心理
一、改变态度战略
二、广告作品构成要素及广告战略
三、表现作品构思
习题与思考题:
1、广告的影响过程。
2、广告课题和诉求对象的确定
3、改变态度战略。
4、如何表现传达内容?
5、表现构思的形式及诉求形式。
第十一章 广告宣传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宣传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态度的要素及改变态度的认知理论。
2、掌握促使态度改变的手段。[教学要点]
1、态度的要素及其功能。
2、态度改变的认知理论。
3、促使态度改变的手段。
4、广告宣传的技巧。[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态度
一、态度的特性与功能
二、促进态度改变的方法
第二节 广告宣传与态度改变
一、广告宣传内容的组织方式
二、广告宣传内容的传递
第三节 广告宣传的技巧
一、抓住需要
二、确立可信度
三、提醒作用
四、附加价值
五、积极的情感体验
六、标新立异
七、隐性广告
习题与思考题:
1、态度及其功能。
2、改变态度的方法。
3、广告宣传内容的组织方式。
4、广告宣传的技巧。
参考书目
[1]马建青,王东莉.现代广告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2]马谋超.广告心理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杨中芳.广告心理学原理:广告背后的心理历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13